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演绎,成长崛起——2022年中期策略(PPT)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底部演绎,成长崛起——2022年中期策略(PPT)》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引言:2022下半年投资思路探讨 资本市场的好转有待于实体经济的改善,这是应该达成的共识。A股市场的底部不是来自情绪和博弈交易,而是基于宏观经济自上而下的判断,即从周期定位角度,通过政策、利率等领先指标的逻辑判断经济底部,进而判断资本市场的拐点。实际上,我们在去年底年度策略报告《科技突围》中,已经清晰指出2022年是一个过渡年份,在海外滞胀迷雾笼罩,国内增长中枢下移大背景下,A股市场更多是结构行情,全年市场节奏呈现U型。当前市场运行大致如此,至于突发的地缘政治冲突和疫情扰动不过是短暂的冲击,当前市场热点看似新旧经济并行,但谁是“时间的玫瑰”不言自明。 对国内宏观经济而言,货币流动性持续宽松,提振经济的有利政策不断加码,二季度实际GDP触底是大概率发生的。复盘2010年四次经济短周期触底,A股市场都出现了至少年度级别的上涨行情和投资主线。对于通胀的影响,可能不必过分看重。一方面,全球大宗价格在失去需求和流动性支撑下已是强弩之末,国内PPI价格自去年高点回落趋势基本确定,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条件具备;另一方面,虽然海外通胀顽固,但衰退已经发生,美联储货币政策较上半年或出现缓和预期,导致美股波动也趋于放缓,对新兴市场的外溢作用减弱。总而言之,类似2009年,2020年等情形(见下图),实际GDP触底回升和PPI持续回落给予A股市场非常“舒适”的宏观环境,下半年市场盈利和估值均有望修复。 因此,对于2022下半年,A股市场U型底部演绎,反转向上是我们讨论的基准情形。复盘盈利U型触底预期确立后,市场整体大概率不存在杀业绩风险。在此判断下投资者选取中周期景气,短周期回暖的方向就成为下半年投资致胜的关键。产业结构新趋势下,部分新主导产业体现出强势的国际竞争力,以风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和电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产业链高景气延续,稳步提升全球份额。市场已经熟悉在短周期衰退后期->扩张早期,高贝塔和业绩弹性取代低估值成为市场更看重的宏观因子;中小市值,高成长公司因其流通股本杠杆性和资产注入预期也有望获得更大的上涨弹性。板块上,可选消费和科技成长超额收益明显。这一方面归因于经济需求弹性;另一方面则是主导产业的成长趋势。本轮科技行情或不会重现15年稳增长窗口期关闭后的成长跑输。中游制造集聚的高景气成长下半年相对盈利优势仍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结合上半年估值挤压和盈利下调的充分定价,成长重新回到了起跑线上,蓄势待发。 如需报告全文欢迎联系中银策略团队及对口销售,感谢支持!
引言:2022下半年投资思路探讨 资本市场的好转有待于实体经济的改善,这是应该达成的共识。A股市场的底部不是来自情绪和博弈交易,而是基于宏观经济自上而下的判断,即从周期定位角度,通过政策、利率等领先指标的逻辑判断经济底部,进而判断资本市场的拐点。实际上,我们在去年底年度策略报告《科技突围》中,已经清晰指出2022年是一个过渡年份,在海外滞胀迷雾笼罩,国内增长中枢下移大背景下,A股市场更多是结构行情,全年市场节奏呈现U型。当前市场运行大致如此,至于突发的地缘政治冲突和疫情扰动不过是短暂的冲击,当前市场热点看似新旧经济并行,但谁是“时间的玫瑰”不言自明。 对国内宏观经济而言,货币流动性持续宽松,提振经济的有利政策不断加码,二季度实际GDP触底是大概率发生的。复盘2010年四次经济短周期触底,A股市场都出现了至少年度级别的上涨行情和投资主线。对于通胀的影响,可能不必过分看重。一方面,全球大宗价格在失去需求和流动性支撑下已是强弩之末,国内PPI价格自去年高点回落趋势基本确定,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条件具备;另一方面,虽然海外通胀顽固,但衰退已经发生,美联储货币政策较上半年或出现缓和预期,导致美股波动也趋于放缓,对新兴市场的外溢作用减弱。总而言之,类似2009年,2020年等情形(见下图),实际GDP触底回升和PPI持续回落给予A股市场非常“舒适”的宏观环境,下半年市场盈利和估值均有望修复。 因此,对于2022下半年,A股市场U型底部演绎,反转向上是我们讨论的基准情形。复盘盈利U型触底预期确立后,市场整体大概率不存在杀业绩风险。在此判断下投资者选取中周期景气,短周期回暖的方向就成为下半年投资致胜的关键。产业结构新趋势下,部分新主导产业体现出强势的国际竞争力,以风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和电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产业链高景气延续,稳步提升全球份额。市场已经熟悉在短周期衰退后期->扩张早期,高贝塔和业绩弹性取代低估值成为市场更看重的宏观因子;中小市值,高成长公司因其流通股本杠杆性和资产注入预期也有望获得更大的上涨弹性。板块上,可选消费和科技成长超额收益明显。这一方面归因于经济需求弹性;另一方面则是主导产业的成长趋势。本轮科技行情或不会重现15年稳增长窗口期关闭后的成长跑输。中游制造集聚的高景气成长下半年相对盈利优势仍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结合上半年估值挤压和盈利下调的充分定价,成长重新回到了起跑线上,蓄势待发。 如需报告全文欢迎联系中银策略团队及对口销售,感谢支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