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EV观察系列116:5月欧洲新能车销量迎来拐点,渗透率稳步推进【民生电新】

EV观察系列116:5月欧洲新能车销量迎来拐点,渗透率稳步推进【民生电新】

作者:微信公众号【电新邓永康团队】/ 发布时间:2022-06-0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民生证券《EV观察系列116:5月欧洲新能车销量迎来拐点,渗透率稳步推进【民生电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5月欧洲新能车销量迎来拐点,渗透率稳步推进 报告摘要 ■外部干扰因素余波尚存,欧洲车市已开启回暖态势,整体乘用车销量环增15.49%,新能车渗透率达20.81%,同增4.8Pcts。 基于八国数据推测,5月欧洲新能车销量预计达17.97万辆,同比增加0.84%,环比增加17.08%,渗透率达20.81%。2022年,八个主要车市销量在欧洲总体新能源车市场占比约84%。从销量上看,德国领跑欧洲车市,单月销量实现5.2万辆。除荷兰销量环比小幅下滑,其他国家均有所提升,意大利环比提升幅度最大为23.33%;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新能车销量同比均有提升,其中,荷兰同比增长幅度最大,为31.72%。从渗透率上看,除意大利外,其他七国新能车渗透率同比均有所提升,其中,挪威、瑞典、荷兰渗透率分别高达85.12%、47.36%、34.20%。未来,我们预计,2025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将高达872万辆,21-25年四年CAGR为40%,25年新能车渗透率或超45%。 ■政策奠定高增长,车企引领大方向。 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欧洲新能源车增长的根本原因,欧盟委员会正式提议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上调至55%,且规划在2035年彻底结束内燃机时代。以此法案为基础,2021年全年欧洲地区纯电新能车渗透率仅为10.59%,而在2025/2030/2035年,欧洲纯电新能车渗透率预计将达35%/65%/100%;自2020年欧洲确定碳排放目标,欧洲新能车渗透率正在经历跃迁。2021年四个季度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新能车渗透率14.77%/16.87%/20.40%/39.35%/21.48%,同比分别增长7.27Pcts/ 8.47Pcts/9.7 Pcts/18.95Pcts/6.5 Pcts。与此同时,以特斯拉、福特为首的车企和中国锂电产业链更是将自身的产能规划和工厂建设于欧洲布局。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车企——电池——材料——资源”强强联合的稳定供应体系。随着以欧洲为首的新能源车市场异军突起,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厂商将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a、电池:宁德时代;b、隔膜:恩捷股份;c、热管理:三花智控;d、高压直流:宏发股份;e、薄膜电容:法拉电子,建议关注中熔电气等。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碳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a、大圆柱外壳:科达利、斯莱克;b、高镍正极: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振华新材、长远锂科、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格林美;c、布局LIFSI:天赐材料、新宙邦。3)看2-3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a、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b、铜箔: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远东股份;c、负极: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 ■风险提示 1)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波动。3)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1 五月欧洲新能车销量环增17.08%,渗透率同增4.8Pcts 外部干扰因素余波尚存,欧洲传统车市已开启回暖态势,整体乘用车销量环比增加达15.49%。乌俄冲突余波尚存,欧洲传统车市供给端,上游部分零部件尤其是线束以及半导体短缺困境仍在。部分车企5月初受到制约被迫减产,同时由于油价上涨和通胀等因素,乘用车使用成本增加。5月,德国、英国、法国、挪威、瑞典、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八个主要市场整体乘用车销量分别达到20.7、12.4、12.7、1.2、2.6、12.1、2.3、8.5万辆,合计达到72.6万辆,同比下降14.52%,环比增加15.49%;欧洲八国乘用车销量环比均呈现正增长。同比来看,瑞典同比增长为8.57%,其余国家同比均有所下降。汽车市场每个季度销量呈现“前低后高”态势,欧洲5 月整体回暖符合预期。 新能车市销量环比提升明显,渗透率持续推进。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和乌俄冲突导致的供应瓶颈影响叠加市场前低后高的季度性,欧洲新能车市随之出现波动。与此同时,欧洲能源和燃油价格上涨为新能车推广奠定基础,加之市场季度末冲量的特征,新能车销量Q2回暖态势明显。从销量来看,欧洲主要八个国家新能源车市经历旺季,其中,德国领跑欧洲车市,单月销量实现5.2万辆。5月八个主要国家销量环比中,除了荷兰小幅下跌外,其他七国均有所上升。法国、西班牙、荷兰、瑞典新能车销量同比均有提升,其中,荷兰同比增长幅度最大,为31.72%。从渗透率来看,5月欧洲主要国家新能车市渗透率环比稍有回落。除意大利外,其他七国新能车渗透率同比均有所提升,其中,挪威、瑞典、荷兰渗透率分别高达85.12%、47.36%、34.20%。 欧洲5月新能源车预计销量17.97万辆,环比增加17.08%。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主要取决于五大车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和新能源车渗透率领先的三个国家(挪威、瑞典以及荷兰)的销量情况。2022年,上述八个主要车市销量在欧洲总体新能源车市场占比约84%,基于八国新能车市场销量表现情况,我们预计欧洲2022年5月整体新能车市场销量达17.97万辆,同比增长0.84%,环比增加17.08%,渗透率达20.81%。 新能车渗透率增长态势持续,欧洲八国渗透率同比平均增长3.63Pcts。2022年5月,欧洲各主要新能源车市场的渗透率同比及环比维持稳定增长。同比方面,除意大利外,主要国家2022年5月渗透率均有所上升,其中荷兰显著增长10.65Pcts,瑞典同比高位攀升8.30Pcts;环比方面,欧洲各主要国家中仅德国、英国、挪威环比增长,其中英国环比增长幅度较大为2.08Pcts,其余国家渗透率环比基本小幅回落,其中荷兰渗透率环比回落幅度最大,下滑达1.62个百分点。 分车型上看,欧洲纯电销量和占比保持增长态势。销量方面,5月,纯电销量达10.31万辆,环比提升23.03%,同比提升14.85%;插电混动销量达7.66万辆,环比增速达9.93%,同比下滑13.38%。占比方面,22Q1,纯电销量达33.05万辆,插混达22.75万辆,纯电占比达59.23%,4月有所下滑。5月,纯电占比达57.37%,相较于4月54.59%,提升2.78 Pcts。 我们预计22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将达318万辆,同比高增40%,2025年或达872万辆,21-25年四年CAGR为40%。目前,在欧洲碳排放法规的倒逼和高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车在2021年快速发展,结合ACEA和EV Sales的相关预测,考虑到欧洲对于新能源车的高补贴政策将在近年来延续、大众、奔驰为首的传统车企平台化车型持续布局和特斯拉欧洲工厂的建立,以2021年为基年,我们预测2022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基于:1)欧洲整体车市在20年受疫情影响下销量大幅缩减后,2021年复苏显著,同比增幅超60%,22年将延续强走势;2)2021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车插混占比提升,结合插混每公里碳排放高于纯电,原有渗透率目标需上调;3)俄乌冲突导致油价大幅上调,利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综上我们预计欧洲在疫情影响之后,2022年新能车销量将达318万辆,同比提升40%,渗透率达19.53%。未来预计欧洲乘用车将在1200万辆的基础上稳步提升,结合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上行,我们预测,2025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将高达872万辆,21-25年四年CAGR为40%,25年新能车渗透率或超45%。 从主要国家来看: 德国:稳居欧洲新能车市一位,销量小幅提升,纯电占比稳步攀升。乘用车总销量方面,5月汽车单月销量达20.72万辆,同比下滑10.16%,环比增速14.94%。新能车市方面,5月实现单月销量达5.24万辆,同比略降2.94%,环比提升19.49%。其中,EV销量达2.9万辆,同比增速达9.07%,环比增速为31.75%;PHEV销量达2.32万辆,同比下滑14.75%,环比提升6.96%。动力系统占比方面,纯电占比提升幅度最大。5月,纯电市占比达14.10%,较4月提升1.8Pcts;插混占比略有收缩,占比达11.2%,较4月下滑0.84 Pcts;纯电+插电混动5月合计市占比达25.3%,较4月提升0.96 Pcts。渗透率方面,5月德国新能车渗透率达25.3%,较4月提升0.96 Pcts,新能车渗透加快。 德国新能车市场将延续高景气态势。随着德国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政策的积极推进以及补贴和税收等制度的完善与落地,未来德国新能车以及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仍将维持高速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受益于奥迪、宝马以及奔驰等主流车企优质车型的陆续投放,我们预计,疫情期间德国针对电动车领域的高补贴政策将至少延续至2022年年末,以稳步持续推动新能车市的长期发展。 法国:销量环比小幅提升,渗透率同比增势不减,补贴政策预计延续。乘用车总销量方面,5月单月销量达12.68万辆,同比下滑10.02%,环比提升16.63%。新能源汽车方面,单月销量达2.65万辆,同比增长8.75%,环比提升15.8%。其中,EV销量达1.52万辆,同比增长31.94%,环比提升20.12%;PHEV销量达1.13万辆,同比下滑12.10%,环比增长10.44%。动力系统占比方面,纯电占比12.02%,较4月提升0.35个百分点;插电混动占比8.91%,较4月提升0.5个百分点。渗透率方面,5月法国新能车市场渗透率达20.94%,同比提升3.6%。政策方面,法国政府原定2021年初将补贴上限降至6000欧元,2022年初进一步降至5000欧元,随后逐年递减直至取消。为提振车市,法国政府已将今年初降低补贴期限推后6个月。 英国:新能源车渗透加快,纯电占比提升幅度最大。乘用车总销量方面,5月汽车单月销量达12.44万辆,同比下滑20.64%,环比增速4.39%。新能车市方面,5月实现单月销量达2.28万辆,同比略降0.82%,环比提升17.77%。其中,EV销量达1.54万辆,同比增速达17.74%,环比增速为19.76%;PHEV销量达0.73万辆,同比下滑25.53%,环比提升13.80%。动力系统占比方面,纯电占比提升幅度最大。5月,纯电市占比达12.42%,较4月提升1.6Pcts;插混占比略有上升,占比达5.9%,较4月上升0.49 Pcts;纯电+插电混动5月合计市占比达18.32%,较4月提升2.08 Pcts。渗透率方面,5月英国新能车渗透率达18.32%,较4月提升2.08 Pcts,新能车渗透加快。 疫情后政策或是决定增长关键因素。2021年4月,欧盟和英国之间在汽车贸易关税等方面的商谈已圆满完成,在整车和汽车零部件销售方面的关税壁垒并未产生;此外,4月份开始,英国将按照碳排放标准征收汽车税,而电动车继续零税率,将持续刺激电动车销量。英国确认将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延长至2023年,尽管单车补贴额度有所下调,但仍不能阻碍大众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根据英国保险公司Direct Line对英国车市的研究,由于汽油价格昂贵和新能源车二手价值上升的因素的影响,目前电动汽车的平均终身拥有成本已低于燃油车,且由于英国的电动汽车充电计划对电动车家用充电桩的持续补贴,尽管目前疫情从短期来看出现反复,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此外,2020年11月,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将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2035年禁售燃油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 挪威:整体销量有所提升,新能车渗透率维持高位同比攀升。乘用车总销量方面,5月挪威乘用车销量达1.15万辆,同比下滑17.96%,环比提升18.63%。新能车方面,新能车销量达0.98万辆,同比下滑16.20%,环比提升19.92%。其中,EV销量达0.84万辆,同比下滑0.62%,环比提升17.18%;PHEV销量达0.14万辆,同比下滑57.31%,环比提升40.02%。动力系统占比方面,插混占比有所提升。EV 占比达73.2%,较4月下滑0.91 Pcts;PHEV占比达11.92%,较4月下滑1.82 Pcts。车市渗透率方面,5渗透率达85.12%,同比提升1.8 Pcts。 挪威在环保事业的努力和政策端的支持推动新能源车发展。挪威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稳居欧洲第一。这得益于挪威在环保事业近30年的努力,1991年便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免税或补贴,力求在2025年前成位第一个实现完全电动化的国家。当前支持手段主要为免征销售税和25%增值税、充电免费、免停车费、免进口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下,购买紧凑型电动车较同类传统汽车可节省8-10万元人民币;使用环节仅过路费一项即可每年节省0.24-2.4万元。同时,挪威每10000名居民拥有超过35个充电桩,2020年新增超过5000个,快充桩保有量位列欧洲前沿。 瑞典:纯电插混同环比维持增长,新能车渗透率同比持续推进。乘用车总销量方面,5月瑞典乘用车销量达2.64万辆,同比提升8.57%,环比提升20.38%。新能源车方面,新能车单月销量达1.25万辆,同比提升31.66%,环比提升18.37%。其中,EV销量达0.64万辆,同比提升61.19%,环比增速17.54%;PHEV销量0.61万辆,同比提升10.62%,环比提升19.24%。动力系统占比方面,纯电插混占比有所回落,纯电占比达24.12%,较4月下滑0.59 Pcts;插混占比达23.23%,较4月下滑0.22 Pcts。渗透率方面,5月新能渗透率达47.36%,同比提升8.3 Pcts。 瑞典PHEV补贴正式退坡,纯电同比显著上升。4月起,瑞典政府针对纯电车型最高补贴由6万克朗增加到7万克朗,同时下调PHEV车型的最高补助由原来的6万至4.5万瑞典克朗,且上调碳费,增加对燃油车的限制,在此基础上,瑞典纯电占比显著增加。 2 政策奠定高增长,车企引领大方向 2.1 主要国家政策不息,电动化进程持续推进 欧洲有望在2035年结束内燃机时代。早在去年10月,我们已先于市场提示,若根据《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分解到道路运输方面的部分,我们预计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有可能上调至55-60%,在此基础上2030年碳排放为42.75g/km,较原先的规划59.4g/km大幅度趋严;目前,欧盟委员会正式提议,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上调至55%,且规划在2035年彻底结束内燃机时代,目前法案将在未来数月于成员国与欧洲议会谈判。若法案通过,以此法案为基础,2021年欧洲地区纯电渗透率仅为10.59%,而在2025/2030/2035,ACEA预计欧洲纯电渗透率将达35%/65%/100%。 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欧洲新能源车强势增长的根本原因。2020年欧盟境内95%新车的平均碳排放被限制为95g/km;2021年100%新车的平均碳排放量均需满足该限额,超出标准的车辆将受到95欧/g的罚款,且标准从NEDC升级到WLTP;到2025年欧盟境内的碳排放量需比2021年均值再降15%,到2030年欧盟境内的碳排放量需比2021年均值再降37.5%。 德国方面,NEDC测算方式下,碳排放逐步下行,但依然超目标近10g/km;法国方面,WLTP算法下,5月新注册车碳排放为104.0g/km,环比持平,较2021年碳排放标准仍有一定距离。 欧盟政策要求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市场的排放目标并逐步收紧,目前尽管受到二次疫情影响,但政策并未放松。为了避免罚款,欧盟境内的整车厂将会严格依据碳排放目标来进行生产和销售,许多不同品牌、不同款型的电动车将被陆续推向市场。 违反欧盟排放标准的潜在罚款非常严重。法规规定如果车企所有车型的平均 CO2排放超出排放标准,超出部分将面临高额罚金:2018 年惩罚标准为平均CO2排放超出目标值部分,第一个1g/km需缴纳5欧元/辆,第二个1g/km需缴纳15欧元/辆,第三个1g/km需缴纳25欧元/辆,之后超出每1g/km需缴纳95欧元/辆。而自2019年起,排放量每超出目标值1g/km,均需缴纳95欧元/辆。 碳排放政策将进一步趋严。目前,在前文已提到,欧盟委员会正式提议,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上调至55%以上,且规划在2035年彻底结束内燃机时代,法案将在未来数月于成员国于欧洲议会进行谈判。若此法案顺利通过,欧盟成员国政府将通过加强车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辅助手段,以帮助更严格的污染标准施行。同时车企们也在加快转变速度,普遍计划于2030年实现以电车为主导的生产销售模式,早于全面电气化时代5年。 22年能源车补贴退坡幅度不大,销量仍有上升。欧洲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正在平稳退出,2021年17个欧盟成员国(2020年为20个)为购买电动汽车提供激励措施。德国:单车补贴延长一年至2022年底,随后计划对有资格获得支持的车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现行政策为20年6月开始,1)BEV:售价4万欧以下的补贴9000欧,4万欧以上补贴7500欧;2)PHEV:售价4万欧以下补贴6750欧,4万欧以上补贴5625欧。 法国:21年7月单车补贴退坡1000欧,22年7月再退坡1000欧。现行政策为21年7月开始,1)BEV:售价4万欧以下的个人购买补贴售价的27%,上限6000欧,4万欧以上补贴2000欧;2)PHEV:补贴1000欧。从法国21年下半年看,退坡1000欧后,销量未见大幅减少。 英国:现行补贴政策期限为2018-2023年。具体为低于50g/km,售价低于5万英镑,续航>112km,补贴购置价的35%,补贴上限为3000欧。 碳排放的趋严也将继续助推各国电动化政策加码。随着远期碳排放目标的趋严,对于车企来说,其面临的电动化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因此,主要国家车企和供应商皆对欧盟和政府提出政策和补贴端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预计未来各国电动化持续性加码将成为常态。 渗透率跃迁,欧洲电动化持续推进。自欧洲确定碳排放目标,2020年以来,欧洲渗透率正在经历跃迁,继2020年同比高速增长后,2021年全年四季度不断跃迁,Q1-Q4分别实现新能源车渗透率14.77%/16.87%/20.40%/39.35%,同比分别增长7.27Pcts/8.47Pcts/9.7 Pcts/18.95Pcts。步入2022年,Q1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21.48%,同比增长6.5 Pcts。据最新数据,5月单月欧洲整体市场新能车渗透率达20.81%,同比提升4.8 Pcts。 2.2 车企电动化战略频亮剑,群雄逐鹿格局加速形成 大众平台化战略引领传统车企转型发展,再次上调电动化目标。自2015年10月,大众宣布将斥资70亿美元打造MEB纯电平台开始,从2018年9月在德累斯顿工厂发布,到ID.3和ID.4量产,大众始终在引领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未来MEB平台除了ID系列产品,还将发展包括斯柯达、西雅特品牌在内的电动化车型。除了在成本规模上形成优势,大众MEB平台还通过590模组、E3架构等方式,不断提升所生产车辆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日前,大众再次上调电动化目标,到2030年,将把欧洲电动汽车的份额从之前计划的35%增长到70%。 全生态布局之路开启,完善配套产业为电动化铺平道路。在4月15日举办的大众power day上,大众提出要打造独有电动化商业闭环,除自研的标准电芯和配套产能以外,还包括电池系统、一手使用(车辆)、二手使用(储能)以及电池回收;通过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来打造完整的电池生态链,计划到2030年采用自身生产的智能化便准电芯覆盖旗下80%电动车型。在电池回收环节,大众计划通过湿式冶炼使95%的原材料可回收利用;2021年1月,大众在萨尔茨吉特建立了第一家专门回收EV电芯的工厂,并已经投入生产。在充电环节,大众已经着手计划在中国、欧洲和北美区建立高速充电网络。 各大车企加速推进电动化进程。除大众的MEB平台外,目前,包括奔驰、奥迪、沃尔沃等车企纷纷加大投资规划,加速自身在平台化车型的开拓;与此同时,以特斯拉、福特为首的车企更是将自身的产能规划和工厂建设于欧洲布局。随着各大车企对新能源车产能的加大投入及新型车型的持续研发,未来欧洲新能源车无论是车型数量还是销量均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2.3 中国锂电产业链受益,动力电池各环节排产饱满 中国锂电产业链持续走出去。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速加快,下游车企对上游供应商的供货渠道、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不断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车企——电池——材料——资源”强强联合的稳定供应体系。随着以欧洲为首的新能源车市场异军突起,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厂商将持续受益。 动力电池排产饱满,各环节环比略有下降。根据目前排产情况可知,5月动力电池产业链各领域行业排产处于波动阶段,相较4月,大部分环节环比下修。其中,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环比增速放缓,其他环节环比下滑;各环节同比小幅回落。主要源于:1)受疫情影响工厂停工,部分电池、材料企业被迫停产或减产;2)疫情阴霾笼罩产业链,供应链物流放缓,对采购、生产、交货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们选取的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不同环节样本企业排产环比分别变动0.2%/0.2%/-6.8%/-5.7%/-0.4%/-13.2%,排产同比分别变动83.8%/83.6%/41.6%/50.0%/57.0%/48.0%。5月,上海多举措助力复工复产,加快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包括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6月1日起上海全面复工复产,下半年新能车销量拐点已至,排产有望回暖,电池产业链高景气预计重启。 3 投资建议 市场推广基础牢固,新能源稳步向前。欧洲新能源车销量,主要决定于五大车市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三大新能源车渗透率领先车市挪威、瑞典和荷兰的销量。从2022年5月份销量情况来看,除荷兰环比小幅下降外,各国环比均有提升,意大利纯电销量增幅明显。从渗透率来看,虽然受多重外部因素冲击,主要国家2022年5月渗透率基本保持稳定提升。根据目前已有的5月的8个主要车市的销量,结合主要车市销量在欧洲总体新能源车市场占比约84%,欧洲5月新能源车预计销量17.97万辆,同比增长0.84%。未来我们预计欧洲乘用车将维持在1500万辆的基础上稳步提升,结合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上行,预计2025年872万辆,21-25年四年CAGR达40%,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超45%。 政策奠定高增长,车企引领大方向。碳排放政策的倒逼是欧洲新能源车增长的根本原因,早在去年10月,我们已先于市场提示,若根据《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分解到道路运输方面的部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有可能上调至55-60%,目前,欧盟委员会正式提议,将2030年碳排放量降幅上调至55%,且规划在2035年彻底结束内燃机时代,目前法案将在未来数月于成员国与欧洲议会谈判。若法案通过,以此法案为基础,2021年全年欧洲地区纯电渗透率仅为10.59%,而在2025/2030/2035年,欧洲纯电渗透率预计将达35%/65%/100%;自欧洲确定碳排放目标,2020年以来,欧洲渗透率正在经历跃迁, 2021年四季度不断跃迁,Q1-Q4分别实现新能源车渗透率14.77%/16.87%/20.40%/39.35%,同比分别增长7.27Pcts/8.47Pcts/9.7 Pcts/18.95Pcts。与此同时,以特斯拉、福特为首的车企和中国锂电产业链更是将自身的产能规划和工厂建设于欧洲布局,未来欧洲的新能源车无论是车型数量还是销量均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群雄逐鹿格局将加速形成,为欧洲电动化长期快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车企——电池——材料——资源”强强联合的稳定供应体系。随着以欧洲为首的新能源车市场异军突起,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厂商将持续受益。 新能车销量拐点已至,政策频出叠加新能车真实需求,下半年销量有望强势上涨,再次重申新能车是高增长高确定性赛道,中美欧有望持续共振,强Call当前布局时点。长期来看,电动车十年黄金赛道上,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高成长性,投资价值持续凸显,我们建议对电动车板块超配,并重点推三条主线: 主线1:长期竞争格局向好,且短期有边际变化的环节。重点推荐:电池环节的【宁德时代】、隔膜环节的【恩捷股份】、热管理的【三花智控】、高压直流的【宏发股份】、薄膜电容的【法拉电子】,建议关注【中熔电气】等。 主线2:4680技术迭代,带动产业链升级。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续若体系上使用高镍91系和硅碳负极,系统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并可以极大程度解决高镍系热管理难题。重点关注:大圆柱外壳的【科达利】、【斯莱克】和其他结构件标的;高镍正极的【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芳源股份】、【振华新材】、【长远锂科】、【华友钴业】、【中伟股份】、【格林美】;布局LiFSI的【天赐材料】、【新宙邦】和碳纳米管领域的相关标的。 主线3:看2-3年维度仍供需偏紧的高景气产业链环节。重点关注:隔膜环节【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材科技】;铜箔环节【诺德股份】、【嘉元科技】、【远东股份】;负极环节【璞泰来】、【中科电气】、【杉杉股份】、【贝特瑞】、【翔丰华】等。 4 风险提示 1)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可能受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以及疫情反复影响,新车型推进力度较慢,那么可能导致新车型的销量不及预期;若预测假设条件不及预期,那么可能导致新车型的销量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主要为锂、钴、镍等金属,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盈利水平。目前产业链供需得到一定缓解,后续若某个环节紧缺,原材料可能出差较大波动,对成本造成影响。 3)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开发不及预期。若建立新产能进度落后,新产品开发落后,造成供应链风险与产品量产上市风险。 相关报告 1.EV观察系列114|4月欧洲新能车渗透率持续推进【民生电新】 2.EV观察系列115: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遭遇寒冬,5月有望回暖【民生电新】 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第一线最深度研究 期待与您的交流 民生电新 邓永康:S0100521100006 李京波:S0100121020004 郭彦辰:S0100121110013 王一如:S0100121110008 李 佳:S0100121110050 叶天琳:S0100121120027 李孝鹏:S0100122010020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