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回调后的纳斯达克投资价值几何?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深度回调后的纳斯达克投资价值几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 告 摘 要 一、纳斯达克(NASDAQ)成为科技股的摇篮 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当前已有4200余家上市公司,自诞生以来,纳斯达克市场逐渐成为科技牛股的摇篮,孕育了一大批科技龙头公司。 二、美股见证全球科技股巨头发展壮大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美股市场市值前20名的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达8.6万亿美元,超过前20名其它行业上市公司市值之和。纳斯达克市场显示出了鲜明的科技属性,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中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之和达12.35万亿美元,占纳斯达克市场总市值比例高达56.65%。 三、科技发展带来市场长期繁荣 1971年2月5日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113.55倍,同期道标普500指数上涨40.25倍。纳斯达克指数年化收益率为9.67%,显著优于标普500指数的7.47%。 四、互联网行业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 互联网的马太效应不局限于用户层面, 它在创新上也有继承。当前的互联网巨头们,又是下一个浪潮的重要参 与者,他们具备诸多优势:客户规模优势、数据优势、资金优势等。 五、科技巨头抵御风险能力更强 面对业绩增速放缓和市场下跌,科技巨头通过操作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美股科技巨头发起了多起收购案例,其中一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纳斯达克指数表现能够反应科技巨头的逆势操作带来的好处。 六、纳斯达克100指数投资价值 成分股包括市值最大的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信息技术行业为主,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行业权重分别为63.55%、17.17%、6.58%。十大重仓权重占比超一半,PE指标位于较低位置:十大重仓股权重之和为50.90%,3只个股PE指标位于近十年以来5%分位数以内,7只个股PE指标位于50%分位数以内。PE指标:当前市盈率为23.48,位于近十年41.34%的分位点。指数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观:2018年至2021年以来指数年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均超过10%,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6.49%和21.65%。指数近十年业绩表现较好:指数累计上涨364.98%,年化复合收益为13.82%,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1.48%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9.60%。 七、广发纳斯达克100ETF(159941.OF) 基金经理为刘杰先生,截至2022年5月24日,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规模46.62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赎回。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基金A(270042.OF)和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C(006479.OF)最新公告合计规模为75.36亿元,是国内公募产品中跟踪同一指数市场规模最大的联接基金。 截至2022年5月24日,刘杰先生管理7只产品(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管理规模238.79亿元。广发基金在管ETF产品30只(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500.6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 一 科技龙头的摇篮 纳斯达克(NASDAQ),全称为全国证券业协会行情自动传报系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是美国的一个电子证券交易机构,由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于1971年创建,目的是为了规范混乱的场外交易和为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纳斯达克市场当前已有4200余家上市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自诞生以来,纳斯达克市场逐渐成为科技牛股的摇篮,孕育了像苹果、微软、谷歌、英伟达、阿斯麦、英特尔等一大批科技龙头公司。截至2022年5月20日,苹果公司市值已经突破了2万亿美元,微软、谷歌、亚马逊市值均在1万亿美元之上,这些科技巨头市值遥遥领先。 1 美股见证全球科技股巨头发展壮大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美国,再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美国,科技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美国成为引领全球高科技发展的中心。以IBM、微软、谷歌、苹果等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公司引领了世界科技的发展,这些高科技企业扩张迅速,业务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其它行业。 图1为1995年至2020年美股市场市值前20名的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和其它行业个股市值的对比,结果显示信息技术行业总市值不断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达8.6万亿美元,超过前20名其它行业上市公司市值之和。 如图2所示,从行业看,纳斯达克市场显示出了鲜明的科技属性,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中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之和达12.35万亿美元,占纳斯达克市场总市值比例高达56.65%,位于绝对主导地位,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分别占比16.99%和9.41%,并且可选消费中不乏亚马逊、特斯拉这类科技属性十足的行业龙头公司。 2 科技发展带来市场长期繁荣 汇集了美国众多科技龙头的纳斯达克在过去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表现十分优异。如图3所示,以1971年2月5日为起点,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113.55倍,而同期道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仅40.25倍左右。从收益率来看,纳斯达克指数年化收益率为9.67%,也显著优于标普500指数7.47%年化收益率。 3 互联网行业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创新应该是由小企业变大,大企业变老,老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这种理论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实践中,我们看到,亚马逊从书店到全品类电商,又从全品类电商到云计算;苹果在PC上失去了竞争力,但在手机上找回;微软在手机上没有建树,在SAAS与云计算上再次辉煌;腾讯在PC时代成为行业龙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又赶上了微信红利。因此,这些案例都表现出,互联网的马太效应不局限于用户层面,它在创新上也有继承。 就移动互联网技术浪潮来看,目前全球已经步入到了成熟期。然而,诸多移动互联网的领导企业,也就是互联网巨头们,又是下一个浪潮的重要参与者。比如,公有云领域的亚马逊、微软、谷歌;行业云里的Salesforce;AR/VR领域里的Facebook、微软;无人驾驶领域里的特斯拉、谷歌。这里不排除,在人工智能这个大的领域中,它们也将遭遇到新进入者的挑战,但从目前进展来看,它们依然具备诸多优势:其中包括先发优势、客户规模优势、数据优势、资金优势(往往体现在并购)。 4 科技巨头抵御风险能力更强 今年以来,美股全线下跌,截至5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27.42%,显著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8.15%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13.97%。 从2022Q1财报来看,美股科技巨头纷纷出现增长放缓的趋势。面对业绩增速放缓和市场下跌,科技巨头由于在各自领域有着很强的控制力,往往通过操作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微软第一季度宣布将研发开支、工资和基于股票的薪酬开支增加21%,花70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进军元宇宙;谷歌承诺聘请更多工程师,并向数据中心追加投资;苹果向顶级硬件工程师提供20万美元奖金;亚马逊计划投资约118亿美元再建5座数据中心等。 美股科技巨头拥有大量的现金储备,当市场出现下跌时,这些企业可以用现金更好的抵御风险,回购自家股票,来增加每股收益。 回顾历史,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Facebook、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发起了多起收购案例,其中一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苹果收购低功耗处理器设计公司P.A.Semi,铸就了苹果公司处理器的辉煌,谷歌收购移动展示广告技术提供商AdMob,为移动广告业务奠定了基础。 纳斯达克指数表现能够反应科技巨头的逆势操作带来的好处:自2005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421.95%,显著高于标普500指数的221.92%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189.92%。按年度来看,2008年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到40.54%,跌幅大于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之后两年纳斯达克指数涨幅保持最高;2011年纳斯达克指数表现最差,之后4年连续领跑;2018年纳斯达克指数出现下跌,跌幅小于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但之后两年涨幅高于另外两个指数。 二 纳斯达克100指数投资价值 1 指数基本信息 纳斯达克100指数(NDX.GI)发布于1985年2月1日,包括市值最大的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金融企业。纳斯达克100指数反映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电信、零售批发贸易和生物技术在内的主要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2 信息技术行业为主 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截至2022年5月20日,指数成分股共有102只,按Wind一级行业分类划分,其中信息技术行业51只,数量最多,成分股数量较多的行业还有可选消费(17只)、医疗保健(13只)。 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行业权重分布如下图所示,信息技术行业权重为63.55%,占比最大。此外,可选消费行业权重占比为17.17%,医疗保健行业权重为6.58%,日常消费行业权重为6.17%,其它行业权重均小于5%。 3 十大重仓权重占比超一半 如下表所示,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100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指数整体的50.90%。其中,权重占比较高的股票为苹果(12.42%)、微软(10.46%)、亚马逊(5.90%)、特斯拉(3.83%)。从主营业务来看,前十大重仓股主营业务主要包括iPhone产品、智能云、线上商店、汽车销售、广告收入等。 截至今年5月20日,前十大重仓股中,有3只个股PE指标位于近十年以来5%分位数以内,7只个股PE指标位于50%分位数以内。整体来看,十大重仓股估值指标相对较低。 4 指数PE指标位于近十年41%分位点 下图展示了自2012年5月21日至2022年5月20日期间纳斯达克100指数的PE指标走势,当前市盈率为23.48,位于近十年41.34%的分位点,指数PE指标位于较低位置。 下图展示了自2012年5月21日至2022年5月20日期间纳斯达克100指数的PB指标走势,当前市净率为6.8,位于近十年79.93%的分位点。 5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近4年复合增速均超15% 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来看,纳斯达克100指数拥有较好的成长性,盈利能力较强。如下表所示,纳斯达克100指数2018年至2021年以来年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均超过10%,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6.49%和21.65%,增速可观。 6 指数近十年业绩表现较好 纳斯达克100指数近十年净值走势如下图所示,自2012年5月21日以来,纳斯达克100指数累计上涨364.98%,年化复合收益为16.13%,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1.48%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9.60%,具有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三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 1 产品介绍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代码:159941.OF)是广发基金于2015年发行的一只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产品,基金经理为刘杰先生。截至2022年5月24日,广发纳斯达克100ETF管理规模达到46.62亿元,是国内跟踪同个指数ETF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产品,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赎回。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联接基金 为了便于广大投资者参与,广发基金还成立了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基金A(270042.OF)和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C(006479.OF)。截至2022年5月24日,根据最新公告披露,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75.36亿元,也是国内公募产品中跟踪同一指数市场规模最大的联接基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配置工具。 2 基金管理人分析 基金经理 刘杰先生,2010年11月至2014年3月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数量投资部数量投资研究员,现任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广发中证500ETF、广发创业板ETF、广发恒生科技等产品基金经理,截至2022年5月20日,刘杰先生管理7只产品(未统计联接基金),根据最新公告,合计管理规模238.79亿元。 基金公司及在管产品 广发基金成立于2003年8月5日,是业内第30家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22年5月24日,广发基金在管ETF产品30只(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500.6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在ETF产品布局上,广发在管ETF涵盖了股票、另类、QDII、货币等多种类型,产品线较为丰富。 四 总结 纳斯达克(NASDAQ)成为科技股的摇篮。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当前已有4200余家上市公司,自诞生以来,纳斯达克市场逐渐成为科技牛股的摇篮,孕育了一大批科技龙头公司。 美股见证全球科技股巨头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12月31日美股市场市值前20名的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达8.6万亿美元,超过前20名其它行业上市公司市值之和。纳斯达克市场显示出了鲜明的科技属性,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中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之和达12.35万亿美元,占纳斯达克市场总市值比例高达56.65%。 科技发展带来市场长期繁荣。1971年2月5日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113.55倍,同期道标普500指数上涨40.25倍。纳斯达克指数年化收益率为9.67%,显著优于标普500指数的7.47%。 互联网行业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互联网的马太效应不局限于用户层面,它在创新上也有继承。当前的互联网巨头们,又是下一个浪潮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具备诸多优势:客户规模优势、数据优势、资金优势等。 科技巨头抵御风险能力更强。面对业绩增速放缓和市场下跌,科技巨头通过操作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美股科技巨头发起了多起收购案例,其中一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纳斯达克指数表现能够反应科技巨头的逆势操作带来的好处。 纳斯达克100指数投资价值。成分股包括市值最大的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信息技术行业为主,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行业权重分别为63.55%、17.17%、6.58%。十大重仓权重占比超一半,PE指标位于较低位置:十大重仓股权重之和为50.90%,3只个股PE指标位于近十年以来5%分位数以内,7只个股PE指标位于50%分位数以内。PE指标:当前市盈率为23.48,位于近十年41.34%的分位点。指数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观:2018年至2021年以来指数年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均超过10%,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6.49%和21.65%。指数近十年业绩表现较好:指数累计上涨364.98%,年化复合收益为13.82%,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1.48%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9.60%。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159941.OF)。基金经理为刘杰先生,截至2022年5月24日,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规模46.62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赎回。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基金A(270042.OF)和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C(006479.OF)最新公告合计规模为75.36亿元,是国内公募产品中跟踪同一指数市场规模最大的联接基金。 截至2022年5月24日,刘杰先生管理7只产品(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管理规模238.79亿元。广发基金在管ETF产品30只(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500.6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 注:本文选自国信证券于2022年5月2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科技龙头的摇篮——广发纳斯达克100ETF投资价值分析》。 分析师:张欣慰 S0980520060001 联系人:杨北锋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 量化藏经阁 分享量化投资和FOF投资研究成果。 56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往期专题链接 量化选股系列: 1.《超预期投资全攻略》2020-09-30 2.《基于优秀基金持仓的业绩增强策略》2020-11-15 3.《基于分析师认可度的成长股投资策略》2021-05-12 4.《北向因子能否长期有效?——来自亚太地区的实证》2021-05-17 5.《基于风险预算的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2021-10-20 6.《动量类因子全解析》2021-12-13 7.《寻找业绩与估值的错配:非理性估值溢价因子》2021-12-15 FOF与基金研究系列: 1.《基金业绩粉饰与隐形交易能力》2020-08-26 2.《基金经理业绩前瞻能力与基金业绩》2020-10-28 3.《基金经理调研能力与投资业绩》2021-04-21 4.《基金经理业绩洞察能力与投资业绩》2021-08-18 5.《公募基金持仓还原及其实践应用》2021-12-16 6.《逆流而上与顺势而为—2020年中美ETF市场启示录》2021-02-03 7.《中国ETF市场2021年度大盘点》2022-02-09 港股投资系列: 1.《基于分析师推荐视角的港股投资策略》2021-05-13 2.《百年港股风云录——历史、制度与实践》2021-06-10 行业轮动系列: 1.《JumpFit行业轮动策略》2021-05-13 2.《3M板块轮动策略》2021-11-30 资产配置系列: 1.《联储态度的量化表达—FedCircle资产配置策略》2021-06-22 CTA系列: 1.《股指分红点位测算方法全解析》2021-04-15 2.《基于开盘动量效应的股指期货交易策略》2021-05-13 3.《基于Bollinger通道的商品期货交易策略》2021-10-13 新股系列: 1.《公募打新全解析—历史、建模与实践》2020-12-09
报 告 摘 要 一、纳斯达克(NASDAQ)成为科技股的摇篮 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当前已有4200余家上市公司,自诞生以来,纳斯达克市场逐渐成为科技牛股的摇篮,孕育了一大批科技龙头公司。 二、美股见证全球科技股巨头发展壮大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美股市场市值前20名的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达8.6万亿美元,超过前20名其它行业上市公司市值之和。纳斯达克市场显示出了鲜明的科技属性,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中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之和达12.35万亿美元,占纳斯达克市场总市值比例高达56.65%。 三、科技发展带来市场长期繁荣 1971年2月5日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113.55倍,同期道标普500指数上涨40.25倍。纳斯达克指数年化收益率为9.67%,显著优于标普500指数的7.47%。 四、互联网行业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 互联网的马太效应不局限于用户层面, 它在创新上也有继承。当前的互联网巨头们,又是下一个浪潮的重要参 与者,他们具备诸多优势:客户规模优势、数据优势、资金优势等。 五、科技巨头抵御风险能力更强 面对业绩增速放缓和市场下跌,科技巨头通过操作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美股科技巨头发起了多起收购案例,其中一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纳斯达克指数表现能够反应科技巨头的逆势操作带来的好处。 六、纳斯达克100指数投资价值 成分股包括市值最大的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信息技术行业为主,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行业权重分别为63.55%、17.17%、6.58%。十大重仓权重占比超一半,PE指标位于较低位置:十大重仓股权重之和为50.90%,3只个股PE指标位于近十年以来5%分位数以内,7只个股PE指标位于50%分位数以内。PE指标:当前市盈率为23.48,位于近十年41.34%的分位点。指数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观:2018年至2021年以来指数年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均超过10%,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6.49%和21.65%。指数近十年业绩表现较好:指数累计上涨364.98%,年化复合收益为13.82%,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1.48%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9.60%。 七、广发纳斯达克100ETF(159941.OF) 基金经理为刘杰先生,截至2022年5月24日,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规模46.62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赎回。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基金A(270042.OF)和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C(006479.OF)最新公告合计规模为75.36亿元,是国内公募产品中跟踪同一指数市场规模最大的联接基金。 截至2022年5月24日,刘杰先生管理7只产品(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管理规模238.79亿元。广发基金在管ETF产品30只(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500.6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 一 科技龙头的摇篮 纳斯达克(NASDAQ),全称为全国证券业协会行情自动传报系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是美国的一个电子证券交易机构,由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于1971年创建,目的是为了规范混乱的场外交易和为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纳斯达克市场当前已有4200余家上市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自诞生以来,纳斯达克市场逐渐成为科技牛股的摇篮,孕育了像苹果、微软、谷歌、英伟达、阿斯麦、英特尔等一大批科技龙头公司。截至2022年5月20日,苹果公司市值已经突破了2万亿美元,微软、谷歌、亚马逊市值均在1万亿美元之上,这些科技巨头市值遥遥领先。 1 美股见证全球科技股巨头发展壮大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英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美国,再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美国,科技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美国,美国成为引领全球高科技发展的中心。以IBM、微软、谷歌、苹果等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公司引领了世界科技的发展,这些高科技企业扩张迅速,业务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其它行业。 图1为1995年至2020年美股市场市值前20名的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和其它行业个股市值的对比,结果显示信息技术行业总市值不断快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达8.6万亿美元,超过前20名其它行业上市公司市值之和。 如图2所示,从行业看,纳斯达克市场显示出了鲜明的科技属性,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中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之和达12.35万亿美元,占纳斯达克市场总市值比例高达56.65%,位于绝对主导地位,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分别占比16.99%和9.41%,并且可选消费中不乏亚马逊、特斯拉这类科技属性十足的行业龙头公司。 2 科技发展带来市场长期繁荣 汇集了美国众多科技龙头的纳斯达克在过去长达五十年的时间里表现十分优异。如图3所示,以1971年2月5日为起点,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113.55倍,而同期道标普500指数累计涨幅仅40.25倍左右。从收益率来看,纳斯达克指数年化收益率为9.67%,也显著优于标普500指数7.47%年化收益率。 3 互联网行业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创新应该是由小企业变大,大企业变老,老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这种理论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实践中,我们看到,亚马逊从书店到全品类电商,又从全品类电商到云计算;苹果在PC上失去了竞争力,但在手机上找回;微软在手机上没有建树,在SAAS与云计算上再次辉煌;腾讯在PC时代成为行业龙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又赶上了微信红利。因此,这些案例都表现出,互联网的马太效应不局限于用户层面,它在创新上也有继承。 就移动互联网技术浪潮来看,目前全球已经步入到了成熟期。然而,诸多移动互联网的领导企业,也就是互联网巨头们,又是下一个浪潮的重要参与者。比如,公有云领域的亚马逊、微软、谷歌;行业云里的Salesforce;AR/VR领域里的Facebook、微软;无人驾驶领域里的特斯拉、谷歌。这里不排除,在人工智能这个大的领域中,它们也将遭遇到新进入者的挑战,但从目前进展来看,它们依然具备诸多优势:其中包括先发优势、客户规模优势、数据优势、资金优势(往往体现在并购)。 4 科技巨头抵御风险能力更强 今年以来,美股全线下跌,截至5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27.42%,显著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8.15%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13.97%。 从2022Q1财报来看,美股科技巨头纷纷出现增长放缓的趋势。面对业绩增速放缓和市场下跌,科技巨头由于在各自领域有着很强的控制力,往往通过操作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微软第一季度宣布将研发开支、工资和基于股票的薪酬开支增加21%,花70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进军元宇宙;谷歌承诺聘请更多工程师,并向数据中心追加投资;苹果向顶级硬件工程师提供20万美元奖金;亚马逊计划投资约118亿美元再建5座数据中心等。 美股科技巨头拥有大量的现金储备,当市场出现下跌时,这些企业可以用现金更好的抵御风险,回购自家股票,来增加每股收益。 回顾历史,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Facebook、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发起了多起收购案例,其中一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苹果收购低功耗处理器设计公司P.A.Semi,铸就了苹果公司处理器的辉煌,谷歌收购移动展示广告技术提供商AdMob,为移动广告业务奠定了基础。 纳斯达克指数表现能够反应科技巨头的逆势操作带来的好处:自2005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421.95%,显著高于标普500指数的221.92%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189.92%。按年度来看,2008年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达到40.54%,跌幅大于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之后两年纳斯达克指数涨幅保持最高;2011年纳斯达克指数表现最差,之后4年连续领跑;2018年纳斯达克指数出现下跌,跌幅小于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但之后两年涨幅高于另外两个指数。 二 纳斯达克100指数投资价值 1 指数基本信息 纳斯达克100指数(NDX.GI)发布于1985年2月1日,包括市值最大的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金融企业。纳斯达克100指数反映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电信、零售批发贸易和生物技术在内的主要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2 信息技术行业为主 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截至2022年5月20日,指数成分股共有102只,按Wind一级行业分类划分,其中信息技术行业51只,数量最多,成分股数量较多的行业还有可选消费(17只)、医疗保健(13只)。 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行业权重分布如下图所示,信息技术行业权重为63.55%,占比最大。此外,可选消费行业权重占比为17.17%,医疗保健行业权重为6.58%,日常消费行业权重为6.17%,其它行业权重均小于5%。 3 十大重仓权重占比超一半 如下表所示,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100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指数整体的50.90%。其中,权重占比较高的股票为苹果(12.42%)、微软(10.46%)、亚马逊(5.90%)、特斯拉(3.83%)。从主营业务来看,前十大重仓股主营业务主要包括iPhone产品、智能云、线上商店、汽车销售、广告收入等。 截至今年5月20日,前十大重仓股中,有3只个股PE指标位于近十年以来5%分位数以内,7只个股PE指标位于50%分位数以内。整体来看,十大重仓股估值指标相对较低。 4 指数PE指标位于近十年41%分位点 下图展示了自2012年5月21日至2022年5月20日期间纳斯达克100指数的PE指标走势,当前市盈率为23.48,位于近十年41.34%的分位点,指数PE指标位于较低位置。 下图展示了自2012年5月21日至2022年5月20日期间纳斯达克100指数的PB指标走势,当前市净率为6.8,位于近十年79.93%的分位点。 5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近4年复合增速均超15% 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来看,纳斯达克100指数拥有较好的成长性,盈利能力较强。如下表所示,纳斯达克100指数2018年至2021年以来年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均超过10%,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6.49%和21.65%,增速可观。 6 指数近十年业绩表现较好 纳斯达克100指数近十年净值走势如下图所示,自2012年5月21日以来,纳斯达克100指数累计上涨364.98%,年化复合收益为16.13%,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1.48%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9.60%,具有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三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 1 产品介绍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代码:159941.OF)是广发基金于2015年发行的一只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ETF产品,基金经理为刘杰先生。截至2022年5月24日,广发纳斯达克100ETF管理规模达到46.62亿元,是国内跟踪同个指数ETF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产品,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赎回。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联接基金 为了便于广大投资者参与,广发基金还成立了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基金A(270042.OF)和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C(006479.OF)。截至2022年5月24日,根据最新公告披露,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75.36亿元,也是国内公募产品中跟踪同一指数市场规模最大的联接基金,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便捷的配置工具。 2 基金管理人分析 基金经理 刘杰先生,2010年11月至2014年3月任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数量投资部数量投资研究员,现任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广发中证500ETF、广发创业板ETF、广发恒生科技等产品基金经理,截至2022年5月20日,刘杰先生管理7只产品(未统计联接基金),根据最新公告,合计管理规模238.79亿元。 基金公司及在管产品 广发基金成立于2003年8月5日,是业内第30家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22年5月24日,广发基金在管ETF产品30只(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500.6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在ETF产品布局上,广发在管ETF涵盖了股票、另类、QDII、货币等多种类型,产品线较为丰富。 四 总结 纳斯达克(NASDAQ)成为科技股的摇篮。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当前已有4200余家上市公司,自诞生以来,纳斯达克市场逐渐成为科技牛股的摇篮,孕育了一大批科技龙头公司。 美股见证全球科技股巨头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12月31日美股市场市值前20名的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达8.6万亿美元,超过前20名其它行业上市公司市值之和。纳斯达克市场显示出了鲜明的科技属性,截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市场中信息技术行业个股市值之和达12.35万亿美元,占纳斯达克市场总市值比例高达56.65%。 科技发展带来市场长期繁荣。1971年2月5日至2022年5月20日,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113.55倍,同期道标普500指数上涨40.25倍。纳斯达克指数年化收益率为9.67%,显著优于标普500指数的7.47%。 互联网行业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互联网的马太效应不局限于用户层面,它在创新上也有继承。当前的互联网巨头们,又是下一个浪潮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具备诸多优势:客户规模优势、数据优势、资金优势等。 科技巨头抵御风险能力更强。面对业绩增速放缓和市场下跌,科技巨头通过操作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美股科技巨头发起了多起收购案例,其中一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纳斯达克指数表现能够反应科技巨头的逆势操作带来的好处。 纳斯达克100指数投资价值。成分股包括市值最大的100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非金融企业。信息技术行业为主,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行业权重分别为63.55%、17.17%、6.58%。十大重仓权重占比超一半,PE指标位于较低位置:十大重仓股权重之和为50.90%,3只个股PE指标位于近十年以来5%分位数以内,7只个股PE指标位于50%分位数以内。PE指标:当前市盈率为23.48,位于近十年41.34%的分位点。指数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观:2018年至2021年以来指数年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增长速度均超过10%,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6.49%和21.65%。指数近十年业绩表现较好:指数累计上涨364.98%,年化复合收益为13.82%,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1.48%和道琼斯工业指数的9.60%。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159941.OF)。基金经理为刘杰先生,截至2022年5月24日,广发纳斯达克100ETF规模46.62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赎回。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基金A(270042.OF)和广发纳斯达克100联接C(006479.OF)最新公告合计规模为75.36亿元,是国内公募产品中跟踪同一指数市场规模最大的联接基金。 截至2022年5月24日,刘杰先生管理7只产品(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管理规模238.79亿元。广发基金在管ETF产品30只(未统计联接基金),合计规模为500.60亿元,位居行业前列。 注:本文选自国信证券于2022年5月2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科技龙头的摇篮——广发纳斯达克100ETF投资价值分析》。 分析师:张欣慰 S0980520060001 联系人:杨北锋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 量化藏经阁 分享量化投资和FOF投资研究成果。 563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往期专题链接 量化选股系列: 1.《超预期投资全攻略》2020-09-30 2.《基于优秀基金持仓的业绩增强策略》2020-11-15 3.《基于分析师认可度的成长股投资策略》2021-05-12 4.《北向因子能否长期有效?——来自亚太地区的实证》2021-05-17 5.《基于风险预算的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2021-10-20 6.《动量类因子全解析》2021-12-13 7.《寻找业绩与估值的错配:非理性估值溢价因子》2021-12-15 FOF与基金研究系列: 1.《基金业绩粉饰与隐形交易能力》2020-08-26 2.《基金经理业绩前瞻能力与基金业绩》2020-10-28 3.《基金经理调研能力与投资业绩》2021-04-21 4.《基金经理业绩洞察能力与投资业绩》2021-08-18 5.《公募基金持仓还原及其实践应用》2021-12-16 6.《逆流而上与顺势而为—2020年中美ETF市场启示录》2021-02-03 7.《中国ETF市场2021年度大盘点》2022-02-09 港股投资系列: 1.《基于分析师推荐视角的港股投资策略》2021-05-13 2.《百年港股风云录——历史、制度与实践》2021-06-10 行业轮动系列: 1.《JumpFit行业轮动策略》2021-05-13 2.《3M板块轮动策略》2021-11-30 资产配置系列: 1.《联储态度的量化表达—FedCircle资产配置策略》2021-06-22 CTA系列: 1.《股指分红点位测算方法全解析》2021-04-15 2.《基于开盘动量效应的股指期货交易策略》2021-05-13 3.《基于Bollinger通道的商品期货交易策略》2021-10-13 新股系列: 1.《公募打新全解析—历史、建模与实践》2020-12-09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