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西周策略】外资是在进攻还是在徘徊?买了什么?

【华西周策略】外资是在进攻还是在徘徊?买了什么?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西证券赢财富】/ 发布时间:2022-06-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华西周策略】外资是在进攻还是在徘徊?买了什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策略分析师 李立峰 SAC NO:S1120520090003 投资要点 一、2022年6月以来,外资加速流入A股。今年3月份A股面临国内外多重扰动,陆股通资金出现大幅净流出。4月起陆股通资金转为双向波动,4月、5月净流入规模分别达63亿元、169亿元。6月份市场情绪进一步好转,外资大举进攻,陆股通当月净买入(截至6/17)金额达587亿元。 二、5月以来,A股市场表现相对海外更具韧性,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和政策周期更有利。海外央行在高通胀压力下不得不提高加息幅度,为了控制通胀预期,可能会以经济衰退为代价,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国内政策“以我为主”,货币、财政政策积极发力,多城市放松房地产调控,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政策重心从“疫情防控”转向“稳经济”,经济增长逐步走强使得外资风险偏好回升。其次,人民币汇率在4月经历一轮急贬后进入双向波动区间,5月16日起,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A股市场对外资吸引力增强。再次,当前A股主要股指相比美股等海外主要权益类市场更具吸引力,较低的估值使得A股在外围市场波动中保持一定韧性。 三、从板块配置来看,5月至今,陆股通资金加仓创业板(+0.61 pct)、科创板(+0.31 pct),减仓主板(-0.92pct)。截至2022年6月17日,陆股通资金在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分别为82.42%、16.15%和1.43%。 四、从行业净流向来看,5月至今陆股通主要净流入“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基础化工、银行、医药生物”等,分别净流入422.45亿元、111.49亿元、79.20亿元、71.56亿元、45.96亿元;6月至今,陆股通主要净流入“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汽车”等,分别净流入278.94亿元、96.33亿元、43.82亿元、3260亿元和31.56亿元。从个股净流向来看,5月至今陆股通净流入“隆基绿能、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天赐材料、璞泰来”等;6月至今陆股通净流入“隆基绿能、贵州茅台、璞泰来、伊利股份、康龙化成”等。 五、中国资产仍是外资配置新兴市场的重要方向。2017-2021年,陆股通年度净买入规模在2000-4000亿元区间,而今年前5个月,陆股通资金累计净流出A股12亿元,直到6月才开始大幅增配。随着国内经济进一步复苏,下半年外资仍有望延续流入。中国资产仍是外资配置新兴市场的重要方向,与其他成熟市场相对比,A股的外资持股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A股优质资产将持续受国内外资金的增持。 ■风险提示:地缘风险、资本市场监管、海外市场波动、黑天鹅事件等。 目 / 录 正文 01年初至今,陆股通资金净流入575亿元 1.1.6月外资大举进攻 2022年初至今(截至6/17),陆股渠道的北向资金净流入575亿元。从月频数据看,1-2月,陆股通资金小幅净流入;3月份陆股通资金出现大幅净流出,当月净流出规模达451亿元,是除2020年3月(-679亿元)、2019年5月(-537亿元)外,单月净流出规模最大的月份。4月起陆股通资金转为双向波动,4月、5月净流入规模分别达63亿元、169亿元。6月份市场情绪进一步好转,外资大举进攻,陆股通当月净买入(截至6月17日)金额达587亿元,属于历史上单月净买入规模较大的月份。 从日频数据看,5月27日至6月17日的15个交易日内,陆股通有14个交易日为净流入,仅有1个交易日流出,区间净流入规模达835亿元。在此期间A股市场主要指数延续上涨,创业板指区间涨幅达14.5%;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汽车、美容护理、有色金属、食品饮料行业涨幅超10%。 1.2.中国经济和政策周期有利,外资风险偏好回升 1.2.1.国内疫情冲击最大的阶段过去,稳增长发力提振信心 5月以来,A股市场表现相对海外更具韧性,主要原因在于中外经济和政策周期的分化,中国经济和政策周期更有利,使得外资风险偏好回升。海外央行在高通胀压力下不得不提高加息幅度,美联储在6月议息会议加息75个基点,幅度已达到1994年以来最大。美联储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中也提到,将“无条件”恢复价格稳定,意味着为了控制通胀预期,可能会以经济衰退为代价,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 国内政策“以我为主”,货币、财政政策积极发力,多城市放松房地产调控,随着疫情冲击减弱,经济增长在逐步走强。3月初,本土疫情导致供应链承压,多地区采取封控、管控措施阻断疫情,上海地区经济活动一度按下“暂停键”,制造业、服务业景气大幅下滑。投资者对企业盈利产生担忧,外资短期大幅流出。 本轮国内疫情峰值在4月中旬出现,4月下旬以来,国内供应链持续恢复,上海及周边地区企业加速复工复产。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国内政策重心从“疫情防控”转向“稳经济”。5月25日,国务院召开“稳经济大盘”电话视频会议,提出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5月31日国务院继续公布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标志着国内工作重心由“疫情防控”向“稳经济”的转变。6月起,稳增长一揽子措施加快落地,涉及新能源、新能源车、芯片、互联网科技平台等的产业政策利好频出,上海取消复工复产白名单,全面复商复市,北京此前部分处于封控的区域也开始返岗开工。从5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数据看,疫情对经济活动的负面影响将继续减弱,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回升。叠加各项稳增长政策推出和落实,下半年经济将明显改善。 1.2.2.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资产具备吸引力 201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期间,陆股通资金存在阶段性流出A股的现象,如2019年5月、2020年3月。2022年4月至5月13日,人民币经历了一轮急贬,美元兑人民币从6.3附近最低贬至6.8,随后人民币汇率进入双向波动区间。5月16日起,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A股市场对外资吸引力增强。 1.2.3.相比海外市场,A股估值偏低 截至6月17日,当前A股主要股指,如: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其估值分别为10.57、12.61、20.65,相比美股等海外主要权益类市场更具吸引力。较低的估值使得A股在外围市场波动中保持一定韧性。 02外资买了什么? 2.1.板块配置:加仓创业板、科创板,减仓主板 从存量来看:截至2022年6月17日,陆股通资金在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的配置比例分别为82.42%、16.15%和1.43%。 从增量来看:5月至今(截至6月17日),陆股通资金加仓创业板、科创板,减仓主板。具体来看,创业板配置比例由4月底的15.55%上升0.61pct至16.15%,科创板配置比例由4月底的11.1%上升0.31pct至1.43%,主板配置比例由4月底的83.34%下降0.92pct至82.42%。 2.2.净流入行业: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化工等 2022年5月至今(截至6/17),陆股通资金主要净流入“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基础化工”等行业,净流出“房地产、轻工制造、有色金属”等行业。从5月至今陆股通资金净流向情况来看,主要净流入“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基础化工、银行、医药生物”等行业,分别净流入422.45亿元、111.49亿元、79.20亿元、71.56亿元、45.96亿元;主要净流出“房地产、轻工制造、有色金属、钢铁、农林牧渔”等行业,分别净流出37.92亿元、15.04亿元、11.99亿元、10.73亿元、6.06亿元。5月至今,外资净流入规模居前的行业中,电力设备和基础化工行业的区间涨幅分别达27.85%和18.85%。 从6月至今(截至6/17)陆股通资金净流向情况来看,主要净流入“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基础化工、汽车”等行业,分别净流入278.94亿元、96.33亿元、43.82亿元、3260亿元和31.56亿元;主要净流出“公用事业、房地产、家用电器、轻工制造、交通运输”等行业,分别净流出9.46亿元、9.28亿元、8.79亿元、1.83亿元和0.91亿元。6月至今,外资净流入规模居前的行业中,电力设备、汽车、基础化工和食品饮料行业的区间涨幅分别达13.71%、12.70%、7.11%和5.74%。 2.3.净流入个股:隆基绿能、伊利股份、贵州茅台等 从5月至今(截至6/17)陆股通资金净流向来看,主要净流入“隆基绿能、伊利股份、贵州茅台、天赐材料、璞泰来”等个股,分别净流入188.24亿元、49.96亿元、45.28亿元、4528亿元、44.69亿元; 从6月至今(截至6/17)陆股通资金净流向来看,主要净流入“隆基绿能、贵州茅台、璞泰来、伊利股份、康龙化成”等个股,分别净流入174.68亿元、53.56亿元32.71亿元、32.44亿元、25.82亿元。 03中国资产仍是外资配置新兴市场的重要方向 截至2022年6月17日,陆股通资金持有A股市值为24376.77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3.57%,较2022年初相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从年度维度看,今年陆股通资金对A股的增配节奏偏缓。2017-2021年,陆股通年度净买入规模在2000-4000亿元区间,而今年前5个月,陆股通资金累计净流出A股12亿元,直到6月才开始大幅增配。随着国内经济进一步复苏,下半年外资仍有望延续流入。 中长期看,外资流入A股趋势不变。横向对比来看,A股的外资持股比例仍偏低。截至2020年底,中国台湾股市外资持股占比为42.9%,韩国为32.1%,而A股仅为3.9%(央行口径)。中国资产仍是外资配置新兴市场的重要方向,与其他成熟市场相对比,A股的外资持股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A股优质资产将持续受国内外资金的增持。 04风险提示 地缘风险、资本市场监管、海外市场波动、黑天鹅事件等。 《首席策略》一键订阅: ■ 华西证券免责声明: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签约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或者经由其他渠道转发收到本报告而直接视其为本公司客户。 本报告基于本公司研究所及其研究人员认为的已经公开的资料或者研究人员的实地调研资料,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以及推测仅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且这种判断受到研究方法、研究依据等多方面的制约。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始终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需自行关注相应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仅提供给签约客户参考使用,任何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绝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视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均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的特殊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不能作为客户进行客户买卖、认购证券或者其他金融工具的保证或邀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其他关联方均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损失负有任何责任。投资者因使用本公司研究报告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均是独立行为,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及其他关联方无关。 本公司建立起信息隔离墙制度、跨墙制度来规范管理跨部门、跨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务请投资者注意,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前提下,本公司的董事、高级职员或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如需引用、刊发或转载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华西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华西证券赢财富 财富管理 75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