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 减征乘用车购置税对汽车用钢需求的影响
(以下内容从新湖期货《专题 | 减征乘用车购置税对汽车用钢需求的影响》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5月23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召开,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决定6方面33项措施,在有关促消费方面,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1 汽车用钢概况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占社会总消费比重达10%左右,产出拉动能力仅次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在整车制造过程中,钢材用量占汽车总重量的70%左右,因此汽车与钢铁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是除建筑、机械之外的第三大用钢行业。 汽车通常可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其中乘用车包括轿车、SUV、MPV和交叉车型四类;商用车包括客车、货车两类。轿车单车钢材耗量1.13吨,SUV单车钢材耗量1.43吨,MPV单车钢材耗量1.43吨,交叉型乘用车单车钢材耗量1.05吨,货车单车钢材耗量5.74(6-8t)吨,客车单车钢材耗量4.6吨(6-7m)。根据中汽协以上车型2021年产量可以计算得出去年中国汽车行业钢材消费量约5365万吨,约占成品钢消费总量的5.7%。SUV、轿车和货车三种车型用钢量合计占比达92%。 图表1:不同车型用钢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新湖研究所 从钢材品种看,汽车外覆盖件、结构件等均以不同强度的钢板为原料,因此板带材是汽车产业最主要的用钢品种,占比约65%,其次是优特钢棒线材(29%)和管材及其他钢材(7%)。不同车型对板材类型的需求也有所区别。乘用车和商用车中的客车主要汽车用钢以冷系产品为主,而货车除了车头为冷系其余大部分以热系产品为主。按下图所示比例测算,汽车耗用热卷占热卷表观消费量约4%,而耗用冷卷则约占冷卷表观消费量高达57.28%,表明汽车产销情况对卷板冷热价差有显著影响。 图表2:不同车型用钢比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新湖研究所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单车钢材耗量并非一成不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新能源车的普及对汽车钢需求的影响暂时还没有明确方向,一方面,轻量化的要求使得汽车钢行业将面临着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其他材料对于市场份额冲击,不过钢厂也可以通过降低先进高强钢的成本进行竞争。另一方面,电车减少了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其它相关的部件的用钢需求,但增加了电机无取向硅钢的消耗。此外,除了制造汽车所用的钢材之外,充电桩、电网、管道等配套设施同样需要消耗一定的钢材。因此新能源车对钢材需求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2 历年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 我国汽车产量同比增速自2009年以来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在此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了三次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图表3:历年汽车产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新湖研究所 第一轮在2009-2010 年,国家针对汽车产业出台了包括减征乘用车购置税、开展汽车下乡、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等18条组合政策。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2010年按7.5%征收。另外,从2009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安排50亿元资金,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可以看到“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对交叉型乘用车(微型客车)和1.6升以下排量经济型轿车最为利好,2009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车型销售为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增长贡献度达70%。从整个乘用车市场看,2009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幅迅速扩大,年度销量突破1000万辆,2010年销量达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17%,较2008年销量几乎翻了一番。因此,这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可谓立竿见影、成效显著。 图表4:第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 图表5:第二轮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 资料来源:Wind、新湖研究所 第三轮则是2019年至今,本轮促消费政策力度呈现由弱变强的趋势,且对新能源领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2019年初政府主要措施为对以旧换新、报废更新给予适当补助等,但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补贴,金额不高、办理手续复杂且有诸多前提条件,因此吸引力不强。2020年疫情来袭,政策继续加码,除了资金补贴外,限购开始放宽,浙江、广东和四川等地重启“汽车下乡”,但本次“下乡”普惠性和实际优惠程度不及2009年。 2020年下半年经济复苏,疫情期间抑制市场需求的持续修复,乘用车市场短暂好转。但2021年经济压力趋增、芯片紧缺等问题迟迟未能缓解,销量增速一路下行尽显颓势,直到四季度政府开始托底经济加上芯片供应紧张程度缓解才有所回暖。 图表6:第三轮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 3 今年促消费政策对汽车用钢需求的拉动预测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汽车行业终于迎来曙光,今年2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达到29%。但好景不长,上海疫情爆发且在全国多点扩散,4-5月汽车销量断崖式下跌。国常会终于又一次拿出“减征购置税”的强有力工具。目前“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具体细则尚未出台,根据往年经验看,预计仍集中在小排量经济型乘用车。此前两次减税政策都呈现出力度强、见效快的特征,带来了年均约500万辆的乘用车销售增量。考虑到市场的饱和程度、一二轮政策效果的边际递减以及当前疫情导致的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不稳定等因素,本次减税对汽车销量拉动能力预计不及往年。参考中信证券的测算结果假设本轮乘用车增量为200万辆,那么对汽车钢需求拉动量约为226万吨,其中对冷轧板拉动量约为135.6万吨,占去年冷轧板总消费量约3%,因此购置税减免对冷卷将带来一定边际增量。此外,新一轮的汽车下乡政策有望于6月初出台,根据行业内预计将促进燃油车20万-30万辆销量,促进新能源汽车30万-50万辆销量。随着汽车促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升级,车市回暖将提振下半年卷板需求。 END 撰写人:新湖黑色组 审核人:李明玉 电话:021-22155603 免责申明 本报告由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湖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许可证号32090000)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他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新湖期货。未经新湖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或调研资料,所载的全部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新湖期货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新湖期货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新湖期货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涉及的内容并通知更新情况。新湖期货不对因投资者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新湖期货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以确保本报告涉及的内容适合于投资者,新湖期货建议投资者独自进行投资判断。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税务建议或担保任何内容适合投资者,本报告不构成给予投资者投资咨询建议。
5月23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召开,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决定6方面33项措施,在有关促消费方面,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1 汽车用钢概况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占社会总消费比重达10%左右,产出拉动能力仅次于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在整车制造过程中,钢材用量占汽车总重量的70%左右,因此汽车与钢铁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是除建筑、机械之外的第三大用钢行业。 汽车通常可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其中乘用车包括轿车、SUV、MPV和交叉车型四类;商用车包括客车、货车两类。轿车单车钢材耗量1.13吨,SUV单车钢材耗量1.43吨,MPV单车钢材耗量1.43吨,交叉型乘用车单车钢材耗量1.05吨,货车单车钢材耗量5.74(6-8t)吨,客车单车钢材耗量4.6吨(6-7m)。根据中汽协以上车型2021年产量可以计算得出去年中国汽车行业钢材消费量约5365万吨,约占成品钢消费总量的5.7%。SUV、轿车和货车三种车型用钢量合计占比达92%。 图表1:不同车型用钢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新湖研究所 从钢材品种看,汽车外覆盖件、结构件等均以不同强度的钢板为原料,因此板带材是汽车产业最主要的用钢品种,占比约65%,其次是优特钢棒线材(29%)和管材及其他钢材(7%)。不同车型对板材类型的需求也有所区别。乘用车和商用车中的客车主要汽车用钢以冷系产品为主,而货车除了车头为冷系其余大部分以热系产品为主。按下图所示比例测算,汽车耗用热卷占热卷表观消费量约4%,而耗用冷卷则约占冷卷表观消费量高达57.28%,表明汽车产销情况对卷板冷热价差有显著影响。 图表2:不同车型用钢比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新湖研究所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单车钢材耗量并非一成不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新能源车的普及对汽车钢需求的影响暂时还没有明确方向,一方面,轻量化的要求使得汽车钢行业将面临着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等其他材料对于市场份额冲击,不过钢厂也可以通过降低先进高强钢的成本进行竞争。另一方面,电车减少了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其它相关的部件的用钢需求,但增加了电机无取向硅钢的消耗。此外,除了制造汽车所用的钢材之外,充电桩、电网、管道等配套设施同样需要消耗一定的钢材。因此新能源车对钢材需求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2 历年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 我国汽车产量同比增速自2009年以来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在此期间国家先后出台了三次汽车消费刺激政策。 图表3:历年汽车产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新湖研究所 第一轮在2009-2010 年,国家针对汽车产业出台了包括减征乘用车购置税、开展汽车下乡、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等18条组合政策。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2010年按7.5%征收。另外,从2009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安排50亿元资金,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可以看到“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对交叉型乘用车(微型客车)和1.6升以下排量经济型轿车最为利好,2009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车型销售为719.55万辆,同比增长71%,增长贡献度达70%。从整个乘用车市场看,2009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幅迅速扩大,年度销量突破1000万辆,2010年销量达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17%,较2008年销量几乎翻了一番。因此,这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可谓立竿见影、成效显著。 图表4:第一轮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 图表5:第二轮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 资料来源:Wind、新湖研究所 第三轮则是2019年至今,本轮促消费政策力度呈现由弱变强的趋势,且对新能源领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2019年初政府主要措施为对以旧换新、报废更新给予适当补助等,但主要是通过地方政府补贴,金额不高、办理手续复杂且有诸多前提条件,因此吸引力不强。2020年疫情来袭,政策继续加码,除了资金补贴外,限购开始放宽,浙江、广东和四川等地重启“汽车下乡”,但本次“下乡”普惠性和实际优惠程度不及2009年。 2020年下半年经济复苏,疫情期间抑制市场需求的持续修复,乘用车市场短暂好转。但2021年经济压力趋增、芯片紧缺等问题迟迟未能缓解,销量增速一路下行尽显颓势,直到四季度政府开始托底经济加上芯片供应紧张程度缓解才有所回暖。 图表6:第三轮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 3 今年促消费政策对汽车用钢需求的拉动预测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汽车行业终于迎来曙光,今年2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达到29%。但好景不长,上海疫情爆发且在全国多点扩散,4-5月汽车销量断崖式下跌。国常会终于又一次拿出“减征购置税”的强有力工具。目前“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具体细则尚未出台,根据往年经验看,预计仍集中在小排量经济型乘用车。此前两次减税政策都呈现出力度强、见效快的特征,带来了年均约500万辆的乘用车销售增量。考虑到市场的饱和程度、一二轮政策效果的边际递减以及当前疫情导致的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不稳定等因素,本次减税对汽车销量拉动能力预计不及往年。参考中信证券的测算结果假设本轮乘用车增量为200万辆,那么对汽车钢需求拉动量约为226万吨,其中对冷轧板拉动量约为135.6万吨,占去年冷轧板总消费量约3%,因此购置税减免对冷卷将带来一定边际增量。此外,新一轮的汽车下乡政策有望于6月初出台,根据行业内预计将促进燃油车20万-30万辆销量,促进新能源汽车30万-50万辆销量。随着汽车促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升级,车市回暖将提振下半年卷板需求。 END 撰写人:新湖黑色组 审核人:李明玉 电话:021-22155603 免责申明 本报告由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湖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许可证号32090000)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地区、国家、城市或其他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本报告的版权属于新湖期货。未经新湖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如引用、刊发,须注明出处为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或调研资料,所载的全部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新湖期货在最初发表本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新湖期货可发出其他与本报告所载内容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但新湖期货没有义务和责任去及时更新本报告涉及的内容并通知更新情况。新湖期货不对因投资者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新湖期货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以确保本报告涉及的内容适合于投资者,新湖期货建议投资者独自进行投资判断。本报告并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税务建议或担保任何内容适合投资者,本报告不构成给予投资者投资咨询建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