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固收|宏观】CPI破3%渐近——2022年6月通胀数据点评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固收|宏观】CPI破3%渐近——2022年6月通胀数据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张大为 S0570521090001 研究员 吴 靖 S0570121070124 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7月9日 2022年6月通胀点评: 6月CPI同比2.5%,市场预期2.4%,前值2.1%;环比持平。 6月PPI同比6.1%,市场预期6.0%,前值6.4%;环比持平。 (本文市场预期均指Wind一致预期) CPI同比回升,核心通胀仍低迷 6月CPI同比2.5%,较5月走高0.4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为1.2%;CPI环比持平,高于季节性(历史同期均值为-0.1%)。核心CPI同比1%,走高0.1个百分点。当月CPI回升主要受油价拉动,疫情趋稳、社交经济消费类价格也存在恢复性上涨。但核心通胀依旧低迷,尤其耐用消费品价格普遍下跌反映消费乏力、房租下跌反映就业压力仍待缓解。 分项来看: CPI食品同比2.9%,回升0.6个百分点,环比-1.6%(历史同期均值为-0.6%)。(1)猪价环比2.9%,近期在生猪存栏仍充裕的情况下猪价较快上涨,主要是养殖户对下半年猪价看涨预期强烈、普遍压拦育肥造成短期供给缩量,同时疫情趋稳餐饮消费需求边际修复;(2)菜价环比-9.2%,继续下跌但跌幅收窄。5-6月是蔬菜生长旺季、供应充足,但南方汛期影响蔬菜采收与转运,菜价开始止跌转涨;(3)粮价环比持平,系夏粮丰收稳定预期,中断前4个月的上涨趋势,但食用油环比1.4%、涨幅继续扩大。 CPI非食品同比2.5%,回升0.4个百分点,环比0.4%(历史同期均值为0)。其中,仅交通燃料、旅游和衣着价格环比高于季节性、同比有所回升,而其他非食品价格均弱于季节性,尤其是家用器具、通信工具等耐用消费品价格显著偏弱。涨价类别受国际油价影响大、当月国内汽柴油价格环比涨约7%,同时疫情趋稳社交经济消费有所修复,出行(旅游)与装扮(衣着)需求边际改善。耐用消费品下跌一方面显示可选消费疲软、另一方面与金属产业链成本压力趋缓有关。房租价格继续回落显示就业市场压力仍有待缓解。 PPI环比收窄,建材黑色跌幅大 6月PPI同比6.1%,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约为3.8%;PPI环比持平,涨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方面,能源涨幅靠前但统计有滞后,近期海外衰退担忧升温,大宗商品全线下跌、铜油比创2015年以来新低。生活资料方面,化工和食品产业链涨价,金属产业链下跌。 分项来看: PPI生产资料环比-0.1%,同比7.5%。其中,能源(环比1.1%)、农副(1.1%)、木材(0.8%)和化工(0.7%)涨幅靠前,建材(-1.2%)、黑色(-1.1%)、有色(-1%)跌幅较大。第一阶段,5月至6月中旬,系欧盟对俄石油禁运措施落地叠加北半球夏季出行高峰到来,供需趋紧预期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第二阶段,6月中下旬以来大宗商品出现年内最大回调幅度,能源/有色/黑色系全线下跌。源于美联储6月加息提速并表示将“无条件”控制通胀,欧央行也将在7月启动十年来的首次加息、引发欧债危机2.0担忧,海外衰退风险增加是诱发商品大跌的主因。其中,国内定价的建材、黑色系跌幅相对更大、存在一定程度补跌,因为本轮疫情以来,国内钢材需求走弱、被动累库,但价格在稳增长预期与海外高通胀背景下保持高位,近期疫情修复但地产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加之海外衰退情绪促成价格下跌。 PPI生活资料环比0.3%,同比1.7%。其中,衣着(环比0.7%)、食品(0.5%)、日用品(0.1%)上涨,耐用品(-0.1%)下跌。衣着类受成本上涨(化工产业链)和需求改善提振,而耐用品恰相反,成本趋弱(金属产业链)且需求乏力。 行业层面看,环比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油气开采(7%)、能化加工(3.6%)与化学纤维(2.2%),后三的行业是黑色加工(-3.1%)、有色加工(-2.1%)和黑色开采(-1.9%)。 预计CPI破3渐近、PPI继续下降 预计CPI同比在未来一个季度较快走高,7或8月破3%、9月小高峰,下半年基本维持3%以上。第一,猪肉权重高、波动大,猪周期上行是CPI主要风险。自去年6月起猪粮比跌入亏损区间、生猪产能逐月调减,养殖周期约3个季度,今年二季度开启新一轮猪周期。近期猪价快速上涨系养殖户对下半年涨价预期强烈、普遍压拦育肥造成短期供给缩量,预期自我实现。监管可能引导猪价短期回调,但未来一年猪价预计呈波动上行趋势;第二,粮价和油价仍有上涨隐患。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农产品和化肥供给受损,尤其种粮成本提高对国内影响相对大,同时全球粮食减产风险尚未兑现与充分定价;第三,国内疫情好转叠加稳增长政策发力,下半年内需小修复推升通胀;第四,PPI向CPI传导。过去两年多企业积累成本压力,或以需求改善为契机进行成本转嫁;第五,疫情、政策和外部等不确定性可能产生供给收缩效应。 预计PPI继续下降、四季度同比或降至0附近。PPI由上游生产资料主导,与全球大宗商品走势高度一致,下半年或由供给逻辑向需求逻辑切换。需求端,外部看,美欧经济在加息压力面前衰退概率不断提升且提前,6月美国PMI新订单跌入收缩区间、韩国出口增速降至个位数释放预警信号,7月以来大宗商品已开始交易衰退逻辑。内部看,国内经济小复苏、政策加码基建投资,但美欧通胀教训制约国内总量政策力度。下半年大宗需求总体偏弱化、品种有分化(内需定价的黑色系或好于外需定价的有色系与原油)。供给端,上游产能修复慢、能源有色库存偏低仍或起到一定支撑。总体看,下半年PPI环比或弱于上半年,同比因高基数将更快放缓。 市场启示 眼下核心CPI依旧低迷反映内需仍弱,不过疫情趋稳、社交经济类消费有所改善,PPI环比收窄反映制造业成本压力趋于缓解。向前看,CPI同比可能在7或8月破3%,但国内应对通胀的思路是保供,年内通胀还不构成货币政策收紧担忧。并且,今年CPI前低后高、中枢预计2.5%左右,仍能够完成全年3%的控通胀目标。与美国不同的是,国内需求相对乏力、下半年预计是小复苏,而美国自2020年至今消费等需求都超出了疫情前的趋势水平。因此美国加息抑制需求有必要性,而国内不至于打击需求控通胀、而是通过保供稳物价。例如2019-2020年超级猪周期、2021年大宗商品上涨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多数时间维持中性偏宽松状态。 当CPI破3%,市场可能作何反应?参考2019年,非洲猪瘟造成的猪周期曾带动CPI破3%(9月)、引发债市阶段性的通胀交易(9~10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跟随猪价上行)。但央行对供给驱动的通胀容忍度高,对实体通缩更加关注、着力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于当年11月降息后,通胀交易瓦解、利率窄幅波动直至新冠疫情出现。今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全球都面临通胀困扰,中国也面临PPI传导、实体不确定导致成本上升、猪周期、低基数等压力,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不变,但需要兼顾更多因素。因此,下半年通胀担忧仍可能阶段性扰动债市情绪。股市方面,一是关注猪周期上行带动养殖板块盈利修复,二是关注社交消费需求修复、但疫情仍有扰动,三是下游必选消费继续受益于CPI上行,四是PPI-CPI剪刀差收敛带动中游利润率改善。 通胀图表 风险提示 1、政策力度超预期:若政策力度超预期带动内需修复,可能引发通胀压力显化。 2、猪价上涨超预期:猪价后续走势对CPI预测路径影响大。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7月09日发布的研报《CPI破3%渐近》,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张大为 S0570521090001 研究员 吴 靖 S0570121070124 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7月9日 2022年6月通胀点评: 6月CPI同比2.5%,市场预期2.4%,前值2.1%;环比持平。 6月PPI同比6.1%,市场预期6.0%,前值6.4%;环比持平。 (本文市场预期均指Wind一致预期) CPI同比回升,核心通胀仍低迷 6月CPI同比2.5%,较5月走高0.4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为1.2%;CPI环比持平,高于季节性(历史同期均值为-0.1%)。核心CPI同比1%,走高0.1个百分点。当月CPI回升主要受油价拉动,疫情趋稳、社交经济消费类价格也存在恢复性上涨。但核心通胀依旧低迷,尤其耐用消费品价格普遍下跌反映消费乏力、房租下跌反映就业压力仍待缓解。 分项来看: CPI食品同比2.9%,回升0.6个百分点,环比-1.6%(历史同期均值为-0.6%)。(1)猪价环比2.9%,近期在生猪存栏仍充裕的情况下猪价较快上涨,主要是养殖户对下半年猪价看涨预期强烈、普遍压拦育肥造成短期供给缩量,同时疫情趋稳餐饮消费需求边际修复;(2)菜价环比-9.2%,继续下跌但跌幅收窄。5-6月是蔬菜生长旺季、供应充足,但南方汛期影响蔬菜采收与转运,菜价开始止跌转涨;(3)粮价环比持平,系夏粮丰收稳定预期,中断前4个月的上涨趋势,但食用油环比1.4%、涨幅继续扩大。 CPI非食品同比2.5%,回升0.4个百分点,环比0.4%(历史同期均值为0)。其中,仅交通燃料、旅游和衣着价格环比高于季节性、同比有所回升,而其他非食品价格均弱于季节性,尤其是家用器具、通信工具等耐用消费品价格显著偏弱。涨价类别受国际油价影响大、当月国内汽柴油价格环比涨约7%,同时疫情趋稳社交经济消费有所修复,出行(旅游)与装扮(衣着)需求边际改善。耐用消费品下跌一方面显示可选消费疲软、另一方面与金属产业链成本压力趋缓有关。房租价格继续回落显示就业市场压力仍有待缓解。 PPI环比收窄,建材黑色跌幅大 6月PPI同比6.1%,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约为3.8%;PPI环比持平,涨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产资料方面,能源涨幅靠前但统计有滞后,近期海外衰退担忧升温,大宗商品全线下跌、铜油比创2015年以来新低。生活资料方面,化工和食品产业链涨价,金属产业链下跌。 分项来看: PPI生产资料环比-0.1%,同比7.5%。其中,能源(环比1.1%)、农副(1.1%)、木材(0.8%)和化工(0.7%)涨幅靠前,建材(-1.2%)、黑色(-1.1%)、有色(-1%)跌幅较大。第一阶段,5月至6月中旬,系欧盟对俄石油禁运措施落地叠加北半球夏季出行高峰到来,供需趋紧预期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第二阶段,6月中下旬以来大宗商品出现年内最大回调幅度,能源/有色/黑色系全线下跌。源于美联储6月加息提速并表示将“无条件”控制通胀,欧央行也将在7月启动十年来的首次加息、引发欧债危机2.0担忧,海外衰退风险增加是诱发商品大跌的主因。其中,国内定价的建材、黑色系跌幅相对更大、存在一定程度补跌,因为本轮疫情以来,国内钢材需求走弱、被动累库,但价格在稳增长预期与海外高通胀背景下保持高位,近期疫情修复但地产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加之海外衰退情绪促成价格下跌。 PPI生活资料环比0.3%,同比1.7%。其中,衣着(环比0.7%)、食品(0.5%)、日用品(0.1%)上涨,耐用品(-0.1%)下跌。衣着类受成本上涨(化工产业链)和需求改善提振,而耐用品恰相反,成本趋弱(金属产业链)且需求乏力。 行业层面看,环比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油气开采(7%)、能化加工(3.6%)与化学纤维(2.2%),后三的行业是黑色加工(-3.1%)、有色加工(-2.1%)和黑色开采(-1.9%)。 预计CPI破3渐近、PPI继续下降 预计CPI同比在未来一个季度较快走高,7或8月破3%、9月小高峰,下半年基本维持3%以上。第一,猪肉权重高、波动大,猪周期上行是CPI主要风险。自去年6月起猪粮比跌入亏损区间、生猪产能逐月调减,养殖周期约3个季度,今年二季度开启新一轮猪周期。近期猪价快速上涨系养殖户对下半年涨价预期强烈、普遍压拦育肥造成短期供给缩量,预期自我实现。监管可能引导猪价短期回调,但未来一年猪价预计呈波动上行趋势;第二,粮价和油价仍有上涨隐患。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农产品和化肥供给受损,尤其种粮成本提高对国内影响相对大,同时全球粮食减产风险尚未兑现与充分定价;第三,国内疫情好转叠加稳增长政策发力,下半年内需小修复推升通胀;第四,PPI向CPI传导。过去两年多企业积累成本压力,或以需求改善为契机进行成本转嫁;第五,疫情、政策和外部等不确定性可能产生供给收缩效应。 预计PPI继续下降、四季度同比或降至0附近。PPI由上游生产资料主导,与全球大宗商品走势高度一致,下半年或由供给逻辑向需求逻辑切换。需求端,外部看,美欧经济在加息压力面前衰退概率不断提升且提前,6月美国PMI新订单跌入收缩区间、韩国出口增速降至个位数释放预警信号,7月以来大宗商品已开始交易衰退逻辑。内部看,国内经济小复苏、政策加码基建投资,但美欧通胀教训制约国内总量政策力度。下半年大宗需求总体偏弱化、品种有分化(内需定价的黑色系或好于外需定价的有色系与原油)。供给端,上游产能修复慢、能源有色库存偏低仍或起到一定支撑。总体看,下半年PPI环比或弱于上半年,同比因高基数将更快放缓。 市场启示 眼下核心CPI依旧低迷反映内需仍弱,不过疫情趋稳、社交经济类消费有所改善,PPI环比收窄反映制造业成本压力趋于缓解。向前看,CPI同比可能在7或8月破3%,但国内应对通胀的思路是保供,年内通胀还不构成货币政策收紧担忧。并且,今年CPI前低后高、中枢预计2.5%左右,仍能够完成全年3%的控通胀目标。与美国不同的是,国内需求相对乏力、下半年预计是小复苏,而美国自2020年至今消费等需求都超出了疫情前的趋势水平。因此美国加息抑制需求有必要性,而国内不至于打击需求控通胀、而是通过保供稳物价。例如2019-2020年超级猪周期、2021年大宗商品上涨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多数时间维持中性偏宽松状态。 当CPI破3%,市场可能作何反应?参考2019年,非洲猪瘟造成的猪周期曾带动CPI破3%(9月)、引发债市阶段性的通胀交易(9~10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跟随猪价上行)。但央行对供给驱动的通胀容忍度高,对实体通缩更加关注、着力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于当年11月降息后,通胀交易瓦解、利率窄幅波动直至新冠疫情出现。今年的特殊之处在于,全球都面临通胀困扰,中国也面临PPI传导、实体不确定导致成本上升、猪周期、低基数等压力,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不变,但需要兼顾更多因素。因此,下半年通胀担忧仍可能阶段性扰动债市情绪。股市方面,一是关注猪周期上行带动养殖板块盈利修复,二是关注社交消费需求修复、但疫情仍有扰动,三是下游必选消费继续受益于CPI上行,四是PPI-CPI剪刀差收敛带动中游利润率改善。 通胀图表 风险提示 1、政策力度超预期:若政策力度超预期带动内需修复,可能引发通胀压力显化。 2、猪价上涨超预期:猪价后续走势对CPI预测路径影响大。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07月09日发布的研报《CPI破3%渐近》,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