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 Research的发展历史:在3D结构中抢占先进制程的技术制高点,专注刻蚀+沉积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Lam Research的发展历史:在3D结构中抢占先进制程的技术制高点,专注刻蚀+沉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Lam Research及其创始人 David K. Lam(林杰屏)在1980年创建Lam Research。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市(Fremont),1984年于那斯达克(Nasdaq)股票上市(LRCX),为全球前五大半导体制程设备供应商,也是全球最大蚀刻制程设备供应商,并提供先进技术与服务给全球半导体业者。 据微博文章《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名单》介绍,林杰屏博士祖籍广东花县,生于越南西贡堤岸。1960 年与其弟到香港培正中学学习,1967年在多伦多大学电机物理系毕业后,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1974年获博士学位。林博士先后在德州仪器、施乐公司、惠普公司供职。 公司名称Lam Research,意味着公司创始人林博士以及专注Research的企业文化也是与众不同。在中国本土设备厂商中也有一家知名企业叫做ACM Research。Lam Research在收购2012年收购诺发之前的32年里一直专注于刻蚀技术研发,这种专注的精神也使得Lam Research在过去5年内收获了先进制程中刻蚀、薄膜沉积设备等市占率逐年稳步上升。 2、目前公司产品系列 镀铜:用于铜镶嵌制造的SABRE电化学沉积产品; 热处理:用于薄膜处理的SOLA紫外线热处理产品; 金属CVD:ALTUS系统,以沉积用于钨金属化应用的保形膜; PECVD:VECTOR系列,沉积工艺包括硬掩膜、防反射层、钝化层、阻挡层、ONO、多重曝光、ILD、全表面晶圆应力管理/消除; HDP-CVD:SPEED间隙填充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ALD:多个介电膜解决方案的Striker单晶片原子层沉积(ALD); CCP:Flex用于介电蚀刻应用; ICP:Kiyo用于导体蚀刻应用; 硅通孔蚀刻:Syndion; 金属蚀刻:Versys金属产品; 清洗:Coronus、达芬奇、DV-Prime、EOS和SP系列; 计量:Metryx质量计量系统,用于半导体晶圆制造中的高精度在线质量测量; 去胶:Novellus的Gamma系列。 三、Lam Research的历史沿革 1980,David K. Lam创立科林研发公司; 1981,发布第一款产品——AutoEtch 480; 1984,首次公开发行IPO,登陆纳斯达克; 1985,发布第一款oxide etch system——AutoEtch 590; 1987,发布Rainbow 4400 Etch Series; 1990,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1991,推出SP系列旋转清洗系统; 1995,又发布首个双频介质刻蚀产品; 1996,发布HDP-CVD系统; 1997,收购OnTrak Systems; 2000,发布2300刻蚀平台和VECTOR PECVD系统; 2004,发布第一代Kiyo和Flex刻蚀; 2004,发布ALTUS tungsten barrier CVD系统; 2012年6月4日,Lam Research完成与加州上市公司诺发系统Novellus Systems的合并。 四、Novellus+Lam Research的合并 Novellus成立于1984年,Lam Research成立于1980年。2011自然年Novellus销售额13.53亿美元,净利润2.51亿美元;2011年财年Lam Research收入32.38亿美元,净利润7.24亿美元。合并完成后,Lam Research股东和前Novellus股东分别拥有总公司约57%和43%的股权。 成立 年份 2011年收入 亿美元 2011年利润 亿美元 老股东 股权比例 Novellus 1984 13.53 2.51 43% Lam Research 1980 32.38 7.24 57% 合计 45.91 9.75 100% Lam Research与Novellus Systems合并后,Lam Research的可覆盖市场规模SAM从刻蚀、清洗的25%提高至包括刻蚀、清洗、CVD、镀铜、去胶、ALD在内的40%-45%,市场空间翻倍。 数据来源:Wind、公司公告,Lam是财年数据、诺发是自然年数据,单位:亿美元 五、Novellus 1995年前后,IBM和Novellus合作研究适合铜的电化学沉积ECD或者金属电镀工艺,IBM的电镀解决方案可实现从下往上镀铜,避免高深宽比结构中的空隙缺陷。该工艺后来被成为Novellus Electrofill工艺,被用于SABRE金属电镀机台系列。 Novellus领导成立“大马士革联盟”,以解决关键集成问题,加快工艺的采用。该联盟包括泛林集团(其电介质刻蚀设备可创建图案,然后填充铜)、两家CMP供应商和一家CMP后晶圆清洗供应商。 2000年Novellus推出VECTOR系统。VECTOR的推出彻底变革300mm PECVD市场,能够沉积先进的双镶嵌结构所需的各种电介质薄膜,是大批量生产的首选设备之一。 2003年,Novellus和复旦大学成立IC铜互连工艺技术研究中心,捐赠给复旦大学一整套铜互连设备包括: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系统(PECVD)、物理气相淀积系统(PVD)、电化学镀铜系统(ECD)、化学机械抛光设备(CMP)。2007年,复旦—诺发互连研究中心投入运行。 2006年,Novellus推出电化学沉积系统Sabre Extreme和独立干式剥离工具Gamma Express。 Novellus在招标网上的中标记录如下: 六、Lam Research:全球半导体设备WFE第4名 根据各公司/母公司公告前道半导体设备(WFE)企业的2021年销售额数据,其中Lam Research位居全球第4名: 第一名:AMAT 第二名:ASML 第三名:TEL 第四名:Lam Research 第五名:KLA 第六名:DNS 第七名:SEMES 第八名:KE 第九名:Hitachi High-Tech 第十名:ASM 声明:资料均来自公开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国际半导体设备是整个信息数据大时代的支柱,应用材料、KLA、Lam Reseach、TEL都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和感谢的好榜样、好企业,不论是战略定位,跨越周期的策略、企业文化、国际化战略,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从铝互连到铜互连——回顾铜革命的20年发展历程》中国集成电路,2018年11期 《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名单》微博文章,中国国际招标网,Wind,KE主页、TechInsights、微信公众号金捷幡、微信公众号赵老师的芯思想等等
1、Lam Research及其创始人 David K. Lam(林杰屏)在1980年创建Lam Research。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市(Fremont),1984年于那斯达克(Nasdaq)股票上市(LRCX),为全球前五大半导体制程设备供应商,也是全球最大蚀刻制程设备供应商,并提供先进技术与服务给全球半导体业者。 据微博文章《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名单》介绍,林杰屏博士祖籍广东花县,生于越南西贡堤岸。1960 年与其弟到香港培正中学学习,1967年在多伦多大学电机物理系毕业后,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1974年获博士学位。林博士先后在德州仪器、施乐公司、惠普公司供职。 公司名称Lam Research,意味着公司创始人林博士以及专注Research的企业文化也是与众不同。在中国本土设备厂商中也有一家知名企业叫做ACM Research。Lam Research在收购2012年收购诺发之前的32年里一直专注于刻蚀技术研发,这种专注的精神也使得Lam Research在过去5年内收获了先进制程中刻蚀、薄膜沉积设备等市占率逐年稳步上升。 2、目前公司产品系列 镀铜:用于铜镶嵌制造的SABRE电化学沉积产品; 热处理:用于薄膜处理的SOLA紫外线热处理产品; 金属CVD:ALTUS系统,以沉积用于钨金属化应用的保形膜; PECVD:VECTOR系列,沉积工艺包括硬掩膜、防反射层、钝化层、阻挡层、ONO、多重曝光、ILD、全表面晶圆应力管理/消除; HDP-CVD:SPEED间隙填充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ALD:多个介电膜解决方案的Striker单晶片原子层沉积(ALD); CCP:Flex用于介电蚀刻应用; ICP:Kiyo用于导体蚀刻应用; 硅通孔蚀刻:Syndion; 金属蚀刻:Versys金属产品; 清洗:Coronus、达芬奇、DV-Prime、EOS和SP系列; 计量:Metryx质量计量系统,用于半导体晶圆制造中的高精度在线质量测量; 去胶:Novellus的Gamma系列。 三、Lam Research的历史沿革 1980,David K. Lam创立科林研发公司; 1981,发布第一款产品——AutoEtch 480; 1984,首次公开发行IPO,登陆纳斯达克; 1985,发布第一款oxide etch system——AutoEtch 590; 1987,发布Rainbow 4400 Etch Series; 1990,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1991,推出SP系列旋转清洗系统; 1995,又发布首个双频介质刻蚀产品; 1996,发布HDP-CVD系统; 1997,收购OnTrak Systems; 2000,发布2300刻蚀平台和VECTOR PECVD系统; 2004,发布第一代Kiyo和Flex刻蚀; 2004,发布ALTUS tungsten barrier CVD系统; 2012年6月4日,Lam Research完成与加州上市公司诺发系统Novellus Systems的合并。 四、Novellus+Lam Research的合并 Novellus成立于1984年,Lam Research成立于1980年。2011自然年Novellus销售额13.53亿美元,净利润2.51亿美元;2011年财年Lam Research收入32.38亿美元,净利润7.24亿美元。合并完成后,Lam Research股东和前Novellus股东分别拥有总公司约57%和43%的股权。 成立 年份 2011年收入 亿美元 2011年利润 亿美元 老股东 股权比例 Novellus 1984 13.53 2.51 43% Lam Research 1980 32.38 7.24 57% 合计 45.91 9.75 100% Lam Research与Novellus Systems合并后,Lam Research的可覆盖市场规模SAM从刻蚀、清洗的25%提高至包括刻蚀、清洗、CVD、镀铜、去胶、ALD在内的40%-45%,市场空间翻倍。 数据来源:Wind、公司公告,Lam是财年数据、诺发是自然年数据,单位:亿美元 五、Novellus 1995年前后,IBM和Novellus合作研究适合铜的电化学沉积ECD或者金属电镀工艺,IBM的电镀解决方案可实现从下往上镀铜,避免高深宽比结构中的空隙缺陷。该工艺后来被成为Novellus Electrofill工艺,被用于SABRE金属电镀机台系列。 Novellus领导成立“大马士革联盟”,以解决关键集成问题,加快工艺的采用。该联盟包括泛林集团(其电介质刻蚀设备可创建图案,然后填充铜)、两家CMP供应商和一家CMP后晶圆清洗供应商。 2000年Novellus推出VECTOR系统。VECTOR的推出彻底变革300mm PECVD市场,能够沉积先进的双镶嵌结构所需的各种电介质薄膜,是大批量生产的首选设备之一。 2003年,Novellus和复旦大学成立IC铜互连工艺技术研究中心,捐赠给复旦大学一整套铜互连设备包括: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系统(PECVD)、物理气相淀积系统(PVD)、电化学镀铜系统(ECD)、化学机械抛光设备(CMP)。2007年,复旦—诺发互连研究中心投入运行。 2006年,Novellus推出电化学沉积系统Sabre Extreme和独立干式剥离工具Gamma Express。 Novellus在招标网上的中标记录如下: 六、Lam Research:全球半导体设备WFE第4名 根据各公司/母公司公告前道半导体设备(WFE)企业的2021年销售额数据,其中Lam Research位居全球第4名: 第一名:AMAT 第二名:ASML 第三名:TEL 第四名:Lam Research 第五名:KLA 第六名:DNS 第七名:SEMES 第八名:KE 第九名:Hitachi High-Tech 第十名:ASM 声明:资料均来自公开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国际半导体设备是整个信息数据大时代的支柱,应用材料、KLA、Lam Reseach、TEL都是我们每个人值得学习和感谢的好榜样、好企业,不论是战略定位,跨越周期的策略、企业文化、国际化战略,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从铝互连到铜互连——回顾铜革命的20年发展历程》中国集成电路,2018年11期 《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名单》微博文章,中国国际招标网,Wind,KE主页、TechInsights、微信公众号金捷幡、微信公众号赵老师的芯思想等等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