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大阳线的背后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广联达:大阳线的背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一生守候 音乐: 赵鹏 - LPCD45 公司更新系列 中报预计乐观。我们在之前的策略报告《宏观影响逐渐钝化以后,计算机板块选择向上还是向下》中提到,受疫情影响小和受疫情影响大的公司接下来一段时间走势分化会特别大。在上海、北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市场交易短期复工复产暂时告一段落,转而开始交易中报预期。而广联达的坚实底座造价业务,Q2确认的收入中来自于Q2新签订单占比很少,更多的是来自于21Q2、21Q3、21Q4、22Q1签订的合同递延确认的收入,因此受短期疫情影响并不明显。 那是否意味着造价新签订单会受到疫情影响?我们认为并不会,原因很简单,订阅制的好处之一就是抹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原先Licence模式下,采购的单元是项目公司,订单数量和新开工数量有明确相关关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15年新开工面积下滑会导致公司的收入下滑。而转云之后订单是跟着造价员的数量以及续费率走的,一年做一个项目也好,十个项目也好,都需要订阅,只要造价员不出现大面积失业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我们认为现在宏观经济对建筑行业的冲击还没有大到让造价员大面积失业的水平,拿我们自己做例子,熊市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分析师大量离职的现象。另外,公司一季报新签云合同4.78亿,同比增长45%,也印证了我们这个观点。 随着信心的增强,造价业务打造的市值底座也会越来越坚实。在公司的规划中,未来造价业务的ARR可以做到70亿/年,如果按照50%的净利率,给20倍PE,则造价业务的市值应该在700亿元附近。那为什么现在公司的市值不到700亿,是因为一致预期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若Q2公司造价业务还能实现30%左右的增长,我相信市场预期会进一步向700亿靠拢,造价业务形成的市值底座会越来越坚实。并且也向市场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宏观经济对于订阅制商业模式下企业的盈利影响是可控的。未来如果遇到其他的难关,相信公司也能够挺过去。 造价有余粮,施工呢?我们反复提及2021Q3就是公司施工业务的拐点。公司施工业务在经历前些年的调整后,理清了发展思路,扩充了销售队伍,并且实践了LTC管理思想。公司的合同金额从2021年开始高速增长,我们判断2022年也能保持同样的增速。同时公司也表示,今年再基建领域开始发力,增加客户覆盖力度。我们判断公司仍然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打法,从龙头建筑企业开始,以集团为单位打单再向下落实。不过,宏观经济也不是对施工完全没有影响,整个地产产业链的资金链仍然紧张,可能会在最后的Cash端造成一定的延后。不过,既然有了造价底座,把施工当成一个Option就好了。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报告原文请后台留言。 广联达相关报告 如何理解广联达的核心竞争力? 广联达:用通俗的语言详细拆解业务(深度) 广联达:造价业务市场空间这么算 广联达:施工业务独家详细解读(深度) 广联达:八三规划的意义(深度) 广联达:造价业务符合预期,施工业务增速亮眼 重点推荐广联达:云计算龙头Q3远超预期,迎接施工业务大拐点 广联达:Q3施工业务增速超90%(附纪要) 广联达:过度担心宏观有无必要? 广联达的2021年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music or audio playback. Please play it in Weixin or another browser. 一生守候 音乐: 赵鹏 - LPCD45 公司更新系列 中报预计乐观。我们在之前的策略报告《宏观影响逐渐钝化以后,计算机板块选择向上还是向下》中提到,受疫情影响小和受疫情影响大的公司接下来一段时间走势分化会特别大。在上海、北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市场交易短期复工复产暂时告一段落,转而开始交易中报预期。而广联达的坚实底座造价业务,Q2确认的收入中来自于Q2新签订单占比很少,更多的是来自于21Q2、21Q3、21Q4、22Q1签订的合同递延确认的收入,因此受短期疫情影响并不明显。 那是否意味着造价新签订单会受到疫情影响?我们认为并不会,原因很简单,订阅制的好处之一就是抹平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原先Licence模式下,采购的单元是项目公司,订单数量和新开工数量有明确相关关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2015年新开工面积下滑会导致公司的收入下滑。而转云之后订单是跟着造价员的数量以及续费率走的,一年做一个项目也好,十个项目也好,都需要订阅,只要造价员不出现大面积失业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我们认为现在宏观经济对建筑行业的冲击还没有大到让造价员大面积失业的水平,拿我们自己做例子,熊市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分析师大量离职的现象。另外,公司一季报新签云合同4.78亿,同比增长45%,也印证了我们这个观点。 随着信心的增强,造价业务打造的市值底座也会越来越坚实。在公司的规划中,未来造价业务的ARR可以做到70亿/年,如果按照50%的净利率,给20倍PE,则造价业务的市值应该在700亿元附近。那为什么现在公司的市值不到700亿,是因为一致预期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若Q2公司造价业务还能实现30%左右的增长,我相信市场预期会进一步向700亿靠拢,造价业务形成的市值底座会越来越坚实。并且也向市场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宏观经济对于订阅制商业模式下企业的盈利影响是可控的。未来如果遇到其他的难关,相信公司也能够挺过去。 造价有余粮,施工呢?我们反复提及2021Q3就是公司施工业务的拐点。公司施工业务在经历前些年的调整后,理清了发展思路,扩充了销售队伍,并且实践了LTC管理思想。公司的合同金额从2021年开始高速增长,我们判断2022年也能保持同样的增速。同时公司也表示,今年再基建领域开始发力,增加客户覆盖力度。我们判断公司仍然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打法,从龙头建筑企业开始,以集团为单位打单再向下落实。不过,宏观经济也不是对施工完全没有影响,整个地产产业链的资金链仍然紧张,可能会在最后的Cash端造成一定的延后。不过,既然有了造价底座,把施工当成一个Option就好了。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报告原文请后台留言。 广联达相关报告 如何理解广联达的核心竞争力? 广联达:用通俗的语言详细拆解业务(深度) 广联达:造价业务市场空间这么算 广联达:施工业务独家详细解读(深度) 广联达:八三规划的意义(深度) 广联达:造价业务符合预期,施工业务增速亮眼 重点推荐广联达:云计算龙头Q3远超预期,迎接施工业务大拐点 广联达:Q3施工业务增速超90%(附纪要) 广联达:过度担心宏观有无必要? 广联达的2021年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法律声明 本订阅号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并不代表作者所属机构观点。涉及证券投资相关内容应以所属机构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内容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为原创。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明确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