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每日最强音】地产新政后,冷暖如何?——每周经济观察第23期|宏观+固收+汽车(20220614)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每日最强音】地产新政后,冷暖如何?——每周经济观察第23期|宏观+固收+汽车(20220614)》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614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32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2/06/13 摘要: 地产新政确有提振效果,但不同城市表现分化 5月,二线城市是楼市“松绑”主力,杭州、南京、成都等核心城市也加入稳楼市行列。但本轮楼市放松,主要是对远城区和特定购房人群的定向松绑,对于降首付等刺激性更强的政策,出台城市不多。楼市新政密集出台,对整体成交确实有提振作用,5月4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14.15%,止跌回升,其中二线城市修复最明显。由于各城市政策方向和力度不同,作用效果出现分化。 (一)5月楼市加码放松,二线城市成“松绑”主力 5月以来,二线城市成为“松绑”主力。5月中旬,海南(海口)、杭州、成都这三个全国性房地产市场发布楼市新政,二线城市松绑进入新的周期。5月下旬,厦门、南京、武汉等热点楼市城市也加入稳楼市行列。 本轮楼市放松,更强调定向松绑。从政策方向看,放松限购的城市数量较多,但均是点面结合式。我们统计的11个重点二线城市,均优化了限购政策,但放松的基本是远城区,并强调精准施策。11个城市中,6城支持多孩家庭购房,5城放松远城区限购,4城缩短社保/个税年限要求。对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首付等刺激性更强的政策,出台城市不多,11个城市中仅南京、成都、济南三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成都、海口两城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 (二)楼市略有回暖,不同城市表现分化 5月整体成交略有回暖,二线城市修复最明显。新房市场,边际修复,同比仍“腰斩”。5月4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14.15%,止跌回升,同比跌幅下跌50.88%,降幅较4月收窄8.9pcts。二线城市成交规模修复最快,环比涨幅19.57%(4月-28.71%),同比降幅收窄11.06%,在各线城市中均居于首位。二手房市场,仍未企稳。据CRIC数据,5月1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环比-7%,延续下滑,同比下降40%,降幅收窄16pcts。 城市层面数据也显示,楼市放松政策对成交确有提振。我们统计的11个城市中,8个城市5月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由负转正,8个城市同比降幅较4月收窄,平均在10pcts。但各城市政策方向和力度不同,作用效果有所分化: 1)政策力度大,边际修复。如苏州、南京、成都,政策放松力度较大且持续发力。以苏州为例,继4月限售和公积金政策放松后,5月调控进一步松动。5月苏州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回升至49%(4月-21%),同比降幅收窄17pcts。 2)政策力度不大或过于聚焦,延续下滑。政策力度“平庸”,如厦门,5月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58%,同比降幅扩大30pcts至-87%。政策过于聚焦,如杭州,517新政除“三孩政策”以外,核心全部是针对二手房市场,对新房影响有限。5月整体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46%,同比降幅扩大34pcts至-90%。 3)政策力度不大,但楼市需求好,供给放量后成交回升,如合肥,5月10号开始对局部地区放松限购,缩短社保年限要求,5月合肥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转正为16%(4月-4%),同比降幅大幅收窄57pcts至-4%。 每周经济观察: 需求:边际修复。本周地产销售及拿地同比降幅收窄,地铁出行人数快速修复;5月车市明显回暖,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6.9%,降幅收窄18.5个百分点。生产:高层要求推动货运量尽快实现正增长,为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提供支撑。 风险提示:地产政策放松超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地产新政后,冷暖如何?——每周经济观察第23期》 华创固收 2022/06/11 摘要: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同比多增3900亿,信贷余额增速小幅回升至11%;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79万亿,同比多增8378亿,社融存量增速回升至10.5%;M2同比增速回升至11.1%。 第一,票据融资等短期项仍是5月新增信贷的主要支撑。 第二,后续基建发力高峰,票据规模增长压力或边际缓解,但目前的预期依然悲观。 第三,基建脉冲将阶段性支撑5月至7月的企业中长期融资边际,但整体弱势的态势或将持续至年末。 第四,居民部门负债增速回落的态势恐难逆转。 第五,6月政府部门债券融资高峰抵定,成为支撑社融增速阶段性上行的关键力量。 第六,“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在当前“特别国债”近期推出的概率降低,也就意味着8月之后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或将明显回落,进而可能带来社融增速的触顶下行。 第七,负债端的变动也受到市场关注,M2增速已经上行至11.4%,企业和居民部门均有贡献。 我们重申对信用周期的判断:从节奏上看,信贷、社融增速4月“砸坑”透支了后续的下行空间,5-7月政府债券的集中发行或将带动社融增速回升,信贷增速回落的斜率也将趋缓;但非常规刺激政策推出的概率降低,8月之后的社融增速恐再次进入下行阶段;整体信用周期运行的格局未变,社融增速震荡、信贷增速下行,信用周期企稳易、反弹难。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低于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固收】社融增速“先升后降”的态势显露——5月金融数据解读》 华创汽车 2022/06/10 摘要: 今年新能源接力长安新品周期,产品组合丰富度与爆款潜力超过同行。由于公司燃油车产品周期自3Q19开启已三年,市场对长安关注度处于低位,忽略了今年的新能源产品周期。作为全新纯电平台车型首发年,公司产品矩阵非常完整,覆盖低到高级别车型,包括深蓝(长安新能源)的LUMIN(A00级),SL03(即C385,A+级轿车),年底的C673(A+级SUV),以及高端SUV阿维塔E11(B级)。其中,SL03作为深蓝的首发车型预计将于6月上市,估计价格带为17万-25万元,为开拓20万元级别BEV蓝海市场的行业标杆新品之一,产品对标特斯拉Model 3,竞品为比亚迪海豹、小鹏P5、零跑C01等,从当前市场、媒体反馈来看,SL03凭借颜值、丰富配置、充沛性能等已经获得较高热度,展现爆款潜力,预计后续订单表现有望带来惊喜。我们估计这四款新能源车有望为公司带来30%+的月度销量增长弹性,连同今年上市的燃油车UNI-V与欧尚Z6,有望为公司带来40%+的月度销量弹性。 从燃油到新能源,不断提升的市占背后是公司近年超预期稳定的产品胜率。自CS75Plus起,公司销量与市场份额不断上行,从2018年的底部3.7%上升到今年前5月的6.3%,稳居自主前三。如今新能源也有望延续长安近年产品成功姿态,其底层原因在于从2017年公司展开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后,1)建立起精准高效的产品定义能力,已确保产品满足目标消费者真实诉求并实现价值创造,2)更早在行业中打造“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孵化创新”的新型车企架构来提高效率和项目胜率,3)并且注重集中资源打造成功的主流产品。从多款Plus系列、UNI序列以及中低端的欧尚新车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该策略执行的有效性和可复制性。公司规划2025年实现300万辆的自主品牌销量(含商用车),我们预计沿着当前经营策略、效率状态、产品与品牌布局情况,公司有望跨入250万辆级别,较2021年增长约90万辆,其中近70万辆有望来自于深蓝与阿维塔这两个新能源品牌,体现较强成长性。 随自主体量与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长安进入盈利新常态。过去市场诟病国营车企盈利能力较弱,长安随V标、欧尚赚钱车型陆续挑起销量大梁,从2021年开始较为稳定地扭转过去大幅亏损局面,实现季度经营性盈利,并开始在上市公司归母净利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一季报超预期后,我们预计公司二季度产销受疫情影响同环比下滑,自主经营性业绩可能在盈亏线附近,但三四季度将重回较好的盈利状态,全年自主有望实现35-40亿元经营性盈利。与此同时,长安新能源随LUMIN、SL03、C673逐步销售并上量,也有望于今年摊薄固定成本实现减亏,在明后年实现盈利。此外,长福在经过2020-2022年快速上市大量中高端新品后,也有望逐步实现稳定的销售、盈利新状态。 投资建议:预计2022-24年长安自主乘用车(全口径) 销量有望达到143万、171万、190万辆,增速+19%、+20%、+11%,综合行业与长安合资状态,我们将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预期由60亿、60亿、83亿元调整为66亿、86亿、94亿元,同比分别+86%、+31%、+9%,对应PE 17倍、13倍、12倍,估值处于低位。考虑公司新品、新能源、经营业绩层面焕发新活力,结合当前整车行业估值,我们将公司2022年目标PE区间上调至25-30倍,空间43%-72%,对应2022年PB 2.7-3.3倍,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长安深蓝、长安燃油车销售不及预期,自主业绩波动较大等。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汽车】长安汽车(000625)跟踪分析报告:被忽略的新品周期,被低估的投资机会》 行业研究 【华创能源化工】能源周报(20220606-20220612):自由港爆炸或将推动国际天然气价格,复产复工有望推动焦煤进入涨价通道 【华创电子】电子行业周报(20220606-20220612):景气度分化,重点看好半导体(设备/汽车/特种)+新硬件龙头 【华创轻工纺服】轻工制造行业周报(20220606-20220612):如何看美国首款一次性小烟通过PMTA?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614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32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2/06/13 摘要: 地产新政确有提振效果,但不同城市表现分化 5月,二线城市是楼市“松绑”主力,杭州、南京、成都等核心城市也加入稳楼市行列。但本轮楼市放松,主要是对远城区和特定购房人群的定向松绑,对于降首付等刺激性更强的政策,出台城市不多。楼市新政密集出台,对整体成交确实有提振作用,5月4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14.15%,止跌回升,其中二线城市修复最明显。由于各城市政策方向和力度不同,作用效果出现分化。 (一)5月楼市加码放松,二线城市成“松绑”主力 5月以来,二线城市成为“松绑”主力。5月中旬,海南(海口)、杭州、成都这三个全国性房地产市场发布楼市新政,二线城市松绑进入新的周期。5月下旬,厦门、南京、武汉等热点楼市城市也加入稳楼市行列。 本轮楼市放松,更强调定向松绑。从政策方向看,放松限购的城市数量较多,但均是点面结合式。我们统计的11个重点二线城市,均优化了限购政策,但放松的基本是远城区,并强调精准施策。11个城市中,6城支持多孩家庭购房,5城放松远城区限购,4城缩短社保/个税年限要求。对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首付等刺激性更强的政策,出台城市不多,11个城市中仅南京、成都、济南三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成都、海口两城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 (二)楼市略有回暖,不同城市表现分化 5月整体成交略有回暖,二线城市修复最明显。新房市场,边际修复,同比仍“腰斩”。5月40城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14.15%,止跌回升,同比跌幅下跌50.88%,降幅较4月收窄8.9pcts。二线城市成交规模修复最快,环比涨幅19.57%(4月-28.71%),同比降幅收窄11.06%,在各线城市中均居于首位。二手房市场,仍未企稳。据CRIC数据,5月10个重点城市二手房环比-7%,延续下滑,同比下降40%,降幅收窄16pcts。 城市层面数据也显示,楼市放松政策对成交确有提振。我们统计的11个城市中,8个城市5月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由负转正,8个城市同比降幅较4月收窄,平均在10pcts。但各城市政策方向和力度不同,作用效果有所分化: 1)政策力度大,边际修复。如苏州、南京、成都,政策放松力度较大且持续发力。以苏州为例,继4月限售和公积金政策放松后,5月调控进一步松动。5月苏州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回升至49%(4月-21%),同比降幅收窄17pcts。 2)政策力度不大或过于聚焦,延续下滑。政策力度“平庸”,如厦门,5月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58%,同比降幅扩大30pcts至-87%。政策过于聚焦,如杭州,517新政除“三孩政策”以外,核心全部是针对二手房市场,对新房影响有限。5月整体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46%,同比降幅扩大34pcts至-90%。 3)政策力度不大,但楼市需求好,供给放量后成交回升,如合肥,5月10号开始对局部地区放松限购,缩短社保年限要求,5月合肥商品住宅成交规模环比转正为16%(4月-4%),同比降幅大幅收窄57pcts至-4%。 每周经济观察: 需求:边际修复。本周地产销售及拿地同比降幅收窄,地铁出行人数快速修复;5月车市明显回暖,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6.9%,降幅收窄18.5个百分点。生产:高层要求推动货运量尽快实现正增长,为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提供支撑。 风险提示:地产政策放松超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地产新政后,冷暖如何?——每周经济观察第23期》 华创固收 2022/06/11 摘要: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同比多增3900亿,信贷余额增速小幅回升至11%;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79万亿,同比多增8378亿,社融存量增速回升至10.5%;M2同比增速回升至11.1%。 第一,票据融资等短期项仍是5月新增信贷的主要支撑。 第二,后续基建发力高峰,票据规模增长压力或边际缓解,但目前的预期依然悲观。 第三,基建脉冲将阶段性支撑5月至7月的企业中长期融资边际,但整体弱势的态势或将持续至年末。 第四,居民部门负债增速回落的态势恐难逆转。 第五,6月政府部门债券融资高峰抵定,成为支撑社融增速阶段性上行的关键力量。 第六,“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在当前“特别国债”近期推出的概率降低,也就意味着8月之后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或将明显回落,进而可能带来社融增速的触顶下行。 第七,负债端的变动也受到市场关注,M2增速已经上行至11.4%,企业和居民部门均有贡献。 我们重申对信用周期的判断:从节奏上看,信贷、社融增速4月“砸坑”透支了后续的下行空间,5-7月政府债券的集中发行或将带动社融增速回升,信贷增速回落的斜率也将趋缓;但非常规刺激政策推出的概率降低,8月之后的社融增速恐再次进入下行阶段;整体信用周期运行的格局未变,社融增速震荡、信贷增速下行,信用周期企稳易、反弹难。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低于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固收】社融增速“先升后降”的态势显露——5月金融数据解读》 华创汽车 2022/06/10 摘要: 今年新能源接力长安新品周期,产品组合丰富度与爆款潜力超过同行。由于公司燃油车产品周期自3Q19开启已三年,市场对长安关注度处于低位,忽略了今年的新能源产品周期。作为全新纯电平台车型首发年,公司产品矩阵非常完整,覆盖低到高级别车型,包括深蓝(长安新能源)的LUMIN(A00级),SL03(即C385,A+级轿车),年底的C673(A+级SUV),以及高端SUV阿维塔E11(B级)。其中,SL03作为深蓝的首发车型预计将于6月上市,估计价格带为17万-25万元,为开拓20万元级别BEV蓝海市场的行业标杆新品之一,产品对标特斯拉Model 3,竞品为比亚迪海豹、小鹏P5、零跑C01等,从当前市场、媒体反馈来看,SL03凭借颜值、丰富配置、充沛性能等已经获得较高热度,展现爆款潜力,预计后续订单表现有望带来惊喜。我们估计这四款新能源车有望为公司带来30%+的月度销量增长弹性,连同今年上市的燃油车UNI-V与欧尚Z6,有望为公司带来40%+的月度销量弹性。 从燃油到新能源,不断提升的市占背后是公司近年超预期稳定的产品胜率。自CS75Plus起,公司销量与市场份额不断上行,从2018年的底部3.7%上升到今年前5月的6.3%,稳居自主前三。如今新能源也有望延续长安近年产品成功姿态,其底层原因在于从2017年公司展开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后,1)建立起精准高效的产品定义能力,已确保产品满足目标消费者真实诉求并实现价值创造,2)更早在行业中打造“小总部+事业群+共享平台+孵化创新”的新型车企架构来提高效率和项目胜率,3)并且注重集中资源打造成功的主流产品。从多款Plus系列、UNI序列以及中低端的欧尚新车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到该策略执行的有效性和可复制性。公司规划2025年实现300万辆的自主品牌销量(含商用车),我们预计沿着当前经营策略、效率状态、产品与品牌布局情况,公司有望跨入250万辆级别,较2021年增长约90万辆,其中近70万辆有望来自于深蓝与阿维塔这两个新能源品牌,体现较强成长性。 随自主体量与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长安进入盈利新常态。过去市场诟病国营车企盈利能力较弱,长安随V标、欧尚赚钱车型陆续挑起销量大梁,从2021年开始较为稳定地扭转过去大幅亏损局面,实现季度经营性盈利,并开始在上市公司归母净利中占据主导地位。在一季报超预期后,我们预计公司二季度产销受疫情影响同环比下滑,自主经营性业绩可能在盈亏线附近,但三四季度将重回较好的盈利状态,全年自主有望实现35-40亿元经营性盈利。与此同时,长安新能源随LUMIN、SL03、C673逐步销售并上量,也有望于今年摊薄固定成本实现减亏,在明后年实现盈利。此外,长福在经过2020-2022年快速上市大量中高端新品后,也有望逐步实现稳定的销售、盈利新状态。 投资建议:预计2022-24年长安自主乘用车(全口径) 销量有望达到143万、171万、190万辆,增速+19%、+20%、+11%,综合行业与长安合资状态,我们将公司2022-24年归母净利预期由60亿、60亿、83亿元调整为66亿、86亿、94亿元,同比分别+86%、+31%、+9%,对应PE 17倍、13倍、12倍,估值处于低位。考虑公司新品、新能源、经营业绩层面焕发新活力,结合当前整车行业估值,我们将公司2022年目标PE区间上调至25-30倍,空间43%-72%,对应2022年PB 2.7-3.3倍,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长安深蓝、长安燃油车销售不及预期,自主业绩波动较大等。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汽车】长安汽车(000625)跟踪分析报告:被忽略的新品周期,被低估的投资机会》 行业研究 【华创能源化工】能源周报(20220606-20220612):自由港爆炸或将推动国际天然气价格,复产复工有望推动焦煤进入涨价通道 【华创电子】电子行业周报(20220606-20220612):景气度分化,重点看好半导体(设备/汽车/特种)+新硬件龙头 【华创轻工纺服】轻工制造行业周报(20220606-20220612):如何看美国首款一次性小烟通过PMTA?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