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信用衍生品:疏通“宽信用”堵点——宽信用观察系列之八【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 深度】

信用衍生品:疏通“宽信用”堵点——宽信用观察系列之八【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 深度】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创债券论坛】/ 发布时间:2022-05-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信用衍生品:疏通“宽信用”堵点——宽信用观察系列之八【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 深度】》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SAC:S0360517090002 联系人:靳晓航,SAC:S0360120080042 报告导读 当前疫情之下,民企经营压力上升,尤其是民营房企面临多重压力,成为“宽信用”的堵点之一。这一背景下,亟需政策端完善市场化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房企融资环境修复。 自上而下,总量层面明确“支持民企债券融资”基调。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5月证监会称“开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专项支持计划”。5月中旬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先后推出民企信用保护工具,标志着民企融资纾困更进一步。 首批民企信用保护工具落地:自证监会刊文宣布“开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专项支持计划”之后,至今,交易所市场共有5单民企信用保护工具落地(银行间有1笔正在推进)。在已推出的首批信用保护工具中,有5单为地产企业发行(涉及龙湖、碧桂园、美的置业、新城控股),显示出当前政策重点支持地产融资的倾向: 1、首批工具类型:涵盖信用保护合约、信用保护凭证、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晶科科技、碧桂园、美的置业采用“公司债+信用保护合约”模式,龙湖供应链ABS“22信联1A”采用“ABS+信用保护凭证”模式,新城控股通过“中票+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模式。 2、融资撬动效果:6支信用保护工具的名义本金合计6.1亿元,而标的债券募集规模共计35.02亿元,单支覆盖率在10%-20%之间,整体依然偏低。 3、覆盖期限:“22联信1A”信用保护凭证完整覆盖证券发行期限,保护效力最强;“22碧地01”、“22美置01”信用保护合约覆盖至第一个行权期结束;“22龙湖03”保护工具覆盖期限短于行权期限。 4、主体资质:安全边际高、偿债风险可控。晶科科技偿债压力较小,本次发行利差明显低于可比存续债。4家房企在行业民营房企中偿债能力、盈利能力靠前,基本面较好。 展望:考虑到地产行业仍面临着系统性的流动性压力,未来或不排除有更多民企被纳入专项支持计划,进而拓宽其债券融资空间。 对于“宽信用”而言,地产融资环境的修复,一方面将直接促进债券融资规模冲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破房企当前面临的“弱预期”→“弱现实”负反馈循环,对于居民端“弱预期”的改善也有积极作用。 回顾:信用保护工具由来已久,2018年后发行提速。 (1)交易所市场:民企信用保护工具占比不足50%。截至2021年末,证券公司卖出信用保护合约名义本金合计65.55亿元,其中以民营企业为实体的信用保护合约名义本金28.4亿元,支持民营企业债务融资296.3亿元。 (2)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类型以CRMW为主。2018年9月5日至2022年5月5日,已有435支CRMW成功发行,计划发行总额756.09亿元,涉及196家发行人,2021年之后扩容加快,但等级中枢有所下移。此外,CRMW流动性欠佳,标的债券与当年发行信用债相比年平均换手率较低,呈现下降趋势,需要关注这一流动性风险。 风险提示:民企融资改善情况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疫情扰动环境中,民企经营压力上升,尤其是民营房企面临多重压力,成为“宽信用”的堵点之一。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及流动性压力加剧,市场存在规避情绪。尤其是地产企业信用风险事件不断,行业基本面从前端投资到终端销售全面转弱,对本轮“宽信用”的拖累较深。这也导致民企地产债的融资难度上升,进一步约束房企的流动性周转,陷入“融资困境”。这一背景下,亟需政策引导、完善市场化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房企融资环境修复。 一、纾困民企:信用衍生品发行提速 (一)自上而下:总量层面明确“支持民企债券融资”基调 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之后交易所、交易商协会先后表态将支持优质民营企业;5月证监会在官网刊文称,“开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专项支持计划”。5月中旬,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先后推出民企信用保护工具,融资纾困更进一步: 交易所方面,2022年5月11日,交易所首批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陆续落地,发行主体包括电力行业的民营企业——晶科科技,以及三家“示范民营房企”——龙湖、美的置业和碧桂园,通过“公司债/ABS+信用保护工具”的方式,先后在交易所市场完成债券发行。 银行间市场方面,2022年5月17日,据交易商协会披露,已组织中债信用增进公司设立“中债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借助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助力民企债券发行,目前首单新城控股通过“中票+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发行债券落地,指向信用衍生品或已成为本轮民企融资支持计划的重要工具。 (二)信用衍生品:为什么是“民企债券融资支持计划”的重要抓手? 从定位上看,信用衍生品属于增信工具,与投资者风险分担需求相契合。信用衍生品是卖方(一般为金融机构)就约定的债务,向买方提供信用风险保护的金融工具。在风险承担上,信用保护卖方承担信用风险,信用保护买方则转移了信用风险,恰好满足投资者风险分担需求,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对于主体违约的担忧。 从分类来看,在本轮民企融资支持计划中,用作增信的信用衍生品包括信用保护工具(交易所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银行间市场),具体而言: (1)交易所市场的信用保护工具包括:信用保护合约、信用保护凭证。其中,合约由交易双方签署,不可转让;而凭证由凭证创设机构创设,可以转让。 (2)银行间市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包括:信用风险缓释合约(CRMA)、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联结票据(CLN)四类产品,其中,CRMW与CLN可进行交易流通。 二、发行主体:本轮以房企为主,资质较优 2022年5月11日,证监会刊文宣布“开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专项支持计划”之后,至今,交易所市场共有5单民企信用保护工具落地,银行间有1笔正在推进,除首单为电力企业(晶科科技)发行外,其余均为地产企业(龙湖、碧桂园、美的置业、新城控股),反映当前政策重点支持地产融资的倾向。 (一)创设信息:分布于电力、地产行业,增信公司债、ABS 从融资撬动效果来看,截至2022年5月26日,五支信用保护工具标的债券/ABS均已完成发行,且票面利率相较于同期债券而言偏低,市场认购情绪尚可;一支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即将落地,由于要覆盖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本身成本,票面利率略高于同期债券。 从工具类型来看,涵盖信用保护合约、信用保护凭证、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晶科科技、碧桂园、美的置业采用“公司债+信用保护合约”模式,龙湖供应链ABS“22信联1A”采用“ABS+信用保护凭证”模式,新城控股通过“中票+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模式。与合约类相比,凭证类工具流通能力更强,这一性质也有助于提升投资方对标的债券的认购意愿。 从覆盖程度来看,首批信用保护工具名义本金对标的债券面额的覆盖率较低。六支信用保护工具的名义本金合计6.1亿元,而标的债券募集规模共计35.02亿元,单支覆盖率在10%-20%之间,整体依然偏低。 从覆盖期限来看,“GC晶电01”与“22新城控股MTN001”对应的信用衍生品期限暂未披露;三家房企中:(1)“22联信1A”(供应链ABS)信用保护凭证为完整期限覆盖(即信用保护工具期限与标的证券发行期限一致),保护效力最强;(2)“22碧地01”、“22美置01”对应信用保护合约均覆盖至第一个行权期结束,“22新城控股MTN001”对应CRMW也覆盖至第一个行权期结束;(3)“22龙湖03”信用保护工具覆盖期限短于第一个行权周期,保护效力相对略弱。 (二)主体资质:安全边际较高,偿债风险可控 1、晶科科技:偿债压力小,发行后估值有所改善 晶科科技主体评级为AA,债券到期压力较小。晶科科技2022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资产总额306亿元,负债总额183亿元,资产负债率接近60%,杠杆压力不大。截至2022年5月23日,旗下存续债券余额合计7亿元,除本次发行的“GC晶电01”之外,另有一笔“21晶电01”存续,由江西省信用融资担保集团提供担保。 以票面利率观察,“GC晶电01”与“21晶电01”发行期限相同,但前者在信用保护工具的加持下,发行利率明显低于后者(有担保)。参考发行当日,同期限、同等级的中短票收益率曲线,计算发行利差,我们发现前者的发行利差要比后者低52bp,体现工具增信效果相较担保而言更强。 2、碧桂园、美的置业、龙湖、新城控股:“示范房企”,资质较优 首先,就负债情况来看,四家房企安全边际可控。虽然龙湖存续债规模及2021年债券到期总额最大,但其货币资金储备较为充足,资产去化情况好,2021年末龙湖扣除预计负债的资产负债率仅为61.2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安全边际较高。相对而言,碧桂园有息负债及资产负债率最高,但就2021年报来看,货币资金储备较为充足。美的置业存量债余额、一年以内到期债券余额及有息负债规模较小,还有尚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为1001亿元,偿债压力可控;新城控股存量债券及一年内到期债券规模最小,2021年报数据显示货币资金对有息债务的覆盖率最高。 就经营情况来看,四家房企盈利能力均较强,碧桂园2021年权益销售额及营收总额在民营房企中居首,同比增长13%,龙湖营收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1%,新城控股位居第三,同比增长15.64%,美的置业营收较少但同比增长40.43%,在民营房企中表现较优。 就经营情况来看,四家房企盈利能力均较强,碧桂园2021年权益销售额及营收总额在民营房企中居首,位同比增长13%,龙湖营收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1%,新城控股位居第三,同比增长15.64%,美的置业营收较少但同比增长40.43%,在民营房企中表现较优。 其次,在债券市场认可度方面,以估值水平来看,我们以剩余期限在1年期的存续债估值收益率作为参照:碧桂园、新城控股1年期债券估值收益率高于20%,美的置业、龙湖处于偏低的水平,反映二者的市场认可度相对更高。以发行利差来看,以票面利率减去同期中短票收益率计算发行利差,与2021年6月以来各企业发行的同类型、期限相近的债券相比,碧桂园的发行利差有明显收窄,说明信用保护工具加持对于降低其融资成本而言具有积极影响;美的置业基本持平,龙湖利差则略有走阔。 (三)展望:未来或有更多房企参与发行 首批信用保护工具的发行方以民营房企为主,反映当前重点纾困地产的政策倾向。2022年5月中旬,碧桂园、美的置业、龙湖、新城控股四家房企被监管机构选定为第一批“示范房企”,进而被允许发行境内债券、试水信用保护工具。这一举措实际上是监管在托底民营房企债券融资方面的创新性尝试。 从监管的角度看,当下纾困民营房企的“强诉求”也有所体现:一方面,由中证金融这一平台联合承销商共同创设信用保护工具,充分体现核心机构的风险分担作用,也反映监管方面对于民营房企融资的支持与重视。另一方面,从两会明确“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到证监会“开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专项支持计划”、首单信用保护工具落地,大致经历2个月的时间,推进速度较快,体现民企纾困的诉求之强烈。考虑到地产行业仍面临着系统性的流动性压力,未来或不排除有更多民企被纳入专项支持计划,进而拓宽其债券融资空间。 对于“宽信用”而言,地产融资环境的修复,一方面将直接促进债券融资规模冲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破房企当前面临的“弱预期”→“弱现实”负反馈循环,缓解流动性压力,促进其投资意愿回暖,对于居民端“弱预期”的改善也有积极作用。 三、回顾:信用保护工具由来已久,2018年后发行提速 2018 年 10 月之后,附有信用衍生工具的民企债券规模开始上升。银行间以 CRMW 凭证居多,交易所也开始启动合约类(非流通)的信用保护工具。 (一)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扩容较快,民企参与度略低于国企 2019-2021年,交易所市场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的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民企参与度不及50%。截至2021年末,证券公司卖出信用保护合约名义本金合计65.55亿元,其中以民营企业为实体的信用保护合约名义本金28.4亿元,对应支持民企债券融资296.3亿元;创设机构以证券公司类核心交易商为主。 2022年1-3月,沪深交易所18家证券公司类核心交易商中,共有6家证券公司创设包括信用保护合约规模及信用保护凭证规模共计24.08亿元,1-3月无新增创设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二)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以CRMW居多 1、参与主体:核心交易商、一般交易商、创设机构 银行间市场中,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相关主体主要包括:(1)核心交易商:包括金融机构、合格信用增进机构等,可与所有参与者进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2)一般交易商:包括金融机构、其他非金融机构等,只能与核心交易商进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3)创设机构:符合一定条件的核心交易商可成为信用缓释工具的创设机构。 按机构数量看,根据交易商协会披露(截至2022年4月21日),(1)核心交易商:共64家,银行占比近70%,其次是证券公司,信用增进公司仅1家。(2)一般交易商:共61家,资管机构(基金、非法人产品)、金融机构(银行、证券)、非金融机构(信用增进公司)分别为36家、21家、4家。 2、发行情况:2021年至今,CRMW创设提速 银行间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主要以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居多,2021年以来该类产品发行提速。(1)存续情况:2018年9月5日至2022年5月5日期间,累计已有435支CRMW成功发行,计划发行总额756.09亿元,涉及196家发行人,目前存续的CRMW产品规模合计271.06亿元。 (2)发行趋势:2021年以来发行规模、新增主体不断增长。2022年2月,CRMW发行支数高达25支,创2018年12月以来单月发行数量高峰;2018-2022年,平均单月发行支数分别约为13、8、7、13、11支, 可见2021年之后CRMW的发行开始提速。 等级方面,主体评级多为AA+以上,近期发行等级中枢有所下移,地方国企发行活跃度上升。2018年以来,CRMW标的券发行主体等级AA+以上占比从88%下降到63%,尤其是2021年之后,对应BBB+及以下主体的CRMW支数明显增多。 结合企业性质看,2020年以前,CRMW标的券发行主体以民企为主,而后占比逐渐下降(2018年的92%降至2022年4月末的16%),同时,自2021年起,地方国企占比迅速提高,2022年4月末已升至68%。 从行业分布看,自2018年9月5日以来,综合、建筑装饰、化工、有色、医药生物等行业中参与CRMW企业数量相对较多。综合行业主要为集团层面发行,而建筑装饰、化工行业发行人均为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此外,区域分布的集中度较高:浙江、江苏金融机构为本地区的民企创设信用保护凭证的数量较多,或源自地方性支持政策。 3、流动性:CRMW标的券换手率偏低,流动性欠佳 由于CRMW产品缺乏成交明细,故我们以其对应标的券换手率为统计对象,观察产品的流动性情况: 与同期发行的债券相比,CRMW标的券的年均换手率较低。在已发行的435只产品中,剔除创设价格及实际发行金额为0的产品,以发行当年CRMW标的券成交量之和,除以当年CRMW标的券发行规模,计算出当年平均换手率,并计算该口径下全市场信用债换手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2018年以来,标的券平均换手率均低于同年全市场新发信用债的换手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CRMW标的券流动性或要小于一般信用债,这可能与CRMW交易商集中度较高、一般交易商数量少、缺乏卖空机制等有关。 按时间序列看,CRMW对应债券换手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以上述方法计算的CRMW标的券在2020年、2021年年平均换手率分别为58%、52%,较2018、2019年有明显下降,说明近年CRMW标的券流动性并未有改善迹象,甚至出现进一步下滑。 四、风险提示 民企债券融资改善情况不及预期。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05月27日发布的报告《信用衍生品:疏通“宽信用”堵点——宽信用观察系列之八》 往期回顾 疫情如何影响“宽信用”的节奏?【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疫情与政策博弈下的“宽信用”成色——宽信用观察系列之二&3月经济数据解读【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疫情跨季,交运数据看“宽信用”压力——宽信用观察系列之三【华创固收|周冠南团队】 财经委诉求强基建,目标和进度如何?——宽信用观察系列之四【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再贷款引领的央行扩表——宽信用观察系列之五【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专项债和特别国债:你方唱罢我登场?——宽信用观察系列之六【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地产放松还有多少可以期待?——宽信用观察系列之七【华创固收丨周冠南团队】 华创债券论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1631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