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牛尾”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非典型“牛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关于“牛尾”的担忧卷土重来。随着疫情缓释后复工复产的推进,经济基本面在边际上出现回暖(高频监测体系中,利空指标数量自3月以来首次占优),债市也随即迎来调整,2020年疫后“牛熊反转”的阴霾仍在,市场关于“牛尾”已至的担忧也始终萦绕。核心矛盾聚焦在两点:一是长端的赔率,二是短端的位置。从长端看,比价已经不占优势;从短端看,与政策利率偏离过大,存在均值回归压力。 当前环境与典型“牛尾”期仍有明显差异。虽然“牛尾”迹象正在逐渐显露,但“赔率”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其他资产价格的波动而发生调整;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偏离,从持续时间上看,也刚刚接近历史中位值,考虑到当前罕见的基本面压力,也不能排除本轮宽松在时间上超过往常的可能性。从另一些视角看,当前市场与典型“牛尾”存在区别。 宏观上,外需周期与以往牛市末期不同。本轮中美周期错位,国内经济的疫情冲击最坏阶段或已过去,但海外需求还处于见顶回落的过程中,且空间不小。5月全球制造业PMI读数52.4,同比还在57.6%的高位。历史上的几次牛尾阶段,对应全球制造业PMI均已经到达底部位置,后续全球经济的共振向上更容易引发国内债市形成牛尾的拐点。而当前不具备这一外部环境。 微观上,交易未见明显过热。通常在牛尾附近可以观察到较多的过热指标。比较典型的是市场会出现一个快速的拉久期过程,长债、超长债和利率债的换手率也容易走高。但近期市场行为在交易短多长空的逻辑,配置需求旺盛,长端交易意愿一般。这与历史上的牛尾附近交易特征有比较大的区别。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虽然长端赔率和短端位置上与以往“牛市末期”较为相似,但考虑到当前基本面环境的特殊性,并不能简单推演出利率即将面临类似2020年疫后反转的结论。从外需周期和微观交易看,目前仍是“非典型”牛尾期,对于后续利率走势仍需动态判断,核心关注:一是国内逆周期政策能否推动有效信贷投放,二是长端交易拥挤度是否提升至高位,若缺乏相关证据,债市暂无反转之虞。 #风险提示:国内复工进展,外需变化,资金面波动 正文 【策略思考:非典型“牛尾”】 关于“牛尾”的担忧卷土重来。随着疫情缓释后复工复产的推进,经济基本面在边际上出现回暖(高频监测体系中,利空指标数量自3月以来首次占优),债市也随即迎来调整,2020年疫后“牛熊反转”的阴霾仍在,市场关于“牛尾”已至的担忧也始终萦绕。核心矛盾聚焦在两点:一是长端的赔率,二是短端的位置。 1、长端:进入“低赔率”区间 相对于贷款和权益比价,长端进入低赔率区间。从股债收益差来看,长端债券的估值收益率相对于股息率来说,性价比已经进入偏低的区间。债券收益率-股息率的利差接近均值-2倍标准差的走廊底部位置。从债券相对于贷款的性价比来说,也处于21年以来的低位。 2、短端:存在均值回归压力 近两个月资金面持续宽裕。短端资金利率与短端政策利率的偏离幅度很大,历史上看仅次于2020年上半年,利差均值回归压力显而易见。一种可能是政策利率顺势下调,另一种可能是资金利率在经济修复和实体融资需求回升、利率债供给等压力下向政策利率靠拢。 5月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6320亿。1-5月,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2.03万亿。5月底国常会再次重申,确保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目前6月各地已披露的发行计划就已经超过6000亿,预计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约1万亿左右。 再者北京、上海复工推进下,实体融资需求有边际修复的倾向。实体融资需求恢复的过程中,容易推升资金利率。当前社融存量同比还在低位徘徊,4 月社融增速同比下行0.3 个百分点至10.2%,后续5-6月可能触底小幅回升。 当前环境与典型“牛尾”期仍有明显差异。虽然“牛尾”迹象正在逐渐显露,但“赔率”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其他资产价格的波动而发生调整;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偏离,从持续时间上看,也刚刚接近历史中位值,考虑到当前罕见的基本面压力,也不能排除本轮宽松在时间上超过往常的可能性。从另一些视角看,当前市场与典型“牛尾”存在区别。 ①宏观上,外需周期与以往牛市末期不同。 中美周期错位,外需还在见顶回落。本轮中美周期错位,国内经济的疫情冲击最坏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海外需求还处于见顶回落的过程中,且下行空间不小。5月全球制造业PMI读数52.4,同比57.6%,且回落空间很大。历史上的几次牛尾阶段,对应的全球制造业PMI均已经到达底部位置,例如2012年8月全球PMI读数48.1,2016年5月读数50,2020年4月读数39.6,后续全球经济的共振向上更容易引发国内债市形成牛尾的拐点。而当前不具备这一外部环境。 国内出口下半年还将承压。对应到国内的出口,近期在复工的推动下,会先经历一个修复期。5月新出口订单环比改善4.6至46.2。6月预计环比继续修复。但后续出口还将主要取决于外需的变化,外需在走弱过程中,下半年出口还会面临一轮承压的过程。 ②微观上,交易未见明显过热。 通常在牛尾附近可以观察到较多的过热指标。比较典型的是市场会出现一个快速的拉久期过程,长债、超长债和利率债的换手率也容易走高。但近期市场行为在交易短多长空的逻辑,配置需求旺盛,长端交易意愿一般。这与历史上的牛尾附近交易特征有比较大的区别。 具体看,当前长债的交易热度不算太高。今年以来10年期及以上的现券成交占总成交的比例为33.4%。其中,5月份的10年期及以上成交占比为31%。今年各月长期债券成交占比均未超过去年8月的阶段性高位(40%)。而历史上的牛尾附近,一般会出现长债成交占比创新高的月份:例如2006年11月、2010年4月、2012年12月、2016年8月、2020年2月。 另一个观察维度是利率债的换手率也未突破前高。今年1-5月利率债(国债+政金债)换手率为26.8%,其中5月换手率25.8%。换手率也未突破去年8月的高点。对应几次牛尾附近:2012年8月、2016年8月、2020年4月都出现了利率债换手率创过去一年新高的情况。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虽然长端赔率和短端位置上与以往“牛市末期”较为相似,但考虑到当前基本面环境的特殊性,并不能简单推演出利率即将面临类似2020年疫后反转的结论。从外需周期和微观交易看,目前仍是“非典型”牛尾期,对于后续利率走势仍需动态判断,核心关注:一是国内逆周期政策能否推动有效信贷投放,二是长端交易拥挤度是否提升至高位,若缺乏相关证据,债市暂无反转之虞。 【交易复盘:曲线整体上移】 资金面平稳跨月。本周,共有400亿逆回购到期,央行每日开展100亿逆回购操作,7天期逆回购零净投放。政府债发行缴款规模为3428亿,其中国债204亿、地方债3224亿。截至本周四(6月2日),DR001和DR007品种分别加权于1.42%和1.63%,较前期分别上行5BP、9BP。 下周资金面压力不大。下周一至周五每日均有100亿逆回购到期。下周政府债发行缴款规模为2881亿,其中国债1040亿,地方债1841亿,政府债到期2436亿,净缴款压力不大。 各期限收益率均上行。从现券收益率看,各期限品种收益率较上周均上行。5-7年期领跌,具体来看,1Y国债收益率上行4bp、3Y国债收益率上行5bp、5Y国债收益率上行9bp、7Y国债收益率上行8bp、10Y国债收益率上行6bp。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和隔夜成交量较上周小幅回落,周均成交量分别为5.17万亿、4.48万亿。截至本周四(6月2日),10Y国债收益率报2.76%,较前期上行6个BP;1Y国债收益率报1.96%,较前期上行4个BP;10-1Y期限利差自78个BP走阔至80个BP。 农村金融机构为利率债主要买盘,券商及股份行为主要卖盘。本周现券收益率全面上行,结合个券成交明细来看:①国债新券:农村金融机构为本周主要买盘,周内净买入规模为98.0亿元;证券公司为本周主要卖盘,净卖出131.1亿,股份行是本周第二大卖盘,周内净卖出56.7亿元。②国债老券:农村金融机构为本周主要买盘,周内大额净买入167.4亿元;证券公司为本周主要卖盘,周内净卖出规模为92.1亿元。③政金债新券:农村金融机构为本周主要买盘,周内净买入规模为329.9亿元;股份行延续2月初以来的净卖出行为,为本周主要卖盘,周内净卖出118.3亿元。④政金债老券:农村金融机构为本周主要买盘,周内净买入规模382.4亿元;股份行为本周主要卖盘,周内净卖出208.5亿元。 公募基金久期下降。本周(5月30日至6月2日),公募基金久期下降0.09至2.45。机构分歧程度低位续降,招商久期分歧指数下降0.04至0.44。其余机构久期以上行为主。5月30日至6月2日,证券公司的久期上行0.16至4.07;保险久期下行0.01至10.94;银行久期上行0.09至4.67;信托久期上行0.03至2.68;境外机构久期上行0.35至4.34。 利率同步指标以“利好”为主(6/10)。本周(5月30日至6月5日),利率十大同步指标释放的信号以“利好”为主,占比6/10,较上周的变化是:水泥价格同比、美元指数及铜金比发出“利空”信号。 具体地:①挖掘机销量同比(6MMA)为-32.5%,低于前值-29.7%,属性“利好”;②水泥价格同比为3.5%,高于前值3.3%,属性“利空”;③重点企业粗钢产量同比(6MMA)为-7.5%,高于前值-9.9%,属性“利空”;④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为-29.8%,低于前值-27.4%,属性“利好”;⑤铁矿石港口库存为1.4亿吨,低于前值1.5亿吨,属性“利好”;⑥PMI同比为-2.6%,低于前值-1.2%,属性“利好”;⑦信用周期为6.7%,高于前值4.0%,属性“利好”;⑧票据融资为11.2万亿,高于前值10.7万亿,属性“利好”;⑨美元指数为102.2,低于前值103.1,属性“利空”;⑩铜金比为24.0,高于前值23.0,属性“利空”。
摘要 关于“牛尾”的担忧卷土重来。随着疫情缓释后复工复产的推进,经济基本面在边际上出现回暖(高频监测体系中,利空指标数量自3月以来首次占优),债市也随即迎来调整,2020年疫后“牛熊反转”的阴霾仍在,市场关于“牛尾”已至的担忧也始终萦绕。核心矛盾聚焦在两点:一是长端的赔率,二是短端的位置。从长端看,比价已经不占优势;从短端看,与政策利率偏离过大,存在均值回归压力。 当前环境与典型“牛尾”期仍有明显差异。虽然“牛尾”迹象正在逐渐显露,但“赔率”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其他资产价格的波动而发生调整;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偏离,从持续时间上看,也刚刚接近历史中位值,考虑到当前罕见的基本面压力,也不能排除本轮宽松在时间上超过往常的可能性。从另一些视角看,当前市场与典型“牛尾”存在区别。 宏观上,外需周期与以往牛市末期不同。本轮中美周期错位,国内经济的疫情冲击最坏阶段或已过去,但海外需求还处于见顶回落的过程中,且空间不小。5月全球制造业PMI读数52.4,同比还在57.6%的高位。历史上的几次牛尾阶段,对应全球制造业PMI均已经到达底部位置,后续全球经济的共振向上更容易引发国内债市形成牛尾的拐点。而当前不具备这一外部环境。 微观上,交易未见明显过热。通常在牛尾附近可以观察到较多的过热指标。比较典型的是市场会出现一个快速的拉久期过程,长债、超长债和利率债的换手率也容易走高。但近期市场行为在交易短多长空的逻辑,配置需求旺盛,长端交易意愿一般。这与历史上的牛尾附近交易特征有比较大的区别。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虽然长端赔率和短端位置上与以往“牛市末期”较为相似,但考虑到当前基本面环境的特殊性,并不能简单推演出利率即将面临类似2020年疫后反转的结论。从外需周期和微观交易看,目前仍是“非典型”牛尾期,对于后续利率走势仍需动态判断,核心关注:一是国内逆周期政策能否推动有效信贷投放,二是长端交易拥挤度是否提升至高位,若缺乏相关证据,债市暂无反转之虞。 #风险提示:国内复工进展,外需变化,资金面波动 正文 【策略思考:非典型“牛尾”】 关于“牛尾”的担忧卷土重来。随着疫情缓释后复工复产的推进,经济基本面在边际上出现回暖(高频监测体系中,利空指标数量自3月以来首次占优),债市也随即迎来调整,2020年疫后“牛熊反转”的阴霾仍在,市场关于“牛尾”已至的担忧也始终萦绕。核心矛盾聚焦在两点:一是长端的赔率,二是短端的位置。 1、长端:进入“低赔率”区间 相对于贷款和权益比价,长端进入低赔率区间。从股债收益差来看,长端债券的估值收益率相对于股息率来说,性价比已经进入偏低的区间。债券收益率-股息率的利差接近均值-2倍标准差的走廊底部位置。从债券相对于贷款的性价比来说,也处于21年以来的低位。 2、短端:存在均值回归压力 近两个月资金面持续宽裕。短端资金利率与短端政策利率的偏离幅度很大,历史上看仅次于2020年上半年,利差均值回归压力显而易见。一种可能是政策利率顺势下调,另一种可能是资金利率在经济修复和实体融资需求回升、利率债供给等压力下向政策利率靠拢。 5月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6320亿。1-5月,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2.03万亿。5月底国常会再次重申,确保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目前6月各地已披露的发行计划就已经超过6000亿,预计6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约1万亿左右。 再者北京、上海复工推进下,实体融资需求有边际修复的倾向。实体融资需求恢复的过程中,容易推升资金利率。当前社融存量同比还在低位徘徊,4 月社融增速同比下行0.3 个百分点至10.2%,后续5-6月可能触底小幅回升。 当前环境与典型“牛尾”期仍有明显差异。虽然“牛尾”迹象正在逐渐显露,但“赔率”常常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其他资产价格的波动而发生调整;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偏离,从持续时间上看,也刚刚接近历史中位值,考虑到当前罕见的基本面压力,也不能排除本轮宽松在时间上超过往常的可能性。从另一些视角看,当前市场与典型“牛尾”存在区别。 ①宏观上,外需周期与以往牛市末期不同。 中美周期错位,外需还在见顶回落。本轮中美周期错位,国内经济的疫情冲击最坏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海外需求还处于见顶回落的过程中,且下行空间不小。5月全球制造业PMI读数52.4,同比57.6%,且回落空间很大。历史上的几次牛尾阶段,对应的全球制造业PMI均已经到达底部位置,例如2012年8月全球PMI读数48.1,2016年5月读数50,2020年4月读数39.6,后续全球经济的共振向上更容易引发国内债市形成牛尾的拐点。而当前不具备这一外部环境。 国内出口下半年还将承压。对应到国内的出口,近期在复工的推动下,会先经历一个修复期。5月新出口订单环比改善4.6至46.2。6月预计环比继续修复。但后续出口还将主要取决于外需的变化,外需在走弱过程中,下半年出口还会面临一轮承压的过程。 ②微观上,交易未见明显过热。 通常在牛尾附近可以观察到较多的过热指标。比较典型的是市场会出现一个快速的拉久期过程,长债、超长债和利率债的换手率也容易走高。但近期市场行为在交易短多长空的逻辑,配置需求旺盛,长端交易意愿一般。这与历史上的牛尾附近交易特征有比较大的区别。 具体看,当前长债的交易热度不算太高。今年以来10年期及以上的现券成交占总成交的比例为33.4%。其中,5月份的10年期及以上成交占比为31%。今年各月长期债券成交占比均未超过去年8月的阶段性高位(40%)。而历史上的牛尾附近,一般会出现长债成交占比创新高的月份:例如2006年11月、2010年4月、2012年12月、2016年8月、2020年2月。 另一个观察维度是利率债的换手率也未突破前高。今年1-5月利率债(国债+政金债)换手率为26.8%,其中5月换手率25.8%。换手率也未突破去年8月的高点。对应几次牛尾附近:2012年8月、2016年8月、2020年4月都出现了利率债换手率创过去一年新高的情况。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虽然长端赔率和短端位置上与以往“牛市末期”较为相似,但考虑到当前基本面环境的特殊性,并不能简单推演出利率即将面临类似2020年疫后反转的结论。从外需周期和微观交易看,目前仍是“非典型”牛尾期,对于后续利率走势仍需动态判断,核心关注:一是国内逆周期政策能否推动有效信贷投放,二是长端交易拥挤度是否提升至高位,若缺乏相关证据,债市暂无反转之虞。 【交易复盘:曲线整体上移】 资金面平稳跨月。本周,共有400亿逆回购到期,央行每日开展100亿逆回购操作,7天期逆回购零净投放。政府债发行缴款规模为3428亿,其中国债204亿、地方债3224亿。截至本周四(6月2日),DR001和DR007品种分别加权于1.42%和1.63%,较前期分别上行5BP、9BP。 下周资金面压力不大。下周一至周五每日均有100亿逆回购到期。下周政府债发行缴款规模为2881亿,其中国债1040亿,地方债1841亿,政府债到期2436亿,净缴款压力不大。 各期限收益率均上行。从现券收益率看,各期限品种收益率较上周均上行。5-7年期领跌,具体来看,1Y国债收益率上行4bp、3Y国债收益率上行5bp、5Y国债收益率上行9bp、7Y国债收益率上行8bp、10Y国债收益率上行6bp。本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和隔夜成交量较上周小幅回落,周均成交量分别为5.17万亿、4.48万亿。截至本周四(6月2日),10Y国债收益率报2.76%,较前期上行6个BP;1Y国债收益率报1.96%,较前期上行4个BP;10-1Y期限利差自78个BP走阔至80个BP。 农村金融机构为利率债主要买盘,券商及股份行为主要卖盘。本周现券收益率全面上行,结合个券成交明细来看:①国债新券:农村金融机构为本周主要买盘,周内净买入规模为98.0亿元;证券公司为本周主要卖盘,净卖出131.1亿,股份行是本周第二大卖盘,周内净卖出56.7亿元。②国债老券:农村金融机构为本周主要买盘,周内大额净买入167.4亿元;证券公司为本周主要卖盘,周内净卖出规模为92.1亿元。③政金债新券:农村金融机构为本周主要买盘,周内净买入规模为329.9亿元;股份行延续2月初以来的净卖出行为,为本周主要卖盘,周内净卖出118.3亿元。④政金债老券:农村金融机构为本周主要买盘,周内净买入规模382.4亿元;股份行为本周主要卖盘,周内净卖出208.5亿元。 公募基金久期下降。本周(5月30日至6月2日),公募基金久期下降0.09至2.45。机构分歧程度低位续降,招商久期分歧指数下降0.04至0.44。其余机构久期以上行为主。5月30日至6月2日,证券公司的久期上行0.16至4.07;保险久期下行0.01至10.94;银行久期上行0.09至4.67;信托久期上行0.03至2.68;境外机构久期上行0.35至4.34。 利率同步指标以“利好”为主(6/10)。本周(5月30日至6月5日),利率十大同步指标释放的信号以“利好”为主,占比6/10,较上周的变化是:水泥价格同比、美元指数及铜金比发出“利空”信号。 具体地:①挖掘机销量同比(6MMA)为-32.5%,低于前值-29.7%,属性“利好”;②水泥价格同比为3.5%,高于前值3.3%,属性“利空”;③重点企业粗钢产量同比(6MMA)为-7.5%,高于前值-9.9%,属性“利空”;④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为-29.8%,低于前值-27.4%,属性“利好”;⑤铁矿石港口库存为1.4亿吨,低于前值1.5亿吨,属性“利好”;⑥PMI同比为-2.6%,低于前值-1.2%,属性“利好”;⑦信用周期为6.7%,高于前值4.0%,属性“利好”;⑧票据融资为11.2万亿,高于前值10.7万亿,属性“利好”;⑨美元指数为102.2,低于前值103.1,属性“利空”;⑩铜金比为24.0,高于前值23.0,属性“利空”。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