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商品与贵金属周报20220711:经济衰退忧虑持续施压商品 原油大豆基本面相对扛跌

商品与贵金属周报20220711:经济衰退忧虑持续施压商品 原油大豆基本面相对扛跌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行大宗商品交易】/ 发布时间:2022-07-1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行《商品与贵金属周报20220711:经济衰退忧虑持续施压商品 原油大豆基本面相对扛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内容提要 上周,伦敦现货金价从1810美元/盎司下跌至1740美元/盎司一线,创下2021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周度跌幅3.81%,这是伦敦金价连续第四周下跌。从宏观上看,美联储加快紧缩风险和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交织,传导至金融市场,欧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推升美元指数,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从而对金价形成打压。预计短期内金价仍面临下行风险,一旦跌破1733美元Fibo点位后,下方支撑在1675-1700美元区间。 上周,有色板块在宏观风险情绪进一步收紧的影响下继续弱势运行,伦锡领跌4.83%至25364美元/吨,伦铜、伦镍、伦铅和伦铝分别下跌3.01%、1.11%、0.88%和0.31%。宏观方面,欧美货币政策鹰派导向持续,市场流动性预期收敛,美元指数持续快速走高,有色板块交易重点已从前期由疫情及地缘矛盾所引发的供给冲击转向当前的需求萎缩。在前期快速下跌之后,伦铜或迎来阶段性回调,但中期弱势运行趋势不变。 过去一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先跌后涨,振幅高达16%,最低触及98.5美元,最终收于107.02美元,周跌幅4.13%。原油大跌的主因在于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不过原油供应紧张局面仍然存在,OPEC主动增产意愿较低,拜登本周访问中东,恐难就原油增产取得超预期成果。预计短期内油价仍将维持100美元上方震荡。 上周农产品市场普遍跟随大宗商品市场反弹,但品种间强弱有分,白糖反弹力度最大,玉米、小麦等收复了6月末暴跌中损失的大部分跌幅,咖啡几乎未从全市场反弹中受益。豆类市场方面,豆油、豆粕均有不错表现,豆粕7月合约直逼480美元,12月合约也回到400美元之上,豆油也几乎收回了周二的损失,在下游产品的推动下,上周大豆7月合约小幅收涨,11月合约几乎收平,预计本周各期限合约仍将延续反弹,但在美元压力下后续动力可能不足。 01 贵金属市场 ▼ 上周,伦敦现货金价从1810美元/盎司下跌至1740美元/盎司一线,创下2021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周度跌幅3.81%,这是伦敦金价连续第四周下跌。白银跟随黄金走势,一度跌破19美元整数关口,上周五收盘于19.315美元/盎司,创下202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与金银相比,铂族金属价格走势较强,伦敦现货铂金价格呈V字型走势,触及850美元后反弹,全周基本收平于895美元/盎司一线;钯金表现强势,伦敦现货钯金价格从1963美元上涨到2160美元/盎司,特别是上周四、五连续上涨,上周五单日涨幅达到160美元。 上周金银价格走低的宏观逻辑是美联储加快紧缩风险和欧元区经济衰退风险交织,这些传导至金融市场,其中欧元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推升美元指数,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从而对金价形成打压。 从宏观层面,在美国,上周美国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总体良好,包括上周一至周三公布的5月份生产订单、耐用品订单、6月份标普美国PMI指数等,以及上周五公布的6月份非农就业数据也很强劲。美国6月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37.2万个,是连续四个月增加超过35万个,市场预期为增加26.5万个;6月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3%,同比涨幅为5.1%;失业率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在3.6%。这些经济数据缓解了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情况。与此同时,上周公布的美联储6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由于通胀形势不断恶化,加之担心公众失去对美联储遏制通胀的信心,美联储决策者在6月会议上一致同意加息75个基点,并愿意继续加息,直到通胀回归到2%的目标水平。这份会议纪要在很大程度上确认了在当前美联储决策天平上,控制通胀要优先于就业市场,为了遏制高通胀,美联储很可能愿意接受短时间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活动放缓。无论是美国经济数据,还是美联储6月份FOMC会议纪要,都促使投资者押注美联储7月份维持较大的加息力度,利率期货市场显示一些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可能在7月份加息100个基点。 在欧盟,伴随俄乌冲突延续,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下降,天然气短缺可能性上升,对欧盟冬季能源供应构成了威胁,与此同时,欧元区通胀率保持在纪录高位,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对企业和消费者活动带来冲击,据彭博调查,7月份经济学家认为未来一年内欧元区发生经济衰退的概率为45%,6月份调查值为30%,而在俄乌冲突前为20%。 美国良好的经济数据、美联储加快紧缩预期和欧盟经济衰退风险拖累了欧元汇率币值,欧元兑美元汇率上周一度下跌约300个基点,逼近1.0平价水平。欧元连同英镑等其他G7货币一道推动美元指数上涨,上周五美元指数触及107.79,创下2002年10月以来最高。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也有所上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9261%上升至3.0803%,涨幅超过10个基点。美元指数和美国国债收益率双双上涨,推动黄金、白银价格下跌。 铂钯市场方面,上周钯金价格在供给风险和空头回补的影响下大幅回升。6月底,英国政府宣布制裁俄罗斯富豪Vladimir Potanim,由于Vladimir Potanim是全球最大钯金矿产商Norilsk Nickel的主要股东,引发市场担忧英国政府制裁Norilsk Nickel,当时伦敦钯金现货价格上涨5.7%。进入上周,7月5日Vladimir Potanim接受采访时表示,打算将Norilsk Nickel和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UC Rusal)合并,提高对欧美可能制裁的防御能力。当前全球汽车行业仍对钯金实物消费造成拖累,但是若Norilsk Nickel纳入制裁目标,可能会引发钯金供给风险。上周四、五,受到钯金空头回补的影响,伦敦钯金现货价格大幅上升。 展望本周,美国将公布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6月份CPI数据、PPI数据、零售销售、工业生产以及7月份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其中CPI数据最为重要,将对判断美国通胀压力有很大帮助,进而影响投资者对美联储7月份FOMC加息幅度的预期,对金价可能产生较大影响。预计短期内金价仍面临下行风险,一旦跌破1733美元Fibo点位后,下方支撑在1675-1700美元区间。 02 基本金属市场 ▼ 上周,有色板块在宏观风险情绪进一步收紧的影响下继续弱势运行,伦锡领跌4.83%至25364美元/吨,伦铜、伦镍、伦铅和伦铝分别下跌3.01%、1.11%、0.88%和0.31%,伦锌上涨2.31%至3099美元/吨。同期,伦敦金属指数(LMEX INDEX)下跌1.81%,该指数当前已较年初水平下降了17%。 宏观方面,欧美货币政策鹰派导向持续,随着市场流动性预期收敛,美元指数持续快速走高,有色板块承压运行。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纪要强化市场对于7月加息75bp的预期,同时欧央行也在讨论7月提升加息幅度,欧美央行为应对居高不下的通胀,或将坚持偏鹰货币政策,利空整个商品板块。同时,随着全球金融环境趋紧,商品的投资热情被减弱,随着CTA的进一步抛售,空头或将继续扩张,有色板块价格恐将继续弱势运行。 目前有色板块的运行逻辑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市场的交易重点已从前期由疫情及地缘矛盾所引发的供给冲击转向当前的需求萎缩。在地缘政治、贸易放缓、利率快速上升及高通胀的影响下,有色需求正面临快速放缓压力。甚至于ESG趋势也受到一定干扰,比如德国议会已经批准重启煤电,英国也推迟了最大煤电厂的关闭期限。虽然全球有色需求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我国,随着国内疫情冲击的消退以及稳增长的宏观政策主基调,有色板块在经历深跌后或将企稳,但考虑到全球经济的整体化运行,特别是在欧美经济体陷入衰退之际,仅仅依靠我国的需求提振,可能难以扭转有色板块需求的全面恢复。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有色板块短期内仍将继续偏弱运行。 【铜】 上周,伦铜继续弱势运行,交易所三个月标准合约周一开于8061美元/吨,开盘后延续跌势,周中受国内消息称将提前下达明年地方债限额,在风险情绪好转的带动下市场价格出现一定回调,周五收于7805.50美元/吨。 供给方面,矿端并无明显变化,TC费用与上周基本持平。SMM铜精矿指数上周报72.50美元/吨,周环比回升0.14美元/吨。上周,全球第一大生产国智利的政府机构Cochilco表示,智利5月铜总产量下降2.55%,至47.88万吨,同时除Escondida外,全球所有主要铜矿生产商都在报告产量下降。此外,智力正在向矿企推行新的税收政策及冰山法案,潜在政治风险有所抬升,矿端未来存有一定干扰预期。国内方面,随着我国疫情逐步平稳,国内精炼铜冶炼产能恢复,产量逐步增长。SMM数据显示,6月国内电解铜产量环比上升4.6%至85.60万吨。需求方面整体未见明显好转,国内现正处传统季节性淡季,虽然6月汽车销量明显改善,较去年同期回升22%,但7月空调企业排产计划持续走低,铜杆开工率略有下降。 交易所数据方面,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有所积累,其中LME库存增加0.62万吨,COMEX库存下降0.32万吨,SHFE库存增加0.27万吨。上海保税区库存在前期进口窗口阶段性打开的影响下,下降了0.60万吨,三大交易所库存叠加上海保税区库存约51.32万吨,较上周小幅下降。升贴水方面,LME现货延续小幅贴水状态,周内LME铜现货贴水4-14美元/吨,均值贴水程度较上周有所扩大。目前显性库存依然低迷,但对于需求的担忧超过了供应的限制,低库存水平并未为铜价提供有利支撑。 整体而言,短期内宏观悲观预期或已得到充分释放,铜价在前期快速下跌之后,或将迎来企稳回调的可能,但仍需警惕非预期风险事件的发生,短期内关注下方整数关口支撑,中期或在欧美鹰派货币政策的影响下继续弱势运行。 03 能源市场 ▼ 过去一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先跌后涨,振幅高达16%,最低触及98.5美元,最终收于107.02美元,周跌幅4.13%。 经济衰退担忧打击原油价格。市场对全球央行激进加息可能导致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大幅升温,美元指数过去一周大幅走强,原油价格高位回落。尤其是周二布伦特原油期货暴跌10.73美元,创下1988年有交易以来第三大单日跌幅,触及了3月以来的低位,基本回吐了俄乌冲突以来的全部涨幅。此外,英国首相辞职、日本前首相遇刺等一系列风险事件也打压了市场情绪,资金加速回流美元,推动美元指数走强。周五美国就业数据亮眼也进一步坚定了美联储积极加息的信心,短期内原油等风险资产或将持续承压。 原油供应紧张局面仍然存在。虽然油价已经回吐了俄乌冲突以来的多数涨幅,但是欧洲旨在摆脱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决心却愈发坚决,无论是实施制裁或是主动减少采购,俄罗斯原油对外供应缺口将逐步增加,有外资机构预测俄罗斯原油出口下滑步伐将从当前的30万桶/天,到2023年一季度,缺口将扩大至150万桶/天。当前夏季出行高峰期过后,市场或将出现短暂的需求转弱的窗口期,欧洲原油供需紧张局面可能将有所缓解,但是近期俄罗斯通往西北欧的重要天然气管道北溪1号将实施年度为期10天的管道检修,不排除俄罗斯延长检修期限或进一步削减供给,主动减少对欧能源供应,地缘风险仍较高。 OPEC主动增产意愿较低,拜登访问中东可能于事无补。根据普氏调查数据,6月OPEC产量提高39万桶/天,升至4209万桶/天,为三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较总目标仍低270万桶/天。从实际产能而言,沙特和阿联酋基本达到历史产能峰值,但是较2020年3月价格战时期的超高产出合计约有150万桶/天的差距,因此若强行增产并非全无空间。但是OPEC增产步伐自去年以来就低于配额水平,维持原油市场紧平衡符合产油国利益,主动增产意愿不强。本周拜登将访问沙特,此行大概率为破冰之旅,难有实质性成果,拜登政府-沙特-伊核协议宛如不可能三角,拜登政府很难在推进伊核协议同时期待沙特言听计从。“伊核协议达成+沙特大幅增产”短期内难以同时发生。 需求方面,当前正值欧美夏季出行旺季,Flightradar24的数据显示,全球航班数已经触及近年来的最高水平;国内方面,高德交通数据显示主要一线城市拥堵延时指数较二季度有大幅回暖的趋势。全球整体原油需求回暖的趋势和空间仍存。 展望后市。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叠加原油供需紧张局面稍有缓和可能在短期内继续施压油价,但是欧洲对俄能源制裁加之OPEC主动增产意愿不足将继续在中长期为油价提供动能。预计短期内油价仍将维持100美元上方震荡。 04 农产品市场 ▼ 上周CBOT大豆合约价格大跌后反弹,周一市场休市,周二大豆跟随大宗商品市场继续整体回调,尽管各项数据均显示出利多的信号,但市场直到周四才企稳反弹。经过周四、周五两日的努力,大豆7月合约周线维持小幅上涨,11月合约也略高于前周水平。 7月8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7月合约报收1630.25美分/蒲式耳,较前周上涨4.25美分,11月合约收报1396.5美分,较前周微涨1.25美分。月间差方面,7月对远端合约的升水一度陡涨,随后逐渐回落至6月末水平,Jul-Aug价差维持在120美分,Jul-Nov价差微落至233美分左右。现货市场方面,现货价格变化基本跟随近月期货走势,巴西大豆继续维持高升水,美国墨西哥湾大豆FOB现货平均报价为632.00美元/吨,较前周上涨1.60美元;巴西巴拉纳瓜港大豆FOB现货报价659.50美元/吨,较前周上涨0.80美元;阿根廷上河地区有效报价较少。国内方面,大连商品交易所一号黄大豆9月合约报收5863元/吨,较前周下跌61元。 上周一,USDA发布新一期作物生长报告,播种率已不再更新,出芽率达到96%,持平于五年平均值,开花率16%,去年同期为24%,过去五年平均值为22%。作物生长进度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但缺水和高温的预期令市场开始担心后续生长速度和作物质量。更加火上浇油的是,周一的作物优良率报告再度下降,“Excellent”比例由最开始的11%下降到上周的9%,“Good”比例更是自59%下降到54%。今年的优良率数据有着70%的不错开局,然而近段时间的回落持续且迅速,更是加强了市场对于单产的担忧。然而这并没有将大豆从周二的大跌中拯救出来,美元的强势、快速加息的预期令资金从大宗商品市场集体出逃,豆价也难逃厄运。11月合约最低跌至1302.5美分,7月合约最低达到1560美分。 下游市场,豆粕价格呈现出更强的近高远低格局,且价差一路走高。目前豆粕首行合约是7月合约,活跃合约则是12月合约,Jul-Dec价差自6月初以来就不断走高。6月1日,豆粕合约Jul-Dec的月间价差仅10美元上下,但至上周五收盘,已高达80美元。观察3-5月的NOPA压榨报告可以发现,今年美国压榨企业豆粕产量普遍高于去年同期,且报告库存量也稳定维持在47万吨上下,豆粕此轮价格上涨更多的是出于消费恢复的预期,以及对后市大豆产量的担忧。豆油合约价差相对平稳,月间价差虽较前几月有所扩大,但还在合理范围内。豆油7月合约收于64.07美分,12月合约收于60.49美分,近月合约走势略强于远月。 总的来看,强势美元的预期仍然压制着大宗商品市场上行的动力,但大豆市场由于长期库存紧张的原因,短期内近端合约仍将维持相对的坚挺。重点关注15日晚间发布的NOPA压榨报告及豆粕库存变化。对于远端合约,需着重关注天气变化,以及12日USDA将要发布的新一期供需报告,留意对期末库存的调整细节,目前市场预期期末库存将从目前的2.8亿蒲下调至2.2亿蒲左右。 免责声明 1.本材料仅是为提供信息而准备,不得被视为达成一项交易的要约、个人推荐或要约邀请。投资者不得将本材料内容解释为法律、税务、会计或投资事项的专业意见或为任何推荐意见。投资者应当就本材料所述任何交易涉及的法律及相关事项咨询其自己的法律顾问、税务顾问、财务顾问和其他专业顾问的意见。本材料不得被视为一项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审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资金状况、产品理解能力,做出适当的投资选择。本材料并未涵盖所有事项,亦未包含投资者可能要求的所有信息。投资者不应将本材料视作可取代其自己的判断,不应仅仅依据本材料中的信息而作出投资、撤资或其它财务方面的任何决策或行动,若投资者欲采取进一步行动,投资者需独立进行尽职调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作者对于本材料所提供信息所导致的任何直接的或者间接的投资盈亏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2.本材料所含的估值、估计和推测均涉及主观判断和分析。实际结果可能会与预测的不同,而且偏差可能会很大。本材料中某些表格或其他统计分析(“统计信息”)是根据市场资料制作。制作中使用了大量的假设,有些在文中得到体现,有些没有。因此,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作者不对统计信息的适当性和完整性以及所依据的信息和假设是否反映现在的市场条件及将来的市场表现做出保证。 3.本材料中任何内容均非关于过去或未来情况的承诺或声明,亦不得被当作该等承诺或声明而信赖。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关员工明确免予承担与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内容或其中所含任何信息的使用相关的或因此产生的任何及所有责任。 4.本材料中所引用信息均来自公开资料,不保证本材料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材料中包含的观点或估计仅代表作者迄今为止的判断,作者可以不经通知加以改变,且没有对本材料更新、修正或修改的责任。 5.本材料中版权仅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并仅供投资者为其自身利益而使用,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或将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地转交或分发给其他人。如引用发布,需注明引用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文章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