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投影显示技术发展推动车载HUD兴起

华创家电·双周报丨投影显示技术发展推动车载HUD兴起

作者:微信公众号【一超家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家电·双周报丨投影显示技术发展推动车载HUD兴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家电朔望谈: 投影设备过去一直被应用到家用和商用领域,近年来随着光源技术的发展,显像投影技术越来越智能和高级,开始频繁地投入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使用,在产业链下游衍生出车载显示等业务。HUD作为车载显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其前景和未来产品更新与投影技术的发展直接相关,这也是家电投影行业非常关心的应用方向。本篇周报通过研究借助投影技术发展起来的车载HUD产品,梳理HUD产品的产业链情况,总结车载HUD市场规模等情况和市场内参与企业的发展动向。 车载HUD作为新兴技术,当前行业规模尚小但增势迅猛。车载HUD即汽车抬头显示,是将时速、导航等行车重要信息通过投影形式,显示到汽车挡风玻璃上的新兴技术,使驾驶员不需要低头就可以看到汽车行驶状况,提高行车的安全性。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国内前装HUD市场规模达18.3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31.6%,2021年新车搭载HUD上险量为116.72万辆。,其中主要以W-HUD类型为主,占比90%。随着AR-HUD的安装量提升,受其技术成本高的影响,HUD产品整体均价有所上升。但行业渗透率尚低,2021年我国新车前装HUD渗透率为5.4%。 当前搭载HUD主要为中高档、智能化汽车。目前市面上配置HUD的车型主要以中高档汽车为主,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1年丰田、哈弗、别克等品牌汽车的HUD标配量最高,分别为30.6、16.3、12.8万台,品牌搭载率大约为20%。按供应商来看,2021年度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HUD(W/AR)的供应商中,按标配搭载量排名依次为电装、华阳、怡利电子等厂商。 光峰科技作为产业链上游,凭借激光显示技术优势,切入智能座舱投显赛道拓展远期增量。作为HUD产业链的上游,运用激光技术,提供光源模组等部件的生产。2021年华为官宣光峰科技成为华为汽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并且华为最新座舱的DEMO车中已部署了光峰科技的车顶天幕。2022年4月光峰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取得 IATF 16949:201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表明公司的车载激光投影技术符合官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公司承接新订单、拓展车载激光业务形成积极推动作用。 本期板块表现: 本期(2022年5月23日-2022年6月3日)沪深300指数上涨0.3%,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下跌2.7%,跑输沪深300指数3.0pcts,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26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4.4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20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原材料价格: 大家电主要原材料螺纹钢价格本期上升,铝价格下降、铜价格上升。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情况分别为: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2.65%;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1.52%;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0.33%;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5.65%。液晶面板5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4、4、10、23美元/片,跌幅分别为-10.53%,-5.97%,-9.52%,-13.53%。 投资策略: 近年来投影显示技术迭代迅速,光源以及光机技术进步有望推动下游车载显示向成熟化发展。其中车载HUD作为新兴技术,当前行业规模尚小但增势迅猛,各企业积极开发车载投影应用,建议持续关注具备激光显示技术优势的光峰科技。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发展进度低于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正文内容 一、投影显示技术发展推动车载HUD兴起 投影设备过去一直被应用到家用和商用领域,近年来随着光源技术的发展,显像投影技术越来越智能和高级,开始频繁地投入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使用,在产业链下游衍生出车载显示等业务。HUD(抬头显示)作为车载显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其前景和未来产品更新与投影技术的发展直接相关,这也是家电投影行业非常关心的应用方向。因此本次周报通过研究借助投影技术发展起来的车载HUD产品,梳理HUD产品的产业链情况,总结车载 HUD市场规模等情况和市场内参与企业的发展动向。 (一)车载HUD发展历程及应用技术 车载HUD即汽车抬头显示,是将时速、导航等行车重要信息通过投影形式,显示到汽车挡风玻璃上,使驾驶员不需要低头就可以看到汽车行驶状况,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车载HUD的兴起,源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出于汽车行驶安全性、智能性的需要。作为辅助驾驶的配置,它的发展是由辅助驾驶向自动驾驶转型的趋势。 当前主流的车载HUD技术类型主要分为C-HUD、W-HUD、AR-HUD三种类型: C-HUD的投影形式是通过仪表盘上方的半透明树脂玻璃进行成像,投影范围比较小,内容较少且简单,存在着镜片和玻璃色差,已经逐步退出市场。 W-HUD是通过光学投影的原理,将行车信息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投影范围较大,内容较多,图像更加清晰明亮,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车载HUD基本为W-HUD形式。 AR-HUD增强了汽车投影与现实路况的互动性,融合实景和车载功能,将虚拟导航信息叠加到实际行驶道路上,直接高效地获取道路信息。投影质量高,研发难度较大,W-HUD和AR-HUD成像都采用了TFT或DLP等技术。 目前运用在 HUD 上的图像生成技术主要是TFT技术和DLP技术: TFT(TFT-LCD)目前是HUD行业中最常见的技术,其工作原理是LCD被背后光源照亮后,通过集成在LCD面板每个像素点背后的薄膜晶体管驱动液晶分子旋转改变光源偏振状态,从而呈现不同的明暗灰度,再通过RGB滤色片呈现彩色图像。 TFT技术的优点:方案成熟,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高响应速度、高对比度地显示图像信息。缺点:光线为偏振光,驾驶员佩戴太阳镜时会出现偏振光情况;光效低,产品亮度低。市场主流供应商有:京东方、JDI等,基本上大部分HUD厂商都有开发基于TFT技术的AR-HUD。 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采用TI的DMD芯片(数字微镜芯片),通过集成数十万个超微型镜片的DMD,可将强光源经过数字系统计算反射后投影出来。 DLP技术的优点:投影通过RGB LED或激光产生的光源直接成像,不存在偏振光情况,看到的图像更加明亮清晰;能够有效地解决太阳光倒灌的问题。缺点:成本相对较高,有图像对位、清晰度、锐度、重影、失真等问题。 (二)HUD市场现状:发展势头迅速,AR-HUD类型或成主流 1、市场规模 国内车载HUD市场规模尚小但增速迅猛。2021年国内前装HUD市场规模达18.3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31.6%,目前HUD产品主要以W-HUD模式为主,占比近90%。随着AR-HUD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可实现效果预计将不断改进,HUD市场有望进入快速增长期。 当前车载HUD前装渗透率较低,但近年来整体均价提升明显。2021年度中国市场乘用车(不含进出口)新车搭载HUD前装量为116.72万辆,同比增长101.2%。价格方面,随着AR-HUD的安装量提升,受其技术成本高的影响,HUD产品整体均价有所上升,2021年国内前装HUD均价为1568.1元/台。但行业当前渗透率仍然较低,2021年我国前装HUD渗透率为5.4%,同比增长2.5pct,主要应用于高端化、智能化车型中。 2、驱动原因 HUD是车载显示中重要的业务分支,它的快速增长是现代汽车驾驶舱电子设备技术进步和自动驾驶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近年来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不断渗透,为了顺应自动驾驶的顺潮,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技术不断地更新。车载HUD作为ADAS功能的一个重要装置,智能座舱发展趋势下重要的信息显示装置,其开发和搭载率也逐渐升高。 随着自主品牌汽车的价格和配置体系愈发成熟,HUD产品开始被众多车型投入使用,目前的HUD产品主要搭载于中高端车型。C-HUD由于显示效果一般,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容易对驾驶员和乘客产生二次伤害,已经逐渐被替代。市面上的HUD产品W-HUD类型为主,按照目前的趋势,未来几年W-HUD仍然是市场主流,并不断由中高端车型向低端车型过渡。但是随着成像技术和光源技术的升级,AR-HUD借助AR技术,可以展示更具体的行车信息和清晰的驾驶影响,可能成为HUD产品发展的最终方向。 3、产业链情况 HUD的产业链上游为影像源和光学镜面等核心部件的生产,中游为加工元件并生产HUD产品,下游应用于整车厂商和后装市场。 上游:HUD上游的核心零件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成像部分(影像源)和投影部分(光学镜面、玻璃等)两部件,软件包括地图、导航等功能。其中影像源(包括LED光源、投影芯片和显示器等)作为上游最核心的板块,占HUD总成本的50%。 中游:上游生产的核心部件经过中游HUD厂商的再造,生产出C-HUD、W-HUD、AR-HUD三种HUD类型。随着投影技术的发展,C-HUD产品逐渐减少,最终可能被W-HUD和AR-HUD完全替代。 2021年度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HUD(W/AR)标配搭载量排名依次为电装、华阳、怡利电子、大陆集团等。其中,在2021年AR-HUD产品市场,LG的市场份额排在首位。 下游:HUD下游的产业是汽车制造业,目前市面上配置HUD的车型主要以中高档汽车为主,其中2021年丰田、哈弗、别克品牌的HUD标配量最高,但因其整体汽车出货量大,品牌搭载率仅约20%。从单品牌HUD搭载率看,红旗品牌的HUD搭载率最高,为45.72%。 (三)重点关注企业 1、光峰科技 光峰科技业务范围主要是特有的激光显示核心器件和整机产品的研发,其核心技术即激光与荧光混合的ALPD?技术。过去光峰的经营范围以商用和家用投影为主,随着技术的完善和车载投影市场发展,公司开始将ALPD?技术运用到车载激光显示等领域。 光峰科技基于激光显示技术优势,切入智能座舱投投显赛道拓展远期增量。作为HUD产业链的上游,运用激光技术,提供光源模组等部件的生产。激光光有具有亮度/光效更高,寿命更长等优势,但由于价格较高和普及程度低,在HUD光源的应用上不如LED光源广泛。光峰科技认为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定价下降,车载场景下激光光源的适配性远高于LED等其他光源。 车载显示包括HUD、车窗投显、中控仪表盘等汽车内多个显示应用场景,除用于HUD产品上的激光光源外,光峰还在积极开拓车窗显示业务。2021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上宣布光峰科技为汽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并且华为最新座舱的DEMO车中已部署了光峰科技的车顶天幕。 2022年4月17日,光峰科技披露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取得 IATF 16949:201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ATF 16949是由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颁布并得到国际标准组织(ISO)认可的主要规范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的质量管理体系。光峰科技通过该体系的认证表明公司的车载激光投影技术符合官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公司拓展车载激光业务起着积极作用。 2、华阳集团 华阳集团作为中国汽车电装的头部企业,主要业务包括汽车电子板块、精密压铸板块、精密电子板块、LED照明板块四部分,其中汽车电子板块产品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区域,涵盖导航、液晶仪表、HUD、自动泊车系统等。 公司于2012年布局HUD项目,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规模和技术优势,目前已形成涵盖光学、软件、结构及电子等多学科的HUD研发技术团队,并且具备量产C-HUD、W-HUD和AR-HUD三大HUD类型的能力。公司的HUD产品于2020年在长城的三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在2021年获得搭载广汽、奇瑞、长安等多品牌的HUD定点,去年9月AR-HUD系列已经量产并搭载广汽FS8。 2021年华阳集团HUD搭载上险量达到17.71万辆,占国内HUD市场份额16.2%,是中国市场第二大、国产第一大供应商,预计2022年开始进入快速放量阶段。近期华阳集团企业子公司华阳多媒体宣布,公司AR-HUD产品双焦面技术已经实现了重要突破,成功填补了国内市场在这部分的空白。 二、板块行情回顾 本期(2022年5月23日-2022年6月3日)沪深300指数上涨0.3%,申万家用电器指数下跌2.7%,跑输沪深300指数3.0pct,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涨跌幅榜第26位。从行业PE(TTM)看,家电行业PE(TTM)为14.4倍,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的第20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板块个股涨跌幅方面,涨幅前五:倍轻松(+37.8%)、九号公司(+19.4%)、科沃斯(+12.0%)、海立股份(+8.7%)、四川长虹(+6.9%);跌幅前三:飞科电器(-5.2%)、格力电器(-5.1%)、美的集团(-4.7%)。 外资持股方面,截至2022年6月2日,北上资金对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老板电器、苏泊尔、三花智控和九阳股份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8%、18.1%、10.4%、9.0%、8.4%、24.8%和9.0%,较上期分别 -0.56pct、 -0.13pct、 -0.02pct、 -0.35pct、+0.12pct、-0.85pct和-0.23pct,苏泊尔获外资加配。(注:此处统计口径为北上资金持有股数/流通A股股数。) 三、行业数据变化 (一)原材料数据变化 大家电主要原材料螺纹钢价格本期上升,铝价格下降、铜价格上升。我们分别选取SHFE螺纹钢、SHFE铝、SHFE铜、DCE塑料、液晶面板结算价格作为原材料成本跟踪指标。本期原材料价格涨幅情况分别为:SHFE螺纹钢价格相较上期+2.65%;SHFE铝价格相较上期-1.52%;SHFE铜价格相较于上期+0.33%;DCE塑料价格相较上期+5.65%。液晶面板5月价格下降,32寸、43寸、55寸、65寸面板环比分别下降4、5、10、23美元/片,跌幅分别为-10.53%,-5.97%,-9.52%,-13.53%。 家电成本指数高位企稳。我们建立“成本指数”以反映家电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年初以来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尽管短期略有回落但整体仍在高位波动,本期空调/冰箱/洗衣机成本指数分别为58.88%/56.18%/70.58%,较相较上期+0.57%/+0.85%/+0.79%,家电成本指数高位企稳。 (二)家电行业数据 地产竣工及销售数据:2022年4月住宅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均同比下降明显,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5.4%;住宅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1.4%。 家电社零数据:2022年4月社零累计总额2.9万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11.1%,其中家电类社零总额594亿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8.1%。 家电行业4月部分数据已更新: 空调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4月空调产量1576.60万台,同比减少1.21%,总销量1540.88万台,同比增加0.87%。其中内销量为776.70万台,增速为2.3%;外销量为764.18万台,增速为-0.5%。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4月空调零售额同比-25.02%、零售量同比-29.88%,零售均价同比+6.9%,行情有所下降。行业格局方面,格力/美的零售额份额分别为43.26%、23.28%,环比上月分别+7.91pcts、-7.61pcts。 冰箱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4月冰箱产量562.20万台,同比减少21.91%,总销量613.72万台,同比减少15.6%。其中内销量为268.57万台,增速为-20.80%,而外销量为345.15万台,增速-11.05%。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4月冰箱零售额同比-13.33%、零售量同比-21.41%,零售均价同比+10.3%,产业结构升级持续。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8.29%、11.92%,环比上月分别+0.11pct、-2.45pcts。 洗衣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4月洗衣机产量491.30万台,同比减少19.81%,总销量484.37万台,同比减少21.75%。其中内销量为276.72万台,增速为-21.18%,外销量为207.65万台,增速-22.50%。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4月洗衣机零售额同比-25.16%、零售量同比-32.66%,零售均价同比+11.13%,价格上行。行业格局方面,海尔/美的系零售额份额分别为43.05%、21.31%,环比上月分别+2.14pcts、-3.58pcts。 油烟机出货端方面,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2年4月油烟机产量220.60万台,同比减少10.40%,总销量209.41万台,同比减少15.84%。其中内销量为101.20万台,增速为-24.31%,外销量为108.21万台,增速-6.02%。零售端方面,根据中怡康数据,2022年4月油烟机零售额同比-34.19%、零售量同比-37.72%,零售均价同比+5.79%,价格持续上行。行业格局方面,老板/方太零售额份额分别为22.74%、21.57%。 四、行业公告及新闻 (一)重点公司公告 1、【极米科技】股东减持:截至2022年5月23日,百度网讯、百度毕威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 149.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其中,百度网讯累计减持 127.7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5%,本次的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百度毕威累计减持22.2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5%,本次的减持计划未实施完毕,未减持数量为 63.98万股。 2、【美的集团】权益分派实施:以公司现有总股本剔除已回购股份1.32亿股后的 68.66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7.0089元人民币现金(含税)。 3、【美的集团】高管变动:独立董事同意董事会聘任柏林先生担任公司副总。 4、【石头科技】股份回购:2022年5月30日已实际回购公司股份10.22万股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530%,回购最高价为633.66元/股,回购最低价为568.08元/股,回购均价597.44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6107.3万元。 5、【极米科技】税收优惠:公司于2022年6月1日披露公告称,公司近日取得了“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认定。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公司2021年企业所得税可凭该认定申请免征,以后年度所得税税率将根据当年评定结果而定,公司已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落实上述税收优惠政策。 (二)行业新闻 1、618大促战略地位超往年 家电业谨慎预期之下 各方“出招”博机会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五一促销期间,大家电线上销售表现相对温热,线下市场除冷柜增长 49.3% 外,其他品类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空调同比下滑 33.8%,洗衣机下滑 27.3%;环境健康电器线上市场规模同比下滑 18%,线下市场同比下滑 29%,洗地机成唯一 " 上涨 " 独苗;厨房小家电线上零售额同比下降 15.5%,线下零售额同比下降 26.8%。 究其缘由,主要系供需双向挤压所致。疫情反复背景下,物流受阻,供应链承压等影响备货节奏。同时居民收入预期下滑、消费信心受挫。而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上述因素出现缓解。尤其是从6月1日开始,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但缓解并不代表后续影响完全消除。记者从某家电上市公司获悉,部分地区因受疫情影响,存在物流不畅,对 618 的商品的销售与送达都带来很大挑战。而一位地处北京的淘宝店主也告诉记者,现在还不能正常发货。 对于 618 的销售展望,资深家电观察人士、粤成控股董事长洪仕斌告诉记者:" 总体而言,家电是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行业。在房地产降温的大背景下,消费者不会因为 618 加大促销力度而产生更多的增量消费。更多的是把平常的购物需求积攒到 618,基于大环境不好、房地产低迷来判断,不对家电销售抱以期待。"(财联社) (三)近期报告速递 《家电2022年中期策略:冬至待雪晴,布局疫后修复与确定性》20220527 2022年行至半途,家电板块处于需求、盈利两端高压的景气底谷,在整体承压的当下看后续修复,如何去抓住回暖机遇又或如何防守穿越周期?由此梳理三大需求变量、两大盈利变量及防守假设备案以应市场演变。 五、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技术发展进度低于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6月5日发布的报告《家电行业双周报(20220523-20220605):投影显示技术发展推动车载HUD兴起》 华创家电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研究员:秦一超 浙江大学工学硕士,3 年家电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东兴证券、申港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田思琦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樊翼辰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理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伍迪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数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欢迎关注华创家电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