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阶段A股行情仍以震荡固底为主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当前阶段A股行情仍以震荡固底为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4月以来,市场经历了政策底、经济底以及市场底,在外围因素干扰减弱的情况下迎来了一波修复。市场最悲观的时刻已过,虽然目前市场不具备大幅回调至前低的条件,但短期情绪存在过高的可能,且美国通胀导致的加息预期对A股的进一步修复形成压力;回归基本面仍需要观察接下去的货币政策,以及经济修复的力度和持续力,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未结束,即将进入震荡行情。短期看好受疫情影响的航空、酒店等困境反转机会。整体结构上,中长期建议走均衡路线——看好周期中下游制造业如钢铁、纺织服装等修复机会,及新能源、医药生物等新经济赛道中估值合理确定性强的行业。 受美国通胀超预期、联储加息节奏收紧等多重因素影响,美股近期大幅调整走弱,而尽管海外市场波动剧烈,但A股却延续了强劲的反弹趋势,走出独立行情。市场本轮反弹持续超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基本面和政策面趋势的持续向好,在风险偏好的提升过程中,赚钱效应驱动场外资金持续流入。 与外围市场相比,当前基本面呈现“内上外下”,而货币政策呈现“内松外紧”。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动能得到显著恢复, 5月PMI、进出口、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已经处于疫后复苏阶段,6月高频生产指标继续维持上行趋势,制造业景气度有所恢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对市场仍显呵护,资金面非常宽松的局面已经持续了2个月,市场流动性充裕,风险偏好也显著改善。 展望后市,短期或有波折,中期大势保持乐观。当前市场正处于疫后经济复苏的有利环境中,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风险偏好自历史低位持续修复。虽然短期海外宏观因素仍较为不利,通胀创新高令市场对于后续美联储紧缩预期升温,外围股市宽幅波动下或有持续扰动。但A股走势核心要素仍在于内部,时间临近七月,市场将从情绪修复带来的普涨,转向中报业绩驱动引领的结构分化,操作战术上宜有一定耐心。 行业机会上,在盈利仍处于下行阶段时,成长风格超额收益的确定性更强。同时,在国内稳增长+海外高通胀的背景下,周期风格短期仍将占优。围绕稳增长线索,结合风格研判,我们建议超配其中的周期和成长风格机会,关注新能源、军工、周期及政策边际改善的互联网板块等。 当前A股已经从阶段性底部区域逐渐回暖,风险偏好逐渐上升,权益的配置价值凸显。随着疫情逐步控制,国内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投资者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当前进入经济复苏交易阶段,但A股仍面临海外流动性紧缩与盈利不确定性的制约:一方面海外通胀易上难下,美联储仍需要以提高资金成本的方式来抑制过热的需求,在流动性紧缩的背景下A股估值仍然受到压制;另一方面,当前A股盈利仍未见底,企业盈利端的修复处于数据验证期,存在盈利不及预期的可能。 因此,当前阶段A股行情仍以震荡固底为主,三季度企业盈利端迎来修复或使A股走出结构性向上行情。稳增长政策受益及疫后复苏行业仍是当前配置主题。行业配置上关注以下主线:一是国内稳增长政策支持下需求受益的基建、地产链、汽车;二是疫后消费场景复苏的航空机场、餐饮酒店、旅游等;三是行业高景气度,需求保持高增长的光伏、风电等行业。 期权&期指 上周标的指数持续大涨,周度涨幅超3%。期权市场情绪上扬。期权隐含波动率先上涨后下跌,周度微升。目前隐含波动率仍处于震荡格局,若企稳行情趋势进一步明晰,隐含波动率和标的间的负相关关系可能增强,随着标的的上涨而回落,但也可能受海外风险因素影响而走高,布局波动率趋势策略需谨慎。鉴于修复行情延续但在短期内也可能回调,可考虑择机建立牛市价差组合,在布局看涨仓位的同时防范风险。 大宗商品 上周大宗商品的交易逻辑聚焦在海外的流动性收紧以及国内的稳增长上。周四欧洲央行宣布将在7月份开启加息,而美国高企的5月通胀数据也使得市场开始担忧美联储是否会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经济衰退的担忧使得避险资产黄金大幅上涨,有色金属价格普遍承压。国内稳增长预期不改,但是当前现实需求仍然偏弱,终端需求恢复迟滞,部分商品出现累库,黑色板块上涨也开始乏力,预计后期关注的重点将在现实需求的兑现上。海外面临流动性收紧以及经济见顶的风险,预计供给端有增量的品种将会承压,如有色金属中的铜和铝。而锌由于供应端仍然偏紧,预计下方支撑较强。黑色板块的核心在于疫情影响解除后,需求恢复强预期的延续性以及现实需求的恢复情况。目前钢材产量维持高位,但终端需求恢复迟滞,随着疫情发酵和海外加息预期再度走强,短期存在下行风险。贵金属方面,当前原油价格大幅反弹,通胀预期重新抬升,使得贵金属持续上行动力不足,预计震荡运行为主。能源方面,库存偏低且累库低于季节性,油价高位震荡。 我们认为导致这波强反弹四大因素:1.A股短期超跌;2. 疫情拐点;3.宽货币逐步导致宽信用,经济复苏;4.美联储通胀见顶,加息进程边际减弱,都已经得到了兑现或者出现不利的变化。叠加7月科创板解禁高峰以及临近6月底二季度业绩陆续出台潜在不达预期,需警惕市场短期回调风险。即使短期不回调,也可能到了这波整体反弹的后半段。 当然如发生调整也无须恐慌。在整体估值低位,货币政策宽松不断,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每波回踩都是加仓机会。即使当下位置,中长期来看,市场依然蕴含了极高的胜率和赔率。 端午小长假后,上周A股各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行业上,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等涨幅较大,轻工制造、电子、家用电器等小幅调整。 目前国内环境“内松外紧”,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带来市场情绪回暖;同时,国家对于稳经济、促就业、拉动消费等方面政策一再加码,货币、财政政策所营造的宽松流动性环境也为经济复苏和股市修复提供有力支持,使得A股近期持续走出“独立行情”。消息面上,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6.0万辆,同比增长91.2%,新能源车产业链状况持续改善。 海外方面,通胀仍是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问题,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也影响着美股市场的流动性预期。美国公布了5月CPI数据为8.6%,显示通胀率刷新40年高点,随之美国股指期货盘前跳水。 我们认为市场超跌反弹后,大概率会是结构性行情,未来我们仍将关注高景气赛道中盈利能力突出且持续高增长的公司。
4月以来,市场经历了政策底、经济底以及市场底,在外围因素干扰减弱的情况下迎来了一波修复。市场最悲观的时刻已过,虽然目前市场不具备大幅回调至前低的条件,但短期情绪存在过高的可能,且美国通胀导致的加息预期对A股的进一步修复形成压力;回归基本面仍需要观察接下去的货币政策,以及经济修复的力度和持续力,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未结束,即将进入震荡行情。短期看好受疫情影响的航空、酒店等困境反转机会。整体结构上,中长期建议走均衡路线——看好周期中下游制造业如钢铁、纺织服装等修复机会,及新能源、医药生物等新经济赛道中估值合理确定性强的行业。 受美国通胀超预期、联储加息节奏收紧等多重因素影响,美股近期大幅调整走弱,而尽管海外市场波动剧烈,但A股却延续了强劲的反弹趋势,走出独立行情。市场本轮反弹持续超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基本面和政策面趋势的持续向好,在风险偏好的提升过程中,赚钱效应驱动场外资金持续流入。 与外围市场相比,当前基本面呈现“内上外下”,而货币政策呈现“内松外紧”。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长动能得到显著恢复, 5月PMI、进出口、金融数据显示经济已经处于疫后复苏阶段,6月高频生产指标继续维持上行趋势,制造业景气度有所恢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对市场仍显呵护,资金面非常宽松的局面已经持续了2个月,市场流动性充裕,风险偏好也显著改善。 展望后市,短期或有波折,中期大势保持乐观。当前市场正处于疫后经济复苏的有利环境中,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风险偏好自历史低位持续修复。虽然短期海外宏观因素仍较为不利,通胀创新高令市场对于后续美联储紧缩预期升温,外围股市宽幅波动下或有持续扰动。但A股走势核心要素仍在于内部,时间临近七月,市场将从情绪修复带来的普涨,转向中报业绩驱动引领的结构分化,操作战术上宜有一定耐心。 行业机会上,在盈利仍处于下行阶段时,成长风格超额收益的确定性更强。同时,在国内稳增长+海外高通胀的背景下,周期风格短期仍将占优。围绕稳增长线索,结合风格研判,我们建议超配其中的周期和成长风格机会,关注新能源、军工、周期及政策边际改善的互联网板块等。 当前A股已经从阶段性底部区域逐渐回暖,风险偏好逐渐上升,权益的配置价值凸显。随着疫情逐步控制,国内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投资者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当前进入经济复苏交易阶段,但A股仍面临海外流动性紧缩与盈利不确定性的制约:一方面海外通胀易上难下,美联储仍需要以提高资金成本的方式来抑制过热的需求,在流动性紧缩的背景下A股估值仍然受到压制;另一方面,当前A股盈利仍未见底,企业盈利端的修复处于数据验证期,存在盈利不及预期的可能。 因此,当前阶段A股行情仍以震荡固底为主,三季度企业盈利端迎来修复或使A股走出结构性向上行情。稳增长政策受益及疫后复苏行业仍是当前配置主题。行业配置上关注以下主线:一是国内稳增长政策支持下需求受益的基建、地产链、汽车;二是疫后消费场景复苏的航空机场、餐饮酒店、旅游等;三是行业高景气度,需求保持高增长的光伏、风电等行业。 期权&期指 上周标的指数持续大涨,周度涨幅超3%。期权市场情绪上扬。期权隐含波动率先上涨后下跌,周度微升。目前隐含波动率仍处于震荡格局,若企稳行情趋势进一步明晰,隐含波动率和标的间的负相关关系可能增强,随着标的的上涨而回落,但也可能受海外风险因素影响而走高,布局波动率趋势策略需谨慎。鉴于修复行情延续但在短期内也可能回调,可考虑择机建立牛市价差组合,在布局看涨仓位的同时防范风险。 大宗商品 上周大宗商品的交易逻辑聚焦在海外的流动性收紧以及国内的稳增长上。周四欧洲央行宣布将在7月份开启加息,而美国高企的5月通胀数据也使得市场开始担忧美联储是否会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经济衰退的担忧使得避险资产黄金大幅上涨,有色金属价格普遍承压。国内稳增长预期不改,但是当前现实需求仍然偏弱,终端需求恢复迟滞,部分商品出现累库,黑色板块上涨也开始乏力,预计后期关注的重点将在现实需求的兑现上。海外面临流动性收紧以及经济见顶的风险,预计供给端有增量的品种将会承压,如有色金属中的铜和铝。而锌由于供应端仍然偏紧,预计下方支撑较强。黑色板块的核心在于疫情影响解除后,需求恢复强预期的延续性以及现实需求的恢复情况。目前钢材产量维持高位,但终端需求恢复迟滞,随着疫情发酵和海外加息预期再度走强,短期存在下行风险。贵金属方面,当前原油价格大幅反弹,通胀预期重新抬升,使得贵金属持续上行动力不足,预计震荡运行为主。能源方面,库存偏低且累库低于季节性,油价高位震荡。 我们认为导致这波强反弹四大因素:1.A股短期超跌;2. 疫情拐点;3.宽货币逐步导致宽信用,经济复苏;4.美联储通胀见顶,加息进程边际减弱,都已经得到了兑现或者出现不利的变化。叠加7月科创板解禁高峰以及临近6月底二季度业绩陆续出台潜在不达预期,需警惕市场短期回调风险。即使短期不回调,也可能到了这波整体反弹的后半段。 当然如发生调整也无须恐慌。在整体估值低位,货币政策宽松不断,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每波回踩都是加仓机会。即使当下位置,中长期来看,市场依然蕴含了极高的胜率和赔率。 端午小长假后,上周A股各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行业上,煤炭、有色金属、石油石化等涨幅较大,轻工制造、电子、家用电器等小幅调整。 目前国内环境“内松外紧”,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带来市场情绪回暖;同时,国家对于稳经济、促就业、拉动消费等方面政策一再加码,货币、财政政策所营造的宽松流动性环境也为经济复苏和股市修复提供有力支持,使得A股近期持续走出“独立行情”。消息面上,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6.0万辆,同比增长91.2%,新能源车产业链状况持续改善。 海外方面,通胀仍是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问题,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也影响着美股市场的流动性预期。美国公布了5月CPI数据为8.6%,显示通胀率刷新40年高点,随之美国股指期货盘前跳水。 我们认为市场超跌反弹后,大概率会是结构性行情,未来我们仍将关注高景气赛道中盈利能力突出且持续高增长的公司。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