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招商宏观张一平】《新闻联播》中的通胀风险

【招商宏观张一平】《新闻联播》中的通胀风险

作者:微信公众号【轩言全球宏观】/ 发布时间:2022-05-3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宏观张一平】《新闻联播》中的通胀风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感谢各位对招商宏观团队的关注! 报告发布日期:2022-05-30 核心观点: 今年《新闻联播》中农业新闻与去年同期有显著的增长,这反映了决策层对农业生产的高度关注。新冠疫情以来,全球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一轮商品大幅涨价的过程中,食从农产品价格涨幅领先于金属、工业原料。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对欧美通胀数据造成明显影响。但国内猪肉价格的低迷掩盖了此前粮食价格上涨对CPI同比的影响。年末若国内CPI遭遇猪、油以及粮食的三重冲击,4季度CPI同比存在破3的风险。 今年至今,新闻联播关于农业的新闻已经达到44条,比去年前5月增长158.8%,新闻时长为106分39秒,同比增幅到达240.2%。最近三个月平均每3天不到新闻联播就会播出1条农业新闻,5月农业新闻的播出频率进一步提升至平均每2天1条。 今年《新闻联播》中农业新闻与去年同期有显著的增长,这反映了决策层对农业生产的高度关注。从农业新闻内容看,粮食生产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主要关心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水稻。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一轮商品大幅涨价的过程中,食从农产品价格涨幅领先于金属、工业原料。其中,CRB食品指数上涨79.4%,家畜指数上涨84%,油脂指数涨幅高达134.4%,而工业原料指数和金属指数涨幅分别46.1%和65.7%。 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对欧美通胀数据造成明显影响。但国内猪肉价格的低迷掩盖了此前粮食价格上涨对CPI同比的影响。年末若国内CPI遭遇猪、油以及粮食的三重冲击,4季度CPI同比存在破3的风险。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超预期,全球通胀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 以下为正文内容: 1、《新闻联播》的农业新闻明显增多 我们统计了2022年至今和2021年前5月新闻联播中关于农业的新闻情况,可以看到今年新闻联播明显增加了农业新闻报道的次数和时长。去年前5月,新闻联播关于农业的新闻共计17条,新闻累计时长31分21秒。其中,1月4条,2月1条,3月5条,4月4条,5月3条。 今年至今,新闻联播关于农业的新闻已经达到44条,比去年前5月增长158.8%,新闻时长为106分39秒,同比增幅到达240.2%。其中,1月播出农业新闻1条,2月5条,3月13条,4月10条,5月15条。最近三个月平均每3天不到新闻联播就会播出1条农业新闻,5月农业新闻的播出频率进一步提升至平均每2天左右1条。 今年《新闻联播》中农业新闻与去年同期有显著的增长,这反映了决策层对农业生产的高度关注。从农业新闻内容看,粮食生产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主要关心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水稻。其中,我国大豆的进口依存度高达83%,小麦进口依存度为7.1%,稻谷进口依存度为2.7%。大豆进口依存度较高,容易受到全球价格的影响。小麦、稻谷进口依存度较低,但是考虑到粮食消费的刚性,供给的波动也容易造成较大影响。需求方面,全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量的均值为135.7千克,标准差仅为7.3千克,消费量年均增约为零增长。供给方面,2013-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速仅为1.13%,粮食供需平衡的冗余度不高,意外冲击很容易造成价格的大幅波动。 2、2021年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涨幅领先于其他商品 从前文分析看,我国粮食供需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平衡状态,需求较为刚性,而供给弹性也较小。那么为何今年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度显著上升呢?这主要还是与全球商品价格形势有关。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商品价格大幅上涨,2020年至今CRB 指数已上涨58.9%且创下历史新高。最近两年,市场可能主要关注了能源、金属等商品价格,对农产品价格关注度不高。但CRB指数显示,这一轮商品大幅涨价的过程中,食从农产品价格涨幅领先于金属、工业原料。其中,CRB食品指数上涨79.4%,家畜指数上涨84%,油脂指数涨幅高达134.4%,而工业原料指数和金属指数涨幅分别46.1%和65.7%。CBOT活跃期货收盘价显示,2020年至今,豆油价格涨幅达到130.3%,燕麦价格涨幅为112.8%,小麦价格涨幅为110%,玉米和大豆价格涨幅分别为99.6%和81%。而同一时期,布伦特原油现货和期货价格涨幅均在64%左右。 因此,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均显示,疫情以来,全球大宗商品的涨价浪潮中,农产品价格涨幅明显领先于其他商品。 俄乌冲突加剧了部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主要的小麦出口国,两国合计出口小麦占全球总量的30%左右。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小麦出口受限,乌克兰小麦生产受到明显影响。今年以来,CBOT小麦活跃合约收盘上涨了43.6%,涨幅仅次于豆油,大幅领先于其他农产品。 欧美近期CPI数据已经能观察到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痕迹。4月美国CPI同比增长8.3%,尽管比3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回落幅度明显小于市场预期的0.5百分点。食品价格的继续上涨是4月美国CPI回落幅度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其中,食品价格同比较3月加快0.6个百分点至9.4%,医疗保健价格较3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他商品和住宅分别较3月加快0.2和0.1个百分点,其他分项价格同比均较3月油不同程度的回落。 从CPI食品细项看,4月美国肉类价格同比增长13.9%,谷类价格同比增长11.9%,面粉类价格同比增长14%,食用油价格同比增长15.3%。其中,谷类价格同比增速比3月加快1.8个百分点,食用油同比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 4月欧元区CPI同比增长7.4%,与3月持平,但食品价格同比增长17.6%,比3月加快2.7个百分点。其中,面包和谷类价格同比增长13%,比3月加快2.4个百分点,肉类价格同比增长18.2%,比3月加快4.1个百分点,油脂价格同比增长36.1%,比3月加快9.2个百分点。 对比CRB现货指数和欧美CPI同比数据,可以发现,CRB分类指数的涨幅排序基本与欧美CPI食品细项数据涨幅一致。因此,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对欧美通胀数据造成明显影响。 3、猪肉价格已不能掩盖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 4月我国CPI同比增长2.1%,增速比3月加快0.6个百分点。近两月我国CPI同比增速明显上升,主要的推动力量是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的加快。2月食品价格同比增长-3.9%,3月同比增速加快至-1.5%,4月食品价格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9%。食品价格中,4月粮食价格同比增长2.7%,增速比3月加快0.7%,已经回升至过去2015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粮食价格自去年4季度起同比增速明显加快,2021年12月至今年4月粮食价格CPI同比的平均增速为2.0%。但是这段期间CPI同比的平均增速为1.4%。 二者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的低迷掩盖的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目前,22省市猪肉平均价为21.58元/千克,比历史平均价便宜2.98元/千克,比中位数低0.69元/千克。也就是说当前猪肉价格处于偏低水平。对应到CPI数据,过去5个月猪肉价格平均下降39.1%。而当前CPI权重中,猪肉和粮食的权重较为接近,前者权重为2.21%,后者权重为2.0%。因此,猪肉价格的深度下跌完全掩盖了粮食价格明显加速上身的影响。 然而,4月CPI环比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对粮食价格上涨的掩盖能力正在快速萎缩。一方面,粮食价格环比增速上升至0.7%,再次回升至2013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4月猪肉价格环比大幅回升,从3月的-9.30回升至1.5%。能繁母猪数据显示,环比增速已连续9个月负增长,同比增速3月也回落至负增长状态,猪肉价格进一步上升的风险上涨。这意味着猪肉价格未来不但不能掩盖住粮食价格涨价的通胀压力,甚至自身也会成为通胀压力上涨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望下半年,悲观情形下,我国CPI同比可能遭受猪、油与粮食的三重冲击,下半年通胀中枢有可能高于预期,4季度CPI同比存在破3的风险。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国内政策空间将会受到限制。而年内国内经济内生动力偏弱,政策刺激是推动经济下半年复苏的主要动力。当政策空间受限时,那么下半年经济反弹的高度也将相应受到负面影响。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