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光期产业“岭上金光”:基本面矛盾较大,三季度或边际改善

光期产业“岭上金光”:基本面矛盾较大,三季度或边际改善

作者:微信公众号【光大期货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05-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光大期货《光期产业“岭上金光”:基本面矛盾较大,三季度或边际改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光期产业“岭上金光”:基本面矛盾较大,三季度或边际改善 ——“岭上金光”黑金论坛第一期会议纪要 5月25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支持,光大期货联合东岭集团共同举办“岭上金光”黑金论坛(第一期)。光大期货研究所宏观研究员于洁、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兼黑色总监邱跃成分别就《2022下半年宏观形势展望》、《钢材期货形势分析及期现策略案例分享》进行主题演讲。在圆桌论坛交流环节,兰州酒钢销售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韩南、华菱钢铁采购中心研究总监兼市场部部长王淑姣、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市场信息室主任周金雷、东岭集团贸易总公司钢铁事业部副总经理赵甲佳、东岭研究院执行院长任娇娇、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叶燕武分别就下半年宏观及黑色商品供需形势进行了全面解析和探讨。 1、2022下半年宏观形势展望(于洁 光大期货研究所宏观研究员) (1)经济所面临的困难:消费受到防疫约束条件长期承压,出口对经济的弥补减弱,扩大投资成为发力点但是今年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稳中有升的难度同样较大。 (2)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稳增长需要宏观杠杆率上升。制约私人部门加杠杆的因素仍未好转,政府部门加杠杆的动力最强。政府加杠杆往往带动基建的走强,财政前置和结构上偏向基建是支持基建发力的资金因素。稳居民杠杆就是稳住房,贷款结构地产行业占优势比例。预计地产迎来密集政策利好期,房地产的改善路径可能是房贷利率下调——销售改善——房企资金改善——房地产投资改善。 (3)海外的潜在风险点:美国的通胀或已见顶,但是高通胀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紧缩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也将是一个强约束,并且在通胀和紧缩相对确定的背景下,增长前景或成交易的关键,引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增加。建议商品要把衰退预期升温纳入分析框架之中。 2、钢材期货形势分析及期现策略案例分享(邱跃成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兼黑色总监) 从短期看:疫情对经济及需求的影响仍将持续,国内政策宽松效果要打折扣。海外经济处于滞胀阶段货币政策收紧,市场悲观情绪短期难以缓解。钢厂产量处于高位,钢厂高库存压力需要消化,钢价或仍有调整压力。 从中期看:疫情对经济及需求的影响或将减弱,密集宽松的政策有望逐步见到成效,地产销售或将逐步改善,钢材需求环比有望改善,叠加去年三季度的低基数,需求同比也将出现好转,钢厂低利润情况下产量将降至低位,库存消化或好于去年同期水平。钢价中期不宜过度悲观,存在反弹动力。 一、2022下半年宏观形势展望(于洁 光大期货研究所宏观研究员) 1、 经济所面临的困难 2020年和2021年,出口保持比较高的增速,但是今年面临出口增速放缓的问题。消费方面,同样是在动态清零和防疫常态化的约束之下,消费偏弱,但是不同点在于,2020年和2021年,房地产销售增速比较高,尤其是2021年。但是今年面临房地产销售和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的问题。基建方面,2020年基建处于爬坡修复发过程,2021年由于稳增长的压力不大,年初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较谨慎,全年基建的增速也不高。但是今年,基建是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总结一下今年面临的问题,防疫政策约束之下,消费承压,出口增速放缓,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大幅下滑,基建成为稳增长的发力点。与上一轮疫后复苏相比,内生动力不足。具体来看: (1)消费的修复存在天花板效应,且就业的压力也在限制着消费。 4月失业率6.1%,较上个月5.8%回升0.3个百分点。4月16-24岁人口失业率18.2%,比上个月回升2.2个百分点,青年群体的就业情况相对更弱。 (2)出口交货值大幅回落,且不利于出口的因素增多。 中国4月当月出口同比3.9%,较前值大幅回落,同时出口交货值也大幅回落。往后看不利出口的因素越来越多,美国通胀见顶,美国消费从商品转为服务,以及受到疫情影响出口份额边际减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出口有所恢复。 从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来看,消费受到约束条件长期承压,出口对经济的弥补减弱,扩大投资似乎成为了唯一的着力点。从数据来看,4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长2.4%,1-4月累计同比6.8%,预期增6.5%,1-3月增9.3%。分项来看,4月基建投资当月同比4.3%,房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0.1%,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6.4%。4月投资增速明显下滑,疫情影响之下建筑的施工进度偏慢,从建材产量大幅下滑也可以印证。今年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稳中有升的难度同样较大。 以上是经济面临的困难,以防疫为约束条件,消费长期承压,出口动能减弱,投资受疫情影响发力不畅。GDP很可能连续两个季度低于5.5的增速目标,历史上这种情况不多见。 从2005年到现在,以往政府预期目标GDP无一例外都实现了。2022年GDP目标5.5%,根据央行测算十四五期间潜在增速,2022年也在5.5%左右。潜在增速是指在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宏观经济能够获得的最大产出,政府调控的目的应该是让实际产出保持在潜在产出水平。20220429政治局会议传达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基调,对于市场关心的经济的目标,政策基调没有出现淡化的边际变化,努力实现全年5.5%左右的目标。如何实现,以落实存量谋增量、基建前置地产松作为抓手,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 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4月社融发布后央行答记者问表示“宏观杠杆率会有所上升”,这是2021年以来,央行首次提示宏观杠杆率上升。今年以来宏观杠杆率是有所回落的。杠杆率的回落可能主要源于疫情的冲击,其中私人部门受影响更大。居民杠杆率同比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回落,目前同比已经跌入负值。企业部门杠杆率波动最大,去年年底企业杠杆率 触底回升, 但是同比跌幅仍然是最大的。私人部门的杠杆率率的变化其实社融已有体现,4月社融不及预期值的一半,居民贷款短期和长期都大幅收缩。4月住户贷款同比少增7453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同比少增4022亿元,整体反映居民在疫情影响之下的消费、购房、营商需求收缩。企业长期贷款收缩短期票据冲量,企业长期贷款表现较弱反映企业资本开支不强,而票据冲量反映实体融资需求较差。制约私人部门加杠杆的因素仍未好转,政府部门加杠杆的动力最强。 政府加杠杆往往带动基建的走强。基建的本质是债务驱动,对资金的依赖性比较大。政府加杠杆往往带动基建的走强,此外离不开基建相关国企加杠杆。背后的原因是,从资金来源来看,依赖财政预算资金和政府基金收入,政府基金收入里面对于基建贡献比较大的是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专项债。 从换届规律的角度理解基建。建国以来中国经济有明显的政治周期,特指党代会周期,表现为GDP增速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曾经是官员晋升机制驱动的“GDP锦标赛”带来的经济波动,即通过货币信贷和财政来支持容易出政绩的基建工程,造成基建投资在换届第二年脉冲式上行。回顾过去的五次党代会,除了十九大,前四次会后均出现基建投资增速高峰。从这个角度理解基建的可控性较强。 我们看好基建的发力。44个十四五专项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相比去年“缺项目”导致资金明显闲置的情况,今年项目端不再成为基建发力的主要制约(2016年扩大投资稳经济,提前启动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相比之下,钱从哪来可能更关键。从资金来源看,财政支出前置和专项债发力是关键。一季度预算资金和专项债贡献了全部基建资金同比增量。 专项债发行节奏偏快,结构上向基建倾斜。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的政府专项债目标3.65万亿,跟2021年持平,1-4月份发行约占全年的四到五成。3.65万亿的体量跟2021年相持平算是延续了稳增长的主线,但是专项债没有增量的话也很难带来实物投资的增量。所以我们看到针对专项债的政策表述出现了边际上的变化,根据相关部委的表态,2022年专项债资金投向更加明确和优化,重点支持基建等民生相关领域。从数据上看,1-3月份,专项债投向基建相关领域占比近65%,较去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整体来看,财政前置和专项债结构上偏向基建是我们看好基建发力的主要原因。 稳居民杠杆就是稳住房,贷款结构地产行业占优势比例。居民和企业杠杆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信用也出现了明显的收缩,当务之急是稳住私人部门的杠杆。2022 年 3 月,在全部居民债务中,占最大比例的是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占到了全部居民贷款的 63.8%,而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主要都是住房贷款,稳居民杠杆就是稳地产。 从金融机构信贷投向来看,地产行业也占优势比例。地产行业的信贷占比自 2018 年以来基本维持在全社会的 1/4 以上,近两年由于地产调控等因素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款增速有小幅回落,截至 2021 年底,地产行业信贷占比为 26.11%。其中开发贷占比 23.87%,个人按揭贷款占比 76.13%。地产行业在无论是居民债务、金融机构信贷乃至与全社会杠杆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地产迎来密集政策期,利好不断,房贷利率下调有望带动房地产销售的改善。5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下调了首套房的利率下限。将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 LPR-20BP,随后5年期LPR创纪录下行15BP。这一轮从2021年四季度开始,多数地区陆续下调房贷利率,主要是发生在银行和地区层面,而且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效果不是很好。最近出台的首套房利率下调和5年期LPR下调都是全国层面,效果应该比之前要好。房地产销售和房贷利率呈反比关系,但利率下降到房地产销售回升一般存在3-6个月的时滞。房贷利率自去年10月份开始下调,按照历史经验领先销售两个季度左右,受疫情的影响往后推,那么地产销售有望在3季度改善。 房地产投资对资金依赖高,到位资金与房地产投资增速基本一致。拆解来看,到位资金主要包括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四类。尽管去年9月以来融资政策就开始纠偏,但截至去年底,仍未看到融资环境出现实质性改善,各项到位资金降幅都在进一步扩大。 销售的改善有望带动投资企稳。房企资金来源中占比最大的是其他资金,主要由销售回款组成,因此销售往往对投资具有领先作用。我们认为这一轮房地产的改善路径是房贷利率下调——销售改善——房企资金改善——房地产投资改善。房贷利率自去年10月份开始下调,按照历史经验领先销售两个季度左右,受疫情的影响往后推,那么地产销售有望在3季度改善,地产销售改善带动房企资金改善,三季度资金的改善有望带动投资在四季度企稳。 3、海外的潜在风险点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是通胀和就业,就业的优先级更高。美联储已经明确货币政策重点从滞转变到胀,即使货币政策不能解决通胀问题但至少能通过回收流动性抑制其他国家的需求来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在美联储一连串加息的动作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的通胀或已见顶。美国4月份CPI通胀同比增长8.3%,低于前值8.5%,是8个月以来通胀首次开始下降。但是下降幅度不及预期,高于市场预期8.1%。 我们认为美国的通胀基本见顶了,原因一是基数效应,去年核心商品价格的基数非常高。二手车价从去年4月开始飙升并成为核心商品价格的主要驱动因素,随着二手车价格通缩趋势的形成,在基数效应的作用下会放大对核心商品价格的拖拽。另外,美国的劳工统计局对CPI权重的调整也对后续的CPI的回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服务消费逐渐接棒商品消费,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与疫情相关的服务业价格重新反弹,权重调整会发挥影响,因为酒店和机票价格的权重都被调低了,这些项目对核心通胀的上行压力也会减轻。但是高通胀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 紧缩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也将是一个强约束。联储加息概率,市场预期加到3%-3.25%,今年加到2.75%-3%,按照这个结果后面要连续加息几次。而加息路径取决于通胀路径是否再度超预期。无论是通胀见顶还是通胀冲高导致美联储激进加息,带来的结果都是需求的走弱,美国增长压力开始凸显。 在通胀和紧缩相对确定的背景下,增长前景或成交易的关键,引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增加。美国半年经济放缓与明年经济衰退几无悬念,基数效应、支出放缓、外部需求疲弱的拖累(中国稳增长压力大、欧洲滞胀环境等)、金融条件收紧打压通胀等原因。但是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强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美联储加息,除美国以外的国家受到的压力更大,可以说是利空全球总需求。衰退压力大,同时高通胀制约美联储货币政策空间,那么从资产定价角度来看,估值不扩张,盈利下调,风险资产价格自然是有下跌的动能的。建议商品要把衰退预期升温纳入分析框架之中。 二、 钢材期货形势分析及期现策略案例分享(邱跃成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兼黑色总监) 价格方面,黑色商品先涨后跌,一季度交易预期,二季度预期反复逐步交易现实,原料价格弹性强于成材。各品种基差波动幅度较大,期现套利机会多。各品种走势阶段性分化较为明显,如矿焦比、螺矿比、卷螺差,品种间套利机会也比较多。但合约差套利走势较为反复,套利机会比较难把握。 需求方面,地产下降对需求有较大的压制,地产投资1-2月一度小幅改善,3-4月全面转弱,基建2-3月份比较好,但4月基建投资增速转弱。板材需求方面,汽车产销量、挖掘机销量、重卡销量、家电产量、水泥产量等整体表现低迷。需求高频数据来看,全国建材日成交量在传统消费旺季呈现逆季节性下降,华东、北方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 水泥数据来看,水泥开工及出货处于历史低位,库存上升持平至历史高位,水泥价格低位徘徊。螺纹表需3月下旬以来已连续九周同比降幅超过20%,其中五周降幅超过30%。虽然近期政策出了不少,但地产销售仍未见起色、土地成交处于历史低位、乘用车销量大幅回落。疫情来看,上海地区疫情有所好转开始复工复产,不过北京、天津、四川等地疫情形势仍较为严峻,对需求冲击仍将持续。 供应方面,粗钢、生铁产量逐步回升,4月生铁日均产量创历史新高。统计局口径粗钢、生铁产量峰值或已出现,但下半年整体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螺纹周产量持续处于低位,南方产量下降疫情及利润成为压制产量的重要因素,北方下降和北京、天津疫情有明显关系。目前长流程也开始出现亏损减产迹象,短流程亏损不断扩大,短流程钢厂产量持续处于低位。热卷周产量二季度以来回升明显,主要是北方地区地区增长较快,华东、南方较为平稳。 库存方面,库存去化持续缓慢,螺纹总库存已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螺纹、热卷厂库压力均较大。上海螺纹库存逆季节上升,北京库存5月以来转为上升,杭州去化缓慢,广州库存去化较好。上海地区热卷库存处于历史同期最高位,天津库存偏低,乐从库存处于中位水平。 原料方面,铁矿石、焦煤、焦炭、废钢库存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降得比较多,铁矿石港口库存降到了1.35亿吨,负反馈逻辑或难以顺畅。 平衡表方面,2022年1-4月粗钢资源供应量同比下降8.9%,其中4月粗钢资源供应量同比下降2.83%。 库存推演,假设6-8月螺纹产量维持300万吨,中性预期下螺纹库存将维持去库状态并将再次低于过去两年同期水平。 观点总结: 从短期看,疫情对经济及需求的影响仍将持续,国内政策宽松效果要打折扣。海外经济处于滞胀阶段货币政策收紧,市场悲观情绪短期难以缓解。钢厂产量处于高位,钢厂高库存压力需要消化,钢价或仍有调整压力。 从中期看,疫情对经济及需求的影响或将减弱,密集宽松的政策有望逐步见到成效,地产销售或将逐步改善,钢材需求环比有望改善,叠加去年三季度的低基数,需求同比也将出现好转,钢厂低利润情况下产量将降至低位,库存消化或好于去年同期水平。钢价中期不宜过度悲观,存在反弹动力。 三、黑色圆桌论坛 特邀嘉宾1:韩 南 兰州酒钢销售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五一节前包括节日期间市场预期的影响,兰州市场整体信心还是偏强的,但是受到后期需求未按照预期释放,以及焦炭的提降,钢厂成本支撑弱化,资金紧张,现货的价格不断下行承压,整体五月份兰州市场的价格区间在4600-5000元这个价位,下跌的幅度是400元左右。 从社会库存情况来看,截止昨天兰州地区的社会库存是29.6万吨,较节前下降9.4万吨,是近三年的库存高位。出货情况,截止昨天,整体的日均库房出货量4500吨,同比去年同期明显感觉到需求缩水,日均出货量仅仅是去年的60%左右。 供应方面,目前兰州地区已经有三家钢厂,陆续有减产计划,目前我们酒钢榆中钢厂日均的生产量照比去年同期,包括环比上月都有所减少。宁钢1080高炉已有焖炉计划,兰鑫产量为正常产量的70%。 需求方面,2022年以来甘肃地区房地产需求缩水严重,从实际的感观来看的话,兰州地区房建项目新开工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全国的整体下降的幅度,而且开工照比去年同期是滞后的。甘肃省1-4月总共是有234个省内重大工程项目完成了投资是555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50亿元,增幅是37%,其中是80个新开工项目,已经开工了是51个,开工率是60%,较比去年同期相对较好。 从当前行情来看,西北地区钢厂已经处于亏损状态,钢厂已有减产、限产的现象,成本对后续的钢价也有一定支撑。当前的国家政策,也是稳增长,稳就业,经济下行压力越大,利好的政策刺激就会越强,当前已经看到了一些房地产政策是不断来袭,当前行情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阶段,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火力全开的政策真实落地,5.5会到来,迟到的需求一定也会来。 特邀嘉宾2:王淑姣 华菱钢铁采购中心研究总监兼市场部部长 最近行情震荡的很厉害,因为各种海外的情况和国内政策以及疫情的扰动,导致交易的逻辑变换的十分快。我主要站在钢厂的角度,对整个黑色的一些基本面,结合下游的一些实际情况讲讲下我的看法: 1、海外的经济现在到底有没有问题? 从微观方面给大家一个参考,对于钢材出口,现在的性价比已经远远没有俄乌战争初期那么高了,现在俄罗斯的板坯CFR差不多600美金折算到热卷的成本大概是4700元。所以这个出口的价格是我们价格上行的一个压制位。且最近几天出来的消息,伊朗在降低钢材的出口关税,侧面说明了海外经济在高通胀的背景下,对全球的经济的影响是摆在那里的。 2、疫情是否有好转? 从上海的情况看,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肯定已经过去。 3、后期是否会有政策上的刺激? 大概率会有,但是对钢材带来的实际性的需求及这个政策落地的时间,可能会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就是疫情的控制的时间,物流完全放开,不影响生产原料进入和产品外出。第二,就是市场信息和投机意愿建立起来的时间问题,在这个目前的企业和居民的投资的意愿和投资的能力方面是需要考虑的。 4、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需求会是怎样? 这个问题可以去看一些非疫情影响区域,那么整体上看下来剔除疫情影响,刚需和去年比也是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在这个疫情放开以后,后面需求的反弹应该来自疫情影响部分的需求和市场信心起来投机需求两部分的增量,刚需的变化需求等政策刺激落地。 5、钢材价格跌破成本后,如何走? 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成本支撑问题,短期,因为废钢和铁水价差的问题,铁水性价比存在,成本支撑仍需要考虑。按照130的矿,焦炭降3轮算,高炉成本4600以上,电炉谷电成本4770,基本全行业螺纹都亏损,这个是钢价短期盘面到4500以下是有支撑的。中期看钢厂减产和原料负反馈。另外要考虑的是,6月份在政策刺激下,疫情比4,5月好转的情况下,需求能否比4,5月更差,目前看环比应该要好转。 特邀嘉宾3:周金雷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市场信息室主任 海外方面:下半年全球有可能面临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难民危机,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持续升温。海外经济核心任务是加息抑制高通胀,全球货币紧缩,资金流动性收紧,经济滞胀,逆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政治、贸易格局重塑,中西阵营对抗加剧。 国内方面:核心任务是控疫情、拉经济、稳就业,强刺激,预计六七月份国内经济将好于四五月份。 政策方面:国家持续加强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力度,确保能源供应,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核心是压制煤炭)。同时,要求今年全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核心是压制铁矿),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政策将贯穿全年。从全球和中国角度来看,全球原料需求顶已经确定。 供应方面: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要求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预计2022年粗钢产量10.15亿吨,同比下降2000万吨,降幅1.9%,独立电炉产量增减是供应的最大变量。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前期生产减量较多的钢厂和部分钢厂高炉检修结束,开始陆续复产,考虑长流程钢厂利润不高,短流程钢厂大面积亏损,预计粗钢供应整体增量不大,六七月份粗钢日均产量有望维持300-310万吨左右。 需求方面:六七月份需求明显好于五月份,但需求强度和持续性有待观察。 1、钢材需求核心看国内需求。基于目前疫情发展态势和国家疫情防控政策,预计五月底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业陆续复工复产,物流运输畅通,下游需求将会恢复,但梅雨季节可能对工地施工造成影响。同时,疫情控制后国家加大经济刺激政策,稳增长措施不断落地并形成实物量,预计六七月份国内需求好于五月份,但需求强度有待观察。 2、下游需求总体边际增加,需求恢复出现分化。受疫情影响,以大基建为主的国家和各省市的重点工程需求后延,并未消失,会出现一波阶段性赶工潮。房地产在疫情缓解、政策持续宽松、存量保交付、保障房廉租房等因素支撑下,短期房地产需求有韧性,未来需求有改善预期。因消费下降带来的制造业需求消失1个多月,大部分需求已经消失,无法弥补,但低库存下会出现阶段性的补库以及生产正常带来的需求恢复。海外钢价见顶回落,六七月份钢材新接出口订单边际下降,但由于船期和生产周期因素影响,五六月份钢材实际出口量维持韧性。 库存方面:钢材总库存处于相对高位,原料库存总体处于相对低位。 其中,五大品种钢材总库存2224.15万吨,同比增183.44万吨,增幅9%;焦煤总库存2509.4万吨,同比降756.2万吨,连续4个月下降;焦炭总库存至998万吨,同比降48.9万吨,连续7周小幅下降;铁矿石45港库存1.36亿吨,较年内高达降2400万吨,连续八周下降;废钢库存处于正常略低水平。 钢材方面:此轮螺纹期货价格上涨从去年11月19日到4月6日,持续时间4个半月,上涨1510点,预计此轮下跌时间2个月左右,下跌750点左右,预计五月底六月初钢价有望调整到位。伴随疫情控制,宏观政策发力,下游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进入补库和阶段性赶工周期,需求增量大于供应增量,成本支撑加强,市场预期修复,预计六七月份钢价有望迎来一波反弹行情,反弹高度和持续时间要看真实需求释放和经济增长情况,但对中长期钢价走势谨慎偏空。 原料方面:预计五月份原料现货价格有望向下调整到位,近期原料价格进入底部区域。伴随疫情好转,钢价反弹,钢厂利润修复,生铁高产量下对原料高需求不减,叠加原料各品种库存不高,预计六月份原料价格止跌反弹,原料整体强于成材。 期货方面:螺纹4450元/吨,热卷4600元/吨,矿120美元/吨,焦炭3250元/吨,煤炭2500元/吨,硅锰8000元/吨,硅铁8450元/吨,基本是近期价格底部,预计六七月份钢材和原料期货价格震荡走强,原料整体强于成材。 特邀嘉宾4:赵甲佳 东岭集团贸易总公司钢铁事业部副总经理 这一波的下跌,不管是日频数据类似钢联每日成交,周度数据表需、水泥,或者月度下游数据像地产,基建和挖机等,数据上表现就是差,而且从我们自己公司的出货情况,还有调研的下游开工和资金等情况均不理想,那短期从价格来看的话,价格到这里后能看到多空分歧还是比较大: 国家也在不停的喊话要稳定经济稳定市场主体,多头想法需求不会消失只会延迟,等上海和全国疫情控制住以后,上海疫情社会面从5月14号以来新增人数基本为零,现在大城市中除了北京疫情之外全国其他地方疫情在下降,对于疫情过后的需求回补还是存在一定的预期,期待一波反弹行情。 第二是认为原料成本端依然有一定的支撑,现在的盘面焦炭已经跌三轮,铁矿120美金预期兑现的价格,铁矿库存已从1.58亿吨下降到1.35亿吨,原料短期内基本面还是不错的,焦煤不跌破长协价格2400之前,从原料成本端体现一个比较强的支撑。 但是我的看法是,首先第一是目前5月马上结束,当前高库存为近三年新高,进入6月份传统淡季如果需求回暖不及预期,即使会恢复到去年同期需求水平,每年6月都是要垒库存的,如果6月继续增加库存那整个产业链上下压力将会非常大,大库存的情况下价格易跌难涨,从每周的表需数据看,钢材季节性淡季走弱已经比需求回补来的要早。 第二海外需求也在回落,海外热卷,废钢价格继续下跌,欧洲热卷俄乌战争以来从最高回落将近400美金,东南亚回落100多美金,土耳其废钢回落200美金,如果海外价格持续回落,不管从成品端或者半成品端肯定会对国内价格有一定压制。 第三目前近三个月钢厂盈利率低,生产端普遍亏损,在大库存的背景下,当前已经有钢厂开始减产、检修,上月云南地区钢厂集中减产40万吨,同时制定了省外外发40万吨,玉溪玉昆从5月14日对三号加热炉检修道6月13日,后期如果需求回不不及预期,钢厂将进一笔减产,原料端的支撑减进一步减弱,外蒙古进口焦煤从前期的200多车每日增加到450车左右。 那从我个人角度来看的话,钢材中期的定位是趋势性下跌,大周期美国加息的背景下盘面建议逢高当空配,因为第一是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没有看到缓和的迹象,第二是整个外部和宏观因素向下,整个外部经济大环境较差,加上国内房地产虽然短期有刺激政策,但落实和看到改善也需要时间。 短期看的话,疫情对需求的干扰没有解除之前,价格应为弱势下跌为主,跌多了在有政策刺激和消息炒作的情况下会有反弹,反弹高度盘面4600到4700,现货反弹100到200元,反弹后看下跌对于6月价格中枢认为会到到4200位置。 特邀嘉宾5:任娇娇 东岭研究院执行院长 全球经济增长断崖下滑甚至衰退的声音愈发强烈(疫情+冲突+气候+情绪,国际金融协会-衰退在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战来最大考验),机构基本达成共识大宗商品顶部已现而跌的形式及时间点存在分歧,国内疫情常态化管理背景下,市场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信心均受到很大冲击(购买意愿影响大于购买力,企业、居民行为影响),加上政府稳经济稳物价的基调,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传导效应打折力度较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商品存在同频压力。切换到黑色商品来看,当前阶段市场矛盾聚焦在需求上,今年的需求影响因素更复杂,潜在需求预期落空,实际需求启动困难,季节性需求周期压缩,导致黑色产业链无论是价格传导还是利润传导存在很大障碍,全国疫情严控把整个季节性消费节奏后移,导致旺季未现而淡季来袭,产业链反向施压的诉求增强,路径从成材到原料弱势波及,国内供需定价品种向半全球、全球供需定价品种波及。具体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供给季节性惯性主观生产高峰意愿与成本价格倒挂倒逼钢厂检修控产被动调整之间的抗衡。国家压减粗钢产量,铁水控制,对原料总体需求影响下滑预期,预计对国内供需影响焦炭压制作用大于焦煤、其次铁矿石。近期电炉厂普遍亏损幅度较大且维持减产动作,长流程钢厂地区差异化,从微利至亏损超过百元;市场价格仍未有起色,钢厂无法向下游需求端转嫁风险获取利润,预计向原料施压的力度增加,传言焦炭第四轮提降已经在路上,5月25日策克口岸恢复通关将致蒙煤进口量增加,供给预期改善,铁矿石二三季度属于年内供应恢复增加期;这也导致钢厂对原料呈现观望态度, 二是,旺季无望淡季雪上加霜,从投资至消费需求受到债务压力、信心受挫,终端行业数据不乐观。地产债务风险凸显,全国各地各显神通通过降首付、降贷款利率、解除限购等手段试图激活市场,但失业率高企及未来收入不确定增加下,龙头家电企业份份优化收缩,居民消费意愿不佳(新房登记数量人数明显下滑,法拍房数量增加),终端行业呈现连锁反应。上海复产复工预期逐渐明朗化,北京、天津疫情反扑,河北唐山等地解封在即,预计6月份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复产复工正常化,真实需求考验白热化,下半年需求或呈现下杀再修复的状态,但要保证全年经济较好的正增长预期,密切关注财政政策刺激转化效用。 三是,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各国进出口政策出台对商品供需影响增加,海外需求也在回落,欧洲、东南亚等地热卷、废钢等品种均大幅回落,海外量价回落反向对国内价格构成压制;同时,国内钢材表观需求也出现下滑,今日钢谷最新数据全国建材产量下降,社库下降幅度大幅萎缩且厂库持续增加,现货波动异常频繁报价混乱,情绪不佳成交较差,近日多地现货价格已经跌到4500~4600,盘面破4500。 四是,从资金方面,二季度合约除了下半年预期外,三季度移仓换月后也承载对明年预期,期现交替,仍有下探空间,类似需求场景可参考13/15年,但不同供给前者过剩后者压减,供需交融更复杂,下半年稳经济的决心增强,预计持续会出台救市政策,价格下端会反复雕磨,遇到急刹随时存在修复反抽。 特邀嘉宾6:叶燕武 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 目前黑色商品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在这个时点,往后看三个点。第一个点是信用。一季度信用扩张很明显,4月份因为疫情的冲击,整个金融数据相对比较弱,看政策加码五月份之后信用扩张的力度。因为信用代表购买力,未来需求恢复怎么样还是得看购买力。第二个点是地产。地产应该是整个需求的边际或者总量上对黑色影响最大的。地产按照推演,三季度销售或边际上改善,新开工包括投资可能四季度改善。第三个是看结构、节奏,政策落地到生效需要时间,可能整个黑色未来价格的演变会出现不破不立的结构,就是说如果这一轮调整幅度越深的话,进入三季度行情脉冲反弹或恢复的动力就越强。因为现在产业基本面方面的矛盾还是比较大的,价格的磨底把产业链包括库存方面的风险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释放,叠加宏观政策的托底和对冲,下一步的反弹可能会走得比较强。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