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盈·策略|政策进入兑现期,中期修复行情仍将延续

盈·策略|政策进入兑现期,中期修复行情仍将延续

作者:微信公众号【海通证券e海通财】/ 发布时间:2022-06-01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盈·策略|政策进入兑现期,中期修复行情仍将延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上期观点回顾 —— 4月之后内外部环境趋暖,不确定性因素有所落地,A股市场继政策底出现后市场底部也得以夯实确认。5月处于情绪修复期,预计进一步积极政策会持续推出并逐步扭转经济下行压力预期,期待刺激基本面转好的具体政策显现效果。操作上建议不盲目全仓单品种,做分散多资产配置,股票类资产可以增配,其中定投是个不错的选择。逢低吸纳市场中的优质资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有望率先走出底部,同时可以继续关注业绩保持高增长的成长股。 本期核心观点 —— 今年以来,国内政策持续发力,减税降费、国企改革等多项举措并举,稳定经济大盘,优化经济结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同时,上海等地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市场情绪明显继续向好,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展望六月,前期政策有望落地兑现,叠加货币政策宽信用继续释放,中期修复行情有望延续,风格上价值和成长宜均衡配置,稳增长主线首选地产基建汽车,成长主线关注基本面预期反转并持续改善的产业方向。操作上,可适当增配权益类产品,定投策略仍是目前较为推荐的投资方式之一,低位收集筹码,有助于降低择时与波动风险。 01 配置 政策发力,流动性充裕 阶段性配置高景气行业 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仍在,美欧货币政策加速紧缩打压通胀,欧央行预期7月开启加息,美联储计划6月正式启动缩表,并对6、7月分别加息50bp。从国内经济运行状况看,上海等地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多项稳经济措施连续推出,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发力,地方积极部署落地,未来企业利润有望逐步得到改善。 同时,货币政策方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汽车、风电、光伏等项目提供支持,整体来看供给端充裕,需求端有望逐渐改善,随着投资项目集中上马和银行信贷集中投放带来的宏观流动性,参考历史情况,这些资金有望成为阶段性资本市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资产配置方面,在社会综合利率水平降低和流动性宽松预期背景下,可继续阶段性增配股权和存量信用债,商品期货市场单边趋势性机会预计将有所减少,降低CTA策略收益预期。 02 股票 保持谨慎乐观 政策引导和基本面反转是核心亮点 5月份股票市场总体呈现偏温和做多的行情,随着2022Q1业绩4月底全面披露完毕后,成长风格中,业绩大幅度超预期增长的上游资源品种率先超跌反弹,部分龙头一度反弹超50%。半导体等板块也自底部开始反弹近30%。价值风格中,食品饮料2022Q1数据也表现不俗,部分龙头业绩同比增长约20%,但5月份股价维持区间小幅震荡走势。由此可见,5月份市场,成长风格更为占优。 展望6月份股票市场,技术层面看,指数将重新面临60日线的压力,权重股的发力和成交量的放大将至关重要。在经历持续反弹后,需要考虑连续被压力位压制后的回撤,目前20日线多日支撑,是短期指数维持反弹的根本。基本面上,随着上海复工复产推进,各部委、各地方政策的密集发布和落地将带动市场相关板块的表现,预计市场在经过5月份一轮温和上涨之后,市场稍作整固后仍有表现。 后续重点关注几大方向:(1)政策发力的行业:稳增长首选地产、基建和汽车,房贷利率已最低将至4.4%,叠加购车补贴消费券的发放,使得稳增长三驾马车将在下半年持续发力;(2)景气度处于上行的周期行业:这些产业与经济需求下行关系不大,最近一季度业绩是确定性增长的,如医美、半导体等板块;(3)基本面迎来潜在反转的行业:一方面可关注后疫情经济行业,包括旅游免税、餐饮等;另一方面可适当关注中概互联等科技龙头。 03 基金 中期修复行情延续 增配权益类基金 5月国内疫情好转叠加稳增长政策加码,A股开启修复反弹。展望6月,海外开启加息潮,而国内继续保持宽信用,复工复产进程加快,政策叠加效应有望出现,经济修复在望,市场中期修复行情有望延续,风格上价值和成长宜均衡配置。 基金投资方面,权益型基金可逢低配置,关注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定投策略仍是目前较为推荐的投资方式之一,在3100点附近积极定投,低位收集筹码,有助于降低择时风险,也可降低波动风险,在现在点位加码定投,与时间做朋友,与优秀基金共成长。 04 新股与新债 盈利回暖 新股新债均可积极申购 新股方面,随着指数企稳反弹,新股市场也逐渐回暖。主板继续良好表现,5月上市新股每签平均盈利1.9万;双创板新股发行市盈率中位数由今年前4月的54倍下降到28倍,加上行情反弹的加持,促其一改前几个月颓势,本月上市新股每签平均盈利已接近万元。对于后期表现,新股盈利回暖的势头仍会维持,在指数未出现大的向下波动前投资者可积极参与新股申购。 新债方面,5月个别转债因流通规模较小,得到了市场的热捧,这种小盘次新股高溢价并非常态,提醒投资者谨慎看待。5月可转债发行数量较少,随着财报期的过去,6月将迎来一批可转债的发行,2022年新债至今无一破发,后续新债申购依旧可以积极参与。 名人堂 | 投资工具 | 基金 投资线索 | 风险关注 更多推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如本内容为海通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摘要,则仅为其研报观点的简要表述,客户仍需以海通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和专业的投资顾问的解读为准。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