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中国资产走向更广阔天地——ETF互联互通开闸影响分析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泛中国资产走向更广阔天地——ETF互联互通开闸影响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摘自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2年7月12日的报告《泛中国资产走向更广阔天地——ETF互联互通开闸影响分析》。欲了解全文,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泛中国资产走向更广阔天地 ETF互联互通开闸影响分析 本期投资提示: 互联互通ETF:小荷才露尖尖角。本次共83只A股ETF和4只港股ETF入选首批互联互通,入选的北上ETF规模、品类覆盖度相对高于南下ETF。虽然当前成交金额不高、开通次日后成交规模回落明显,但回溯2014年股票互联互通开通初期,此类现象十分正常。后续互联互通ETF的成长依旧值得期待。 北上ETF对外资吸引力评估:填补被动版图,未来稳步净流入可期。 1)从海外发行、投资中国市场的ETF规模及资金流向观察外资偏好:被动投资A股的海外ETF基金资金净流入21H2至今扩张迅速,外资被动投资中国权益资产的客观需求仍在增加。在海外投资中国市场(包含A股、港股及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ETF基金中,外资更偏好成长主题ETF。互联网、新能车、ESG指数ETF近两年扩张速度明显(互联网ETF主要投向港股及中概股相关标的,新能车ETF主要投向A股相关标的)。消费板块ETF规模较2020年末高点回落近半。 2)首批陆股通ETF正迎合外资对中国产业趋势的被动配置需求。成长属性较强的宽基指数ETF类别多元,涵盖创业板指、创业板50、深证100、创成长等指数。行业及主题ETF对各类行业覆盖度非常高,不怕错过产业趋势。首批陆股通ETF跟踪指数重仓股基本能覆盖20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电子、医药、军工、电力设备行业投资工具最为丰富。 3)A股通过北上ETF获得被动资金流入规模如何?保守估计下,以EPFR口径下单年度海外投资中国资产ETF流入规模/A股资产ETF流入规模分别作为上/下限,再加上其他海外ETF被动资金的流入(跟踪全球指数、亚太指数、新兴市场指数等包含中国市场的指数基金)比例估算,预计外资被动投资潜在流入A股ETF的规模为170~330亿美元。 南下ETF对内资吸引力评估:受益于南下增量配置需求,盈富基金吸引力较大。 1)当前内资南下被动配置需求旺盛。港股跨境ETF总规模于2021年以来快速扩张,并于21H2进一步加速。互联互通南下ETF渠道打开后,预计内资进一步流入,短期内中国香港ETF市场将确定受益于蛋糕的扩大。 2)对恒生指数被动投资吸引力较大。首批入选港股ETF主要跟踪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其中盈富基金市场规模大、费率极低、流动性较好,对恒生指数被动投资极具吸引力。除此之外,无涨跌停板、无印花税、T+0交易、不占用QDII额度也使港股通ETF具备一定优势。但南下交易费用不低,不利于量化交易策略。 3)中国内地的QDII基金不是完全没机会。港股相关的差异化产品(如行业风格ETF)当前较为稀缺,而沪深交易所投资港股QDII基金品类相对较多,整体换手率更高,仍有部分优势。 互联互通可能开启“强者恒强”竞争格局,产品差异化将愈发重要。北上ETF行业和风格覆盖全面,尤其在科技成长领域可投工具丰富,预计对外资吸引力较强,未来资金流入可期。而首批入选的A股ETF已经较为全面的情形下,北上通道的开启可能加速“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ETF产品差异化将愈发重要。传统恒生指数ETF产品可能将受南下ETF的一定冲击,但港股相关的差异化产品(如行业风格ETF)当前无论在沪深交易所还是港交所都较为稀缺,同样是未来ETF产品发行可以考虑布局的方向。 精彩回顾 大势研判&政策研究 【申万宏源策略】晨曦微露又阴雨——2022年夏季A股投资策略 心向光明——以一季报为线索,2022年A股方向、结构再展望 攻守兼备,高分红在当下的独特魅力 已“浴火”,待“重生”——2022年春季A股投资策略概要 各大部委跟进金融委会议,券商迎“降准”——申万宏源策略结算备付金比例下调点评 遍历地方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寻找稳增长发力点 ——申万宏源策略地方政府两会专题报告 与短期市场生物钟一致,思考三个中期问题 行业比较 当前市场普遍预期净利润增速将在Q2提前触底——A股2022年一季报&2021年年报分析总结 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21Q4A股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基本面尚未出清,关注韧性需求——2022年春季行业比较投资策略 【十四五系列】零售社服“供给侧”发力,打造现代消费新风尚——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二期(零售社服) 【十四五系列】交通强国离不开数字化、立体化建设——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一期(交运) 行业ETF是“越跌越买”吗? 复盘:人民币四次贬值期间的A股市场表现 资产配置 5月海外波动如何影响中国市场资金流向? 油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何时落下?——全球资产配置热点聚焦系列报告之十二 4月发达股市资金首次转向流出——全球资产配置资金流向月报(2022年4月) 美国个人养老金准入、账户安排与产品设计有哪些经验借鉴? 制度突破助力养老金入市,金融机构发力空间巨大 中美利差收窄,市场影响几何? 美元流动性紧张对港股的压制何时消退? 70年代Great Stagflation资产价格再回顾? 俄乌局势与加息考验下,美股是否跌出性价比? 加息预期快速发酵下全球资金流动有何变化? 主题研究 全球ESG投资概览:中心转至美国、被动基金崛起 特斯拉被剔出标普500 ESG指数的原因是什么? 见微知著——策略龙头复利回报体系构建 方兴未艾:全面梳理A股ESG指数、基金 【经典重温】ESG:评级结果拆解+股票池构建 【经典重温】十大A股ESG评级机构:什么背景?有何特色? 【经典重温】欧盟ESG信披制度:环保压倒一切 【经典重温】沪深港ESG信披现状:数据看全貌、案例看细节 【经典重温】沪深港ESG信披制度详解:定性定量、各有所长 【经典重温】东西方对ESG定义不同,绿色金融是交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申万宏源策略发布于2022年7月12日的报告《泛中国资产走向更广阔天地——ETF互联互通开闸影响分析》。欲了解全文,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 泛中国资产走向更广阔天地 ETF互联互通开闸影响分析 本期投资提示: 互联互通ETF:小荷才露尖尖角。本次共83只A股ETF和4只港股ETF入选首批互联互通,入选的北上ETF规模、品类覆盖度相对高于南下ETF。虽然当前成交金额不高、开通次日后成交规模回落明显,但回溯2014年股票互联互通开通初期,此类现象十分正常。后续互联互通ETF的成长依旧值得期待。 北上ETF对外资吸引力评估:填补被动版图,未来稳步净流入可期。 1)从海外发行、投资中国市场的ETF规模及资金流向观察外资偏好:被动投资A股的海外ETF基金资金净流入21H2至今扩张迅速,外资被动投资中国权益资产的客观需求仍在增加。在海外投资中国市场(包含A股、港股及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的ETF基金中,外资更偏好成长主题ETF。互联网、新能车、ESG指数ETF近两年扩张速度明显(互联网ETF主要投向港股及中概股相关标的,新能车ETF主要投向A股相关标的)。消费板块ETF规模较2020年末高点回落近半。 2)首批陆股通ETF正迎合外资对中国产业趋势的被动配置需求。成长属性较强的宽基指数ETF类别多元,涵盖创业板指、创业板50、深证100、创成长等指数。行业及主题ETF对各类行业覆盖度非常高,不怕错过产业趋势。首批陆股通ETF跟踪指数重仓股基本能覆盖20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电子、医药、军工、电力设备行业投资工具最为丰富。 3)A股通过北上ETF获得被动资金流入规模如何?保守估计下,以EPFR口径下单年度海外投资中国资产ETF流入规模/A股资产ETF流入规模分别作为上/下限,再加上其他海外ETF被动资金的流入(跟踪全球指数、亚太指数、新兴市场指数等包含中国市场的指数基金)比例估算,预计外资被动投资潜在流入A股ETF的规模为170~330亿美元。 南下ETF对内资吸引力评估:受益于南下增量配置需求,盈富基金吸引力较大。 1)当前内资南下被动配置需求旺盛。港股跨境ETF总规模于2021年以来快速扩张,并于21H2进一步加速。互联互通南下ETF渠道打开后,预计内资进一步流入,短期内中国香港ETF市场将确定受益于蛋糕的扩大。 2)对恒生指数被动投资吸引力较大。首批入选港股ETF主要跟踪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其中盈富基金市场规模大、费率极低、流动性较好,对恒生指数被动投资极具吸引力。除此之外,无涨跌停板、无印花税、T+0交易、不占用QDII额度也使港股通ETF具备一定优势。但南下交易费用不低,不利于量化交易策略。 3)中国内地的QDII基金不是完全没机会。港股相关的差异化产品(如行业风格ETF)当前较为稀缺,而沪深交易所投资港股QDII基金品类相对较多,整体换手率更高,仍有部分优势。 互联互通可能开启“强者恒强”竞争格局,产品差异化将愈发重要。北上ETF行业和风格覆盖全面,尤其在科技成长领域可投工具丰富,预计对外资吸引力较强,未来资金流入可期。而首批入选的A股ETF已经较为全面的情形下,北上通道的开启可能加速“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ETF产品差异化将愈发重要。传统恒生指数ETF产品可能将受南下ETF的一定冲击,但港股相关的差异化产品(如行业风格ETF)当前无论在沪深交易所还是港交所都较为稀缺,同样是未来ETF产品发行可以考虑布局的方向。 精彩回顾 大势研判&政策研究 【申万宏源策略】晨曦微露又阴雨——2022年夏季A股投资策略 心向光明——以一季报为线索,2022年A股方向、结构再展望 攻守兼备,高分红在当下的独特魅力 已“浴火”,待“重生”——2022年春季A股投资策略概要 各大部委跟进金融委会议,券商迎“降准”——申万宏源策略结算备付金比例下调点评 遍历地方政府两会工作报告寻找稳增长发力点 ——申万宏源策略地方政府两会专题报告 与短期市场生物钟一致,思考三个中期问题 行业比较 当前市场普遍预期净利润增速将在Q2提前触底——A股2022年一季报&2021年年报分析总结 持仓变动与市场不同步,预期差显著——22Q1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风险偏好已持续一年维持高位,开始向低估值因子切换——21Q4A股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基本面尚未出清,关注韧性需求——2022年春季行业比较投资策略 【十四五系列】零售社服“供给侧”发力,打造现代消费新风尚——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二期(零售社服) 【十四五系列】交通强国离不开数字化、立体化建设——策略+行业联合解读行业十四五规划·第一期(交运) 行业ETF是“越跌越买”吗? 复盘:人民币四次贬值期间的A股市场表现 资产配置 5月海外波动如何影响中国市场资金流向? 油价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何时落下?——全球资产配置热点聚焦系列报告之十二 4月发达股市资金首次转向流出——全球资产配置资金流向月报(2022年4月) 美国个人养老金准入、账户安排与产品设计有哪些经验借鉴? 制度突破助力养老金入市,金融机构发力空间巨大 中美利差收窄,市场影响几何? 美元流动性紧张对港股的压制何时消退? 70年代Great Stagflation资产价格再回顾? 俄乌局势与加息考验下,美股是否跌出性价比? 加息预期快速发酵下全球资金流动有何变化? 主题研究 全球ESG投资概览:中心转至美国、被动基金崛起 特斯拉被剔出标普500 ESG指数的原因是什么? 见微知著——策略龙头复利回报体系构建 方兴未艾:全面梳理A股ESG指数、基金 【经典重温】ESG:评级结果拆解+股票池构建 【经典重温】十大A股ESG评级机构:什么背景?有何特色? 【经典重温】欧盟ESG信披制度:环保压倒一切 【经典重温】沪深港ESG信披现状:数据看全貌、案例看细节 【经典重温】沪深港ESG信披制度详解:定性定量、各有所长 【经典重温】东西方对ESG定义不同,绿色金融是交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