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高收益债市场有何新变化?

高收益债市场有何新变化?

作者:微信公众号【岳读债市】/ 发布时间:2020-09-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高收益债市场有何新变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人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公众号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基本结论 【专题】高收益债市场有何新变化?今年的高收益债市场从疫情发生到逐步得到控制,明显呈现两个不同阶段。3-4月,由于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使得高收益债市场规模相对较低。4月底高收益债存量3159.79亿元、354只。5月以来,经济基本面有所企稳,叠加资金面边际收紧,信用债收益率快速回升,从而带动高收益债市场规模扩大,截至9月18日,高收益债存量5398.75亿元、586只。 剔除无评级、无行业的债券后,高收益债券收益率集中于8%-9%及14%以上,两级分化明显。受疫情影响,市场整体融资环境较为宽松,高收益债券收益率分化明显,宽信用带来的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打开,发债主体信用资质尚可的债券收益率可能会下降到8%以下,而部分企业经营出现较大困难,市场较为担忧,债券收益率高企不下。 高收益债券发债主体中,国企的发债余额和主体数量略大于民企,但从收益率变动情况看,发债主体为民企的高收益债具有更大的下行空间。高收益债主体评级分布较为均匀。隐含评级AA-级可用于表示在高收益债券中主体资质相对较好的个券。在隐含评级为AA-级的323家发债主体中,国企有103家,民企有78家,市场对民企的信用风险态度相对比较保守。 从行业分布上看,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综合、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非银金融行业高收益债余额较大,总计3505.82亿元,占全部存量高收益债的77.94%。9月成交量5亿元以上的高收益债券中,综合行业表现较好,平均收益率下行约37.77BP,成交7.94亿元。房地产、建筑装饰、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行业受疫情影响,整体收益率上行。 从目前看,逐渐回升的经济基本面以及紧平衡的资金面意味着寻求资本利得的空间较为有限。从央行的操作行为来看,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的意图较为明确,因此尚未转为全面防守,票息策略仍然占优,寻求优质品种适度下沉。 信用债周度数据追踪:一级市场净融资额较上周大幅增加,信用债发行利率分化。产业债共发行新券248只,城投债发行37只。本周信用债成交总量减少。评级调整方面,本周1家主体评级上调。信用利差方面,各评级、期限的利差分化。行业利差分方面,AAA、AA+分别走阔1.40bps、1.29bps,AA级利差则收窄3.37bps。 风险提示:1)疫情扩散超预期;2)政策超预期;3)信用风险事件增加,或导致避险情绪上升,信用利差大幅上行。 一、高收益债市场有何新变化? 1. 疫情逐步控制,等级利差收窄 今年的债券市场走势从疫情发生到逐步得到控制,明显呈现两个不同阶段。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央行不断释放流动性和扩大信用投放,信用债收益率快速下行。但是由于对经济基本面的担忧和信用风险事件层出不穷,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中高等级信用债更受市场青睐,3月等级利差开始走阔。 5月以来,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资金面也边际收紧,信用债收益率开始上行。在这个过程中,等级利差开始收窄,一方面是因为中高等级信用债流动性较好,先于低等级信用债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投资者为了追求收益,不断信用下沉。此外,一系列鼓励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也有所帮助,带动等级利差下行。 3-4月,虽然中高等级的信用债更受青睐,等级利差走阔,但由于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使得高收益债[1]市场规模相对较低。截至4月底,高收益债数量为354只,存量余额为3159.79亿元。 5月以来,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经济基本面有所企稳,叠加资金面边际收紧,信用债收益率快速回升,从而带动高收益债市场规模扩大,截至9月18日,高收益债存量余额和数量分别为5398.75亿元、586只。 2. 高收益债近况如何? 对于高收益债券样本的选取,本文以剩余期限大于90日,且中债到期收益率大于8%的公募信用债作为高收益债券,剔除部分无评级和无行业分类的68只债券后,共得到518只债券,222家发债主体,存量债余额为4497.95亿元。债券余额集中度尚可,余额100亿元以上的主体有7家,前五大发债主体分别是恒大地产、富力地产、国信控股、海南航空、南山集团。 高收益债券收益率集中于8%-9%及14%以上。其中,8%-9%收益率债券余额为1418.10亿元,占存量高收益债的31.53%,14%以上收益率债券余额为1495.38亿元,占存量高收益债的33.25%。收益率的1/4分位、1/2分位和3/4分位分别为8.41%、9.90%和15.21%。 9月高收益债成交量和债券余额两者基本成正相关,9%-9.5%之间的高收益债9月成交量相对较大主要系都江堰新城建设成交较高所致。 受益于疫情后积极的货币政策,市场整体融资环境较为宽松,高收益债券收益率分化明显,宽信用带来的优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打开,发债主体信用资质尚可的债券收益率可能会下降到8%以下,而部分企业经营出现较大困难,市场较为担忧,债券收益率高企不下。 从收益率变动情况看,发债主体为民企的高收益债下行幅度更大。2020年7月17日至2020年9月18日期间,共有272只债券收益率下行,其中184只债券收益率下行10BP至30BP,月内成交量为22.29亿元。其中,下行10-30BP区间的民企和国企债券数量基本相当,分别为70只和96只;而下行30-70BP区间国企债券(2只)明显低于民企债券数量(11只)。行业方面,房地产、建筑装饰、医药生物和商业贸易行业是收益率下行较多的行业。 高收益债券发债主体中,国企的发债余额和主体数量略大于民企。国企和民企债券余额分别为2083.19亿元和1590.67亿元,占比46.31%和35.36%。一般而言,国有企业特别是城投平台的抗风险能力高于民企,相对而言风险溢价收益率会低于民企,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机场、航空公司(基本都是国企)整体经营情况较差,信用资质有所恶化,债券收益率也相应较高。 高收益债主体评级分布较为均匀,AAA、AA+和AA及以下高收益债余额分别为1744.51亿元、1341.83亿元、1411.61亿元,高评级主体中恒大地产、富力地产、海航今年经营压力较大,市场担忧程度较高,存量高收益债余额较大。 而高收益债主体的隐含评级集中于AA-和A+级,相比外部评级采用发行人付费方式和注重违约风险,隐含评级还考虑了债券期限等因素,能更真实反映投资者对主体实际资质的认可度。隐含评级为AA-和A+级债券余额分别为1647.43亿元、1517.29亿元,占存量高收益债总额的36.63%、33.73%。 隐含评级AA-级可用于表示在高收益债券中主体资质相对较好的个券。在隐含评级为AA-级的323家发债主体中,国企有103家,民企有78家,市场对民企的信用风险态度相对比较保守。在国企债券中,是否有担保以及担保人企业属性均是影响收益率变动的重要因素。在21只有担保债券中,除了4只新发债券收益率上行外,其余有担保的AA-级债券近两月收益率均下行。其中,建筑装饰行业的城投债券较为受市场欢迎。 民企信用风险考量因素较多,我们仍将隐含评级作为市场对其信用风险水平认定并将其作为筛选前提。在隐含评级为AA-级债券中,我们发现除了具有国资背景担保人的民企债券比较受市场欢迎外,行业景气度回升、具有重资产或者资产质量较好的券种收益率下行空间更大。 最后从行业分布上看,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综合、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非银金融行业高收益债余额较大,总计3505.82亿元,占全部存量高收益债的77.94%。9月成交量5亿元以上的高收益债券中,综合行业表现较好,平均收益率下行约37.77BP,成交7.94亿元。房地产、建筑装饰、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行业受疫情影响,整体收益率上行。 3. 小结 3-4月,虽然中高等级的信用债更受青睐,等级利差走阔,但由于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使得高收益债市场规模相对较低。截至4月底,高收益债数量为354只,存量余额为3159.79亿元。 5月以来,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经济基本面有所企稳,叠加资金面边际收紧,信用债收益率快速回升,从而带动高收益债市场规模扩大,截至9月18日,高收益债存量余额和数量分别为5398.75亿元、586只。 从目前看,逐渐回升的经济基本面以及紧平衡的资金面意味着寻求资本利得的空间较为有限。从央行的操作行为来看,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的意图较为明确,因此尚未转为全面防守,票息策略仍然占优,寻求优质品种适度下沉。 [1] 本文将中债到期收益率超过8%的公募信用债定义成高收益债。 二、一级市场发行情况:净融资额大幅增加 1.信用债发行整体情况 本周信用债整体净融资额较上周大幅增加。分券种看,中票和企业债周净融资转负为正,短融和定向工具周净融资依旧为负但负值减小,公司债周净融资持续增加。 同业存单本周发行5342.60亿元,净融资额为987亿元。同存发行利率方面,6个月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本周发行利率均值分别为2.99%、3.16%、3.14%,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利率均有小幅上升。 信用债发行利率分化:AAA、AA+评级中短期票据和AA+评级公司债券发行利率分别上行26.36bps、46.53bps和24.42bps,AA评级中短期票据、AA和AAA评级公司债发行利率分别下行146.33bps、14.63bps和47.23bps。 2.产业债发行详情 本周产业债共发行新券248只,其中公司债最多,发行额为1208.7亿元,占比44.48%;主体AAA评级的数量最多,发行额为1847.9亿元,占比68%;发行主体为地方国企的发行额最大为1660.6亿元,占比61.11%。新发产业债中非金融行业主要有建筑装饰、综合和公共事业等。 3.城投债发行详情 本周城投债共发行新券37只,其中AAA评级发行最多,发行总额为169亿元,约占比61.59%;从券种分布来看,短期融资券发行最多,发行总额127.4亿元,占比46.43%;行政级别为省及省会的城投债发行总额158亿元,占比约57.58%;至于所在省份(直辖市),江苏省、云南省和山东省发行最多,分别发行109亿元、27亿元和25亿元。 三、二级市场成交情况:信用债成交量减少,信用利差分化 1.每周成交情况 本周信用债成交总量减少。分券种看,相对上周,中期票据日均成交量大幅减少,下降幅度为40.09亿元;企业债、公司债和短期融资券日均成交量均上升,增幅分别为2.11亿元、4.99亿元和32.77亿元。 2.债券市场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有1家公司主体评级上调。 3.二级市场信用利差情况 本周各评级、期限的利差分化:,1年期各评级利差平均收窄3.98bps,3年期和5年期各评级利差平均走阔6.12bps和6.38bps。目前AAA、AA+、AA和AA-评级的各期限利差所处的历史分位数在7%-67%之间。短融收益率与1年期同评级同存收益率相比平均高16.36bps,两者差距较上周维持为正且大幅减小。 4.产业债行业利差情况 我们对每周五各行业的存量信用债进行筛选,最新一日(2020.9.18)经筛选共有1058只个券,72.02%债项为AAA级,行业以公用事业、煤炭开采、房地产开发和交通运输为主。评级与行业的分布如下所示。 各评级行业利差分化。AAA、AA+分别走阔1.40bps、1.29bps,AA级利差则收窄3.37bps;各行业中煤炭开采有色金属和化工的行业利差居于前位。 AAA级各行业的利差在41~128bps之间,其中煤炭开采利差最大,达到128bps。与上周相比,各行业利差走阔,平均增幅为1.40bps。 AA+级各行业的利差在77~419bps之间[3],其中有色金属的利差最高,为419bps;与上周相比,各行业利差多数走阔,整体平均增幅为1.29ps。其中,增幅较大的房地产开发和有色金属行业,利差分别走阔23.16bps和16.79bps。 AA级的各行业利差在149~311bps之间[4];与上周相比,AA级各行业的利差总体收窄,平均降幅为3.37bps。其中,化工行业降幅较大,缩窄36.13bps。 5.城投中票曲线比价 比较城投与中票的收益率曲线,本周两者的收益率差异基本在-8.22bps至3.78bps之间波动。AAA评级的城投债与对应中票收益率之间维持正向差异但且正向差异小幅增加,AA+评级和AA评级的城投债与对应中票收益率之间的差异持续为负。 [2] 历史分位数从2012年开始计算。各单元格中第一个数为绝对数,第二个为较上周的变化数。 [3] AA+级水泥制造行业利差样本券不足4只,代表性不足,因此不纳入讨论。 [4] AA级有色金属、煤炭开采、钢铁和水泥制造行业利差样本券不足4只,代表性不足,因此不纳入讨论。 四、风险提示 1. 疫情扩散超预期;2. 政策超预期;3. 信用风险事件增加,或导致避险情绪上升,信用利差大幅上行。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