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股业绩预告披露超3成,Q2环比表现较弱——可转债周报【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正股业绩预告披露超3成,Q2环比表现较弱——可转债周报【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华强强,SAC:S0360519090003 报告导读 行业需求景气和产品价格上行推动业绩回升 业绩披露率达32%,Q2单季业绩表现弱于Q1。截至7月17日,共138支转债正股披露了业绩预告,8支转债发布业绩快报。目前披露率32%左右。其中58支转债正股预告2022年半年业绩预增,80支转债正股预告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计下滑。22Q1季度415支转债正股样本中,205支转债正股业绩同比下降,占比为49.39%;22Q2已经披露的138支转债正股样本中,78支正股Q2单季度业绩同比下降,占已披露的比为56.52%。 涨价链和新能源引领业绩回升。行业表现较分化。披露家数较多行业中,2022年中期业绩下滑相对不高的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等行业;建筑、建材、轻工、纺服、交运等板块受疫情和地产影响较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转债正股业绩同比实现高增。产业周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板块、工程机械等板块。 从业绩利多因素看,光伏及新能源汽车等景气行业需求旺盛、周期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等是主要驱动业绩上涨的因素。此外,汇兑收益利好出口占比较多的企业,如哈尔等。 从业绩利空因素看,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需求不旺等是利空当期业绩的主要因素。22H1原材料价格居于高位或造成产业链中游环节毛利率下行;此外,疫情导致生产受限或需求下滑是另一大业绩下滑的因素。主要出现在与出行、消费等有关的版块。如交运、纺服、轻工、化纤、炭黑、汽车等板块。2022H1房地产新开工、竣工、成交等数据低迷,产业链转债业绩下滑幅度较大。 估值被动抬升,关注正股中期业绩预告和周期品价格下跌受益方向 上周受疫情、地产舆情事件等影响,市场波动加大;主要股指周度下跌,转债指数跌幅小于股指,溢价率被动抬升,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转债方面,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转债等表现较好,炒作个券继续退潮。 上周经济数据披露,二季度GDP实际增速0.4%,上半年增速录得2.5%。6月经济数据继续呈现疫后正向修复的特征,受益于疫情形势的好转,多个数据分项修复节奏加快(如工业、消费、制造业投资),接近疫前水平;但“修复不均”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例如基建发力不畅、地产投资的疲弱、失业率拐点未现。后续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的召开。 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居于高位,价格中枢小幅回落。后续看,驱动仍主要来自于正股,可聚焦中报业绩、受益周期品价格下跌等方向。一是继续关注促消费政策实施下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转债;二是中期业绩确定性较高的主要关注化工以及成长板块的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军工等行业转债;受益近期周期品价格下跌主要关注中游制造等板块。从价格角度,成长行业龙头转债仍有配置价值。综上所述,个券及主题主要关注: 1、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可关注长汽转债、银轮转债、远东转债、贝斯转债等。受益近期周期品价格下跌主要关注汽车零部件、PCB板块相关转债以及风电板块。 2、低价龙头转债的中长期配置机会,关注华友转债、隆22转债、闻泰转债、中特转债等。 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正文 一、业绩预告披露超三成,涨价链和新能源引领业绩回升 (一)业绩披露率达32%,Q2单季业绩表现弱于Q1 截至7月17日,共138支转债正股披露了业绩预告,8支转债发布业绩快报。目前披露率32%左右。其中58支转债正股预告2022年半年业绩预增,80支转债正股预告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计下滑。 22Q2业绩预告情况弱于Q1季度业绩表现。22Q1季度,415支转债正股样本中,205支转债正股业绩同比下降,占比为49.39%;22Q2已经披露的138支转债正股样本中,78支正股Q2单季度业绩同比下降,占已披露的比为56.52%。 (二)涨价链和新能源引领业绩回升 行业表现较分化。披露家数较多行业中,2022年中期业绩下滑相对不高的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等行业;建筑、建材、轻工、纺服、交运等板块受疫情和地产影响较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转债正股业绩同比实现高增。产业周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板块、工程机械等板块。 1、利多主要集中在需求景气和涨价板块 从业绩利多因素看,光伏及新能源汽车等景气行业需求旺盛、周期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等是主要驱动业绩上涨的因素。此外,汇兑收益利好出口占比较多的企业,如哈尔等。 光伏板块通22转债2022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至125亿,同比上涨304.62%至321.48%,主要是高纯晶硅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叠加新产能的顺利释放,实现量利大幅增长;电池片业务满产满销,出货量同比增长,大尺寸产品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同比显著修复。上22转债、天奈转债、赛伍转债、锦浪转债等正股2022H1归母净利预告中业绩增速同比均在50%以上。 恩捷转债、科利转债以及上游的华友转债、鼎胜转债、中矿转债等均受益于电动车需求旺盛,带动出货量或者产品价格上行,实现业绩增长。祥鑫转债正股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客户需求旺盛,新项目逐步量产,订单量明显增加,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箱体、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件、储能及光伏逆变器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等业务稳步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周期品方面,2022年上半年油价上行,有色、化工等行业大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个股业绩同比上涨。但2022年6月下旬开始,美联储货币进一步收紧预期以及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带动商品价格下行,预计将对三季度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利空多在于原材料上涨和疫情影响 从业绩利空因素看,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需求不旺等是利空当期业绩的主要因素。 22H1原材料价格居于高位或造成产业链中游环节毛利率下行。中游制造业转债正股业绩下滑的业绩变动原因多提到原材料价格上行带动成本上升。如汽车转债中的明新转债、泉峰转债;机械设备板块艾迪转债、沪工转债;电子板块洁美转债、晨丰转债。建筑建材板块山玻转债正股表明受原材料、天然气、煤炭等价格普遍上涨影响,公司成品纱单位生产成本略有上升,归母净利预计同比下滑。此外,受铁矿石、焦炭等价格上涨影响,钢铁板块本钢转债、凌钢转债正股业绩下滑。 此外,疫情导致生产受限或需求下滑是另一大业绩下滑的因素。主要出现在与出行、消费等有关的版块。如交运、纺服、轻工、化纤、炭黑、汽车等板块。 2022H1房地产新开工、竣工、成交等数据低迷,产业链转债业绩下滑幅度较大。如建筑建材板块转债。此外,房企信用风险事件频发,部分企业计提了风险减值损失。 农业转债中生猪养殖板块半年报业绩预告均表现较差。6月末生猪价格开启上行通道,预计三季报中业绩表现有所提升。 二、估值被动抬升,提升中期业绩关注度 (一)估值被动抬升,价格中枢小幅回落 上周,平价回调幅度大于转债收盘价,估值震荡抬升。截至7月15日,按余额加权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3.96%,较前周周五上升3.03个百分点。7月15日,转债收盘价平均值为121.67,较前周周五下跌0.72%;转换平价为90.09,较前周周五下降2.16%。 价格中枢小幅回落。截至7月15日,收盘价格位于100元-13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62.35%,其中价格在110-12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26.86%,较前周小幅下降。收盘价格在130元以上的高价券占比为36.21%。7月15日,5%价格分位数、25%价格分位数分别为105.36、114.85,分别较前周五下跌0.90%、下跌1.04%。75%、80%、90%分位数较前周下跌0.22% 、下跌2.82%、上涨1.21%。价格中位数为123.64,较前周周五下跌1.05%。 (二)关注正股中期业绩预告和周期品价格下跌受益方向 上周受疫情、地产舆情事件等影响,市场波动加大;主要股指下跌,转债指数跌幅小于股指,溢价率被动抬升,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转债方面,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转债等表现较好,炒作个券继续退潮。 上周经济数据披露,二季度GDP实际增速0.4%,上半年增速录得2.5%。6月经济数据继续呈现疫后正向修复的特征,受益于疫情形势的好转,多个数据分项修复节奏加快(如工业、消费、制造业投资),接近疫前水平;但“修复不均”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例如基建发力不畅、地产投资的疲弱、失业率拐点未现。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的召开。 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居于高位,价格中枢小幅回落。后续看,驱动仍主要来自于正股,可聚焦中报业绩、受益周期品价格下跌等方向。一是继续关注促消费政策实施下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转债;二是中期业绩确定性较高的主要关注化工以及成长板块的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军工等行业转债;受益近期周期品价格下跌主要关注中游制造等板块。从价格角度,成长行业龙头转债仍有配置价值。综上所述,个券及主题主要关注: 1、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可关注长汽转债、银轮转债、远东转债、贝斯转债等。受益近期周期品价格下跌主要关注汽车零部件、PCB板块、风电板块相关转债个券。 2、低价龙头转债的中长期配置机会,关注华友转债、隆22转债、闻泰转债、中特转债等。 三、周度复盘:转债指数回落,2支转债公告赎回 (一)转债指数周度下跌 上证指数周度下跌3.81%,创业板指数周度下跌2.03%,中证转债周度下跌0.78%。现存可转债超过400支,余额规模超过7600亿元,其中华锐转债、富春转债、海优转债、天业转债、瑞鹄转债等尚未上市交易。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上周行业指数中大部分行业指数下跌,建筑材料、房地产、商业贸易、食品饮料等装板块跌幅居前;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 上周共有97支转债周度上涨,322支转债周度下跌。涨幅居前主要包括通裕转债(34.70%)、祥鑫转债(26.62%)、斯莱转债(18.50%)、鹏辉转债(17.48%)、文灿转债(14.93%)。跌幅居前主要包括泰林转债(跌26.49%)、卡倍转债(跌21.62%)、城市转债(跌11.10%)、东时转债(跌9.98%)、丝路转债(跌9.95%)。 (二)2支转债公告提前赎回,下修触发面有所收窄 1、2支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高澜转债、同和转债公告提前赎回。华统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旺能转债、傲农转债、石英转债、飞凯转债、天壕转债、温氏转债、日丰转债发布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公告,下周关注条款触发和公告情况。此外,累积天数在10天以上的还包括天铁转债、九洲转2、盛虹转债、海兰转债。 2、下修触发面有所收窄 截至2022年7月15日,共173支可转债已经触发下修条款,随着权益市场的反弹,下修触发面有所收窄。分别从大股东持债比例、回售压力以及股权稀释比例三个角度进行筛选。 从大股东持债比例角度来看,环旭转债、鹤21转债、中信转债、泰林转债、回盛转债、太平转债、健帆转债、永吉转债的第一持债人持债比例较高,持债比例过高是主动下修的动力之一。 股权稀释比例角度,因下修后,转股数增加,股权稀释比例增加,股权稀释比例是股东大会投票时考虑因素之一,若稀释比例变动过大,未持债股东或将反对下修议案。若考虑潜在稀释比例,假设转股价下修至正股7月15日收盘价,城地转债、亚药转债、天创转债、首华转债、帝欧转债、重银转债、紫银转债潜在稀释比例变动幅度在12个百分点以上,对中小股东股权稀释比例影响扩大,下修阻力或较大,且须关注下修是否彻底。 (三)2支新券发行,待发规模超过250亿 1、2支新券发行 上周拓普转债、高测转债两支新券启动发行,合计发行规模29.83亿元。 2、待发转债规模超250亿 截至7月15日,共有17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138亿元左右。此外有16家上市公司转债发行已通过发审会,等待批文,合计规模117亿元。上周新疆众和发布预案。 四、风险提示 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7月17日发布的报告《正股业绩预告披露超3成,Q2环比表现较弱——可转债周报》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70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华强强,SAC:S0360519090003 报告导读 行业需求景气和产品价格上行推动业绩回升 业绩披露率达32%,Q2单季业绩表现弱于Q1。截至7月17日,共138支转债正股披露了业绩预告,8支转债发布业绩快报。目前披露率32%左右。其中58支转债正股预告2022年半年业绩预增,80支转债正股预告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计下滑。22Q1季度415支转债正股样本中,205支转债正股业绩同比下降,占比为49.39%;22Q2已经披露的138支转债正股样本中,78支正股Q2单季度业绩同比下降,占已披露的比为56.52%。 涨价链和新能源引领业绩回升。行业表现较分化。披露家数较多行业中,2022年中期业绩下滑相对不高的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等行业;建筑、建材、轻工、纺服、交运等板块受疫情和地产影响较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转债正股业绩同比实现高增。产业周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板块、工程机械等板块。 从业绩利多因素看,光伏及新能源汽车等景气行业需求旺盛、周期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等是主要驱动业绩上涨的因素。此外,汇兑收益利好出口占比较多的企业,如哈尔等。 从业绩利空因素看,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需求不旺等是利空当期业绩的主要因素。22H1原材料价格居于高位或造成产业链中游环节毛利率下行;此外,疫情导致生产受限或需求下滑是另一大业绩下滑的因素。主要出现在与出行、消费等有关的版块。如交运、纺服、轻工、化纤、炭黑、汽车等板块。2022H1房地产新开工、竣工、成交等数据低迷,产业链转债业绩下滑幅度较大。 估值被动抬升,关注正股中期业绩预告和周期品价格下跌受益方向 上周受疫情、地产舆情事件等影响,市场波动加大;主要股指周度下跌,转债指数跌幅小于股指,溢价率被动抬升,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转债方面,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转债等表现较好,炒作个券继续退潮。 上周经济数据披露,二季度GDP实际增速0.4%,上半年增速录得2.5%。6月经济数据继续呈现疫后正向修复的特征,受益于疫情形势的好转,多个数据分项修复节奏加快(如工业、消费、制造业投资),接近疫前水平;但“修复不均”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例如基建发力不畅、地产投资的疲弱、失业率拐点未现。后续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的召开。 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居于高位,价格中枢小幅回落。后续看,驱动仍主要来自于正股,可聚焦中报业绩、受益周期品价格下跌等方向。一是继续关注促消费政策实施下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转债;二是中期业绩确定性较高的主要关注化工以及成长板块的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军工等行业转债;受益近期周期品价格下跌主要关注中游制造等板块。从价格角度,成长行业龙头转债仍有配置价值。综上所述,个券及主题主要关注: 1、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可关注长汽转债、银轮转债、远东转债、贝斯转债等。受益近期周期品价格下跌主要关注汽车零部件、PCB板块相关转债以及风电板块。 2、低价龙头转债的中长期配置机会,关注华友转债、隆22转债、闻泰转债、中特转债等。 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正文 一、业绩预告披露超三成,涨价链和新能源引领业绩回升 (一)业绩披露率达32%,Q2单季业绩表现弱于Q1 截至7月17日,共138支转债正股披露了业绩预告,8支转债发布业绩快报。目前披露率32%左右。其中58支转债正股预告2022年半年业绩预增,80支转债正股预告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计下滑。 22Q2业绩预告情况弱于Q1季度业绩表现。22Q1季度,415支转债正股样本中,205支转债正股业绩同比下降,占比为49.39%;22Q2已经披露的138支转债正股样本中,78支正股Q2单季度业绩同比下降,占已披露的比为56.52%。 (二)涨价链和新能源引领业绩回升 行业表现较分化。披露家数较多行业中,2022年中期业绩下滑相对不高的主要集中在化工、有色等行业;建筑、建材、轻工、纺服、交运等板块受疫情和地产影响较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产业链转债正股业绩同比实现高增。产业周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板块、工程机械等板块。 1、利多主要集中在需求景气和涨价板块 从业绩利多因素看,光伏及新能源汽车等景气行业需求旺盛、周期行业产品价格上涨等是主要驱动业绩上涨的因素。此外,汇兑收益利好出口占比较多的企业,如哈尔等。 光伏板块通22转债2022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至125亿,同比上涨304.62%至321.48%,主要是高纯晶硅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叠加新产能的顺利释放,实现量利大幅增长;电池片业务满产满销,出货量同比增长,大尺寸产品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同比显著修复。上22转债、天奈转债、赛伍转债、锦浪转债等正股2022H1归母净利预告中业绩增速同比均在50%以上。 恩捷转债、科利转债以及上游的华友转债、鼎胜转债、中矿转债等均受益于电动车需求旺盛,带动出货量或者产品价格上行,实现业绩增长。祥鑫转债正股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客户需求旺盛,新项目逐步量产,订单量明显增加,公司新能源动力电池箱体、新能源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件、储能及光伏逆变器精密冲压模具及金属结构件等业务稳步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周期品方面,2022年上半年油价上行,有色、化工等行业大部分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个股业绩同比上涨。但2022年6月下旬开始,美联储货币进一步收紧预期以及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带动商品价格下行,预计将对三季度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利空多在于原材料上涨和疫情影响 从业绩利空因素看,疫情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房地产需求不旺等是利空当期业绩的主要因素。 22H1原材料价格居于高位或造成产业链中游环节毛利率下行。中游制造业转债正股业绩下滑的业绩变动原因多提到原材料价格上行带动成本上升。如汽车转债中的明新转债、泉峰转债;机械设备板块艾迪转债、沪工转债;电子板块洁美转债、晨丰转债。建筑建材板块山玻转债正股表明受原材料、天然气、煤炭等价格普遍上涨影响,公司成品纱单位生产成本略有上升,归母净利预计同比下滑。此外,受铁矿石、焦炭等价格上涨影响,钢铁板块本钢转债、凌钢转债正股业绩下滑。 此外,疫情导致生产受限或需求下滑是另一大业绩下滑的因素。主要出现在与出行、消费等有关的版块。如交运、纺服、轻工、化纤、炭黑、汽车等板块。 2022H1房地产新开工、竣工、成交等数据低迷,产业链转债业绩下滑幅度较大。如建筑建材板块转债。此外,房企信用风险事件频发,部分企业计提了风险减值损失。 农业转债中生猪养殖板块半年报业绩预告均表现较差。6月末生猪价格开启上行通道,预计三季报中业绩表现有所提升。 二、估值被动抬升,提升中期业绩关注度 (一)估值被动抬升,价格中枢小幅回落 上周,平价回调幅度大于转债收盘价,估值震荡抬升。截至7月15日,按余额加权的平均转股溢价率为43.96%,较前周周五上升3.03个百分点。7月15日,转债收盘价平均值为121.67,较前周周五下跌0.72%;转换平价为90.09,较前周周五下降2.16%。 价格中枢小幅回落。截至7月15日,收盘价格位于100元-13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62.35%,其中价格在110-120元之间的个券支数占比为26.86%,较前周小幅下降。收盘价格在130元以上的高价券占比为36.21%。7月15日,5%价格分位数、25%价格分位数分别为105.36、114.85,分别较前周五下跌0.90%、下跌1.04%。75%、80%、90%分位数较前周下跌0.22% 、下跌2.82%、上涨1.21%。价格中位数为123.64,较前周周五下跌1.05%。 (二)关注正股中期业绩预告和周期品价格下跌受益方向 上周受疫情、地产舆情事件等影响,市场波动加大;主要股指下跌,转债指数跌幅小于股指,溢价率被动抬升,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转债方面,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转债等表现较好,炒作个券继续退潮。 上周经济数据披露,二季度GDP实际增速0.4%,上半年增速录得2.5%。6月经济数据继续呈现疫后正向修复的特征,受益于疫情形势的好转,多个数据分项修复节奏加快(如工业、消费、制造业投资),接近疫前水平;但“修复不均”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例如基建发力不畅、地产投资的疲弱、失业率拐点未现。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的召开。 转债市场转股溢价率居于高位,价格中枢小幅回落。后续看,驱动仍主要来自于正股,可聚焦中报业绩、受益周期品价格下跌等方向。一是继续关注促消费政策实施下的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转债;二是中期业绩确定性较高的主要关注化工以及成长板块的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军工等行业转债;受益近期周期品价格下跌主要关注中游制造等板块。从价格角度,成长行业龙头转债仍有配置价值。综上所述,个券及主题主要关注: 1、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可关注长汽转债、银轮转债、远东转债、贝斯转债等。受益近期周期品价格下跌主要关注汽车零部件、PCB板块、风电板块相关转债个券。 2、低价龙头转债的中长期配置机会,关注华友转债、隆22转债、闻泰转债、中特转债等。 三、周度复盘:转债指数回落,2支转债公告赎回 (一)转债指数周度下跌 上证指数周度下跌3.81%,创业板指数周度下跌2.03%,中证转债周度下跌0.78%。现存可转债超过400支,余额规模超过7600亿元,其中华锐转债、富春转债、海优转债、天业转债、瑞鹄转债等尚未上市交易。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来看,上周行业指数中大部分行业指数下跌,建筑材料、房地产、商业贸易、食品饮料等装板块跌幅居前;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电气设备、国防军工等板块涨幅居前。 上周共有97支转债周度上涨,322支转债周度下跌。涨幅居前主要包括通裕转债(34.70%)、祥鑫转债(26.62%)、斯莱转债(18.50%)、鹏辉转债(17.48%)、文灿转债(14.93%)。跌幅居前主要包括泰林转债(跌26.49%)、卡倍转债(跌21.62%)、城市转债(跌11.10%)、东时转债(跌9.98%)、丝路转债(跌9.95%)。 (二)2支转债公告提前赎回,下修触发面有所收窄 1、2支转债公告提前赎回 高澜转债、同和转债公告提前赎回。华统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旺能转债、傲农转债、石英转债、飞凯转债、天壕转债、温氏转债、日丰转债发布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公告,下周关注条款触发和公告情况。此外,累积天数在10天以上的还包括天铁转债、九洲转2、盛虹转债、海兰转债。 2、下修触发面有所收窄 截至2022年7月15日,共173支可转债已经触发下修条款,随着权益市场的反弹,下修触发面有所收窄。分别从大股东持债比例、回售压力以及股权稀释比例三个角度进行筛选。 从大股东持债比例角度来看,环旭转债、鹤21转债、中信转债、泰林转债、回盛转债、太平转债、健帆转债、永吉转债的第一持债人持债比例较高,持债比例过高是主动下修的动力之一。 股权稀释比例角度,因下修后,转股数增加,股权稀释比例增加,股权稀释比例是股东大会投票时考虑因素之一,若稀释比例变动过大,未持债股东或将反对下修议案。若考虑潜在稀释比例,假设转股价下修至正股7月15日收盘价,城地转债、亚药转债、天创转债、首华转债、帝欧转债、重银转债、紫银转债潜在稀释比例变动幅度在12个百分点以上,对中小股东股权稀释比例影响扩大,下修阻力或较大,且须关注下修是否彻底。 (三)2支新券发行,待发规模超过250亿 1、2支新券发行 上周拓普转债、高测转债两支新券启动发行,合计发行规模29.83亿元。 2、待发转债规模超250亿 截至7月15日,共有17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138亿元左右。此外有16家上市公司转债发行已通过发审会,等待批文,合计规模117亿元。上周新疆众和发布预案。 四、风险提示 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7月17日发布的报告《正股业绩预告披露超3成,Q2环比表现较弱——可转债周报》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702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