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 | 每周深度评 06.25-07.01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风度 | 每周深度评 06.25-07.01》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天风研究《每周深度评》系列, 精选本周行业&公司深度研究报告10篇, 帮助读者把握市场焦点, 了解行业动态以及深入解读公司。 行业研究 行业深度 【电新】 《电车2.0快充时代:补能提效,从电池材料、零部件看投资机会—新技术系列报告》 行业专题 【电新】 《微逆深度2:为什么微逆渗透率会提升?竞争壁垒是什么?—电气设备》 行业专题 【海外】 《2022年618各电商平台表现总结——消费复苏带动销售额增长,直播电商表现亮眼店播趋势明显》 行业深度 【能源】 《能源转型下,欧洲炼化乙烯行业的现状与趋势—石油石化》 行业深度 【机械】 《从自动化线到模组结构件——先惠技术的第二增长极—机械设备》 行业专题 【食品】 《格局改善,管理向上,复合调味品赛道迎拐点——复合调味品行业专题报告—食品饮料行业专题研究》 公司研究 首次覆盖 【轻工】 《力合科创(002243):立足“科创服务”+“新材料产业”双主业,科创业务资源优势显著》 首次覆盖 【电子】 《C龙芯(688047):深耕CPU行业20余年,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公司深度 【环保公用】 《国能日新(301162):新能源发电预测领跑者,布局电力交易、虚拟电厂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深度 【农林牧渔】 《普莱柯(603566):注重创新显成效,动保研发领头羊打开成长空间!》 行业深度 【电新】 《电车2.0快充时代:补能提效,从电池材料、零部件看投资机会—新技术系列报告》 电车2.0快充时代:能否像传统车加油一样实现快速充电,成为消费者“新的需求痛点”。因此,快充技术的进步、补能效率的提升剑指核心问题,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下一个风口。 而从终端配套看,22年新车型开始重视快充性能。今年小鹏G9、理想L9纷纷配套大功率充电。 实现快充在于:1)电池端:提升电芯倍率性能;2)充电端:实现高电压(800V)平台充电 电池层面: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包已能支持2C充电倍率,往上提升类似木桶效应,短板在负极,需解决负极析锂问题,解决办法如下: 负极:1)对石墨材料进行改性处理(表面包覆、混合无定型碳);2)采用硅负极。硅从各个方向提供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而石墨只能从层状的端面方向提供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且硅嵌锂电位高,析锂风险小,能够容忍更大的充电电流(Si:0.4V vs C:0.1V)。 导电剂:碳纳米管CNT在对石墨材料和硅负极的处理上均有应用。石墨负极可以加CNT改性,硅负极离子导电性大大低于石墨负极,需添加高性能导电剂(单壁碳管)改善。 电解液:含双氟磺酰亚胺锂盐(LiFSI)的电解液具有比含其他锂盐(LiFSI > LiPF6 > LiTFSI> LiClO4 >LiBF4)电解液更高的电导率,且其含氟量较低,更为环保,因此LiFSI更利于快充。 粘结剂:若采用硅负极,负极粘结剂采用PAA更为匹配(石墨体系下是SBR)。 电池:从最高可实现电芯倍率和终端快充车型配套上看,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表现较为优异。 充电端:电压平台从400V提升至800V,元器件使用寿命下降,需选择更高耐压值的元器件。在数量上,新增DC/DC可能提升薄膜电容、合金软磁使用数量。 行业专题 【电新】 《微逆深度2:为什么微逆渗透率会提升?竞争壁垒是什么?—电气设备》 本篇报告主要回答市场关心的两个问题:微逆的渗透率与市场空间测算、微逆企业间的差异性与行业壁垒,核心结论为微型逆变器行业空间受益于安全性、经济性、组件级运维三大优势,正处于高增长阶段(2020-2025年CAGR有望在44%+),而国内企业短期凭一拖四等产品错位竞争拓展市场,长期优化一拖一产品直接与Enphase进行竞争,同时在拉美等地区国内企业已经占据优势,未来国内头部微型逆变器企业或可享受微逆赛道高增速+自身市占率提升的增长。 投资建议:赛道整体高增长+高ROE,重点推荐国内微逆赛道龙头公司【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德业股份】。 禾迈股份:22Q1公司营收2.3亿元,同增96%,看好公司美国市场的突破(已打入CED)+国内市场的期权(短期看整县)+关断器&储能业务的拓展。 昱能科技:22Q1公司营收分别1.7亿元,同增52%,看好公司微逆业务随新品推出而量利双升+关断器&储能业务的拓展+代工模式在需求高增时弹性更大。 德业股份:22Q1公司营收8.4亿元,同比微降,主要系家电业务收入大幅降低,看好公司储能业务随行业高增(系统带来增量)+欧洲市场的开拓+一拖四微逆产品的放量。 行业专题 【海外】 《2022年618各电商平台表现总结——消费复苏带动销售额增长,直播电商表现亮眼店播趋势明显》 618大促期间全网销售额达6959亿元,直播电商翻倍增长 其中,综合电商销售总额达5826亿元,同比增长0.7%,直播电商消费总额达1445亿元,同比增长124.1%,社区团购GMV为153亿元,同比增长15.4%,新零售销售总额达224亿元,同比增长26.0%。品类方面,全网家电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7%,美妆护肤类商品销售额则有所下滑。直播电商方面,各大头部主播缺席,单主播带货金额下降明显。 头部主播缺席,品牌自营化趋势明显,2020年店播成交额占整体直播电商的32.1%,预计2023年占比将接近50.0% 头部主播退场后,平台对内加大对中小主播的扶持力度,对外寻找新的流量增量,不仅广挖达人还用内容化战略吸引平台之外的流量。对于品牌而言,企业自播或将成为新趋势。品牌自播占比持续提升,越来越多品牌开始搭建自运营团队的操盘团队。 天猫:参与品牌及商家参与度下降,主要集中在个人护肤品 从预售情况看,天猫参与品牌数较去年同期下降51%,商品数下降35%,显示商家参与力度下降;品类方面,个护化妆品仍然较为集中,预售件数近2140万件;年轻消费者群体开始青睐智能懒人家具。 京东: 同比增长10.33%,较往年增速放缓,同时全网占比小幅下滑,家电与手机服务表现亮眼 2022年京东618期间GMV为3793亿元,高于2021年的3438亿元,同比增长10.33%,但全网占比小幅下滑到54.5%,低于2021年的59.43%;空气炸锅、射频美容仪、扫地机器人等趋势家电销售额大幅增长;同时,通过以旧换新方式购买新机的销量同比增长超3.1倍,机碎屏险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小米成为今年京东618的手机品牌销量冠军。 抖音:活动期GMV总计866亿元,直播总时长跃升至4045万小时 自6月10号起,新东方旗下直播间“东方甄选”凭借独特的直播模式迅速出圈;618期间累计销售额突破3亿,累计观看人数突破3亿,日均观看达千万以上;品类方面,服饰与美妆仍为主要构成,3C数码家电类对拉动GMV作用显著。 快手:信任购业务爆发,品牌商家参与度和销售额均取得突破 信任购业务合计覆盖订单超4亿;品牌商家GMV同比去年616增长达到515%,今年参加活动的商家数量为去年116大促活动的8倍;用户层面,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在快手购物,90后、00后买家增长明显,其中00后买家同比增长47.97%。 拼多多:多品类消费复苏,手机类目GMV同比增长148%,消费者人群年轻化。618后期销量销售额增速明显 618期间多品类消费复苏,家电、美妆、日化三品类增量翻倍:家电品牌在今年拼多多618的战绩再创新高,全品类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03%,实现翻倍增长;美妆全品类销量同比增长122%;日化全品类同比增长110%;手机类目在618期间继续保持强势劲头,销售额同比增长148%,订单量同比增长118%,新一线城市人群成消费主力军。 行业深度 【能源】 《能源转型下,欧洲炼化乙烯行业的现状与趋势—石油石化》 欧盟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品市场。过去几年,受制于成本竞争力等因素,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但欧洲化工业仍有其亮点,偏高端的特种化学品和消费化学品拥有竞争优势,是净出口。 炼油方面:过去十年,欧洲炼厂是全球格局迁移的受损者,受疫情和碳中和影响,产能净淘汰。未来几年,俄乌战争将给欧洲炼厂带来更大难题。 第一、欧洲成品油消费结构柴油占比高,且依赖俄罗斯,第六轮制裁落地可能加大欧洲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供给缺口。 第二、由于欧洲减少采购俄罗斯的Ural原油,不得不面临溢价采购中东或其他油种,提升了加工原油成本。一些炼厂按照加工俄罗斯油种设计,寻找替代油种,炼厂也需要对二次加工做出调整,提高了加工难度。 第三,氢气是炼厂主要的辅料,用于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而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抬升了制氢成本。 乙烯方面:竞争力弱、产能萎缩,但产业集群效应较强,下游精细化工以及低碳领域保有一定竞争力。 欧洲乙烯由于其原料结构石脑油为主,成本竞争力偏弱。但存量加工能力仍较大,欧洲乙烯生产和消费基本自给自足,PVC有一定出口。另外,欧洲乙烯工业和下游衍生物的特点是,管网非常发达,产业集群效应比较强。以安特卫普产业园为例,炼油和乙烯呈现减量发展,未来增量投资或更偏向于精细化工品、氢能、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领域。 行业深度 【机械】 《从自动化线到模组结构件——先惠技术的第二增长极—机械设备》 先惠技术: 公司系国内智能装备领域领军企业,目前主要为国内外中高端汽车生产企业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在短短数年内迅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国内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盈利质量不断提高,营业收入由2018年3.25亿元增长到2021年11.0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0.23%;2018年-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为0.28、0.72、0.61、0.7亿元。2018年-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35.72%;同时,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化装置收入占比由2017年的51.49%增加到2021年的93.52%,公司开始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化装置业务。 并购情况: 先惠技术以现金购买石增辉、林陈彬、林立举合计持有的宁德东恒 51%股权,交易金额合计为 81,600 万元。宁德东恒大股东石增辉承诺,宁德东恒2022年-2024年度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亿元、1.6亿元、1.7亿元(净利润承诺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小值为计算依据),同时规定了业绩补偿和超额奖励条款:若2022年-2024年实际净利润分别低于承诺净利润的80%,通过宁德东恒股权或现金进行补足、累计超出部分的30%作为超额奖励,但总奖励不超过8.16亿元的20%。 锂电池结构件行业情况: 锂电池主流的封装形式有三种:圆柱、方形和软包,其中市场占比较大的是方形锂电池。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外壳、顶盖等组成。精密结构件与下游产品联系紧密,下游高端品牌客户通常会寻找优秀的精密结构件供应商共同研发、紧密配合,因此动力锂电池的不断增长将会带动下游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的快速增长。除此之外,锂电池结构件具有认证周期长的特点,前期产品和技术磨合期一般为3-5年,因此进入锂电池结构件行业的壁垒较高,国内外锂电池结构件企业主要有:科达利、韩国SANGSINEDP、日本FUJISPRINGS、震裕科技、宁德东恒等。 行业专题 【食品】 《格局改善,管理向上,复合调味品赛道迎拐点——复合调味品行业专题报告—食品饮料行业专题研究》 2013-2017年,复合调味品行业处于蓝海起步阶段,近些年因为连锁化率的提升、效率提升需求等因素,步入快速增长阶段。伴随复合调味品市场的需求旺盛且行业仍为蓝海市场,众多企业于20-21年加快布局,行业受到资本热捧。后疫情时期,消费品行业整体景气度恶化,调味品行业整体需求放缓。此外,2021年上半年社区团购给调味品行业带来冲击,成本的持续上涨也使行业利润承压。从复合调味品行业来看,我们认为行业的调整有以下几个因素:1)由于大量企业的持续涌入,竞争格局恶化,行业产能过剩;2)19-20年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是渠道红利的体现,实际的动销情况弱于报表表现;3)行业相关企业经过快速的渠道扩张和SKU的丰富之后,使得管理边际无法匹配。 投资建议:C端复苏看企业自身边际改善,B端看疫情复苏情况。 从当前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我们预计C端复调龙头在触底后大概率迎来反弹,叠加管理持续向上、渠道持续优化,有望实现边际改善,推荐天味食品,关注颐海国际。2022年上半年疫情的多点反复使B端调味品公司短期承压,伴随疫情逐步缓解,有望率先回暖,长期来看,餐饮产业链量增趋势不改,伴随连锁化率的持续提升以及对效率提升的需求,B端复合调味品符合餐饮行业对标准化的需求,市场空间较大,且上游集中度有望提升,相关专业性企业在产业链地位有望提升,建议关注日辰股份。 首次覆盖 【轻工】 《力合科创(002243):立足“科创服务”+“新材料产业”双主业,科创业务资源优势显著》 科创服务:集聚技术、载体、人才、资金四大要素,竞争优势显著。2017年之前力合科创以投资孵化收益为主,2018 年后收入以基础孵化、体系推广、园区载体三大业务为主,投资收益为补充。目前,力合科创已在全国拥有科技创新中心与产业基地37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个。此外,公司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美洲、欧洲、以色列、日本等地共同建立了7大海外创新中心。力合科创累计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累计孵化服务企业31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2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以及200多个海归明星科技项目。 化妆品包装:通产丽星为中国化妆品新材料包装领域龙头企业。公司与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等国际知名品牌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为百雀羚、蓝月亮等优质民族品牌商提供包装整体解决方案。 力合云记研发的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具备长效、安全和广谱有效性优势,应用领域广泛,解决了新冠病毒“环境传人”的问题。截止2022年5月,首批1000套应用 “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的“智能核酸采样亭”已投产。此外,力合科创在数字经济领域加速布局,在大数据领域,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产业服务平台;在智慧城市领域,数云科际致力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先进的建筑/设施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建筑行业数字化治理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全资通产丽星为中国化妆品新材料包装领域龙头企业,2019年公司通过并购新增科技服务业务,收入结构为以基础孵化、体系推广、园区载体三大业务为主,投资收益为补充,力合云记研发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此外,公司加速布局数字经济,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首次覆盖 【电子】 《C龙芯(688047):深耕CPU行业20余年,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公司背靠中科院计算所,深耕国产CPU 20余年,技术实力雄厚。2021年,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系统的4核3A5000处理器芯片发布。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系统的16核3C5000处理器芯片研制成功,关键IP源代码均为自研,性能逼近市场主流产品水平。 CPU黄金赛道,国产厂商大有可为。CPU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桌面和服务器等。根据IDC数据,PC市场,2018年-2021年全球出货量保持增长,增速不断上升,2021年增幅达到14.8%,整体出货量达到3.49亿台/年。服务器领域,2020年与2021年增速显著,2021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达1354万台,同比增长11%。中国是全球服务器及PC主要市场,成长幅度超过全球增速。根据IDC数据2021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391.1万台,占全球出货量的28.9%,是全球主要的服务器市场,同比增长率达12%,超过全球增速。国内PC出货量增速19-21年持续提升,2021年整体出货量达0.57亿台/年左右,占全球出货量的16.33%,增速达16%,超过全球增速。国内PC和服务器CPU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拥有自主指令集,自研IP核,提升单核性能,龙芯引领国产CPU自主可控。在芯片研发方面,公司发布了龙芯自主指令集LoongArch,研制出包括系列化CPU IP核、GPU IP核、内存控制器及PHY、高速总线控制器及PHY等上百种IP核。从性能看,龙芯产品不断优化演进,新发布的龙芯3C5000L处理器采用完全自主的LoongArch指令架构;16核心单芯片unixbench分值9500以上,双精度计算能力达560GFlops,16核处理器峰值性能与典型ARM 64核处理器的峰值性能相当,龙芯引领国产CPU走向自主可控。 考虑到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中国产CPU第一股,具有稀缺性,截至6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对应22/23/24年PE倍数为115.7/85.1/65.2,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深度 【环保公用】 《国能日新(301162):新能源发电预测领跑者,布局电力交易、虚拟电厂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专注新能源发电预测领域十余年,受益于中国新能源装机高增长,2021年公司收入、利润分别为3.0、0.6亿元,CAGR 4分别为20%、27%。具间歇性和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发电功率预测助力新能源电力实现“可看见、可预测、可调控”,需求刚性凸显。公司核心业务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成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1)能源数字化浪潮(β):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下带来的能源数字化需求放量,我们测算2025年新能源发电预测市场有望达15亿元,CAGR 4=16.2%。公司专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行业超10年,深度绑定五大四小等优质客户,有望深度受益于行业需求放量。 2)市占率提升(α):预测精度和服务质量是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2019年公司风/光市占率分别达19%/22%,预测精度领跑行业,服务快速反馈、及时响应,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此外,由于气象数据采集后可重复利用,公司发电预测服务边际成本低、规模效应强,伴随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前瞻布局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等优质赛道,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逐步转向“预测+电力交易/群控群调/储能能量管理”等交互性的应用系统或平台,相继推出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分布式群控群调(电网侧)、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 1)电力交易:2021年政策首次明确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推动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需求放量,我们测算2030年市场空间有望达30-90亿元。公司2022年推出电力辅助交易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有望借助发电功率预测已布局的1485个集中式光伏电站和688个风电场客户资源实现快速出货。 2)虚拟电厂: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虚拟电厂协调源、荷、储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属性,有望在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前瞻布局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目前已有河北、山东两个项目落地,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需求放量。 对应目标价75.53元/股,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公司深度 【农林牧渔】 《普莱柯(603566):注重创新显成效,动保研发领头羊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化学药品及中兽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已经成为综合实力在国内兽用药品行业领先的企业之一。公司开发的一系列猪用、禽用疫苗产品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多个产品打破了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公司收入自2010年的不足3亿元增长至2021年10.9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3%。归母净利润自2010年的0.84亿元增长至2021年2.44亿元,复合增长率超10%。 动保行业需求有望迎来拐点,供给侧改革提升行业集中度 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猪价低迷导致动保需求减弱,动物疫苗板块处于利润下行阶段。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止到2022年4月份,我国定点监测能繁母猪存栏量自高点已累计去化幅度9%-10%,产业内去化的趋势已定。需求端来看,2022年4月中旬以来,猪价持续回暖且有望持续,养殖户使用动保产品意愿增强,动保需求预计明显改善。供给端来看,兽药新标准提高基础设施、技术、管理、人力等多方面的要求,并设置2022年6月1日达标时间线,行业格局或面临再洗牌,技术领先、管理规范、资金场地等资源充沛的大型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此外,农业农村部已开通非洲猪瘟疫苗应急评价绿色通道,非瘟疫苗商业化落地可期! 公司产品创新引领行业趋势,研发投入显成效,非瘟疫苗研发率先突破! 公司技术科研积累深厚,普莱柯自创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17-2020年四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11-14%,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人均创收持续增长, 2021年达到61万元,4年内人均创收提升幅度超过45%。此外人均创利也提升明显,登上10万元新台阶。研发成果显著。公司猪圆环产品持续更新迭代,多联多价苗取得突破;禽用疫苗体量持续提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开拓顺利;公司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三组分亚单位疫苗2022年内有望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公司非瘟疫苗研发取得成果!2021年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符合预期,正按照农业农村部对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的应急评价资料要求和疫苗免疫效力指导原则完善相关实验研究。在中性预计下,非洲猪瘟市场苗的潜在规模有望达300亿元以上。公司有望成为首批推出非洲猪瘟疫苗的企业,在率先占据非洲猪瘟疫苗市场方面具备优势。 我们认为,公司新品类持续拓展、更新迭代能力强,非瘟疫苗有望率先取得突破,给予公司2022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33元。 END
天风研究《每周深度评》系列, 精选本周行业&公司深度研究报告10篇, 帮助读者把握市场焦点, 了解行业动态以及深入解读公司。 行业研究 行业深度 【电新】 《电车2.0快充时代:补能提效,从电池材料、零部件看投资机会—新技术系列报告》 行业专题 【电新】 《微逆深度2:为什么微逆渗透率会提升?竞争壁垒是什么?—电气设备》 行业专题 【海外】 《2022年618各电商平台表现总结——消费复苏带动销售额增长,直播电商表现亮眼店播趋势明显》 行业深度 【能源】 《能源转型下,欧洲炼化乙烯行业的现状与趋势—石油石化》 行业深度 【机械】 《从自动化线到模组结构件——先惠技术的第二增长极—机械设备》 行业专题 【食品】 《格局改善,管理向上,复合调味品赛道迎拐点——复合调味品行业专题报告—食品饮料行业专题研究》 公司研究 首次覆盖 【轻工】 《力合科创(002243):立足“科创服务”+“新材料产业”双主业,科创业务资源优势显著》 首次覆盖 【电子】 《C龙芯(688047):深耕CPU行业20余年,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公司深度 【环保公用】 《国能日新(301162):新能源发电预测领跑者,布局电力交易、虚拟电厂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深度 【农林牧渔】 《普莱柯(603566):注重创新显成效,动保研发领头羊打开成长空间!》 行业深度 【电新】 《电车2.0快充时代:补能提效,从电池材料、零部件看投资机会—新技术系列报告》 电车2.0快充时代:能否像传统车加油一样实现快速充电,成为消费者“新的需求痛点”。因此,快充技术的进步、补能效率的提升剑指核心问题,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下一个风口。 而从终端配套看,22年新车型开始重视快充性能。今年小鹏G9、理想L9纷纷配套大功率充电。 实现快充在于:1)电池端:提升电芯倍率性能;2)充电端:实现高电压(800V)平台充电 电池层面:目前主流的动力电池包已能支持2C充电倍率,往上提升类似木桶效应,短板在负极,需解决负极析锂问题,解决办法如下: 负极:1)对石墨材料进行改性处理(表面包覆、混合无定型碳);2)采用硅负极。硅从各个方向提供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而石墨只能从层状的端面方向提供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的通道,且硅嵌锂电位高,析锂风险小,能够容忍更大的充电电流(Si:0.4V vs C:0.1V)。 导电剂:碳纳米管CNT在对石墨材料和硅负极的处理上均有应用。石墨负极可以加CNT改性,硅负极离子导电性大大低于石墨负极,需添加高性能导电剂(单壁碳管)改善。 电解液:含双氟磺酰亚胺锂盐(LiFSI)的电解液具有比含其他锂盐(LiFSI > LiPF6 > LiTFSI> LiClO4 >LiBF4)电解液更高的电导率,且其含氟量较低,更为环保,因此LiFSI更利于快充。 粘结剂:若采用硅负极,负极粘结剂采用PAA更为匹配(石墨体系下是SBR)。 电池:从最高可实现电芯倍率和终端快充车型配套上看,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欣旺达表现较为优异。 充电端:电压平台从400V提升至800V,元器件使用寿命下降,需选择更高耐压值的元器件。在数量上,新增DC/DC可能提升薄膜电容、合金软磁使用数量。 行业专题 【电新】 《微逆深度2:为什么微逆渗透率会提升?竞争壁垒是什么?—电气设备》 本篇报告主要回答市场关心的两个问题:微逆的渗透率与市场空间测算、微逆企业间的差异性与行业壁垒,核心结论为微型逆变器行业空间受益于安全性、经济性、组件级运维三大优势,正处于高增长阶段(2020-2025年CAGR有望在44%+),而国内企业短期凭一拖四等产品错位竞争拓展市场,长期优化一拖一产品直接与Enphase进行竞争,同时在拉美等地区国内企业已经占据优势,未来国内头部微型逆变器企业或可享受微逆赛道高增速+自身市占率提升的增长。 投资建议:赛道整体高增长+高ROE,重点推荐国内微逆赛道龙头公司【禾迈股份】、【昱能科技】、【德业股份】。 禾迈股份:22Q1公司营收2.3亿元,同增96%,看好公司美国市场的突破(已打入CED)+国内市场的期权(短期看整县)+关断器&储能业务的拓展。 昱能科技:22Q1公司营收分别1.7亿元,同增52%,看好公司微逆业务随新品推出而量利双升+关断器&储能业务的拓展+代工模式在需求高增时弹性更大。 德业股份:22Q1公司营收8.4亿元,同比微降,主要系家电业务收入大幅降低,看好公司储能业务随行业高增(系统带来增量)+欧洲市场的开拓+一拖四微逆产品的放量。 行业专题 【海外】 《2022年618各电商平台表现总结——消费复苏带动销售额增长,直播电商表现亮眼店播趋势明显》 618大促期间全网销售额达6959亿元,直播电商翻倍增长 其中,综合电商销售总额达5826亿元,同比增长0.7%,直播电商消费总额达1445亿元,同比增长124.1%,社区团购GMV为153亿元,同比增长15.4%,新零售销售总额达224亿元,同比增长26.0%。品类方面,全网家电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7%,美妆护肤类商品销售额则有所下滑。直播电商方面,各大头部主播缺席,单主播带货金额下降明显。 头部主播缺席,品牌自营化趋势明显,2020年店播成交额占整体直播电商的32.1%,预计2023年占比将接近50.0% 头部主播退场后,平台对内加大对中小主播的扶持力度,对外寻找新的流量增量,不仅广挖达人还用内容化战略吸引平台之外的流量。对于品牌而言,企业自播或将成为新趋势。品牌自播占比持续提升,越来越多品牌开始搭建自运营团队的操盘团队。 天猫:参与品牌及商家参与度下降,主要集中在个人护肤品 从预售情况看,天猫参与品牌数较去年同期下降51%,商品数下降35%,显示商家参与力度下降;品类方面,个护化妆品仍然较为集中,预售件数近2140万件;年轻消费者群体开始青睐智能懒人家具。 京东: 同比增长10.33%,较往年增速放缓,同时全网占比小幅下滑,家电与手机服务表现亮眼 2022年京东618期间GMV为3793亿元,高于2021年的3438亿元,同比增长10.33%,但全网占比小幅下滑到54.5%,低于2021年的59.43%;空气炸锅、射频美容仪、扫地机器人等趋势家电销售额大幅增长;同时,通过以旧换新方式购买新机的销量同比增长超3.1倍,机碎屏险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3倍,小米成为今年京东618的手机品牌销量冠军。 抖音:活动期GMV总计866亿元,直播总时长跃升至4045万小时 自6月10号起,新东方旗下直播间“东方甄选”凭借独特的直播模式迅速出圈;618期间累计销售额突破3亿,累计观看人数突破3亿,日均观看达千万以上;品类方面,服饰与美妆仍为主要构成,3C数码家电类对拉动GMV作用显著。 快手:信任购业务爆发,品牌商家参与度和销售额均取得突破 信任购业务合计覆盖订单超4亿;品牌商家GMV同比去年616增长达到515%,今年参加活动的商家数量为去年116大促活动的8倍;用户层面,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在快手购物,90后、00后买家增长明显,其中00后买家同比增长47.97%。 拼多多:多品类消费复苏,手机类目GMV同比增长148%,消费者人群年轻化。618后期销量销售额增速明显 618期间多品类消费复苏,家电、美妆、日化三品类增量翻倍:家电品牌在今年拼多多618的战绩再创新高,全品类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03%,实现翻倍增长;美妆全品类销量同比增长122%;日化全品类同比增长110%;手机类目在618期间继续保持强势劲头,销售额同比增长148%,订单量同比增长118%,新一线城市人群成消费主力军。 行业深度 【能源】 《能源转型下,欧洲炼化乙烯行业的现状与趋势—石油石化》 欧盟是全球第二大化学品市场。过去几年,受制于成本竞争力等因素,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但欧洲化工业仍有其亮点,偏高端的特种化学品和消费化学品拥有竞争优势,是净出口。 炼油方面:过去十年,欧洲炼厂是全球格局迁移的受损者,受疫情和碳中和影响,产能净淘汰。未来几年,俄乌战争将给欧洲炼厂带来更大难题。 第一、欧洲成品油消费结构柴油占比高,且依赖俄罗斯,第六轮制裁落地可能加大欧洲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供给缺口。 第二、由于欧洲减少采购俄罗斯的Ural原油,不得不面临溢价采购中东或其他油种,提升了加工原油成本。一些炼厂按照加工俄罗斯油种设计,寻找替代油种,炼厂也需要对二次加工做出调整,提高了加工难度。 第三,氢气是炼厂主要的辅料,用于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而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抬升了制氢成本。 乙烯方面:竞争力弱、产能萎缩,但产业集群效应较强,下游精细化工以及低碳领域保有一定竞争力。 欧洲乙烯由于其原料结构石脑油为主,成本竞争力偏弱。但存量加工能力仍较大,欧洲乙烯生产和消费基本自给自足,PVC有一定出口。另外,欧洲乙烯工业和下游衍生物的特点是,管网非常发达,产业集群效应比较强。以安特卫普产业园为例,炼油和乙烯呈现减量发展,未来增量投资或更偏向于精细化工品、氢能、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等领域。 行业深度 【机械】 《从自动化线到模组结构件——先惠技术的第二增长极—机械设备》 先惠技术: 公司系国内智能装备领域领军企业,目前主要为国内外中高端汽车生产企业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在短短数年内迅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国内较早进入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盈利质量不断提高,营业收入由2018年3.25亿元增长到2021年11.0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0.23%;2018年-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为0.28、0.72、0.61、0.7亿元。2018年-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35.72%;同时,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化装置收入占比由2017年的51.49%增加到2021年的93.52%,公司开始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自动化装置业务。 并购情况: 先惠技术以现金购买石增辉、林陈彬、林立举合计持有的宁德东恒 51%股权,交易金额合计为 81,600 万元。宁德东恒大股东石增辉承诺,宁德东恒2022年-2024年度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亿元、1.6亿元、1.7亿元(净利润承诺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小值为计算依据),同时规定了业绩补偿和超额奖励条款:若2022年-2024年实际净利润分别低于承诺净利润的80%,通过宁德东恒股权或现金进行补足、累计超出部分的30%作为超额奖励,但总奖励不超过8.16亿元的20%。 锂电池结构件行业情况: 锂电池主流的封装形式有三种:圆柱、方形和软包,其中市场占比较大的是方形锂电池。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是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外壳、顶盖等组成。精密结构件与下游产品联系紧密,下游高端品牌客户通常会寻找优秀的精密结构件供应商共同研发、紧密配合,因此动力锂电池的不断增长将会带动下游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的快速增长。除此之外,锂电池结构件具有认证周期长的特点,前期产品和技术磨合期一般为3-5年,因此进入锂电池结构件行业的壁垒较高,国内外锂电池结构件企业主要有:科达利、韩国SANGSINEDP、日本FUJISPRINGS、震裕科技、宁德东恒等。 行业专题 【食品】 《格局改善,管理向上,复合调味品赛道迎拐点——复合调味品行业专题报告—食品饮料行业专题研究》 2013-2017年,复合调味品行业处于蓝海起步阶段,近些年因为连锁化率的提升、效率提升需求等因素,步入快速增长阶段。伴随复合调味品市场的需求旺盛且行业仍为蓝海市场,众多企业于20-21年加快布局,行业受到资本热捧。后疫情时期,消费品行业整体景气度恶化,调味品行业整体需求放缓。此外,2021年上半年社区团购给调味品行业带来冲击,成本的持续上涨也使行业利润承压。从复合调味品行业来看,我们认为行业的调整有以下几个因素:1)由于大量企业的持续涌入,竞争格局恶化,行业产能过剩;2)19-20年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是渠道红利的体现,实际的动销情况弱于报表表现;3)行业相关企业经过快速的渠道扩张和SKU的丰富之后,使得管理边际无法匹配。 投资建议:C端复苏看企业自身边际改善,B端看疫情复苏情况。 从当前行业发展情况来看,我们预计C端复调龙头在触底后大概率迎来反弹,叠加管理持续向上、渠道持续优化,有望实现边际改善,推荐天味食品,关注颐海国际。2022年上半年疫情的多点反复使B端调味品公司短期承压,伴随疫情逐步缓解,有望率先回暖,长期来看,餐饮产业链量增趋势不改,伴随连锁化率的持续提升以及对效率提升的需求,B端复合调味品符合餐饮行业对标准化的需求,市场空间较大,且上游集中度有望提升,相关专业性企业在产业链地位有望提升,建议关注日辰股份。 首次覆盖 【轻工】 《力合科创(002243):立足“科创服务”+“新材料产业”双主业,科创业务资源优势显著》 科创服务:集聚技术、载体、人才、资金四大要素,竞争优势显著。2017年之前力合科创以投资孵化收益为主,2018 年后收入以基础孵化、体系推广、园区载体三大业务为主,投资收益为补充。目前,力合科创已在全国拥有科技创新中心与产业基地37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个。此外,公司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美洲、欧洲、以色列、日本等地共同建立了7大海外创新中心。力合科创累计投资高科技企业近500家。累计孵化服务企业31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2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以及200多个海归明星科技项目。 化妆品包装:通产丽星为中国化妆品新材料包装领域龙头企业。公司与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雅诗兰黛等国际知名品牌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为百雀羚、蓝月亮等优质民族品牌商提供包装整体解决方案。 力合云记研发的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具备长效、安全和广谱有效性优势,应用领域广泛,解决了新冠病毒“环境传人”的问题。截止2022年5月,首批1000套应用 “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的“智能核酸采样亭”已投产。此外,力合科创在数字经济领域加速布局,在大数据领域,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产业服务平台;在智慧城市领域,数云科际致力为新型智慧城市提供先进的建筑/设施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建筑行业数字化治理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全资通产丽星为中国化妆品新材料包装领域龙头企业,2019年公司通过并购新增科技服务业务,收入结构为以基础孵化、体系推广、园区载体三大业务为主,投资收益为补充,力合云记研发自消杀抗病毒功能材料,此外,公司加速布局数字经济,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首次覆盖 【电子】 《C龙芯(688047):深耕CPU行业20余年,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公司背靠中科院计算所,深耕国产CPU 20余年,技术实力雄厚。2021年,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系统的4核3A5000处理器芯片发布。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系统的16核3C5000处理器芯片研制成功,关键IP源代码均为自研,性能逼近市场主流产品水平。 CPU黄金赛道,国产厂商大有可为。CPU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桌面和服务器等。根据IDC数据,PC市场,2018年-2021年全球出货量保持增长,增速不断上升,2021年增幅达到14.8%,整体出货量达到3.49亿台/年。服务器领域,2020年与2021年增速显著,2021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达1354万台,同比增长11%。中国是全球服务器及PC主要市场,成长幅度超过全球增速。根据IDC数据2021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为391.1万台,占全球出货量的28.9%,是全球主要的服务器市场,同比增长率达12%,超过全球增速。国内PC出货量增速19-21年持续提升,2021年整体出货量达0.57亿台/年左右,占全球出货量的16.33%,增速达16%,超过全球增速。国内PC和服务器CPU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拥有自主指令集,自研IP核,提升单核性能,龙芯引领国产CPU自主可控。在芯片研发方面,公司发布了龙芯自主指令集LoongArch,研制出包括系列化CPU IP核、GPU IP核、内存控制器及PHY、高速总线控制器及PHY等上百种IP核。从性能看,龙芯产品不断优化演进,新发布的龙芯3C5000L处理器采用完全自主的LoongArch指令架构;16核心单芯片unixbench分值9500以上,双精度计算能力达560GFlops,16核处理器峰值性能与典型ARM 64核处理器的峰值性能相当,龙芯引领国产CPU走向自主可控。 考虑到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中国产CPU第一股,具有稀缺性,截至6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对应22/23/24年PE倍数为115.7/85.1/65.2,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深度 【环保公用】 《国能日新(301162):新能源发电预测领跑者,布局电力交易、虚拟电厂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专注新能源发电预测领域十余年,受益于中国新能源装机高增长,2021年公司收入、利润分别为3.0、0.6亿元,CAGR 4分别为20%、27%。具间歇性和波动性的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发电功率预测助力新能源电力实现“可看见、可预测、可调控”,需求刚性凸显。公司核心业务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成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1)能源数字化浪潮(β):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下带来的能源数字化需求放量,我们测算2025年新能源发电预测市场有望达15亿元,CAGR 4=16.2%。公司专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行业超10年,深度绑定五大四小等优质客户,有望深度受益于行业需求放量。 2)市占率提升(α):预测精度和服务质量是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2019年公司风/光市占率分别达19%/22%,预测精度领跑行业,服务快速反馈、及时响应,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此外,由于气象数据采集后可重复利用,公司发电预测服务边际成本低、规模效应强,伴随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前瞻布局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等优质赛道,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逐步转向“预测+电力交易/群控群调/储能能量管理”等交互性的应用系统或平台,相继推出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分布式群控群调(电网侧)、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 1)电力交易:2021年政策首次明确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推动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需求放量,我们测算2030年市场空间有望达30-90亿元。公司2022年推出电力辅助交易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有望借助发电功率预测已布局的1485个集中式光伏电站和688个风电场客户资源实现快速出货。 2)虚拟电厂: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虚拟电厂协调源、荷、储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属性,有望在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公司前瞻布局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目前已有河北、山东两个项目落地,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需求放量。 对应目标价75.53元/股,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公司深度 【农林牧渔】 《普莱柯(603566):注重创新显成效,动保研发领头羊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化学药品及中兽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已经成为综合实力在国内兽用药品行业领先的企业之一。公司开发的一系列猪用、禽用疫苗产品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多个产品打破了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公司收入自2010年的不足3亿元增长至2021年10.9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3%。归母净利润自2010年的0.84亿元增长至2021年2.44亿元,复合增长率超10%。 动保行业需求有望迎来拐点,供给侧改革提升行业集中度 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猪价低迷导致动保需求减弱,动物疫苗板块处于利润下行阶段。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止到2022年4月份,我国定点监测能繁母猪存栏量自高点已累计去化幅度9%-10%,产业内去化的趋势已定。需求端来看,2022年4月中旬以来,猪价持续回暖且有望持续,养殖户使用动保产品意愿增强,动保需求预计明显改善。供给端来看,兽药新标准提高基础设施、技术、管理、人力等多方面的要求,并设置2022年6月1日达标时间线,行业格局或面临再洗牌,技术领先、管理规范、资金场地等资源充沛的大型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此外,农业农村部已开通非洲猪瘟疫苗应急评价绿色通道,非瘟疫苗商业化落地可期! 公司产品创新引领行业趋势,研发投入显成效,非瘟疫苗研发率先突破! 公司技术科研积累深厚,普莱柯自创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科技创新,2017-2020年四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11-14%,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人均创收持续增长, 2021年达到61万元,4年内人均创收提升幅度超过45%。此外人均创利也提升明显,登上10万元新台阶。研发成果显著。公司猪圆环产品持续更新迭代,多联多价苗取得突破;禽用疫苗体量持续提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开拓顺利;公司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三组分亚单位疫苗2022年内有望提交临床试验申请。 公司非瘟疫苗研发取得成果!2021年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合作开发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符合预期,正按照农业农村部对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的应急评价资料要求和疫苗免疫效力指导原则完善相关实验研究。在中性预计下,非洲猪瘟市场苗的潜在规模有望达300亿元以上。公司有望成为首批推出非洲猪瘟疫苗的企业,在率先占据非洲猪瘟疫苗市场方面具备优势。 我们认为,公司新品类持续拓展、更新迭代能力强,非瘟疫苗有望率先取得突破,给予公司2022年40倍PE,对应目标价33元。 END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