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A股很好的交易窗口期
(以下内容从湘财证券《当下是A股很好的交易窗口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我们认为,随着稳就业稳增长的开始发力,经济基本面有望在二季度迎来底部。从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来看:中美关系出现阶段性缓和迹象,美联储加息预期渐弱,虽然俄乌冲突带来的持续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随着国内疫情明显回落,复工复产稳步开展,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实,市场环境总体呈现积极向好态势。此外,当前A股估值回升,预期短期内行情维持震荡向上走势,再次跌破4月下旬低点的可能性较低,投资者需耐心等待。 由于当前经济数据尚未好转,就业形势严峻,市场情绪或仍将处于筑底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维持“短期行情将仍以底部震荡为主”的观点不变,疫情逐步好转态势下,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催化市场加速板块轮动,短期看好受疫情影响的航空、酒店等困境反转机会。整体结构上,中长期建议走均衡路线——看好周期中下游制造业如钢铁、纺织服装等修复机会,及新能源、医药生物等新经济赛道中估值合理确定性强的行业。 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预期已经较为充分,而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确实超市场预期,但估计也已经反映较为充分。我们认为6月国内经济大概率呈现继续修复局面,海外美联储缩表有望正式落地,目前美国经济依然有韧性,加息预期同样会反复扰动市场。总体上对于A股来说是很好的交易窗口期,依然存在较多结构性机会。与此同时,上周布伦特石油价格突破120美元,需要再次关注能源价格风险。而房地产和汽车的刺激政策效果以及实体经济信贷放量有待进一步的数据验证。除此之外,今年6月政府债发行量可能较大,边际上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压力。建议关注结构性的机会,行业配置上,维持前期观点,继续关注低估值和业绩确定性改善品种,如:煤炭、军工、农业。 A股方面,我们对后续市场总体比较乐观,投资A股市场的最大逻辑并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国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更大的长期竞争优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竞争力会越来越明显。在这个时代发展趋势下,未来机会是远大于风险的。就本轮行情而言,前期上证综指2863点可能已经探出了本轮行情的低点,当然每次熊市的底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但我们在乐观的同时,也要做好复合底的思想准备。就市场方向而言,短期预计市场会更多地关注稳增长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从中期角度来看,包括新能源、信息科技等在内的新兴成长产业,依然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投资主线。 期权&期指 上周标的指数持续上涨,周度上涨超2%,期权市场情绪企稳。隐含波动率随着标的指数上涨周度也小幅上涨,和标的指数关系转变为正相关关系。期权隐含波动率开始由低于历史波动率升至高于历史波动率,可谨慎布局空波动率策略,同时防范标的大幅波动风险。各指数之间走势存在分化,可关注跨品种套利机会。 大宗商品 本周国内商品市场的热点聚焦在疫情边际好转以及下游复工复产上。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上海社会面顺利清零,北京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大宗商品下游也在有条不紊地复工复产。同时政策面也在释放利好,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稳增长预期再度发酵,大宗商品短期也呈现出反弹的势头。能源化工方面:欧盟对俄制裁靴子落地,欧佩克提高增产计划,对石化类商品起到支撑作用。贵金属方面:通胀水平及信用风险溢价居高仍利好黄金价格。基础金属方面,由于上海复产复工,国内经济缓步恢复,供需两端均有回升。双焦方面,随着国内疫情和防控形势的好转,双焦价格有望止跌反弹,但局部疫情仍制约成材表现,从而对双焦价格形成一定压制。农产品涨跌互现,花生大幅上涨,饲料原料也长期趋涨,棉价回调企稳,鸡蛋进入淡季。 从估值、政策、资金层面的因素来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也正处于涅盘重生的关键节点,并且不具备大级别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首先从估值层面来看,现在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到了历史估值的底部区域,风险已得到相对充分的释放。4月末的数据显示,A股估值已经低于历史的25%分位,接近数次大级别金融危机时的估值,反映出市场的悲观情绪十分浓重,但风险已经得到释放,在市场估值底部政策托底意味明显的背景下,机会远大于风险,值得我们进行积极的战略配置。 其次从政策层面来看,四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资本市场关心的核心问题给出了非常明确和正面的解答,同时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大力呵护A股市场,政策底已现。 最后从资金层面来看,市场的反弹缓解了三四月份募资冰点和基金产品场内资金受到的预警平仓压力。从中长期来看,国民经济支柱房地产总市值已超400万亿,维持其稳定是最优解决方案,房价难有大幅上行,因此难以满足投资盘对于收益率的要求,中国居民会寻求新的资产配置方向——能够承载大体量资金的股市。所以市场企稳形成赚钱效应后,就能吸引场外资金流入,支撑A股中长期牛市。 我们认为投资应该顺大势、逆小势,顺应政策导向,关注五年规划重点扶持的主线行业,筛选出能够站在时代发展浪潮中的、高景气度的行业,寻找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所以根据长期的跟踪观察,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行业板块是具有配置价值的: 1.国防军工板块:国防军工板块现在已经进入到值得进入长期投资的战略机遇期,国内军工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即从高研发投入期过渡到快速列装放量期,如航空发动机和导弹的产业链自2018年以来营收和利润都保持了明显的创新。未来三到五年业绩复合增速在30%-50%的行业标的量也是可观的,再加上行业壁垒性高,存量公司能够分享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盈利增长。上半年偶发的利空因素对于国防军工行业的逻辑是有正面加持的,我国军费增速提高,俄乌局势对于世界更深层次的影响会进一步提升中长期军费开支的增长逻辑,疫情对于军工全年总需求的影响也较小,再加上国企改革鼓励提升国企经营效率,鼓励科研所改制,其中军工板块科研所的利润体量是最大的,弹性也较大,所以国防军工板块是目前公司坚定看好的方向。 2.生物医药行业:首先是二级疫苗方向,如带状疱疹疫苗、HPV疫苗,以及未来的金葡菌疫苗等自费疫苗,过去其基本面因疫情和新冠疫苗承压,由于新冠疫苗接种高峰期已过,且不受医保控费的集采影响,二类疫苗行业的基本面也会迎来复苏和改善。其次是中药板块,一是因为之前核心资产牛市中药板块并未参与,但却随着整体板块跌而进一步下跌,所以其整体估值较低,位于安全水平;二是因为中药有很多是独家品种,有政策支持,所以会有值得挖掘的投资机会。 3.大金融板块中财富管理类券商:首先是券商是周期属性较强的板块,现阶段估值探至2020年底部区域,值得布局牛市。其次在中国居民财富大迁徙背景下,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会有大幅提高,因此财富管理业务线成长性较高。在周期性和成长性的叠加作用下,未来具备较高的增长潜力。 4.新能源板块中壁垒性较高的领域:新能源板块的上涨是有中长期逻辑支撑的,成长性是很高的,但很多细分方向的竞争格局较差,像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绿电等一系列细分行业的逻辑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会选择壁垒性最高、逻辑更为通顺的细分板块配置,进行行业估值的横向对比,不断优化我们的持仓结构。 5.科创板标的:在整个板块方面,科创板制度创新让我们能够及时挖掘值得投资的科技类标的。现阶段对比其他指数,科创板整体营收利润具有优势。科技类标的本身能够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在早期上市融资后,为产能扩张投入布局,经过估值调整消化后,早期投入的产能便进入收获期,结合当前市场对于科创板块的整体投研覆盖程度相对较低,未来具备较大的预期差与配置价值。 5月,我们对市场做出了相对乐观的判断,看到了市场总体的反弹,尤其是光伏、电动车、汽车产业链相关行业的强劲反弹;与之对应,医药、消费、金融地产等行业延续低迷的状态。市场总体震荡,体现出了极强的结构差异,同时,市场方向与我们预测一致,但是强度超出预期。 从经济大盘子来看,5月上海依然处于封闭状态,复工恢复缓慢。以深圳的数据来看,疫情控制住后,餐饮消费大概下滑了20-30%。在72小时常态核酸之下,这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所以能够看到,大的经济状态并不乐观。 5月的市场反弹,主要在两个方向:一个是需求总体上不错、受国内经济总盘子影响不大的行业,比如外需超预期的光伏、销量不错的电动车、计划经济属性的军工;另一个是各地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发力点——汽车消费,尤其是燃油车消费。地产政策思想不统一,家电这些渗透率又很高,所以排除法之下,市场最后形成了一致共识。 在整体疫情防控之下,服务业从业者收入锐减,导致全社会消费比较低迷,除了必选消费,其余消费品的基本面都不好。这种需求不足大概率将逐渐传导到供给端,加上西方制裁俄罗斯导致的高油价,全球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反弹之后,其实更应该适度理性。不少行业的中报将会面临压力,因此要警惕短期回调的风险。 我们在5月主要增加了电动车领域的配置。接下来将继续在制造业中寻找阿尔法的机会,并关注上海解封后疫情的进展。预计中报后,我们会逐步增加对可选消费的研究。
我们认为,随着稳就业稳增长的开始发力,经济基本面有望在二季度迎来底部。从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来看:中美关系出现阶段性缓和迹象,美联储加息预期渐弱,虽然俄乌冲突带来的持续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随着国内疫情明显回落,复工复产稳步开展,稳增长政策加速落实,市场环境总体呈现积极向好态势。此外,当前A股估值回升,预期短期内行情维持震荡向上走势,再次跌破4月下旬低点的可能性较低,投资者需耐心等待。 由于当前经济数据尚未好转,就业形势严峻,市场情绪或仍将处于筑底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维持“短期行情将仍以底部震荡为主”的观点不变,疫情逐步好转态势下,稳增长政策不断发力,催化市场加速板块轮动,短期看好受疫情影响的航空、酒店等困境反转机会。整体结构上,中长期建议走均衡路线——看好周期中下游制造业如钢铁、纺织服装等修复机会,及新能源、医药生物等新经济赛道中估值合理确定性强的行业。 疫情后经济复苏的预期已经较为充分,而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确实超市场预期,但估计也已经反映较为充分。我们认为6月国内经济大概率呈现继续修复局面,海外美联储缩表有望正式落地,目前美国经济依然有韧性,加息预期同样会反复扰动市场。总体上对于A股来说是很好的交易窗口期,依然存在较多结构性机会。与此同时,上周布伦特石油价格突破120美元,需要再次关注能源价格风险。而房地产和汽车的刺激政策效果以及实体经济信贷放量有待进一步的数据验证。除此之外,今年6月政府债发行量可能较大,边际上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压力。建议关注结构性的机会,行业配置上,维持前期观点,继续关注低估值和业绩确定性改善品种,如:煤炭、军工、农业。 A股方面,我们对后续市场总体比较乐观,投资A股市场的最大逻辑并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国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更大的长期竞争优势,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竞争力会越来越明显。在这个时代发展趋势下,未来机会是远大于风险的。就本轮行情而言,前期上证综指2863点可能已经探出了本轮行情的低点,当然每次熊市的底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但我们在乐观的同时,也要做好复合底的思想准备。就市场方向而言,短期预计市场会更多地关注稳增长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从中期角度来看,包括新能源、信息科技等在内的新兴成长产业,依然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投资主线。 期权&期指 上周标的指数持续上涨,周度上涨超2%,期权市场情绪企稳。隐含波动率随着标的指数上涨周度也小幅上涨,和标的指数关系转变为正相关关系。期权隐含波动率开始由低于历史波动率升至高于历史波动率,可谨慎布局空波动率策略,同时防范标的大幅波动风险。各指数之间走势存在分化,可关注跨品种套利机会。 大宗商品 本周国内商品市场的热点聚焦在疫情边际好转以及下游复工复产上。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上海社会面顺利清零,北京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大宗商品下游也在有条不紊地复工复产。同时政策面也在释放利好,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稳增长预期再度发酵,大宗商品短期也呈现出反弹的势头。能源化工方面:欧盟对俄制裁靴子落地,欧佩克提高增产计划,对石化类商品起到支撑作用。贵金属方面:通胀水平及信用风险溢价居高仍利好黄金价格。基础金属方面,由于上海复产复工,国内经济缓步恢复,供需两端均有回升。双焦方面,随着国内疫情和防控形势的好转,双焦价格有望止跌反弹,但局部疫情仍制约成材表现,从而对双焦价格形成一定压制。农产品涨跌互现,花生大幅上涨,饲料原料也长期趋涨,棉价回调企稳,鸡蛋进入淡季。 从估值、政策、资金层面的因素来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也正处于涅盘重生的关键节点,并且不具备大级别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首先从估值层面来看,现在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到了历史估值的底部区域,风险已得到相对充分的释放。4月末的数据显示,A股估值已经低于历史的25%分位,接近数次大级别金融危机时的估值,反映出市场的悲观情绪十分浓重,但风险已经得到释放,在市场估值底部政策托底意味明显的背景下,机会远大于风险,值得我们进行积极的战略配置。 其次从政策层面来看,四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于资本市场关心的核心问题给出了非常明确和正面的解答,同时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大力呵护A股市场,政策底已现。 最后从资金层面来看,市场的反弹缓解了三四月份募资冰点和基金产品场内资金受到的预警平仓压力。从中长期来看,国民经济支柱房地产总市值已超400万亿,维持其稳定是最优解决方案,房价难有大幅上行,因此难以满足投资盘对于收益率的要求,中国居民会寻求新的资产配置方向——能够承载大体量资金的股市。所以市场企稳形成赚钱效应后,就能吸引场外资金流入,支撑A股中长期牛市。 我们认为投资应该顺大势、逆小势,顺应政策导向,关注五年规划重点扶持的主线行业,筛选出能够站在时代发展浪潮中的、高景气度的行业,寻找具有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所以根据长期的跟踪观察,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行业板块是具有配置价值的: 1.国防军工板块:国防军工板块现在已经进入到值得进入长期投资的战略机遇期,国内军工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即从高研发投入期过渡到快速列装放量期,如航空发动机和导弹的产业链自2018年以来营收和利润都保持了明显的创新。未来三到五年业绩复合增速在30%-50%的行业标的量也是可观的,再加上行业壁垒性高,存量公司能够分享行业高速增长带来的盈利增长。上半年偶发的利空因素对于国防军工行业的逻辑是有正面加持的,我国军费增速提高,俄乌局势对于世界更深层次的影响会进一步提升中长期军费开支的增长逻辑,疫情对于军工全年总需求的影响也较小,再加上国企改革鼓励提升国企经营效率,鼓励科研所改制,其中军工板块科研所的利润体量是最大的,弹性也较大,所以国防军工板块是目前公司坚定看好的方向。 2.生物医药行业:首先是二级疫苗方向,如带状疱疹疫苗、HPV疫苗,以及未来的金葡菌疫苗等自费疫苗,过去其基本面因疫情和新冠疫苗承压,由于新冠疫苗接种高峰期已过,且不受医保控费的集采影响,二类疫苗行业的基本面也会迎来复苏和改善。其次是中药板块,一是因为之前核心资产牛市中药板块并未参与,但却随着整体板块跌而进一步下跌,所以其整体估值较低,位于安全水平;二是因为中药有很多是独家品种,有政策支持,所以会有值得挖掘的投资机会。 3.大金融板块中财富管理类券商:首先是券商是周期属性较强的板块,现阶段估值探至2020年底部区域,值得布局牛市。其次在中国居民财富大迁徙背景下,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会有大幅提高,因此财富管理业务线成长性较高。在周期性和成长性的叠加作用下,未来具备较高的增长潜力。 4.新能源板块中壁垒性较高的领域:新能源板块的上涨是有中长期逻辑支撑的,成长性是很高的,但很多细分方向的竞争格局较差,像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绿电等一系列细分行业的逻辑各不相同,所以我们会选择壁垒性最高、逻辑更为通顺的细分板块配置,进行行业估值的横向对比,不断优化我们的持仓结构。 5.科创板标的:在整个板块方面,科创板制度创新让我们能够及时挖掘值得投资的科技类标的。现阶段对比其他指数,科创板整体营收利润具有优势。科技类标的本身能够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在早期上市融资后,为产能扩张投入布局,经过估值调整消化后,早期投入的产能便进入收获期,结合当前市场对于科创板块的整体投研覆盖程度相对较低,未来具备较大的预期差与配置价值。 5月,我们对市场做出了相对乐观的判断,看到了市场总体的反弹,尤其是光伏、电动车、汽车产业链相关行业的强劲反弹;与之对应,医药、消费、金融地产等行业延续低迷的状态。市场总体震荡,体现出了极强的结构差异,同时,市场方向与我们预测一致,但是强度超出预期。 从经济大盘子来看,5月上海依然处于封闭状态,复工恢复缓慢。以深圳的数据来看,疫情控制住后,餐饮消费大概下滑了20-30%。在72小时常态核酸之下,这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所以能够看到,大的经济状态并不乐观。 5月的市场反弹,主要在两个方向:一个是需求总体上不错、受国内经济总盘子影响不大的行业,比如外需超预期的光伏、销量不错的电动车、计划经济属性的军工;另一个是各地政府经济刺激政策的发力点——汽车消费,尤其是燃油车消费。地产政策思想不统一,家电这些渗透率又很高,所以排除法之下,市场最后形成了一致共识。 在整体疫情防控之下,服务业从业者收入锐减,导致全社会消费比较低迷,除了必选消费,其余消费品的基本面都不好。这种需求不足大概率将逐渐传导到供给端,加上西方制裁俄罗斯导致的高油价,全球经济前景并不乐观。反弹之后,其实更应该适度理性。不少行业的中报将会面临压力,因此要警惕短期回调的风险。 我们在5月主要增加了电动车领域的配置。接下来将继续在制造业中寻找阿尔法的机会,并关注上海解封后疫情的进展。预计中报后,我们会逐步增加对可选消费的研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