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泰固收|利率】LPR还有下调空间吗?

【华泰固收|利率】LPR还有下调空间吗?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泰固收强债论坛】/ 发布时间:2022-07-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固收|利率】LPR还有下调空间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吴宇航 S0570521090004 研究员 、 仇文竹 S0570521050002 研究员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20日 LPR还有下调空间吗? 7月20日,央行发布7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LPR报3.70%,上次为3.70%,5年期以上品种报4.45%,上次为4.45%。 7月LPR报价按兵不动符合预期,且原因好理解:一方面,7月份MLF利率维持不变,对LPR的引导作用减弱。另一方面,当前银行面临的息差压力较大,也不支持银行主动降LPR。根据央行披露数据,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为4.16%,较3月下降了20BP。而6月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2%,和调整前的4月份相比下降12个BP。可以看到,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调降幅度并不一致,说明银行整体的净息差在压缩,导致银行没有主动下调LPR的动力。 市场更关心的是,年内LPR是否还有下调可能?我们认为,一年期LPR可能很难下调,但五年期还有一定空间。 从LPR报价方式看,LPR是按MLF利率加点的方式形成。每个月由18家报价行报价,计算出算术平均值后,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得出 LPR。虽然LPR作为重要的贷款基准利率,有央行指导的成分,但更多是由银行自主报价完成。因此分析LPR能否下调,一是看MLF利率,二是看银行成本端,三是看贷款需求端。 第一,下半年MLF调降的概率不大,因此1年期LPR很难下调。下半年货币政策需要在更多元的目标中求得平衡,一是,7月美联储加息在即,中美基准利率即将面临倒挂,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影响可能比上半年更大。二是,全球通胀的大背景下,中国很难独善其身,下半年CPI单月破3%,对货币政策有一定制约。三是,今年上半年的事实已经证明,央行除了通过MLF利率之外,还有其他手段促进实体降成本。例如存款利率机制改革、结构性工具、降准等,这些工具对外部平衡的影响比降息更小。 第二,但银行成本端还有一定的调降空间,重点在于央行政策推动。目前一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已经接近2.1%,不少银行也在下调长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后续结构性工具加码,降低银行拨备,降准置换MLF(可能)等,都会起到降成本的效果。上周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推动继续降低实际贷款利率,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的下降。”或许意味着降成本还有政策空间。 第三,贷款需求是关键,近期DG风波发酵,地产销售走弱,均支持5年期LPR下调。近期DG风波持续发酵,居民购房热情进一步降低,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销售数据同比降幅普遍在40%-50%左右。对于DG事件的解决方案,短期重点无疑是保交楼;中期的关键是保房价,房价稳不住,可能触发信用反馈机制。而5年期LPR下调一方面有助于稳定房价,一方面也可以撬动部分长期贷款需求。 更重要的是,今年以来各地下调按揭贷款利率,放松购房限制,主要惠及的是新购房者。而对于已购住房的群体而言,只有LPR下调才能切实降低存量贷款负担,因此LPR下调也有助于缓解DG业主的还款压力。 如果5年期LPR择机下调,对市场有何影响?理论上,5年期LPR单边下调有助于改善房地产需求,降低居民债务负担,但目前DG风波还未平息,居民对房价预期整体低迷,严重影响房地产去化率,因此即便LPR下调,实际效果可能也有限。而LPR下调带来贷款和信用债之间的比价效应更值得关注。房贷是银行的主要投向,今年利率已经不断走低,银行有效资产供给不足。在此背景下信用债等资产性价比有所提高,如果5年期LPR下调,贷款利率将继续下行,叠加资金面宽松,逻辑上利好信用债的比价效应。不过,如前所述,目前银行息差压力是最大制约,5年期LPR的下调还需要看到更多降成本政策效应累积,或房地产贷款需求的进一步弱化。 风险提示 (1)房地产风险缓释:若房地产危机妥善解决,房价预期改善,LPR下调概率降低。 (2)国内疫情演进超预期:目前国内疫情再次多点开花,部分地区已检测到奥密克戎BA.5分支,如果疫情引发经济超预期下行,不排除政策利率降低可能。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7月20日发布的研报《LPR还有下调空间吗?》,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