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9正式发布,风光需求数据亮眼【民生电新·周观察·20220626】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理想L9正式发布,风光需求数据亮眼【民生电新·周观察·20220626】》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 周 组 合 行业观点概要 ■本周(20220620-20220624)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8.01%,涨跌幅排名第1,强于大盘。本周储能指数涨幅最大,核电指数涨幅最小。锂电池指数上涨5.30%,光伏指数上涨7.20%,储能指数上涨10.68%,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6.39%,工控自动化上涨6.58%。核电指数上涨3.51%,风力发电指数上涨7.99%。 ■新能源车:“理想L9”正式发布,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 6月21日,“理想L9”正式发布。电动系统和底盘控制系统方面,采用44.5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组,自研1.5T四缸增程器,CLTC综合续航达到1315公里。车身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安全性能方面,采用理想AD Max智能驾驶系统,配备两颗英伟达Orin-X处理器,总算力达到508TOPS。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结构优化方面,将横纵梁、水冷板与隔热垫合三为一,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提高系统集成效率;重构水冷系统方面,全球首创电芯大面冷却技术,将水冷功能置于电芯间,使换热面积扩大四倍。 ■新能源发电:光伏海外景气得到验证,风电招标数据亮眼 光伏:近日,海关发布5月电池组件与逆变器出口数据,5月电池组件出口277.84亿元,同比+94.7%,环比+24.3%,维持上涨态势。风电:国电投发布2022年度第三十四批集中招标(海上风电竞配机组框架招标)公告,本次集采涉及11个省区,平均风速在6-7.5m/s不等,合计采购容量为10.5GW。 ■工控及电力设备:5月PPI同环比涨幅均继续回落,电网投资规模向好 5月PPI指数同环比涨幅均继续回落,1-5月工业机器人需求有所好转,工控需求中长期仍向好。22年及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同比高增,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有所下降,1-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仍维持正增长。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 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等。 新能源汽车 “理想L9”正式发布,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 1.1 行业观点概要 6月21日,理想汽车举办2022夏季发布会,理想第二款重磅新车“理想L9”正式发布,新车的售价为45.98万元,将于6月21晚20点50分开启预定。 电动系统和底盘控制系统方面,该车型采用44.5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组,自研1.5T四缸增程器,CLTC综合续航达到1315公里。车身拥有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也采用智能空气弹簧。安全性能方面,采用理想AD Max智能驾驶系统,拥有强大的融合感知系统,包括128线激光雷达、800万像素感知摄像头等,采用两颗英伟达Orin-X处理器,总算力达到508TOPS。全车采用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和双侧25%小偏置碰撞G级评价设计标准。 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 多层次结构优化。麒麟电池将横纵梁、水冷板与隔热垫合三为一,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提高系统集成效率。在夹层内搭建微米桥连接装置,灵活配合电芯呼吸进行自由伸缩,提升电芯全生命周期可靠性。而电芯与多功能弹性夹层组成的一体化能量单元,在垂直于行车方向上构建更稳固的受力结构,提高了电池包抗振动、冲击能力。基于大量实车数据与AI模拟仿真,有效利用每一寸能量空间。独创底部空间共享方案,将结构防护、高压连接、热失控排气等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分布,释放了6%的能量空间。 重构水冷系统。全球首创的电芯大面冷却技术,基于电芯的变化,将水冷功能置于电芯之间,使换热面积扩大四倍。电芯控温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一半,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并且,在极端情况时,电芯可急速降温,有效阻隔电芯间的异常热量传导,整体提升电芯寿命与安全。麒麟电池可实现全化学体系的热稳定、热安全,从而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升级。 投资建议: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布局: 新能车V型反转已至,下半年需求全面起量,强Call当前布局时点。长期来看,电动车十年黄金赛道上,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高成长性,投资价值持续凸显,我们建议对电动车板块超配,并重点推三条主线: 主线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热管理的【三花智控】、高压直流的【宏发股份】等,建议关注【法拉电子】、【中熔电气】等。 主线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基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大圆柱外壳的【科达利】、【斯莱克】和其他结构件标的;高镍正极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长远锂科】、【华友钴业】、【振华新材】、【中伟股份】、【格林美】;布局LiFSI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和碳纳米管领域的相关标的。 主线3:看2-3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隔膜环节【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铜箔环节【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远东股份】;负极环节【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 1.2 行业数据跟踪 1.3 行业公告要闻跟踪 新能源发电 光伏海外景气得到验证,风电招标数据亮眼 2.1 行业观点概要 光伏观点: 5月出口数据亮眼,验证海外市场高景气。近日,海关发布5月电池组件与逆变器出口数据,5月电池组件出口277.84亿元,同比+94.7%,环比+24.3%,维持上涨态势,其中海外尤其是欧洲市场持续高景气,荷兰/西班牙/德国出口金额分别达到78.25/23.50/12.31亿元,同比上涨134%/173%/172%;南美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巴西单月出口金额达到24.61亿元,同比+151%。逆变器方面,5月总出口38.07亿元,同比+73%,环比+11%,巴西/日本/荷兰出口金额达到3.64/1.17/10.74亿元,同比增长151%/146%/123%。根据PVinfolink发布的组件价格,按电池组件美元价格同比涨约20-25%推算,预计5月电池组件出口量同增60%+,海外光伏需求仍处于高景气。 硅料方面,本周上游紧张的供应局面仍然延续,整体签单价格维持涨势,致密料价格升至265-268元/kg,复投料价格升至268-275元/kg。供应方面,目前国内疫情有所好转,物流运输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但是硅料的供需局面仍然未见好转,叠加某硅料厂六月中旬突发事故,国内硅料供给雪上加霜 ,且由于夏季到来部分厂家将进入检修期,预计短期内硅料供需仍旧紧张。 硅片方面,本周隆基与中环的报价与上周持平,受益于龙头较强的议价能力,报价仍略高于其他二三线厂商。供应方面,目前硅料价格仍处于高位且供应短缺,随着182mm尺寸电池产能的升级改造,未来不同尺寸的硅片价格将出现分化迹象。 电池环节,隆基在HJT的研发上再次取得突破。近日,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M6全尺寸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此前根据公开信息,隆基在下一代技术电池技术的布局上将重心放在P型IBC与HJT上,目前HJT进入中试阶段,预计明年进入放量阶段。此外,东方日升、安徽华晟、金刚玻璃等企业先后投建HJT产能,HJT电池技术有望迎来规模化产业落地。 HJT中长期降本空间广阔。成本方面,目前HJT单瓦成本仍比PERC高0.25-0.26元,今年下半年,银包铜、靶材贱金属化与薄片化等技术路线的加速推进,HJT有望加速降本,缩小与PERC之间的成本差距。其中,银包铜HJT低温浆料已顺利推出接近规模化量产,成本相比纯银大幅下降;靶材少铟化也正在通过优化载板设计和磁场设计等方式实现,无铟化靶材也在积极推进,叠加薄片化进一步推进HJT降本进程。 风电观点: 6月23日,国家电投发布2022年度第三十四批集中招标(海上风电竞配机组框架招标)公告,本次集采共划分3个区域,各区域分别为5个标段,涉及11个省区,平均风速在6-7.5m/s不等,合计采购容量为10.5GW。 据统计目前已有约20GW海风项目启动推进,其中占比较大的为广东、山东的项目。从招标情况来看,其中已有约6.382GW海上风机公布中标结果。6月10日,又有龙源电力射阳1GW海风项目启动风机采购(含塔筒)招标,要求单机容量7MW及以上。 5月风电装机同比微增,下半年需求有望集中释放。据能源局统计,5月新增风电装机1.24GW,同比+4.2%,1-5月新增风电装机10.82GW,同比+38.9%。5月全国发电量6410亿度,同比-3.3%;1-5月全国发电量32484亿度,同比+0.5%。其中5月风力发电量595亿度,同比-0.7%;1-5月份风力发电量2876亿度,同比+5.6%。拉长复盘来看,风电股价走势与需求、原材料成本、估值性价比等要素有一定相关性。当前从需求端来看,假设我们维持全年装机55-60GW的判断,约有70-80%的装机需求集中在下半年,关键零部件出货预计从Q3集中放量,规模效应也有望释放;结合近期成本端主要原材料价格松动、上游压力有望减轻,预计将从营收和成本两端改善业绩水平。 近日《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布,其中对于风电特别是分散式风电的潜在积极作用非常明显:一是风电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有望使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手续大大简化;二是鼓励村集体依法利用存量集体土地通过作价入股、收益共享等机制,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有望解决分散式风电的征地问题。当前分散式风电的累计并网量和开发量不大,随着试点项目顺利完成和更多具体引导政策落地,预计会在“十四五“下半期实现较大规模增长。 投资建议: 光伏 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供应链价格下行带动需求放量,重点关注: 1)【组件一体化】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中来股份等; 2)2022年受光伏+储能高景气度双线拉动的【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上能电气等; 3)【热场环节】的金博股份、天宜上佳、楚江新材等; 4)【玻璃环节】的福莱特、信义光能等; 5)【EVA环节】的福斯特、海优新材、赛伍技术、东方盛弘、联泓新科等。 风电 受抢装和疫情等因素影响,风电行业短期业绩承压,建议关注行业Q3需求边际变化和重点环节的盈利修复情况。具体来看 1)铸锻件:年度订单价格落地,部分环节头部企业确定性涨价预计Q2开始体现,叠加成本下降和Q3需求增长、疫情对物流限制缓解,关注盈利修复和交付提升。建议关注金雷股份、日月股份、广大特材、恒润股份、新强联等。 2)桩:偏前端,22年业绩承压,关注实际开工和年内吊装数据;23年弹性较大。建议关注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海力风电。 3)主机厂:头部企业在手订单饱满、投标价相对理性,大型化叠加供应链管理,预计年内交付均价和盈利水平基本可控。建议关注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 4)海缆:壁垒高、格局好,产品结构升级拉开头部企业领先身位,关注招标释放和毛利水平。建议关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 储能 下游市场维持高增速,建议关注含储量高的逆变器公司【德业股份】、【固德威】、【阳光电源】;积极布局储能消防的消防领域龙头【青鸟消防】;以及储能温控有望快速放量的【英维克】。 2.2 行业数据跟踪 2.3 行业公告要闻跟踪 电力设备与工控 5月PPI同环比涨幅均继续回落,“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向好 3.1 行业观点概要 5月PPI同环比涨幅均继续回落。2022年5月PPI环比+0.1pcts,涨幅比上月回落0.5pcts;同比+6.4pcts,涨幅相比上月回落1.6pcts。从环比情况来看,受地缘冲突带来的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价格、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1.3%、0.9%。同时,随着各地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多措并举保障煤炭供应,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涨2.5%转为下降1.1%,煤炭加工价格环比涨幅回落。受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下降。 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转正,疫情影响减弱,呈现边际改善。2022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4月份为下降2.9%,增速由负转正,22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其中,22年5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上升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2%。5月份疫情管控良好,部分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地区工业生产稳步恢复,支撑工业生产加快。22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582.3亿元,同比增长3.5%,仍维持正向增长。 22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持续下滑,但环比好转,有复苏态势。2022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616套,同比下降13.7%,但相比于4月产量32535套,环比提升12.5%;1-5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166091套,同比下降9.4%。22年3月至今,上海疫情外溢对长三角物流形成冲击,工业机器人供应链受到一定影响,预计随着疫情好转,工业机器人产量有望迎来复苏。 工控需求长期向好,进口替代加速。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生产线自动化率仍较低,随着人口红利逐步转为工程师红利及生产精度等要求的提升,提高产线自动化水平成为必然趋势,将驱动工控产品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从下游结构来看,工控下游覆盖面较广,纺织等传统行业在疫情恢复后将保持稳中有增,双碳背景下以锂电、光伏、半导体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资本开支高企,维持较高景气度。此外,经历多年沉淀积累,内资优质工控企业与外资一线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加速收敛,并凭借高性价比、快速交付、灵活响应等本土化优势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正加速由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渗透,订单、业绩增速持续远超行业。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出,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高位。工业机器人下游主要包括汽车、3C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物联网、5G等新兴行业的兴起有望拉动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高增长。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机器人+”应用行动等“四个行动”,将加速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密度提升,推动整体制造业转型升级。随人口老龄化演进、政策持续推进及工业机器人性价比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根据MIRDATABANK数据,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为17.15万台,同比增长14.8%,2021年出货量预计将达24.96万台,同比增长45.5%。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时间被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占据主要份额,目前国产化率较低。近年来埃斯顿等工业机器人优质企业正快速崛起,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加速,国内优质本土企业具备需求增长、进口替代双重成长逻辑。 2021年机器人新品整体向高精度、高安全性、便捷性方向发展。SCARA机器人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多场景需求,向着大负载量、高防护等级、高速度的方向发展;多关节机器人的控制精度要求日益提升,编程控制门槛进一步降低;协作机器人因为其智能化、柔性化、安全化的趋势在诸多新兴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有所下降,1-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仍维持正增长。1-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3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71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速领先。分具体行业来看,22年1-5月全国工业用电量220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67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化工行业用电量22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2年5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63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化工行业用电量4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1-5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正增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增速表现更佳。22年1-5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298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555万千瓦;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2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从发电结构来看,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2年5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2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24.4%;风电、光伏两大新能源发电同比增速超过其他类型发电,在整体发电量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1-5月电网投资完成额同比正增长,电网计划投资持续高增。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用电负荷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电网结构复杂性大幅提高,电网加速升级改造的需求显著提升。2022年1-5月,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263亿元,同比增长3.1%。南网“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51%;年均投资额为1340亿元,较投资额最高年度的2019年同比增加27%。国网2022年电网计划投资将达501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2022年,全国能源项目投资总体预期向好,能源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3%。其中,抽水蓄能、核电等投资持续向好,计划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31%、20.5%。“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较“十三五”有较大幅度提升,行业内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 1)低压电器国产化替代趋势显著,行业集中化和产品智能化趋势明显,重点推荐良信股份;建议关注正泰电器、天正电气、众业达、宏发股份等; 2)特高压作为解决新能源消纳的主要措施之一,未来有望随电网投资上升带来2-3年的业绩弹性,建议关注特变电工、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中国西电、思源电气、四方股份、保变电气、长缆科技、长高集团等; 3)电网走向智化化与数字化,既是行业技术趋势也是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推荐威胜信息;建议关注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国网信通、四方股份、宏力达、亿嘉和、申昊科技、杭州柯林、南网能源、涪陵电力、金智科技、华自科技等; 4)工控方面,重点推荐汇川技术、麦格米特、雷赛智能、鸣志电器;建议关注信捷电气、伟创电气、正弦电气等。 3.2 行业数据跟踪 3.3 行业公告要闻跟踪 本周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8.01%,涨跌幅排名第1,强于大盘。沪指收于3349.75点,上涨32.96点,上涨0.99%,成交24242.13亿元;深成指收于12686.03点,上涨354.89点,上涨2.88%,成交30522.51亿元;创业板收于2824.44点,上涨167.23点,上涨6.29%,成交10705.26亿元;电气设备收于12022.8点,上涨891.7点,上涨8.01%,强于大盘。 板块子行业:本周储能指数涨幅最大,核电指数涨幅最小。锂电池指数上涨5.30%,光伏指数上涨7.20%,储能指数上涨10.68%,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6.39%,工控自动化上涨6.58%。核电指数上涨3.51%,风力发电指数上涨7.99%。 行业股票涨跌幅:本周涨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锦浪科技(35.14%)、鸣志电器(35.12%)、科力远(26.36%)、金雷风电(25.13%)、协鑫集成(24.48%)、跌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穗恒运A(-4.05%)、睿康股份(-5.84%)、神力股份(-6.24%)、中际装备(-6.38%)、华西能源(-18.66%)。 风险提示 政策不达预期:各主要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若不及预期,则新兴产业增长将放缓; 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若行业参与者数量增多,竞争加剧下,价格可能超预期下降; 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若全球疫情反复,影响供需两端,则行业增长可能受限。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民生电新 邓永康:S0100521100006 李京波:S0100121020004 郭彦辰:S0100121110013 王一如:S0100121110008 李 佳:S0100121110050 叶天琳:S0100121120027 李孝鹏:S0100122010020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 周 组 合 行业观点概要 ■本周(20220620-20220624)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8.01%,涨跌幅排名第1,强于大盘。本周储能指数涨幅最大,核电指数涨幅最小。锂电池指数上涨5.30%,光伏指数上涨7.20%,储能指数上涨10.68%,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6.39%,工控自动化上涨6.58%。核电指数上涨3.51%,风力发电指数上涨7.99%。 ■新能源车:“理想L9”正式发布,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 6月21日,“理想L9”正式发布。电动系统和底盘控制系统方面,采用44.5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组,自研1.5T四缸增程器,CLTC综合续航达到1315公里。车身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安全性能方面,采用理想AD Max智能驾驶系统,配备两颗英伟达Orin-X处理器,总算力达到508TOPS。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结构优化方面,将横纵梁、水冷板与隔热垫合三为一,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提高系统集成效率;重构水冷系统方面,全球首创电芯大面冷却技术,将水冷功能置于电芯间,使换热面积扩大四倍。 ■新能源发电:光伏海外景气得到验证,风电招标数据亮眼 光伏:近日,海关发布5月电池组件与逆变器出口数据,5月电池组件出口277.84亿元,同比+94.7%,环比+24.3%,维持上涨态势。风电:国电投发布2022年度第三十四批集中招标(海上风电竞配机组框架招标)公告,本次集采涉及11个省区,平均风速在6-7.5m/s不等,合计采购容量为10.5GW。 ■工控及电力设备:5月PPI同环比涨幅均继续回落,电网投资规模向好 5月PPI指数同环比涨幅均继续回落,1-5月工业机器人需求有所好转,工控需求中长期仍向好。22年及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同比高增,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有所下降,1-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仍维持正增长。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 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等。 新能源汽车 “理想L9”正式发布,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 1.1 行业观点概要 6月21日,理想汽车举办2022夏季发布会,理想第二款重磅新车“理想L9”正式发布,新车的售价为45.98万元,将于6月21晚20点50分开启预定。 电动系统和底盘控制系统方面,该车型采用44.5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组,自研1.5T四缸增程器,CLTC综合续航达到1315公里。车身拥有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结构,也采用智能空气弹簧。安全性能方面,采用理想AD Max智能驾驶系统,拥有强大的融合感知系统,包括128线激光雷达、800万像素感知摄像头等,采用两颗英伟达Orin-X处理器,总算力达到508TOPS。全车采用高强度钢铝混合车身和双侧25%小偏置碰撞G级评价设计标准。 6月23日,宁德时代发布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系统集成度创全球新高,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 多层次结构优化。麒麟电池将横纵梁、水冷板与隔热垫合三为一,集成为多功能弹性夹层,提高系统集成效率。在夹层内搭建微米桥连接装置,灵活配合电芯呼吸进行自由伸缩,提升电芯全生命周期可靠性。而电芯与多功能弹性夹层组成的一体化能量单元,在垂直于行车方向上构建更稳固的受力结构,提高了电池包抗振动、冲击能力。基于大量实车数据与AI模拟仿真,有效利用每一寸能量空间。独创底部空间共享方案,将结构防护、高压连接、热失控排气等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分布,释放了6%的能量空间。 重构水冷系统。全球首创的电芯大面冷却技术,基于电芯的变化,将水冷功能置于电芯之间,使换热面积扩大四倍。电芯控温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一半,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并且,在极端情况时,电芯可急速降温,有效阻隔电芯间的异常热量传导,整体提升电芯寿命与安全。麒麟电池可实现全化学体系的热稳定、热安全,从而适配更高能量密度的材料升级。 投资建议: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布局: 新能车V型反转已至,下半年需求全面起量,强Call当前布局时点。长期来看,电动车十年黄金赛道上,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高成长性,投资价值持续凸显,我们建议对电动车板块超配,并重点推三条主线: 主线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热管理的【三花智控】、高压直流的【宏发股份】等,建议关注【法拉电子】、【中熔电气】等。 主线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基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大圆柱外壳的【科达利】、【斯莱克】和其他结构件标的;高镍正极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长远锂科】、【华友钴业】、【振华新材】、【中伟股份】、【格林美】;布局LiFSI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和碳纳米管领域的相关标的。 主线3:看2-3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隔膜环节【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铜箔环节【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远东股份】;负极环节【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 1.2 行业数据跟踪 1.3 行业公告要闻跟踪 新能源发电 光伏海外景气得到验证,风电招标数据亮眼 2.1 行业观点概要 光伏观点: 5月出口数据亮眼,验证海外市场高景气。近日,海关发布5月电池组件与逆变器出口数据,5月电池组件出口277.84亿元,同比+94.7%,环比+24.3%,维持上涨态势,其中海外尤其是欧洲市场持续高景气,荷兰/西班牙/德国出口金额分别达到78.25/23.50/12.31亿元,同比上涨134%/173%/172%;南美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巴西单月出口金额达到24.61亿元,同比+151%。逆变器方面,5月总出口38.07亿元,同比+73%,环比+11%,巴西/日本/荷兰出口金额达到3.64/1.17/10.74亿元,同比增长151%/146%/123%。根据PVinfolink发布的组件价格,按电池组件美元价格同比涨约20-25%推算,预计5月电池组件出口量同增60%+,海外光伏需求仍处于高景气。 硅料方面,本周上游紧张的供应局面仍然延续,整体签单价格维持涨势,致密料价格升至265-268元/kg,复投料价格升至268-275元/kg。供应方面,目前国内疫情有所好转,物流运输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但是硅料的供需局面仍然未见好转,叠加某硅料厂六月中旬突发事故,国内硅料供给雪上加霜 ,且由于夏季到来部分厂家将进入检修期,预计短期内硅料供需仍旧紧张。 硅片方面,本周隆基与中环的报价与上周持平,受益于龙头较强的议价能力,报价仍略高于其他二三线厂商。供应方面,目前硅料价格仍处于高位且供应短缺,随着182mm尺寸电池产能的升级改造,未来不同尺寸的硅片价格将出现分化迹象。 电池环节,隆基在HJT的研发上再次取得突破。近日,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M6全尺寸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此前根据公开信息,隆基在下一代技术电池技术的布局上将重心放在P型IBC与HJT上,目前HJT进入中试阶段,预计明年进入放量阶段。此外,东方日升、安徽华晟、金刚玻璃等企业先后投建HJT产能,HJT电池技术有望迎来规模化产业落地。 HJT中长期降本空间广阔。成本方面,目前HJT单瓦成本仍比PERC高0.25-0.26元,今年下半年,银包铜、靶材贱金属化与薄片化等技术路线的加速推进,HJT有望加速降本,缩小与PERC之间的成本差距。其中,银包铜HJT低温浆料已顺利推出接近规模化量产,成本相比纯银大幅下降;靶材少铟化也正在通过优化载板设计和磁场设计等方式实现,无铟化靶材也在积极推进,叠加薄片化进一步推进HJT降本进程。 风电观点: 6月23日,国家电投发布2022年度第三十四批集中招标(海上风电竞配机组框架招标)公告,本次集采共划分3个区域,各区域分别为5个标段,涉及11个省区,平均风速在6-7.5m/s不等,合计采购容量为10.5GW。 据统计目前已有约20GW海风项目启动推进,其中占比较大的为广东、山东的项目。从招标情况来看,其中已有约6.382GW海上风机公布中标结果。6月10日,又有龙源电力射阳1GW海风项目启动风机采购(含塔筒)招标,要求单机容量7MW及以上。 5月风电装机同比微增,下半年需求有望集中释放。据能源局统计,5月新增风电装机1.24GW,同比+4.2%,1-5月新增风电装机10.82GW,同比+38.9%。5月全国发电量6410亿度,同比-3.3%;1-5月全国发电量32484亿度,同比+0.5%。其中5月风力发电量595亿度,同比-0.7%;1-5月份风力发电量2876亿度,同比+5.6%。拉长复盘来看,风电股价走势与需求、原材料成本、估值性价比等要素有一定相关性。当前从需求端来看,假设我们维持全年装机55-60GW的判断,约有70-80%的装机需求集中在下半年,关键零部件出货预计从Q3集中放量,规模效应也有望释放;结合近期成本端主要原材料价格松动、上游压力有望减轻,预计将从营收和成本两端改善业绩水平。 近日《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发布,其中对于风电特别是分散式风电的潜在积极作用非常明显:一是风电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有望使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手续大大简化;二是鼓励村集体依法利用存量集体土地通过作价入股、收益共享等机制,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有望解决分散式风电的征地问题。当前分散式风电的累计并网量和开发量不大,随着试点项目顺利完成和更多具体引导政策落地,预计会在“十四五“下半期实现较大规模增长。 投资建议: 光伏 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供应链价格下行带动需求放量,重点关注: 1)【组件一体化】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中来股份等; 2)2022年受光伏+储能高景气度双线拉动的【逆变器环节】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上能电气等; 3)【热场环节】的金博股份、天宜上佳、楚江新材等; 4)【玻璃环节】的福莱特、信义光能等; 5)【EVA环节】的福斯特、海优新材、赛伍技术、东方盛弘、联泓新科等。 风电 受抢装和疫情等因素影响,风电行业短期业绩承压,建议关注行业Q3需求边际变化和重点环节的盈利修复情况。具体来看 1)铸锻件:年度订单价格落地,部分环节头部企业确定性涨价预计Q2开始体现,叠加成本下降和Q3需求增长、疫情对物流限制缓解,关注盈利修复和交付提升。建议关注金雷股份、日月股份、广大特材、恒润股份、新强联等。 2)桩:偏前端,22年业绩承压,关注实际开工和年内吊装数据;23年弹性较大。建议关注天顺风能、大金重工、海力风电。 3)主机厂:头部企业在手订单饱满、投标价相对理性,大型化叠加供应链管理,预计年内交付均价和盈利水平基本可控。建议关注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 4)海缆:壁垒高、格局好,产品结构升级拉开头部企业领先身位,关注招标释放和毛利水平。建议关注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 储能 下游市场维持高增速,建议关注含储量高的逆变器公司【德业股份】、【固德威】、【阳光电源】;积极布局储能消防的消防领域龙头【青鸟消防】;以及储能温控有望快速放量的【英维克】。 2.2 行业数据跟踪 2.3 行业公告要闻跟踪 电力设备与工控 5月PPI同环比涨幅均继续回落,“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向好 3.1 行业观点概要 5月PPI同环比涨幅均继续回落。2022年5月PPI环比+0.1pcts,涨幅比上月回落0.5pcts;同比+6.4pcts,涨幅相比上月回落1.6pcts。从环比情况来看,受地缘冲突带来的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价格、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1.3%、0.9%。同时,随着各地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多措并举保障煤炭供应,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涨2.5%转为下降1.1%,煤炭加工价格环比涨幅回落。受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下降。 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转正,疫情影响减弱,呈现边际改善。2022年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4月份为下降2.9%,增速由负转正,22年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其中,22年5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上升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2%。5月份疫情管控良好,部分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地区工业生产稳步恢复,支撑工业生产加快。22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582.3亿元,同比增长3.5%,仍维持正向增长。 22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持续下滑,但环比好转,有复苏态势。2022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616套,同比下降13.7%,但相比于4月产量32535套,环比提升12.5%;1-5月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166091套,同比下降9.4%。22年3月至今,上海疫情外溢对长三角物流形成冲击,工业机器人供应链受到一定影响,预计随着疫情好转,工业机器人产量有望迎来复苏。 工控需求长期向好,进口替代加速。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生产线自动化率仍较低,随着人口红利逐步转为工程师红利及生产精度等要求的提升,提高产线自动化水平成为必然趋势,将驱动工控产品迎来广阔的增长空间。从下游结构来看,工控下游覆盖面较广,纺织等传统行业在疫情恢复后将保持稳中有增,双碳背景下以锂电、光伏、半导体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资本开支高企,维持较高景气度。此外,经历多年沉淀积累,内资优质工控企业与外资一线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加速收敛,并凭借高性价比、快速交付、灵活响应等本土化优势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正加速由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渗透,订单、业绩增速持续远超行业。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出,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有望保持高位。工业机器人下游主要包括汽车、3C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物联网、5G等新兴行业的兴起有望拉动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高增长。2021年12月28日,工信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机器人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机器人关键基础提升行动、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机器人+”应用行动等“四个行动”,将加速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密度提升,推动整体制造业转型升级。随人口老龄化演进、政策持续推进及工业机器人性价比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根据MIRDATABANK数据,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为17.15万台,同比增长14.8%,2021年出货量预计将达24.96万台,同比增长45.5%。同时,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时间被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占据主要份额,目前国产化率较低。近年来埃斯顿等工业机器人优质企业正快速崛起,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加速,国内优质本土企业具备需求增长、进口替代双重成长逻辑。 2021年机器人新品整体向高精度、高安全性、便捷性方向发展。SCARA机器人为了适应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多场景需求,向着大负载量、高防护等级、高速度的方向发展;多关节机器人的控制精度要求日益提升,编程控制门槛进一步降低;协作机器人因为其智能化、柔性化、安全化的趋势在诸多新兴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有所下降,1-5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仍维持正增长。1-5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3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71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速领先。分具体行业来看,22年1-5月全国工业用电量220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67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化工行业用电量22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2年5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363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化工行业用电量4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1-5月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正增长,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增速表现更佳。22年1-5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5298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555万千瓦;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32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从发电结构来看,非化石能源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2年5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2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24.4%;风电、光伏两大新能源发电同比增速超过其他类型发电,在整体发电量中的占比持续提升。 1-5月电网投资完成额同比正增长,电网计划投资持续高增。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用电负荷结构变化等因素导致电网结构复杂性大幅提高,电网加速升级改造的需求显著提升。2022年1-5月,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263亿元,同比增长3.1%。南网“十四五”期间电网建设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较“十三五”增加51%;年均投资额为1340亿元,较投资额最高年度的2019年同比增加27%。国网2022年电网计划投资将达5012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2022年,全国能源项目投资总体预期向好,能源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3%。其中,抽水蓄能、核电等投资持续向好,计划投资额同比分别增长31%、20.5%。“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较“十三五”有较大幅度提升,行业内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 1)低压电器国产化替代趋势显著,行业集中化和产品智能化趋势明显,重点推荐良信股份;建议关注正泰电器、天正电气、众业达、宏发股份等; 2)特高压作为解决新能源消纳的主要措施之一,未来有望随电网投资上升带来2-3年的业绩弹性,建议关注特变电工、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国电南瑞、中国西电、思源电气、四方股份、保变电气、长缆科技、长高集团等; 3)电网走向智化化与数字化,既是行业技术趋势也是实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由之路,推荐威胜信息;建议关注国电南瑞、思源电气、许继电气、国网信通、四方股份、宏力达、亿嘉和、申昊科技、杭州柯林、南网能源、涪陵电力、金智科技、华自科技等; 4)工控方面,重点推荐汇川技术、麦格米特、雷赛智能、鸣志电器;建议关注信捷电气、伟创电气、正弦电气等。 3.2 行业数据跟踪 3.3 行业公告要闻跟踪 本周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8.01%,涨跌幅排名第1,强于大盘。沪指收于3349.75点,上涨32.96点,上涨0.99%,成交24242.13亿元;深成指收于12686.03点,上涨354.89点,上涨2.88%,成交30522.51亿元;创业板收于2824.44点,上涨167.23点,上涨6.29%,成交10705.26亿元;电气设备收于12022.8点,上涨891.7点,上涨8.01%,强于大盘。 板块子行业:本周储能指数涨幅最大,核电指数涨幅最小。锂电池指数上涨5.30%,光伏指数上涨7.20%,储能指数上涨10.68%,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6.39%,工控自动化上涨6.58%。核电指数上涨3.51%,风力发电指数上涨7.99%。 行业股票涨跌幅:本周涨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锦浪科技(35.14%)、鸣志电器(35.12%)、科力远(26.36%)、金雷风电(25.13%)、协鑫集成(24.48%)、跌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穗恒运A(-4.05%)、睿康股份(-5.84%)、神力股份(-6.24%)、中际装备(-6.38%)、华西能源(-18.66%)。 风险提示 政策不达预期:各主要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若不及预期,则新兴产业增长将放缓; 行业竞争加剧致价格超预期下降:若行业参与者数量增多,竞争加剧下,价格可能超预期下降; 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超预期:若全球疫情反复,影响供需两端,则行业增长可能受限。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民生电新 邓永康:S0100521100006 李京波:S0100121020004 郭彦辰:S0100121110013 王一如:S0100121110008 李 佳:S0100121110050 叶天琳:S0100121120027 李孝鹏:S0100122010020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