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大跌大涨之后

大跌大涨之后

作者:微信公众号【湘财证券】/ 发布时间:2022-06-3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大跌大涨之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2年已经过半,A股今年以来的极致演绎,让很多投资者到现在都还有些恍惚。但现在不是用后视镜的角度去惋惜或感慨自己错过的机会,而应该积极回顾和反思自己在行情大跌大涨时的操作,从而在经验积累中不断成长。 1 反弹急先锋,可能也是下跌最多的 数据来源:Wind(2022/01/07-2022/06/28) 连续上涨的行情,容易让人沉迷。在4月末以来的反弹行情中,新能源板块可谓一骑绝尘。强势的上涨,也容易引来投资者的跟风。但他们似乎忘了,之前下跌惨烈的也是这类板块。 从上图的基金走势可以看出,重仓新能源等板块的该成长类型基金,面对开年的下跌,基金的净值走势也是跟随下跌,期间最大回撤甚至达到40%多。那么,选配这类型的投资者,在基金净值一路下滑的阶段,是否还能淡然处之? 在大跌大涨之中,可以利用剧烈的震荡行情,为自己的风险偏好做压力测试,从而选择更加匹配的基金产品。此外,如果不能充分理解产品的类型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也很难在基金表现不佳时坚定持有。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在相应的板块或风格行情有所表现时,基金管理人却没能有效地挽回回撤损失,我们就要对手持产品管理人的应对能力存疑了。那么适时地调整配置,或许才是更优选择。 2 回本不是目的,长期盈利才有意义 数据来源:Wind(2019/01/01-2022/06/28,各个风格类型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与区间涨跌幅对比) 不要高估自己,面对大幅的回撤,心理的不适和恐慌难以避免。在持有了一段时间后,如果感知基金的风险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则应考虑更换配置,避免加重自己在大涨大跌中的焦虑情绪。 孤注一掷地投资某一风格类型的基金,本身就是高难度的操作。从上图可以看出,各类风格的投资品种风险与收益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没有很强的投资能力,很难把握各风格类型的产品特性。如果强行突破能力圈,在错误的时点上配置了错误的产品,则很容易在轮动行情中被来回打脸。 经历了大幅的反弹后,有些基金已经开始回本,很多投资者又开始思考手中的产品还香不香,犹豫要不要卖出手持基金。其实,基金能够快速地响应市场,正是基金经理能力强的表现。凭借他们深度调研和关键决策,才使得基金表现走出困境。长期持有这类型的基金,或许更能把握后市的上涨机会。 在经历大跌大涨中,才能体会高卖低买的难度。市场的每一次调整,都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知权益类资产的契机。利用好每一类产品的特性,在行情的起伏中,不断审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产品的盈利能力,用均衡的配置来消化市场的冲击,用耐心和等待实现长周期的投资盈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