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科技】问界M7:手机和汽车能否擦出新火花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黄乐平 | TMT 研究组负责人/科技与电子首席 S0570521050001/ AUZ066 陈旭东 | 电子研究员 S0570521070004/BPH392 张宇 | 电子研究员 S0570121090024 华为发布问界M7;手机-车机融合、智能终端全场景生态闭环或成趋势 7/4,华为推出了中大型SUV—问界M7,开售2小时,订单破万,延续了问界首款车M5 4个月累计销量破1.8万的强劲势头。相较于主要竞品理想ONE,M7核心看点是首次实现了手机-车机的闭环鸿蒙生态,显示了手机品牌在造车过程中对品牌深度用户的绑定迁移能力。M7搭载华为主导的Huawei DriveONE增程平台,与Model Y相比,解决了里程焦虑。随着华为M7入局,35万元中大型SUV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的下一步是搭建类似智能手机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体系,手机品牌与汽车制造商加速整合(苹果、华为宣布造车;吉利收购魅族)。 问界M7:核心看点是连接手机-车机的闭环鸿蒙生态 问界M7的核心看点是手机-车机的闭环鸿蒙生态。问界M7搭载鸿蒙OS智能座舱技术,所有华为手机应用均可以在车机屏幕上操作,控制汽车硬件并远程遥控智能家居,实现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的鸿蒙生态闭环,对华为深度用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问界M7:尺寸、动力性能、智能化配置等方面在可比车型中居前 问界M7为6座中大型SUV,定价30-40万元。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5020*1945*1775mm,轴距为2820mm,尺寸大于同价位段宝马X3、奥迪Q5。动力系统方面,问界M7搭载Huawei DriveONE增程平台与1.5T四缸增程器,配备40kwh电池,后驱CLTC工况续航里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220/230km,相较于纯电动Model Y,解决了里程焦虑的难题。最大扭矩360N*m,百公里加速度4.8s,在可比车型中居前。智能化配置方面, M7 搭载鸿蒙座舱系统、15.6英寸2K中控大屏、 Huawei Sound车载音响、支持L2级辅助驾驶及Petal Maps的地图导航,对BBA车型形成了降维打击。 行业洞察#1:手机品牌造车,车厂造手机;手机车机融合加速 我们观察到,手机与车机的融合加速。一方面,手机品牌下场造车,苹果汽车计划于25年发布, 22年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全新Carplay车载系统支持iOS系统组件;小米独立造车,24年量产;华为问界M5/M7相继推出。另一方面,车企通过收购/与手机品牌合作等模式提升UI能力。7/4,吉利收购魅族,补齐车机智能化的短板。我们认为,长期看来智能终端发展或将呈现1)软硬件耦合、手机-车机融合,全场景生态闭环;2)软件定义智能终端,汽车系统迭代速度向手机靠拢等趋势。同时,我们注意到手机品牌下场造车过程中在产线、车规安全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考验。 行业洞察#2:30-40万元中大型SUV竞争白热化 造车新势力、手机品牌、传统车企三股势力角逐30-40万元中大型SUV市场。问界M7舒适版/豪华版/旗舰版定价31.98/33.98/37.98万元,主要竞品为特斯拉Model Y(1-5M22 30-40万元价位段中国整车销量占比:13%;新能源车销量占比:47%;)、理想ONE(1-5M22 30-40万元价位段中国整车销量占比:8%;新能源车销量占比:28%)、以及BBA(1-5M22 30-40万元价位段中国整车销量占比:28%)。随着M7的入局,智能化新势力与传统豪车品牌、电动车与油车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风险提示 芯片短缺、电池涨价;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疫情复苏。 点击查看报告原文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电池涨价;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疫情复苏。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2022年7月5日发布的报告《问界M7:手机和汽车能否擦出新火花》,分析师:黄乐平 SAC No.S0570521050001 | SFC No.AUZ066;陈旭东 SAC No. S0570521070004 | SFC No. BPH392;张宇 SAC No. S0570121090024 | SFC No. BSF274,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相关阅读----- 电子团队:2013-2020连续8年蝉联II All-China中国科技行业最佳分析师 计算机团队:2020年II All-China技术/IT服务和软件行业最佳分析师(大陆第1) 传媒团队:2020年II All-China传播与文化行业最佳分析师(大陆第1) 通信团队:2020年II All-China电信行业最佳分析师(大陆第2)| 2019年II All-China通信行业最佳分析师(大陆第1)
黄乐平 | TMT 研究组负责人/科技与电子首席 S0570521050001/ AUZ066 陈旭东 | 电子研究员 S0570521070004/BPH392 张宇 | 电子研究员 S0570121090024 华为发布问界M7;手机-车机融合、智能终端全场景生态闭环或成趋势 7/4,华为推出了中大型SUV—问界M7,开售2小时,订单破万,延续了问界首款车M5 4个月累计销量破1.8万的强劲势头。相较于主要竞品理想ONE,M7核心看点是首次实现了手机-车机的闭环鸿蒙生态,显示了手机品牌在造车过程中对品牌深度用户的绑定迁移能力。M7搭载华为主导的Huawei DriveONE增程平台,与Model Y相比,解决了里程焦虑。随着华为M7入局,35万元中大型SUV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的下一步是搭建类似智能手机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生态体系,手机品牌与汽车制造商加速整合(苹果、华为宣布造车;吉利收购魅族)。 问界M7:核心看点是连接手机-车机的闭环鸿蒙生态 问界M7的核心看点是手机-车机的闭环鸿蒙生态。问界M7搭载鸿蒙OS智能座舱技术,所有华为手机应用均可以在车机屏幕上操作,控制汽车硬件并远程遥控智能家居,实现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的鸿蒙生态闭环,对华为深度用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问界M7:尺寸、动力性能、智能化配置等方面在可比车型中居前 问界M7为6座中大型SUV,定价30-40万元。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5020*1945*1775mm,轴距为2820mm,尺寸大于同价位段宝马X3、奥迪Q5。动力系统方面,问界M7搭载Huawei DriveONE增程平台与1.5T四缸增程器,配备40kwh电池,后驱CLTC工况续航里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220/230km,相较于纯电动Model Y,解决了里程焦虑的难题。最大扭矩360N*m,百公里加速度4.8s,在可比车型中居前。智能化配置方面, M7 搭载鸿蒙座舱系统、15.6英寸2K中控大屏、 Huawei Sound车载音响、支持L2级辅助驾驶及Petal Maps的地图导航,对BBA车型形成了降维打击。 行业洞察#1:手机品牌造车,车厂造手机;手机车机融合加速 我们观察到,手机与车机的融合加速。一方面,手机品牌下场造车,苹果汽车计划于25年发布, 22年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全新Carplay车载系统支持iOS系统组件;小米独立造车,24年量产;华为问界M5/M7相继推出。另一方面,车企通过收购/与手机品牌合作等模式提升UI能力。7/4,吉利收购魅族,补齐车机智能化的短板。我们认为,长期看来智能终端发展或将呈现1)软硬件耦合、手机-车机融合,全场景生态闭环;2)软件定义智能终端,汽车系统迭代速度向手机靠拢等趋势。同时,我们注意到手机品牌下场造车过程中在产线、车规安全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考验。 行业洞察#2:30-40万元中大型SUV竞争白热化 造车新势力、手机品牌、传统车企三股势力角逐30-40万元中大型SUV市场。问界M7舒适版/豪华版/旗舰版定价31.98/33.98/37.98万元,主要竞品为特斯拉Model Y(1-5M22 30-40万元价位段中国整车销量占比:13%;新能源车销量占比:47%;)、理想ONE(1-5M22 30-40万元价位段中国整车销量占比:8%;新能源车销量占比:28%)、以及BBA(1-5M22 30-40万元价位段中国整车销量占比:28%)。随着M7的入局,智能化新势力与传统豪车品牌、电动车与油车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风险提示 芯片短缺、电池涨价;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疫情复苏。 点击查看报告原文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电池涨价;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疫情复苏。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2022年7月5日发布的报告《问界M7:手机和汽车能否擦出新火花》,分析师:黄乐平 SAC No.S0570521050001 | SFC No.AUZ066;陈旭东 SAC No. S0570521070004 | SFC No. BPH392;张宇 SAC No. S0570121090024 | SFC No. BSF274,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相关阅读----- 电子团队:2013-2020连续8年蝉联II All-China中国科技行业最佳分析师 计算机团队:2020年II All-China技术/IT服务和软件行业最佳分析师(大陆第1) 传媒团队:2020年II All-China传播与文化行业最佳分析师(大陆第1) 通信团队:2020年II All-China电信行业最佳分析师(大陆第2)| 2019年II All-China通信行业最佳分析师(大陆第1)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