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银宏观:大类资产配置周报 (2022.6.19)】全球资本市场预期重塑

【中银宏观:大类资产配置周报 (2022.6.19)】全球资本市场预期重塑

作者:微信公众号【朱启兵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1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大类资产配置周报 (2022.6.19)】全球资本市场预期重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5月经济数据超预期;美联储6月加息75BP。大类资产配置顺序:大宗>股票>货币>债券。 摘要 宏观要闻回顾 经济数据:5月工增同比0.7%,社零同比下降6.7%,1-5月固投同比6.2%。 要闻: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允许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月职工医保单位缴费;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等8部草案将于近期审议;美联储6月加息75BP。 资产表现回顾 人民币资产价格保持强劲,但大宗整体下跌。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65%,沪深300股指期货上涨0.93%;焦煤期货本周下跌9.86%,铁矿石主力合约本周下跌8.96%;股份制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收于1.75%,余额宝7天年化收益率持平于1.67%;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2.78%,活跃十年国债期货本周下跌0.02%。 资产配置建议 资产配置排序:大宗>股票>货币>债券。美联储在6月超预期落地加息75BP,并未遵循此前对市场加息50BP的预期引导,一定程度上说明美联储在收紧货币政策上已经进入了相机抉择时间。从美国CPI环比基数来看,如果食品和能源价格不会超预期上升,那么6月美国通胀同比读数大概率下行,但三季度基数走低、通胀同比增速将继续上升。因此若按照美联储6月声明所示,“坚决承诺”将通胀率恢复到2%,则加息大概率应早尽早。美联储的超预期加息幅度同时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受市场预期调整影响,以美元、美债、美股为核心的美元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二是全球范围内同样受通胀高企困扰的国家和地区也纷纷跟进加息。我们认为下半年国际资本对经济基本面的关注度会排在首位,三季度更加关注通胀的同比高度、四季度或更加关注经济基础牢固程度,具备基本面相对优势且有政策空间的资产将更有国际吸引力。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目录 一周概览 A股走出独立行情 要闻回顾和数据解读 大类资产表现 A股:中小创继续领涨 债券:平稳波动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调 货币类:货基收益率中位数低水平波动 外汇:人民币汇率维持在6.70附近波动 港股:警惕全球资产开始重新定价过程 下周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一周概览 A股走出独立行情 人民币资产价格保持强劲,但大宗整体下跌。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65%,沪深300股指期货上涨0.93%;焦煤期货本周下跌9.86%,铁矿石主力合约本周下跌8.96%;股份制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收于1.75%,余额宝7天年化收益率持平于1.67%;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2.78%,活跃十年国债期货本周下跌0.02%。 5月经济数据整体超预期。本周A股指数上涨,大盘股和小盘股估值上行幅度相当。央行在公开市场继续维持0投放,拆借利率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波动,周五R007利率收于1.7%,GC007利率收于1.75%。本周十年国债收益率上行2BP,周五收于2.78%。5月经济数据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转正,固定资产投资中基建、制造业、房地产当月投资增速均较4月上行,社零环比转正,整体来看,依然是生产端恢复好于需求端,从全国疫情防控看,6月经济大概率继续环比修复。 十年美债利率超过前期高点,全球资产将重新定价。股市方面,本周A股指数普涨,领涨的指数是创业板指(3.94%),涨幅较小的指数是上证综指(0.97%);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下跌3.35%,恒生国企指数下跌3.18%,AH溢价指数上行3.17收于144.06;美股方面,标普500指数本周下跌5.79%,纳斯达克下跌4.78%。债市方面,本周国内债市普涨,中债总财富指数本周上涨0.04%,中债国债指数上涨0.03%,金融债指数上涨0.08%,信用债指数上涨0.09%;十年美债利率上行10 BP,周五收于3.25%。万得货币基金指数本周上涨0.03%,余额宝7天年化收益率持平,周五收于1.67%。期货市场方面,NYMEX原油期货下跌9.77%,收于108.88美元/桶;COMEX黄金下跌1.79%,收于1841.9美元/盎司;SHFE螺纹钢下跌9.03%, LME铜下跌5.28%, LME铝下跌6.6%;CBOT大豆下跌2.49%。美元指数上涨0.46%收于104.67。VIX指数上行至31.13。本周随着美联储落地加息75BP,十年美债利率加大波动明显上行,预计全球资产将随之开始重新定价。 要闻回顾和数据解读(新闻来源:万得) 5月份工业增加值从上月同比下降2.9%转为增长0.7%,装备制造业回升明显;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至5.1%,现代服务业保持增长;市场销售有所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降幅缩窄4.4个百分点至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9%,就业情况有所好转。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下行态势,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屋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均进一步下滑。国家统计局表示,综合来看,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合理增长。 5月中国70城房价出炉,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总体延续降势,但降势趋缓;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有回落或降幅扩大,同比下降城市个数增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2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下跌的城市有43个,分别较上月增加7个、减少4个;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二手房方面,有53个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比上月增加3个;一线城市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4%转为持平。5月成都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均上涨0.9%,涨幅连续两个月领涨全国。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1%,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413亿元,同比增长15%;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5.7%,降幅与4月份基本相当,按自然口径下降32.5%。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至5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3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9.8%、1.4%和1.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8.1%。 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八轮巡视金融单位整改进展情况的报告》。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规律,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创新,以动真碰硬的狠劲、一抓到底的韧劲,持续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金融单位党委(党组)全面抓好整改落实,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把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为金融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清晰界定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关系,参照税种属性划分收入。将税基流动性强、区域间分布不均、年度间收入波动较大的税收收入作为省级收入或由省级分享较高比例;将税基较为稳定、地域属性明显的税收收入作为市县级收入或由市县级分享较高比例。对金融、电力、石油、铁路、高速公路等领域税费收入,可作为省级收入,也可在相关市县间合理分配。除按规定上缴财政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外,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做法。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会议决定,允许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月职工医保单位缴费,规模约1500亿元,加力支持纾困和稳岗。会议还决定,以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地方财经、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等为重点,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同时部署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会议指出,要抓住时间窗口,注重区间调控,既果断加大力度、稳经济政策应出尽出,又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着力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稳物价,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部署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及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等五方面主要任务。方案提出,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推进专业化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 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等8部草案将于近期审议。全国人大法工委表示,反垄断法修正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反垄断相关制度在平台经济领域中的适用规则,明确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平台规则等,从事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排除、限制竞争。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阶段性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进度有关工作的通知》,自2022年6月20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税务部门办理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免)税的平均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到期将视外贸发展和实际执行情况,进一步明确办理时间要求。 进入6月,国内已有中国国航、海南航空、首都航空等多家航司宣布复航国际客运航线,涉及北美、欧洲和南亚地区。另据航司内部人员透露,国际航班熔断规则中确诊旅客人数统计日期自航班落地后7天调整至5天,自6月1日入境日执行。 国家卫健委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指出,猴痘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工信部召开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专家们指出,总的看,工业经济增长、恢复都先于整体经济,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工业要担负起更重要责任。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保持平稳运行需要付出更大努力。要进一步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严峻性,更多关注需求侧问题,谨防形成需求收缩、供给冲击交互负向循环;防范制造业上下游利润分化过大导致的投资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深入研判全球经济滞胀外溢性进一步加剧带来的风险,预先做好相关准备。 工信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优化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等五项重点任务,并提出关键技术研发工程、升级创新产品制造工程、品牌培育工程、数字化发展推进工程、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工程等五大工程。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方案》提出,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加快新能源车发展,逐步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探索开展中重型电动、燃料电池货车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 大类资产表现 A股:中小创继续领涨 周期品价格随国际市场调整。本周市场指数涨多跌少,领涨的指数包括创业板指(3.94%)、深证成指(2.46%)、中证1000(2.22%),下跌的指数仅有上证红利(-2.59%)。行业方面分化较大,领涨的行业有农林牧渔(4.76%)、家电(4.54%)、汽车(3.75%),领跌的行业有煤炭(-5.73%)、石油石化(-2.11%)、钢铁(-1.53%)。本周美联储加息75BP,全球经济复苏预期面临调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国内周期品随之波动。 A股一周要闻(新闻来源:万得) 半导体 |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公布,2022年全球前端晶圆厂设备支出预计将同比增长20%,创下109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是继2021年增长42%后的连续第三年增长。 虚拟现实 | 近日,由中国信通院牵头,联合华为、百度、商汤、电信运营商等近70家生态伙伴,在虚拟现实产业推进会框架基础上,组建了虚拟现实与元宇宙产业联盟,后续还将发布《元宇宙白皮书2022》。 双碳 |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15日发布的《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1-2030年)》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 特种气体 | 以氖、氦为代表的工业气体价格飙涨,使得行业扩产积极性高涨。而伴随半导体、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崛起,特种气体更成为市场布局热点。 消费 | 商务部召开会议,提出要积极推动出台务实管用的促消费举措,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快发展新型消费。 旅游 | 随着多地疫情逐渐好转,以及各地陆续出台纾困政策,西藏、海南、内蒙古、云南、湖南、江苏、江西等多地的旅游业,出现加速复苏迹象。 水利 | 人民银行、水利部6月13日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水利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煤电 | 随着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迎峰度夏正式启动,用煤用电也将迎来新一轮高峰。 基建 | 随着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地方正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热潮。 绿色建筑 | 联合国环境署的一份报告显示,建筑及施工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5%,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8%,建筑业已成为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对此,一些国家正不断探索绿色建筑开发模式,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债券:平稳波动 债市收益率目前仍在较低水平上维持平稳波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五收于2.78%,本周上行2BP,十年国开债收益率周五收于2.98%,较上周五上行1BP。本周期限利差上行2BP至0.77%,信用利差下行3BP至0.52%。 拆借利率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继续0投放,拆借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波动,周五R007利率收于1.7%,交易所资金GC007利率收于1.75%。本周央行对到期的2000亿MLF资金全额续作,在市场预期当中,至此央行已经连续四周公开市场0投放,我们维持此前观点,认为6月底拆借资金利率可能有波动,但偏宽松的流动性环境至少将在三季度持续。 债券一周要闻(新闻来源:万得) 央行如预期等量平价续做6月MLF。 外汇交易中心:5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11155亿元,同比增加35%、环比增加9%;5月境外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5363亿元,卖出债券5793亿元,净卖出430亿元。 4月日本所持美国国债减少139亿美元,至1.2万亿美元;4月中国所持美债减少362亿美元,至1.0万亿美元。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调 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调整。本周商品期货指数下跌5.62%。从各类商品期货指数来看,上涨的有谷物(1.37%)、贵金属(0.92%),下跌的有能源(-2.37%)、有色金属(-4.84%)、油脂油料(-5.05%)、化工(-5.18%)、非金属建材(-5.38%)、煤焦钢矿(-9.84%)。各期货品种中,本周涨幅较大的大宗商品有生猪(3.92%)、纤板(2.43%)、淀粉(2.38%),跌幅靠前的则有硅铁(-11.35%)、铁矿(-10.92%)、焦炭(-10.7%)。本周大宗商品价格以下跌为主,主要反映的是国际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但我们认为5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较4月进一步上行,国内周期品供需较好。 大宗商品一周要闻(新闻来源:万得) 欧佩克+文件显示,欧佩克+5月份的日产量比目标低269.5万桶;俄罗斯5月份的石油产量为927万桶/日。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表示,欧佩克成员国致力于投资石油供应以满足需求,全球石油工业在石油供应方面投资不足。 美国总统拜登表示,美国能源部长将就炼油产能问题召开紧急会议。拜登呼吁炼油企业提出增加汽油供应的具体想法,并解释炼油能力问题。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最新月报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从2022年的180万桶/日增加至220万桶/日,达到平均1.016亿桶/日。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复苏将推动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而由于对俄罗斯石油制裁和生产商闲置产能不足,明年的供应可能难以跟上需求的步伐。报告维持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为9940万桶/日不变。 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有关省区特别是重点产煤省区要积极挖掘增产潜力,确保完成电煤保供任务。要强化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确保电煤运输平稳有序,保持合理煤炭库存。 今年4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上涨。6月8日,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时隔4个月重新站上21元/公斤。随着生猪产能逐步调整、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有序开展,猪肉价格呈现探底回升势头。 农业农村部发布小麦机收进度显示,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2.39亿亩,收获进度78.5%,比去年快约1.2个百分点。 据期货日报多方证实,为应对原料高价,部分聚酯大厂近日共同商讨对策。分析指出,当前PTA原料价格维持高位,聚酯生产企业通过降负荷消化现有库存已经迫在眉睫。 货币类:货基收益率中位数低水平波动 货币基金收益率中位数或将保持在2%下方波动。本周余额宝7天年化收益率持平,周五收于1.67%;人民币3个月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收于1.75%。本周万得货币基金指数上涨0.03%,货币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中位数周五收于1.86%。本周货币基金7天年化收益率中位数较前一周小幅上行,表明半年末时点释放收益动力仍在。 外汇:人民币汇率维持在6.70附近波动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本周下行71BP,至6.6923。本周人民币对兰特(3.37%)、加元(2.06%)、韩元(1.95%)、英镑(1.27%)、卢布(1.04%)、澳元(0.96%)、欧元(0.79%)、林吉特(0.17%)、美元(0.11%)升值,对日元(-1.23%)、瑞郎(-1.31%)贬值。人民币汇率仍在6.70附近波动。 外汇市场一周要闻(新闻来源:万得) 5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5亿美元,货物贸易涉外收支顺差383亿美元,同比增长97%。 香港金管局再度买入118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度。 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央行外汇占款21.3万亿元,环比减少89.85亿元。 港股:警惕全球资产开始重新定价过程 美联储落地加息75BP。本周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下跌3.35%,恒生国企指数下跌3.18%,AH溢价指数上行3.17收于144.06。行业方面本周跌幅较小的有金融业(-0.5%)、电讯业(-1.18%)、医疗保健业(-2.04%),跌幅靠前的有能源业(-8.21%)、工业(-6.03%)、综合企业(-5.83%)。本周南下资金总量167.85亿元,同时北上资金总量174.04亿元。美联储落地加息75BP,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较此前一直引导的50BP幅度明显加大,表明通胀压力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虽然市场预期到了美联储加息幅度扩大,但对年内美联储加息的幅度和节奏的预期随之调整,同时以十年美债利率为锚的全球资产价格,将开始重新定价的过程。 港股及海外一周要闻(新闻来源:万得) 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区间,为1994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美联储声明表示,高度关注通胀风险,“坚决承诺”将通胀率恢复到2%,并重申认为持续加息是适当的。FOMC委员们以10-1的投票结果通过此次的利率决定。投反对票者是美联储乔治。FOMC最新经济预期上调了通胀预期,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其2022、2023、2024年底PCE通胀预期中值分别为5.2%、2.6%、2.2%(3月预期分别为4.3%、2.7%、2.3%)。2022、2023、2024年底GDP增速预期中值分别为1.7%、1.7%、1.9%(3月预期分别为2.8%、2.2%、2%)。美联储预计在2024年开始降息。 【鲍威尔新闻发布会要点汇总】1、预计加息75个基点的举措不会成为常态,下次会议最有可能是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2、坚定地致力于让通胀回落,劳动力市场极度紧张,再次强调通货膨胀太高;3、美联储看到经济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健康的增长水平,美联储不会试图引发经济衰退;4、没有理由认为量化紧缩会导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市场似乎没有过多受到量化紧缩的影响;5、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可能会使美联储失去软着陆的可能性,这是一个不确定性高企的环境;6、希望在年底前将利率维持在3%-3.5%的紧缩性水平。 美联储持有的美国国债减少86.6亿美元至5.76万亿美元,创2019年7月以来最大降幅;美联储的总资产增至8.982万亿美元;美联储增加了201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国国债持有量减少了86.6亿美元;机构债持有量维持不变。 欧洲央行举行特别管委会会议,决定再投资已赎回债券以增强市场稳定性,同时要求欧元体系内的委员会和欧洲央行内部机构加快设计一个新的机制,以防止欧元区各成员国的金融市场和债券市场发生割裂现象。 英国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1.25%,为2009年1月以来新高,以应对通胀上升和英镑贬值压力。这也是该行2021年12月以来第5次加息。英国央行称,此次加息的投票结果为6:3,哈斯克尔、曼恩和桑德斯投票支持加息50个基点。英国央行预计,未来几个月CPI将超过9%,10月通胀率将高于11%。 瑞士央行意外加息50个基点至-0.25%,以应对通胀升温。这也是瑞士央行自2007年来首次加息,此前市场预期该行将维持政策利率在-0.75%不变。瑞士央行表示,不排除在可预见的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政策利率,以将通胀稳定在与中期价格稳定一致的范围内。 巴西央行加息50个基点,至13.25%,符合市场预期。巴西央行预计下一次将加息50个基点,加息幅度可能会进一步缩小。 日本央行继续坚持当前超宽松货币政策,维持利率水平不变。日本央行重申,为将长期利率控制在既定目标范围,央行将在每个交易日实施固定利率无限量购债操作。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为了支持日本经济持续复苏,央行将继续坚持2%通胀目标,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并密切关注国内外因素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推出进一步的宽松措施。 澳洲联储主席洛威:目前还不清楚利率需要上调多少,需要更高的利率来降低通货膨胀,预测利率在某个时刻达到2.5%是“合理的”;通胀到圣诞节时可能达到7%,将采取必要措施使通货膨胀回到2-3%的水平,2023年下半年通胀将明显下降。 韩国央行会议纪要:抑制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应先发制人应对海外央行加息,韩国可以承受连续加息的影响;为了经济增长,韩国央行需要调整加息步伐。 韩政府公布经济政策方向,重在通过简政放权激活民间、企业、市场等各经济主体的活力。为此,政府将把法人税最高税率从现行的25%下调至22%,针对国家战略技术扩大减税力度,力促尖端产业发展。政府将对公共·年金、劳动市场、教育、金融、服务业5大领域进行调结构、促转型,逐步退出扩张性财政政策。 房地美在报告中称,30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从上周的5.23%跃升至5.78%,创1987年以来最大单周升幅。 美国5月零售销售环比降0.3%,创去年12月以来新低,预期升0.2%,前值自升0.9%修正至升0.7%;核心零售销售环比升0.5%,预期升0.8%,前值自升0.6%修正至升0.4%。 美国5月工业产出环比升0.2%,创去年12月来新低,预期升0.4%,前值自升1.1%修正至升1.4%。 纽约联储公布的月度调查显示,5月份美国消费者对未来12个月的通胀同比增速预期中值回升至6.6%,与3月份的数据并列历史新高;美国家庭对未来12个月的支出增长预期中值飙升至9%,也是纽约联储跟踪该数据以来录得的最高值。 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在能源和食品价格飙升推动下,5月德国CPI同比上涨8.7%,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持续创下历史新高。 欧元区5月CPI终值同比升8.1%,续刷纪录新高,预期升8.1%,初值升8.1%;环比升0.8%,预期升0.8%,初值升0.8%。 下周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5月经济数据超预期。5月份工业增加值从上月同比下降2.9%转为增长0.7%,装备制造业回升明显;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至5.1%,现代服务业保持增长;市场销售有所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降幅缩窄4.4个百分点至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9%,就业情况有所好转。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下行态势,前5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房屋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均进一步下滑。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73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9%,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0.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9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5月经济数据表现整体超出市场预期,表明疫情影响消退后经济活动恢复上行,生产端的表现要好于需求端,预计6月经济仍将处于修复过程中。 美联储超预期加息75BP。美联储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区间,为1994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FOMC最新经济预期上调了通胀预期,下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在2024年开始降息。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加息75个基点的举措不会成为常态,下次会议最有可能是加息50个基点或75个基点;美联储不会试图引发经济衰退;希望在年底前将利率维持在3%-3.5%的紧缩性水平。本周全球范围内加息的主要央行还包括英国、瑞士、巴西等,欧央行也举行特别管委会会议,引导市场加息预期并稳定债市预期。美联储的超预期加息引发国际市场明显大幅波动,由于落地加息的幅度超出了此前美联储一直引导预期的50BP,也导致市场就未来加息的节奏开始混乱。 全球资本市场预期重塑。美联储在6月超预期落地加息75BP,并未遵循此前对市场加息50BP的预期引导,一定程度上说明美联储在收紧货币政策上已经进入了相机抉择时间。从美国CPI环比基数来看,如果食品和能源价格不会超预期上升,那么6月美国通胀同比读数大概率下行,但三季度基数走低、通胀同比增速将继续上升。因此若按照美联储6月声明所示,“坚决承诺”将通胀率恢复到2%,则加息大概率应早尽早。美联储的超预期加息幅度同时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受市场预期调整影响,以美元、美债、美股为核心的美元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二是全球范围内同样受通胀高企困扰的国家和地区也纷纷跟进加息。我们认为下半年国际资本对经济基本面的关注度会排在首位,三季度更加关注通胀的同比高度、四季度或更加关注经济基础牢固程度,具备基本面相对优势且有政策空间的资产将更有国际吸引力。大类资产配置顺序:大宗>股票>货币>债券。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