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固收|宏观】出口超预期反弹可持续吗?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固收|宏观】出口超预期反弹可持续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张大为 S0570521090001 研究员 吴 靖 S0570121070124 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06月09日 5月出口点评 5月出口同比增速16.9%,较今年4月大幅上升,远高于前值3.9%与Wind一致预期7.3%;进口同比增4.1%,也有所反弹但增幅小于出口,贸易顺差扩大至787.6亿美元,外需强于内需。 出口反弹力度超预期,3082.5美元的水平值和16.9%的增速似乎已经修复至疫情前,但与5月的生产能力可能并不匹配,我们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货物转港对冲疫情影响,宁波港5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31.9%(4月为21%)、5月下旬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集吞吐量同比增长13%,集装箱吞吐量已在一定程度上剔除了价格因素,印证转港效应在5月继续存在。 (2)5月以来,上海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前期积压库存集中出口报关,积压订单赶工生产,均有利于在短期推动出口数据,手机、汽车及底盘和通用设备出口均较上月显著改善,但可持续性可能不强。5月中上旬,上海出口原产地签证金额环比增长超5成;5月PMI产成品库存指数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与此相印证。 (3)5月出口强也存在一定的低基数效应。 (4)钢材、铝材出口较上月显著走强,可能与国外能源价格飙升、我国煤炭价格优势逐渐体现有关。 不过,国际对比来看,5月韩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3%(4月为12.9%),越南增长17.2%(4月为30%),说明我国出口表现仍弱于整体外需景气度,疫情影响其实并没有完全消除。 结构上,韩国出口比越南更强,说明中间品和资本品的外需要显著强于消费品,这也与当前美国零售商和批发商出现库存积压,但制造商库存仍有缺口的特征相一致。5月我国出口呈现出同样的特征,家具、灯具和家电等地产后周期产品出口同比个位数增长或负增长,电脑出口同比负增长,仅衣着服装受益于海外线下办公恢复表现强劲。地域上,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修复最快,也主要受资本品中间品拉动。 量价上,5月原材料(钢材和铝材)出口价格较4月小幅降低,中间品最终品价格小幅提升。 进口方面,价格贡献仍是主导,内需不足的问题仍明显。原油、大豆、粮食进口金额同比分别达到81%、27%、27%,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1.9%、0.7%和0.2%。集成电路与和汽车底盘进口数量同比负增长,且低于疫情前,说明疫情对5月生产端的冲击仍未完全消除;不过,铁矿砂进口金额与数量同比均较上月有所提高,略好于疫情前的1-2月,预示内需虽然不足,但向小复苏象限过渡。 往前看,短期出口仍受益于复产复工后赶工与赶出口的脉冲效应,5月出口强劲但仍弱于整体外需,6月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上行,PMI新出口订单与港口吞吐量回升也有一定的预示性。但出口远虑不减,出口反弹的持续性可能不强,海外批发零售商的库存积压或率先拖累我国消费品出口,目前数据已有一定体现;美国制造业实际库存仍有缺口、耐用品新订单仍然强劲,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韧性较强,但整体PMI回落通道下或也独木难支。中美经济周期由分化走向收敛甚至逆转,中期贸易顺差收窄仍是趋势。 风险提示 1、疫情影响超预期:受疫情影响,消费复苏艰难。 2、俄乌冲突演绎超预期:俄乌冲突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关注对全球供应链与通胀影响。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6月9日发布的研报《出口超预期反弹可持续吗?》,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张继强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张大为 S0570521090001 研究员 吴 靖 S0570121070124 联系人 报告发布时间: 2022年06月09日 5月出口点评 5月出口同比增速16.9%,较今年4月大幅上升,远高于前值3.9%与Wind一致预期7.3%;进口同比增4.1%,也有所反弹但增幅小于出口,贸易顺差扩大至787.6亿美元,外需强于内需。 出口反弹力度超预期,3082.5美元的水平值和16.9%的增速似乎已经修复至疫情前,但与5月的生产能力可能并不匹配,我们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货物转港对冲疫情影响,宁波港5月集装箱吞吐量同比31.9%(4月为21%)、5月下旬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装箱集吞吐量同比增长13%,集装箱吞吐量已在一定程度上剔除了价格因素,印证转港效应在5月继续存在。 (2)5月以来,上海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前期积压库存集中出口报关,积压订单赶工生产,均有利于在短期推动出口数据,手机、汽车及底盘和通用设备出口均较上月显著改善,但可持续性可能不强。5月中上旬,上海出口原产地签证金额环比增长超5成;5月PMI产成品库存指数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与此相印证。 (3)5月出口强也存在一定的低基数效应。 (4)钢材、铝材出口较上月显著走强,可能与国外能源价格飙升、我国煤炭价格优势逐渐体现有关。 不过,国际对比来看,5月韩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3%(4月为12.9%),越南增长17.2%(4月为30%),说明我国出口表现仍弱于整体外需景气度,疫情影响其实并没有完全消除。 结构上,韩国出口比越南更强,说明中间品和资本品的外需要显著强于消费品,这也与当前美国零售商和批发商出现库存积压,但制造商库存仍有缺口的特征相一致。5月我国出口呈现出同样的特征,家具、灯具和家电等地产后周期产品出口同比个位数增长或负增长,电脑出口同比负增长,仅衣着服装受益于海外线下办公恢复表现强劲。地域上,我国对东盟出口同比修复最快,也主要受资本品中间品拉动。 量价上,5月原材料(钢材和铝材)出口价格较4月小幅降低,中间品最终品价格小幅提升。 进口方面,价格贡献仍是主导,内需不足的问题仍明显。原油、大豆、粮食进口金额同比分别达到81%、27%、27%,进口数量同比增速分别为11.9%、0.7%和0.2%。集成电路与和汽车底盘进口数量同比负增长,且低于疫情前,说明疫情对5月生产端的冲击仍未完全消除;不过,铁矿砂进口金额与数量同比均较上月有所提高,略好于疫情前的1-2月,预示内需虽然不足,但向小复苏象限过渡。 往前看,短期出口仍受益于复产复工后赶工与赶出口的脉冲效应,5月出口强劲但仍弱于整体外需,6月出口增速可能进一步上行,PMI新出口订单与港口吞吐量回升也有一定的预示性。但出口远虑不减,出口反弹的持续性可能不强,海外批发零售商的库存积压或率先拖累我国消费品出口,目前数据已有一定体现;美国制造业实际库存仍有缺口、耐用品新订单仍然强劲,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韧性较强,但整体PMI回落通道下或也独木难支。中美经济周期由分化走向收敛甚至逆转,中期贸易顺差收窄仍是趋势。 风险提示 1、疫情影响超预期:受疫情影响,消费复苏艰难。 2、俄乌冲突演绎超预期:俄乌冲突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关注对全球供应链与通胀影响。 本材料所载观点源自6月9日发布的研报《出口超预期反弹可持续吗?》,对本材料的完整理解请以上述研报为准 华泰固收 · 张继强团队 欢迎关注【华泰固收|张继强团队】 感谢您与我们共同分享固收研究的心得、体会、经验与教训, 愿我们一起成长、进步!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