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6月PMI数据点评】景气度重回扩张,关注需求修复的持续性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6月PMI数据点评】景气度重回扩张,关注需求修复的持续性》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呈现修复。中型制造企业景气度回升至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以上,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装备制造业维持高景气;线下消费修复明显。 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有明显修复。6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2%,较5月再度上升了0.6个百分点。从分项数据看,6月新订单指数50.4%,较5月回升2.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2.8%,较5月回升3.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48.1%,较5月回升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7%,较5月上升1.1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较5月回升7.2个百分点。6月PMI五大分项数据呈现共同修复,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及供货商配送指数回升至荣枯线以上,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有明显修复。我们认为,数据修复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方面,其一,月内各区域防疫压力缓解,复工复产较5月推进更加积极;其二,保供稳价、留抵退税等降成本政策积极落地,此前制造业盈利空间持续受挤占的状况有所缓解,也为6月PMI数据修复提供了动力。 价格指数继续回落,除保供稳价外,需关注需求因素。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0%和46.3%,较5月分别下滑3.8和3.2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价格指数为2020年6月以来次低水平,低于三年同期数据2.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前期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60.0%的行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明显下降,海外能源价格下调,叠加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是重要原因。 但值得一提的是,6月制造企业出厂价格指数或并不完全来自成本端的传导,部分企业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统计局数据显示,“仍有49.3%的企业反映订单不足,市场需求偏弱依然是目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非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以上,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6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4.7%,较5月回升6.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各分项表现均较5月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升5.7个百分点至61.3%,为近一年最高值,非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重要分项中从业人员指数上升1.6百分点至46.9%,仍低于三年同期均值1.7个百分点,疫情对非制造业用工的冲击仍然存在。 具体行业方面,装备制造业维持高景气;线下消费明显修复。6月制造业PMI较5月回升,但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较上月有所减少,电气机械器材、纺织服装服饰、医药、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PMI位于荣枯线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据统计局公告,6月装备制造业PMI实现52.2%,装备制造业是基建投资的重要相关指标,行业的高景气表现或能说明基建投资的积极发力。非制造业方面,6月处于收缩区间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和居民服务及修理业,其余行业景气度均回升至荣枯线以上;值得关注的是,6月线下消费明显修复,餐饮和住宿业PMI指数分别实现65.4%和50.1%,环比上升18.2和25.9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有明显修复。6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2%,较5月再度上升了0.6个百分点,历时3个月再度回归至荣枯线以上,但较三年历史同期水平低0.4个百分点。6月制造业景气度较5月延续回升,各地区复工复产推进良好,疫情对生产物流活动的影响持续消退,数据表现改善。从分项数据看,6月新订单指数50.4%,较5月明显回升2.2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回升3.3个百分点至49.5%;生产指数52.8%,较5月回升3.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48.1%,较5月回升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7%,较5月上升1.1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较5月回升7.2个百分点。6月PMI五大分项数据呈现共同修复,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及供货商配送指数回升至荣枯线以上,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有明显修复。我们认为,数据修复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方面,其一,月内各区域防疫压力缓解,复工复产较5月推进更加积极;其二,保供稳价、留抵退税等降成本政策积极落地,此前制造业盈利空间持续受挤占的状况有所缓解,也为6月PMI数据修复提供了动力。 价格指数继续回落,除保供稳价外,需关注需求因素。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0%和46.3%,较5月分别下滑3.8和3.2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价格指数为2020年6月以来次低水平,低于三年同期数据2.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前期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60.0%的行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明显下降,海外能源价格下调,叠加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是重要原因。 但值得一提的是,6月制造企业出厂价格指数或并不完全来自成本端的传导,部分企业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统计局数据显示,“仍有49.3%的企业反映订单不足,市场需求偏弱依然是目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库存方面,6月制造业原材料、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实现48.1%和48.6%,较5月分别变动0.2和-0.7个百分点;制造企业在增加原材料采购的同时,产成品库存减少,月内制造业供应链进一步修复。 中型制造企业景气度回升至荣枯线以上。6月大型企业PMI指数50.2%,较5月下降0.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指数51.3%,较5月上升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指数48.6%,较5月上升1.9个百分点。6月大型企业PMI小幅下调,但仍维持在荣枯线以上,中小型企业数据表现均明显改善,其中,中型企业PMI已回升至荣枯线以上。 具体来看,6月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50.4%,较5月下调0.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3.2%,较5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方面,生产、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上升5.6和4.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生产、新订单指数较5月分别上升4.7和5.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尽管6月大型企业景气度小幅回落,但其回落项主要为新订单指数,生产维持高活跃度,对中小企业需求端形成支撑,中型企业弹性较大,因而月内景气度回归至荣枯线以上。 非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以上,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6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4.7%,较5月回升6.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各分项表现均较5月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升5.7个百分点至61.3%,为近一年最高值,非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重要分项中从业人员指数上升1.6百分点至46.9%,仍低于三年同期均值1.7个百分点,疫情对非制造业用工的冲击仍然存在。 建筑业景气度明显修复。6月建筑业PMI指数56.6%,较5月回升4.4个百分点。着眼各分项,数据结构显示疫情对建筑业的冲击明显缓解,新订单指数50.8%,较5月回升4.4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63.1%,较5月回升5.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48.3%,较5月回升2.8个百分点,建筑业订单、用工及预期表现均改善。下降分项主要为价格指数,6月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明显下降3.7个百分点,并传导至销售价格指数。 服务业景气度回归至荣枯线以上。6月服务业PMI指数54.3%,较5月上升7.2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3.7%,较5月明显回升10.0个百分点,服务业需求明显修复;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回升1.3个百分点至46.6%,低于荣枯线,服务业对疫情较为敏感,其修复的持续性值得关注。 装备制造业维持高景气;线下消费明显修复。6月制造业PMI较5月回升,但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较上月有所减少,电气机械器材、纺织服装服饰、医药、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PMI位于荣枯线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据统计局公告,6月装备制造业PMI实现52.2%,装备制造业是基建投资的重要相关指标,行业的高景气表现或能说明基建投资的积极发力。非制造业方面,本月处于收缩区间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和居民服务及修理业,其余行业景气度均回升至荣枯线以上;值得关注的是,6月线下消费明显修复,餐饮和住宿业PMI指数分别实现65.4%和50.1%,环比上升18.2和25.9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摘要 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呈现修复。中型制造企业景气度回升至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以上,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装备制造业维持高景气;线下消费修复明显。 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有明显修复。6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2%,较5月再度上升了0.6个百分点。从分项数据看,6月新订单指数50.4%,较5月回升2.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2.8%,较5月回升3.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48.1%,较5月回升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7%,较5月上升1.1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较5月回升7.2个百分点。6月PMI五大分项数据呈现共同修复,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及供货商配送指数回升至荣枯线以上,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有明显修复。我们认为,数据修复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方面,其一,月内各区域防疫压力缓解,复工复产较5月推进更加积极;其二,保供稳价、留抵退税等降成本政策积极落地,此前制造业盈利空间持续受挤占的状况有所缓解,也为6月PMI数据修复提供了动力。 价格指数继续回落,除保供稳价外,需关注需求因素。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0%和46.3%,较5月分别下滑3.8和3.2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价格指数为2020年6月以来次低水平,低于三年同期数据2.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前期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60.0%的行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明显下降,海外能源价格下调,叠加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是重要原因。 但值得一提的是,6月制造企业出厂价格指数或并不完全来自成本端的传导,部分企业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统计局数据显示,“仍有49.3%的企业反映订单不足,市场需求偏弱依然是目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非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以上,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6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4.7%,较5月回升6.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各分项表现均较5月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升5.7个百分点至61.3%,为近一年最高值,非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重要分项中从业人员指数上升1.6百分点至46.9%,仍低于三年同期均值1.7个百分点,疫情对非制造业用工的冲击仍然存在。 具体行业方面,装备制造业维持高景气;线下消费明显修复。6月制造业PMI较5月回升,但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较上月有所减少,电气机械器材、纺织服装服饰、医药、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PMI位于荣枯线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据统计局公告,6月装备制造业PMI实现52.2%,装备制造业是基建投资的重要相关指标,行业的高景气表现或能说明基建投资的积极发力。非制造业方面,6月处于收缩区间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和居民服务及修理业,其余行业景气度均回升至荣枯线以上;值得关注的是,6月线下消费明显修复,餐饮和住宿业PMI指数分别实现65.4%和50.1%,环比上升18.2和25.9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有明显修复。6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2%,较5月再度上升了0.6个百分点,历时3个月再度回归至荣枯线以上,但较三年历史同期水平低0.4个百分点。6月制造业景气度较5月延续回升,各地区复工复产推进良好,疫情对生产物流活动的影响持续消退,数据表现改善。从分项数据看,6月新订单指数50.4%,较5月明显回升2.2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回升3.3个百分点至49.5%;生产指数52.8%,较5月回升3.1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48.1%,较5月回升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7%,较5月上升1.1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较5月回升7.2个百分点。6月PMI五大分项数据呈现共同修复,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及供货商配送指数回升至荣枯线以上,制造业供、需及物流均有明显修复。我们认为,数据修复原因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方面,其一,月内各区域防疫压力缓解,复工复产较5月推进更加积极;其二,保供稳价、留抵退税等降成本政策积极落地,此前制造业盈利空间持续受挤占的状况有所缓解,也为6月PMI数据修复提供了动力。 价格指数继续回落,除保供稳价外,需关注需求因素。6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0%和46.3%,较5月分别下滑3.8和3.2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价格指数为2020年6月以来次低水平,低于三年同期数据2.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前期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60.0%的行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原材料采购价格指数明显下降,海外能源价格下调,叠加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是重要原因。 但值得一提的是,6月制造企业出厂价格指数或并不完全来自成本端的传导,部分企业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统计局数据显示,“仍有49.3%的企业反映订单不足,市场需求偏弱依然是目前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库存方面,6月制造业原材料、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实现48.1%和48.6%,较5月分别变动0.2和-0.7个百分点;制造企业在增加原材料采购的同时,产成品库存减少,月内制造业供应链进一步修复。 中型制造企业景气度回升至荣枯线以上。6月大型企业PMI指数50.2%,较5月下降0.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指数51.3%,较5月上升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指数48.6%,较5月上升1.9个百分点。6月大型企业PMI小幅下调,但仍维持在荣枯线以上,中小型企业数据表现均明显改善,其中,中型企业PMI已回升至荣枯线以上。 具体来看,6月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50.4%,较5月下调0.3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3.2%,较5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方面,生产、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上升5.6和4.1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生产、新订单指数较5月分别上升4.7和5.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尽管6月大型企业景气度小幅回落,但其回落项主要为新订单指数,生产维持高活跃度,对中小企业需求端形成支撑,中型企业弹性较大,因而月内景气度回归至荣枯线以上。 非制造业PMI回升至荣枯线以上,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6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4.7%,较5月回升6.9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重回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各分项表现均较5月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环比上升5.7个百分点至61.3%,为近一年最高值,非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预期明显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重要分项中从业人员指数上升1.6百分点至46.9%,仍低于三年同期均值1.7个百分点,疫情对非制造业用工的冲击仍然存在。 建筑业景气度明显修复。6月建筑业PMI指数56.6%,较5月回升4.4个百分点。着眼各分项,数据结构显示疫情对建筑业的冲击明显缓解,新订单指数50.8%,较5月回升4.4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63.1%,较5月回升5.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48.3%,较5月回升2.8个百分点,建筑业订单、用工及预期表现均改善。下降分项主要为价格指数,6月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明显下降3.7个百分点,并传导至销售价格指数。 服务业景气度回归至荣枯线以上。6月服务业PMI指数54.3%,较5月上升7.2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3.7%,较5月明显回升10.0个百分点,服务业需求明显修复;从业人员指数小幅回升1.3个百分点至46.6%,低于荣枯线,服务业对疫情较为敏感,其修复的持续性值得关注。 装备制造业维持高景气;线下消费明显修复。6月制造业PMI较5月回升,但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较上月有所减少,电气机械器材、纺织服装服饰、医药、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PMI位于荣枯线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据统计局公告,6月装备制造业PMI实现52.2%,装备制造业是基建投资的重要相关指标,行业的高景气表现或能说明基建投资的积极发力。非制造业方面,本月处于收缩区间的行业是房地产业和居民服务及修理业,其余行业景气度均回升至荣枯线以上;值得关注的是,6月线下消费明显修复,餐饮和住宿业PMI指数分别实现65.4%和50.1%,环比上升18.2和25.9个百分点。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