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610】【宏观】【行业】商贸零售【个股】仕净科技、富途控股、恒润股份、长城汽车、南网能源

【东吴晨报0610】【宏观】【行业】商贸零售【个股】仕净科技、富途控股、恒润股份、长城汽车、南网能源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06-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610】【宏观】【行业】商贸零售【个股】仕净科技、富途控股、恒润股份、长城汽车、南网能源》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东吴晨报20220610 音频: 进度条 00:00 04:32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宏观 5月出口为何又扛过了疫情的压力测试? 在经历了2017年贸易战和2021年新冠疫情的反复后,我国出口又扛过了最为严重的上海疫情反弹。2022年5月进出口数据双双超预期强劲,我们认为主要有四点原因:一是外需向好;二是常态化核酸助力下的供应链修复;三是政策助力,以沿海城市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将稳外贸作为稳经济的主要抓手;四是汇率贬值对于出口的利好开始显现。在5月末多数省市稳经济工作部署支持外贸的措施逐步落地下,我们预计6月出口有望进一步修复。 出口的主要拉动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亚洲贸易伙伴的需求尤为亮眼。 从区域维度,5月我国对各大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速跳升,反映了外需的强劲。我国对东盟、欧盟和韩国出口增速大幅上升至25.9%、20.3%和23.7%,相比下,对美出口同比增15.7%的数据稍有逊色。 从产品维度,5月出口拉动力前三分别为钢材、服装和集成电路,最大拖累为肥料、家电和自动数据处理装备。增速方面,前三为稀土(同比+124.0%)、铝材(同比+96.9%)和钢材(同比+78.1%),受益于海外对于原材料和中间品需求的拉动。 进口增速又受到哪些产品的推动?从拉动率来看,5月进口贡献前五名被大宗商品包揽,位列前三的原油、粮食和天然气同比拉动率分别为7%、0.9%和0.8%。主要受国内生产恢复下原材料需求推动,以及清关效率提高的支撑。 强劲外贸数据的背后有三大基本面的支撑: 一是全球需求仍向好。这已体现在5月我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反弹上。而5月韩国、越南和中国台湾的出口同比增速维持两位数的高位,更是印证了全球需求的强劲。作为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的韩国(2021年对韩出口占比近5%),5月进口同比增21.3%,简单估算下对我国出口的拉动超过一个百分点。 二是物流修复下清关效率大幅提升。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5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日均环比增长7%,侧面体现了清关速度加快。常态化核酸助力实现“即采即走即追”+“闭环管理”,保障了货车的通行顺畅,产品交付时间缩短。5月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较4月普遍回升,即表示5月供应商送货时间较上月加快的企业增加。库存积压的情况缓解,5月产成品库存从4月的历史高位回落,企业的存货管理压力有所缓和。 三是工业生产逐渐回归正轨。根据盖世汽车对多家主机厂的调查,5月底,上海汽车业平均产能已经恢复到接近疫情前80%的水平。车企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其中特斯拉产能已经打满,蔚来汽车交付量大幅回升。 此外,汇率大幅贬值无疑对出口形成利好。2022年4月以来,人民币贬值加速,5月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下行近3.5%,单月贬值幅度为2017年贸易战以来最大。近2个多月的人民币贬值对5月出口形成支撑。 6月我国外贸在政策助力下有望进一步修复。在全国稳经济大盘会议后,已有20个省市在稳经济工作部署中涵盖了对外贸的支持。6月8日国常会进一步要求在落实已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政策的同时加大支持。总体来看,政策的发力点主要有三个: 一是稳预期和信心。增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解决外贸外资企业复工达产、项目建设等困难。部分省市建立通关绿色通道,提升货物通关和提离效率。 二是政策性金融支持。最常见的政策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优化承保理赔条件,部分省市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还降低了保费。 三是减税降费。鼓励港口企业阶段性减免货物堆存费、航运公司阶段性减免滞箱费,对于出口退税信用好的企业阶段性实行3个工作日内退税到位等措施。 此外,上海市还提出“加大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和力度,重点用于2022年度稳外贸稳外资,对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外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政策助力下,6月供应链修复速度有望加快,外贸企业成本降低,效率提升。 鉴于2022年6月外需强于内需的趋势料将持续,在贸易差额持续扩大下,外贸对于二季度GDP的拉动力有望增加。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力度不及预期。 (分析师 陶川) 行业 商贸零售: 免税行业专题(二) 以第一大消费市场美国为例 出行消费产业链如何疫后复苏? 投资要点 专题概要:始于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各地的居民生活轨迹,对不管是居民出行行为本身还是与出行密切相关的各行各业均形成了重大的影响。我们试图在本文复盘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的美国:(1)出行相关行业是如何受到疫情影响的;(2)当前航空、旅游、零售及旅游零售行业复苏状况如何;(3)各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和未来展望如何。希望能够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的出行相关消费产业链疫后复苏展望提供一些参考。 美国疫情防控政策变化经历三阶段:(1)2020年初-2020年6月:全面入境限制;(2)2020年6月-2021年底:政策松绑;(3)2021年底-至今:入境限制放开。 美国居民出行倾向:疫情后民众出行结构呈现短程化特征。疫情前,美国民众日常出行距离在1-3英里的人次占比最大。疫情出现后,由于国际和州际人口流动受限、居家办公成为普遍的工作模式,美国民众出行结构上大量日常出行距离集中在1英里以内,较疫情前人次显著增多,1英里以上的各级别出行行为均较疫情前减少。 经过对各出行相关消费产业链的业务、财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出美国出行产业链疫后复苏的节奏与特征: 美国的出行相关消费的整体恢复与出行限制放开相关性更强。新的变异病毒在短期内对出行意愿有冲击,但由于自2020年6月以来美国出行限制持续放开,出行产业链的业务数据修复基本是连续的。 受疫情冲击程度上看:必选消费及部分可选刚需消费受益,以商超、日用品杂货店为代表;大部分非刚需出行相关消费受损,其中受损程度最高的为国际往来相关的出行消费。 从恢复节奏上来看:部分体验型品类出现疫后报复性消费的状况,修复较快,如短途休闲游;以夏威夷赴岛游为代表的长途休闲游出现消费回流特征;其他本土可选消费在1-1.5年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与国际通航和国际经济往来有关的出行消费需求恢复最慢,目前仍仅恢复到七成水平。 相关标的:推荐受益消费回流、国内出行通畅时海南赴岛旅游高景气的免税龙头中国中免;关注与海南免税销售市场繁荣程度正相关的海南发展、海汽集团、海南机场、美兰空港;关注未来国际通航预期有望出现改善的上海机场、北京首都机场、白云机场。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居民消费意愿降低的风险,疫情反复造成出行人数不及预期的风险。 (分析师 吴劲草、石旖瑄) 个股 仕净科技(301030) 签署2.58亿元消费电子配套系统大单 一体化再验证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与扬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签订2.58亿元框架协议。 携手扬州环境,拟落地2.58亿元消费电子领域配套系统大单。公司与扬州环境签署了《框架协议》,协议内容为“开发区精密功能件产业载体项目一期工程EPC总承包工程”的废气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氮气系统、无尘室(全系统)、车间机台照明系统工程事项分包,协议价为2.58亿元,此项目为公司自光伏领域综合配套系统一体化大单落地后,再一次于消费电子领域落地配套大单,验证了公司将其废气设备的龙头优势延伸至一体化、多品类的配套系统,订单价值体量提升。 光伏制程污染防控设备龙头,单位体量价值有望提升成长加速。我们预计2020年公司光伏制程废气设备收入市占率超75%,核心优势1)长期品牌积累打造高份额,十余年光伏制程项目经验,强抗风险及应变能力,积累优质客户资源,下游基本实现核心光伏电池&组件厂商全覆盖;2)技术研发强,成本优势明显。自主研发LCR技术脱销效率可达99%、较SCR脱销技术投资成本节省20%,运营成本低30%~50%,无二次污染。凭借品牌、技术、成本优势铸就的市场份额累积,公司有望将废气设备的优势复制至综合配套系统,2021年公司接连中标2亿元/3.1亿元综合配套设备大单验证模式转变,综合配套设备系统单GW体量价值可达5000-6000万,较废气设备投资额有5~11倍提升空间。 水泥超低排放改造迎机遇,中建材合作稳步推进。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释放末端治理需求,2019年公司与中建材签订76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打开超300亿元水泥超低排放改造市场。截至6月8日,公司已签订合同金额为23,653.55万元,其中已执行完毕的合同金额为12,090.00万元,水泥新签单有望加速。 设备运营一体化改善现金流,拓展制程新领域。公司1)将加速拓展第三方检测、托管运维等运营服务,模式稳定改善现金流。2)开拓水泥、半导体、汽车制造等精密制程市场,技术积累多点开花。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新能源革命驱动光伏产能扩张释放制程治理需求,公司为光伏制程污染防控设备龙头,一体化&新领域拓展助力成长。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20/1.86/2.70亿元,对应PE为28、18、12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研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分析师 袁理) 富途控股(FUTU) 2022一季报点评 市场环境低迷致使增速放缓 获客能力持续优化 事件:富途控股发布2022年一季报,公司2022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6%至16.41亿港元(环比+2.4%),净利润同比下降51%至5.72亿港元(环比+15%)。 营收增势受制于低迷市场环境,主要业务发展放缓,国际市场开拓与研发力度持续提升:1)在2021Q1市场行情火热,交易量极高的基础上,2022Q1市场逐渐降温并趋于低迷,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26%至16.41亿港元(环比+2.4%),净利润同比-51%至5.72亿港元(环比+15%)。2)三大业务增势放缓。公司交易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27%/-13%/-56%至9.7/5.8/0.98亿港元。3)2022Q1,公司研发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分别同比+160%/+5%/+128%至2.82/2.88/1.78亿港元,主要系富途在加大对于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人员规模大幅提升。 富途借势积极整合市场并推动国际化业务,获客能力持续优化,客户资产受制于市场波动: 1) 一季度市场情绪较为低迷,大量中小券商面临客户活跃度下降问题。富途得以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优势整合市场并吸纳新用户。2022Q1,富途控股有资产客户达到132.6万,净增约8.2万,同比增长68%。富途支付客户转化率达到45.55%,留存率达到98%,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用户粘性持续提升。2)富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其中新加坡客户量质齐升,2022Q1总客户资产环比+15%,户均资产超过9000新币。3)2022Q1,由于市场恶化导致交易情绪低迷,富途总客户资产同比-16%,环比-5%,但是强劲的客户净入金抵消了部分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获客能力提升带动交易量高企,新业务保持良好进展:1)交易量稳步上升。2022Q1,富途总交易量为1.3万亿港元,环比增长8%,其中美股交易量环比增长9%,港股交易量环比增长11%,主要得益于中国科技股和杠杆ETF的交易换手率升高。2)IPO分销与ESOP业务双引擎助力富途企业服务业务发展。截至2022Q1,富途累计拥有258家IPO分销和IR客户,以及459家ESOP客户,同比分别增长70%和130%。3)衍生品交易佣金比例持续提升。在2022Q1公司整体的交易佣金中,衍生品的占比约为30%,提升较快,主要系市场走低情况下,大量投资者有意运用衍生品对冲风险。随着中概股回港上市潮流加剧,香港市场交易流动性将大幅提升,富途衍生品业务的发展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因近期市场走低带来的消极情绪以及疫情反复背景下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1.02(48.5)/38.09(70.3)亿港元,我们预测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6.87亿港元,对应2022-2024年EPS为21.10/25.91/31.88港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为17.19/13.99/11.37倍。未来富途凭借多牌照优势,将不断整合香港线上金融圈并积极开拓海外业务;在研发优势及平台优势加持下,富途将持续提升获客能力,构筑公司业绩增长护城河,中长期成长空间可观,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疫情反复导致宏观环境恶化;2)监管环境不确定性;3)行业竞争加剧,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分析师 胡翔、朱洁羽) 恒润股份(603985) 全球化风电塔筒法兰龙头 布局风电轴承&齿轮打开成长空间 投资要点 全球化风电塔筒法兰龙头,业绩进入高速增长期 公司主营辗制环形锻件&锻制法兰,下游覆盖风电、石化、金属压力容器等行业,产品获诸多国际权威资质认证。在风电行业,公司为全球重要塔筒法兰供应商,与Vestas、通用电气、西门子-歌美飒、泰盛风能、天顺风能、金风科技等海内外风电龙头客户紧密合作,驱动业绩高速增长。1)收入端:2012-2021年公司营收CAGR为16%,2020年营业收入达到23.85亿元,同比+67%,其中风电塔筒法兰收入达到14.55亿元,同比+92%,是收入增长核心驱动力。在2020年高基数背景下,2021-2022Q1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93和3.72亿元。2)利润端: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到4.42亿元,2012-2021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30%,明显高于收入端增速,盈利水平明显提升,2021年公司销售净利率达到19.17%。 2025年全球风电法兰市场规模达265亿元,公司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大 2022Q1我国风电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24.7GW,同比+74%,2022年将是风电招标大年,我们预计2023年风电装机有望实现较快增长,中长期看,海上风电快速发展&大型化降本持续推动下,风电行业有望进入稳定发展阶段。①法兰作为风电塔筒&桩基关键连接件,在风电塔筒中成本占比可达20%+,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和国内风电法兰市场需求分别将达265和147亿元。②整体来看,风电法兰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我们预估2021年公司在全球&本土市占率分别达到5.41%和10.05%,市场份额提升空间依旧较大。特别地,公司已在海上风电领域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在大型化&海上风电大趋势下,市场对法兰制造商的工艺技术和资金实力都提出更高要求,行业门槛大幅提升,将加速市场格局分化趋势,公司在工艺端的先发优势和高端装备实力将被持续放大,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风电法兰具备持续扩张潜力,布局风电轴承&齿轮打开成长空间 作为业内少有同时掌握锻件和深加工技术的企业,公司借助资本市场资源,具备平台化发展持续扩张的潜力。1)在风电行业内:①公司海上大功率法兰技术持续突破,9MW已经量产,2021年募投项目将生产能力扩充至12MW,达产年产值达到12.46亿元,夯实公司在风电法兰领域核心竞争力。②2021年募投加码风电轴承&齿轮项目,完善风电产业链布局,达产年产值分别为19.51和24.55亿元,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2)此外,公司产品还广泛应用于石化、金属压力容器、机械行等行业,看好公司在产能放宽背景下,在其他领域市场份额快速提升,业绩稳步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在风电产业链内快速扩张,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8、7.14和10.3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22/14/1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行业装机量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竞争加剧等。 (分析师 周尔双、黄瑞连) 长城汽车(601633) 5月产量环比涨幅超50% 欧拉新能源表现靓丽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长城汽车5月产批分别实现84,288/80,062辆,同比分别+4.12%/-7.94%,环比分别+52.46%/+48.88%。分品牌来看,哈弗品牌5月产量为43,780辆,同环比分别-14.08%/+43.32%,销量为41,748辆,同环比分别-22.47%/+43.34%;WEY品牌5月产量为2,431辆,同环比分别-17.31%/+15.76%,销量为2,520辆,同环比分别-16.31%/+9.90%;长城皮卡5月产量为19,608辆,同环比分别+10.94%/+47.47%,销量为17,008辆,同环比分别-16.70%/+28.79%;欧拉品牌5月产量为10,600辆,同环比分别+214.45%/+235.97%,销量为10,768辆,同环比分别+199.36%/+248.70%;坦克品牌5月产量为7,869辆,同环比分别+30.89%/+27.23%,销量为8,018辆,同环比分别+31.66%/+32.20%。 复工复产顺利推进,欧拉/坦克品牌表现较好。1)整体来看,由于上海及周边地区物流及供应链情况好转,长城汽车5月产量环比涨幅超50%。2022年1-5月累计批发42.5万辆,同比-15.56%,其中坦克累计销量4.02万辆,同比+51.15%,同比增速最高。2)分品牌来看:所有品牌产批环比均转负为正。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欧拉迅速恢复,5月产批同环比表现远好于其余品牌。坦克产批同比保持上升,坦克500上市后累计交付超2,500辆。哈弗H6单月销量20,088辆。3)销量结构来看:新能源产品5月销量11,637辆,销量占比恢复至14.53%,销量同环比分别为+223.52%/+200.70%。15万元以上高价值车型销售占比达14.9%,智能化车型占比已达82.9%。4)出口同环比增长幅度高于集团整体。5月长城汽车出口12,317辆,同环比分别为+22.20%/+59.28%。 新车持续上市,技术不断推进:1)欧拉芭蕾猫已于5月20日开启线上预售,发布401km/500km续航的4个版本,预售价19.3-22.3万元。2)哈弗大狗追猎版已于6月6日上市,指导价14.89-16.79万元,推出1.5T/2.0T发动机的3款配置。3)咖啡智能迎来升级,下一代全新电子电气架构GEEP 4.0将于2022年正式推出,率先搭载至电动/混动车型,并陆续扩展到旗下全系车型。 5月长城汽车小幅补库:根据我们自建库存体系,5月长城汽车总体企业库存+4226辆(较4月),哈弗/WEY/长城皮卡/欧拉/坦克5月企业库存分别+2032/-89/+2600/-168/-149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上调长城汽车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89/147/195亿元(原为83/135/1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6/1.58/2.11元,对应PE为39/24/18倍。维持长城汽车“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短缺恢复低于预期;疫情控制低于预期。 (分析师 黄细里) 南网能源(003035) 背靠南网 聚焦分布式光伏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公司聚焦分布式光伏、建筑节能,致力于打造南网下属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公司是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主的综合能源服务商,覆盖多领域节能服务。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公司开展工业节能(包括分布式光伏节能)、建筑节能、城市照明节能业务以及综合资源利用业务。公司近三年业绩保持高增,归母净利润3年CAGR达36.8%。分业务看,分布式光伏业务和农光互补业务2021年毛利率超58%,毛利占比62%,是公司核心盈利来源。 分布式+储能是实现用户侧经济性的终极选择:集中式光伏受资源禀赋以及本地消纳能力限制,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和占比提升确定性较强。2013-2016年是我国分布式光伏的起步阶段,新增的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仅为光伏总装机的20%不到,发展初期分布式光伏不具备集中式光伏的规模优势,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突破,到2017年,我国光伏的度电成本累计下降约90%,为2017年后分布式光伏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集中式光伏开始受到资源禀赋限制和电能需求的影响,集中式光伏高发区本地消纳能力有限。2018年开始我国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分布式光伏的政策补贴大幅减少。2021年6月,随着对光伏项目不再给予补贴,我国正式进入平价上网阶段。2021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29.28GW,累计装机容量达107.51GW,我国分布式光伏呈现高速发展;同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显著提升,分布式光伏新增占比从2014年的19.34%提升至2021年的53.35%。 公司背靠南网,资金实力雄厚;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大大增加了工业企业节能改造的动能: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储备丰富,装机容量逐年递增。公司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从2017年的420.02MW增长至2021年的1042.68MW,年复合增速25.52%,在手项目数量从77个增长至200+个。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优势显著,激发工商业企业分布式光伏项目需求释放。公司加速布局农光互补业务,收入增长空间较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32.28亿元、40.48亿元、50.81亿元,同比增长24.1%、25.4%、25.5%;归母净利润5.84亿元、7.04亿元、9.21亿元,同比增长23.2%、20.51%、30.90%,对应PE为41倍、34倍、26倍。基于公司背靠南方电网资金、项目实力雄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可再生能源补贴过长时间无法收回的风险;毛利率超预期下滑的风险等。 (分析师 刘博、唐亚辉) 六月十大金股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