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电车_周观点】基本面、政策面走出底部,产业链产销向上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国金电车_周观点】基本面、政策面走出底部,产业链产销向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周行业重要变化: 1、价格:钴价、正极材料、电解液(LFP)、6F(国产)本周价格下降,其他环节价格较为稳定;2、终端:上周整体市场/ 新能源车销量环比,以及较4月同期都持续提升。本周特斯拉、上汽乘用车临港工厂恢复双班生产。 本周核心周观点: 5月汽车销量明显改善,行业基本面走出底部。5月1-22日乘用车零售总量78万辆,同比收窄至-16%,环比+34%;预计5月零售132万辆,环比提升+26.4%,同比减少18.5%。1-22日新能源车累计上险20.1万辆 (特斯拉出口1.3万辆未计入),预计本月上险31-32万辆,批售35万辆+,同/环比+76%/ +25%。 国常会减征购置税600亿元,强力刺激政策落地。23日国常会出台汽车刺激政策,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1)此次为第3次购置税减征购置税减免,前两次刺激效果明显:09年和16年销量同比+50%,16年同比+15.1%。此次政策受益的1.6L以下车型占燃油车比例 60%,每台车6k-7k购置税优惠,预计整体市场带来125万辆左右增量。2)预计对新能源车挤出效应不大。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主要市场不同;新能源车的主要价格结构与1.6L 重叠度低;新能源车各地地补政策频出;头部特斯拉复工复产加快、比亚迪新车加速投放。 各地补贴政策陆续推出,加速汽车消费恢复。各地继续推出汽车刺激补贴政策,如本周湖北和山东推出补贴政策,湖北地区6月-12月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补贴8K/3K元;山东地区购置新能源车价位10万以下/10-20万/20万元以上分别补贴3K/4K/6K元,对应价位段燃油车补贴2K/3K/5K元,省政府承担50%的补贴资金,并且单独安排5000万做奖励。目前深圳、青岛、郑州、沈阳、太原、长春等地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 基本面、政策面走出底部,关注四条弹性主线。1)1.6L以下排量占比高的整车公司,长安、长城、上汽、长城、吉利,21年1.6L以下燃油车销量占比分别为67%/64%/53%/47%。2)“传统车业务占比高+成长确定”类型的优质电车零部件,重点关注中鼎股份(传统车占比90%,电车智能底盘成长确定,22PE 17X)等;3)购置税减免对15万以下中低端车产业链刺激弹性最大:关注松原股份(安全带客户中吉利、奇瑞、五菱、长城占比50%+,22PE 21X)、祥鑫科技(冲压件,22PE 16X)等;4)比亚迪供应链标的,欣锐科技(车载OBC供比亚迪DMI,比亚迪收入占比30%左右)、盾安环境(比亚迪热管理供应商)、上声电子(扬声器,比亚迪收入占比10%+)等。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特斯拉产业链跟踪点评。 子行业推荐组合:详见后页正文。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链竞争激烈加剧;政策变动风险。 一、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跟踪 1.1 电池产业链价格 1)MB钴价格:5月27日,MB标准级钴报价38.93美元/磅,较上周下降2.63%。MB合金级钴报价39.18美元/磅,较上周下降2.37%。 2)锂盐周价格:5月27日,氢氧化锂报价47.40万元/吨,较上周变化0%;碳酸锂报价47.00万元/吨,较上周上涨0.53%。 3)正极材料NCM523和NCM622本周价格下降:5月27日,三元正极NCM523/NCM622/NCM811均价分别为33.00/34.00/38.50万元/吨,NCM523较上周下降4.35%,NCM622较上周下降4.23%,NCM811较上周下降4.94%。 4)负极材料本周价格:5月27日,人造石墨负极(中端)4.8-5.8万/吨;人造石墨负极(高端)6.5-7.8万元/吨。天然石墨负极(中端)4.9-5.3万/吨;天然石墨负极(高端)5.5-6.7万元/吨。 5)6F(国产)本周价格下降:5月27日,六氟磷酸锂(国产)价格28.00万元/吨,较上周下降8.20%。电池级EMC价格1.40万元/吨;DMC价格0.72万/吨;EC价格0.75万元/吨;PC价格1.13万元/吨;DEC价格1.35万元/吨。三元电池电解液(常规动力型)9.5-12.5万/吨;LFP电池电解液报价7.5-10.0万/吨。 6)湿法涂覆价格:5月27日,国产中端16μm干法基膜价格0.9-1.0元/平米;国产中端9μm湿法基膜1.35-1.6元/平米;国产中端湿法涂覆膜9+3μm价格为1.85-2.5元/平米。 7) 本周磷酸铁锂电芯价格平稳:5月27日,方形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电芯报价为0.76-0.84元/wh,价格与上周持平;三元电芯报价为0.83-0.92元/wh,价格与上周持平。 二、终端:销量、新车型及行业热点 2.1终端追踪 2.1.1 终端销量 乘用车市持续修复,预计5月零售132w,环比提升+26.4%。5月第3周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4.1万辆,同比收窄-21%,相对4月第3周增长87%;5月1-22日批发量74.5万辆,同比收窄-23%,环比上月同期+46%。第3周零售日均3.4万辆,同比大幅收窄-6%,恢复明显,相对4月第3周继续修复+46%;1-22日零售总量78万辆,同比-16%,环比+34%。随着部分地区恢复正常,乘用车市场批/零售都将进一步改善。 新能源车方面,5月第3周上险量7.64w (同/环比+80%/+16.3%)。较4月3周+17.9%。另本周特斯拉发运3艘船4k辆,则上周新能源车8w+。1-22号 累计上险20.1w (T出口1.3w 未计入),预计本月上险31-32w,批售35w+,同/环比+76%/ +25%。 4月欧洲市场销量小幅下滑,Q2有望趋势性回暖。4月欧洲九国电动车销量合计12.7万辆,同/环比-6%/-39%。受俄乌战争影响,大众、宝马、奔驰等车企在3月停产2周以上,叠加汽车市场季节性波动因素,影响了4月的产销数据。但从历史数据看,车市季度末冲量特征明显,预计5、6月产销向好。 4月美国汽车总销量达21年7月以来第二高,电动车市场韧性较强。4月美国汽车总销量122.7万辆,同环比-19%/-2%,同比下降主要源于半导体短缺以及库存量低。4月BEV+PHEV销量7.2万辆,同/环比+59%/-2%,渗透率5.8%。1-4月累计销量25.7万辆,同比+70%。其中BEV销量5.5万辆,同/环比+74%/-1%。PHEV 1.6万辆,同/环比+22%/-4%。 2.2.2终端车型涨价追踪 继3月头部以及大部分厂商调整终端售价,4月提价的有:理想one上涨1w;大众ID系列上涨5.4k (覆盖补贴);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低价版) 停售。 5月(即将)提价的:极氪001低价版(双电机&单电机WE版)取消5k抵1w膨胀金,高价版(双电机YOU)上涨1.8w,同时取消5k抵7.5k膨胀金权益;蔚来汽车全系涨一万;华为AITO四驱版,涨价1w;小鹏进行权益和配置调整,在P5/ P7上将自动驾驶作为标配;上汽一汽大众ID系列ID.4涨价5k,ID.3 & ID.6涨价3k。 2.2 新车资讯 2.2.1比亚迪唐EV预售,24小时订单图片8500个 5月21日,比亚迪22款唐EV开启预售,预售价28.28-34.28w (27.95-31.48w)。新车采用最新的设计语言,续航600/ 730/ 635km (现款565/ 505/ 505km),在续航、配置方面均有所提升,预计6月1日正式上市。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00/1950/1725mm,轴距2820mm,较现款车长增加30mm。 电动化:搭载90.3kwh/108.8kWh 刀片电池,续航600-730km (CLTC工况) ,现款全系86.4kWh,续航505~565km;百公里加速最快4.4s,与现款一致。 智能驾驶:全系L2级智能驾驶辅助。中配其搭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 5/12/5个;低配与现款一致5/8/3个。 智能座舱:全新内饰设计语言,12.3寸液晶仪表+15.6寸中控,W-HUD,全系搭载12扬声器的丹拿音响系统。 2.2.2哪吒S亮相大湾区车展 哪吒S基于全新的山海平台打造,定位B级中大型轿跑,车型长宽高尺寸为4980*1980*1450mm,轴距2980mm。与小鹏P7接近,具有纯电和增程混动两种动力形式,其中增程版续航1100km,纯电版续航710km。 动力方面,新车四驱版采用前后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340kW,最大扭矩600N·m,0-100km/h加速时间3.9s。 智能驾驶方面,新车搭载11颗摄像头、2颗固态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同时配合华为MDC计算平台,算力200TOPS,可实现高速及城市道路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方面,哪吒S采用17.6英寸的一体式中控大屏,同时配备13.3英寸液晶仪表和AR-HUD,副驾配置12.3英寸娱乐屏。 三、本周行业重要事件与点评 5月出口大幅增加,上海工厂生产快速恢复——特斯拉产业链跟踪 出口:截至5月末,Q2共发出7艘货船(Q1 17艘),其中4月旧金山发出2艘(目的地中国台湾)。5月旧金山1艘(目的地韩国),上海港4艘(目的地欧洲)。货船平均25-30天抵达目的地。6月各工厂停止出口,全力满足本土市场需求为主。 产能:上海工厂5月24日恢复到疫情前生产水平(6、7万辆/月)。德国工厂4月底1000辆/周(4000辆/月),目标22年底提升到5000辆/周(2万辆/月)。得州工厂预计与德国类似。Fremont工厂3+Y 50万辆/年,S+X 10万辆/年。2022年整体年化产能约195万辆/年,23年250万辆+/年(德国、得州各50万辆/年)。 产销预期:预计上海工厂5月产量3-4万辆,6月6万辆以上,Q2产量9-10万辆。预计Q2整体交付25万辆以上,同比+24%,环比-19%。预计22年交付140万辆,同比+50%,23年交付250万辆,同比+79%。 交付时间/在手订单:目前中国官网M3后驱交付时间20-24周,MY后驱10-14周。美国M3 RWD交付时间22年8-11月,MY LR 22年11月-23年2月。德国M3 RWD交付时间23年1-3月,MY LR交付时间22年8月-10月。M3、Y作为全球爆款车型,我们预计供不应求状态或将长期存在。 四、投资建议 Q2板块行情可期,全年“轻总量重结构”。资源品价格企稳前提下,若下游提价后需求仍然强劲,Q2板块将迎来反转。全年看我们认为要轻总量重结构,找结构上超预期或者确定性高的点更为重要。(1)终端:细分市场分化、车企分化。看好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头部车企;(2)中游:重点关注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标的;渗透率提升的方向:智能底盘(空气悬挂、线控制动、CDC减震等)、PET铜箔、硅碳、热管理热泵、一体化铸件以及HEPA等领域;国产化率提升的方向:高端炭黑、控制器、微电机、音响、轮胎以及IGBT等领域;穿越周期波动、竞争力强的龙头:高锂价将导致中下游洗牌加速,看好宁德时代、恩捷股份、中伟股份等电池及材料各环节龙头。 五、风险提示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目前电动车赛道新进厂商、产品增多,存在竞争加剧导致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产业链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新能源产业链供给端愈发丰富,竞争异常激烈,存在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汽车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多,尤其是新能源车。政策波动可能会对汽车消费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陈传红 chenchuanhong@gjzq.com.cn 邱长伟 qiuchangwei@gjzq.com.cn 姜超阳 jiangchaoyang@gjzq.com.cn 田 野 tiany@gjzq.com.cn 薛少龙 xueshaolong@gjzq.com.cn 姚云峰 yaoyunfeng@gjzq.com.cn 江 莹 jiangying2@gjzq.com.cn 胡媛媛 huyuanyuan@gjzq.com.cn 苏 晨 suchen@gjzq.com.cn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C3级以上(含C3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本周行业重要变化: 1、价格:钴价、正极材料、电解液(LFP)、6F(国产)本周价格下降,其他环节价格较为稳定;2、终端:上周整体市场/ 新能源车销量环比,以及较4月同期都持续提升。本周特斯拉、上汽乘用车临港工厂恢复双班生产。 本周核心周观点: 5月汽车销量明显改善,行业基本面走出底部。5月1-22日乘用车零售总量78万辆,同比收窄至-16%,环比+34%;预计5月零售132万辆,环比提升+26.4%,同比减少18.5%。1-22日新能源车累计上险20.1万辆 (特斯拉出口1.3万辆未计入),预计本月上险31-32万辆,批售35万辆+,同/环比+76%/ +25%。 国常会减征购置税600亿元,强力刺激政策落地。23日国常会出台汽车刺激政策,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1)此次为第3次购置税减征购置税减免,前两次刺激效果明显:09年和16年销量同比+50%,16年同比+15.1%。此次政策受益的1.6L以下车型占燃油车比例 60%,每台车6k-7k购置税优惠,预计整体市场带来125万辆左右增量。2)预计对新能源车挤出效应不大。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主要市场不同;新能源车的主要价格结构与1.6L 重叠度低;新能源车各地地补政策频出;头部特斯拉复工复产加快、比亚迪新车加速投放。 各地补贴政策陆续推出,加速汽车消费恢复。各地继续推出汽车刺激补贴政策,如本周湖北和山东推出补贴政策,湖北地区6月-12月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车和燃油车补贴8K/3K元;山东地区购置新能源车价位10万以下/10-20万/20万元以上分别补贴3K/4K/6K元,对应价位段燃油车补贴2K/3K/5K元,省政府承担50%的补贴资金,并且单独安排5000万做奖励。目前深圳、青岛、郑州、沈阳、太原、长春等地已经陆续出台相关政策。 基本面、政策面走出底部,关注四条弹性主线。1)1.6L以下排量占比高的整车公司,长安、长城、上汽、长城、吉利,21年1.6L以下燃油车销量占比分别为67%/64%/53%/47%。2)“传统车业务占比高+成长确定”类型的优质电车零部件,重点关注中鼎股份(传统车占比90%,电车智能底盘成长确定,22PE 17X)等;3)购置税减免对15万以下中低端车产业链刺激弹性最大:关注松原股份(安全带客户中吉利、奇瑞、五菱、长城占比50%+,22PE 21X)、祥鑫科技(冲压件,22PE 16X)等;4)比亚迪供应链标的,欣锐科技(车载OBC供比亚迪DMI,比亚迪收入占比30%左右)、盾安环境(比亚迪热管理供应商)、上声电子(扬声器,比亚迪收入占比10%+)等。 本周重要行业事件:特斯拉产业链跟踪点评。 子行业推荐组合:详见后页正文。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链竞争激烈加剧;政策变动风险。 一、产业链主要产品价格跟踪 1.1 电池产业链价格 1)MB钴价格:5月27日,MB标准级钴报价38.93美元/磅,较上周下降2.63%。MB合金级钴报价39.18美元/磅,较上周下降2.37%。 2)锂盐周价格:5月27日,氢氧化锂报价47.40万元/吨,较上周变化0%;碳酸锂报价47.00万元/吨,较上周上涨0.53%。 3)正极材料NCM523和NCM622本周价格下降:5月27日,三元正极NCM523/NCM622/NCM811均价分别为33.00/34.00/38.50万元/吨,NCM523较上周下降4.35%,NCM622较上周下降4.23%,NCM811较上周下降4.94%。 4)负极材料本周价格:5月27日,人造石墨负极(中端)4.8-5.8万/吨;人造石墨负极(高端)6.5-7.8万元/吨。天然石墨负极(中端)4.9-5.3万/吨;天然石墨负极(高端)5.5-6.7万元/吨。 5)6F(国产)本周价格下降:5月27日,六氟磷酸锂(国产)价格28.00万元/吨,较上周下降8.20%。电池级EMC价格1.40万元/吨;DMC价格0.72万/吨;EC价格0.75万元/吨;PC价格1.13万元/吨;DEC价格1.35万元/吨。三元电池电解液(常规动力型)9.5-12.5万/吨;LFP电池电解液报价7.5-10.0万/吨。 6)湿法涂覆价格:5月27日,国产中端16μm干法基膜价格0.9-1.0元/平米;国产中端9μm湿法基膜1.35-1.6元/平米;国产中端湿法涂覆膜9+3μm价格为1.85-2.5元/平米。 7) 本周磷酸铁锂电芯价格平稳:5月27日,方形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电芯报价为0.76-0.84元/wh,价格与上周持平;三元电芯报价为0.83-0.92元/wh,价格与上周持平。 二、终端:销量、新车型及行业热点 2.1终端追踪 2.1.1 终端销量 乘用车市持续修复,预计5月零售132w,环比提升+26.4%。5月第3周乘用车市场批发达到日均4.1万辆,同比收窄-21%,相对4月第3周增长87%;5月1-22日批发量74.5万辆,同比收窄-23%,环比上月同期+46%。第3周零售日均3.4万辆,同比大幅收窄-6%,恢复明显,相对4月第3周继续修复+46%;1-22日零售总量78万辆,同比-16%,环比+34%。随着部分地区恢复正常,乘用车市场批/零售都将进一步改善。 新能源车方面,5月第3周上险量7.64w (同/环比+80%/+16.3%)。较4月3周+17.9%。另本周特斯拉发运3艘船4k辆,则上周新能源车8w+。1-22号 累计上险20.1w (T出口1.3w 未计入),预计本月上险31-32w,批售35w+,同/环比+76%/ +25%。 4月欧洲市场销量小幅下滑,Q2有望趋势性回暖。4月欧洲九国电动车销量合计12.7万辆,同/环比-6%/-39%。受俄乌战争影响,大众、宝马、奔驰等车企在3月停产2周以上,叠加汽车市场季节性波动因素,影响了4月的产销数据。但从历史数据看,车市季度末冲量特征明显,预计5、6月产销向好。 4月美国汽车总销量达21年7月以来第二高,电动车市场韧性较强。4月美国汽车总销量122.7万辆,同环比-19%/-2%,同比下降主要源于半导体短缺以及库存量低。4月BEV+PHEV销量7.2万辆,同/环比+59%/-2%,渗透率5.8%。1-4月累计销量25.7万辆,同比+70%。其中BEV销量5.5万辆,同/环比+74%/-1%。PHEV 1.6万辆,同/环比+22%/-4%。 2.2.2终端车型涨价追踪 继3月头部以及大部分厂商调整终端售价,4月提价的有:理想one上涨1w;大众ID系列上涨5.4k (覆盖补贴);长安奔奔E-star国民版(低价版) 停售。 5月(即将)提价的:极氪001低价版(双电机&单电机WE版)取消5k抵1w膨胀金,高价版(双电机YOU)上涨1.8w,同时取消5k抵7.5k膨胀金权益;蔚来汽车全系涨一万;华为AITO四驱版,涨价1w;小鹏进行权益和配置调整,在P5/ P7上将自动驾驶作为标配;上汽一汽大众ID系列ID.4涨价5k,ID.3 & ID.6涨价3k。 2.2 新车资讯 2.2.1比亚迪唐EV预售,24小时订单图片8500个 5月21日,比亚迪22款唐EV开启预售,预售价28.28-34.28w (27.95-31.48w)。新车采用最新的设计语言,续航600/ 730/ 635km (现款565/ 505/ 505km),在续航、配置方面均有所提升,预计6月1日正式上市。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900/1950/1725mm,轴距2820mm,较现款车长增加30mm。 电动化:搭载90.3kwh/108.8kWh 刀片电池,续航600-730km (CLTC工况) ,现款全系86.4kWh,续航505~565km;百公里加速最快4.4s,与现款一致。 智能驾驶:全系L2级智能驾驶辅助。中配其搭载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 5/12/5个;低配与现款一致5/8/3个。 智能座舱:全新内饰设计语言,12.3寸液晶仪表+15.6寸中控,W-HUD,全系搭载12扬声器的丹拿音响系统。 2.2.2哪吒S亮相大湾区车展 哪吒S基于全新的山海平台打造,定位B级中大型轿跑,车型长宽高尺寸为4980*1980*1450mm,轴距2980mm。与小鹏P7接近,具有纯电和增程混动两种动力形式,其中增程版续航1100km,纯电版续航710km。 动力方面,新车四驱版采用前后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340kW,最大扭矩600N·m,0-100km/h加速时间3.9s。 智能驾驶方面,新车搭载11颗摄像头、2颗固态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同时配合华为MDC计算平台,算力200TOPS,可实现高速及城市道路辅助驾驶。 智能座舱方面,哪吒S采用17.6英寸的一体式中控大屏,同时配备13.3英寸液晶仪表和AR-HUD,副驾配置12.3英寸娱乐屏。 三、本周行业重要事件与点评 5月出口大幅增加,上海工厂生产快速恢复——特斯拉产业链跟踪 出口:截至5月末,Q2共发出7艘货船(Q1 17艘),其中4月旧金山发出2艘(目的地中国台湾)。5月旧金山1艘(目的地韩国),上海港4艘(目的地欧洲)。货船平均25-30天抵达目的地。6月各工厂停止出口,全力满足本土市场需求为主。 产能:上海工厂5月24日恢复到疫情前生产水平(6、7万辆/月)。德国工厂4月底1000辆/周(4000辆/月),目标22年底提升到5000辆/周(2万辆/月)。得州工厂预计与德国类似。Fremont工厂3+Y 50万辆/年,S+X 10万辆/年。2022年整体年化产能约195万辆/年,23年250万辆+/年(德国、得州各50万辆/年)。 产销预期:预计上海工厂5月产量3-4万辆,6月6万辆以上,Q2产量9-10万辆。预计Q2整体交付25万辆以上,同比+24%,环比-19%。预计22年交付140万辆,同比+50%,23年交付250万辆,同比+79%。 交付时间/在手订单:目前中国官网M3后驱交付时间20-24周,MY后驱10-14周。美国M3 RWD交付时间22年8-11月,MY LR 22年11月-23年2月。德国M3 RWD交付时间23年1-3月,MY LR交付时间22年8月-10月。M3、Y作为全球爆款车型,我们预计供不应求状态或将长期存在。 四、投资建议 Q2板块行情可期,全年“轻总量重结构”。资源品价格企稳前提下,若下游提价后需求仍然强劲,Q2板块将迎来反转。全年看我们认为要轻总量重结构,找结构上超预期或者确定性高的点更为重要。(1)终端:细分市场分化、车企分化。看好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头部车企;(2)中游:重点关注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标的;渗透率提升的方向:智能底盘(空气悬挂、线控制动、CDC减震等)、PET铜箔、硅碳、热管理热泵、一体化铸件以及HEPA等领域;国产化率提升的方向:高端炭黑、控制器、微电机、音响、轮胎以及IGBT等领域;穿越周期波动、竞争力强的龙头:高锂价将导致中下游洗牌加速,看好宁德时代、恩捷股份、中伟股份等电池及材料各环节龙头。 五、风险提示 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目前电动车赛道新进厂商、产品增多,存在竞争加剧导致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产业链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新能源产业链供给端愈发丰富,竞争异常激烈,存在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政策变动风险。汽车产业受政策影响较多,尤其是新能源车。政策波动可能会对汽车消费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陈传红 chenchuanhong@gjzq.com.cn 邱长伟 qiuchangwei@gjzq.com.cn 姜超阳 jiangchaoyang@gjzq.com.cn 田 野 tiany@gjzq.com.cn 薛少龙 xueshaolong@gjzq.com.cn 姚云峰 yaoyunfeng@gjzq.com.cn 江 莹 jiangying2@gjzq.com.cn 胡媛媛 huyuanyuan@gjzq.com.cn 苏 晨 suchen@gjzq.com.cn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C3级以上(含C3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