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创新药周报:南方省份甲流抬头,全年趋势值得关注

创新药周报:南方省份甲流抬头,全年趋势值得关注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新药】/ 发布时间:2022-06-1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创新药周报:南方省份甲流抬头,全年趋势值得关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 2021-2022全球流感疫情回升 流感是一种上呼吸道急性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感染者的飞沫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全球每年的发病率估计为成人5-10%,儿童为20-30%。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基因组为单链RNA,根据其核心蛋白分为甲型(A),乙型(B)和丙型(B)。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引起季节性流感流行的主要毒株,受到密切关注。 新冠疫情爆发后,受到口罩、隔离措施影响,全球流感患者数量断崖式下跌,2020-2021流感季发病数显著低于以往流感季。 2021-2022流感季发病数有所回升,全球主流流感毒株为甲型。 当前流行的流感毒株以甲型为主 根据WHO对2022年5月2日至2022年5月15日各流感传播区域收集的样本分型检测结果,当前全球主要流行的流感毒株为甲型。 美国2021-2022流感季反弹至常态30%水平,主流毒株为甲型 2020-2021流感季,美国从上个流感季的3800万患者,下滑至2000名左右,降幅超过99.99%。 2021-2022流感季,CDC预计美国流感人数约为800-1300万人。 流感阳性样本分型检测结果显示,当前美国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毒株为甲型。 欧洲流感发病数增加且主要为甲型流感 与全球流感发病趋势一致,欧洲国家2020-2021流感季发病数显著降低,2021-2022流感季发病数明显反弹。 法国当前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 南半球正处于冬季,出现流感爆发 与全球流感发病趋势一致,南半球国家2020-2021流感季发病数显著降低。 但当前南半球新冠疫情回落、加上正处于冬季,迎来一波流感高发时期,流行的主要毒株为甲型。 澳大利亚和巴西每周检测到阳性样本数峰值接近甚至超过此前年份峰值。 澳大利亚: 巴西: 部分亚洲国家流感人数仍处于较低水平 部分亚洲国家如新加坡、日本,自新冠流行以来,2020-2021流感季发病人数显著降低。可能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2022流感季发病人数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新加坡: 日本: 中国2021-2022年冬季流感主流毒株为乙型 2019年,中国流感发病数及死亡数达到顶峰,分别为3538213人和269人。受到新冠流行及管控措施的影响,2020年和2021年流感发病数降低,分别为1145278人和668246人,死亡人数分别为70人和4人。 流感阳性样本分型检测结果显示,2021-2022年冬季中国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毒株为乙型。 5月以来,国内甲型流感占比迅速提升 自2022年第12周以来,国内检测到的甲型流感样本数量显著上升。 2022年第23周(2022年6月6日-2022年6月12日),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共检测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6565份。南方省份检测到1067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1055份为A(H3N2)亚型流感,12份为B(Victoria)。北方省份未检测到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南、北方省份检测到的流感各型别及亚型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具体见表1。 2022年第23周,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5.8%,高于前一周水平(5.1%),高于2019-2021年同期水平(4.4%、3.0%和4.3%)。(图1) 观察新冠疫情发生后两种呼吸道病毒的流行情况,可以看到两种病毒一定程度上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2020-2021年流感季新冠高发,口罩及隔离措施可能抑制了流感病毒的流行,造成流感发病数大幅下滑。随着海外疫情管控措施放松,2021-2022年流感流行程度有所回升。 过去2年国内未发生大规模流感疫情,流行的主要毒株是乙型,人群对于甲流整体预存免疫水平较低。近期甲流占比迅速提升,可能会出现流行趋势。 流感药和流感疫苗板块有望触底回升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2021流感季发病数大幅降低,全球流感药物销售出现断崖式下滑。2021年,罗氏的达菲(奥司他韦)销售额下滑近80%,国内东阳光的可威(奥司他韦)销售额终端销售也显著降低。 随着流感病毒流行程度回升,预计2022年全球流感药物销售额有望触底反弹。 众生药业研发的ZSP1273是国内首个完成II期临床试验的治疗甲型流感的小分子RNA聚合酶抑制剂。体外试验显示,其抗流感病毒活性为奥司他韦约1000倍以上。临床II期试验初步结果显示,ZSP1273 600 mg QD组较安慰剂组显著缩短流感症状缓解时间和发热缓解时间,在病毒学相关的次要指标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目前ZSP1273正处于临床III期阶段,近期完成了首例入组。 流感疫苗的类型可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其中灭活疫苗包括病毒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不含有活病毒。减毒活疫苗则通常由鼻腔递送,主要基于对温度敏感的变异型疫苗病毒株,在鼻咽部复制良好,但在下呼吸道中复制不良,不引起疾病的同时建立免疫屏障。国内主要的流感疫苗厂家包括华兰疫苗、金迪克、百克生物等,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持续增长的趋势被打破。 对比2021年及2022年流感疫苗每月批签发批次数,2021年流感疫苗批签发自7月开始,而今年流感疫苗批签发5月已经开始,提前了两个月。 2022年5月,华兰四价流感疫苗21批次,科兴四价流感疫苗4批次。 2022年6月,华兰四价流感疫苗6批次,赛诺菲巴斯德、长春所、百克生物也有批次获得批签发。 本周创新药企涨跌幅 涨幅前5分别为: 亘喜生物(+11.52%),嘉和生物-B (+11.01%),贝达药业(+10.69%),迈博药业-B (+8.33%),天境生物(+7.67%) 跌幅前5分别为: 万春药业(-24.86%),天演药业(-22.27%),康乃德(-15.66%),再鼎医药-SB(-14.39%),拓臻生物(-13.33%) Biotech公司最新市值(亿元) 本周,国产新药IND数量为20个,NDA数量为1个: 本周创新药企重点公告 【亚盛医药】APG-2575(Bcl-2抑制剂)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中国I期临床试验数据在EHA 2022上公布。 【复宏汉霖】1、就HLX11(重组抗HER2结构域II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及HLX14(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与ORGANON订立许可及供货协议。2、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4(重组抗RANKL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治疗高危骨折风险的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于中国境内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信达生物】1、托莱西单抗注射液(PCSK-9单克隆抗体)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获NMPA受理。2、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获得印度尼西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等五项适应症。 【君实生物】1、控股子公司君境生物的WJ13404片(第四代EGFR抑制剂)收到NMPA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药物适用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实体瘤的治疗。2、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7,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39.69亿元(含本数)。所募资金净额将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和上海君实生物科技总部及研发基地项目。 【恒瑞医药】1、海曲泊帕乙醇胺片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该药物适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适应症。2、SHR4640片(1类抗痛风药物, 片剂)收到NMPA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药物适用于联合非布司他片治疗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 【三叶草生物】1、评估候选疫苗SCB-2019(CpG 1018/铝佐剂)作为新冠加强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III期研究的首批受试者完成接种。2、SCB-219M完成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给药,该药物适用于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圣诺医药】STP705(siRNA 药物)治疗成人原位鳞状细胞皮肤癌的临床研究结果于同行评审刊物《皮肤病药物杂志》发表。 【百济神州】针对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用于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新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FDA将PDUFA审评日期延长至2023年1月20日。 【中国生物制药】1类新药TQC2938注射液(人源化IgG2单克隆抗体)获NMPA批准开展药物临床试验,该药物适用于治疗中重度哮喘。 【亘喜生物】GC012F(靶向BCMA/CD19 CAR-T)的最新临床数据于6月14日公布,该药物适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中国抗体】SM17(人源化IgG4-k单克隆抗体)在美国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位健康受试者给药,该药物适用于治疗哮喘患者。 【康诺亚】CM310(重组人源化IL-4Rα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得CDE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该药物适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神州细胞】控股子公司神州细胞工程自主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Alpha+Beta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已进行国内I期临床试验的期中分析并取得积极结果。 【翰森制药】合作伙伴EQRx关于阿美替尼(甲磺酸阿美替尼片)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上市许可申请获英国药品和医疗保健用品管理局受理。 【泽璟制药】盐酸杰克替尼片(片剂, 50mg75mg)用于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试验获得NMPA批准。 【迈威生物】6MW3511注射液(双功能基团药物蛋白)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适用于多种晚期实体瘤的治疗。 【歌礼制药】ASC22(皮下注射PD-L1抗体)用于慢乙肝功能性治愈的IIb期临床试验进展将在2022年国际肝脏大会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 本周全球创新药交易数据 本周全球新药进展 艾伯维Skyrizi治疗克罗恩病获FDA批准 6月18日,艾伯维宣布FDA批准其产品Skyrizi(risankizumab)用于治疗中重度克罗恩病(CD)成人患者。Risankizumab是一种人源化、IgG1亚型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借由与IL-23的p19亚基结合而选择性地拮抗IL-23。IL-23是一种与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被认为与许多慢性免疫疾病有关。这次获得FDA批准的申请是基于在中重度克罗恩病患身上,两个诱导性与一个维持性的临床III期试验所显示Skyrizi的安全与疗效数据结果。在诱导性试验当中,最早可在第4周时观察到,在病患出现临床反应与缓解情形方面,Skyrizi治疗组病患人数显著多于安慰剂组。在第12与第52周时,Skyrizi组获得内镜反应与临床缓解的患者人数也优于安慰剂组。 Yselty治疗子宫肌瘤获欧盟批准上市 6月18日,ObsEva与Theramex联合宣布欧盟委员会(EC)授予口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Yselty(linzagolix)上市许可。Yselty是一款口服、一天一次的GnRH拮抗剂。Yselty在开发时的设计便是让患者在选择剂量时能够有灵活性。无论子宫肌瘤患者本身是否接受内分泌反向添加治疗。对那些接受内分泌反向添加治疗的女性患者而言,Yselty提供了潜在“best-in-class”的疗效与耐受性。而对那些无法或不愿接受内分泌反向添加治疗的病患而言,此药物则是欧盟内第一个可以无需内分泌反向添加治疗使用的口服GnRH拮抗剂。目前FDA正在审核linzagolix的新药申请(NDA)。此次Yselty的上市许可是根据两项PRIMROSE临床III期研究的积极结果。在第24周的联合试验数据显示,它在84.5%接受200毫克Yselty并同时接受内分泌反向添加治疗的女性当中具有疗效。而在那些接受100毫克Yselty但没有同时接受内分泌反向添加治疗的女性当中,则有56.5%的患者获得缓解。 Epcoritamab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II期试验结果公布 6月17日,艾伯维和Genmab公布了评估epcoritamab用于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II期临床试验中扩展队列患者的主要结果。Epcoritamab是一种皮下给药的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在这项研究中,epcoritamab在之前接受过至少两种抗淋巴瘤治疗的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疗效。该研究队列包括157名之前接受过中位三线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LBCL患者,总缓解率(ORR)为63%,完全缓解率(CR)为39%。患者的基线特征包括61%对主要治疗耐药,20%曾接受过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39%曾接受过CAR-T细胞治疗(其中75%对CAR-T治疗耐药)。参加该研究的未接受过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取得了69%的ORR和42%的CR,而接受过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取得了54%的ORR和34%的CR。中位随访10.7个月后,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估计为12个月。 PD-L1抗体cosibelimab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获临床试验积极结果 6月17日,Checkpoint Therapeutics宣布其靶向PD-L1的抗体cosibelimab的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积极结果。这次公布的试验是检验其在局部进展性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疗效。Cosibelimab(CK-301)是完全人源化、具高度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Cosibelimab靶向PD-L1,阻断其与PD-1和B7.1受体的结合,进而除去PD-L1对CD8阳性T细胞的抑制效果,恢复其毒杀性T细胞反应。Cosibelimab与其他已上市的PD-1与PD-L1抗体一样可以重新活化抗肿瘤免疫反应,并通过抗体具功能性的Fc结构域引发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增强其在某些癌症种类上的疗效。截至2022年3月,独立中心审评(ICR)结果显示31位病患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4.8%(95% CI:36.0-72.7),此数值显著地超出临床上有意义的双侧95%置信区间下界(25%)。根据此试验的积极结果,Checkpoint会持续与FDA讨论在预计今年晚些时候递送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中,增加局部进展性皮肤鳞状细胞癌作为第二适应症的可能。 siRNA药物Amvuttra治疗ATTR获FDA批准 6月14日,Alnylam公司宣布,FDA批准皮下注射RNAi疗法Amvuttra(vutrisiran)上市,用于治疗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hATTR)的淀粉样变性成人患者的多发性神经病(polyneuropathy)。Vutrisiran是一种在研皮下给药RNAi治疗药物,开发用于治疗ATTR淀粉样变性,包括hATTR和野生型ATTR(wtATTR)淀粉样变性。它通过靶向和沉默特定的mRNA,阻断野生型和变体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产生。Vutrisiran基于Alnylam的增强稳定化学(ESC)-GalNAc偶联递送平台设计,增加了效力和代谢稳定性,可能允许不频繁的皮下注射。此前研究数据表明,每季度给予患者vutrisiran可能有助于减少组织中的沉积,促进TTR淀粉样沉积物的清除,并有望恢复这些组织的功能。这一批准是基于名为HELIOS-A的随机、开放标签、全球性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试验结果显示,Amvuttra达到主要终点,接受治疗9个月后,Amvuttra组的mNIS+7评分(评估神经病障碍的评分)与基线相比降低2.2点(意味着症状改善),而外部对照组评分增加14.8点(意味着症状恶化,p<0.0001)。9个月时,50%的患者与基线相比症状得到改善。 Quizartinib治疗AML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6月14日,第一三共公布了FLT3抑制剂quizartinib治疗携带FLT3-ITD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FLT3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通常由造血干细胞表达,通过各种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生存、生长与分化,在细胞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FLT3基因突变是AML患者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FLT3-ITD是最常见的FLT3基因突变,出现在大约四分之一的AML患者中。Quizartinib是一款口服FLT3抑制剂。它已经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并已在日本获批。试验结果显示,quizartinib与标准化疗相比,在新确诊的FLT3-ITD阳性患者中,将死亡风险降低22.4%(HR=0.776,[95% CI: 0.615-0.979;p=0.0324)。中位随访时间为39.2个月时,quizartinib组中位总生存期为31.9月,对照组为15.1个月。 Tovorafenib治疗胶质瘤获II期试验积极结果 6月14日,Day One Biopharmaceuticals公司宣布,其大脑渗透性,口服特异性泛RAF激酶抑制剂tovorafenib,在治疗儿科低级别胶质瘤(pLGG)患者的关键性II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在头22名可以评估的患者中,tovorafenib达到64%的总缓解率(ORR)。Tovorafenib是一款高度特异性泛RAF激酶抑制剂,它能够抑制携带BRAF融合或BRAF V600突变的肿瘤的生长,并且具有大脑渗透性。它已经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和罕见儿科疾病资格,用于治疗携带激活性RAF变异的pLGG。试验数据显示,在前22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tovorafenib达到64%的ORR,包括14名部分缓解患者。同时6名患者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为91%。所有疾病稳定的患者也出现肿瘤缩小,缩小幅度为19%到34%。携带BRAF融合或BRAF V600E突变的经治患者中均观察到缓解。 异体AlloCAR-T疗法ALL-501A获FDA先进疗法认定 6月13日,Allogene Therapeutics宣布,其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一款同种异体AlloCAR-T疗法——ALL-501A获得美国FD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认定。再生医学先进疗法的认定会加速那些包含细胞疗法等极具前景产品的开发与批准过程。ALL-501A是一种经基因工程改造、靶向CD19的AlloCAR-T产品。ALLO-501A通过TALEN基因编辑技术破坏TRAC与CD52基因,以减少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产生的风险。此外,ALL-501A所经历的基因工程改造也让病患得以使用ALLO-647进行辅助治疗。ALLO-647是一种抗CD52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协助病患进行选择性与暂时性的宿主淋巴细胞清除,以在病患体内建立一个更有利于ALL-501A细胞生长的免疫环境。在2021年12月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所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在ALPHA2试验中发现,ALLO-501A疗法可以向那些从未接受过CAR-T疗法治疗的病患,提供一个除了已批准的自体CAR-T疗法外,另一个安全、疗效持久的选择。研究数据显示ALLO-501A与一致、可控制的安全性相关。试验中没有发现剂量限制毒性(DLT)、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与3级以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症(ICANS)或3级以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RS)相关的安全性问题。此外,在那些之前未接受过CAR-T疗法的大B细胞淋巴瘤病患当中,接受治疗6个月时获得完全缓解(CR)的患者之后未观察到复发,其中最长完全缓解持续时间已超过15个月。而所有入组接受此项现货型ALLO-501A疗法治疗的病患,自入组到开始治疗的中位数时间仅为2天,反映了其快速治疗患者的潜力。 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疗法exa-cel公布最新临床试验结果 6月13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和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公布了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疗法exagamglogene autotemcel(exa-cel,曾用名CTX001),治疗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TDT)或严重镰刀型细胞贫血病(SCD)患者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Exa-cel是一种在研自体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通过在体外对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改造,使红细胞中产生高水平的胎儿血红蛋白(HbF)。HbF是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的一种形式,在出生时自然存在,随着婴儿的长大,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换为成人形式的血红蛋白。通过exa-cel治疗,可以提高HbF水平,有可能缓解TDT患者的输血需求,并减少SCD患者的疼痛和使人衰弱的血管闭塞性危象(VOC)。试验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的44名TDT患者中,42名在随访时间为1.2~37.2个月时,不再需要接受输血,剩余两名患者接受的输血水平分别降低75%和89%。TDT患者的胎儿血红蛋白显著提高,并且导致总血红蛋白水平提高。平均总血红蛋白水平在接受治疗第三个月超过11 g/dL并且得到维持。所有31名接受治疗的严重SCD患者在随访时间为2.0~32.3个月时,均未出现血管闭塞性危象。SCD患者的平均胎儿血红蛋白水平在接受治疗后第四个月时占总血红蛋白水平的40%,并且得到维持。 ————————————————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发布的报告《华创医药创新药周报20220619》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