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银行业专题报告:数据金矿:互联网消费贷的模式和格局

银行业专题报告:数据金矿:互联网消费贷的模式和格局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银行业专题报告:数据金矿:互联网消费贷的模式和格局》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与公司 银行业专题报告:数据金矿:互联网消费贷的模式和格局 互联网消费贷业务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2014年首款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京东白条”问世,2016-2017年行业进入发展黄金期。但野蛮生长过程中问题不断,2017年下半年开始一系列政策出台整顿行业发展乱象,行业迈向规范发展阶段。 互联网消费贷业务发展方向和商业模式 (1)互联网消费贷全流程都在互联网上完成,对科技依赖度很高,其中大数据和模型输出能力是核心优势,大数据获取主要包括三种模式。(2)现金贷遭严整顿,场景消费贷是发展方向。目前部分场景竞争过度,未来将加强精细化场景布局和农村金融消费场景等短板场景开拓。(3)互联网消费贷模式主要有:自营贷款、ABS模式、联合贷款和助贷模式。其中自营模式对资本金要求高,商业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采用该模式较多;互联网机构由于缺少资本金,已经完成从自营模式到ABS模式再到联合贷款和助贷模式的转变,其中助贷模式已成为腾讯集团、蚂蚁集团和京东集团等互联网巨头的主流模式。 互联网消费贷市场格局:分化加速,巨头崛起 互联网消费贷市场参与主体包括持牌金融机构(传统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银行)和非持牌机构(电商平台、其他互联网公司、垂直分期平台和网贷平台)。其中,电商巨头下的消费金融平台凭借消费场景、获客和风控等优势迅速崛起,2018年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市场份额达37.2%。商业银行凭借低资金成本优势市场份额居第二位,2018年市场份额为13.7%;网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和垂直分期平台市场份额分别是9.6%、9.4%和8.3%,未来行业分化将加剧。 投资建议 我国互联网消费贷市场空间广阔,但野蛮成长后已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场景化消费贷是发展方向。金融科技的深化将进一步提升业务创新速度和效率,未来市场分化将加剧,利好头部互联网金融科技平台和有资金优势的头部零售银行,推荐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和国有大行。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超预期收紧,宏观经济下行带来信用风险加速暴露等。 证券分析师:田维韦 S0980520030002; 王剑 S0980518070002; 陈俊良 S098051901000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