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核心赛道五:激光雷达行业【国信汽车】

核心赛道五:激光雷达行业【国信汽车】

作者:微信公众号【车中旭霞】/ 发布时间:2022-07-1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核心赛道五:激光雷达行业【国信汽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激光雷达深度跟踪 激光雷达行业深度:激光雷达的市场空间、技术路线及产业链拆解——汽车前瞻研究系列(十六) 激光雷达行业点评:华为发布高性能车规级激光雷达,年产10万套产线推进 联系人:唐旭霞 18682213292 2022年是激光雷达量产元年 智能传感器是车辆的“眼睛”,激光雷达具备三维环境感知、高分辨率、抗干扰能力,成为L3级别以上智能驾驶车型的核心传感器。2022年,新势力(蔚小理)和头部自主(吉利、长城等)搭载激光雷达的重磅电动智能车陆续推出,激光雷达迎来其在乘用车市场的前装量产元年。 本文节选自国信汽车旭霞团队2022年1月27日发布的《国信证券-汽车行业-汽车前瞻研究系列(十六):激光雷达的市场空间、技术路线及产业链拆解》 激光雷达技术路径 激光雷达主要由激光发射、激光接收、信息处理、扫描系统组成,发射端由 EEL 向 VCSEL 发展;接收端由PD/APD 向 SPAD/SiPM 发展;芯片端由 FPGA 向 SoC 进化;扫描端由机械式-半固态(中短期) -纯固态(长期),激光收发装置数量的减少带来成本的降低,展望未来,规模化量产和芯片化制造将拉低成本。 激光雷达的市场空间 展望未来,随着激光雷达在乘用车市场的持续渗透,预计 2025 年全球及国内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分别为 541、 241 亿元, CAGR 分别为 126%。 激光雷达成本结构 对于机械式激光雷达, 参考汽车之心对于 Velodyne VLP-16 的 BOM 成本拆解数据,预计激光器、 探测器、光学部件、电路板、电机外壳及结构件成本占比分别为 40%、 35%、 10%、 10%、 5%。 对于半固态激光雷达, 1)转镜式: 参考 Systemplus Consulting 对于法雷奥SCALA 转镜式激光雷达 BOM 成本拆解,主板、激光单元板、机械镜单元、机械激光单元、封装壳、电机单元板成本占比分别为 45%、 23%、 13%、 10%、 8%、 1%;2) MEMS: 对于 MEMS 微振镜式激光雷达,预计发射模块、 接收模块、光学部件、主板、外壳结构件成本占比分别为 30%、 25%、 10%、 25%、10%。 激光雷达产业链及发展机遇 拆解激光雷达上游产业链, 激光器(发射端),海外厂商欧司朗、Lumentum、 II-VI 耕耘已久,国内炬光科技已有量产客户(大陆)、 光库科技可提供光纤元器件、 长光华芯产品力不输外资;探测器(接收端),海外滨松产品全面( PD、 APD、 SPAD、 SiPM),国内多为初创企业;模拟芯片和 FPGA(信息处理),海外芯片龙头(赛灵思、 TI)为行业领导者,国内供应商起步较晚;光学部件(扫描),国内供应链 成熟且具备成本优势,以永新光学、腾景科技、蓝特光学、水晶光电、天孚通信等为代表的公司已开始配套激光雷达客户。中游的激光雷达供货商上市公司起于国外,国内头部供货商无论产品力还是专利数均有竞争力,已有定点斩获,比如大疆 Livox(小鹏 P5)、速腾聚创(小鹏G9)、禾赛科技(理想 X01、上汽智己 L7)、华为(长城沙龙机甲龙)。 投资建议 看好激光雷达市场总成及上游元器件厂商的全新发展机遇。推荐天孚通信(通信组覆盖)、光库科技(通信组覆盖)。建议关注舜宇光学科技、永新光学、腾景科技、蓝特光学、水晶光电、福晶科技、 炬光科技。 国信汽车团队 国信汽车首席分析师:唐旭霞 手机/微信:18682213292 邮箱:tangxx@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2 国信汽车分析师:戴仕远 手机/微信:18221932869 邮箱:daishiyuan@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1060004 联系人:余晓飞 手机/微信:13726227946 邮箱:yuxiaofei1@guosen.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