商品与贵金属周报20220725:商品标的多数企稳回升,宏观因素短期仍将主导市场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行《商品与贵金属周报20220725:商品标的多数企稳回升,宏观因素短期仍将主导市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内容提要 贵金属方面,在美元指数走软、风险情绪回暖、加息预期回落的多方面推动下,上周贵金属市场整体企稳,钯金大幅上涨。美国经济冷却,美指及收益率大幅下行。2年期实际收益率再度跌回负值非美整体反弹,为金价提供支撑。加息预期峰值下降并前移。市场对于本轮加息峰值的利率预期从3.54%下降至3.37%,同时峰值从2023年2月前移至2022年12月,但预计后续加息预期出现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有限。投资者情绪变动不大,黄金市场仍然维持慢性失血。金价短期内预计维持震荡,中期仍然偏空。当前金价水平相较于实际收益率仍然存在高估,后续预计仍将受到持续压力。 有色板块上周全面企稳回调,伦镍领涨14.12%至22,122美元/吨,其他品种涨幅不一。宏观方面,市场情绪在美联储议息前保持谨慎,在欧央行超预期加息的影响下,美元指数偏弱运行,提振有色板块。在宏观风险情绪变化的带动下,市场焦点已从前期由疫情及地缘矛盾所引发的供给冲击转向当前的需求萎缩引导。若经济进入衰退,在需求萎缩的影响下,即便库存和供给下降也不会对铜价带来任何提振。短期内铜价或将于7200-7800美元/吨之间波动,中期走弱趋势未变。 能源市场维持高位震荡,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2.36%,至103.2美元/桶,WTI则连续第三周录得下跌。多项指标显示美国成品油需求正在逐步放缓,市场对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施压油价。欧美对俄能源制裁继续加码,但难以形成实质约束。OPEC方面,利比亚解除不可抗力,原油产能大幅回升。整体来看,宏观因素短期内持续打压油价,但欧洲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中长期持续存在,国内出行需求有待释放,原油市场基本面依旧稳固。短期内布伦特原油期货下方支撑位在93美元一线,上方阻力位在110美元。 01 贵金属市场 ▼ 上周贵金属市场整体企稳,钯金大幅上涨。在美元指数走软、风险情绪回暖、加息预期回落的多方面推动下,金价跌势暂缓,在1700美元附近获得支撑。受到国内汽车销售回暖预期的推动,投资者涌入钯金市场,钯金价格周内大涨超过11%。 美国经济冷却,美指及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上周公布的美国房屋销售、初续请失业金人数、PMI等一系列经济数据均不及预期,加大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部分市场参与者预计本周公布的美国二季度GDP将再次出现环比萎缩。受此影响,2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大幅下行15bp和33bp,2年期实际收益率再度跌回负值。另一方面,利差回落加之前期超跌修正促使非美货币整体反弹、美元指数回调,均为金价提供了支撑。 加息预期峰值下降并前移。在美国经济衰退担忧以及通胀预期小幅回落的双重影响下,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回落。对比前一周,当前市场对于本轮加息峰值的利率预期从3.54%下降至3.37%,同时利率峰值从2023年2月前移至2022年12月。然而加息预期的走弱将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重新出现反弹,通胀在冬季前可能重新走高,从而迫使美联储继续采取紧缩,因此预计后续加息预期出现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有限。 投资者情绪变动不大。从各方面来看,上周黄金投资者的表现均与前期变化不大,黄金市场仍然维持慢性失血。COMEX投机性净多头继续下滑23000手,回到2019年中水平;黄金ETF持仓在一个月内持续下滑超过100吨,且速度相当稳定,基本维持每个交易日5吨左右的流出。期权市场方面,长短期波动率微笑曲线变动颇为有限,仍然维持短期看空、长期看多的格局。境内外价差与金价呈现反向波动,金价反弹后价差较高位明显回落,从2元/克的高位回到1.3元/克左右。 金价短期内预计维持震荡,中期仍然偏空。黄金在经历连续六周的下跌后首次迎来周内反弹,对前期的超跌进行了一定修正。但金价在失去地缘政治因素的推动后,基本呈现对于收益率和美指的被动反应,而当前金价水平相较于实际收益率仍然存在高估。在负实际收益率逐步远去的时代,金价预计仍将受到持续压力。 02 基本金属市场 ▼ 上周,随着整体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走强,有色板块全面企稳回调,伦镍领涨14.12%至22,122美元/吨,伦铝、伦铅、伦铜、伦锌及伦锡分别上涨5.66%、3.78%、3.64%、2.66%及0.39%。同期,伦敦金属指数(LMEX INDEX)上涨4.90%。 宏观方面,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夕,市场情绪保持谨慎,在欧央行超预期加息的影响下,美元指数偏弱运行,前一周下跌1.33%至106.545。上周,欧央行超预期加息50个基点,且市场对于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担忧有所消退,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现已下降至20.1%,美元指数环比走弱,以美元计价的有色板块在原油走强及我国稳地产政策的支持下企稳走强。然而,全球经济仍将在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下继续下行,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备受瞩目。 目前有色板块的运行逻辑较前期并未有较大变化,主要是受宏观风险情绪变化的带动,市场焦点已从前期由疫情及地缘矛盾所引发的供给冲击转向当前的需求萎缩引导。在地缘政治、贸易放缓、疫情反复及高通胀的影响下,有色需求正面临挑战。上周,欧元区7月制造业及综合PMI纷纷跌破荣枯线,工业产出和新增订单出现2021年以来的第一次同时下降。标普全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7月制造业、服务业和综合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下行,上述三项指标都跌至两年多新低。可见,欧美经济正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将从需求预期限制有色金属上行空间。如前期周报谈论,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是否能够通过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全球金属需求的提振,尚需时间印证。在欧美经济体正陷入衰退之际,有色板块短期内恐将继续偏弱运行。同时,海外新冠确诊人数有所抬升,变异病毒的极强传播力及其管控措施,仍将继续压制消费修复。 【铜】 上周,伦铜企稳回升,交易所三个月标准合约周一开于7181.00美元/吨,周中在风险情绪回暖、美指偏弱运行的加持下,市场价格基本在7100-7500美元/吨的区间内波动,周五收于7389.50美元/吨,周度涨幅达3.64%。 供给方面,矿端出现一定扰动,TC费用小幅回落。SMM铜精矿指数上周报71.49美元/吨,周环比回落0.84美元/吨。智利国有矿业公司(Codelco)因接连的安全事故临时暂停所有采矿项目建设直至其确保安全措施及合规性。上周,全球三大铜生产商报告显示,Antofagasta和淡水河谷下调了2022年铜产量指引,必和必拓公布的2023年产量指引显示较之前预测降低了70-287kt。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铜矿从发现到首次生产至少需要16年的时间,若铜价继续维持当前水平,供给增量或将在24/25年达到峰值。因此,铜矿供给担忧预期有所提升。国内方面,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平稳,国内精炼铜冶炼产量维持稳定。SMM数据预计,7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上升0.2%至85.84万吨。 需求方面整体未见明显好转,国内现正处传统季节性淡季,上周电线电缆订单表现稳定,但行业整体表现仍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6%,或将为消费带来一定拉动,可关注后续落地执行情况。国内主要铜杆企业周内开工率略有回升,SMM数据显示较上一周增加0.64个百分点至71.97%。终端消费方面,乘联会消息称,7月1-17日乘用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回升16%,但白色家电7月出口量在海外需求下滑的影响下继续走低,其中空调7月排产计划环比减少20%。 交易所数据方面,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继续下滑,其中LME库存增加0.35万吨,COMEX库存下降0.31万吨,SHFE库存下降2.10万吨。上海保税区库存在进口窗口关闭的影响下,与上周基本持平。升贴水方面,LME现货继续维持贴水状态,周内LME铜现货贴水15-23美元/吨,均值贴水程度较上周有所扩大。目前铜显性库存虽依然低迷,但若经济进入衰退,在需求萎缩的影响下,即便库存和供给下降也不会对铜价带来任何提振。 整体而言,短期内宏观担忧有所缓和,铜价在前期快速下跌之后,或已迎来企稳回调,随着美元上行受限及现货市场预期走强影响,铜价止跌回升,短期内或将于7200-7800美元/吨之间波动,但中期走弱趋势未变,阶段性回调节奏及力度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指示。 03 能源市场 ▼ 上周国际油价延续震荡行情,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2.02%,至103.2美元/桶,WTI则连续第三周录得下跌。 美国需求放缓和全球经济衰退担忧拖累油价。上周欧元区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弱于预期,美国的制造业、服务业PMI均创下两年多最低水平,英国消费信心指数创48年新低,市场对经济陷入衰退的预期进一步升温。油品消费数据也不甚乐观,EIA上周公布的美国汽油库存数据超预期大增350万桶,尤其是6月份以来美国汽油库存超预期累库,与过去五年表现迥异,暗示今年夏季出行可能不及预期,这为WTI原油价格带来压力。从美国各区域原油炼化利润来看,裂解价差从6月份高位大幅回落,多项指标显示美国成品油需求正在逐步放缓,布伦特和WTI价差持续走扩。 欧美对俄能源制裁继续加码,但难以形成实质约束。美国财政部官员将于本周访问欧洲,游说为俄罗斯石油设定价格上限,目标是将价格设定在俄罗斯原油边际生产成本线,以期减少石油收入。根据市场预估,这一价格限制区间约在40-60美元之间。俄罗斯方面则表示不会向实施价格上限的国家供油。这一举措可能并不会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带来实质性限制,俄罗斯一方面可以将原油售往需求激增的亚洲,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非西方保险公司进行承保等一系列措施规避保险制裁,上述制裁措施将进一步激化欧洲地区能源供需矛盾。 此外,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北溪1号周四结束年度维修,恢复运力,但是受制于涡轮机尚未从加拿大运回,运力仅释放40%,与维修前持平。根据彭博数据显示,西北欧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回升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但是今年主要任务是提升库存水平达到容量的80%,以保障欧洲平稳过冬,这将一定程度上导致今年夏季欧洲天然气需求高于往年;中东欧受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削减的冲击更为明显,LNG能否持续供应该地区将至关重要。 OPEC方面,因沙特对增产持谨慎态度,市场情绪有所回升,修复了此前美沙会晤前的超跌,推动油价自100美元下方大幅反弹至107美元。此外,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沙特王储小萨勒曼通话继续强调OPEC+合作的重要性,显示两国在控制原油供应方面合作良好。利比亚方面宣布此前所有被关闭的油田和港口将恢复生产,日产量超过80万桶/天,下个月将提升至120万桶/天,这将一定程度缓解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 整体来看,近期伴随着全球主要央行加息步伐提速,市场风险情绪大幅回落,原油市场承压回落,此外,美国原油需求不及预期也一定程度施压油价下行。但是从中期视角来看,欧洲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持续存在,国内出行需求有待释放,原油市场基本面依旧稳固。从图形上来看,布伦特原油回吐了2月底俄乌冲突以来的多数涨幅,回归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上升通道,短期内布伦特原油期货下方支撑位在93美元一线,上方阻力位在110美元。 免责声明 1.本材料仅是为提供信息而准备,不得被视为达成一项交易的要约、个人推荐或要约邀请。投资者不得将本材料内容解释为法律、税务、会计或投资事项的专业意见或为任何推荐意见。投资者应当就本材料所述任何交易涉及的法律及相关事项咨询其自己的法律顾问、税务顾问、财务顾问和其他专业顾问的意见。本材料不得被视为一项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审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状况、产品理解能力,做出适当的投资选择。本材料并未涵盖所有事项,亦未包含投资者可能要求的所有信息。投资者不应将本材料视作可取代其自己的判断,不应仅仅依据本材料中的信息而作出投资、撤资或其它财务方面的任何决策或行动,若投资者欲采取进一步行动,投资者需独立进行尽职调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作者对于本材料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2.本材料所含的估值、估计和推测均涉及主观判断和分析。实际结果可能会与预测的不同,而且偏差可能会很大。本材料中某些表格或其他统计分析(“统计信息”)是根据市场资料制作。制作中使用了大量的假设,有些在文中得到体现,有些没有。因此,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作者不对统计信息的适当性和完整性以及所依据的信息和假设是否反映现在的市场条件及将来的市场表现做出保证。 3.本材料中任何内容均非关于过去或未来情况的承诺或声明,亦不得被当作该等承诺或声明而信赖。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关员工明确免予承担与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内容或其中所含任何信息的使用相关的或因此产生的任何及所有责任。 4.本材料中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不保证本材料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材料中包含的观点或估计仅代表作者迄今为止的判断,作者可以不经通知加以改变,且没有对本材料更新、修正或修改的责任。 5.本材料中版权仅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并仅供投资者为其自身利益而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或将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地转交或分发给其他人。如引用发布,需注明引用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文章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内容提要 贵金属方面,在美元指数走软、风险情绪回暖、加息预期回落的多方面推动下,上周贵金属市场整体企稳,钯金大幅上涨。美国经济冷却,美指及收益率大幅下行。2年期实际收益率再度跌回负值非美整体反弹,为金价提供支撑。加息预期峰值下降并前移。市场对于本轮加息峰值的利率预期从3.54%下降至3.37%,同时峰值从2023年2月前移至2022年12月,但预计后续加息预期出现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有限。投资者情绪变动不大,黄金市场仍然维持慢性失血。金价短期内预计维持震荡,中期仍然偏空。当前金价水平相较于实际收益率仍然存在高估,后续预计仍将受到持续压力。 有色板块上周全面企稳回调,伦镍领涨14.12%至22,122美元/吨,其他品种涨幅不一。宏观方面,市场情绪在美联储议息前保持谨慎,在欧央行超预期加息的影响下,美元指数偏弱运行,提振有色板块。在宏观风险情绪变化的带动下,市场焦点已从前期由疫情及地缘矛盾所引发的供给冲击转向当前的需求萎缩引导。若经济进入衰退,在需求萎缩的影响下,即便库存和供给下降也不会对铜价带来任何提振。短期内铜价或将于7200-7800美元/吨之间波动,中期走弱趋势未变。 能源市场维持高位震荡,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2.36%,至103.2美元/桶,WTI则连续第三周录得下跌。多项指标显示美国成品油需求正在逐步放缓,市场对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施压油价。欧美对俄能源制裁继续加码,但难以形成实质约束。OPEC方面,利比亚解除不可抗力,原油产能大幅回升。整体来看,宏观因素短期内持续打压油价,但欧洲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中长期持续存在,国内出行需求有待释放,原油市场基本面依旧稳固。短期内布伦特原油期货下方支撑位在93美元一线,上方阻力位在110美元。 01 贵金属市场 ▼ 上周贵金属市场整体企稳,钯金大幅上涨。在美元指数走软、风险情绪回暖、加息预期回落的多方面推动下,金价跌势暂缓,在1700美元附近获得支撑。受到国内汽车销售回暖预期的推动,投资者涌入钯金市场,钯金价格周内大涨超过11%。 美国经济冷却,美指及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上周公布的美国房屋销售、初续请失业金人数、PMI等一系列经济数据均不及预期,加大了市场对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部分市场参与者预计本周公布的美国二季度GDP将再次出现环比萎缩。受此影响,2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大幅下行15bp和33bp,2年期实际收益率再度跌回负值。另一方面,利差回落加之前期超跌修正促使非美货币整体反弹、美元指数回调,均为金价提供了支撑。 加息预期峰值下降并前移。在美国经济衰退担忧以及通胀预期小幅回落的双重影响下,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有所回落。对比前一周,当前市场对于本轮加息峰值的利率预期从3.54%下降至3.37%,同时利率峰值从2023年2月前移至2022年12月。然而加息预期的走弱将可能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重新出现反弹,通胀在冬季前可能重新走高,从而迫使美联储继续采取紧缩,因此预计后续加息预期出现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有限。 投资者情绪变动不大。从各方面来看,上周黄金投资者的表现均与前期变化不大,黄金市场仍然维持慢性失血。COMEX投机性净多头继续下滑23000手,回到2019年中水平;黄金ETF持仓在一个月内持续下滑超过100吨,且速度相当稳定,基本维持每个交易日5吨左右的流出。期权市场方面,长短期波动率微笑曲线变动颇为有限,仍然维持短期看空、长期看多的格局。境内外价差与金价呈现反向波动,金价反弹后价差较高位明显回落,从2元/克的高位回到1.3元/克左右。 金价短期内预计维持震荡,中期仍然偏空。黄金在经历连续六周的下跌后首次迎来周内反弹,对前期的超跌进行了一定修正。但金价在失去地缘政治因素的推动后,基本呈现对于收益率和美指的被动反应,而当前金价水平相较于实际收益率仍然存在高估。在负实际收益率逐步远去的时代,金价预计仍将受到持续压力。 02 基本金属市场 ▼ 上周,随着整体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走强,有色板块全面企稳回调,伦镍领涨14.12%至22,122美元/吨,伦铝、伦铅、伦铜、伦锌及伦锡分别上涨5.66%、3.78%、3.64%、2.66%及0.39%。同期,伦敦金属指数(LMEX INDEX)上涨4.90%。 宏观方面,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夕,市场情绪保持谨慎,在欧央行超预期加息的影响下,美元指数偏弱运行,前一周下跌1.33%至106.545。上周,欧央行超预期加息50个基点,且市场对于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担忧有所消退,CME的FedWatch工具显示,美联储7月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现已下降至20.1%,美元指数环比走弱,以美元计价的有色板块在原油走强及我国稳地产政策的支持下企稳走强。然而,全球经济仍将在美联储加息的压力下继续下行,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备受瞩目。 目前有色板块的运行逻辑较前期并未有较大变化,主要是受宏观风险情绪变化的带动,市场焦点已从前期由疫情及地缘矛盾所引发的供给冲击转向当前的需求萎缩引导。在地缘政治、贸易放缓、疫情反复及高通胀的影响下,有色需求正面临挑战。上周,欧元区7月制造业及综合PMI纷纷跌破荣枯线,工业产出和新增订单出现2021年以来的第一次同时下降。标普全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7月制造业、服务业和综合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下行,上述三项指标都跌至两年多新低。可见,欧美经济正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这将从需求预期限制有色金属上行空间。如前期周报谈论,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是否能够通过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全球金属需求的提振,尚需时间印证。在欧美经济体正陷入衰退之际,有色板块短期内恐将继续偏弱运行。同时,海外新冠确诊人数有所抬升,变异病毒的极强传播力及其管控措施,仍将继续压制消费修复。 【铜】 上周,伦铜企稳回升,交易所三个月标准合约周一开于7181.00美元/吨,周中在风险情绪回暖、美指偏弱运行的加持下,市场价格基本在7100-7500美元/吨的区间内波动,周五收于7389.50美元/吨,周度涨幅达3.64%。 供给方面,矿端出现一定扰动,TC费用小幅回落。SMM铜精矿指数上周报71.49美元/吨,周环比回落0.84美元/吨。智利国有矿业公司(Codelco)因接连的安全事故临时暂停所有采矿项目建设直至其确保安全措施及合规性。上周,全球三大铜生产商报告显示,Antofagasta和淡水河谷下调了2022年铜产量指引,必和必拓公布的2023年产量指引显示较之前预测降低了70-287kt。根据国际能源署估计,铜矿从发现到首次生产至少需要16年的时间,若铜价继续维持当前水平,供给增量或将在24/25年达到峰值。因此,铜矿供给担忧预期有所提升。国内方面,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平稳,国内精炼铜冶炼产量维持稳定。SMM数据预计,7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上升0.2%至85.84万吨。 需求方面整体未见明显好转,国内现正处传统季节性淡季,上周电线电缆订单表现稳定,但行业整体表现仍低于往年同期水平,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6%,或将为消费带来一定拉动,可关注后续落地执行情况。国内主要铜杆企业周内开工率略有回升,SMM数据显示较上一周增加0.64个百分点至71.97%。终端消费方面,乘联会消息称,7月1-17日乘用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回升16%,但白色家电7月出口量在海外需求下滑的影响下继续走低,其中空调7月排产计划环比减少20%。 交易所数据方面,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继续下滑,其中LME库存增加0.35万吨,COMEX库存下降0.31万吨,SHFE库存下降2.10万吨。上海保税区库存在进口窗口关闭的影响下,与上周基本持平。升贴水方面,LME现货继续维持贴水状态,周内LME铜现货贴水15-23美元/吨,均值贴水程度较上周有所扩大。目前铜显性库存虽依然低迷,但若经济进入衰退,在需求萎缩的影响下,即便库存和供给下降也不会对铜价带来任何提振。 整体而言,短期内宏观担忧有所缓和,铜价在前期快速下跌之后,或已迎来企稳回调,随着美元上行受限及现货市场预期走强影响,铜价止跌回升,短期内或将于7200-7800美元/吨之间波动,但中期走弱趋势未变,阶段性回调节奏及力度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指示。 03 能源市场 ▼ 上周国际油价延续震荡行情,布伦特原油期货收涨2.02%,至103.2美元/桶,WTI则连续第三周录得下跌。 美国需求放缓和全球经济衰退担忧拖累油价。上周欧元区公布的制造业PMI数据弱于预期,美国的制造业、服务业PMI均创下两年多最低水平,英国消费信心指数创48年新低,市场对经济陷入衰退的预期进一步升温。油品消费数据也不甚乐观,EIA上周公布的美国汽油库存数据超预期大增350万桶,尤其是6月份以来美国汽油库存超预期累库,与过去五年表现迥异,暗示今年夏季出行可能不及预期,这为WTI原油价格带来压力。从美国各区域原油炼化利润来看,裂解价差从6月份高位大幅回落,多项指标显示美国成品油需求正在逐步放缓,布伦特和WTI价差持续走扩。 欧美对俄能源制裁继续加码,但难以形成实质约束。美国财政部官员将于本周访问欧洲,游说为俄罗斯石油设定价格上限,目标是将价格设定在俄罗斯原油边际生产成本线,以期减少石油收入。根据市场预估,这一价格限制区间约在40-60美元之间。俄罗斯方面则表示不会向实施价格上限的国家供油。这一举措可能并不会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带来实质性限制,俄罗斯一方面可以将原油售往需求激增的亚洲,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非西方保险公司进行承保等一系列措施规避保险制裁,上述制裁措施将进一步激化欧洲地区能源供需矛盾。 此外,俄罗斯通往欧洲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北溪1号周四结束年度维修,恢复运力,但是受制于涡轮机尚未从加拿大运回,运力仅释放40%,与维修前持平。根据彭博数据显示,西北欧地区的天然气供应回升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但是今年主要任务是提升库存水平达到容量的80%,以保障欧洲平稳过冬,这将一定程度上导致今年夏季欧洲天然气需求高于往年;中东欧受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削减的冲击更为明显,LNG能否持续供应该地区将至关重要。 OPEC方面,因沙特对增产持谨慎态度,市场情绪有所回升,修复了此前美沙会晤前的超跌,推动油价自100美元下方大幅反弹至107美元。此外,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沙特王储小萨勒曼通话继续强调OPEC+合作的重要性,显示两国在控制原油供应方面合作良好。利比亚方面宣布此前所有被关闭的油田和港口将恢复生产,日产量超过80万桶/天,下个月将提升至120万桶/天,这将一定程度缓解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 整体来看,近期伴随着全球主要央行加息步伐提速,市场风险情绪大幅回落,原油市场承压回落,此外,美国原油需求不及预期也一定程度施压油价下行。但是从中期视角来看,欧洲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持续存在,国内出行需求有待释放,原油市场基本面依旧稳固。从图形上来看,布伦特原油回吐了2月底俄乌冲突以来的多数涨幅,回归2020年下半年以来的上升通道,短期内布伦特原油期货下方支撑位在93美元一线,上方阻力位在110美元。 免责声明 1.本材料仅是为提供信息而准备,不得被视为达成一项交易的要约、个人推荐或要约邀请。投资者不得将本材料内容解释为法律、税务、会计或投资事项的专业意见或为任何推荐意见。投资者应当就本材料所述任何交易涉及的法律及相关事项咨询其自己的法律顾问、税务顾问、财务顾问和其他专业顾问的意见。本材料不得被视为一项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审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状况、产品理解能力,做出适当的投资选择。本材料并未涵盖所有事项,亦未包含投资者可能要求的所有信息。投资者不应将本材料视作可取代其自己的判断,不应仅仅依据本材料中的信息而作出投资、撤资或其它财务方面的任何决策或行动,若投资者欲采取进一步行动,投资者需独立进行尽职调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作者对于本材料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2.本材料所含的估值、估计和推测均涉及主观判断和分析。实际结果可能会与预测的不同,而且偏差可能会很大。本材料中某些表格或其他统计分析(“统计信息”)是根据市场资料制作。制作中使用了大量的假设,有些在文中得到体现,有些没有。因此,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作者不对统计信息的适当性和完整性以及所依据的信息和假设是否反映现在的市场条件及将来的市场表现做出保证。 3.本材料中任何内容均非关于过去或未来情况的承诺或声明,亦不得被当作该等承诺或声明而信赖。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关员工明确免予承担与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内容或其中所含任何信息的使用相关的或因此产生的任何及所有责任。 4.本材料中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不保证本材料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材料中包含的观点或估计仅代表作者迄今为止的判断,作者可以不经通知加以改变,且没有对本材料更新、修正或修改的责任。 5.本材料中版权仅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并仅供投资者为其自身利益而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或将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地转交或分发给其他人。如引用发布,需注明引用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文章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