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金工】分享科技红利,“指”击科创板——工银瑞信科创ETF投资价值分析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海通金工】分享科技红利,“指”击科创板——工银瑞信科创ETF投资价值分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科技红利,“指”击科创板——工银瑞信科创ETF投资价值分析 摘要 1. 科创板主要面向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条件多元化,交易制度灵活。 截止2020年9月18日,已有175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总市值达3.3万亿元,募资总额超2600亿元。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2. 科创板企业科技属性突出,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 从成分股角度来看,科创板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研发投入大,科技属性突出;同时兼具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的特性。 3. 科创50指数介绍。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000688)于2020年7月23日发布,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应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其编制规则结合科创板块企业成长属性突出、更新迭代较快的特点以及科创板初期市场特征,更具灵活性与包容性。 4. 指数代表性充分,流动性较为充足。 科创50指数成分股的总市值、自由流通市值和归母净利润(TTM)覆盖率分别达到35.16%、47.62%和51.29%,盈利能力突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近一月日均成交额中位数为1.28亿元,高于科创板全市场中位数1.08亿元,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足。 5. 行业特征鲜明,科创属性突出。 指数成分股分布在电子、计算机、医药和机械等高新技术行业的数量与权重占比均超过八成,且密集分布于计算机软件、半导体和其他医药医疗等细分行业,体现板块定位。同时,研发支出及科研人员数量占比均明显高于其他宽基指数,彰显科创底色。 6. 指数基日以来表现优异,具备一定估值优势。 截至2020年9月18日,指数累计收益达到40.39%,远超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且与创业板50指数走势相近,日收益率相关系数高达0.81。我们认为,较强的盈利能力与成长属性支撑指数估值,且相较于科创板整体,仍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 7. 工银瑞信的科创ETF以指数化投资的方式,紧密跟踪科创50指数,可以为投资者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提供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风险低的优质工具。 拟任基金经理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较强的控制跟踪偏离度的能力,这将为科创ETF的平稳运作提供有力保障。结合科创50指数代表性强、行业特征鲜明、历史业绩优异等特征,我们认为,科创ETF是关注科创板的投资者的优良选择。 8.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权益产品收益波动较大,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持有。 Part 1 科创板投资价值分析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随后在7月22日,首批科创板企业上市。截止2020年9月18日,已有175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总市值达3.3万亿元,募资总额超2600亿元。 1.1 板块定位:面向科技创新企业 科创板市场是我国首个实行注册制的场内市场,其设立有助于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 科创板的定位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根据《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2 科创板上市条件多元化,交易制度灵活 在上市条件方面,科创板更加注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同时,还允许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上市。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有助于吸引更多有潜力的科技公司登陆科创板,助力国内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具体来看,在市场和财务条件方面,科创板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现金流、净利润和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设置了5套差异化的上市指标,可以满足在关键领域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已突破核心技术或取得阶段性成果、拥有良好发展前景,但财务表现不一的各类科创企业上市需求。上表详细展示了科创板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上市条件。 在交易制度方面,科创板股票的交易机制灵活。为防止市场过度投机炒作、保障流动性,科创板股票交易设置了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如放宽涨跌幅限制、调整单笔申报数量、上市首日开放融资融券业务、引入盘后固定交易等。此外,科创板还对连续竞价阶段的限价订单设置了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的要求,对科创板的市价订单申报要求填写买入保护限价或者卖出保护限价。 1.3 科技属性突出 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具有鲜明的科技属性。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科创板主要分布在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行业,这4个行业股票个数合计132只,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之比为75.4%;总市值合计2.86万亿元,占科创板所有股票总市值之比高达86.2%。 按战略新兴产业类型划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个股数量最多(67只),市值占比最高(55.4%)。其次为生物产业,个股数量总计40只,占比22.9%;总市值合计7750亿元,占比23.3%。 1.4 科创板企业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 从成长性来看,无论是营业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还是研发投入占比,科创板企业都明显高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 2019年,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的中位数分别为18.8%、9.6%、6.9%和6.4%,科创板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其他板块。净利润增速也呈现类似特征。2019年,科创板企业净利润增速的中位数为23.0%,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此外,科创板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研发投入大。2019年,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之比的中位数为9.9%,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从盈利能力来看,科创板企业ROE高于其他板块。2019年,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上市公司ROE的中位数分别为13.3%、8.1%、7.4%和6.6%。 Part 2 科创50投资价值分析 2.1 指数编制情况与特色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000688)于2020年7月23日发布,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该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应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也是科创板开市以来的首只指数。 从编制规则来看,结合科创板块企业成长属性突出、更新迭代较快的特点以及科创板初期市场特征,更具灵活性与包容性。比如,在新股纳入样本空间的条件中,要求上市时间超过6个月(待科创板上市满12个月的证券数量达100只至150只后调整为12个月),但对于日均总市值排名突出等情况可适当缩短,以便加速纳入科技龙头股票;同时,其定期调整频率由宽基指数通常的半年期改为季度调整(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能够及时更新和反映科技市场的风格变化等等。 科创50指数的选样方法包括2个步骤,首先剔除样本空间中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后10%的证券,再从中选取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采用调整市值进行指数计算,并通过权重因子使得单只样本权重不超过10%,前5大样本权重合计不超过40%,以保持指数的平衡。 2.2 指数代表性充分,流动性较为充足 从市值规模来看,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成分股的总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分别达到11715.92亿元和3101.54亿元,覆盖科创板整体市值及自由流通市值规模的35.16%和47.62%,代表性较为充分。 从盈利能力来看,科创50指数成分股的营业收入(TTM)和归母净利润(TTM)分别达到1115.92亿元和137.01亿元,在科创板全市场的占比分别为44.79%和51.29%,财务指标较优,盈利能力突出。 从流动性角度,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成分股近一月日均成交金额均值为1.42亿元,不及科创板全市场均值2.02亿元,成交金额占比仅为20.16%。而就中位数来看,科创50指数成分股日均成交额中位数为1.28亿元,高于科创板全市场中位数1.08亿元,整体流动性较为充分。 科创板自开市以来,市场流动性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9月18日,累计成交金额已达到6.10万亿元,而科创50指数的推出则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对科创板的关注度,仅2020年7月成交金额就高达1.21万亿元。相信随着规模突出、流动性佳的新股逐步纳入,科创50指数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2.3 行业特征鲜明,科创属性突出 科创板定位于吸引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挂牌上市,这在科创50指数的行业分布中有着充分体现。 根据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成分股主要分布于电子(27.77%)、计算机(27.40%)、医药(18.71%)和机械(10.97%)等高新技术行业,成分股数量占比与权重合计均超过八成;而其二级行业分布更是密集分布于计算机软件、半导体和其他医药医疗等细分行业,合计占比近50%。 相较于科创板全市场及板块定位相近的创业板,或各宽基指数,其行业分布更为集中,彰显科技底色。 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将进一步助推科创企业的业绩增长。截至2020年中报,采用整体法计算科创50指数成分股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76%,其中占比超过20%的公司数量达到12家,占比10%到20%的数量为13家,明显超出创业板50指数及其他宽基指数。 同时,根据2019年年报数据,科创50指数成分股研发人员数量平均占比达到32.45%,其中22家超出30%,体现出企业重视研发与创新,科技属性突出。 2.4 基日以来指数表现优异 自基日以来,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累计收益达到40.39%,远超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且上半年表现亮眼,一度超越创业板50指数。就风险指标来看,由于科创板企业大多具备研发投入规模大、盈利周期长、技术迭代快的特征,且较为依赖核心项目,因而波动相对较大。 与此同时,由于科创板主要服务于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业板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交叉性,因此指数走势较为接近。自基日以来,科创50指数与创业板50指数及创业板指的日收益率相关系数均超过0.8。 此外,科创50指数也具有相对较高的股息率。截至2020年9月18日,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为0.43%,高于创业板50指数和创业板综指。 2.5 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 高估值是成长型科技企业的典型特征。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市盈率(TTM)为82.48倍,位于历史81.08%分位点,同时略高于创业板50指数的78.47倍;市净率为7.61倍,位于历史72.97%分位点,且低于创业板50指数的8.35倍。此外,相较于科创板整体较高的市盈率(TTM)124.76倍和市净率11.27倍,科创50指数的估值优势较为明显。 对于科技创新属性较强的行业,除去估值因素,我们也应关注其盈利能力和成长属性。经历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下滑,2020Q1的企业盈利指标均为负增长。而随着市场情绪转暖,2020Q2企业盈利实现较大增长。用整体法计算科创50指数和其他宽基指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速,可以看到,科创50指数增幅突出,成长属性较强。因此,我们认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其现有估值水平。 综上所述,科创50指数的编制结合科创板块企业成长属性突出、更新迭代较快的特点及其初期市场特征,更具灵活性与包容性。从规模与盈利角度来看,指数成分股均具有较高的覆盖性和代表性,流动性也较为充足。同时,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集中、科技特征鲜明,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彰显其科创底色。指数自基日以来表现较为优异,累计收益达到40.39%,远超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并且与创业板50指数走势相近,日收益率相关系数高达0.81。此外,较强的盈利能力与成长属性支撑指数估值,且相较于科创板整体,仍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 Part 3 工银瑞信科创ETF 2020年9月11日,工银瑞信的科创50ETF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继首批推出主动型科创主题基金后,工银瑞信再度领衔科创板创新产品布局。 3.1 基金产品介绍 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科创ETF,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科创50,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科创ETF将于2020年9月22日发售一天,认购代码为588053。基金上市后,二级市场交易代码为588050。 3.2 科创ETF在产品设计与管理中的优势 3.2.1 作为ETF产品的优势 科创ETF作为国内第一批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工具,可以为投资者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提供成本低廉、高效便捷、可操作性强、风险低的优质工具。 一方面,科创板股票交易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个人投资者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才能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1)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2)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不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无法通过个股交易直接参与科创板。对于这部分投资者,若关注科创板的投资机会,则可通过科创ETF来参与投资,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 另一方面,科创板企业商业模式新,技术迭代快,业绩波动和经营风险相对较大,退市情形更多;且科创板股票实行单日20%的涨跌停限制,价格波动更大。2020年初已成立满5个交易日的科创板股票共计68只,截止2020年9月18日,这68只科创板股票2020年年化波动率的中位数为67.80%,最大回撤的中位数为38.99%,风险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而科创ETF作为指数型产品,根据标的指数构建投资组合,一般不会在某一只股票上设置特别高的权重,而是由多种证券组合构成;持仓相对分散,有利于增强抗波动能力,把握市场中长期机遇。如下表所示,科创50指数的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均明显小于科创板所有个股的中位数。因此我们认为,相比于科创板个股,科创50是一种风险更低的参与科创板投资的方式。 3.2.2 工银瑞信基金在ETF管理中的优势 作为国内领先的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工银瑞信成立15年来,始终将被动业务作为发展战略重点,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布局,凭借卓越的投资管理能力、前瞻性的产品创新布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迅速跻身国内被动投资管理第一梯队。 公司推出了工银深证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工银央企ETF等独家精品,以及国内首只印度市场基金、首只沪深港跨境ETF等创新型产品,引领被动型产品开拓布局;同时拥有多只宽基ETF,是业内主流宽基ETF数量最多的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8月底,工银瑞信旗下权益类被动指数型基金共计22只,规模总计156.07亿元。 科创ETF拟任基金经理赵栩先生,2008年加入工银瑞信,历任管理基金数16只,在任管理基金数14只,截止2020年8月底,在管基金总规模达73.5亿元。赵栩先生管理基金皆为被动型产品,其中7只为股票型ETF,这7只股票型ETF自赵栩先生任职以来的平均年化跟踪误差为0.53%,日均跟踪偏离度均值为0.02%,均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体现出基金经理良好的管理能力。我们认为,赵栩先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优异的历史业绩,将为科创ETF的平稳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Part 4 总结 4. 总结 科创板主要面向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条件多元化,交易制度灵活。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有助于吸引更多有潜力的科技公司登陆科创板,助力国内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从成分股角度来看,科创板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研发投入大,科技属性突出;同时兼具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的特性。 科创50指数的编制结合科创板块企业成长属性突出、更新迭代较快的特点及其初期市场特征,更具灵活性与包容性。从规模与盈利角度来看,指数成分股均具有较高的覆盖性和代表性,流动性也较为充足。同时,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集中、科技特征鲜明,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彰显其科创底色。指数自基日以来表现较为优异,累计收益达到40.39%,远超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并且与创业板50指数走势相近,日收益率相关系数高达0.81。我们认为,较强的盈利能力与成长属性支撑指数估值,且相较于科创板整体,仍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 工银瑞信的科创ETF以指数化投资的方式,紧密跟踪科创50指数,可以为投资者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提供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风险低的优质工具。拟任基金经理管理经验丰富,控制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能力强。我们认为,科创ETF是关注科创板的投资者的优良选择。 Part 5 风险提示 5.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权益产品收益波动较大,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持有。 联系人 冯佳睿,fengjr@htsec.com,021-23219732 罗蕾, ll9773@htsec.com,021-23219984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海通量化团队)为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海通量化团队)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科技红利,“指”击科创板——工银瑞信科创ETF投资价值分析 摘要 1. 科创板主要面向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条件多元化,交易制度灵活。 截止2020年9月18日,已有175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总市值达3.3万亿元,募资总额超2600亿元。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2. 科创板企业科技属性突出,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 从成分股角度来看,科创板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研发投入大,科技属性突出;同时兼具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的特性。 3. 科创50指数介绍。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000688)于2020年7月23日发布,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应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其编制规则结合科创板块企业成长属性突出、更新迭代较快的特点以及科创板初期市场特征,更具灵活性与包容性。 4. 指数代表性充分,流动性较为充足。 科创50指数成分股的总市值、自由流通市值和归母净利润(TTM)覆盖率分别达到35.16%、47.62%和51.29%,盈利能力突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近一月日均成交额中位数为1.28亿元,高于科创板全市场中位数1.08亿元,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足。 5. 行业特征鲜明,科创属性突出。 指数成分股分布在电子、计算机、医药和机械等高新技术行业的数量与权重占比均超过八成,且密集分布于计算机软件、半导体和其他医药医疗等细分行业,体现板块定位。同时,研发支出及科研人员数量占比均明显高于其他宽基指数,彰显科创底色。 6. 指数基日以来表现优异,具备一定估值优势。 截至2020年9月18日,指数累计收益达到40.39%,远超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且与创业板50指数走势相近,日收益率相关系数高达0.81。我们认为,较强的盈利能力与成长属性支撑指数估值,且相较于科创板整体,仍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 7. 工银瑞信的科创ETF以指数化投资的方式,紧密跟踪科创50指数,可以为投资者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提供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风险低的优质工具。 拟任基金经理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较强的控制跟踪偏离度的能力,这将为科创ETF的平稳运作提供有力保障。结合科创50指数代表性强、行业特征鲜明、历史业绩优异等特征,我们认为,科创ETF是关注科创板的投资者的优良选择。 8.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权益产品收益波动较大,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持有。 Part 1 科创板投资价值分析 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随后在7月22日,首批科创板企业上市。截止2020年9月18日,已有175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总市值达3.3万亿元,募资总额超2600亿元。 1.1 板块定位:面向科技创新企业 科创板市场是我国首个实行注册制的场内市场,其设立有助于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 科创板的定位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根据《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2 科创板上市条件多元化,交易制度灵活 在上市条件方面,科创板更加注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上市;同时,还允许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上市。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有助于吸引更多有潜力的科技公司登陆科创板,助力国内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具体来看,在市场和财务条件方面,科创板引入“市值”指标,与收入、现金流、净利润和研发投入等财务指标进行组合,设置了5套差异化的上市指标,可以满足在关键领域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已突破核心技术或取得阶段性成果、拥有良好发展前景,但财务表现不一的各类科创企业上市需求。上表详细展示了科创板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上市条件。 在交易制度方面,科创板股票的交易机制灵活。为防止市场过度投机炒作、保障流动性,科创板股票交易设置了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如放宽涨跌幅限制、调整单笔申报数量、上市首日开放融资融券业务、引入盘后固定交易等。此外,科创板还对连续竞价阶段的限价订单设置了有效申报价格范围的要求,对科创板的市价订单申报要求填写买入保护限价或者卖出保护限价。 1.3 科技属性突出 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具有鲜明的科技属性。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科创板主要分布在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行业,这4个行业股票个数合计132只,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之比为75.4%;总市值合计2.86万亿元,占科创板所有股票总市值之比高达86.2%。 按战略新兴产业类型划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个股数量最多(67只),市值占比最高(55.4%)。其次为生物产业,个股数量总计40只,占比22.9%;总市值合计7750亿元,占比23.3%。 1.4 科创板企业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 从成长性来看,无论是营业收入增速、净利润增速还是研发投入占比,科创板企业都明显高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 2019年,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的中位数分别为18.8%、9.6%、6.9%和6.4%,科创板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其他板块。净利润增速也呈现类似特征。2019年,科创板企业净利润增速的中位数为23.0%,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此外,科创板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研发投入大。2019年,科创板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之比的中位数为9.9%,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从盈利能力来看,科创板企业ROE高于其他板块。2019年,科创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上市公司ROE的中位数分别为13.3%、8.1%、7.4%和6.6%。 Part 2 科创50投资价值分析 2.1 指数编制情况与特色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000688)于2020年7月23日发布,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该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应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也是科创板开市以来的首只指数。 从编制规则来看,结合科创板块企业成长属性突出、更新迭代较快的特点以及科创板初期市场特征,更具灵活性与包容性。比如,在新股纳入样本空间的条件中,要求上市时间超过6个月(待科创板上市满12个月的证券数量达100只至150只后调整为12个月),但对于日均总市值排名突出等情况可适当缩短,以便加速纳入科技龙头股票;同时,其定期调整频率由宽基指数通常的半年期改为季度调整(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能够及时更新和反映科技市场的风格变化等等。 科创50指数的选样方法包括2个步骤,首先剔除样本空间中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排名后10%的证券,再从中选取日均总市值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采用调整市值进行指数计算,并通过权重因子使得单只样本权重不超过10%,前5大样本权重合计不超过40%,以保持指数的平衡。 2.2 指数代表性充分,流动性较为充足 从市值规模来看,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成分股的总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分别达到11715.92亿元和3101.54亿元,覆盖科创板整体市值及自由流通市值规模的35.16%和47.62%,代表性较为充分。 从盈利能力来看,科创50指数成分股的营业收入(TTM)和归母净利润(TTM)分别达到1115.92亿元和137.01亿元,在科创板全市场的占比分别为44.79%和51.29%,财务指标较优,盈利能力突出。 从流动性角度,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成分股近一月日均成交金额均值为1.42亿元,不及科创板全市场均值2.02亿元,成交金额占比仅为20.16%。而就中位数来看,科创50指数成分股日均成交额中位数为1.28亿元,高于科创板全市场中位数1.08亿元,整体流动性较为充分。 科创板自开市以来,市场流动性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9月18日,累计成交金额已达到6.10万亿元,而科创50指数的推出则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对科创板的关注度,仅2020年7月成交金额就高达1.21万亿元。相信随着规模突出、流动性佳的新股逐步纳入,科创50指数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 2.3 行业特征鲜明,科创属性突出 科创板定位于吸引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挂牌上市,这在科创50指数的行业分布中有着充分体现。 根据中信一级行业分类,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成分股主要分布于电子(27.77%)、计算机(27.40%)、医药(18.71%)和机械(10.97%)等高新技术行业,成分股数量占比与权重合计均超过八成;而其二级行业分布更是密集分布于计算机软件、半导体和其他医药医疗等细分行业,合计占比近50%。 相较于科创板全市场及板块定位相近的创业板,或各宽基指数,其行业分布更为集中,彰显科技底色。 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将进一步助推科创企业的业绩增长。截至2020年中报,采用整体法计算科创50指数成分股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76%,其中占比超过20%的公司数量达到12家,占比10%到20%的数量为13家,明显超出创业板50指数及其他宽基指数。 同时,根据2019年年报数据,科创50指数成分股研发人员数量平均占比达到32.45%,其中22家超出30%,体现出企业重视研发与创新,科技属性突出。 2.4 基日以来指数表现优异 自基日以来,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累计收益达到40.39%,远超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且上半年表现亮眼,一度超越创业板50指数。就风险指标来看,由于科创板企业大多具备研发投入规模大、盈利周期长、技术迭代快的特征,且较为依赖核心项目,因而波动相对较大。 与此同时,由于科创板主要服务于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业板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交叉性,因此指数走势较为接近。自基日以来,科创50指数与创业板50指数及创业板指的日收益率相关系数均超过0.8。 此外,科创50指数也具有相对较高的股息率。截至2020年9月18日,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为0.43%,高于创业板50指数和创业板综指。 2.5 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 高估值是成长型科技企业的典型特征。截至2020年9月18日,科创50指数市盈率(TTM)为82.48倍,位于历史81.08%分位点,同时略高于创业板50指数的78.47倍;市净率为7.61倍,位于历史72.97%分位点,且低于创业板50指数的8.35倍。此外,相较于科创板整体较高的市盈率(TTM)124.76倍和市净率11.27倍,科创50指数的估值优势较为明显。 对于科技创新属性较强的行业,除去估值因素,我们也应关注其盈利能力和成长属性。经历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下滑,2020Q1的企业盈利指标均为负增长。而随着市场情绪转暖,2020Q2企业盈利实现较大增长。用整体法计算科创50指数和其他宽基指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速,可以看到,科创50指数增幅突出,成长属性较强。因此,我们认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其现有估值水平。 综上所述,科创50指数的编制结合科创板块企业成长属性突出、更新迭代较快的特点及其初期市场特征,更具灵活性与包容性。从规模与盈利角度来看,指数成分股均具有较高的覆盖性和代表性,流动性也较为充足。同时,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集中、科技特征鲜明,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彰显其科创底色。指数自基日以来表现较为优异,累计收益达到40.39%,远超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并且与创业板50指数走势相近,日收益率相关系数高达0.81。此外,较强的盈利能力与成长属性支撑指数估值,且相较于科创板整体,仍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 Part 3 工银瑞信科创ETF 2020年9月11日,工银瑞信的科创50ETF获得证监会注册批复,继首批推出主动型科创主题基金后,工银瑞信再度领衔科创板创新产品布局。 3.1 基金产品介绍 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科创ETF,投资目标为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科创50,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科创ETF将于2020年9月22日发售一天,认购代码为588053。基金上市后,二级市场交易代码为588050。 3.2 科创ETF在产品设计与管理中的优势 3.2.1 作为ETF产品的优势 科创ETF作为国内第一批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工具,可以为投资者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提供成本低廉、高效便捷、可操作性强、风险低的优质工具。 一方面,科创板股票交易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个人投资者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才能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1)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2)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不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无法通过个股交易直接参与科创板。对于这部分投资者,若关注科创板的投资机会,则可通过科创ETF来参与投资,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 另一方面,科创板企业商业模式新,技术迭代快,业绩波动和经营风险相对较大,退市情形更多;且科创板股票实行单日20%的涨跌停限制,价格波动更大。2020年初已成立满5个交易日的科创板股票共计68只,截止2020年9月18日,这68只科创板股票2020年年化波动率的中位数为67.80%,最大回撤的中位数为38.99%,风险显著高于其他板块。 而科创ETF作为指数型产品,根据标的指数构建投资组合,一般不会在某一只股票上设置特别高的权重,而是由多种证券组合构成;持仓相对分散,有利于增强抗波动能力,把握市场中长期机遇。如下表所示,科创50指数的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均明显小于科创板所有个股的中位数。因此我们认为,相比于科创板个股,科创50是一种风险更低的参与科创板投资的方式。 3.2.2 工银瑞信基金在ETF管理中的优势 作为国内领先的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工银瑞信成立15年来,始终将被动业务作为发展战略重点,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布局,凭借卓越的投资管理能力、前瞻性的产品创新布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迅速跻身国内被动投资管理第一梯队。 公司推出了工银深证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工银央企ETF等独家精品,以及国内首只印度市场基金、首只沪深港跨境ETF等创新型产品,引领被动型产品开拓布局;同时拥有多只宽基ETF,是业内主流宽基ETF数量最多的公司之一。截至2020年8月底,工银瑞信旗下权益类被动指数型基金共计22只,规模总计156.07亿元。 科创ETF拟任基金经理赵栩先生,2008年加入工银瑞信,历任管理基金数16只,在任管理基金数14只,截止2020年8月底,在管基金总规模达73.5亿元。赵栩先生管理基金皆为被动型产品,其中7只为股票型ETF,这7只股票型ETF自赵栩先生任职以来的平均年化跟踪误差为0.53%,日均跟踪偏离度均值为0.02%,均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体现出基金经理良好的管理能力。我们认为,赵栩先生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优异的历史业绩,将为科创ETF的平稳运作提供有力保障。 Part 4 总结 4. 总结 科创板主要面向科技创新企业,上市条件多元化,交易制度灵活。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有助于吸引更多有潜力的科技公司登陆科创板,助力国内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从成分股角度来看,科创板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研发投入大,科技属性突出;同时兼具成长性高、盈利能力强的特性。 科创50指数的编制结合科创板块企业成长属性突出、更新迭代较快的特点及其初期市场特征,更具灵活性与包容性。从规模与盈利角度来看,指数成分股均具有较高的覆盖性和代表性,流动性也较为充足。同时,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集中、科技特征鲜明,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彰显其科创底色。指数自基日以来表现较为优异,累计收益达到40.39%,远超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并且与创业板50指数走势相近,日收益率相关系数高达0.81。我们认为,较强的盈利能力与成长属性支撑指数估值,且相较于科创板整体,仍具备一定的估值优势。 工银瑞信的科创ETF以指数化投资的方式,紧密跟踪科创50指数,可以为投资者分享科创板成长红利提供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风险低的优质工具。拟任基金经理管理经验丰富,控制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能力强。我们认为,科创ETF是关注科创板的投资者的优良选择。 Part 5 风险提示 5.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权益产品收益波动较大,适合具备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持有。 联系人 冯佳睿,fengjr@htsec.com,021-23219732 罗蕾, ll9773@htsec.com,021-23219984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海通量化团队)为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海通量化团队)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