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研:极氪进化日有什么新看点?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产业调研:极氪进化日有什么新看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Time of Our Lives 音乐: Pitbull;Ne-Yo - Globalization 产业调研系列 1. 智能驱动系统再升级,首发闪电切换及智能防滑系统。极氪基于吉利浩瀚平台打造自研高性能纯电驱动系统,此次新升级两大功能。全球量产首发闪电切换功能,在0.4s内可实现全时后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三种模式切换,自动根据路况选择合理驱动方式,实现高性能与高续航的动态平衡。智能防滑系统从车轮打滑到响应控制仅需6毫秒,较传统TCS系统的66毫秒响应时间有显著提速。极氪智能驱动系统背靠吉利强大的驱动系统研发底蕴,整体性能表现出色。 2. 智能座舱终补齐硬件短板,全系标配高通8155算力平台。作为一款定位旗舰的高端纯电智能汽车,搭载高通820A芯片的智能座舱系统一直是极氪001最受用户诟病的地方。此次对于全部已交付用户及未交付的用户,极氪001将全系免费升级至搭载高通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终于补齐硬件短板,同时在新算力的基础上全面优化车机系统图标设计、菜单逻辑、开机时间、语音控制以及娱乐和导航应用等,提高整体座舱可用性。 3. 智能驾驶功能仍在稳步迭代,高硬件预埋的潜力仍有待在未来发挥。极氪是国内少有的坚持用Mobileye方案发力高阶自动驾驶的车厂,是全球首款量产的搭载2颗7纳米制程Mobileye EQ5H芯片的车型,峰值算力达到48 TOPS,其预埋了Mobileye的重视觉路线的感知硬件方案,配置了包括7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在内的一共15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及1颗250m超长距毫米波雷达,在Mobileye视觉算法的加持下可以满足高阶自动驾驶使用需求。但是此次智能驾驶功能的迭代仍相对稳健,仅更新了可支持0-130km/h时速区间的全速域巡航控制功能,以及行人避险、大车避险、占道避险等功能,仍停留在L2级别的辅助驾驶阶段,高硬件预埋的潜力还有待在未来发挥。 全文纪要 极氪CEO 安聪慧: 最近一段时间新能源车格外热闹,很多品牌发布了新产品,其中一些炫目科技的配置确实很吸引眼球,我也十分关注,然而相比于这些看得见的精彩,今天极氪的进化日,我们将给大家带来虽然看不见,却是一切用车体验的根本所在,这些看不见的成果都源于极氪对汽车进化的思考。 智能与电动给汽车带来的不是局部的变化,而是彻底的颠覆,拥有最大带宽的和最高效软件开发能力的浩瀚架构,赋予了极氪全面进化的系统思维,软硬件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用户需要不只是简单的把冰箱和多个屏幕搬进汽车,而是智能与电动科技从根本上让汽车超越过往,看清本质,也让极氪的进化有清晰的方向。 我们认为智能驱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才是汽车进化的全面维度,他们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但在如今的产业发展中,智能驱动往往被忽视,或者说在回避,因为他无法让用户直接看到。 车之所以为车,是因为它可以快速、舒适且安全的移动,无论处在任何时代,如何驾驭、管理、分配车辆的驱动力,始终都是首要的课题。因此对于极氪而言,我们要回归用户出行的第一需求,走最难的路,在操控乐趣上超越燃油车的百年积累,也就好比从更难的北坡去登顶珠峰。 这不仅是因为纯电车发展时间短,更在于纯电车本身的结构、车重、扭矩、输出等都带来了重重的挑战。以车重为例,电动汽车的整车质量更重,类比同尺寸的豪华品牌行政车型,极氪001的车重高出了半吨以上,在典型的高速匝道的场景中,时速80公里、通过半径100米的弯道时,整个的悬挂和轮胎系统会增加超过2800牛的承受。这也就是为什么纯电车型往往只是用百公里加速来表达性能,而极氪001不止有3.8秒的零百加速,也已有超越燃油车的操控表现,实打实的赢得了用户的口碑。 在各大垂直网站和用户社群中,不乏极氪001与百万级汽车的驾控体验进行对比,大家都指向了极氪001出众的驾控体验,更有用户直接将这种体验概括为极氪式操控。极氪001的驾驶乐趣源自我们引以为傲的核心科技,也就是极氪智能驱动系统。 第一个专为纯电高性能体验打造的智能系统,在它之前从未有人将智能科技系统性的应用在纯电驾控的全部领域。基于浩瀚架构4000多个API接口的开放,让驾控领域的每一个子系统与多个系统域的融合,协同管理性能表现。在极氪001上,7大核心控制器指挥33个智能驱动硬件,通过上千万行的代码,实现了软硬件的耦合与协同,并以数字化的方式融入了我们近30年坚持正向调校的深厚功底,动态过弯时对侧倾横移的完美抑制,通过减速带减速时对震动的干脆过滤,还有高速行驶时媲美顶尖豪华轿车的NVH表现,均得益于这一系统的完美运行。 极氪智能驱动系统专为纯电高性能而生,不仅极限高,还要够稳定。在连续测试中001能做到多次的全力加速和制动,性能稳定,不仅直线快,劈弯也要伶俐安全。001的最大侧向G值达到了0.91,在三米级轴距的车型中表现优异,麋鹿测试成绩82公里每小时,比肩超豪华纯电跑车,在追求纯电高性能的路上,极氪还在不断进化。 我认为双电机甚至多电机的驱动形式,是当下乃至未来几年的最佳选择。当然高性能也必然带来了能耗的增加,两者历来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样的情况也常常让用户在购车的时候陷入了高性能还是长续航,2驱还是4驱的两难选择。 面对这项挑战,极氪选择迎难而上,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今天极氪智能驱动系统将实现进化,全球量产首发黑科技-极氪闪电切换。这一极氪全自研电驱技术的应用,让高性能不再向长续航妥协,也让用户不再为驱动形式来纠结。在一台极氪001上让三种驱动模式智能闪电切换,既有3.8秒的澎湃性能,又有更长的续航里程。根据我们的测试,CLTC工况下的综合续航里程可以提升34公里。 人类的眨眼的时间是0.4秒,在同样的瞬间,极氪的闪电切换能够联动6大ECU,根据全车18个传感器,感知车辆的姿态,协同前后电机,加速与制动踏板,结合路况,实现全时后驱、适时四驱以及全时四驱的3种电驱智能切换。这一技术与驾驶模式智能匹配,用户只需根据现实的场景自主选择,剩下的一切都交给001闪电切换,能应用于用户随时改变的使用场景,为他们带来便捷和安全。 比如在日常城市通勤的情况下,推荐大家使用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下前电机完全脱开,拥有后驱体验的同时能够减少能耗。在自驾出游时可以选择舒适模式,001将采用适时四驱,在高速长途路况下智能切换成为单电机驱动,降低能耗,但是在急加速或者驶过土路、碎石路等路况下,四驱模式将无感智能切换,扭矩全力输出迅猛的加速能力。在应对于雨雪湿滑的情况下,全时四驱是最好的选择,前后电机同时工作,在低辐射力的路面上,4个车轮分摊驱动力,行驶稳健,保证安全。 闪电切换的到来不只会让电动行驶更智能,还会更有趣。基于这项技术,我们为驾驶爱好者打造的漂移模式已经在开发和测试中,通过系统性的调校与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往需要专业驾驶技巧的漂移乐趣,将不再属于少数玩家。 今天我们还带来了专为电动车全新研发的智能防滑系统。打滑是汽车行驶的天敌,尤其是在恶劣的路况,任何对车辆打滑的控制都必须要足够快,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最普遍的办法是使用TCS牵引力控制系统,从车轮打滑到实现响应的循环,大概需要66毫秒,但极氪智能防滑系统将这一速度缩短到前所未有的6毫秒。通过对电机控制单元的集成,大大缩短了信号传输、处理的路径,整个循环的响应速度比目前最先进的TCS系统要快10倍。 为了展现智能防滑系统的能力,这里有一组极氪001在极限状态下的实测数据。在水面进行0~60公里的全力加速时,这套系统可以让车辆的反应快0.8秒;在冰雪圆环进行极限过弯时,系统会让最大可控速度能够提升5~15公里每小时。可以看到快速响应的有机控制,让极氪001有了更高的行驶极限。虽然极限测试只是能力的展现,但它对于用户的安全驾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速紧急避让时,智能防滑系统将根据驾驶指令,以业内最快的响应速度瞬间调整电机转速,提升车辆整体的驾驶稳定性,让紧急情况也可安稳从容。 我们将通过不同的方式交付给大家这两项技术。极氪智能防滑系统将通过OTA升级向所有的001用户推送,全球量产首发的闪电切换将在后续交付的极氪001 YOU版率先搭载,同时001 YOU版的价格仍然保持不变。已下定的但还未交付的YOU版用户也可以免费升级闪电切换黑科技,带来性能绝对领先的体验。 但我们也同样清醒的认识到,极氪并不完美,交付只是开始,只有产品的体验不断进化,才能持续对标用户的期待,与时间赛跑,我们的速度还要更快,以引领用户需求为方向,进化还要更彻底更全面。 我们看到用户针对001的建议,甚至不满或者吐槽中,其中对智能座舱的优化的呼声无疑是最高的。对此我为大家带来了答案。因此我们带来了大家最期待的高通815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从车机的图标设计、菜单逻辑,到开机时间、语音控制以及娱乐和导航应用等多个方面,新一代极氪智能座舱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极氪进化日之前,有很多智能电动品牌发布过8155计算平台的升级方案,001的用户也在讨论升级8155的价格。按照现有的交付和订单的数量,从硬件采购、软件开发到物流和售后,我们已经投入了超过3亿元成本,不过大家升级到8155平台的成本为0元,已交付的用户、已下定未交付的用户、以及未来即将下定的用户,极氪将一视同仁,全部免费升级。 针对已交付的用户,我们将于8月1日开始在极氪APP开启升级预约,按照预约及大定的顺序陆续升级;针对所有已下定未交付的用户和即将下定的用户,极氪001可直接免费升级为815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也就是说从今晚开始,8155将作为极氪001全系标配,且各版型售价不变。 具体升级方式上,本次更换并不是单独的芯片,而是一个完整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更换,只需要4颗螺丝就可以完成;换装采用的是无损安装模式,我们对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指导和规程;硬件更换时间约35分钟,软件升级时间约两小时,一场电影的时间,爱车的升级就完成了。 接下来再聊一聊智能驾驶。极氪001是全球首款搭载双7纳米的智能驾驶芯片的量产车型,也是首个在量产交付时就预埋了7颗800万高清摄像头的产品,至今仍无人超越。选择从第一款产品就采用顶级硬件预埋的策略,极氪是行业第一家,这样的策略确实让我们承受了来自供应链和交付的双重压力,但一步到位可以让用户在未来的产品升级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在顶级硬件预埋的基础上,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全速域主动巡航控制的功能。它可以在时速0~130公里范围内,实现智能跟车,基于行驶速度自动调整跟车距离,同时也基于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的强大识别能力,即使在恶劣天气、能见度低的时候,也可以尽量的避免功能的退出,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接管。 在具备智能辅助驾驶核心功能的基础上,极氪001还结合对中国路况的深刻理解,围绕日常出行的三个高频危险场景,推出了羚羊避险功能。在路边有行人或者说非机动车辆时,极氪001会主动减速,确保安全后再通过;相邻车道有大车时,极氪001以模仿人类驾驶员的操作方式,安全流畅的主动避让;紧急车道有车辆临停或开门时,极氪001在不变换车道的同时进行减速避让。 行人避险、大车避险、栈道避险,当可能的危险即将发生时,极氪001可以像机警灵活的羚羊一样来规避风险,不仅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可能,更是对全体交通参与者的一份守护。 以智能驱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全面进化领衔,我们为001所有用户带来的是极氪迄今为止最重大的一次整车升级。既包含了硬件的换新,也有软件功能的优化和新增。基于此,极氪OS 3.0将于7月19日开启全量推送,包括了座舱、智驾、底盘、车身四大域,涉及25个ECU单元,所带来的体验优化共204项,功能新增29个。 在极氪我们的进化不设限,无论新老用户都将迎来全新的极氪001。从概念车到量产车,从上市到交付,再到今天的全面进化,我们希望向所有的用户提供的是一台可以不断成长的豪华轿跑,通过极氪智能科技的加持,让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在极氪我们的进化不设限,无论新老用户都将迎来全新的极氪001,从概念车到量产车,从上市到交付,再到今天的全面进化,我们希望向所有的用户提供的是一台可以不断成长的豪华轿跑,通过极氪智能科技的加持,让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今天极氪001在智能体验上的进化,大家有目共睹,我想强调的是对用户而言,只有让动力科技与智能科技全面融合,才是真正的体验全智能,智能驱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三大领域全面的顶级硬件预埋以及软硬件的拓展能力,让001不仅满足于当下,还有更可期的未来。 基于所有的车主和意向用户选购的大数据的分析,今晚极氪001还增加一个源于用户共创的新版型。它的核心配置来自于用户呼声最高的双百组合,也就是双电机布局和100度极芯电池包,既有百公里加速3.8秒的澎湃性能,又满足了CLTC工况下616公里的超长续航,是真正由用户定义的新版型,为此我们将它正式命名为极氪001 ME,售价是34.9万元,同时满足你对性能和续航里程的双重需求。 今年5月极氪001累计交付量突破2万辆,以217天的成绩创造了高端纯电车型的最快交付记录。与此同时,根据第三方机构,基于真实交易数据的统计,在纯电市场中,极氪001的保值率高达89.67%,占据中国品牌纯电榜首,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硬通货。 硬件、软件和版型的全面升级进化,再加上这些具有说服力的客观数据,相信还未下定的用户心中应该有了答案。除刚刚新发布的ME外,极氪001 WE版和YOU版的售价不变,所有版型都将于今晚在极氪APP开启下定,所有已下定未交付的用户都可以基于最新的版型配置进行选择。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小彩蛋,我知道很多车主朋友们都希望我们尽快推出蓝牙智能钥匙,我们今天也带来了这个产品,支持多种的控车方式,并可以OTA升级,匹配用户未来的多样化需求,极氪001蓝牙智能钥匙同样免费提供给所有车主,大家均可以免费申请。 合规声明:本文点评内容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纪要内容来自极氪进化日发布会,属于公开资料,如需报告原文PDF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智能汽车研究框架(360页PPT) 智能座舱 汽车芯片 特斯拉 域控制器 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相关报告 1. 如何研究一家AI公司? 2. 从汽车业务商业模式看中科创达和人力外包公司的不同 3. 中科创达:汽车“四化”下加速成长 4. 三谈中科创达:做事情眼光最重要 5. 智能座舱:智能汽车产业大变局中的投资机遇(40页深度) 6. 德赛西威:领先的汽车电子玩家,未来出行变革创领者(深度) 7. 科大讯飞:个性化学习手册改变了什么?(深度) 8. 科大讯飞:你绝对没见过的区域型订单详细拆解(深度) 9. 科大讯飞核心竞争力与增长点分析(50页PPT) 10. 科大讯飞:疫情防控让教育订单商业模式发生怎样的变化? 11. 从Nuance的沉浮看科大讯飞的核心竞争力 12. 格灵深瞳:技术领先到商业落地,计算机视觉场景为王(深度) 13. 一张图看懂AI公司 14. AI+自动驾驶: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15. 从主芯片视角研究智能驾驶内在产业逻辑 16. 虹软科技:“价”的弹性大于“量”的弹性(深度) 17. 虹软科技:单机价值量提升带来最大弹性 18. 虹软科技:量价齐升,逻辑最顺(深度) 19. 虹软科技:业绩怎么了? 20. 科大讯飞:区域订单统计 21. 对中科创达的一些理解 22. 英伟达汽车芯片业务发展史 23.自动驾驶路测数据中的秘密 24.Mobileye:被篡位的自动驾驶芯片老霸主(深度) 25.中科创达:牵手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 26.黑芝麻: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用芯赋能未来出行(深度) 27.经纬恒润:汽车电子隐形冠军(深度) 28.计算机视觉:血腥战场(深度) 29.产业调研:谈谈车载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30.产业调研:黑芝麻眼中的车载SoC芯片市场 31.生死时速:新旧势力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进展详细梳理(深度) 32.地平线:国产自动驾驶芯片龙头发展史(深度) 33.产业调研:从中科创达产品视角看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34.芯驰科技:汽车芯片全赛道覆盖(深度) 35.为什么汽车芯片这么火? 36.产业调研:为什么规模化L2是自动驾驶向上突围关键点? 37.智能汽车芯片研究框架(120页PPT) 38.产业调研:元宇宙中的集度汽车发布会 39.产业调研:为什么规模化L2是自动驾驶向上突围关键点? 40.重磅!计算机研究员眼中的特斯拉(深度) 41.L3级别自动驾驶落地的正确姿势(深度) 42.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43.产业调研:英伟达如何服务智能汽车行业 44.产业调研:杰发科技(四维图新)座舱芯片产品路线图 45.产业调研:芯擎科技(吉利汽车)的座舱芯片之路 46.智能座舱研究框架(100页PPT) 47.产业调研:计算机视角看蔚来新品发布会 48.五谈虹软科技:两大核心业务拐点将至 49.产业调研:不追求科技感的理想L9发布会(附万字纪要) 50.产业调研:矿区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实践 51.域控制器:高景气能持续多久(深度) 52.特斯拉智能驾驶研究框架(100页PPT) 53.产业调研:华为问界M7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附发布会纪要) 54.激光雷达:驶向千亿星辰大海(深度) 55.域控制器研究框架(40页PPT)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Time of Our Lives 音乐: Pitbull;Ne-Yo - Globalization 产业调研系列 1. 智能驱动系统再升级,首发闪电切换及智能防滑系统。极氪基于吉利浩瀚平台打造自研高性能纯电驱动系统,此次新升级两大功能。全球量产首发闪电切换功能,在0.4s内可实现全时后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三种模式切换,自动根据路况选择合理驱动方式,实现高性能与高续航的动态平衡。智能防滑系统从车轮打滑到响应控制仅需6毫秒,较传统TCS系统的66毫秒响应时间有显著提速。极氪智能驱动系统背靠吉利强大的驱动系统研发底蕴,整体性能表现出色。 2. 智能座舱终补齐硬件短板,全系标配高通8155算力平台。作为一款定位旗舰的高端纯电智能汽车,搭载高通820A芯片的智能座舱系统一直是极氪001最受用户诟病的地方。此次对于全部已交付用户及未交付的用户,极氪001将全系免费升级至搭载高通8155芯片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终于补齐硬件短板,同时在新算力的基础上全面优化车机系统图标设计、菜单逻辑、开机时间、语音控制以及娱乐和导航应用等,提高整体座舱可用性。 3. 智能驾驶功能仍在稳步迭代,高硬件预埋的潜力仍有待在未来发挥。极氪是国内少有的坚持用Mobileye方案发力高阶自动驾驶的车厂,是全球首款量产的搭载2颗7纳米制程Mobileye EQ5H芯片的车型,峰值算力达到48 TOPS,其预埋了Mobileye的重视觉路线的感知硬件方案,配置了包括7颗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在内的一共15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及1颗250m超长距毫米波雷达,在Mobileye视觉算法的加持下可以满足高阶自动驾驶使用需求。但是此次智能驾驶功能的迭代仍相对稳健,仅更新了可支持0-130km/h时速区间的全速域巡航控制功能,以及行人避险、大车避险、占道避险等功能,仍停留在L2级别的辅助驾驶阶段,高硬件预埋的潜力还有待在未来发挥。 全文纪要 极氪CEO 安聪慧: 最近一段时间新能源车格外热闹,很多品牌发布了新产品,其中一些炫目科技的配置确实很吸引眼球,我也十分关注,然而相比于这些看得见的精彩,今天极氪的进化日,我们将给大家带来虽然看不见,却是一切用车体验的根本所在,这些看不见的成果都源于极氪对汽车进化的思考。 智能与电动给汽车带来的不是局部的变化,而是彻底的颠覆,拥有最大带宽的和最高效软件开发能力的浩瀚架构,赋予了极氪全面进化的系统思维,软硬件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用户需要不只是简单的把冰箱和多个屏幕搬进汽车,而是智能与电动科技从根本上让汽车超越过往,看清本质,也让极氪的进化有清晰的方向。 我们认为智能驱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才是汽车进化的全面维度,他们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但在如今的产业发展中,智能驱动往往被忽视,或者说在回避,因为他无法让用户直接看到。 车之所以为车,是因为它可以快速、舒适且安全的移动,无论处在任何时代,如何驾驭、管理、分配车辆的驱动力,始终都是首要的课题。因此对于极氪而言,我们要回归用户出行的第一需求,走最难的路,在操控乐趣上超越燃油车的百年积累,也就好比从更难的北坡去登顶珠峰。 这不仅是因为纯电车发展时间短,更在于纯电车本身的结构、车重、扭矩、输出等都带来了重重的挑战。以车重为例,电动汽车的整车质量更重,类比同尺寸的豪华品牌行政车型,极氪001的车重高出了半吨以上,在典型的高速匝道的场景中,时速80公里、通过半径100米的弯道时,整个的悬挂和轮胎系统会增加超过2800牛的承受。这也就是为什么纯电车型往往只是用百公里加速来表达性能,而极氪001不止有3.8秒的零百加速,也已有超越燃油车的操控表现,实打实的赢得了用户的口碑。 在各大垂直网站和用户社群中,不乏极氪001与百万级汽车的驾控体验进行对比,大家都指向了极氪001出众的驾控体验,更有用户直接将这种体验概括为极氪式操控。极氪001的驾驶乐趣源自我们引以为傲的核心科技,也就是极氪智能驱动系统。 第一个专为纯电高性能体验打造的智能系统,在它之前从未有人将智能科技系统性的应用在纯电驾控的全部领域。基于浩瀚架构4000多个API接口的开放,让驾控领域的每一个子系统与多个系统域的融合,协同管理性能表现。在极氪001上,7大核心控制器指挥33个智能驱动硬件,通过上千万行的代码,实现了软硬件的耦合与协同,并以数字化的方式融入了我们近30年坚持正向调校的深厚功底,动态过弯时对侧倾横移的完美抑制,通过减速带减速时对震动的干脆过滤,还有高速行驶时媲美顶尖豪华轿车的NVH表现,均得益于这一系统的完美运行。 极氪智能驱动系统专为纯电高性能而生,不仅极限高,还要够稳定。在连续测试中001能做到多次的全力加速和制动,性能稳定,不仅直线快,劈弯也要伶俐安全。001的最大侧向G值达到了0.91,在三米级轴距的车型中表现优异,麋鹿测试成绩82公里每小时,比肩超豪华纯电跑车,在追求纯电高性能的路上,极氪还在不断进化。 我认为双电机甚至多电机的驱动形式,是当下乃至未来几年的最佳选择。当然高性能也必然带来了能耗的增加,两者历来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样的情况也常常让用户在购车的时候陷入了高性能还是长续航,2驱还是4驱的两难选择。 面对这项挑战,极氪选择迎难而上,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今天极氪智能驱动系统将实现进化,全球量产首发黑科技-极氪闪电切换。这一极氪全自研电驱技术的应用,让高性能不再向长续航妥协,也让用户不再为驱动形式来纠结。在一台极氪001上让三种驱动模式智能闪电切换,既有3.8秒的澎湃性能,又有更长的续航里程。根据我们的测试,CLTC工况下的综合续航里程可以提升34公里。 人类的眨眼的时间是0.4秒,在同样的瞬间,极氪的闪电切换能够联动6大ECU,根据全车18个传感器,感知车辆的姿态,协同前后电机,加速与制动踏板,结合路况,实现全时后驱、适时四驱以及全时四驱的3种电驱智能切换。这一技术与驾驶模式智能匹配,用户只需根据现实的场景自主选择,剩下的一切都交给001闪电切换,能应用于用户随时改变的使用场景,为他们带来便捷和安全。 比如在日常城市通勤的情况下,推荐大家使用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下前电机完全脱开,拥有后驱体验的同时能够减少能耗。在自驾出游时可以选择舒适模式,001将采用适时四驱,在高速长途路况下智能切换成为单电机驱动,降低能耗,但是在急加速或者驶过土路、碎石路等路况下,四驱模式将无感智能切换,扭矩全力输出迅猛的加速能力。在应对于雨雪湿滑的情况下,全时四驱是最好的选择,前后电机同时工作,在低辐射力的路面上,4个车轮分摊驱动力,行驶稳健,保证安全。 闪电切换的到来不只会让电动行驶更智能,还会更有趣。基于这项技术,我们为驾驶爱好者打造的漂移模式已经在开发和测试中,通过系统性的调校与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往需要专业驾驶技巧的漂移乐趣,将不再属于少数玩家。 今天我们还带来了专为电动车全新研发的智能防滑系统。打滑是汽车行驶的天敌,尤其是在恶劣的路况,任何对车辆打滑的控制都必须要足够快,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最普遍的办法是使用TCS牵引力控制系统,从车轮打滑到实现响应的循环,大概需要66毫秒,但极氪智能防滑系统将这一速度缩短到前所未有的6毫秒。通过对电机控制单元的集成,大大缩短了信号传输、处理的路径,整个循环的响应速度比目前最先进的TCS系统要快10倍。 为了展现智能防滑系统的能力,这里有一组极氪001在极限状态下的实测数据。在水面进行0~60公里的全力加速时,这套系统可以让车辆的反应快0.8秒;在冰雪圆环进行极限过弯时,系统会让最大可控速度能够提升5~15公里每小时。可以看到快速响应的有机控制,让极氪001有了更高的行驶极限。虽然极限测试只是能力的展现,但它对于用户的安全驾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速紧急避让时,智能防滑系统将根据驾驶指令,以业内最快的响应速度瞬间调整电机转速,提升车辆整体的驾驶稳定性,让紧急情况也可安稳从容。 我们将通过不同的方式交付给大家这两项技术。极氪智能防滑系统将通过OTA升级向所有的001用户推送,全球量产首发的闪电切换将在后续交付的极氪001 YOU版率先搭载,同时001 YOU版的价格仍然保持不变。已下定的但还未交付的YOU版用户也可以免费升级闪电切换黑科技,带来性能绝对领先的体验。 但我们也同样清醒的认识到,极氪并不完美,交付只是开始,只有产品的体验不断进化,才能持续对标用户的期待,与时间赛跑,我们的速度还要更快,以引领用户需求为方向,进化还要更彻底更全面。 我们看到用户针对001的建议,甚至不满或者吐槽中,其中对智能座舱的优化的呼声无疑是最高的。对此我为大家带来了答案。因此我们带来了大家最期待的高通815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从车机的图标设计、菜单逻辑,到开机时间、语音控制以及娱乐和导航应用等多个方面,新一代极氪智能座舱进行了全面升级。 在极氪进化日之前,有很多智能电动品牌发布过8155计算平台的升级方案,001的用户也在讨论升级8155的价格。按照现有的交付和订单的数量,从硬件采购、软件开发到物流和售后,我们已经投入了超过3亿元成本,不过大家升级到8155平台的成本为0元,已交付的用户、已下定未交付的用户、以及未来即将下定的用户,极氪将一视同仁,全部免费升级。 针对已交付的用户,我们将于8月1日开始在极氪APP开启升级预约,按照预约及大定的顺序陆续升级;针对所有已下定未交付的用户和即将下定的用户,极氪001可直接免费升级为8155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也就是说从今晚开始,8155将作为极氪001全系标配,且各版型售价不变。 具体升级方式上,本次更换并不是单独的芯片,而是一个完整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更换,只需要4颗螺丝就可以完成;换装采用的是无损安装模式,我们对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指导和规程;硬件更换时间约35分钟,软件升级时间约两小时,一场电影的时间,爱车的升级就完成了。 接下来再聊一聊智能驾驶。极氪001是全球首款搭载双7纳米的智能驾驶芯片的量产车型,也是首个在量产交付时就预埋了7颗800万高清摄像头的产品,至今仍无人超越。选择从第一款产品就采用顶级硬件预埋的策略,极氪是行业第一家,这样的策略确实让我们承受了来自供应链和交付的双重压力,但一步到位可以让用户在未来的产品升级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在顶级硬件预埋的基础上,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全速域主动巡航控制的功能。它可以在时速0~130公里范围内,实现智能跟车,基于行驶速度自动调整跟车距离,同时也基于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的强大识别能力,即使在恶劣天气、能见度低的时候,也可以尽量的避免功能的退出,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接管。 在具备智能辅助驾驶核心功能的基础上,极氪001还结合对中国路况的深刻理解,围绕日常出行的三个高频危险场景,推出了羚羊避险功能。在路边有行人或者说非机动车辆时,极氪001会主动减速,确保安全后再通过;相邻车道有大车时,极氪001以模仿人类驾驶员的操作方式,安全流畅的主动避让;紧急车道有车辆临停或开门时,极氪001在不变换车道的同时进行减速避让。 行人避险、大车避险、栈道避险,当可能的危险即将发生时,极氪001可以像机警灵活的羚羊一样来规避风险,不仅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可能,更是对全体交通参与者的一份守护。 以智能驱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全面进化领衔,我们为001所有用户带来的是极氪迄今为止最重大的一次整车升级。既包含了硬件的换新,也有软件功能的优化和新增。基于此,极氪OS 3.0将于7月19日开启全量推送,包括了座舱、智驾、底盘、车身四大域,涉及25个ECU单元,所带来的体验优化共204项,功能新增29个。 在极氪我们的进化不设限,无论新老用户都将迎来全新的极氪001。从概念车到量产车,从上市到交付,再到今天的全面进化,我们希望向所有的用户提供的是一台可以不断成长的豪华轿跑,通过极氪智能科技的加持,让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在极氪我们的进化不设限,无论新老用户都将迎来全新的极氪001,从概念车到量产车,从上市到交付,再到今天的全面进化,我们希望向所有的用户提供的是一台可以不断成长的豪华轿跑,通过极氪智能科技的加持,让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今天极氪001在智能体验上的进化,大家有目共睹,我想强调的是对用户而言,只有让动力科技与智能科技全面融合,才是真正的体验全智能,智能驱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三大领域全面的顶级硬件预埋以及软硬件的拓展能力,让001不仅满足于当下,还有更可期的未来。 基于所有的车主和意向用户选购的大数据的分析,今晚极氪001还增加一个源于用户共创的新版型。它的核心配置来自于用户呼声最高的双百组合,也就是双电机布局和100度极芯电池包,既有百公里加速3.8秒的澎湃性能,又满足了CLTC工况下616公里的超长续航,是真正由用户定义的新版型,为此我们将它正式命名为极氪001 ME,售价是34.9万元,同时满足你对性能和续航里程的双重需求。 今年5月极氪001累计交付量突破2万辆,以217天的成绩创造了高端纯电车型的最快交付记录。与此同时,根据第三方机构,基于真实交易数据的统计,在纯电市场中,极氪001的保值率高达89.67%,占据中国品牌纯电榜首,也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硬通货。 硬件、软件和版型的全面升级进化,再加上这些具有说服力的客观数据,相信还未下定的用户心中应该有了答案。除刚刚新发布的ME外,极氪001 WE版和YOU版的售价不变,所有版型都将于今晚在极氪APP开启下定,所有已下定未交付的用户都可以基于最新的版型配置进行选择。 最后再给大家一个小彩蛋,我知道很多车主朋友们都希望我们尽快推出蓝牙智能钥匙,我们今天也带来了这个产品,支持多种的控车方式,并可以OTA升级,匹配用户未来的多样化需求,极氪001蓝牙智能钥匙同样免费提供给所有车主,大家均可以免费申请。 合规声明:本文点评内容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纪要内容来自极氪进化日发布会,属于公开资料,如需报告原文PDF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智能汽车研究框架(360页PPT) 智能座舱 汽车芯片 特斯拉 域控制器 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相关报告 1. 如何研究一家AI公司? 2. 从汽车业务商业模式看中科创达和人力外包公司的不同 3. 中科创达:汽车“四化”下加速成长 4. 三谈中科创达:做事情眼光最重要 5. 智能座舱:智能汽车产业大变局中的投资机遇(40页深度) 6. 德赛西威:领先的汽车电子玩家,未来出行变革创领者(深度) 7. 科大讯飞:个性化学习手册改变了什么?(深度) 8. 科大讯飞:你绝对没见过的区域型订单详细拆解(深度) 9. 科大讯飞核心竞争力与增长点分析(50页PPT) 10. 科大讯飞:疫情防控让教育订单商业模式发生怎样的变化? 11. 从Nuance的沉浮看科大讯飞的核心竞争力 12. 格灵深瞳:技术领先到商业落地,计算机视觉场景为王(深度) 13. 一张图看懂AI公司 14. AI+自动驾驶: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15. 从主芯片视角研究智能驾驶内在产业逻辑 16. 虹软科技:“价”的弹性大于“量”的弹性(深度) 17. 虹软科技:单机价值量提升带来最大弹性 18. 虹软科技:量价齐升,逻辑最顺(深度) 19. 虹软科技:业绩怎么了? 20. 科大讯飞:区域订单统计 21. 对中科创达的一些理解 22. 英伟达汽车芯片业务发展史 23.自动驾驶路测数据中的秘密 24.Mobileye:被篡位的自动驾驶芯片老霸主(深度) 25.中科创达:牵手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 26.黑芝麻: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用芯赋能未来出行(深度) 27.经纬恒润:汽车电子隐形冠军(深度) 28.计算机视觉:血腥战场(深度) 29.产业调研:谈谈车载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30.产业调研:黑芝麻眼中的车载SoC芯片市场 31.生死时速:新旧势力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进展详细梳理(深度) 32.地平线:国产自动驾驶芯片龙头发展史(深度) 33.产业调研:从中科创达产品视角看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34.芯驰科技:汽车芯片全赛道覆盖(深度) 35.为什么汽车芯片这么火? 36.产业调研:为什么规模化L2是自动驾驶向上突围关键点? 37.智能汽车芯片研究框架(120页PPT) 38.产业调研:元宇宙中的集度汽车发布会 39.产业调研:为什么规模化L2是自动驾驶向上突围关键点? 40.重磅!计算机研究员眼中的特斯拉(深度) 41.L3级别自动驾驶落地的正确姿势(深度) 42.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43.产业调研:英伟达如何服务智能汽车行业 44.产业调研:杰发科技(四维图新)座舱芯片产品路线图 45.产业调研:芯擎科技(吉利汽车)的座舱芯片之路 46.智能座舱研究框架(100页PPT) 47.产业调研:计算机视角看蔚来新品发布会 48.五谈虹软科技:两大核心业务拐点将至 49.产业调研:不追求科技感的理想L9发布会(附万字纪要) 50.产业调研:矿区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实践 51.域控制器:高景气能持续多久(深度) 52.特斯拉智能驾驶研究框架(100页PPT) 53.产业调研:华为问界M7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附发布会纪要) 54.激光雷达:驶向千亿星辰大海(深度) 55.域控制器研究框架(40页PPT)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