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疫情后周期下的数字经济新版图

疫情后周期下的数字经济新版图

作者:微信公众号【长江证券】/ 发布时间:2022-05-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长江证券《疫情后周期下的数字经济新版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为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行业大咖谈”团队出品的第26期 丨本期观点丨 跟海外国家比,我们数字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这也可以变成后发优势,过去其他国家走过的弯路,在我们的规划中可以尽力去避免重蹈覆辙。 今年以来,“数字经济”政策热度和市场热度一直处于双高状态: 1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布,数字经济提升到了国家级的重要战略高度,2月,“东数西算”成为市场热点,也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层基础,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数字经济,5月,全国政协在京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 政策逐渐加码,战略高度不断提高的数字经济缘何如此重要,未来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又会产生哪些潜在影响? “数字经济”是什么? 步入数码时代后,大家对于生活工作中数字元素日益增多,应该已经屡见不鲜,在电脑、手机、元宇宙之后,下一个颠覆想象的创新会是什么也充满好奇心,这些数码形态的工作生活方式背后都对应着不同的数字经济产业链。 在百度百科的定义中,数字经济指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与使用,来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以此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图1:2022年4月政治局会议9大信号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长江证券研究所 在《“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中,具体提到了一些定量的指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千兆宽带用户数是2020年的9倍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较2020年增加30个百分点到45%。其中,数字新基建是重中之重。在八项重点任务中,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排在第一。该任务旨在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进IPv6规模部署应用;加速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提高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的覆盖水平等。 数字经济可以划分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四大部分。 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产业数字化更多是指对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改造,通过数字化赋能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数字化治理则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现代政务和社会管理效率,数据价值化则是立足于数据本身的价值。 “东数西算”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层基础 2021年8月“东数西算”工程架构和行动计划先后确立,2022年2月17日盘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 图2:国家战略性工程集锦 资料来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长江证券研究所 19-20年数据中心一直是我们科技大咖谈重点把握的方向,到21年下半年我们提数据中心的频率开始明显降低,原因在于双碳的远景大规划下,数据中心有些自身的问题亟待解决,过去在未解决能耗、土地等问题的时候,很难找到趋势性机会,在通信行业标的池中的IDC相关公司我们也陆续进行了调出止盈建议。 但是数字化时代,算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工信部下属机构赛迪智库发布的《先进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用于AI测试的全球的算力需求每3.5月就会翻一倍,远超当前算力的增长速度。随着数字经济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速度快速增长。 数字经济虽然是围绕数字展开,但是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服务于实体经济,具体创新和落地也会围绕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不断进化。 从电商、外卖、短视频、影视、游戏、叫车等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所需,再到企业生产管理、物流、消费等都是实实在在的实体经济,传统经济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需要数字基建作为底层支撑,谈到数字基建则绕不开今年反复被政策提及的“东数西算”。 对“东数西算”有两条逻辑主线: 一是,需求拉动型,即数据中心上游的建设及资本开支环节,主要为上游的通信网络设施、电力系统;二是,逐步变化型,上游服务器等环节中短期更多变现为量的迁移,不能出现大幅量增。 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劣势? 跟海外国家比,我们数字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这也可以变成后发优势,过去其他国家走过的弯路,在我们的规划中可以尽力去避免重蹈覆辙。 美国的数字经济更注重底层关键技术的发展,德国则拥有深厚的制造业底蕴,可以依托制造业发展高端制造的产业化转型,英国则更加注重数据隐私。 我们国家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政策执行力,既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也有比较稳定的内生需求。在此次俄乌冲突中,俄罗斯能够很快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和软件做替代,也源自于过往很多年对自主可控的重视,但是过去我们却从未看到俄罗斯诞生过民用的软件巨头,也和其内需不够支撑有关系,相比之下,我们国家具备相对优势。 自主可控是近几年来,科技行业最重要的主线之一。诚然,面对差距,需要正视差距,在国产替代的逻辑下,我们看到4家主流半导体设备商22年Q1存货同比增长70%,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6.4%,数据也侧面印证了我国主流设备厂商当下在手订单较为充足,未来业绩景气度值得持续关注。 疫情后周期数字经济潜在变化 近几年,在疫情反复之下,大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办公的认知更加深刻,大趋势是增加信息化方面的开支。 2022年以来,疫情再次反复,基于短期视角,区域封控造成的企业停工,使得板块实施交付业务受到阻碍,对部分IT行业公司或带来短期业绩压力。 图3:计算机板块华东收入占比波动情况 资料来源: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 2022年影响区域主要在华东、东北地区,而华东地区则是传统信息化重镇,板块收入占比较高,市场产生的短期担忧相对较多。但是,对硬件公司来说,风控主要影响在于对短期物流的限制,在疫情结束后仍有望追赶进度,体现在历史数据上,2020年疫情主要影响华中地区,但从历史数据上来看,华中地区收入占比并未在2020年有显著下滑。当前市场已经对计算机板块年内业绩承压有所体现,但每一次疫情过后,则会让企业端和个人生活端对信息化和智能化更加重视,带来板块发展新机遇。 未来潜在关注方向 关于未来跟踪方向,可以围绕数字经济四个方向进行展开。 第一,数字产业化,主要是通信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服务器、IDC、设备等相关公司,节奏主要跟随运营商集采和国家专项债发放节奏进行判断,另外一条线索则是围绕“东数西算”推进节奏来选择方向; 第二,产业数字化,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则同传统产业本身的景气度息息相关,信息化改造与升级则更多是在产业本身基础上的锦上添花,比如电力信息化,电力行业是基础的传统行业,近几年随着碳中和的大力推进,很多新能源纷纷并网,而新能源相较传统能源则更需削峰填谷,电网则诞生了更多智能化需求,带来产业链相关公司的发展机遇,另外还有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产业互联网也是其中重要命题; 第三,数字化治理,涉及到政务和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第四,数字产业化,大数据产业链本身,贯穿其中的则是网络安全,这是所有数字经济推动发展的前提,工信部目标,我国网络安全产业2023年要达到25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15%,数字经济带来数据库等大数据产业链新的发展机遇。 关于本期作者:黄旭 黄旭,执业编号:S0490617060008。行业大咖谈团队成员,科技创新成长专家组合管理人,主要覆盖通信行业,常年深耕科技成长板块的跟踪与研究,对通信领域各个方向均有较深的造诣。 关于“行业大咖谈” 《行业大咖谈》是一档由长江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发起的,主打跟踪机构的投顾服务类产品,产品将会对市场资深研究员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订阅产品,您将获得: (1)精品行业课程,带您揭秘行业投资逻辑; (2)行业机会挖掘,帮您把握行业投资方向; (3)热门主题解读,带您解析每日最热事件; (4)行业精选标的,为您挑选行业优质个股; ↑了解更多,敬请关注“长江e号”APP-“投顾”-“行业大咖谈”栏目! 行业大咖谈适合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稳健型及以上的长江证券客户。本产品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已力求产品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对证券涨跌或市场走势的确定性判断。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江证券,且不得对本产品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