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周报:重点关注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的模拟芯片厂商
(以下内容从国元证券《电子行业周报:重点关注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的模拟芯片厂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西部电子贺茂飞团队 贺茂飞 西部电子首席分析师 hemaofei@research.xbmail.com.cn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公众号推送信息仅面向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若您并非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公众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本文来自西部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7月3日发布的报告《电子行业周报:重点关注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的模拟芯片厂商》,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分析师:贺茂飞 | S0800521110001 核心结论 每周观点:关注模拟芯片厂商在汽车领域的突破。模拟芯片在汽车半导体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占比约29%,广泛应用于车身照明和其它外部装置,内部驾驶辅助系统、娱乐系统以及电动和动力总成系统。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进行测算,2020年全球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为125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到206亿美元。 当前行业终端需求分化,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仍较为疲软,根据中国信通院,5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55.9万部,同比下降约9%。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然火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5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44.7万辆,同比增长约106%。价格端,部分厂商模拟芯片产品价格已连续两个季度趋于稳定,而汽车模拟产品交期和价格仍处于上涨状况。 我们认为消费电子需求走弱对模拟芯片公司业绩有一定影响,但下游布局广泛且料号丰富的公司将展现业绩韧性。我们梳理了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在汽车领域的进展,整体而言国内模拟厂商汽车电子收入占比都不大,但已有厂商个别料号实现了批量供货,建议重点关注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的模拟芯片公司。 行情回顾:本周电子行业上涨4.08%,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模拟芯片设计板块涨跌幅表现最好,上涨9.68%;印制电路板板块涨跌幅表现靠后,下跌1.20%。行业动态:根据财联社,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半导体设备前五个月销额超756亿元,创历史新高;根据集微网,广州统计消息显示广州1-5月模拟芯片产量同比增长43.6%;6月29日,欧菲光在公司官网发布声明,南昌欧菲光被移除美国“实体清单”。 建议关注: 半导体设备材料:雅克科技/沪硅产业/华懋科技/晶瑞电材/华峰测控/北方华创/华海清科/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盛美上海; IDM:闻泰科技/三安光电/时代电气/士兰微/扬杰科技; 晶圆代工: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 半导体设计:纳芯微/东微半导/圣邦股份/赛微微电/澜起科技/晶晨股份/瑞芯微/中颖电子/斯达半导/宏微科技/新洁能/全志科技/恒玄科技/富瀚微/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卓胜微/晶丰明源/紫光国微/复旦微电/艾为电子/聚辰股份/普冉股份/希荻微/富瀚微/芯朋微/北京君正;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复工进度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目录 1 每周观点:关注模拟厂商在汽车领域的突破 1.1模拟芯片在汽车半导体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021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为50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7.34%。根据集微咨询,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带动下,预计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35亿美元,2021-2025年CAGR为13.2%。 海外厂商在汽车半导体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车规级半导体国产化率较低。海外半导体厂商起步较早,在技术积累以及客户资源方面都具有优势,根据Omdia统计,2020年全球前十大车规级半导体厂商中英飞凌以12.0%市占率位居榜首,国内企业暂无上榜。 从细分市场来看,模拟芯片在汽车半导体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占比约29%。从车身照明和其它外部装置,到内部驾驶辅助系统、娱乐系统以及电动和动力总成系统,都广泛地使用到模拟芯片。IHS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汽车半导体市场中模拟芯片占比约29%,是仅次于处理器的第二大市场。 传统燃油车对模拟芯片的需求集中在车身电子装置和照明上,而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面向汽车领域的模拟芯片性能和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模拟芯片需求也不断增加。根据IC Insights,2020年全球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为125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到206亿美元。 1.2重点关注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的模拟芯片厂商 当前行业下游需求分化,手机市场仍较为疲软,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2年5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55.9万部,同比下降约9%,相较于4月降幅有所收窄。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仍旺,景气度维持高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5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44.7万辆,同比增长约106%。 部分厂商模拟芯片产品价格已连续两个季度趋于稳定,但汽车模拟芯片交期和价格仍处于上涨状况。以信号链产品为例,美信和微芯的相关产品尽管货期仍处于延长状态,但是最近两个季度产品价格已不再上涨。受益于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拉动,汽车模拟产品市场需求仍比较旺盛。 海外模拟芯片厂商对汽车等市场预期乐观。德州仪器22Q1工业和汽车市场均增长约20%,企业系统增长约35%,增长主要来自数据中心和企业计算。ADI 22财年Q2汽车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45%,BMS单季度收入首次超过1亿美元。MPS预计数据中心领域市场将加速增长。矽力杰表示工业、通讯、汽车领域订单能见度较高。 我们梳理了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在汽车领域的进展,整体而言国内模拟厂商汽车电子收入占比都相对较小,部分厂商汽车模拟芯片仍处于研发阶段,而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艾为电子、上海贝岭、希荻微已有产品实现批量供货。相对而言,纳芯微在汽车领域的进展走在行业前列,2021年上半年纳芯微汽车电子收入占比约7%,公司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已经对比亚迪、五菱汽车、长城汽车、一汽集团、宁德时代等厂商进行批量供货,相关业务增速较高,预计未来汽车领域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二 本周电子板块行情回顾 2.1行业行情 本周电子行业上涨4.08%,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 本周电子子板块中,模拟芯片设计板块涨跌幅表现最好,上涨9.68%;印制电路板板块涨跌幅表现靠后,下跌1.20%。15个电子子板块中,共有12个板块取得相对沪深300(1.64%)的超额收益。 指数方面,本周电子行业指数上涨4.08%,跑赢沪深300指数(1.64%),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9.56%,跑输标普500指数(-2.21%)。 2.2个股表现 本周电子行业涨幅居前的个股分别为:传艺科技(61.01%)、宇顺电子(23.90%)、易天股份(20.80%)等,涨幅靠后的个股分别为飞荣达(-14.90%)、三利谱(-11.76%)、南亚新材(-11.74%)等。 对于大市值公司而言,300亿市值以上电子公司本周涨幅靠前的有天华超净(19.68%)、瑞芯微(18.07%)、汇顶科技(16.23%),涨幅靠后的有东山精密(-4.18%)、扬杰科技(-1.53%)、深南电路(-1.11%)。 海外方面,本周主要电子股均有所下跌,高通下跌1.25%,苹果下跌1.93%,亚德诺下跌4.53%,MPS下跌12.82%,英伟达下跌15.20%,日月光下跌19.02%。 2.3陆股通动态 陆股通方面,本周资金净流入排名前五有歌尔股份(5.20亿元)、立讯精密(2.44亿元)、京东方A(2.16亿元)、兆易创新(2.15亿元)、紫光国微(1.90亿元);排名后五名为长信科技(-1.12亿元)、士兰微(-1.13亿元)、卓胜微(-2.61亿元)、北方华创(-3.44亿元)、闻泰科技(-11.29亿元)。 三 本周行业新闻 GlobalWafers计划在美国德州建厂:据日经报道,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硅片生产商GlobalWafers周一宣布,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造一座价值50亿美元的工厂,公司表示,德克萨斯工厂最早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将成为美国最大的300毫米晶圆材料生产基地,建设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设备将分多个阶段安装,最终的月产能将达到120万片12英寸硅晶圆。(集微网) 日本半导体设备前五个月销额超756亿元,创历史新高: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5月份日本制芯片设备销售额较去年同月增长0.8%至3077.18亿日元(152.32亿元人民币),连续第17个月呈现增长,月销售额创下历史次高纪录。2022年1-5月期间日本芯片设备累计销售额达1兆5291.17亿日元(折合人民币756.91亿元),较去年同期涨28%,销售额创历年同期历史新高纪录。(财联社) 宁德时代新投资一家SiC企业:6月29日,深圳市重投天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宁德时代等多名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1.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2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275%。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法定代表人为杨建,经营范围包含:生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产品(碳化硅晶片、碳化硅外延晶片);研究、开发碳化硅晶片、碳化硅外延晶片等。(36氪) Gartner预测2022年全球PC出货量将下降9.5%,大中华区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18.3%: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称2022年全球PC出货量将下降9.5%,全球手机出货量将下降7.1%,全球总设备(电脑、平板和手机)出货量将下降7.6%。其中,大中华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降18.3%。(Gartner) 广州1-5月模拟芯片产量同比增长43.6%:广州统计消息显示,重点产品中,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增势较好,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模拟芯片、智能电视、显示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倍、43.6%、39.3%、22.4%。(集微网) 南昌欧菲光被移除美国“实体清单”:6月29日,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被移除实体清单声明》。《声明》指出,美国政府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ERC)于2022年6月28日做出最终决定,将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正式从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实体清单中移除。(欧菲光公司官网) 三星3纳米GAA架构制程技术芯片开始生产:6月30日,作为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厂商之一的三星电子宣布, 基于3nm全环绕栅极(Gate-All-AroundT,简称 GAA)制程工艺节点的芯片已经开始初步生产。(芯智讯) 韩国5月芯片库存增长53.4%:韩国统计厅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芯片库存较上年同期增长53.4%,为四年多最大增幅。(财联社) 618网购节期间智能手机销量1400万部,同比下降25%:6月30日,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指出,在今年中国6.18网购节期间,智能手机销量为1400万部,同比下降25%。苹果销售近700万部iPhone,表现优于市场,同比小幅下降4%。小米和荣耀分列二三名,小米占30%销量份额,略低于前一年的32%,荣耀占10%销量份额,高于前一年的6%。(Strategy Analytics) 小米官宣自研电池管理芯片:7月1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其微博披露了其一系列新技术,当中就包括了其一颗自研芯片——小米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据雷军介绍,澎湃P1快充芯片加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实现了电池管理全链路技术的自研。雷军表示,小米过去5年,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超40%。未来5年研发投入预计将超1000亿,持续探索技术新方向。(集微网) IDC预测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102.4亿元:IDC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开年以来,数字人几乎成为AI第一热门赛道,在诸多应用场景大放光彩。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2.4亿元。(环球网) 高通发布Wi-Fi 7射频前端,支持5G与Wi-Fi并发:近日,高通宣布推出全新的射频前端模组,将支持蓝牙、Wi-Fi 6E和下一代Wi-Fi 7,支持5G与Wi-Fi共存,还能与高通ultraBAW滤波器配合以支持5G/Wi-Fi并发,该模组可用于汽车、XR扩展现实、PC、可穿戴设备、移动宽带、物联网等众多场景。(IT之家) 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正式发布:近日,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正式发布。该平台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成立,将打造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央广网) 四 风险提示 1、市场竞争加剧。如果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行业将可能面临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缩减的风险。 2、复工进度不及预期。当前依然存在疫情多点散发反复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较大面积的疫情扩散将会影响行业整体复工进度。 3、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短期来看,内外部宏观环境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以及外围局势持续扰动,市场风险偏好有下降的风险。
西部电子贺茂飞团队 贺茂飞 西部电子首席分析师 hemaofei@research.xbmail.com.cn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公众号推送信息仅面向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若您并非西部证券的专业投资者。请取消关注本公众号,不再订阅、接受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公众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本文来自西部证券研究所于2022年7月3日发布的报告《电子行业周报:重点关注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的模拟芯片厂商》,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分析师:贺茂飞 | S0800521110001 核心结论 每周观点:关注模拟芯片厂商在汽车领域的突破。模拟芯片在汽车半导体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占比约29%,广泛应用于车身照明和其它外部装置,内部驾驶辅助系统、娱乐系统以及电动和动力总成系统。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进行测算,2020年全球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为125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到206亿美元。 当前行业终端需求分化,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需求仍较为疲软,根据中国信通院,5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55.9万部,同比下降约9%。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然火热,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5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44.7万辆,同比增长约106%。价格端,部分厂商模拟芯片产品价格已连续两个季度趋于稳定,而汽车模拟产品交期和价格仍处于上涨状况。 我们认为消费电子需求走弱对模拟芯片公司业绩有一定影响,但下游布局广泛且料号丰富的公司将展现业绩韧性。我们梳理了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在汽车领域的进展,整体而言国内模拟厂商汽车电子收入占比都不大,但已有厂商个别料号实现了批量供货,建议重点关注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的模拟芯片公司。 行情回顾:本周电子行业上涨4.08%,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模拟芯片设计板块涨跌幅表现最好,上涨9.68%;印制电路板板块涨跌幅表现靠后,下跌1.20%。行业动态:根据财联社,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半导体设备前五个月销额超756亿元,创历史新高;根据集微网,广州统计消息显示广州1-5月模拟芯片产量同比增长43.6%;6月29日,欧菲光在公司官网发布声明,南昌欧菲光被移除美国“实体清单”。 建议关注: 半导体设备材料:雅克科技/沪硅产业/华懋科技/晶瑞电材/华峰测控/北方华创/华海清科/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盛美上海; IDM:闻泰科技/三安光电/时代电气/士兰微/扬杰科技; 晶圆代工: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 半导体设计:纳芯微/东微半导/圣邦股份/赛微微电/澜起科技/晶晨股份/瑞芯微/中颖电子/斯达半导/宏微科技/新洁能/全志科技/恒玄科技/富瀚微/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卓胜微/晶丰明源/紫光国微/复旦微电/艾为电子/聚辰股份/普冉股份/希荻微/富瀚微/芯朋微/北京君正;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复工进度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偏好下降。 目录 1 每周观点:关注模拟厂商在汽车领域的突破 1.1模拟芯片在汽车半导体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2021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为50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7.34%。根据集微咨询,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带动下,预计2025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35亿美元,2021-2025年CAGR为13.2%。 海外厂商在汽车半导体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车规级半导体国产化率较低。海外半导体厂商起步较早,在技术积累以及客户资源方面都具有优势,根据Omdia统计,2020年全球前十大车规级半导体厂商中英飞凌以12.0%市占率位居榜首,国内企业暂无上榜。 从细分市场来看,模拟芯片在汽车半导体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占比约29%。从车身照明和其它外部装置,到内部驾驶辅助系统、娱乐系统以及电动和动力总成系统,都广泛地使用到模拟芯片。IHS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汽车半导体市场中模拟芯片占比约29%,是仅次于处理器的第二大市场。 传统燃油车对模拟芯片的需求集中在车身电子装置和照明上,而随着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面向汽车领域的模拟芯片性能和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模拟芯片需求也不断增加。根据IC Insights,2020年全球汽车模拟芯片市场规模为125亿美元,预计2022年达到206亿美元。 1.2重点关注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的模拟芯片厂商 当前行业下游需求分化,手机市场仍较为疲软,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22年5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55.9万部,同比下降约9%,相较于4月降幅有所收窄。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仍旺,景气度维持高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5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为44.7万辆,同比增长约106%。 部分厂商模拟芯片产品价格已连续两个季度趋于稳定,但汽车模拟芯片交期和价格仍处于上涨状况。以信号链产品为例,美信和微芯的相关产品尽管货期仍处于延长状态,但是最近两个季度产品价格已不再上涨。受益于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拉动,汽车模拟产品市场需求仍比较旺盛。 海外模拟芯片厂商对汽车等市场预期乐观。德州仪器22Q1工业和汽车市场均增长约20%,企业系统增长约35%,增长主要来自数据中心和企业计算。ADI 22财年Q2汽车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45%,BMS单季度收入首次超过1亿美元。MPS预计数据中心领域市场将加速增长。矽力杰表示工业、通讯、汽车领域订单能见度较高。 我们梳理了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在汽车领域的进展,整体而言国内模拟厂商汽车电子收入占比都相对较小,部分厂商汽车模拟芯片仍处于研发阶段,而圣邦股份、思瑞浦、纳芯微、艾为电子、上海贝岭、希荻微已有产品实现批量供货。相对而言,纳芯微在汽车领域的进展走在行业前列,2021年上半年纳芯微汽车电子收入占比约7%,公司隔离与接口芯片、驱动与采样芯片已经对比亚迪、五菱汽车、长城汽车、一汽集团、宁德时代等厂商进行批量供货,相关业务增速较高,预计未来汽车领域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二 本周电子板块行情回顾 2.1行业行情 本周电子行业上涨4.08%,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位。 本周电子子板块中,模拟芯片设计板块涨跌幅表现最好,上涨9.68%;印制电路板板块涨跌幅表现靠后,下跌1.20%。15个电子子板块中,共有12个板块取得相对沪深300(1.64%)的超额收益。 指数方面,本周电子行业指数上涨4.08%,跑赢沪深300指数(1.64%),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9.56%,跑输标普500指数(-2.21%)。 2.2个股表现 本周电子行业涨幅居前的个股分别为:传艺科技(61.01%)、宇顺电子(23.90%)、易天股份(20.80%)等,涨幅靠后的个股分别为飞荣达(-14.90%)、三利谱(-11.76%)、南亚新材(-11.74%)等。 对于大市值公司而言,300亿市值以上电子公司本周涨幅靠前的有天华超净(19.68%)、瑞芯微(18.07%)、汇顶科技(16.23%),涨幅靠后的有东山精密(-4.18%)、扬杰科技(-1.53%)、深南电路(-1.11%)。 海外方面,本周主要电子股均有所下跌,高通下跌1.25%,苹果下跌1.93%,亚德诺下跌4.53%,MPS下跌12.82%,英伟达下跌15.20%,日月光下跌19.02%。 2.3陆股通动态 陆股通方面,本周资金净流入排名前五有歌尔股份(5.20亿元)、立讯精密(2.44亿元)、京东方A(2.16亿元)、兆易创新(2.15亿元)、紫光国微(1.90亿元);排名后五名为长信科技(-1.12亿元)、士兰微(-1.13亿元)、卓胜微(-2.61亿元)、北方华创(-3.44亿元)、闻泰科技(-11.29亿元)。 三 本周行业新闻 GlobalWafers计划在美国德州建厂:据日经报道,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硅片生产商GlobalWafers周一宣布,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造一座价值50亿美元的工厂,公司表示,德克萨斯工厂最早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将成为美国最大的300毫米晶圆材料生产基地,建设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设备将分多个阶段安装,最终的月产能将达到120万片12英寸硅晶圆。(集微网) 日本半导体设备前五个月销额超756亿元,创历史新高:日本半导体制造装置协会(SEAJ)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5月份日本制芯片设备销售额较去年同月增长0.8%至3077.18亿日元(152.32亿元人民币),连续第17个月呈现增长,月销售额创下历史次高纪录。2022年1-5月期间日本芯片设备累计销售额达1兆5291.17亿日元(折合人民币756.91亿元),较去年同期涨28%,销售额创历年同期历史新高纪录。(财联社) 宁德时代新投资一家SiC企业:6月29日,深圳市重投天科半导体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宁德时代等多名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1.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2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275%。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法定代表人为杨建,经营范围包含:生产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产品(碳化硅晶片、碳化硅外延晶片);研究、开发碳化硅晶片、碳化硅外延晶片等。(36氪) Gartner预测2022年全球PC出货量将下降9.5%,大中华区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18.3%:分析机构Gartner预测称2022年全球PC出货量将下降9.5%,全球手机出货量将下降7.1%,全球总设备(电脑、平板和手机)出货量将下降7.6%。其中,大中华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降18.3%。(Gartner) 广州1-5月模拟芯片产量同比增长43.6%:广州统计消息显示,重点产品中,1-5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增势较好,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模拟芯片、智能电视、显示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倍、43.6%、39.3%、22.4%。(集微网) 南昌欧菲光被移除美国“实体清单”:6月29日,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被移除实体清单声明》。《声明》指出,美国政府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ERC)于2022年6月28日做出最终决定,将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正式从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实体清单中移除。(欧菲光公司官网) 三星3纳米GAA架构制程技术芯片开始生产:6月30日,作为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厂商之一的三星电子宣布, 基于3nm全环绕栅极(Gate-All-AroundT,简称 GAA)制程工艺节点的芯片已经开始初步生产。(芯智讯) 韩国5月芯片库存增长53.4%:韩国统计厅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芯片库存较上年同期增长53.4%,为四年多最大增幅。(财联社) 618网购节期间智能手机销量1400万部,同比下降25%:6月30日,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研究指出,在今年中国6.18网购节期间,智能手机销量为1400万部,同比下降25%。苹果销售近700万部iPhone,表现优于市场,同比小幅下降4%。小米和荣耀分列二三名,小米占30%销量份额,略低于前一年的32%,荣耀占10%销量份额,高于前一年的6%。(Strategy Analytics) 小米官宣自研电池管理芯片:7月1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其微博披露了其一系列新技术,当中就包括了其一颗自研芯片——小米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据雷军介绍,澎湃P1快充芯片加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实现了电池管理全链路技术的自研。雷军表示,小米过去5年,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超40%。未来5年研发投入预计将超1000亿,持续探索技术新方向。(集微网) IDC预测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102.4亿元:IDC最新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开年以来,数字人几乎成为AI第一热门赛道,在诸多应用场景大放光彩。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2.4亿元。(环球网) 高通发布Wi-Fi 7射频前端,支持5G与Wi-Fi并发:近日,高通宣布推出全新的射频前端模组,将支持蓝牙、Wi-Fi 6E和下一代Wi-Fi 7,支持5G与Wi-Fi共存,还能与高通ultraBAW滤波器配合以支持5G/Wi-Fi并发,该模组可用于汽车、XR扩展现实、PC、可穿戴设备、移动宽带、物联网等众多场景。(IT之家) 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正式发布:近日,我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平台“开放麒麟”正式发布。该平台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成立,将打造具有自主创新技术的开源桌面操作系统。(央广网) 四 风险提示 1、市场竞争加剧。如果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行业将可能面临主要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缩减的风险。 2、复工进度不及预期。当前依然存在疫情多点散发反复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较大面积的疫情扩散将会影响行业整体复工进度。 3、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短期来看,内外部宏观环境依旧存在不确定性,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以及外围局势持续扰动,市场风险偏好有下降的风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