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新能源等七大新基建成长空间大,老基建业绩确定性强估值低_第262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新能源等七大新基建成长空间大,老基建业绩确定性强估值低_第262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祝福 天赐良基(建),投资神基妙算,净值拾基而上 中期策略会上市公司交流 会议号码:010-57304357 导读 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国家要求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货币财政等政策持续发力稳增长,疫后基建投资将高歌猛进,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确定性强。 摘要 1、货币财政持续发力稳增长,疫后基建投资将高歌猛进。(1)5月社融增量2.79万亿元同比多增839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393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多3881亿元。财政存款新增5592亿同比少增3665亿,财政继续加码发力稳增长。(2)5月PMI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62.7%和59.1%、高于上月1.7个和6.8个百分点,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9%环比升0.9个百分点,说明近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3)前5月全国水利建设已落实投资6061亿元同增34%,完成投资3108亿元同增54%。 2、稳增长扩大基建政策持续落地,加强普通公路勘察设计华设集团受益。(1)7日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建立完善相关市场/价格/运行机制,提升新型储能利用水平。(3) 10日交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公路勘察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勘察设计和提升勘察设计水平,打造一流公路基础设施。(4)10日国务院《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 3、华设集团/安徽建工/设计总院等地方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9日国务院《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1)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年度投资保持稳定增长、通过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投资项目完成情况好的地方:山东/河南/湖南/广西/云南。(2)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情况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高的地方:江苏/浙江/安徽/江西/重庆。(3)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投资完成等情况好的地方: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新疆。 4、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确定性强,估值十年底部机构配置低性价比高。(1)中国电建再融资Q1利润增5%(2021Q2-3单季度-4%/-7%)在手订单3.3倍增32%(新签4月增121%)。中国中铁股权激励Q1利润增17%(2020Q2-19%),Q1订单增85%/在手订单4.4倍增29%。华设集团股权激励Q1利润增18%好于上年的6%(2020Q2-3为-7%-27%),新签订单Q1增36%好于上年的4%。(2)中国电建2022PE11倍(历史最高PE平均18倍/2015年最高48倍) PB1.3倍(三峡能源2.6倍),中国中铁2022PE5倍(历史最高PE平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 PB0.7倍,华设集团2022PE9倍(历史最高PE平均42倍/2015年最高55倍)PB1.7倍,可比苏交科PE16倍。 5、新基建七个方向(首推中国电建/华设集团,中国化学/中国中冶等):一是新能源电力推荐中国电建(首推)、中国能建/智洋创新/苏文电能/永福股份/安科瑞受益。二是BIPV钢结构推荐鸿路钢构/杭萧钢构/东南网架、森特股份/江河集团/龙元建设受益。三是新能源车绿色交通推荐四川路桥/隧道股份、华电重工/东华科技受益。四是数字化智能驾驶推荐华设集团。五是双碳节能推荐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中材国际/中钢国际。六是园林碳汇推荐东珠生态、蒙草生态受益,七是元宇宙岭南股份受益。 6、老基建三个方向(首推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老基建业绩确定性强估值低,一是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二是地方推荐上海建工/粤水电等、安徽建工等受益。三是设计推荐设计总院/苏交科等、中粮工科/地铁设计受益。(三)地产三个方向:政策宽松但业绩尚在探底,一是首推央企中国建筑,二是设计华阳国际/评估深圳瑞捷/铝膜志特新材和华铁应急等受益,三是装饰推荐金螳螂、亚厦股份受益。 7、风险提示:通胀超预期宏观政策紧缩,全球疫情反复。 目录 正文 01 近期重要报告 (一)6月1日《稳经济政策出台,加快能源/交通/水利基建投资》 1、国家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1)加快22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在前期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大领域基础上,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2)加大金融机构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2、加快推进实施能源项目/水利工程项目,推荐中国电建/粤水电,安徽建工受益。加快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经济指标相对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快推进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1)中国电建大型项目水电全球约占50%/国内约65%,国内大型项目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60%市场,全球最大新能源EPC。拟定增不超150亿投资抽水蓄能等,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十四五或新增50GW。4月新签增121%。2)粤水电清洁能源发电毛利占66%,具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参与诸多抽水蓄能电站建设。3)安徽建工控股运营水电站7座,21年水利工程新签67亿(+52%)占8.8%,小水电领域深耕近20年。 3、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推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华设集团/设计总院。推动实施沿江沿海沿边及港口航道等综合立体交通网工程。支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1)中国中铁在铁路大中型基建45%/城市轨道交通35%/高速公路10%左右市场份额。2)中国铁建设计/建设我国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50%/城市轨道交通40%/高等级公路30%左右项目。3)中国交建中国最大铁路建设企业之一。4)华设集团/设计总院为地方基建设计龙头,地方基建龙头上海建工/四川路桥。 4、政策加码基建投资疫后将跳升,基建央国企龙头业绩将逐季加速。(1)中国电建Q1收入增6%利润增5%(2021Q1-3单季43%/-4%/-7%),在手订单3.3倍增32%(新签4月增121%/3月13%)。中国中铁Q1收入增13%利润增17%,在手订单4.4倍增29%。中国铁建Q1收入增13%利润增12%,在手订单4.3倍增14%。(2)中国建筑Q1利润增18%好于上年14%和Q4的-2%,在手订单3.4倍增17%(新签4月增22%/3月16%)。中国交建Q1利润增18%好于上年的11%和Q4的-50%,在手订单4.6倍增7%。华设集团增Q1利润增18%好于上年6%,新签Q1增36%好于上年4%。 5、稳增长政策加码催化基建重估行情,首推中报业绩加速基建央国企。(1)中国电建2022PE10.8倍(历史最高PE平均18倍/2015年最高48倍) PB1.3倍,中国中铁2022PE5.1倍(历史最高PE平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7倍,华设集团2022PE8.6倍(历史最高PE平均42倍/2015年最高55倍)PB1.6倍, 中国建筑2022PE4.1倍(历史最高PE平均11倍/2015年最高10倍)PB0.7倍。(2)推荐新基建中国电建,老基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设计华设集团/设计总院,地产中国建筑。地方推荐上海建工,安徽建工受益。制造业中国化学/中国中冶/鸿路钢构等。 (二)6月2日《政发力支持双碳,新基建央国企助力新能源发展》 1、国家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方案》提出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等七点要求。加大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将新能源项目纳入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范围。2)《意见》以支持实现碳达峰工作为侧重点,提出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多元化投入、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保障工作。支持生态环境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 2、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1)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2)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3)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 3、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1)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水电扩机、抽水蓄能和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建设力度,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电力发展机制。2)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推动电网企业加强有源配电网(主动配电网)规划、设计、运行方法研究,加大投资建设改造力度,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 4、推荐中国电建/中国中冶,中国能建受益;推荐粤水电/四川路桥,森特股份/安徽建工/苏文电能/江河集团受益。1)中国电建大型项目水电全球约占50%/国内约65%,国内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60%市场,全球最大新能源EPC。拟定增不超150亿投资抽水蓄能等,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十四五或新增50GW。4月新签增121%。2)中国中冶Q1收入增25%利润增25%,在手订单3.2倍增37%。21年镍/粗铜销量3.3万吨(+10%)/1.6万吨(+21%)。区熔级电子多晶硅项目。3)粤水电清洁能源毛利占66%,参与诸多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安徽建工21年水利新签67亿(+52%)。 (三)6月5日中期策略《稳增长加码基建投资跳升,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 1、复盘历史经济下政策上产生六次大行情,基建投资跳升/业绩加速/估值提振。(1) 经济下行财政货币宽松,稳增长政策加码时期基建有超额收益,造就建 筑史六次大行情(2008年四万亿/2013地产城镇化/2014年一带一路中国中铁涨868%/2016年PPP/2020年装配式/2021年新能源中国电建涨169%)。(2)复盘历史稳增长时期基建投资大都加速跳升(2008/9年基建投资从4%提高高到55%、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从-30%提高到1%),催动基建央国企业绩加 速(如中国中铁净利润增速从2008年-65%提升到2009年518%、从2016年2%提高到2017年28%),提振估值(如2014年中国中铁PE由最低5倍涨到最高 40倍,中国电建PE由最低7倍涨到最高48倍)产生戴维斯双击行情。目前疫情等导致经济仍在探底,政策要求全面加强交通/能源电力/水利/等基建投资。 2、经济下行国家要求全面加强基建投,疫后投资将跳升推动央国企龙头业绩加速。(1)专项债八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 投资的意见》要求重点盘活交通/水利/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固投国家预算内资金增30%/自筹资金增1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28%,疫后基建投 资增速将跳升到单月最高双位数。(2)在手订单充足,如中国电建Q1收入增6%利润增5%(2021Q1-3单季度为43%/-4%/-7%)在手订单3.3倍增32%(新签 4月增121%/3月增13%)。中国中铁Q1收入增13%利润增17%(2020Q2-19%),Q1订单增85%/在手订单4.4倍增29%。华设集团增Q1利润增18%好于 上年的6%(2020Q2-3为-7%-27%),新签订单Q1增36%好于上年的4%。(3)国改有动力,如中国电建150亿再融资、中国中铁和华设集团等股权激励。 3、机构低配倒数第四/估值处十年底部,宽松政策推动盈利和资产质量改善重塑估值。(1)中国电建2022PE11倍(历史最高PE平均18倍/2015年最高48倍)PB1.2倍(三峡能源2.5倍/宁德时代11倍),中国中铁2022PE5.3倍(历史最高PE平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 PB0.7倍,中国建筑2022PE4.2倍(历史最高PE平均11倍/2015年最高10倍)是地产万保招金PE55%(过去5年平均73%最大99%)PB0.7倍,华设集团2022PE9倍(历史最高PE平均42倍/2015年最高55倍)PB1.7倍,可比苏交科PE16/设计总院PE12倍。(2)财政货币宽松现金流和应收款改善,成本费用下降ROE提升,基建投资跳升业绩逐季加速,基建 央国企估值将获得系统性重塑。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努力推动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基建龙头估值和配置低但政策加码业绩确定性强,推荐新基建中国电建等、传统基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华设集团等、地产中国建筑等三大行业。中报期业绩是选股核心,寻找中报最快加速度,中国电建/中国中铁/华设集团等中报将超预期加速等龙头是首选。(1)新基建五个方向:一是新能源电力推荐中国电建(首推)、中国能建受益,二是节能降碳推荐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三是BIPV钢结构推荐鸿路钢构/杭萧钢构、森特股份/江河集团受益。四是绿色交通推荐四川路桥/隧道股份。五是园林碳汇东珠生态、元宇宙岭南股份受益。(2)传统基建三个方向:一是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 建等,二是设计推荐华设集团/设计总院/苏交科等,三是地方推荐上海建工/粤水电等、安徽建工等受益。(3)地产首推央企中国建筑,华阳国际等受益。 (四)6月6日《可再生能源规划出台,推荐中国电建等能源EPC及运营龙头》 1、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1)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基建、新技术等深度融合,《规划》重点部署了九大行动。包括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新能源电站升级改造行动、抽水蓄能资源调查行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供热行动、乡村能源站行动和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2)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2020年6.8亿吨,增47%)。“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50% 2、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化/分布式开发,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建筑领域应用。1)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分布式开发、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2)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在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3)建设新疆、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几字弯、冀北、松辽、黄河下游新能源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集群。4)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3.3万亿千瓦时左右(2020年2.2万亿千瓦时,增50%,CAGR8%)。“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占比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3、促进存储消纳,推进储能及特高压建设。1)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纳、外送消纳,加强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规模化制氢利用,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2)建设白鹤滩至华东、金沙江上游至湖北特高压输电通道;陕北至湖北、哈密至重庆、陇东至山东等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提升配套火电深度调峰能力。在送端区域内统筹布局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3)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左右(2020年为29%),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18%左右(2020年11.4%)。 4、推荐三个线索,能源电力EPC中国电建(首推)/中国中冶,中国能建受益;地方国企推荐粤水电/四川路桥,安徽建工受益;BIPV钢结构推荐东南网架/杭萧钢构,森特股份/安徽建工/苏文电能/江河集团受益。1)中国电建大型项目水电全球约占50%/国内约65%,国内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60%市场。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十四五或新增50GW。4月新签增121%。2)中国中冶在手订单3.2倍增37%。21年镍/粗铜销量3.3万吨(+10%)/1.6万吨(+21%)。3)粤水电清洁能源毛利占66%,参与诸多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安徽建工21年水利新签67亿(+52%)。 (五)6月9日中国电建《出售地产获49亿叠加150亿再融资,增强新能源等资金优势》 1、拟49.4亿向控股股东以现金方式出售体内剩余地产业务,交易后将完全剥离房产。1)公司转让公司所持24家房地产公司股权和债权。其中标的股权的权益净资产29.4亿元,交易价44.99亿元,产生15.6亿元溢价。该部分资产21年权益净利润2.58亿元,22Q1权益净利润0.2亿元。2)公司于2022年4月完成与大股东资产交割,即以247亿元地产资产(20年权益净利润1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17.7亿)置换电建集团电网辅业246亿(20年权益净利润18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0.2亿)。 2、将增强公司盈利规模和水平,增加资金竞争优势,助力公司电力投资运营业务开展。1)通过本次交易,有利于完成公司房地产剥离目标,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和产业结构,增强公司盈利规模和水平,增加资金竞争优势。2)拟定增不超过150亿元,不超过23.3亿股(目前股本153亿股),用于城际铁路/海上风电工程/投资抽水蓄能等,增强新能源电力投运资金竞争优势。3)公司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电力运营净利占比约20%)。22年计划开工新能源装机10GW,抽水蓄能5GW。十四五或新增50GW。 3、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存量订单增32%意味着业绩将逐季加速提升。1)4月新签862亿同增121%,两年复合增速43%。2)前4月新签能源电力1145亿占比34%,水资源与环境988亿占比30%,基础设施1168亿占比35%。3)存量合同3.3倍于收入,同增32%。21Q2-Q4单季度净利润增速-4/-7/7%低基数,剔除地产合并集团电网辅业增厚利润,公司二三季度业绩加速。4)国家推进“两重一新”建设,盘活水利/能源等重点方向和区域的存量资产。公司水电(抽水蓄能)全球约50%/国内约65%市场。 4、国家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政策支持力度,公司全球新能源最大EPC十四五装机翻三倍。1)国家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化/分布式开发。2)公司下属规划设计总院受国家部委委托承担水电水利/风电/光伏等提供规划设计/审查等职责,公司国内大型项目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占60%市场。3)维持预测22-24年EPS为0.72/0.88/1.06元增速28/22/20%,维持目标价14.39元对应22年20倍PE。公司PB1.2倍(宁德时代12/三峡能源/2.6/隆基绿能9.5倍PB)。 (六)6月9日中国铁建《渝遂高速基建REITs获准注册,估值近十年新低业绩加速在即》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中国铁建2022-24年EPS为2.13/2.37/2.61元增速17/11/10%,维持目标价14.30元,对应2022年7倍PE。 2、中国铁建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盘活公司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1)REITs底层资产为重庆至遂宁高速公路BOT项目重庆段,项目总投资42.3亿元,目前运营里程为93.46公里,特许经营权期限为2004年12月9日至2034年12月8日。(2)基金类型为契约型封闭式,基金合同期限为40年;(3)准予基金的募集份额总额为5亿份;同意国金基金为基金管理人,招商银行为基金的基金托管人;(4)国金基金自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进行募集,募集期限自发售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5)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公司盘活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3、稳增长加码2022年REITs发力大年,中国铁建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升级。(1)6月7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3.45万亿专项债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3)5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推荐、审核效率,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4)公司已构建形成“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的转型升级。 4、中国铁建多元化战略增强业绩持续性,业绩加速提振近十年新低估值。(1)坚持工程/规划设计/投资运营/房地产/工业/物流/金融等协同发展,多元化战略拓展行业,过去七年业绩均高于10%,未来持续优化工程铁公路市政等结构,绿色环保拓展至污水治理/土壤修复/光伏等领域,新兴业务扩大到高端/智能/新能源装备和环保建材等。(2)当前PE3.7倍/PB0.5倍几近十年底部,财政货币宽松减值后资产质量和现金流好转,业绩开始加速后劲足。(3)Q1净利增12%(21年净利润增10%,21Q1-Q4单季净利增69/15/0/-9%),在手订单4.4万亿(+14%)保障倍数4.3倍,中报业绩有望加速带动估值修复。 (七)6月10日华设集团《稳增长推动年内业绩加速,数字化打造持续高增长》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华设集团2022-24年EPS1.07/1.27/1.47元增速19/18/15%。基建投资设计先行业绩加速,上调目标价至14.45元,对应22年13.5倍PE。 2、市场认为华设集团业绩没有成长性;我们认为华设集团业绩年内具备弹性,中长期具备高成长性。(1)拟不超11元/股回购用于股权激励,有望提升业绩增长动力。(2)22Q1净利润增18%好于21年的6%,22Q1新签订单增36%好于21年的4%均加速。(3)21年Q1-Q4单季净利增34/-7/-27/22%,二三季度低基数,22年二三季度业绩有望加速上行。(4)2022PE 8.7倍(苏交科15.9/设计总院11.3/甘咨询10.4),ROE维持15%以上现金流十年为正。 3、华设集团从江苏向全国/从交通市政水利向环保数字智慧,多区域多行业拓展中线成长能力。(1)21年江苏省内营收占62%,广东设计合同连续3年超4亿,山东、河南2亿,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超1亿。(2)交通城建领域设计龙头,国内唯一同时具有公铁水空全方式设计能力,交通城建/水利环保获政策支持将持续增长。(3)感知检测业务计量认证资质齐备。(4)基建投资设计先行,十四五规划叠加稳增长政策,进入规划设计大年。 4、华设集团战略转型数字化/智慧化推进车路协同,打造第二业绩增长曲线,增强可持续增长能力。(1)加快数字化转型,智慧公路等取得突破。(2)21年新型业务营收9.42亿同增超20%,其中数字智慧3.9亿,绿色低碳5.52亿。(3)以BIM+GIS技术为先导的订单约2.6亿,以BIM+GIS系统为生产平台的订单约6.7亿。(4)拟设立合资公司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产业落地。 02 重点公司推荐 (一)中国电建:出售地产获49亿叠加150亿再融资,增强新能源等资金优势 1、拟49.4亿向控股股东以现金方式出售体内剩余地产业务,交易后将完全剥离房产。1)公司转让公司所持24家房地产公司股权和债权。其中标的股权的权益净资产29.4亿元,交易价44.99亿元,产生15.6亿元溢价。该部分资产21年权益净利润2.58亿元,22Q1权益净利润0.2亿元。2)公司于2022年4月完成与大股东资产交割,即以247亿元地产资产(20年权益净利润1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17.7亿)置换电建集团电网辅业246亿(20年权益净利润18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0.2亿)。 2、将增强公司盈利规模和水平,增加资金竞争优势,助力公司电力投资运营业务开展。1)通过本次交易,有利于完成公司房地产剥离目标,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和产业结构,增强公司盈利规模和水平,增加资金竞争优势。2)拟定增不超过150亿元,不超过23.3亿股(目前股本153亿股),用于城际铁路/海上风电工程/投资抽水蓄能等,增强新能源电力投运资金竞争优势。3)公司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电力运营净利占比约20%)。22年计划开工新能源装机10GW,抽水蓄能5GW。十四五或新增50GW。 3、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存量订单增32%意味着业绩将逐季加速提升。1)4月新签862亿同增121%,两年复合增速43%。2)前4月新签能源电力1145亿占比34%,水资源与环境988亿占比30%,基础设施1168亿占比35%。3)存量合同3.3倍于收入,同增32%。21Q2-Q4单季度净利润增速-4/-7/7%低基数,剔除地产合并集团电网辅业增厚利润,公司二三季度业绩加速。4)国家推进“两重一新”建设,盘活水利/能源等重点方向和区域的存量资产。公司水电(抽水蓄能)全球约50%/国内约65%市场。 4、国家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政策支持力度,公司全球新能源最大EPC十四五装机翻三倍。1)国家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化/分布式开发。2)公司下属规划设计总院受国家部委委托承担水电水利/风电/光伏等提供规划设计/审查等职责,公司国内大型项目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占60%市场。3)维持预测22-24年EPS为0.72/0.88/1.06元增速28/22/20%,维持目标价14.39元对应22年20倍PE。公司PB1.2倍(宁德时代12/三峡能源/2.6/隆基绿能9.5倍PB)。 (二)中国中铁:在手订单增29%是收入4.4倍,业绩后劲足弹性大具确定性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2-24年EPS为1.30/1.45/1.62元增速16/11/12%。维持目标价10.27元,对应2022年7.9倍PE。 2、Q1净利增17%超预期,环比21Q4和去年全年加速。1)22Q1总营收2671亿元同增13%高于全年4%目标,环比加速(21全年10%,21Q1-Q4单季营收增51%/1%/0%/6%);22Q1净利76亿元同增17%环比加速(21全年10%,21Q1-Q4单季净利增81%/-19%/15%/1%);2)22Q1毛利率9.20%(-0.50pct),净利率2.85%(+0.10pct),加权ROE3.12%(+0.34pct)。3)经营性现金流-494亿元(21年同期-298亿元),资产负债率73.66%(21年末73.68%)。 3、Q1新签同增84%,在手订单同增29%保障倍数4.4倍,业绩后劲足弹性大。1)22Q1未完合同额4.9万亿(同增29%),其中基建4.5万亿(同增28%)占93%,勘察设计567亿(同增0.2%)占1%,工程设备与零部件制造1085亿(同增37%)占2%。2)22Q1新签6057亿(+84%)。基建新签5434亿(+94%),其中铁路569亿(+8%),公路849亿(+148%),市政及其他4017亿(+108%)。勘察设计119亿(+158%),房地产开发72亿(-28%),其他283亿(+39%)。 4、基建等多行业拓展提高业绩持续性,股权激励增强业绩确定性。1)中国中铁基建领域全球领先,承建了我国2/3以上铁路,3/5以上轨道交通。形成业态多元综合服务体系:工程设计/工程建造/房地产/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资产运营/金融服务/新兴业务,针对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绿色建筑/水利水电等行业着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股权激励要求22-24年扣非净利CAGR≥12%,ROE≥10.5%/11%/11.5%,大股东拟增持1.5-3亿元。3)矿山保有资源储量铜约820 万吨/钴约61万吨/钼65万吨。4)中国中铁2022PE5.4倍(历史最高PE平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76倍。 5、国家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旺季基建投资加速跳升公司最受益。1)4月综合PMI42.7%环降6.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下降幅度加大。2)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资金/项目等投资先行指标增势良好,旺季基建投资将由目前8.5%加速跳升。1季度新开工项目3.5万个同增52%,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同增55%,国家预算资金增35%,自筹资金增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8.3%、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 (三) 中国交建:Q1净利增18%超预期环比加速,华夏中国交建REIT上市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2-24年EPS为1.28/1.43/1.59元增速15/12/11%,维持目标价13.75元,对应22年11倍PE。 2、中国交建Q1净利增18%超预期,环比21Q4和去年全年加速。1)22Q1营收1721亿元同增13%环比加速(21全年9%,21Q1-Q4单季营收增59%/25%/8%/ -22%);22Q1净利51亿元同增18%环比加速(21全年11%,21Q1-Q4单季净利增85%/95%/5%/-51%);2)22Q1毛利率11.66%(-0.23pct),净利率2.96%(+0.11pct),加权ROE2.08%(+0.23pct)。3)经营性现金流-334亿元(21年同期-339亿元),资产负债率72.8%(21年末71.9%)。 3、中国交建Q1新签同增5%环比增65%,2年复合增速38%。1)22Q1新签4307亿增5%,环比21Q4增65%,2年CAGR+38%,3年CAGR+28%。2)新签分业务:基建3793亿(+5.9%)占比88%,其中港口211亿(+43%)占比6%,道路1070亿(+15%)占比28%,铁路100亿(-9.6%)占比3%,城建1804亿(-0.3%)占比48%,境外工程607亿(+4.9%)占比16%。3)境内新签3690亿(+5%),境外616亿(+6%)。4)21年底在手订单3.1万亿(+7%)保障倍数4.6。 4、华夏中国交建REIT上市,投资设立海上风电合资公司。1)4月28日华夏中国交建REIT于上交所上市,募集基金份额10亿份,发售价格为9.399元/份。2)4月28日公告附属三航局拟与中交产投等共同投资设立海上风电公司,中国交建海上风电安装业务的市占率超60%,将巩固龙头地位。3)政策推动REITs发展,特许经营权类项目1851亿占比基建央企最高。 5、国家抓紧落实稳增长基建投资旺季加速跳升,公司具竞争优势强将超越行业增长。1)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和扩大内需,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2)央行/外汇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加大对水利/交通/管网/市政等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实现实物工作量。3)银保监会/交通部《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金融支持。4)资金/项目等投资先行指标增势良好,旺季基建投资将由目前8.5%加速跳升。1季度新开工项目3.5万个同增52%,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同增55%,国家预算资金增35%,自筹资金增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8.3%、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 (四)中国铁建:渝遂高速基建REITs获准注册,估值近十年新低业绩加速在即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中国铁建2022-24年EPS为2.13/2.37/2.61元增速17/11/10%,维持目标价14.30元,对应2022年7倍PE。 2、中国铁建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盘活公司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1)REITs底层资产为重庆至遂宁高速公路BOT项目重庆段,项目总投资42.3亿元,目前运营里程为93.46公里,特许经营权期限为2004年12月9日至2034年12月8日。(2)基金类型为契约型封闭式,基金合同期限为40年;(3)准予基金的募集份额总额为5亿份;同意国金基金为基金管理人,招商银行为基金的基金托管人;(4)国金基金自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进行募集,募集期限自发售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5)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公司盘活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3、稳增长加码2022年REITs发力大年,中国铁建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升级。(1)6月7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3.45万亿专项债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3)5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推荐、审核效率,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4)公司已构建形成“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的转型升级。 4、中国铁建多元化战略增强业绩持续性,业绩加速提振近十年新低估值。(1)坚持工程/规划设计/投资运营/房地产/工业/物流/金融等协同发展,多元化战略拓展行业,过去七年业绩均高于10%,未来持续优化工程铁公路市政等结构,绿色环保拓展至污水治理/土壤修复/光伏等领域,新兴业务扩大到高端/智能/新能源装备和环保建材等。(2)当前PE3.7倍/PB0.5倍几近十年底部,财政货币宽松减值后资产质量和现金流好转,业绩开始加速后劲足。(3)Q1净利增12%(21年净利润增10%,21Q1-Q4单季净利增69/15/0/-9%),在手订单4.4万亿(+14%)保障倍数4.3倍,中报业绩有望加速带动估值修复。 (五) 中国建筑:4月新签增22%环比3月加速,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2-24年EPS为1.35/1.48/1.60元增10/10/8%,维持目标价8.92元,对应22年6.6倍PE。 2、中国建筑4月新签同增22%环比3月加速,在手订单3.4倍于收入。1)22年4月新签2352亿增22%,环比3月新签4195亿增速16%加速,21年4月新签增速-6%。2)22年1-4月新签1.1万亿增10%,环比1-3月增速8%加速,21年1-4月新签增速24%,21全年新签增速10%。1-4月新签2年CAGR+17%。3)21年末在手订单6.5亿(+17%),保障倍数3.4倍。 3、中国建筑4月地产合约销售额下降34%,土储5倍于销售面积。1)4月地产合约销售额252亿同比下降34%,3月销售额302亿同比下降22%,21年4月合约销售额增32%。2)1-4月地产合约销售额867亿同比下降33%,1-3月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33%,21年1-4月合约销售额同增43%,21全年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2%。3)4月末房地产土储1亿m2是销售面积5倍。 4、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中国建筑行业全球最高信用评级。1)5月15日央行通知首套住房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2)中国建筑是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标普/穆迪/惠誉对公司的评级A/A2/A为行业全球最高信用评级,旗下中海地产是绿档企业,地产存货超七成集中在一线和省会城市。3)中国建筑2022PE4.3倍是地产万保招金平均PE的55%,过去5年平均73%最大99%,公司PB0.71倍低于万保招金平均PB1.1倍。 (六)中国化学:前四月订单增77%(4月增29%),己二腈投产在即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中国化学2022-24年EPS原0.90/1.08/1.26元增速19/20/16%。维持目标价15.11元,对应2022年17倍PE。 2、前4月营收增39%新签增77%;4月营收增30%新签增29%(3月营收增16%新签增98%)。1)22年1-4月营收465亿元(+39%),4月单月营收111亿元(+30%)。3月单月营收116亿(+16%)。2)22年1-4月新签订单1241亿元(+77%),2年CAGR+38%,3年CAGR+39;4月单月新签订单201亿元(+29%),2年CAGR+2%,3年CAGR+35%,3月单月新签272亿(+98%)。3)前4月订单分业务看,建筑工程承包1170亿元占94%(其中化学工程856亿元,占69%,基础设施286亿元,占23%,环境治理29亿元,占2%),勘察设计24亿元,实业及新材料销售28亿元,现代服务业15亿元。 3、己二胺/丙烯腈/气凝胶一次性开车成功,PBAT进入试生产阶段。1)4月初公告尼龙新材料项目一期,己二胺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装置顺利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公司将按计划推进己二腈装置生产运行。2)气凝胶项目2月27日一次性开车成功,已产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3)一期年产10万吨PBAT项目已顺利机械竣工,整体进入试生产阶段。4)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固废高温气化/生活垃圾气化项目完成中试,进入工业化示范阶段。3)确立化工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化工石化、绿色环保、双碳、现代化施工等创新重点领域,确立重点研发项目54项。5)垃圾制氢处于中试阶段。 4、国常会要求扩大有效投资,拟回购4-8亿用于股权激励。1)打造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2)华陆公司承揽国内90%以上多晶硅工程设计和大部分工程总承包项目。3)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常会要求扩大有效投资,推进订单持续落地。4)3月7日定增限售解禁,解禁股本占定增比例70%/总股本13.48%,定增发行价8.5元/股,募资100亿元,控股股东认购30%。5)实业在研项目47个/中试7个/小试4个/投资选址2个。6)3月公告拟回购4-8亿元用于股权激励。 (七) 中国中冶:Q1净利增25%加速,发力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1、国君建筑维持增持。维持预测中国中冶2022-24年EPS为0.47/0.55/0.61元增速17/15/12%。维持目标价6.82元,对应2022年15倍PE。 2、中国中冶Q1营收增25%/归母净利增25%加速。1)22Q1营收1180亿(+25%),21年营收5006亿(+25%),Q1-Q4单季营收增30/45/13/14%,22Q1净利27亿(+25%),21年净利83.8亿(+7%),Q1-Q4单季净利增13/65/17/-31%。2)毛利率11%(-0.9pct),净利率3%(-0.01pct)。3)经营性净现金流-145亿(+12%),应收账款913亿元(+21%),负债率73.53%(+0.63pct)。 3、中国中冶Q1新签增14%,两年CAGR+35%,在手订单增速37%保障倍数3.2。1)22Q1新签3191亿(+14%),两年CAGR+35%。其中5000万以上工程承包新签项目760个,合计3012亿。2)分行业看,房屋建设/交通及基础建设/冶金工程/其他工程(包括矿山、环保等)营收1737亿(+19%)/426亿(-15%)/456亿(+13%)/393亿(+62%),分别占58%/14%/15%/13%。3)21年末在手0.5亿以上工程订单1.6万亿(+37%)。 4、全球最大冶金工程建设和服务商,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1)公司冶金国内90%/全球60%份额,中标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总体设计预计2022年5月投产。2)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推进,洛阳中硅一期投资15.5亿建设区熔级多晶硅计划于22年10月投产。3)目前国内土木工程领域最全最强的综合性检验检测企业之一。4)21年镍/粗铜销量3.3万吨(+10%)/1.6万吨(+21%),项目营收同增50%/41%。 (八)华设集团:稳增长推动年内业绩加速,数字化打造持续高增长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华设集团2022-24年EPS1.07/1.27/1.47元增19/18/15%。基建投资设计先行业绩加速,上调目标价至14.45元,对应22年13.5倍PE。 2、市场认为华设集团业绩没有成长性;我们认为华设集团业绩年内具备弹性,中长期具备高成长性。(1)拟不超11元/股回购用于股权激励,有望提升业绩增长动力。(2)22Q1净利润增18%好于21年的6%,22Q1新签订单增36%好于21年的4%均加速。(3)21年Q1-Q4单季净利增34/-7/-27/22%,二三季度低基数,22年二三季度业绩有望加速上行。(4)2022PE 8.7倍(苏交科15.9/设计总院11.3/甘咨询10.4),ROE维持15%以上现金流十年为正。 3、华设集团从江苏向全国/从交通市政水利向环保数字智慧,多区域多行业拓展中线成长能力。(1)21年江苏省内营收占62%,广东设计合同连续3年超4亿,山东、河南2亿,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超1亿。(2)交通城建领域设计龙头,国内唯一同时具有公铁水空全方式设计能力,交通城建/水利环保获政策支持将持续增长。(3)感知检测业务计量认证资质齐备。(4)基建投资设计先行,十四五规划叠加稳增长政策,进入规划设计大年。 4、华设集团战略转型数字化/智慧化推进车路协同,打造第二业绩增长曲线,增强可持续增长能力。(1)加快数字化转型,智慧公路等取得突破。(2)21年新型业务营收9.42亿同增超20%,其中数字智慧3.9亿,绿色低碳5.52亿。(3)以BIM+GIS技术为先导的订单约2.6亿,以BIM+GIS系统为生产平台的订单约6.7亿。(4)拟设立合资公司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产业落地。 (九) 设计总院:Q1业绩加速改善,安徽1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92%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2-24年EPS1.00/1.11/1.23元增18/11/10%,维持目标价16.12元,对应22年16倍PE。 2、22Q1净利增12%加速,现金流改善盈利水平提高。1)22Q1营收5.3亿同增17%环比加速(21 Q1-Q4单季营收增30%/53%/19%/5%);22Q1净利1.1亿同增12%同环比加速(21Q1-Q4单季净利增3%/11%/12%/0%);减值0.25亿(+148%)因合同资产计提减值高于上年同期。2)22Q1毛利率39.3% (21全年33.0%),净利率21.0%(21全年16.5%),加权ROE3.79%(+0.05pct)。3)经营性现金流-1.4亿(-8.1%),资产负债率31.0%(21年末34.3%)。 3、在手订单66亿元同增28%,22年业绩计划同增10%-30%高于21年7%。1)21年新签合同40亿(+6%),其中省内新签33亿,收入18亿(+22%),省外新签7亿,收入6亿(+27%),21H2新签合同23亿(+5%)。2)新签分业务看,勘察设计类合同25亿(+16%),工程管理合同2亿(+13%),工程总承包合同13亿;3)截至2021年底在手订单66亿(+28%);4) 2022年公司的经营计划是全年实现营收同增10%-40%,归母净利同增10%-30%。 4、安徽十四五高速公路投资增175%,公司股权激励获国资委批准。1)安徽1季度完成交通投资193亿元同增32.4%,其中高速公路81亿元同增36.8%。“十四五”规划高速公路投资增175%。2) 22年第二批安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个数/总投资比第一批分别增长41.2%/56.1%,安徽省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91.5%。3)截至4月20日安徽省直达资金支出进度43%,超序时进度12.4个百分点,省级支出进度57.9%。已落实直达资金占已分配下达资金97.8%。4)公司5月11日公告以5.98元/股授予1303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考核目标ROE三年不低于13.74%。 03 盈利预测表 04 宏观、行业图表 05 风险提示 通胀超预期宏观策紧缩,全球疫情反复 近期相关报告: (20)[国君建筑韩其成]华设集团56%空间_37页深度:稳增长推动年内业绩加速,数字化打造持续高增长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9)[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铁建:渝遂高速基建REITs获准注册,估值近十年新低业绩加速在即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8)[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87%空间:出售地产获49亿叠加150亿再融资,增强新能源等资金优势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7)[国君建筑韩其成]可再生能源规划出台,推荐中国电建等能源EPC及运营龙头_新能源基建系列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6)[国君建筑韩其成]中期策略31页PPT:稳增长加码基建投资跳升,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5)[国君建筑韩其成]财政发力支持双碳,新基建央国企助力新能源发展_新能源基建系列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4)[国君建筑韩其成]稳经济政策出台,加快能源/交通/水利基建投资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3)[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稳经济扩大水利/电力/交通等投资,基建央国企业绩将加速_第261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2)[国君建筑韩其成]盘活存量扩大有效投资,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1)[国君建筑韩其成]水利水电再获政策支持,国家再次加大水利水电投资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0)[国君建筑韩其成]4月光伏等新增装机加速,中国电建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_新能源基建系列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9)[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86%空间:拟定增不超150亿投资抽水蓄能等,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8)[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89%空间: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剥离地产具再融资动力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7)[国君建筑韩其成]基建投资疫情后深蹲起跳,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性价比高_深挖基建系列26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6)[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建筑52%空间:4月新签增22%环比3月加速,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5)[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化学:前四月订单增77%(4月增29%),己二腈投产在即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4)[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国常会要求扩大有效投资,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_第260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3)[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稳增长加码央国企业绩加速,估值十年底部性价比高_第259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2)[国君建筑韩其成]金螳螂:地产减值年度业绩低于预期,Q1净利增5%环比改善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中冶:Q1净利增25%加速,发力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成员介绍 韩其成: 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获11次新财富最佳) 从业16年,上海财经大学国民经济(投资)学硕士,2005年加入国泰君安先任银行/石化/策略研究助理,曾兼任建材/建筑两个首席,多次获得新财富建材第一和建筑第二,8次水晶球最佳分析师、5次金牛最佳分析师、两次II最佳分析师。2016年至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 满静雅: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2021年新财富成员) 英国华威商学院管理学硕士,具备3年头部房企战略规划与投资方向的从业经验,海外留学及工作经验获得国际化开阔视野,拥有实业投研及二级市场行研复合背景,擅长从产业的角度挖掘建筑行业及其上下游的发展机会。 郭浩然: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学士、硕士,建筑工程和成本管理实业背景,具备绿色建筑和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的研究经验。 郑重声明 国泰君安证券建筑研究员韩其成未创建任何形式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荐股群或实时行情分析群或演播活动,请广大投资者朋友们知悉。研究观点仅通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对外发布,此外可参见公众号是“乐建其成”。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祝福 天赐良基(建),投资神基妙算,净值拾基而上 中期策略会上市公司交流 会议号码:010-57304357 导读 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国家要求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货币财政等政策持续发力稳增长,疫后基建投资将高歌猛进,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确定性强。 摘要 1、货币财政持续发力稳增长,疫后基建投资将高歌猛进。(1)5月社融增量2.79万亿元同比多增839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393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多3881亿元。财政存款新增5592亿同比少增3665亿,财政继续加码发力稳增长。(2)5月PMI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62.7%和59.1%、高于上月1.7个和6.8个百分点,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7.9%环比升0.9个百分点,说明近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3)前5月全国水利建设已落实投资6061亿元同增34%,完成投资3108亿元同增54%。 2、稳增长扩大基建政策持续落地,加强普通公路勘察设计华设集团受益。(1)7日国务院《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建立完善相关市场/价格/运行机制,提升新型储能利用水平。(3) 10日交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公路勘察设计和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强化勘察设计和提升勘察设计水平,打造一流公路基础设施。(4)10日国务院《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 3、华设集团/安徽建工/设计总院等地方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9日国务院《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1)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年度投资保持稳定增长、通过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投资项目完成情况好的地方:山东/河南/湖南/广西/云南。(2)地方水利建设投资落实情况好、中央水利建设投资计划完成率高的地方:江苏/浙江/安徽/江西/重庆。(3)年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投资完成等情况好的地方: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新疆。 4、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确定性强,估值十年底部机构配置低性价比高。(1)中国电建再融资Q1利润增5%(2021Q2-3单季度-4%/-7%)在手订单3.3倍增32%(新签4月增121%)。中国中铁股权激励Q1利润增17%(2020Q2-19%),Q1订单增85%/在手订单4.4倍增29%。华设集团股权激励Q1利润增18%好于上年的6%(2020Q2-3为-7%-27%),新签订单Q1增36%好于上年的4%。(2)中国电建2022PE11倍(历史最高PE平均18倍/2015年最高48倍) PB1.3倍(三峡能源2.6倍),中国中铁2022PE5倍(历史最高PE平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 PB0.7倍,华设集团2022PE9倍(历史最高PE平均42倍/2015年最高55倍)PB1.7倍,可比苏交科PE16倍。 5、新基建七个方向(首推中国电建/华设集团,中国化学/中国中冶等):一是新能源电力推荐中国电建(首推)、中国能建/智洋创新/苏文电能/永福股份/安科瑞受益。二是BIPV钢结构推荐鸿路钢构/杭萧钢构/东南网架、森特股份/江河集团/龙元建设受益。三是新能源车绿色交通推荐四川路桥/隧道股份、华电重工/东华科技受益。四是数字化智能驾驶推荐华设集团。五是双碳节能推荐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中材国际/中钢国际。六是园林碳汇推荐东珠生态、蒙草生态受益,七是元宇宙岭南股份受益。 6、老基建三个方向(首推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老基建业绩确定性强估值低,一是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等,二是地方推荐上海建工/粤水电等、安徽建工等受益。三是设计推荐设计总院/苏交科等、中粮工科/地铁设计受益。(三)地产三个方向:政策宽松但业绩尚在探底,一是首推央企中国建筑,二是设计华阳国际/评估深圳瑞捷/铝膜志特新材和华铁应急等受益,三是装饰推荐金螳螂、亚厦股份受益。 7、风险提示:通胀超预期宏观政策紧缩,全球疫情反复。 目录 正文 01 近期重要报告 (一)6月1日《稳经济政策出台,加快能源/交通/水利基建投资》 1、国家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1)加快22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在前期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大领域基础上,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2)加大金融机构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2、加快推进实施能源项目/水利工程项目,推荐中国电建/粤水电,安徽建工受益。加快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经济指标相对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快推进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1)中国电建大型项目水电全球约占50%/国内约65%,国内大型项目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60%市场,全球最大新能源EPC。拟定增不超150亿投资抽水蓄能等,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十四五或新增50GW。4月新签增121%。2)粤水电清洁能源发电毛利占66%,具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参与诸多抽水蓄能电站建设。3)安徽建工控股运营水电站7座,21年水利工程新签67亿(+52%)占8.8%,小水电领域深耕近20年。 3、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推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华设集团/设计总院。推动实施沿江沿海沿边及港口航道等综合立体交通网工程。支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1)中国中铁在铁路大中型基建45%/城市轨道交通35%/高速公路10%左右市场份额。2)中国铁建设计/建设我国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50%/城市轨道交通40%/高等级公路30%左右项目。3)中国交建中国最大铁路建设企业之一。4)华设集团/设计总院为地方基建设计龙头,地方基建龙头上海建工/四川路桥。 4、政策加码基建投资疫后将跳升,基建央国企龙头业绩将逐季加速。(1)中国电建Q1收入增6%利润增5%(2021Q1-3单季43%/-4%/-7%),在手订单3.3倍增32%(新签4月增121%/3月13%)。中国中铁Q1收入增13%利润增17%,在手订单4.4倍增29%。中国铁建Q1收入增13%利润增12%,在手订单4.3倍增14%。(2)中国建筑Q1利润增18%好于上年14%和Q4的-2%,在手订单3.4倍增17%(新签4月增22%/3月16%)。中国交建Q1利润增18%好于上年的11%和Q4的-50%,在手订单4.6倍增7%。华设集团增Q1利润增18%好于上年6%,新签Q1增36%好于上年4%。 5、稳增长政策加码催化基建重估行情,首推中报业绩加速基建央国企。(1)中国电建2022PE10.8倍(历史最高PE平均18倍/2015年最高48倍) PB1.3倍,中国中铁2022PE5.1倍(历史最高PE平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7倍,华设集团2022PE8.6倍(历史最高PE平均42倍/2015年最高55倍)PB1.6倍, 中国建筑2022PE4.1倍(历史最高PE平均11倍/2015年最高10倍)PB0.7倍。(2)推荐新基建中国电建,老基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设计华设集团/设计总院,地产中国建筑。地方推荐上海建工,安徽建工受益。制造业中国化学/中国中冶/鸿路钢构等。 (二)6月2日《政发力支持双碳,新基建央国企助力新能源发展》 1、国家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方案》提出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等七点要求。加大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将新能源项目纳入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支持范围。2)《意见》以支持实现碳达峰工作为侧重点,提出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多元化投入、政府绿色采购等政策措施做好财政保障工作。支持生态环境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 2、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1)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2)在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开展新能源电力直供电试点,提高终端用能的新能源电力比重。3)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 3、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1)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着力提高配电网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水电扩机、抽水蓄能和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建设力度,推动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电力发展机制。2)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推动电网企业加强有源配电网(主动配电网)规划、设计、运行方法研究,加大投资建设改造力度,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配电网接入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 4、推荐中国电建/中国中冶,中国能建受益;推荐粤水电/四川路桥,森特股份/安徽建工/苏文电能/江河集团受益。1)中国电建大型项目水电全球约占50%/国内约65%,国内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60%市场,全球最大新能源EPC。拟定增不超150亿投资抽水蓄能等,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十四五或新增50GW。4月新签增121%。2)中国中冶Q1收入增25%利润增25%,在手订单3.2倍增37%。21年镍/粗铜销量3.3万吨(+10%)/1.6万吨(+21%)。区熔级电子多晶硅项目。3)粤水电清洁能源毛利占66%,参与诸多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安徽建工21年水利新签67亿(+52%)。 (三)6月5日中期策略《稳增长加码基建投资跳升,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 1、复盘历史经济下政策上产生六次大行情,基建投资跳升/业绩加速/估值提振。(1) 经济下行财政货币宽松,稳增长政策加码时期基建有超额收益,造就建 筑史六次大行情(2008年四万亿/2013地产城镇化/2014年一带一路中国中铁涨868%/2016年PPP/2020年装配式/2021年新能源中国电建涨169%)。(2)复盘历史稳增长时期基建投资大都加速跳升(2008/9年基建投资从4%提高高到55%、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从-30%提高到1%),催动基建央国企业绩加 速(如中国中铁净利润增速从2008年-65%提升到2009年518%、从2016年2%提高到2017年28%),提振估值(如2014年中国中铁PE由最低5倍涨到最高 40倍,中国电建PE由最低7倍涨到最高48倍)产生戴维斯双击行情。目前疫情等导致经济仍在探底,政策要求全面加强交通/能源电力/水利/等基建投资。 2、经济下行国家要求全面加强基建投,疫后投资将跳升推动央国企龙头业绩加速。(1)专项债八月底前基本使用到位,《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 投资的意见》要求重点盘活交通/水利/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固投国家预算内资金增30%/自筹资金增1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28%,疫后基建投 资增速将跳升到单月最高双位数。(2)在手订单充足,如中国电建Q1收入增6%利润增5%(2021Q1-3单季度为43%/-4%/-7%)在手订单3.3倍增32%(新签 4月增121%/3月增13%)。中国中铁Q1收入增13%利润增17%(2020Q2-19%),Q1订单增85%/在手订单4.4倍增29%。华设集团增Q1利润增18%好于 上年的6%(2020Q2-3为-7%-27%),新签订单Q1增36%好于上年的4%。(3)国改有动力,如中国电建150亿再融资、中国中铁和华设集团等股权激励。 3、机构低配倒数第四/估值处十年底部,宽松政策推动盈利和资产质量改善重塑估值。(1)中国电建2022PE11倍(历史最高PE平均18倍/2015年最高48倍)PB1.2倍(三峡能源2.5倍/宁德时代11倍),中国中铁2022PE5.3倍(历史最高PE平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 PB0.7倍,中国建筑2022PE4.2倍(历史最高PE平均11倍/2015年最高10倍)是地产万保招金PE55%(过去5年平均73%最大99%)PB0.7倍,华设集团2022PE9倍(历史最高PE平均42倍/2015年最高55倍)PB1.7倍,可比苏交科PE16/设计总院PE12倍。(2)财政货币宽松现金流和应收款改善,成本费用下降ROE提升,基建投资跳升业绩逐季加速,基建 央国企估值将获得系统性重塑。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努力推动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基建龙头估值和配置低但政策加码业绩确定性强,推荐新基建中国电建等、传统基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华设集团等、地产中国建筑等三大行业。中报期业绩是选股核心,寻找中报最快加速度,中国电建/中国中铁/华设集团等中报将超预期加速等龙头是首选。(1)新基建五个方向:一是新能源电力推荐中国电建(首推)、中国能建受益,二是节能降碳推荐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三是BIPV钢结构推荐鸿路钢构/杭萧钢构、森特股份/江河集团受益。四是绿色交通推荐四川路桥/隧道股份。五是园林碳汇东珠生态、元宇宙岭南股份受益。(2)传统基建三个方向:一是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 建等,二是设计推荐华设集团/设计总院/苏交科等,三是地方推荐上海建工/粤水电等、安徽建工等受益。(3)地产首推央企中国建筑,华阳国际等受益。 (四)6月6日《可再生能源规划出台,推荐中国电建等能源EPC及运营龙头》 1、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1)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基建、新技术等深度融合,《规划》重点部署了九大行动。包括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新能源电站升级改造行动、抽水蓄能资源调查行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供热行动、乡村能源站行动和农村电网巩固提升行动。2)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2020年6.8亿吨,增47%)。“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占比超50% 2、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化/分布式开发,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建筑领域应用。1)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分布式开发、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2)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在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3)建设新疆、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几字弯、冀北、松辽、黄河下游新能源基地和海上风电基地集群。4)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3.3万亿千瓦时左右(2020年2.2万亿千瓦时,增50%,CAGR8%)。“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占比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3、促进存储消纳,推进储能及特高压建设。1)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纳、外送消纳,加强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规模化制氢利用,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2)建设白鹤滩至华东、金沙江上游至湖北特高压输电通道;陕北至湖北、哈密至重庆、陇东至山东等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提升配套火电深度调峰能力。在送端区域内统筹布局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3)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左右(2020年为29%),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18%左右(2020年11.4%)。 4、推荐三个线索,能源电力EPC中国电建(首推)/中国中冶,中国能建受益;地方国企推荐粤水电/四川路桥,安徽建工受益;BIPV钢结构推荐东南网架/杭萧钢构,森特股份/安徽建工/苏文电能/江河集团受益。1)中国电建大型项目水电全球约占50%/国内约65%,国内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60%市场。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十四五或新增50GW。4月新签增121%。2)中国中冶在手订单3.2倍增37%。21年镍/粗铜销量3.3万吨(+10%)/1.6万吨(+21%)。3)粤水电清洁能源毛利占66%,参与诸多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安徽建工21年水利新签67亿(+52%)。 (五)6月9日中国电建《出售地产获49亿叠加150亿再融资,增强新能源等资金优势》 1、拟49.4亿向控股股东以现金方式出售体内剩余地产业务,交易后将完全剥离房产。1)公司转让公司所持24家房地产公司股权和债权。其中标的股权的权益净资产29.4亿元,交易价44.99亿元,产生15.6亿元溢价。该部分资产21年权益净利润2.58亿元,22Q1权益净利润0.2亿元。2)公司于2022年4月完成与大股东资产交割,即以247亿元地产资产(20年权益净利润1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17.7亿)置换电建集团电网辅业246亿(20年权益净利润18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0.2亿)。 2、将增强公司盈利规模和水平,增加资金竞争优势,助力公司电力投资运营业务开展。1)通过本次交易,有利于完成公司房地产剥离目标,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和产业结构,增强公司盈利规模和水平,增加资金竞争优势。2)拟定增不超过150亿元,不超过23.3亿股(目前股本153亿股),用于城际铁路/海上风电工程/投资抽水蓄能等,增强新能源电力投运资金竞争优势。3)公司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电力运营净利占比约20%)。22年计划开工新能源装机10GW,抽水蓄能5GW。十四五或新增50GW。 3、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存量订单增32%意味着业绩将逐季加速提升。1)4月新签862亿同增121%,两年复合增速43%。2)前4月新签能源电力1145亿占比34%,水资源与环境988亿占比30%,基础设施1168亿占比35%。3)存量合同3.3倍于收入,同增32%。21Q2-Q4单季度净利润增速-4/-7/7%低基数,剔除地产合并集团电网辅业增厚利润,公司二三季度业绩加速。4)国家推进“两重一新”建设,盘活水利/能源等重点方向和区域的存量资产。公司水电(抽水蓄能)全球约50%/国内约65%市场。 4、国家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政策支持力度,公司全球新能源最大EPC十四五装机翻三倍。1)国家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化/分布式开发。2)公司下属规划设计总院受国家部委委托承担水电水利/风电/光伏等提供规划设计/审查等职责,公司国内大型项目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占60%市场。3)维持预测22-24年EPS为0.72/0.88/1.06元增速28/22/20%,维持目标价14.39元对应22年20倍PE。公司PB1.2倍(宁德时代12/三峡能源/2.6/隆基绿能9.5倍PB)。 (六)6月9日中国铁建《渝遂高速基建REITs获准注册,估值近十年新低业绩加速在即》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中国铁建2022-24年EPS为2.13/2.37/2.61元增速17/11/10%,维持目标价14.30元,对应2022年7倍PE。 2、中国铁建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盘活公司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1)REITs底层资产为重庆至遂宁高速公路BOT项目重庆段,项目总投资42.3亿元,目前运营里程为93.46公里,特许经营权期限为2004年12月9日至2034年12月8日。(2)基金类型为契约型封闭式,基金合同期限为40年;(3)准予基金的募集份额总额为5亿份;同意国金基金为基金管理人,招商银行为基金的基金托管人;(4)国金基金自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进行募集,募集期限自发售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5)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公司盘活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3、稳增长加码2022年REITs发力大年,中国铁建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升级。(1)6月7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3.45万亿专项债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3)5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推荐、审核效率,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4)公司已构建形成“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的转型升级。 4、中国铁建多元化战略增强业绩持续性,业绩加速提振近十年新低估值。(1)坚持工程/规划设计/投资运营/房地产/工业/物流/金融等协同发展,多元化战略拓展行业,过去七年业绩均高于10%,未来持续优化工程铁公路市政等结构,绿色环保拓展至污水治理/土壤修复/光伏等领域,新兴业务扩大到高端/智能/新能源装备和环保建材等。(2)当前PE3.7倍/PB0.5倍几近十年底部,财政货币宽松减值后资产质量和现金流好转,业绩开始加速后劲足。(3)Q1净利增12%(21年净利润增10%,21Q1-Q4单季净利增69/15/0/-9%),在手订单4.4万亿(+14%)保障倍数4.3倍,中报业绩有望加速带动估值修复。 (七)6月10日华设集团《稳增长推动年内业绩加速,数字化打造持续高增长》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华设集团2022-24年EPS1.07/1.27/1.47元增速19/18/15%。基建投资设计先行业绩加速,上调目标价至14.45元,对应22年13.5倍PE。 2、市场认为华设集团业绩没有成长性;我们认为华设集团业绩年内具备弹性,中长期具备高成长性。(1)拟不超11元/股回购用于股权激励,有望提升业绩增长动力。(2)22Q1净利润增18%好于21年的6%,22Q1新签订单增36%好于21年的4%均加速。(3)21年Q1-Q4单季净利增34/-7/-27/22%,二三季度低基数,22年二三季度业绩有望加速上行。(4)2022PE 8.7倍(苏交科15.9/设计总院11.3/甘咨询10.4),ROE维持15%以上现金流十年为正。 3、华设集团从江苏向全国/从交通市政水利向环保数字智慧,多区域多行业拓展中线成长能力。(1)21年江苏省内营收占62%,广东设计合同连续3年超4亿,山东、河南2亿,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超1亿。(2)交通城建领域设计龙头,国内唯一同时具有公铁水空全方式设计能力,交通城建/水利环保获政策支持将持续增长。(3)感知检测业务计量认证资质齐备。(4)基建投资设计先行,十四五规划叠加稳增长政策,进入规划设计大年。 4、华设集团战略转型数字化/智慧化推进车路协同,打造第二业绩增长曲线,增强可持续增长能力。(1)加快数字化转型,智慧公路等取得突破。(2)21年新型业务营收9.42亿同增超20%,其中数字智慧3.9亿,绿色低碳5.52亿。(3)以BIM+GIS技术为先导的订单约2.6亿,以BIM+GIS系统为生产平台的订单约6.7亿。(4)拟设立合资公司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产业落地。 02 重点公司推荐 (一)中国电建:出售地产获49亿叠加150亿再融资,增强新能源等资金优势 1、拟49.4亿向控股股东以现金方式出售体内剩余地产业务,交易后将完全剥离房产。1)公司转让公司所持24家房地产公司股权和债权。其中标的股权的权益净资产29.4亿元,交易价44.99亿元,产生15.6亿元溢价。该部分资产21年权益净利润2.58亿元,22Q1权益净利润0.2亿元。2)公司于2022年4月完成与大股东资产交割,即以247亿元地产资产(20年权益净利润1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17.7亿)置换电建集团电网辅业246亿(20年权益净利润18亿,21年前8月权益净利润0.2亿)。 2、将增强公司盈利规模和水平,增加资金竞争优势,助力公司电力投资运营业务开展。1)通过本次交易,有利于完成公司房地产剥离目标,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和产业结构,增强公司盈利规模和水平,增加资金竞争优势。2)拟定增不超过150亿元,不超过23.3亿股(目前股本153亿股),用于城际铁路/海上风电工程/投资抽水蓄能等,增强新能源电力投运资金竞争优势。3)公司控股风光水等装机17GW(电力运营净利占比约20%)。22年计划开工新能源装机10GW,抽水蓄能5GW。十四五或新增50GW。 3、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存量订单增32%意味着业绩将逐季加速提升。1)4月新签862亿同增121%,两年复合增速43%。2)前4月新签能源电力1145亿占比34%,水资源与环境988亿占比30%,基础设施1168亿占比35%。3)存量合同3.3倍于收入,同增32%。21Q2-Q4单季度净利润增速-4/-7/7%低基数,剔除地产合并集团电网辅业增厚利润,公司二三季度业绩加速。4)国家推进“两重一新”建设,盘活水利/能源等重点方向和区域的存量资产。公司水电(抽水蓄能)全球约50%/国内约65%市场。 4、国家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政策支持力度,公司全球新能源最大EPC十四五装机翻三倍。1)国家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化/分布式开发。2)公司下属规划设计总院受国家部委委托承担水电水利/风电/光伏等提供规划设计/审查等职责,公司国内大型项目风电/光伏(BIPV)设计约占60%市场。3)维持预测22-24年EPS为0.72/0.88/1.06元增速28/22/20%,维持目标价14.39元对应22年20倍PE。公司PB1.2倍(宁德时代12/三峡能源/2.6/隆基绿能9.5倍PB)。 (二)中国中铁:在手订单增29%是收入4.4倍,业绩后劲足弹性大具确定性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2-24年EPS为1.30/1.45/1.62元增速16/11/12%。维持目标价10.27元,对应2022年7.9倍PE。 2、Q1净利增17%超预期,环比21Q4和去年全年加速。1)22Q1总营收2671亿元同增13%高于全年4%目标,环比加速(21全年10%,21Q1-Q4单季营收增51%/1%/0%/6%);22Q1净利76亿元同增17%环比加速(21全年10%,21Q1-Q4单季净利增81%/-19%/15%/1%);2)22Q1毛利率9.20%(-0.50pct),净利率2.85%(+0.10pct),加权ROE3.12%(+0.34pct)。3)经营性现金流-494亿元(21年同期-298亿元),资产负债率73.66%(21年末73.68%)。 3、Q1新签同增84%,在手订单同增29%保障倍数4.4倍,业绩后劲足弹性大。1)22Q1未完合同额4.9万亿(同增29%),其中基建4.5万亿(同增28%)占93%,勘察设计567亿(同增0.2%)占1%,工程设备与零部件制造1085亿(同增37%)占2%。2)22Q1新签6057亿(+84%)。基建新签5434亿(+94%),其中铁路569亿(+8%),公路849亿(+148%),市政及其他4017亿(+108%)。勘察设计119亿(+158%),房地产开发72亿(-28%),其他283亿(+39%)。 4、基建等多行业拓展提高业绩持续性,股权激励增强业绩确定性。1)中国中铁基建领域全球领先,承建了我国2/3以上铁路,3/5以上轨道交通。形成业态多元综合服务体系:工程设计/工程建造/房地产/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资产运营/金融服务/新兴业务,针对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绿色建筑/水利水电等行业着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股权激励要求22-24年扣非净利CAGR≥12%,ROE≥10.5%/11%/11.5%,大股东拟增持1.5-3亿元。3)矿山保有资源储量铜约820 万吨/钴约61万吨/钼65万吨。4)中国中铁2022PE5.4倍(历史最高PE平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76倍。 5、国家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旺季基建投资加速跳升公司最受益。1)4月综合PMI42.7%环降6.1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下降幅度加大。2)4月29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资金/项目等投资先行指标增势良好,旺季基建投资将由目前8.5%加速跳升。1季度新开工项目3.5万个同增52%,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同增55%,国家预算资金增35%,自筹资金增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8.3%、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 (三) 中国交建:Q1净利增18%超预期环比加速,华夏中国交建REIT上市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2-24年EPS为1.28/1.43/1.59元增速15/12/11%,维持目标价13.75元,对应22年11倍PE。 2、中国交建Q1净利增18%超预期,环比21Q4和去年全年加速。1)22Q1营收1721亿元同增13%环比加速(21全年9%,21Q1-Q4单季营收增59%/25%/8%/ -22%);22Q1净利51亿元同增18%环比加速(21全年11%,21Q1-Q4单季净利增85%/95%/5%/-51%);2)22Q1毛利率11.66%(-0.23pct),净利率2.96%(+0.11pct),加权ROE2.08%(+0.23pct)。3)经营性现金流-334亿元(21年同期-339亿元),资产负债率72.8%(21年末71.9%)。 3、中国交建Q1新签同增5%环比增65%,2年复合增速38%。1)22Q1新签4307亿增5%,环比21Q4增65%,2年CAGR+38%,3年CAGR+28%。2)新签分业务:基建3793亿(+5.9%)占比88%,其中港口211亿(+43%)占比6%,道路1070亿(+15%)占比28%,铁路100亿(-9.6%)占比3%,城建1804亿(-0.3%)占比48%,境外工程607亿(+4.9%)占比16%。3)境内新签3690亿(+5%),境外616亿(+6%)。4)21年底在手订单3.1万亿(+7%)保障倍数4.6。 4、华夏中国交建REIT上市,投资设立海上风电合资公司。1)4月28日华夏中国交建REIT于上交所上市,募集基金份额10亿份,发售价格为9.399元/份。2)4月28日公告附属三航局拟与中交产投等共同投资设立海上风电公司,中国交建海上风电安装业务的市占率超60%,将巩固龙头地位。3)政策推动REITs发展,特许经营权类项目1851亿占比基建央企最高。 5、国家抓紧落实稳增长基建投资旺季加速跳升,公司具竞争优势强将超越行业增长。1)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和扩大内需,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2)央行/外汇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加大对水利/交通/管网/市政等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实现实物工作量。3)银保监会/交通部《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金融支持。4)资金/项目等投资先行指标增势良好,旺季基建投资将由目前8.5%加速跳升。1季度新开工项目3.5万个同增52%,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同增55%,国家预算资金增35%,自筹资金增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8.3%、比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 (四)中国铁建:渝遂高速基建REITs获准注册,估值近十年新低业绩加速在即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中国铁建2022-24年EPS为2.13/2.37/2.61元增速17/11/10%,维持目标价14.30元,对应2022年7倍PE。 2、中国铁建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盘活公司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1)REITs底层资产为重庆至遂宁高速公路BOT项目重庆段,项目总投资42.3亿元,目前运营里程为93.46公里,特许经营权期限为2004年12月9日至2034年12月8日。(2)基金类型为契约型封闭式,基金合同期限为40年;(3)准予基金的募集份额总额为5亿份;同意国金基金为基金管理人,招商银行为基金的基金托管人;(4)国金基金自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进行募集,募集期限自发售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5)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有助于公司盘活优质存量基础设施资产,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3、稳增长加码2022年REITs发力大年,中国铁建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转型升级。(1)6月7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3.45万亿专项债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项目,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3)5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推荐、审核效率,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行上市。(4)公司已构建形成“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投资建设运营商的转型升级。 4、中国铁建多元化战略增强业绩持续性,业绩加速提振近十年新低估值。(1)坚持工程/规划设计/投资运营/房地产/工业/物流/金融等协同发展,多元化战略拓展行业,过去七年业绩均高于10%,未来持续优化工程铁公路市政等结构,绿色环保拓展至污水治理/土壤修复/光伏等领域,新兴业务扩大到高端/智能/新能源装备和环保建材等。(2)当前PE3.7倍/PB0.5倍几近十年底部,财政货币宽松减值后资产质量和现金流好转,业绩开始加速后劲足。(3)Q1净利增12%(21年净利润增10%,21Q1-Q4单季净利增69/15/0/-9%),在手订单4.4万亿(+14%)保障倍数4.3倍,中报业绩有望加速带动估值修复。 (五) 中国建筑:4月新签增22%环比3月加速,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2-24年EPS为1.35/1.48/1.60元增10/10/8%,维持目标价8.92元,对应22年6.6倍PE。 2、中国建筑4月新签同增22%环比3月加速,在手订单3.4倍于收入。1)22年4月新签2352亿增22%,环比3月新签4195亿增速16%加速,21年4月新签增速-6%。2)22年1-4月新签1.1万亿增10%,环比1-3月增速8%加速,21年1-4月新签增速24%,21全年新签增速10%。1-4月新签2年CAGR+17%。3)21年末在手订单6.5亿(+17%),保障倍数3.4倍。 3、中国建筑4月地产合约销售额下降34%,土储5倍于销售面积。1)4月地产合约销售额252亿同比下降34%,3月销售额302亿同比下降22%,21年4月合约销售额增32%。2)1-4月地产合约销售额867亿同比下降33%,1-3月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33%,21年1-4月合约销售额同增43%,21全年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2%。3)4月末房地产土储1亿m2是销售面积5倍。 4、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中国建筑行业全球最高信用评级。1)5月15日央行通知首套住房房贷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2)中国建筑是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标普/穆迪/惠誉对公司的评级A/A2/A为行业全球最高信用评级,旗下中海地产是绿档企业,地产存货超七成集中在一线和省会城市。3)中国建筑2022PE4.3倍是地产万保招金平均PE的55%,过去5年平均73%最大99%,公司PB0.71倍低于万保招金平均PB1.1倍。 (六)中国化学:前四月订单增77%(4月增29%),己二腈投产在即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中国化学2022-24年EPS原0.90/1.08/1.26元增速19/20/16%。维持目标价15.11元,对应2022年17倍PE。 2、前4月营收增39%新签增77%;4月营收增30%新签增29%(3月营收增16%新签增98%)。1)22年1-4月营收465亿元(+39%),4月单月营收111亿元(+30%)。3月单月营收116亿(+16%)。2)22年1-4月新签订单1241亿元(+77%),2年CAGR+38%,3年CAGR+39;4月单月新签订单201亿元(+29%),2年CAGR+2%,3年CAGR+35%,3月单月新签272亿(+98%)。3)前4月订单分业务看,建筑工程承包1170亿元占94%(其中化学工程856亿元,占69%,基础设施286亿元,占23%,环境治理29亿元,占2%),勘察设计24亿元,实业及新材料销售28亿元,现代服务业15亿元。 3、己二胺/丙烯腈/气凝胶一次性开车成功,PBAT进入试生产阶段。1)4月初公告尼龙新材料项目一期,己二胺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装置顺利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公司将按计划推进己二腈装置生产运行。2)气凝胶项目2月27日一次性开车成功,已产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3)一期年产10万吨PBAT项目已顺利机械竣工,整体进入试生产阶段。4)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固废高温气化/生活垃圾气化项目完成中试,进入工业化示范阶段。3)确立化工新材料及高端化学品、化工石化、绿色环保、双碳、现代化施工等创新重点领域,确立重点研发项目54项。5)垃圾制氢处于中试阶段。 4、国常会要求扩大有效投资,拟回购4-8亿用于股权激励。1)打造工业工程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供应商。2)华陆公司承揽国内90%以上多晶硅工程设计和大部分工程总承包项目。3)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常会要求扩大有效投资,推进订单持续落地。4)3月7日定增限售解禁,解禁股本占定增比例70%/总股本13.48%,定增发行价8.5元/股,募资100亿元,控股股东认购30%。5)实业在研项目47个/中试7个/小试4个/投资选址2个。6)3月公告拟回购4-8亿元用于股权激励。 (七) 中国中冶:Q1净利增25%加速,发力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1、国君建筑维持增持。维持预测中国中冶2022-24年EPS为0.47/0.55/0.61元增速17/15/12%。维持目标价6.82元,对应2022年15倍PE。 2、中国中冶Q1营收增25%/归母净利增25%加速。1)22Q1营收1180亿(+25%),21年营收5006亿(+25%),Q1-Q4单季营收增30/45/13/14%,22Q1净利27亿(+25%),21年净利83.8亿(+7%),Q1-Q4单季净利增13/65/17/-31%。2)毛利率11%(-0.9pct),净利率3%(-0.01pct)。3)经营性净现金流-145亿(+12%),应收账款913亿元(+21%),负债率73.53%(+0.63pct)。 3、中国中冶Q1新签增14%,两年CAGR+35%,在手订单增速37%保障倍数3.2。1)22Q1新签3191亿(+14%),两年CAGR+35%。其中5000万以上工程承包新签项目760个,合计3012亿。2)分行业看,房屋建设/交通及基础建设/冶金工程/其他工程(包括矿山、环保等)营收1737亿(+19%)/426亿(-15%)/456亿(+13%)/393亿(+62%),分别占58%/14%/15%/13%。3)21年末在手0.5亿以上工程订单1.6万亿(+37%)。 4、全球最大冶金工程建设和服务商,发展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1)公司冶金国内90%/全球60%份额,中标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总体设计预计2022年5月投产。2)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推进,洛阳中硅一期投资15.5亿建设区熔级多晶硅计划于22年10月投产。3)目前国内土木工程领域最全最强的综合性检验检测企业之一。4)21年镍/粗铜销量3.3万吨(+10%)/1.6万吨(+21%),项目营收同增50%/41%。 (八)华设集团:稳增长推动年内业绩加速,数字化打造持续高增长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华设集团2022-24年EPS1.07/1.27/1.47元增19/18/15%。基建投资设计先行业绩加速,上调目标价至14.45元,对应22年13.5倍PE。 2、市场认为华设集团业绩没有成长性;我们认为华设集团业绩年内具备弹性,中长期具备高成长性。(1)拟不超11元/股回购用于股权激励,有望提升业绩增长动力。(2)22Q1净利润增18%好于21年的6%,22Q1新签订单增36%好于21年的4%均加速。(3)21年Q1-Q4单季净利增34/-7/-27/22%,二三季度低基数,22年二三季度业绩有望加速上行。(4)2022PE 8.7倍(苏交科15.9/设计总院11.3/甘咨询10.4),ROE维持15%以上现金流十年为正。 3、华设集团从江苏向全国/从交通市政水利向环保数字智慧,多区域多行业拓展中线成长能力。(1)21年江苏省内营收占62%,广东设计合同连续3年超4亿,山东、河南2亿,福建、广西、四川、云南超1亿。(2)交通城建领域设计龙头,国内唯一同时具有公铁水空全方式设计能力,交通城建/水利环保获政策支持将持续增长。(3)感知检测业务计量认证资质齐备。(4)基建投资设计先行,十四五规划叠加稳增长政策,进入规划设计大年。 4、华设集团战略转型数字化/智慧化推进车路协同,打造第二业绩增长曲线,增强可持续增长能力。(1)加快数字化转型,智慧公路等取得突破。(2)21年新型业务营收9.42亿同增超20%,其中数字智慧3.9亿,绿色低碳5.52亿。(3)以BIM+GIS技术为先导的订单约2.6亿,以BIM+GIS系统为生产平台的订单约6.7亿。(4)拟设立合资公司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产业落地。 (九) 设计总院:Q1业绩加速改善,安徽1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92% 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2-24年EPS1.00/1.11/1.23元增18/11/10%,维持目标价16.12元,对应22年16倍PE。 2、22Q1净利增12%加速,现金流改善盈利水平提高。1)22Q1营收5.3亿同增17%环比加速(21 Q1-Q4单季营收增30%/53%/19%/5%);22Q1净利1.1亿同增12%同环比加速(21Q1-Q4单季净利增3%/11%/12%/0%);减值0.25亿(+148%)因合同资产计提减值高于上年同期。2)22Q1毛利率39.3% (21全年33.0%),净利率21.0%(21全年16.5%),加权ROE3.79%(+0.05pct)。3)经营性现金流-1.4亿(-8.1%),资产负债率31.0%(21年末34.3%)。 3、在手订单66亿元同增28%,22年业绩计划同增10%-30%高于21年7%。1)21年新签合同40亿(+6%),其中省内新签33亿,收入18亿(+22%),省外新签7亿,收入6亿(+27%),21H2新签合同23亿(+5%)。2)新签分业务看,勘察设计类合同25亿(+16%),工程管理合同2亿(+13%),工程总承包合同13亿;3)截至2021年底在手订单66亿(+28%);4) 2022年公司的经营计划是全年实现营收同增10%-40%,归母净利同增10%-30%。 4、安徽十四五高速公路投资增175%,公司股权激励获国资委批准。1)安徽1季度完成交通投资193亿元同增32.4%,其中高速公路81亿元同增36.8%。“十四五”规划高速公路投资增175%。2) 22年第二批安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个数/总投资比第一批分别增长41.2%/56.1%,安徽省一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91.5%。3)截至4月20日安徽省直达资金支出进度43%,超序时进度12.4个百分点,省级支出进度57.9%。已落实直达资金占已分配下达资金97.8%。4)公司5月11日公告以5.98元/股授予1303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考核目标ROE三年不低于13.74%。 03 盈利预测表 04 宏观、行业图表 05 风险提示 通胀超预期宏观策紧缩,全球疫情反复 近期相关报告: (20)[国君建筑韩其成]华设集团56%空间_37页深度:稳增长推动年内业绩加速,数字化打造持续高增长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9)[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铁建:渝遂高速基建REITs获准注册,估值近十年新低业绩加速在即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8)[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87%空间:出售地产获49亿叠加150亿再融资,增强新能源等资金优势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7)[国君建筑韩其成]可再生能源规划出台,推荐中国电建等能源EPC及运营龙头_新能源基建系列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6)[国君建筑韩其成]中期策略31页PPT:稳增长加码基建投资跳升,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5)[国君建筑韩其成]财政发力支持双碳,新基建央国企助力新能源发展_新能源基建系列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4)[国君建筑韩其成]稳经济政策出台,加快能源/交通/水利基建投资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3)[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稳经济扩大水利/电力/交通等投资,基建央国企业绩将加速_第261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2)[国君建筑韩其成]盘活存量扩大有效投资,基建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1)[国君建筑韩其成]水利水电再获政策支持,国家再次加大水利水电投资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0)[国君建筑韩其成]4月光伏等新增装机加速,中国电建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_新能源基建系列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9)[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86%空间:拟定增不超150亿投资抽水蓄能等,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8)[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电建89%空间:4月新签增121%超预期,剥离地产具再融资动力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7)[国君建筑韩其成]基建投资疫情后深蹲起跳,央国企业绩逐季加速性价比高_深挖基建系列26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6)[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建筑52%空间:4月新签增22%环比3月加速,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5)[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化学:前四月订单增77%(4月增29%),己二腈投产在即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4)[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国常会要求扩大有效投资,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_第260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3)[国君建筑韩其成]周观点:稳增长加码央国企业绩加速,估值十年底部性价比高_第259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2)[国君建筑韩其成]金螳螂:地产减值年度业绩低于预期,Q1净利增5%环比改善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1)[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中冶:Q1净利增25%加速,发力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_国君建筑韩其成/满静雅/郭浩然 成员介绍 韩其成: 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获11次新财富最佳) 从业16年,上海财经大学国民经济(投资)学硕士,2005年加入国泰君安先任银行/石化/策略研究助理,曾兼任建材/建筑两个首席,多次获得新财富建材第一和建筑第二,8次水晶球最佳分析师、5次金牛最佳分析师、两次II最佳分析师。2016年至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 满静雅: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2021年新财富成员) 英国华威商学院管理学硕士,具备3年头部房企战略规划与投资方向的从业经验,海外留学及工作经验获得国际化开阔视野,拥有实业投研及二级市场行研复合背景,擅长从产业的角度挖掘建筑行业及其上下游的发展机会。 郭浩然: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学士、硕士,建筑工程和成本管理实业背景,具备绿色建筑和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的研究经验。 郑重声明 国泰君安证券建筑研究员韩其成未创建任何形式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荐股群或实时行情分析群或演播活动,请广大投资者朋友们知悉。研究观点仅通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对外发布,此外可参见公众号是“乐建其成”。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