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价格是进出口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20220609)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5月进出口数据点评】价格是进出口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20220609)》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5月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反弹。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进口金额维持高增。价格仍是本月进出口表现反弹的重要支撑。 5月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反弹。5月当月,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总值5377.4亿美元,增长11.1%,较4月增长9.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82.5亿美元,增长16.9%,增长13个百分点;进口2294.9亿美元,增长4.1%;贸易顺差787.6亿美元,前值为511.19美元,扩大82.3%。 分国别看,5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818.0亿美元,占比15.2%,东盟仍然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5.9%,进口金额同比下降2.0%。对欧盟进出口总额728.0亿美元,占比13.5%,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0.3%,进口金额同比下降9.0%。5月对美国进出口总额678.4亿美元,占比12.6%,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5.7%,进口金额同比增加21.2%。从贸易差额看,5月我国的主要贸易顺差依然来自美国和欧盟, 5月对美、对欧贸易顺差环比均有上升。 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进口金额维持高增。在1-5月出口的主要产品中,同比增速较快的产品以轻工业品和工业半成品为主,其中,汽车和汽车底盘、未锻造的铝及铝材等产品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0.30%和74.6%,今年以来,以上两种产品出口均维持量价其升;此外,箱包等轻工品出口增速也持续加速。降幅较大的产品仍主要为粮食、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同比降幅分别为12.4%、6.3%和5.9%。进口方面,1-5月我国进口同比增幅较快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上游,如能源商品、原材料及粮食等农产品,其中,天然气、成品油及原油进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5.8%、35.9% 和57.5%;此外,粮食、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金额也维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4.9%和25.1%。 价格是本月进出口表现反弹的重要支撑。着眼出、进口金额增长较快的产品,价格同比增幅明显超过数量增幅,这一现象在汽车底盘、铝材等出口高增产品中表现明显。具体来看,1-5月我国成品油、钢材及肥料等上游产品的出口价格明显增长,且均呈现量减价增。同时,手机、家电及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也均呈现出量减价增,机电产品是我国当前出口的主要优势产品, 5月机电产品出口价格仍然较高显示,疫情对该产品的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仍存,6月多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机电产品价格波动有望逐步平滑。进口方面,1-5月商品进口价格增长较快的产品仍是原油、肥料及粮食等产品,俄乌问题对大宗商品的扰动仍在。 5月下旬以来,复工复产推动供应链复苏,6月出口景气度有望反弹,当前出口的量价偏离趋势有望继续缓解。但考虑到当前,为应对本国通胀,美联储、欧盟已开启或表态将开启加息、缩表,以回收流动性,需求收缩引发其贸易逆差调整,或对我国贸易顺差造成一定压力,下半年出口缓慢下行的趋势难以改变。 风险提示:流动性加速回流;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冲击持续。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5月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反弹。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进口金额维持高增。价格仍是本月进出口表现反弹的重要支撑。 5月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反弹。5月当月,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总值5377.4亿美元,增长11.1%,较4月增长9.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082.5亿美元,增长16.9%,增长13个百分点;进口2294.9亿美元,增长4.1%;贸易顺差787.6亿美元,前值为511.19美元,扩大82.3%。 分国别看,5月我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818.0亿美元,占比15.2%,东盟仍然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5.9%,进口金额同比下降2.0%。对欧盟进出口总额728.0亿美元,占比13.5%,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0.3%,进口金额同比下降9.0%。5月对美国进出口总额678.4亿美元,占比12.6%,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5.7%,进口金额同比增加21.2%。从贸易差额看,5月我国的主要贸易顺差依然来自美国和欧盟, 5月对美、对欧贸易顺差环比均有上升。 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进口金额维持高增。在1-5月出口的主要产品中,同比增速较快的产品以轻工业品和工业半成品为主,其中,汽车和汽车底盘、未锻造的铝及铝材等产品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0.30%和74.6%,今年以来,以上两种产品出口均维持量价其升;此外,箱包等轻工品出口增速也持续加速。降幅较大的产品仍主要为粮食、音视频设备及其零件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同比降幅分别为12.4%、6.3%和5.9%。进口方面,1-5月我国进口同比增幅较快的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上游,如能源商品、原材料及粮食等农产品,其中,天然气、成品油及原油进口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5.8%、35.9% 和57.5%;此外,粮食、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金额也维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4.9%和25.1%。 价格是本月进出口表现反弹的重要支撑。着眼出、进口金额增长较快的产品,价格同比增幅明显超过数量增幅,这一现象在汽车底盘、铝材等出口高增产品中表现明显。具体来看,1-5月我国成品油、钢材及肥料等上游产品的出口价格明显增长,且均呈现量减价增。同时,手机、家电及集成电路等产品出口也均呈现出量减价增,机电产品是我国当前出口的主要优势产品, 5月机电产品出口价格仍然较高显示,疫情对该产品的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仍存,6月多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机电产品价格波动有望逐步平滑。进口方面,1-5月商品进口价格增长较快的产品仍是原油、肥料及粮食等产品,俄乌问题对大宗商品的扰动仍在。 5月下旬以来,复工复产推动供应链复苏,6月出口景气度有望反弹,当前出口的量价偏离趋势有望继续缓解。但考虑到当前,为应对本国通胀,美联储、欧盟已开启或表态将开启加息、缩表,以回收流动性,需求收缩引发其贸易逆差调整,或对我国贸易顺差造成一定压力,下半年出口缓慢下行的趋势难以改变。 风险提示:流动性加速回流;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冲击持续。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系列报告。中银国际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