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Q2债市复盘:疫情反复,震荡行情延续【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Q2债市复盘:疫情反复,震荡行情延续【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债券论坛】/ 发布时间:2022-07-0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Q2债市复盘:疫情反复,震荡行情延续【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梁伟超,SAC:S0360519070002 联系人:宋琦,SAC:S0360121070066 报告导读 二季度,债市收益率仍延续震荡形态,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U型”底部2.7%-2.85%的区间内震荡。4月以来超预期宽松的资金面持续支撑短端偏强的情绪,而长端受疫情拉长宽信用验证期的影响,始终处在震荡行情之中,收益率曲线走陡。 第一阶段:3月末至4月初,资金面跨季后明显放松,带动短端利率下行;长端受金融数据转弱,以及上海等多地疫情发酵的影响,“宽信用”验证期拉长,货币宽松预期再次升温,收益率小幅“抢跑”下行突破2.74%。 第二阶段:4月中下旬,超预期宽松的资金面维持,短端表现偏强;而长端行情受“半步”降准不及预期,“宽货币”利好出清,疫情对情绪层面的冲击衰减,以及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影响,现券收益率上行回到2.85%左右。 第三阶段:5月,资金利率中枢进一步下移,流动性维持极度宽松,短端保持强势;同时,北京疫情反复,对经济的影响持续兑现,高层会议突出强调经济修复压力,现券收益率下行突破2.7%。 第四阶段:5月末以来,新增确诊人数明显滑落,疫情防控压力边际缓和,“33条”等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宽信用”政策进入发力高峰,债市开始对经济修复定价,收益率上行回到2.84%附近。 风险提示: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债市波动加剧 正文 一、Q2债市复盘:疫情反复,震荡行情延续 二季度,债市收益率仍延续震荡形态,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U型”底部2.7%-2.85%的区间内震荡。4月以来超预期宽松的资金面持续支撑短端偏强的情绪,而长端受疫情拉长宽信用验证期的影响,始终处在震荡行情之中,收益率曲线走陡。疫情扩散带来的“稳增长”压力催化“宽货币”加码的预期,而市场对于资金面的变盘以及“宽信用”何时显效存在担忧,“宽信用”和“弱修复”之间的博弈成为主线,收益率整体波幅收窄,“低趋势、窄波动”的震荡行情延续。 第一阶段:3月末至4月初,资金面跨季后明显放松,带动短端利率下行;长端受金融数据转弱,以及上海等多地疫情发酵的影响,“宽信用”验证期拉长,货币宽松预期再次升温,收益率小幅“抢跑”下行突破2.74%。 3月末,上海等多地疫情爆发打破了市场对于“宽信用”快速验证的担忧。此外,统计局对1-2月经济数据进行复核,总量数据向偏弱的高频回归的概率加大,稳增长压力之下,债市多头情绪延续;同时,为对冲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前期市场对“宽货币”加码的预期得到政策层面的多次确认,3月30日公布的Q1货政例会公告呼应金融委会议,再度强调“主动应对,提振信心”的诉求,释放积极信号,月末收益率收于2.79%。跨季之后,资金面明显放松,4月6日国常会表态将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准”预期再度发酵,叠加股市震荡走跌,债市开始提前“抢跑”,至4月7日,长债收益率震荡下行至2.74%左右的低点。 第二阶段:4月中下旬,超预期宽松的资金面维持,短端表现偏强;而长端行情受“半步”降准不及预期,“宽货币”利好出清,疫情对情绪层面的冲击衰减,以及人民币快速贬值的影响,现券收益率上行回到2.85%左右。 进入中旬,4月11日中美10Y国债利差自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倒挂,且当天通胀和金融数据均好于预期,多重利空因素驱动下,债市情绪明显走弱。4月15日MLF降息预期落空,0.25个百分点的“半步”降准操作落地后,债市总体沿利多出尽的逻辑运行,资金面处于极度宽松的状态,短期难看到增量的利好,“宽货币”对于做多的支持力度有所退坡,现券收益率回升至2.82%左右;与此同时,宽信用政策进入发力的高峰期,4月18日,21世纪经济报道称地方债发行将于6月之前结束,央行、外汇局印发“23条”政策举措,要支持地方政府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依法合规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等,基建发力、专项债发行节奏再前置。4月末,外部压力明显增强,中美利差持续倒挂制约降息预期,自4月20日起,人民币汇率退出与美元“同涨”区间,经历一波快速贬值,资本流出压力使得国内股债市场同时承压,债市呈弱势震荡的形态,收益率小幅抬升至2.85%附近。 第三阶段:5月,资金利率中枢进一步下移,流动性维持极度宽松,短端保持强势;同时,北京疫情反复,对经济的影响持续兑现,高层会议突出强调经济修复压力,现券收益率下行突破2.7%。 上旬,疫情扰动加强,财新PMI、进出口数据均不及预期,5月13日公布的4月金融数据总量大幅弱于预期且结构不佳,居民部门加杠杆难度较大,企业中长期融资弱势,1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接近2.8%;中旬,疫情对经济的负面扰动继续兑现,4月经济数据发布后,债市反应较为平淡,中央财办有关领导提及“要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市场关于特别国债的讨论有所增强,在缺乏明确主线的情况下,收益率在2.8%-2.83%区间窄幅震荡。下旬,5月20日,5年LPR单独调降、国常会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释放宽信用信号;5月25日下午,全国经济相关电话工作会议召开,指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剧,并未推出非常规刺激政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最低触及2.6950%。 第四阶段:5月末以来,新增确诊人数明显滑落,疫情防控压力边际缓和,“33条”等稳增长政策密集出台,“宽信用”政策进入发力高峰,债市开始对经济修复定价,收益率上行回到2.84%附近。 时至5月底,5月30日公布PMI数据超预期,体现出疫情冲击消退、基本面修复的特征。6月1日起,上海开始全面复工复产,多部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33条”政策,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细则集中落地,叠加风险资产开始向上修复,共同抑制债市情绪,现券收益率升至2.75%附近。6月中旬,金融数据明显好于预期,经济数据向上弱修复,但市场此前预期较为充分,美债成为带动国内债市收益率上行的主因,海外通胀压力快速走高使得美联储加息幅度加码的预期渐浓,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直至5月16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75BP加息的靴子落地,利空出尽效应下美债上行止步,该阶段国债收益率上行至2.78%。6月末以来,防疫放松的信号继续强化,地产数据转暖,高频数据指向经济增长弱复苏;同时,地方债发行高峰叠加半年时点临近,资金面波动回归,资金价格较前期有所上行,区间内收益率最高上行至2.84%附近。 总的来看,疫情对“宽信用”的扰动成为二季度债市运行的主线。具体而言,3月末以来,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债市开始提前对后续政策宽松的预期进行定价,现券收益率抢跑下行为主;4月中下旬以后,疫情对情绪层面的冲击衰减,同时,宽松利好兑现后,长端转弱,收益率曲线明显趋陡;5月以来,北京疫情反复,悲观预期再度带动债市走强;5月末至今,疫情好转的信号不断强化,“稳增长”政策接续发力,债市逆风因素不断累积。 后续而言,疫情消退,前期脆弱的地产链条逐渐回暖,长端利率调整的压力开始显现,重点关注7月经济及金融数据对于“宽信用”成色的验证;而短端依旧维持在偏低的位置,交易较为拥挤,保护空间不足,随着7月税期回归后,资金价格存在向政策利率收敛的契机,或存在一定的调整风险。 二、风险提示 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债市波动加剧。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7月4日发布的报告《Q2债市复盘:疫情反复,震荡行情延续》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685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