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买基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同样是买基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基金的历史收益表现,已经证明了其作为理财工具的重要地位。但是,经过行情的震荡起伏,“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却时常存在。投资者总会感慨,基金赚钱不易,甚至感觉同样是买基金,然后受伤的总是自己。 1 大部分基金真实收益高于基民收益 据来源:Wind(统计2017/01/01-2021/12/31之间,成立时间大于一年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收益数据,投资者收益落后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高于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的占比情况) 基金赚钱衡量的指标可以用复权单位净值来表示,基民赚钱的衡量的指标则可以用考虑了基民申购和赎回状况的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来表示。追涨杀跌,盲目的跟踪市场炒作热点,似乎是基民不赚钱的重要原因。如果错过了基金的上涨阶段,没吃到之前的涨幅,这样自然会导致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变低,进而使基民利润表现不如基金的实际表现。 虽然,2017/01/01-2021/12/31区间内,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为代表的基金的表现亮眼,分别收获了123.85%、112.33%和92.14%的区间涨幅;但是,统计同一区间内各类型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和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差值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基金真实收益高于基民收益。 2 波动越大,基金利润与基民利润差越大 数据来源:Wind(筛选了2021/01/01-2021/12/31区间内成立时间大于一年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按照不同权益占比进一步分类,并统计和计算区间样本的平均基金复权单位收益率、平均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和平均年化波动率) 基金产品本身的波动性对于投资者买卖基金有着重要的影响,剧烈的波动会加剧投资者追涨杀跌的行为。按照不同的权益占比,统计2021/01/01-2021/12/31区间内成立时间大于一年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收益表现,可以发现随着权益类仓位占比的增加,基金的波动率也会增加,而基民的收益与基金的收益差也会增加。 基金种类繁多,投资者需要从多方位研判,不仅需要关注基金的投资风格,也要看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圈等方面,而不是单纯的凭脑子一热,跟风热点操作。如果买入了不适配自己的基金,然后顶不住剧烈波动带来的心理负担,则很难做到坚定持有,最终享受不到基金该有的盈利。 同样是买基金,如果时常感觉受伤的总是自己,不妨先了解自己有没有频繁买卖,追涨杀跌,然后根据自身的投资风险偏好,建立一个合理的预期收益,规划好自己的投资计划。
基金的历史收益表现,已经证明了其作为理财工具的重要地位。但是,经过行情的震荡起伏,“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却时常存在。投资者总会感慨,基金赚钱不易,甚至感觉同样是买基金,然后受伤的总是自己。 1 大部分基金真实收益高于基民收益 据来源:Wind(统计2017/01/01-2021/12/31之间,成立时间大于一年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收益数据,投资者收益落后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高于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的占比情况) 基金赚钱衡量的指标可以用复权单位净值来表示,基民赚钱的衡量的指标则可以用考虑了基民申购和赎回状况的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来表示。追涨杀跌,盲目的跟踪市场炒作热点,似乎是基民不赚钱的重要原因。如果错过了基金的上涨阶段,没吃到之前的涨幅,这样自然会导致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变低,进而使基民利润表现不如基金的实际表现。 虽然,2017/01/01-2021/12/31区间内,以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为代表的基金的表现亮眼,分别收获了123.85%、112.33%和92.14%的区间涨幅;但是,统计同一区间内各类型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和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差值情况可以发现,大部分基金真实收益高于基民收益。 2 波动越大,基金利润与基民利润差越大 数据来源:Wind(筛选了2021/01/01-2021/12/31区间内成立时间大于一年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按照不同权益占比进一步分类,并统计和计算区间样本的平均基金复权单位收益率、平均基金加权平均净值利润率和平均年化波动率) 基金产品本身的波动性对于投资者买卖基金有着重要的影响,剧烈的波动会加剧投资者追涨杀跌的行为。按照不同的权益占比,统计2021/01/01-2021/12/31区间内成立时间大于一年的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收益表现,可以发现随着权益类仓位占比的增加,基金的波动率也会增加,而基民的收益与基金的收益差也会增加。 基金种类繁多,投资者需要从多方位研判,不仅需要关注基金的投资风格,也要看基金经理的投研能力圈等方面,而不是单纯的凭脑子一热,跟风热点操作。如果买入了不适配自己的基金,然后顶不住剧烈波动带来的心理负担,则很难做到坚定持有,最终享受不到基金该有的盈利。 同样是买基金,如果时常感觉受伤的总是自己,不妨先了解自己有没有频繁买卖,追涨杀跌,然后根据自身的投资风险偏好,建立一个合理的预期收益,规划好自己的投资计划。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