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蓄势待发,风光内需强劲【民生电新·周观察·20220717】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钠电蓄势待发,风光内需强劲【民生电新·周观察·20220717】》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行业观点概要 ■本周(20220711-20220715)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1.15%,涨跌幅排名第1,强于大盘。本周风力发电指数涨幅最大,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最小。风力发电指数上涨8.55%,储能指数上涨4.97%,光伏指数上涨2.90%,工控自动化下跌0.09%。核电指数下跌0.55%,锂电池指数下跌1.61%,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2.13%。 ■新能源车:钠电之风,蓄势待发 上游资源存量有限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替代方案势在必行。与锂电相比,其上游资源丰富、成本优势明显。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其中,国内钠电先行者-中科海纳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45Wh/kg,是铅酸电池的3倍左右。锂电龙头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预计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除了中科海纳和宁德时代外,还有欣旺达、鹏辉能源、钠创新能源、容百科技、振华新材等国内企业正积极完善产业链。 ■新能源发电:H1组件需求旺盛,海风加速进击 光伏:上半年光伏组件招标量高达86.7GW,中标量高达87.5GW,招标量为2021年全年的两倍;近期多个省份已陆续批复新一批项目指标,第二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已启动,下半年旺盛需求态势将保持。其中,央国企占领招标市场头部前十,合计招标量为71.1GW,占比82.1%;隆基、晶科、晶澳占总中标份额49%,其中隆基与晶科中标份额均超过10GW。风电:中国海风投运规模有望在“十四五”末期达到约60GW,较当前24GW的投运水平增长约150%。 ■工控及电力设备:6月PMI回到荣枯线以上,电网投资规模向好 2022年6月PMI 为50.2%,前值49.6%,提升0.6pcts,重回荣枯线以上。22年及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同比高增,1-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为正增长,6月单月同比增长由负转正,同比高达5%。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 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等。 新能源汽车 钠电之风,蓄势待发 钠锂互补,缓解上游资源焦虑。双碳愿景下,电动化趋势难挡。下游需求扩产迅猛,上游资源紧缺问题随之而来。我国80%锂资源依赖于进口,会有“卡脖子风险”由此,钠电体系方案的推出势在必行。据GGII数据,至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潜在应用场景需求量为123GWh,其中国内储能需求达48GWh。 钠电池与锂电池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体现在工作原理与构造上。1)工作原理相似:都为“摇椅式”电池。充电时,Na+从正极脱出并嵌入负极,同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放电时,发生相反过程,Na+从负极脱出,嵌入正极。2)构造相同:钠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白以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等。负极材料:硬碳和软碳材料等。电解质:液体电解质、固液复合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等。电解质盐:一般为NaPF6,合成方法与锂电池电解液相似。 钠电池与锂电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体现在地壳丰度、资源价格、集流体选择、电池成本、能量密度、电压以及循环周期等方面。 1)地壳丰度:钠锂资源地壳丰度差异大,钠资源分布于全球,而锂资源75%集中于美洲。2)资源价格:钠电池资源价格明显低于锂资源,只有锂资源价格的1.3%左右。3)集流体:两者集流体选择不同,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必须为铜箔,而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均可以使用较为便宜的铝箔,进一步降低了电池的成本,根据中科海钠测算,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相较于锂电池可降低30%-40%。4)电压:钠离子电池略低于锂电池。5)循环周期:锂电池为3000+次;钠电池为2000+次。6)能量密度:锂电池为150~250Wh/kg;钠离子为100~150Wh/kg。 由此,钠锂相比,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周期方面表现优于钠离子电池,而钠离子电池资源丰富、材料体系独特,成本优势明显。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钠电领域先行者。中科院物理所自2011年以来致力于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开发,已在核心材料方面获得专利授权20项,开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Cu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和低成本无烟煤基负极材料均为国际首创。2017年,依托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钠电技术,国内首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的中科海纳成立。 中科海纳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45Wh/kg,是铅酸电池的3倍左右。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两大核心材料领域。正极材料领域,国际上首次发现Cu氧化还原变价,设计铜、铁、锰层状氧化物三元正极材料,稳定性、电化学性能优异,且成本更低;负极材料创造性采用无烟煤前驱体制备无定型碳材料,成本低廉且兼顾循环寿命。其钠离子电池BOM成本较锂离子电池下降30%以上。支持高温80oC使用,支持快充,12分钟充电80%,5分钟充电80%,同时低温放电性能明显。目前,中科海纳已建成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百吨级中试线及MW ■h级电芯线,研制出软包、铝壳及圆柱电芯。当前其钠离子电池电芯产能最高可达30万只/月,产品包括圆筒形电芯和软包型电芯。 锂电龙头,出军钠电。2021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其下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将有望突破200Wh/kg,预计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1)性能超预期,高寒及高功率应用场景下优势显著。据宁德时代数据,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2)关键辅料实现技术突破,为产业化奠定基础。正极材料方面,使用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两种创新型材料,解决了在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的问题;负极材料方面,开发了能够让钠离子自由穿梭且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与现有石墨相当;电解液方面,采用适配上述材料的新型电解液体系,可与目前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及设备兼容。 3)采用AB电池解决方案,拓宽下游应用场景。创新性地将钠离子与锂离子电池按照一定比例和排列同时集成到电池系统中,并使用BMS算法对不同电池体系进行均衡控制,既弥补了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了其在低温及高功率场景下的优势。公司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计划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 主流企业纷纷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蓝海领域已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局,除了中科海纳和宁德时代之外,还有欣旺达、鹏辉能源、钠创新能源、容百科技、振华新材、多氟多、天赐材料等企业积极完善产业链。 投资建议: 新技术密集释放,板块成长性突出。22年下半年至23年初,4680、钠电将落地或放量。CTB、麒麟电池、快充负极、复合集流体等创新不断涌现向上开辟行业空间。供给端改善叠加政策加持,市场信心恢复迅速。新能车已全面进入产品驱动黄金时代,22年下半年将全面起量,维持国内全年550万辆以上的销量预期,强Call当前布局时点。重点推荐四条主线: 主线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热管理的【三花智控】、高压直流的【宏发股份】、薄膜电容【法拉电子】,建议关注【中熔电气】等。 主线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基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大圆柱外壳的【科达利】、【斯莱克】和其他结构件标的;高镍正极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长远锂科】、【华友钴业】、【振华新材】、【中伟股份】、【格林美】;布局LiFSI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和碳纳米管领域的相关标的。 主线3:看2-3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隔膜环节【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铜箔环节【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远东股份】;负极环节【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 主线4:新技术带来明显边际弹性变化。重点关注:中镍高电压方面的【振华新材】、【长远锂科】、【中伟股份】、【芳源股份】、【当升科技】;高压快充方面的【中科电气】、【璞泰来】、【杉杉股份】;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的【容百科技】、【振华新材】、【天赐材料】、【宁德时代】、【多氟多】。 新能源发电 H1组件需求旺盛,海风加速进击 光伏观点: 2022H1组件需求旺盛,头部企业统揽供给市场半壁江山,央国企成为需求市场中流砥柱,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23.71GW,同比+139%;1-6月光伏组件招标量高达86.7GW(不含2021年12月招标项目),中标量高达87.5GW,招标量近2倍于2021年全年;近期多个省份已陆续批复新一批项目指标,第二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已启动,下半年旺盛需求态势将保持。其中,央国企占领招标市场头部前十,合计招标量为71.1GW,占比82.1%,相比2021年,央国企招标规模都有明显量级上升,华电以15GW招标规模位列第一。隆基、晶科、晶澳占总中标份额49%,其中隆基与晶科中标份额均超过10GW,后起之秀如一道、环晟、锦州阳光等中标规模有明显上升。 出于大型地面电站的安全考虑,组件功率和组件规格分化态势明显。功率方面,根据招标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1-6月500-580Wp组件受市场偏爱,招标规模份额占比88.5%,较2021年全年增加15.5%;500Wp以下的小功率组件招标规模份额仅占3.1%,较2021年断崖式下降19.9%;580Wp以上的超大版型组件的招标规模份额占比8.4%,较2021年仅增长4.4%。尺寸方面,上半年中标数据统计,央国企产品选型偏好182组件,份额占比高达78.8%,多数项目对组件产品可靠性要求高,其招标公告明确要求仅限182尺寸电池招标。近两月仅限182产品或限制超大板型投标的项目累计规模已达14.2GW,占近两个月整体招标规模的近60%,占上半年招标总量的16%。 硅料方面,本周硅料价格延续上周紧张态势,致密料微涨价至287-292元/kg,复投料跳涨至294-298元/kg,周环比+0.68%,由于长单签约数量和权重有限,企业普遍承受原料价格上涨压力。短期内硅料供需仍然紧张,硅料有效供应量有限,新产能缓慢爬坡,叠加7-8月硅料环节负面因素影响,致使7月以来硅料价格跳涨。硅片价格的快速上涨已针对原料价格上进行反应。除了已签订完成的长单,硅料企业面对散单销售能力有限,因此未来个别采买订单会逐步反应价格变化和趋势。 硅片方面,头部企业调价基调尘埃落定。隆基6月30日公示182mm/160μm规格单晶硅片调涨至7.3元/片;中环6月24日公示182mm硅片价格涨至7.25元/片,210mm硅片涨至9.55元/片,P型单晶硅片薄片化进程加速,厚度下降至150-155μm。单晶硅片短期内价格难以下跌,主要原因:1)当前单晶硅片供应紧平衡;2)上游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预计7月硅片产量规模在26GW,提升空间较为有限。 风电观点: 海风加速进击,“十四五”期间有望达到60GW。根据《聚焦中国海上风电市场》预计,中国海风投运规模有望在“十四五”末期达到约60GW,较当前24GW的投运水平增长约150%。截至目前,中国总计投运了102个海上风场,装机规模达24吉瓦,涵盖约5000台海上风机,占全球海上风电投运规模的45% 以上。此外,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安装船市场,当前共有28搜风电安装船在中国风场中投入使用,占全球活跃风电安装船的62%。 浙江补贴落地,海风提速前进。近日浙江舟山发布,22年舟山海风电目标为开工300MW、核准1GW;22年和23年,全省享受海风省补规模按600MW和1.5GW控制、补贴标准分别为0.03元/千瓦时和0.015元/千瓦时,补贴期限为10年,自全容量并网的第二年起,按等效年利用小时数2600h,21年底前已核准项目、23年底未实现全容量并网将不再享受省补。这是第三个提出海风地方补贴的省份。此前广东提出22-24年地补1500、1000、500元/KW,山东22-24年地补800、500、300元/KW。 7月7日,中广核惠州港口二PA(北区)、PA(南区)、PB海上风机采购(含塔筒)共计750MW中标候选公示。远景能源预中标PA(北区)210MW,投标单价4109.47元/kW,单机容量8MW及以上;明阳智能预中标PA(南区)、PB两个项目共540MW,分别折合单价4372元/kW和4372元/kW,单机容量10MW及以上。 7月8日,国电投湛江徐闻300MW增容项目发布风机招标公告,工程计划于2022年12月30日开工,2023年12月31日前全容量并网发电。 据统计目前已有约20GW海风项目启动推进,其中占比较大的为广东、山东的项目。从招标情况来看,其中已有约6.382GW海上风机公布中标结果。6月10日,又有龙源电力射阳1GW海风项目启动风机采购(含塔筒)招标,要求单机容量7MW及以上。 上半年中标份额出炉,风机龙头强者恒强。参考风芒能源不完全统计,22H1中标量TOP3主机厂分别为金风(8.06GW)、远景(7.92GW)、明阳(7.82GW);TOP3合计占比约60%。而去年同期,中标TOP3分别为远景(4.96GW)、三一重能(3.08GW)、中车株洲所(3.03GW),合计占比约47.2%;因此今年上半年头部主机厂优势地位回归,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从中标结构上来看,明阳智能在海上风电领域共中标超2GW,占海上总量比重超35%;金风、远景在陆上中标量均超7GW,电气风电海上、陆上中标量分别接近1GW。 5月风电装机同比微增,下半年需求有望集中释放。据能源局统计,5月新增风电装机1.24GW,同比+4.2%,1-5月新增风电装机10.82GW,同比+38.9%。5月全国发电量6410亿度,同比-3.3%;1-5月全国发电量32484亿度,同比+0.5%。其中5月风力发电量595亿度,同比-0.7%;1-5月份风力发电量2876亿度,同比+5.6%。拉长复盘来看,风电股价走势与需求、原材料成本、估值性价比等要素有一定相关性。当前从需求端来看,假设我们维持全年装机55-60GW的判断,约有70-80%的装机需求集中在下半年,关键零部件出货预计从Q3集中放量,规模效应也有望释放;结合近期成本端主要原材料价格松动、上游压力有望减轻,预计将从营收和成本两端改善业绩水平。 投资建议: 光伏 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供应链价格下行带动需求放量,重点关注: 1)【组件一体化】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中来股份等; 2)2022年受光伏+储能高景气度双线拉动的【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上能电气等; 3)【热场环节】的金博股份、天宜上佳、楚江新材等; 4)【玻璃环节】的福莱特、信义光能等; 5)【EVA环节】的福斯特、海优新材、赛伍技术、东方盛弘、联泓新科等。 风电 受抢装和疫情等因素影响,风电行业短期业绩承压,建议关注行业Q3需求边际变化和重点环节的盈利修复情况。具体来看 1)铸锻件:年度订单价格落地,部分环节头部企业确定性涨价预计Q2开始体现,叠加成本下降和Q3需求增长、疫情对物流限制缓解,关注盈利修复和交付提升。建议关注金雷股份、日月股份、广大特材、恒润股份、新强联等。 2)桩:偏前端,22年业绩承压,关注实际开工和年内吊装数据;23年弹性较大。建议关注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海力风电。 3)主机厂:头部企业在手订单饱满、投标价相对理性,大型化叠加供应链管理,预计年内交付均价和盈利水平基本可控。建议关注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 4)海缆:壁垒高、格局好,产品结构升级拉开头部企业领先身位,关注招标释放和毛利水平。建议关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 储能 下游市场维持高增速,建议关注含储量高的逆变器公司【德业股份】、【固德威】、【阳光电源】;关注储能消防的消防领域龙头【青鸟消防】;以及储能温控有望快速放量的【英维克】。 电力设备与工控 6月PMI回到荣枯线以上,“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向好 6月制造业PMI回到荣枯线以上,景气度回升。2022年6月PMI 为50.2%,前值49.6%,提升0.6pcts,重回荣枯线以上。从分类指数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分别为52.8%、50.4%、51.3%。制造业生产加速恢复,需求持续改善,景气度回升。 6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明显,恢复到年初水平,呈现边际改善。2022年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5月份为0.7%,增速提升4.6Pcts,2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3.4%;其中,22年6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上升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6月份疫情情况有明显环节,加之以管控良好,部分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地区工业生产迅速恢复,支撑工业生产加快。22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10亿元,同比增长1%,仍维持正向增长。 22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由负转正,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2022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6144套,同比上升3%,相比于5月产量36616套,环比提升26%;1-6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202436套,同比下降11.2%。22年3月至今,上海疫情外溢对长三角物流形成冲击,工业机器人供应链受到一定影响,下半年随着疫情好转,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迎来复苏。 工控需求长期向好,进口替代加速。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生产线自动化率仍较低,随着人口红利逐步转为工程师红利及生产精度等要求的提升,提高产线自动化水平成为必然趋势,将驱动工控产品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从下游结构来看,工控下游覆盖面较广,纺织等传统行业在疫情恢复后将保持稳中有增,双碳背景下以锂电、光伏、半导体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资本开支高企,维持较高景气度。此外,经历多年沉淀积累,内资优质工控企业与外资一线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加速收敛,并凭借高性价比、快速交付、灵活响应等本土化优势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正加速由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渗透,订单、业绩增速持续远超行业。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出,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高位。工业机器人下游主要包括汽车、3C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物联网、5G等新兴行业的兴起有望拉动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高增长。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机器人+”应用行动等“四个行动”,将加速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密度提升,推动整体制造业转型升级。随人口老龄化演进、政策持续推进及工业机器人性价比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根据MIRDATABANK数据,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为17.15万台,同比增长14.8%,2021年出货量预计将达24.96万台,同比增长45.5%。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时间被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占据主要份额,目前国产化率较低。近年来埃斯顿等工业机器人优质企业正快速崛起,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加速,国内优质本土企业具备需求增长、进口替代双重成长逻辑。 2021年机器人新品整体向高精度、高安全性、便捷性方向发展。SCARA机器人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多场景需求,向着大负载量、高防护等级、高速度的方向发展;多关节机器人的控制精度要求日益提升,编程控制门槛进一步降低;协作机器人因为其智能化、柔性化、安全化的趋势在诸多新兴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1-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维持正增长,6月单月同比增长由负转正。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0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6月份单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增长由负转正。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增速领先。分具体行业来看,22年1-6月全国工业用电量269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05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1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22年6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7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化工行业用电量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 1-5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正增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增速表现更佳。22年1-5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298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555万千瓦;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9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从发电结构来看,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2年5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2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24.4%;风电、光伏两大新能源发电同比增速超过其他类型发电,在整体发电量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1-5月电网投资完成额同比正增长,电网计划投资持续高增。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用电负荷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电网结构复杂性大幅提高,电网加速升级改造的需求显著提升。2022年1-5月,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263亿元,同比增长3.1%。南网“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51%;年均投资额为1340亿元,较投资额最高年度的2019年同比增加27%。国网2022年电网计划投资将达501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2022年,全国能源项目投资总体预期向好,能源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3%。其中,抽水蓄能、核电等投资持续向好,计划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31%、20.5%。“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较“十三五”有较大幅度提升,行业内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 1)低压电器国产化替代趋势显著,行业集中化和产品智能化趋势明显,重点推荐良信股份;建议关注正泰电器、天正电气、众业达、宏发股份等; 2)特高压作为解决新能源消纳的主要措施之一,未来有望随电网投资上升带来2-3年的业绩弹性,建议关注特变电工、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中国西电、思源电气、四方股份、保变电气、长缆科技、长高集团等; 3)电网走向智化化与数字化,既是行业技术趋势也是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推荐威胜信息;建议关注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国网信通、四方股份、宏力达、亿嘉和、申昊科技、杭州柯林、南网能源、涪陵电力、金智科技、华自科技等。 4)工控方面,重点推荐汇川技术、麦格米特、雷赛智能、鸣志电器;建议关注信捷电气、伟创电气、正弦电气等。 行业重点新闻 新能源汽车 1.极氪001迎来最大规模OTA :可实现L2自动驾驶 http://985.so/bbqg0 2.极氪宣布ZEEKR 001免费升级8155芯片 http://985.so/bbqg1 3.Sortera Alloys融资1000万美元 以推进汽车金属的报废回收 http://985.so/bbqg6 4.MicroSys扩展基于NXP S32G的miriac? SOM系列可扩展性 http://985.so/bbqgc 5. 售15.09万 瑞虎8 PLUS鲲鹏版新车型上市 http://985.so/bbq4m 6.售价19.3万元起欧拉芭蕾猫正式上市 http://985.so/bbjq1 7.智己汽车“原石谷”可兑换权益公布 http://985.so/bbjqi 8.威世推出反射式光学传感器 节省空间并提高性能和稳健性 http://985.so/bbjsb 9.丰田为新型越野摄像头申请专利 可生成车辆周围环境图像 http://985.so/bbjsm 10.伟翔众翼 上海首家新能源动力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示范基地投入运行 http://985.so/bbjs2 11.意法半导体和格芯将在法国新建300mm半导体厂 http://985.so/bb08k 12.换装全新前脸造型新款几何A申报图曝光 http://985.so/bb08x 13.9月下旬交付凯迪拉克LYRIQ锐歌申报图 http://985.so/bb08d 14.车长增加埃安AIONYPLUS申报图曝光 http://985.so/bb08e 15.东风标致新408正式下线,将于8月下旬正式上市 http://985.so/bb08u 16. Cerence、CerebrumX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 构建人工智能平台 http://985.so/bb6mw 17.现代汽车纯电动汽车IONIQ(艾尼氪) 6全球首秀,最大续航里610km http://985.so/bb6mk 18.依维柯退出俄罗斯合资企业 http://985.so/bb6mx 19.帝人与富士通开发区块链平台 促进再生材料的可持续利用 http://985.so/bb6ma 20.极星上半年销量同比大增125%,接近2021年全年销量 http://985.so/bb6mu 21.持续获得新订单,比亚迪海外市场再创佳绩 https://t.hk.uy/bfZ3 22.科达利10亿扩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 https://t.hk.uy/bfZ5 23.四川成都公布2022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级补贴申报拟推荐名单 https://t.hk.uy/bfZ6 新能源发电 1.金风科技中标140MW风电项目 http://985.so/bbq49 2. 东营泰普新能源公司年产1.0GW高效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开工 http://985.so/bbq4x 3.300MW/600MWh!山东滕州滨湖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 http://985.so/bbq4d 4.100MW/400MWh!国家电投新疆储能项目配套400MW光伏发电项目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招标 http://985.so/bbq4e 5.517.44亿元!新特能源与双良节能签署20.19万吨多晶硅销售合同 http://985.so/bbjs9 6.400MW/800MWh!山西朔州经济开发区独立储能项目EPC招标 http://985.so/bbjsx 7.浙江兰溪:开展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确保2022年新增光伏40MW http://985.so/bb08g 8.光伏发电6782.67万千瓦时!浙能电力2022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发布 http://985.so/bb08y 9. 华能江西分公司2022年150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招标 http://985.so/bb08n 10.总投资110亿元!易事特在甘肃计划建设2GW以上风电及配套储能等项目 http://985.so/bb083 11.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主体工程施工监理招标 http://985.so/bb08p 12.发改委:截止目前全国发电装机24.4亿千瓦 煤电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降至多年来最低http://985.so/bb6m4 13.大型储能需求转旺 储能电芯将紧缺 http://985.so/bb6my 14.400MW/1600MWh!全球规模最大电池储能项目在关闭数月后重新开通运营 http://985.so/bb6mn 15.福建2022年首批1GW海上风电竞配结果公示! https://t.hk.uy/bfZ8 16.1.13亿!比亚迪携储能杀入风电! https://t.hk.uy/bfZ9 电力设备与工控 1.广西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出炉http://985.so/bbq4u 2. 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开工 http://985.so/bbjsk 3.国电百万千瓦级智慧电厂圆满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http://985.so/bbjsd 4.南方电网上半年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电力进出口同比增长59% http://985.so/bbjsu 5.国投电力:2022年二季度完成发电量362.47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6.59% http://985.so/bb6mp 6.2022年新疆电网规划建设282个35千伏及以上项目 http://985.so/bb6mq 7.新疆电力机器人管控平台已接入超过150座变电站的巡检机器人系统 https://t.hk.uy/bfZC 8.企业、政府多方参与尚未成熟的虚拟电厂已经站上风口 https://t.hk.uy/bfZD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发电 电力设备&工控 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1.15%,涨跌幅排名第1,强于大盘。沪指收于3228.06点,下跌-128.02点,下跌-3.81%,成交21228.74亿元;深成指收于12411.01点,下跌-446.12点,下跌-3.47%,成交29208.34亿元;创业板收于2760.5点,下跌57.14点,下跌2.03%,成交9252.82亿元;电气设备收于12158.48点,上涨138.73点,上涨1.15%,强于大盘。 板块子行业:本周风力发电指数涨幅最大,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最小。风力发电指数上涨8.55%,储能指数上涨4.97%,光伏指数上涨2.90%,工控自动化下跌0.09%,核电指数下跌0.55%,锂电池指数下跌1.61%,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2.13%。 行业股票涨跌幅:本周涨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大金重工(+26.69%)、金雷风电 (+26.42%)、金智科技(+25.80%)、天顺风能(+23.31%)、必康股份(+23.25%)、跌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兆新股份(-12.69%)、融捷股份(-14.85%)、天齐锂业(-16.22%)、石大胜华(-16.91%)、弘讯科技(-17.07%)。 重点公司公告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发电 电力设备&工控 风险提示 政策不达预期:各主要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若不及预期,则新兴产业增长将放缓; 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若行业参与者数量增多,竞争加剧下,价格可能超预期下降; 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若全球疫情反复,影响供需两端,则行业增长可能受限。 近期观点 1.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20220710:6月新能车销量创新高,浙江海风省补落地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民生电新 邓永康:S0100521100006 郭彦辰:S0100121110013 李孝鹏:S0100122010020 李京波:S0100121020004 王一如:S0100121110008 李 佳:S010012111005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行业观点概要 ■本周(20220711-20220715)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1.15%,涨跌幅排名第1,强于大盘。本周风力发电指数涨幅最大,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最小。风力发电指数上涨8.55%,储能指数上涨4.97%,光伏指数上涨2.90%,工控自动化下跌0.09%。核电指数下跌0.55%,锂电池指数下跌1.61%,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2.13%。 ■新能源车:钠电之风,蓄势待发 上游资源存量有限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替代方案势在必行。与锂电相比,其上游资源丰富、成本优势明显。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布局。其中,国内钠电先行者-中科海纳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45Wh/kg,是铅酸电池的3倍左右。锂电龙头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预计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除了中科海纳和宁德时代外,还有欣旺达、鹏辉能源、钠创新能源、容百科技、振华新材等国内企业正积极完善产业链。 ■新能源发电:H1组件需求旺盛,海风加速进击 光伏:上半年光伏组件招标量高达86.7GW,中标量高达87.5GW,招标量为2021年全年的两倍;近期多个省份已陆续批复新一批项目指标,第二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已启动,下半年旺盛需求态势将保持。其中,央国企占领招标市场头部前十,合计招标量为71.1GW,占比82.1%;隆基、晶科、晶澳占总中标份额49%,其中隆基与晶科中标份额均超过10GW。风电:中国海风投运规模有望在“十四五”末期达到约60GW,较当前24GW的投运水平增长约150%。 ■工控及电力设备:6月PMI回到荣枯线以上,电网投资规模向好 2022年6月PMI 为50.2%,前值49.6%,提升0.6pcts,重回荣枯线以上。22年及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同比高增,1-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为正增长,6月单月同比增长由负转正,同比高达5%。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 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等。 新能源汽车 钠电之风,蓄势待发 钠锂互补,缓解上游资源焦虑。双碳愿景下,电动化趋势难挡。下游需求扩产迅猛,上游资源紧缺问题随之而来。我国80%锂资源依赖于进口,会有“卡脖子风险”由此,钠电体系方案的推出势在必行。据GGII数据,至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潜在应用场景需求量为123GWh,其中国内储能需求达48GWh。 钠电池与锂电池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体现在工作原理与构造上。1)工作原理相似:都为“摇椅式”电池。充电时,Na+从正极脱出并嵌入负极,同时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放电时,发生相反过程,Na+从负极脱出,嵌入正极。2)构造相同:钠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白以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等。负极材料:硬碳和软碳材料等。电解质:液体电解质、固液复合电解质、固态电解质等。电解质盐:一般为NaPF6,合成方法与锂电池电解液相似。 钠电池与锂电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体现在地壳丰度、资源价格、集流体选择、电池成本、能量密度、电压以及循环周期等方面。 1)地壳丰度:钠锂资源地壳丰度差异大,钠资源分布于全球,而锂资源75%集中于美洲。2)资源价格:钠电池资源价格明显低于锂资源,只有锂资源价格的1.3%左右。3)集流体:两者集流体选择不同,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必须为铜箔,而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均可以使用较为便宜的铝箔,进一步降低了电池的成本,根据中科海钠测算,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相较于锂电池可降低30%-40%。4)电压:钠离子电池略低于锂电池。5)循环周期:锂电池为3000+次;钠电池为2000+次。6)能量密度:锂电池为150~250Wh/kg;钠离子为100~150Wh/kg。 由此,钠锂相比,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周期方面表现优于钠离子电池,而钠离子电池资源丰富、材料体系独特,成本优势明显。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钠电领域先行者。中科院物理所自2011年以来致力于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开发,已在核心材料方面获得专利授权20项,开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Cu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和低成本无烟煤基负极材料均为国际首创。2017年,依托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钠电技术,国内首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的中科海纳成立。 中科海纳研发的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145Wh/kg,是铅酸电池的3倍左右。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两大核心材料领域。正极材料领域,国际上首次发现Cu氧化还原变价,设计铜、铁、锰层状氧化物三元正极材料,稳定性、电化学性能优异,且成本更低;负极材料创造性采用无烟煤前驱体制备无定型碳材料,成本低廉且兼顾循环寿命。其钠离子电池BOM成本较锂离子电池下降30%以上。支持高温80oC使用,支持快充,12分钟充电80%,5分钟充电80%,同时低温放电性能明显。目前,中科海纳已建成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百吨级中试线及MW ■h级电芯线,研制出软包、铝壳及圆柱电芯。当前其钠离子电池电芯产能最高可达30万只/月,产品包括圆筒形电芯和软包型电芯。 锂电龙头,出军钠电。2021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其下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能量密度将有望突破200Wh/kg,预计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1)性能超预期,高寒及高功率应用场景下优势显著。据宁德时代数据,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 2)关键辅料实现技术突破,为产业化奠定基础。正极材料方面,使用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两种创新型材料,解决了在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的问题;负极材料方面,开发了能够让钠离子自由穿梭且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与现有石墨相当;电解液方面,采用适配上述材料的新型电解液体系,可与目前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及设备兼容。 3)采用AB电池解决方案,拓宽下游应用场景。创新性地将钠离子与锂离子电池按照一定比例和排列同时集成到电池系统中,并使用BMS算法对不同电池体系进行均衡控制,既弥补了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了其在低温及高功率场景下的优势。公司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计划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 主流企业纷纷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蓝海领域已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入局,除了中科海纳和宁德时代之外,还有欣旺达、鹏辉能源、钠创新能源、容百科技、振华新材、多氟多、天赐材料等企业积极完善产业链。 投资建议: 新技术密集释放,板块成长性突出。22年下半年至23年初,4680、钠电将落地或放量。CTB、麒麟电池、快充负极、复合集流体等创新不断涌现向上开辟行业空间。供给端改善叠加政策加持,市场信心恢复迅速。新能车已全面进入产品驱动黄金时代,22年下半年将全面起量,维持国内全年550万辆以上的销量预期,强Call当前布局时点。重点推荐四条主线: 主线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热管理的【三花智控】、高压直流的【宏发股份】、薄膜电容【法拉电子】,建议关注【中熔电气】等。 主线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基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大圆柱外壳的【科达利】、【斯莱克】和其他结构件标的;高镍正极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长远锂科】、【华友钴业】、【振华新材】、【中伟股份】、【格林美】;布局LiFSI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和碳纳米管领域的相关标的。 主线3:看2-3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隔膜环节【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铜箔环节【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远东股份】;负极环节【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 主线4:新技术带来明显边际弹性变化。重点关注:中镍高电压方面的【振华新材】、【长远锂科】、【中伟股份】、【芳源股份】、【当升科技】;高压快充方面的【中科电气】、【璞泰来】、【杉杉股份】;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的【容百科技】、【振华新材】、【天赐材料】、【宁德时代】、【多氟多】。 新能源发电 H1组件需求旺盛,海风加速进击 光伏观点: 2022H1组件需求旺盛,头部企业统揽供给市场半壁江山,央国企成为需求市场中流砥柱,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23.71GW,同比+139%;1-6月光伏组件招标量高达86.7GW(不含2021年12月招标项目),中标量高达87.5GW,招标量近2倍于2021年全年;近期多个省份已陆续批复新一批项目指标,第二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已启动,下半年旺盛需求态势将保持。其中,央国企占领招标市场头部前十,合计招标量为71.1GW,占比82.1%,相比2021年,央国企招标规模都有明显量级上升,华电以15GW招标规模位列第一。隆基、晶科、晶澳占总中标份额49%,其中隆基与晶科中标份额均超过10GW,后起之秀如一道、环晟、锦州阳光等中标规模有明显上升。 出于大型地面电站的安全考虑,组件功率和组件规格分化态势明显。功率方面,根据招标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1-6月500-580Wp组件受市场偏爱,招标规模份额占比88.5%,较2021年全年增加15.5%;500Wp以下的小功率组件招标规模份额仅占3.1%,较2021年断崖式下降19.9%;580Wp以上的超大版型组件的招标规模份额占比8.4%,较2021年仅增长4.4%。尺寸方面,上半年中标数据统计,央国企产品选型偏好182组件,份额占比高达78.8%,多数项目对组件产品可靠性要求高,其招标公告明确要求仅限182尺寸电池招标。近两月仅限182产品或限制超大板型投标的项目累计规模已达14.2GW,占近两个月整体招标规模的近60%,占上半年招标总量的16%。 硅料方面,本周硅料价格延续上周紧张态势,致密料微涨价至287-292元/kg,复投料跳涨至294-298元/kg,周环比+0.68%,由于长单签约数量和权重有限,企业普遍承受原料价格上涨压力。短期内硅料供需仍然紧张,硅料有效供应量有限,新产能缓慢爬坡,叠加7-8月硅料环节负面因素影响,致使7月以来硅料价格跳涨。硅片价格的快速上涨已针对原料价格上进行反应。除了已签订完成的长单,硅料企业面对散单销售能力有限,因此未来个别采买订单会逐步反应价格变化和趋势。 硅片方面,头部企业调价基调尘埃落定。隆基6月30日公示182mm/160μm规格单晶硅片调涨至7.3元/片;中环6月24日公示182mm硅片价格涨至7.25元/片,210mm硅片涨至9.55元/片,P型单晶硅片薄片化进程加速,厚度下降至150-155μm。单晶硅片短期内价格难以下跌,主要原因:1)当前单晶硅片供应紧平衡;2)上游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预计7月硅片产量规模在26GW,提升空间较为有限。 风电观点: 海风加速进击,“十四五”期间有望达到60GW。根据《聚焦中国海上风电市场》预计,中国海风投运规模有望在“十四五”末期达到约60GW,较当前24GW的投运水平增长约150%。截至目前,中国总计投运了102个海上风场,装机规模达24吉瓦,涵盖约5000台海上风机,占全球海上风电投运规模的45% 以上。此外,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安装船市场,当前共有28搜风电安装船在中国风场中投入使用,占全球活跃风电安装船的62%。 浙江补贴落地,海风提速前进。近日浙江舟山发布,22年舟山海风电目标为开工300MW、核准1GW;22年和23年,全省享受海风省补规模按600MW和1.5GW控制、补贴标准分别为0.03元/千瓦时和0.015元/千瓦时,补贴期限为10年,自全容量并网的第二年起,按等效年利用小时数2600h,21年底前已核准项目、23年底未实现全容量并网将不再享受省补。这是第三个提出海风地方补贴的省份。此前广东提出22-24年地补1500、1000、500元/KW,山东22-24年地补800、500、300元/KW。 7月7日,中广核惠州港口二PA(北区)、PA(南区)、PB海上风机采购(含塔筒)共计750MW中标候选公示。远景能源预中标PA(北区)210MW,投标单价4109.47元/kW,单机容量8MW及以上;明阳智能预中标PA(南区)、PB两个项目共540MW,分别折合单价4372元/kW和4372元/kW,单机容量10MW及以上。 7月8日,国电投湛江徐闻300MW增容项目发布风机招标公告,工程计划于2022年12月30日开工,2023年12月31日前全容量并网发电。 据统计目前已有约20GW海风项目启动推进,其中占比较大的为广东、山东的项目。从招标情况来看,其中已有约6.382GW海上风机公布中标结果。6月10日,又有龙源电力射阳1GW海风项目启动风机采购(含塔筒)招标,要求单机容量7MW及以上。 上半年中标份额出炉,风机龙头强者恒强。参考风芒能源不完全统计,22H1中标量TOP3主机厂分别为金风(8.06GW)、远景(7.92GW)、明阳(7.82GW);TOP3合计占比约60%。而去年同期,中标TOP3分别为远景(4.96GW)、三一重能(3.08GW)、中车株洲所(3.03GW),合计占比约47.2%;因此今年上半年头部主机厂优势地位回归,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从中标结构上来看,明阳智能在海上风电领域共中标超2GW,占海上总量比重超35%;金风、远景在陆上中标量均超7GW,电气风电海上、陆上中标量分别接近1GW。 5月风电装机同比微增,下半年需求有望集中释放。据能源局统计,5月新增风电装机1.24GW,同比+4.2%,1-5月新增风电装机10.82GW,同比+38.9%。5月全国发电量6410亿度,同比-3.3%;1-5月全国发电量32484亿度,同比+0.5%。其中5月风力发电量595亿度,同比-0.7%;1-5月份风力发电量2876亿度,同比+5.6%。拉长复盘来看,风电股价走势与需求、原材料成本、估值性价比等要素有一定相关性。当前从需求端来看,假设我们维持全年装机55-60GW的判断,约有70-80%的装机需求集中在下半年,关键零部件出货预计从Q3集中放量,规模效应也有望释放;结合近期成本端主要原材料价格松动、上游压力有望减轻,预计将从营收和成本两端改善业绩水平。 投资建议: 光伏 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供应链价格下行带动需求放量,重点关注: 1)【组件一体化】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中来股份等; 2)2022年受光伏+储能高景气度双线拉动的【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上能电气等; 3)【热场环节】的金博股份、天宜上佳、楚江新材等; 4)【玻璃环节】的福莱特、信义光能等; 5)【EVA环节】的福斯特、海优新材、赛伍技术、东方盛弘、联泓新科等。 风电 受抢装和疫情等因素影响,风电行业短期业绩承压,建议关注行业Q3需求边际变化和重点环节的盈利修复情况。具体来看 1)铸锻件:年度订单价格落地,部分环节头部企业确定性涨价预计Q2开始体现,叠加成本下降和Q3需求增长、疫情对物流限制缓解,关注盈利修复和交付提升。建议关注金雷股份、日月股份、广大特材、恒润股份、新强联等。 2)桩:偏前端,22年业绩承压,关注实际开工和年内吊装数据;23年弹性较大。建议关注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海力风电。 3)主机厂:头部企业在手订单饱满、投标价相对理性,大型化叠加供应链管理,预计年内交付均价和盈利水平基本可控。建议关注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 4)海缆:壁垒高、格局好,产品结构升级拉开头部企业领先身位,关注招标释放和毛利水平。建议关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 储能 下游市场维持高增速,建议关注含储量高的逆变器公司【德业股份】、【固德威】、【阳光电源】;关注储能消防的消防领域龙头【青鸟消防】;以及储能温控有望快速放量的【英维克】。 电力设备与工控 6月PMI回到荣枯线以上,“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向好 6月制造业PMI回到荣枯线以上,景气度回升。2022年6月PMI 为50.2%,前值49.6%,提升0.6pcts,重回荣枯线以上。从分类指数来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分别为52.8%、50.4%、51.3%。制造业生产加速恢复,需求持续改善,景气度回升。 6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明显,恢复到年初水平,呈现边际改善。2022年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5月份为0.7%,增速提升4.6Pcts,22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3.4%;其中,22年6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上升3.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6月份疫情情况有明显环节,加之以管控良好,部分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地区工业生产迅速恢复,支撑工业生产加快。22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10亿元,同比增长1%,仍维持正向增长。 22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由负转正,呈现明显的复苏态势。2022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6144套,同比上升3%,相比于5月产量36616套,环比提升26%;1-6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202436套,同比下降11.2%。22年3月至今,上海疫情外溢对长三角物流形成冲击,工业机器人供应链受到一定影响,下半年随着疫情好转,工业机器人产量已经迎来复苏。 工控需求长期向好,进口替代加速。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生产线自动化率仍较低,随着人口红利逐步转为工程师红利及生产精度等要求的提升,提高产线自动化水平成为必然趋势,将驱动工控产品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从下游结构来看,工控下游覆盖面较广,纺织等传统行业在疫情恢复后将保持稳中有增,双碳背景下以锂电、光伏、半导体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资本开支高企,维持较高景气度。此外,经历多年沉淀积累,内资优质工控企业与外资一线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加速收敛,并凭借高性价比、快速交付、灵活响应等本土化优势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正加速由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渗透,订单、业绩增速持续远超行业。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出,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高位。工业机器人下游主要包括汽车、3C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物联网、5G等新兴行业的兴起有望拉动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高增长。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机器人+”应用行动等“四个行动”,将加速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密度提升,推动整体制造业转型升级。随人口老龄化演进、政策持续推进及工业机器人性价比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根据MIRDATABANK数据,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为17.15万台,同比增长14.8%,2021年出货量预计将达24.96万台,同比增长45.5%。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时间被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占据主要份额,目前国产化率较低。近年来埃斯顿等工业机器人优质企业正快速崛起,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加速,国内优质本土企业具备需求增长、进口替代双重成长逻辑。 2021年机器人新品整体向高精度、高安全性、便捷性方向发展。SCARA机器人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多场景需求,向着大负载量、高防护等级、高速度的方向发展;多关节机器人的控制精度要求日益提升,编程控制门槛进一步降低;协作机器人因为其智能化、柔性化、安全化的趋势在诸多新兴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1-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维持正增长,6月单月同比增长由负转正。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0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6月份单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4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增长由负转正。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增速领先。分具体行业来看,22年1-6月全国工业用电量269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全国制造业用电量205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其中,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合计11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22年6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7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化工行业用电量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 1-5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正增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增速表现更佳。22年1-5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298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555万千瓦;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9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从发电结构来看,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2年5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2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24.4%;风电、光伏两大新能源发电同比增速超过其他类型发电,在整体发电量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1-5月电网投资完成额同比正增长,电网计划投资持续高增。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用电负荷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电网结构复杂性大幅提高,电网加速升级改造的需求显著提升。2022年1-5月,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263亿元,同比增长3.1%。南网“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51%;年均投资额为1340亿元,较投资额最高年度的2019年同比增加27%。国网2022年电网计划投资将达501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2022年,全国能源项目投资总体预期向好,能源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3%。其中,抽水蓄能、核电等投资持续向好,计划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31%、20.5%。“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较“十三五”有较大幅度提升,行业内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 1)低压电器国产化替代趋势显著,行业集中化和产品智能化趋势明显,重点推荐良信股份;建议关注正泰电器、天正电气、众业达、宏发股份等; 2)特高压作为解决新能源消纳的主要措施之一,未来有望随电网投资上升带来2-3年的业绩弹性,建议关注特变电工、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中国西电、思源电气、四方股份、保变电气、长缆科技、长高集团等; 3)电网走向智化化与数字化,既是行业技术趋势也是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推荐威胜信息;建议关注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国网信通、四方股份、宏力达、亿嘉和、申昊科技、杭州柯林、南网能源、涪陵电力、金智科技、华自科技等。 4)工控方面,重点推荐汇川技术、麦格米特、雷赛智能、鸣志电器;建议关注信捷电气、伟创电气、正弦电气等。 行业重点新闻 新能源汽车 1.极氪001迎来最大规模OTA :可实现L2自动驾驶 http://985.so/bbqg0 2.极氪宣布ZEEKR 001免费升级8155芯片 http://985.so/bbqg1 3.Sortera Alloys融资1000万美元 以推进汽车金属的报废回收 http://985.so/bbqg6 4.MicroSys扩展基于NXP S32G的miriac? SOM系列可扩展性 http://985.so/bbqgc 5. 售15.09万 瑞虎8 PLUS鲲鹏版新车型上市 http://985.so/bbq4m 6.售价19.3万元起欧拉芭蕾猫正式上市 http://985.so/bbjq1 7.智己汽车“原石谷”可兑换权益公布 http://985.so/bbjqi 8.威世推出反射式光学传感器 节省空间并提高性能和稳健性 http://985.so/bbjsb 9.丰田为新型越野摄像头申请专利 可生成车辆周围环境图像 http://985.so/bbjsm 10.伟翔众翼 上海首家新能源动力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示范基地投入运行 http://985.so/bbjs2 11.意法半导体和格芯将在法国新建300mm半导体厂 http://985.so/bb08k 12.换装全新前脸造型新款几何A申报图曝光 http://985.so/bb08x 13.9月下旬交付凯迪拉克LYRIQ锐歌申报图 http://985.so/bb08d 14.车长增加埃安AIONYPLUS申报图曝光 http://985.so/bb08e 15.东风标致新408正式下线,将于8月下旬正式上市 http://985.so/bb08u 16. Cerence、CerebrumX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 构建人工智能平台 http://985.so/bb6mw 17.现代汽车纯电动汽车IONIQ(艾尼氪) 6全球首秀,最大续航里610km http://985.so/bb6mk 18.依维柯退出俄罗斯合资企业 http://985.so/bb6mx 19.帝人与富士通开发区块链平台 促进再生材料的可持续利用 http://985.so/bb6ma 20.极星上半年销量同比大增125%,接近2021年全年销量 http://985.so/bb6mu 21.持续获得新订单,比亚迪海外市场再创佳绩 https://t.hk.uy/bfZ3 22.科达利10亿扩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 https://t.hk.uy/bfZ5 23.四川成都公布2022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级补贴申报拟推荐名单 https://t.hk.uy/bfZ6 新能源发电 1.金风科技中标140MW风电项目 http://985.so/bbq49 2. 东营泰普新能源公司年产1.0GW高效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开工 http://985.so/bbq4x 3.300MW/600MWh!山东滕州滨湖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正式开工 http://985.so/bbq4d 4.100MW/400MWh!国家电投新疆储能项目配套400MW光伏发电项目勘察设计/工程监理招标 http://985.so/bbq4e 5.517.44亿元!新特能源与双良节能签署20.19万吨多晶硅销售合同 http://985.so/bbjs9 6.400MW/800MWh!山西朔州经济开发区独立储能项目EPC招标 http://985.so/bbjsx 7.浙江兰溪:开展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确保2022年新增光伏40MW http://985.so/bb08g 8.光伏发电6782.67万千瓦时!浙能电力2022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发布 http://985.so/bb08y 9. 华能江西分公司2022年150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招标 http://985.so/bb08n 10.总投资110亿元!易事特在甘肃计划建设2GW以上风电及配套储能等项目 http://985.so/bb083 11.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主体工程施工监理招标 http://985.so/bb08p 12.发改委:截止目前全国发电装机24.4亿千瓦 煤电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降至多年来最低http://985.so/bb6m4 13.大型储能需求转旺 储能电芯将紧缺 http://985.so/bb6my 14.400MW/1600MWh!全球规模最大电池储能项目在关闭数月后重新开通运营 http://985.so/bb6mn 15.福建2022年首批1GW海上风电竞配结果公示! https://t.hk.uy/bfZ8 16.1.13亿!比亚迪携储能杀入风电! https://t.hk.uy/bfZ9 电力设备与工控 1.广西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出炉http://985.so/bbq4u 2. 国家电网能源互联网产业雄安创新中心开工 http://985.so/bbjsk 3.国电百万千瓦级智慧电厂圆满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http://985.so/bbjsd 4.南方电网上半年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电力进出口同比增长59% http://985.so/bbjsu 5.国投电力:2022年二季度完成发电量362.47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6.59% http://985.so/bb6mp 6.2022年新疆电网规划建设282个35千伏及以上项目 http://985.so/bb6mq 7.新疆电力机器人管控平台已接入超过150座变电站的巡检机器人系统 https://t.hk.uy/bfZC 8.企业、政府多方参与尚未成熟的虚拟电厂已经站上风口 https://t.hk.uy/bfZD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发电 电力设备&工控 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1.15%,涨跌幅排名第1,强于大盘。沪指收于3228.06点,下跌-128.02点,下跌-3.81%,成交21228.74亿元;深成指收于12411.01点,下跌-446.12点,下跌-3.47%,成交29208.34亿元;创业板收于2760.5点,下跌57.14点,下跌2.03%,成交9252.82亿元;电气设备收于12158.48点,上涨138.73点,上涨1.15%,强于大盘。 板块子行业:本周风力发电指数涨幅最大,新能源汽车指数涨幅最小。风力发电指数上涨8.55%,储能指数上涨4.97%,光伏指数上涨2.90%,工控自动化下跌0.09%,核电指数下跌0.55%,锂电池指数下跌1.61%,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2.13%。 行业股票涨跌幅:本周涨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大金重工(+26.69%)、金雷风电 (+26.42%)、金智科技(+25.80%)、天顺风能(+23.31%)、必康股份(+23.25%)、跌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兆新股份(-12.69%)、融捷股份(-14.85%)、天齐锂业(-16.22%)、石大胜华(-16.91%)、弘讯科技(-17.07%)。 重点公司公告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发电 电力设备&工控 风险提示 政策不达预期:各主要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若不及预期,则新兴产业增长将放缓; 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若行业参与者数量增多,竞争加剧下,价格可能超预期下降; 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若全球疫情反复,影响供需两端,则行业增长可能受限。 近期观点 1.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周报20220710:6月新能车销量创新高,浙江海风省补落地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民生电新 邓永康:S0100521100006 郭彦辰:S0100121110013 李孝鹏:S0100122010020 李京波:S0100121020004 王一如:S0100121110008 李 佳:S0100121110050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