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维度反弹可能接近尾声,中长期维度仍看好权益资产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短期维度反弹可能接近尾声,中长期维度仍看好权益资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经过这一轮的调整和风险集中释放,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和情绪都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中长期投资性价比较高,股债风险溢价水平也处于近10年70%左右的较高历史分位,这意味着权益资产将比债券资产更有吸引力。资金层面,从本轮反弹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其实是不缺资金的,并且随着个人投资者资金配置由房地产向权益市场转移、银行理财的股票投资限制逐步放开,以及保险、社保等长期资金入市,A股市场的资金将越来越充足。此外,我们认为,今年的疫情有些像2020年疫情的扩大版,疫情之后中国经济会进入复苏期,并且到了明年,美国在连续加息后经济可能面临衰退风险,为了刺激经济美国货币政策大概率会重新放松,由此或进入中美经济向上共振进程。 进入下半年,我们比较看好“稳增长”主线、疫后经济复苏和具备性价比的科技成长板块。 从下半年的中期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盈利、剩余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三因素将支撑市场总体走强。从盈利角度来看,预计A股盈利增速在二季度大幅下行后将触底回升(Q3正增长,Q4增速有望继续提升);剩余流动性在下半年大概率呈现先上后下的特点,货币政策宽松取向将保持流动性环境充裕;风险偏好仍处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具有较大的上行和修复空间。下半年A股市场面临的环境会更加友好,主要宽基指数的年内高点预计出现在下半年。 因此,面对当前市场的波动,不应过度担心,短期风险需要防范,调整后的中期机会更值得把握,特别需要关注业绩驱动带来的投资机会。 从下半年景气结构来看,判断总体上呈现成长赛道强者恒强、周期赛道由强渐弱、部分消费方向景气回升的特点。在景气投资的逻辑下,下半年的风格预计成长仍是主线,此外周期的超额收益逐渐收敛,而稳定成长方向或有所走强,可以关注的投资主线: 1)投资稳增长及海外能源价格高企——电力设备(光伏、风电) 2)确定性成长——军工 3)消费稳增长及消费场景复苏——汽车(包括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车)、其它可选消费(纺织服装、服务类消费) 4)自主可控——半导体、计算机 目前形势:国内经济目前处于弱复苏区间,除了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超一线城市的地产政策依然偏紧以外,其它地区的地产政策都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放松。 展望未来:短期维度反弹可能接近尾声,中长期维度仍看好权益资产。未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可能也会略有压力,可以适度放低短期投资回报率预期,做好长期布局。当前位置价值成长风格比较均衡,如今正是寻找估值处于底部的公司去布局的好时机。 上周A股指数除创业板外均有所下跌,行业上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电力设备等板块表现强劲,建筑建材、房地产、煤炭等回调较多。 7月是三季度的开局月,很多公司半年报及下半年前瞻预期将陆续发布,对市场冲击会比较大,干扰因素较多,也会导致相对剧烈的震荡。在基调上,Q3仍是稳增长、保GDP5.5%,大批项目和资金的落地会带动货币流通、就业和消费。政策面上,新能源、消费等近期都有利好催化。 此外,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也将改善一众制造企业的成本端,中下游制造行业的盈利情况可能出现边际改善。 海外方面,随着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上升,金融市场在担心通胀和衰退之间摇摆不定。 上周我们在操作上略有加仓,近期的隐忧一方面是美联储持续加息,另一方面是疫情反复,但我们认为A股接下来整体偏谨慎乐观,我们也将继续持有趋势性向上、业绩高增长和具有确定性的公司。 我们基本可以总结现在的经济环境是海外衰退,国内阶段以我为主,相对独立。权益市场的流动性也仍将比较充足,由于前期反弹较多较快,现在的市场大概率处于我们之前说的进二退一里面的退一的阶段,但是这个退一的幅度和时间周期我们也无法说的特别清楚,而且基于对国内复苏、政策呵护、流动性呵护持续发力等因素作用下对未来市场看好的前提下,在这个位置我们大概率不会做太大的仓位变化,主要的重点还是去挖掘持续受益现在的宏观环境,未来有大空间的细分行业和个股。其中一个和本文内容相关的配置思路就是去寻找海外衰退受益板块,基本思路如下: 衰退逻辑下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中下游原材料占比比重更大的行业会相对受益,但是毕竟是衰退环境,即便受益于上游原材料降价,但如果受制于衰退导致需求不好,那可能也还是不够好。相反,如果能够受益于上游原材料降价,下游又是toB端或toG端那种有稳定或爆发需求的原材料成本占比高的行业,大概率会是目前这个全球衰退环境下相对受益的行业,我们应该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去寻找一些未来持续受益的行业。 6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以来,海外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预期快速升温。基本金属、农产品乃至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10年美国国债利率由3.49%的近十年高位快速回落至2.80%附近。短期内,美欧等海外主要经济体陷入通胀是大概率事件。经济衰退的技术性定义是经济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负增长。对于美国而言,今年一季度尽管经济总需求非常强劲,但由于国内供应能力不足,进口激增,GDP意外出现了环比负增长。二季度数据尽管尚未出炉,但根据亚特兰大联储等机构的实时预测,美国经济大概率延续环比下滑。这意味着上半年美国经济已经处于技术性衰退之中。即使二季度美国经济重回增长,暂时避免衰退,今年下半年的情况也并不乐观。高通胀持续侵蚀美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美国居民实际商品消费支出在去年二季度已经见顶,而包括服务消费在内的全部居民消费支出大概率已经在今年4月见顶。事实上,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强势很大程度上是由生产和流通环节补库存带来的,随着利率的上升和需求的进一步走弱,库存周期的逆转也将推动美国经济下滑。6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已经进入收缩区间。对于通胀形势更严峻的欧元区,陷入衰退的概率较美国更大。 更浅而更持续的衰退?事实上,今年以来美欧股市已经出现了快速、大幅下跌,很大程度上计入了衰退预期。因此,本轮衰退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能是决定后续海外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高盛全球策略团队在近期报告中,将经济衰退分为了结构性、周期性、事件性三类。本轮经济衰退,既不同于2008年次贷危机和科网泡沫这样由金融杠杆或泡沫引发的结构性衰退,也不同于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的事件性衰退,很大程度上是通胀和加息引发的周期性衰退。在实体经济没有积累大的结构性杠杆的情况下,本轮衰退中海外需求的韧性可能是比较强的,衰退幅度大概率低于2008年,我们认同这一判断。 但是,在能源供给侧严重缺乏弹性的情况下,这种需求的韧性很可能拉长通胀持续的时间。如果我们回顾2008年,高通胀是以次贷危机后需求的大幅下降、库存快速累积的方式化解的。一旦需求有所恢复,通胀在2011年卷土重来。事实上,上一轮大周期中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供给端的释放是在2013年以后才开始的。本轮通胀周期中,我们可能很难看到需求的断崖式下跌,全球的需求是有韧性的,这意味着衰退预期引发的油价下跌将提升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和需求,可能重新推高能源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外通胀和利率的回落可能难以一蹴而就,市场不会在短期内再回到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中。对于海外股票市场来说,衰退初期市场整体的风险释放可能尚未结束,但在市场已经大幅调整的情况下,部分行业和个股的结构性机会可能已开始出现。
经过这一轮的调整和风险集中释放,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和情绪都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中长期投资性价比较高,股债风险溢价水平也处于近10年70%左右的较高历史分位,这意味着权益资产将比债券资产更有吸引力。资金层面,从本轮反弹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其实是不缺资金的,并且随着个人投资者资金配置由房地产向权益市场转移、银行理财的股票投资限制逐步放开,以及保险、社保等长期资金入市,A股市场的资金将越来越充足。此外,我们认为,今年的疫情有些像2020年疫情的扩大版,疫情之后中国经济会进入复苏期,并且到了明年,美国在连续加息后经济可能面临衰退风险,为了刺激经济美国货币政策大概率会重新放松,由此或进入中美经济向上共振进程。 进入下半年,我们比较看好“稳增长”主线、疫后经济复苏和具备性价比的科技成长板块。 从下半年的中期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盈利、剩余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三因素将支撑市场总体走强。从盈利角度来看,预计A股盈利增速在二季度大幅下行后将触底回升(Q3正增长,Q4增速有望继续提升);剩余流动性在下半年大概率呈现先上后下的特点,货币政策宽松取向将保持流动性环境充裕;风险偏好仍处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具有较大的上行和修复空间。下半年A股市场面临的环境会更加友好,主要宽基指数的年内高点预计出现在下半年。 因此,面对当前市场的波动,不应过度担心,短期风险需要防范,调整后的中期机会更值得把握,特别需要关注业绩驱动带来的投资机会。 从下半年景气结构来看,判断总体上呈现成长赛道强者恒强、周期赛道由强渐弱、部分消费方向景气回升的特点。在景气投资的逻辑下,下半年的风格预计成长仍是主线,此外周期的超额收益逐渐收敛,而稳定成长方向或有所走强,可以关注的投资主线: 1)投资稳增长及海外能源价格高企——电力设备(光伏、风电) 2)确定性成长——军工 3)消费稳增长及消费场景复苏——汽车(包括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车)、其它可选消费(纺织服装、服务类消费) 4)自主可控——半导体、计算机 目前形势:国内经济目前处于弱复苏区间,除了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超一线城市的地产政策依然偏紧以外,其它地区的地产政策都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放松。 展望未来:短期维度反弹可能接近尾声,中长期维度仍看好权益资产。未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可能也会略有压力,可以适度放低短期投资回报率预期,做好长期布局。当前位置价值成长风格比较均衡,如今正是寻找估值处于底部的公司去布局的好时机。 上周A股指数除创业板外均有所下跌,行业上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电力设备等板块表现强劲,建筑建材、房地产、煤炭等回调较多。 7月是三季度的开局月,很多公司半年报及下半年前瞻预期将陆续发布,对市场冲击会比较大,干扰因素较多,也会导致相对剧烈的震荡。在基调上,Q3仍是稳增长、保GDP5.5%,大批项目和资金的落地会带动货币流通、就业和消费。政策面上,新能源、消费等近期都有利好催化。 此外,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也将改善一众制造企业的成本端,中下游制造行业的盈利情况可能出现边际改善。 海外方面,随着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上升,金融市场在担心通胀和衰退之间摇摆不定。 上周我们在操作上略有加仓,近期的隐忧一方面是美联储持续加息,另一方面是疫情反复,但我们认为A股接下来整体偏谨慎乐观,我们也将继续持有趋势性向上、业绩高增长和具有确定性的公司。 我们基本可以总结现在的经济环境是海外衰退,国内阶段以我为主,相对独立。权益市场的流动性也仍将比较充足,由于前期反弹较多较快,现在的市场大概率处于我们之前说的进二退一里面的退一的阶段,但是这个退一的幅度和时间周期我们也无法说的特别清楚,而且基于对国内复苏、政策呵护、流动性呵护持续发力等因素作用下对未来市场看好的前提下,在这个位置我们大概率不会做太大的仓位变化,主要的重点还是去挖掘持续受益现在的宏观环境,未来有大空间的细分行业和个股。其中一个和本文内容相关的配置思路就是去寻找海外衰退受益板块,基本思路如下: 衰退逻辑下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中下游原材料占比比重更大的行业会相对受益,但是毕竟是衰退环境,即便受益于上游原材料降价,但如果受制于衰退导致需求不好,那可能也还是不够好。相反,如果能够受益于上游原材料降价,下游又是toB端或toG端那种有稳定或爆发需求的原材料成本占比高的行业,大概率会是目前这个全球衰退环境下相对受益的行业,我们应该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去寻找一些未来持续受益的行业。 6月中旬美联储议息会议以来,海外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预期快速升温。基本金属、农产品乃至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10年美国国债利率由3.49%的近十年高位快速回落至2.80%附近。短期内,美欧等海外主要经济体陷入通胀是大概率事件。经济衰退的技术性定义是经济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负增长。对于美国而言,今年一季度尽管经济总需求非常强劲,但由于国内供应能力不足,进口激增,GDP意外出现了环比负增长。二季度数据尽管尚未出炉,但根据亚特兰大联储等机构的实时预测,美国经济大概率延续环比下滑。这意味着上半年美国经济已经处于技术性衰退之中。即使二季度美国经济重回增长,暂时避免衰退,今年下半年的情况也并不乐观。高通胀持续侵蚀美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美国居民实际商品消费支出在去年二季度已经见顶,而包括服务消费在内的全部居民消费支出大概率已经在今年4月见顶。事实上,去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强势很大程度上是由生产和流通环节补库存带来的,随着利率的上升和需求的进一步走弱,库存周期的逆转也将推动美国经济下滑。6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已经进入收缩区间。对于通胀形势更严峻的欧元区,陷入衰退的概率较美国更大。 更浅而更持续的衰退?事实上,今年以来美欧股市已经出现了快速、大幅下跌,很大程度上计入了衰退预期。因此,本轮衰退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能是决定后续海外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高盛全球策略团队在近期报告中,将经济衰退分为了结构性、周期性、事件性三类。本轮经济衰退,既不同于2008年次贷危机和科网泡沫这样由金融杠杆或泡沫引发的结构性衰退,也不同于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的事件性衰退,很大程度上是通胀和加息引发的周期性衰退。在实体经济没有积累大的结构性杠杆的情况下,本轮衰退中海外需求的韧性可能是比较强的,衰退幅度大概率低于2008年,我们认同这一判断。 但是,在能源供给侧严重缺乏弹性的情况下,这种需求的韧性很可能拉长通胀持续的时间。如果我们回顾2008年,高通胀是以次贷危机后需求的大幅下降、库存快速累积的方式化解的。一旦需求有所恢复,通胀在2011年卷土重来。事实上,上一轮大周期中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供给端的释放是在2013年以后才开始的。本轮通胀周期中,我们可能很难看到需求的断崖式下跌,全球的需求是有韧性的,这意味着衰退预期引发的油价下跌将提升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和需求,可能重新推高能源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外通胀和利率的回落可能难以一蹴而就,市场不会在短期内再回到低通胀、低利率的环境中。对于海外股票市场来说,衰退初期市场整体的风险释放可能尚未结束,但在市场已经大幅调整的情况下,部分行业和个股的结构性机会可能已开始出现。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