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三):县域城镇基建投资怎么看?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三):县域城镇基建投资怎么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稳增长基建发力是关键,县域城镇化建设是重要方向。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22年以来疫情多点爆发,经济稳增长诉求进一步加强。基建作为全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其发力的必要性刻不容缓。对此今年5月中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为全年基建发力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意见》提出,要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多次强调要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重点指出了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安置住房、园林建设四个大的基建发力方向。 打造多元融资渠道,确保县域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我国县域财政压力较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支出的覆盖率较低,叠加21H2以来土地市场成交低迷,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县域财政更为紧张。为确保县域基建项目顺利推进,《意见》强调要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主要在财政支持、贷款支持、企业债券、基础设施REITs、引入社会资本等5个方面展开,包括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县城建设,规范推广PPP模式。 县城人口众多,城镇化率较低,基建补短板投资空间较大。我国县和县级市占据了超过60%的全国人口,20年县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21.9%,城镇化建设仍有较大发展空间。13-20年县城市政固定资产投资CAGR仅0.2%,近年来县城城镇化建设相对城市明显放缓。对比城市数据,县城及下辖建制镇在交通设施、水利管网、园林建设、安置住房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未来市政公共设施的提档升级和更新改造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同时,本次《意见》也强调,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预计后续在建制镇和乡村,也存在较大补短板需求。 预计县域城镇化建设将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都市圈发力。《意见》提出分类引导县城发展,要在示范地区先行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以此总结经验再在其他县城推广。发改委以发展基础、财政实力、政府债务为筛选条件,选择了120个县及县级市作为县城城镇化建设示范区。从结构上看,县占2/3、县级市数量占1/3;从分布上看,示范区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湖北、都市圈地区;从区位上看,81个示范区位于城市周边及都市圈范围,占总量的68%。预计县域城镇化建设将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都市圈发力。 预计21-25年县域重点建设方向投资规模近1.5万亿,重点关注相关公司。我们预计县域交通设施、水利管网、园林建设和安置住房在21-25年分别对应的投资规模为9746亿、578亿、3226亿、770亿,合计投资规模近1.5万亿。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相关领域龙头公司。交通设施领域,受益于县域规划通过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强化对外联结,央国企将更具动力释放业绩,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以及地方国企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水利管网领域,县域供水、燃气等管网的建设升级将拉动相关消费建材的需求,管材行业建议重点关注伟星新材、东宏股份等,防水、涂料关注东方雨虹、三棵树、科顺股份等。园林建设领域,受益于县域生态建设、环境修复需求的提升,建议重点关注东珠生态、绿茵生态等。安置住房领域,我们认为装配式装修有望受益,重点关注亚厦股份等。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专项债到位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一、 政策解读:县域城镇化建设是基建发力重要方向 (一) 稳增长基建发力是关键,县域城镇化建设是重要方向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2022年以来深圳、上海、北京等重点城市疫情多点爆发,经济“稳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5.5%左右;在最近的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建作为全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其发力的必要性刻不容缓。传统基建比如交通、能源、水利等,新基建比如信息、科技、物流、智能电网等均为2022年基建的重要发力点。此外,2022年5月中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全年基建发力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意见》提出,要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多次强调要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重点指出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安置住房、园林建设四个县城基建发力方向。 (二) 打造多元融资渠道,确保县域城镇化项目顺利推进 我国县域财政压力较大,从县城和县级市的公共预算收支来看,2020年2087个县城、386个县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为9.4万亿、2.4万亿,同期对应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3.2万亿、1.1万亿,公共收入对支出的覆盖率分别仅33.5%、46.0%;叠加2021年下半年以来土地市场成交低迷,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县域财政紧张对基建项目的顺利推进形成一定制约。 融资渠道方面,2019年我国市政公用设施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中,城市地方财政拨款和国内贷款分别占比28.9%、26.7%,相较之下县城占比分别仅23.8%、4.7%;城市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比24.9%、14.9%,相较之下县城占比分别高达38.9%、24.9%;可以看到县域财政的资金来源结构更差,融资渠道较窄,筹资能力较弱,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度更高。 在财政压力较大背景下,为确保县域基建项目顺利推进,《意见》强调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针对公益性项目,给予财政支持,具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针对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给予贷款和企业债券等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县城建设,规范推广PPP模式;稳妥推进基建REITs试点。 二、 投资方向:县域补短板投资空间较大,城市圈有望率先发力 (一) 县城情况:人口占比仍大,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建设仍有较大空间 县和县级市占据了超过60%的全国人口,2020年县和县级市的总人口约为8.91亿,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63.1%。但结构来看,县户籍人口在2014年之后进入下滑期,占全国人口比重从2013年的51.3%左右下降至2020年的45.4%左右。县级市人口2013-2020年的CAGR约为0.26%,低于同期全国人口CAGR0.46%。2020年县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约为21.9%,低于45.4%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城镇化建设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经济方面,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住建部数据,2020年县级市人均生产总值约为6.46万元人民币,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9万元),县人均生产总值约为3.26万人民币,仅为县级市水平的一半左右。 (二) 近年来县城城镇化建设有所放缓,补短板投资空间仍大 1、 2013年以来县城城镇化建设明显放缓,基建补短板有望释放较大投资空间 从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看,2013年以前县城与城市市政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同步发展。2013年开始,县城和城市市政固定资产投资开始降速,2013-2020年城市和县城市政固定资产投资CAGR分别为2.5%、0.2%,可以看到相对城市,县城的城镇化建设明显放缓,形势更为严峻。 同时可以看到,我国县城市政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高点1.1%迅速下滑至2018年的0.5%。人均来看,2012年县城人均市政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城市人均水平的71.9%,为阶段性高点,之后持续下行,到2020年县城人均投资额占比城市降至54.9%,县城与城市的差距持续扩大。从建成区面积来看,2001-2012年县城基建发展较快,建成区总面积和平均面积均快速扩张,但2013年后增速开始明显放缓。 2020年以来,政府稳增长诉求增强,通过基建托底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成为较优选项,政策层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关注开始明显上升。从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建成区面积两方面来看,县城和城市市政基建都有一定程度的回暖。而本次《意见》的出台,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放缓已久的县城城镇化建设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2、 至今为止县城道路桥梁投资规模最大,近年来市容环境卫生投资增速较快 回顾过往20年县城投资方向,市政基建投资额规模较大的是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和排水三大领域。近年增速来看,市容环境卫生与排水等领域投资增速相对较高,2014-2020年市容环境卫生投资CAGR约18.3%,排水CAGR约11.2%。2020年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3%,污水处理率达到95.1%,人均无害化垃圾处理量已接近城市水平。 县城燃气、集中供热等领域发展速度仍较缓慢,普及率距离城市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2020年县城集中供热区域面积占比仅为城市水平1/2左右,燃气普及率不足90%。上述基建领域补短板空间较大,仍需要进一步改造老旧设施,拓展覆盖范围,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3、县域交通设施、水利管网、园林绿地、安置住房均存在较大补短板空间 1)交通设施: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相对较低,存在较大补短板需求 县城的道路桥梁在2001-2015年得到着力发展,但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目前仍明显落后于城市和县城,可见建制镇在基础交通设施方面仍存在较大需求缺口。本次《意见》也强调了,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预计后续在建制镇交通设施方面,存在较大补短板的需求。 2)水利管网:水利管网和地下管廊建设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水利管网方面,近年来县城用水和污水处理方面发展速度较快。2020年,县城用水普及率达到96.7%,污水处理率达到95.1%,与城市水平接近。但结构来看,县城虽然供排水普及率已有较大提升,但12.5公里/平方公里的供水管道密度和9.6公里/平方公里的排水管道密度分别是城市水平的0.77倍和0.86倍(2020年),也存在补短板的需求。另外,建制镇水利管网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0建制镇供水覆盖率89.1%,污水处理率仅61.0%,均远低于城市和县城水平。 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县城人均地下综合管廊长度还远低于城市人均水平。县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可见未来市政公共设施的提档升级和更新改造也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 3)园林建设:属于县城基建重点方向,人均公园绿地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园林绿化投资属于近年来县城市政基建投资总量第二大的领域,但在2013年后与县城基建投资同步开始放缓。园林绿化投资增速在2008年后显著提升,2013年投资额达到587亿元,约为2007年的7.7倍,但2020年的投资额仅为568亿元,低于2013年水平。目前县城绿化覆盖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距离城市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但建制镇绿化覆盖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都相对较低,且近年来发展几乎停滞,具有相当大的增量投资空间。 4)安置住房:属于基建补短板重点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安置住房也是县域基建补短板的重点领域。我们在2020年发布的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中在各个区域选取部分样本县和县级市,将其2020年住房保障类公共财政支出的人均值与其所在的地级市(直辖市)和省份进行对比,可见县城住房保障的力度在当前阶段普遍弱于所对应的地级市及省份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预计县域城镇化建设将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都市圈发力 根据民政部数据,2020年底,我国有2844个县级区划,具体包括388个县级市、1312个县、117个自治县。县城城镇化建设的范围涵盖县级市、县、自治县。基于县域范围较广且发展态势不一,在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进度上,《意见》提出分类引导县城发展;要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组织实施上,示范地区先行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以此总结有效经验推广其他县城建设。 综上所述,预计县城城镇化示范区将作为先行地区率先获益政策推动。2020年5月,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以发展基础扎实、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较低为筛选条件,选择了120个县及县级市作为县城城镇化建设示范区。从结构上看,县占2/3、县级市数量占1/3;从分布上看,示范区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湖北、都市圈地区;从区位上看,81个示范区位于城市周边及都市圈范围,占总量的68%。预计县域城镇化建设将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都市圈发力。 三、空间测算:预计21-25年县域重点建设方向投资规模近1.5万亿 (一)空间测算:预计21-25年县域重点建设方向合计投资规模近1.5万亿 1、交通设施:预计21-25年总投资规模近万亿 《意见》提出到2025年,县城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考虑到县城当前基建投资较城市存有一定差距,据此,我们测算到2025年县城若与城市基建投资规模相当时的市场空间。城市人均道路桥梁投资额当前基数较大、波动幅度小,相关人均道路桥梁投资在2010年首次超过1500元规模后,近十年人均道路桥梁投资一直围绕1500元上下波动,近十年GAGR为-1.9%,近五年GAGR为-2.1%;因此,我们假设到2025年城市人均道路桥梁投资额为近五年的平均水平1455.3元。假设县城2025年人均道路桥梁投资额与城市持平、且以匀加速方式实现,则未来2021-2025年GAGR为10.5%;假设县城人口未来按照近五年复合增速发展,则2025年人口规模为16395.1万人;测算得2025年县城道路桥梁投资规模将超2300亿元,对应2021-2025年总投资规模约9746亿。 2、水利管网:预计21-25年总投资规模近600亿 2016-2020年城市人均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额近五年GAGR为8.1%;2020年县城人均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额仅为23.3元,约为同期城市规模的1/4,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假设城市人均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额维持8.1%的增速发展,2025年将达到人均124.6元;假设县城2025年人均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额与城市持平,以匀加速方式实现时,未来2021-2025年GAGR为39.8%;假设县城人口按近五年复合增速发展,则2025年人口规模为16395.1万人;测算得2025年县城地下综合管廊投资规模将超200亿元,对应2021-2025年总投资规模约578亿。 3、园林建设:预计21-25年总投资规模超3000亿 2006-2020年城市人均园林绿化投资近十五年GAGR为7.1%。假设城市人均园林绿化投资额维持7.1%的增速发展,2025年将达到人均427.2元;县城2025年人均园林绿化投资额与城市持平,匀加速发展时,2021-2025年GAGR为3.6%;县城人口以近五年复合增速发展时,测算得2025年县城园林绿化投资规模将超700亿元,对应2021-2025年总投资规模约3226亿。 4、安置住房:预计21-25年总投资规模超770亿 市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城市、县城当年投资完成额以及建制镇当年建设投入额,近五年县城市政投资占比情况基本处于回落状态,直至2020年示范县城的设立拉动占比提升至13.8%,我们保守估计未来县城市政投资占比为近五年的平均水平13.6%。2020年,国家一般公共支出细项住房保障支出中,棚户区改造支出922.6亿元,公有住房建设和维修改造支出30.9亿元,国家安置住房相关支出合计953.5亿元,假设未来以近十年GAGR 5.8%的增速发展,2025年将达到1266.8亿元,根据13.6%的占比,2025年预计超170亿元投向县城,对应2021-2025年总投资规模约770亿。 (二)投资建议:县域基建撬动万亿资金,投资机会多点开花 基于县域城镇基建在交通设施、水利管网、园林建设、安置住房方面存在短板弱项,且测算表明相关投资空间广阔,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相关领域龙头公司。交通设施领域,受益于县域规划通过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强化对外联结,央国企将更具动力释放业绩,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以及地方国企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水利管网领域,县域供水、燃气等管网的建设升级将拉动相关消费建材的需求,管材行业建议重点关注伟星新材、东宏股份等,防水、涂料关注东方雨虹、三棵树、科顺股份等。园林建设领域,受益于县域生态建设、环境修复需求的提升,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东珠生态、绿茵生态等。安置住房领域,我们认为装配式装修有望受益,重点关注亚厦股份等。 四、风险提示 疫情扩散超预期,专项债资金到位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欢迎扫码创见小程序阅读全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5月26日发布的报告《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三):县域城镇基建投资怎么看?》 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王彬鹏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4年建筑工程研究经验,曾就职于招商证券,2019年5月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9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一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金牛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团队,2020年Wind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五名。 分析师:鲁星泽 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硕士。201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7年/2019年新财富评选房地产行业入围(第六名)/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2019年水晶球评选房地产行业第四名/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金牛奖评选房地产行业第一名团队成员;2019年金麒麟评选房地产行业第二名团队成员;2019年上证报评选房地产与建筑装饰行业第三名团队成员。 研究员:郭亚新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0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金牛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团队,2020年Wind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五名团队成员。 欢迎关注华创建筑建材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稳增长基建发力是关键,县域城镇化建设是重要方向。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22年以来疫情多点爆发,经济稳增长诉求进一步加强。基建作为全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其发力的必要性刻不容缓。对此今年5月中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为全年基建发力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意见》提出,要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多次强调要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重点指出了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安置住房、园林建设四个大的基建发力方向。 打造多元融资渠道,确保县域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我国县域财政压力较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支出的覆盖率较低,叠加21H2以来土地市场成交低迷,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县域财政更为紧张。为确保县域基建项目顺利推进,《意见》强调要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主要在财政支持、贷款支持、企业债券、基础设施REITs、引入社会资本等5个方面展开,包括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县城建设,规范推广PPP模式。 县城人口众多,城镇化率较低,基建补短板投资空间较大。我国县和县级市占据了超过60%的全国人口,20年县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21.9%,城镇化建设仍有较大发展空间。13-20年县城市政固定资产投资CAGR仅0.2%,近年来县城城镇化建设相对城市明显放缓。对比城市数据,县城及下辖建制镇在交通设施、水利管网、园林建设、安置住房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未来市政公共设施的提档升级和更新改造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同时,本次《意见》也强调,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预计后续在建制镇和乡村,也存在较大补短板需求。 预计县域城镇化建设将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都市圈发力。《意见》提出分类引导县城发展,要在示范地区先行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以此总结经验再在其他县城推广。发改委以发展基础、财政实力、政府债务为筛选条件,选择了120个县及县级市作为县城城镇化建设示范区。从结构上看,县占2/3、县级市数量占1/3;从分布上看,示范区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湖北、都市圈地区;从区位上看,81个示范区位于城市周边及都市圈范围,占总量的68%。预计县域城镇化建设将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都市圈发力。 预计21-25年县域重点建设方向投资规模近1.5万亿,重点关注相关公司。我们预计县域交通设施、水利管网、园林建设和安置住房在21-25年分别对应的投资规模为9746亿、578亿、3226亿、770亿,合计投资规模近1.5万亿。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相关领域龙头公司。交通设施领域,受益于县域规划通过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强化对外联结,央国企将更具动力释放业绩,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以及地方国企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水利管网领域,县域供水、燃气等管网的建设升级将拉动相关消费建材的需求,管材行业建议重点关注伟星新材、东宏股份等,防水、涂料关注东方雨虹、三棵树、科顺股份等。园林建设领域,受益于县域生态建设、环境修复需求的提升,建议重点关注东珠生态、绿茵生态等。安置住房领域,我们认为装配式装修有望受益,重点关注亚厦股份等。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专项债到位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一、 政策解读:县域城镇化建设是基建发力重要方向 (一) 稳增长基建发力是关键,县域城镇化建设是重要方向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2022年以来深圳、上海、北京等重点城市疫情多点爆发,经济“稳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面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5.5%左右;在最近的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建作为全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其发力的必要性刻不容缓。传统基建比如交通、能源、水利等,新基建比如信息、科技、物流、智能电网等均为2022年基建的重要发力点。此外,2022年5月中办、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全年基建发力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意见》提出,要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多次强调要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重点指出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安置住房、园林建设四个县城基建发力方向。 (二) 打造多元融资渠道,确保县域城镇化项目顺利推进 我国县域财政压力较大,从县城和县级市的公共预算收支来看,2020年2087个县城、386个县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为9.4万亿、2.4万亿,同期对应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3.2万亿、1.1万亿,公共收入对支出的覆盖率分别仅33.5%、46.0%;叠加2021年下半年以来土地市场成交低迷,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县域财政紧张对基建项目的顺利推进形成一定制约。 融资渠道方面,2019年我国市政公用设施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中,城市地方财政拨款和国内贷款分别占比28.9%、26.7%,相较之下县城占比分别仅23.8%、4.7%;城市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比24.9%、14.9%,相较之下县城占比分别高达38.9%、24.9%;可以看到县域财政的资金来源结构更差,融资渠道较窄,筹资能力较弱,对转移支付的依赖度更高。 在财政压力较大背景下,为确保县域基建项目顺利推进,《意见》强调打造多元化融资渠道,针对公益性项目,给予财政支持,具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针对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给予贷款和企业债券等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县城建设,规范推广PPP模式;稳妥推进基建REITs试点。 二、 投资方向:县域补短板投资空间较大,城市圈有望率先发力 (一) 县城情况:人口占比仍大,城镇化率较低,城镇建设仍有较大空间 县和县级市占据了超过60%的全国人口,2020年县和县级市的总人口约为8.91亿,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63.1%。但结构来看,县户籍人口在2014年之后进入下滑期,占全国人口比重从2013年的51.3%左右下降至2020年的45.4%左右。县级市人口2013-2020年的CAGR约为0.26%,低于同期全国人口CAGR0.46%。2020年县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约为21.9%,低于45.4%的全国平均水平,在城镇化建设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经济方面,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住建部数据,2020年县级市人均生产总值约为6.46万元人民币,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9万元),县人均生产总值约为3.26万人民币,仅为县级市水平的一半左右。 (二) 近年来县城城镇化建设有所放缓,补短板投资空间仍大 1、 2013年以来县城城镇化建设明显放缓,基建补短板有望释放较大投资空间 从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来看,2013年以前县城与城市市政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同步发展。2013年开始,县城和城市市政固定资产投资开始降速,2013-2020年城市和县城市政固定资产投资CAGR分别为2.5%、0.2%,可以看到相对城市,县城的城镇化建设明显放缓,形势更为严峻。 同时可以看到,我国县城市政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高点1.1%迅速下滑至2018年的0.5%。人均来看,2012年县城人均市政固定资产投资额占比城市人均水平的71.9%,为阶段性高点,之后持续下行,到2020年县城人均投资额占比城市降至54.9%,县城与城市的差距持续扩大。从建成区面积来看,2001-2012年县城基建发展较快,建成区总面积和平均面积均快速扩张,但2013年后增速开始明显放缓。 2020年以来,政府稳增长诉求增强,通过基建托底实现全年增长目标成为较优选项,政策层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关注开始明显上升。从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建成区面积两方面来看,县城和城市市政基建都有一定程度的回暖。而本次《意见》的出台,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放缓已久的县城城镇化建设有望迎来加速发展。 2、 至今为止县城道路桥梁投资规模最大,近年来市容环境卫生投资增速较快 回顾过往20年县城投资方向,市政基建投资额规模较大的是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和排水三大领域。近年增速来看,市容环境卫生与排水等领域投资增速相对较高,2014-2020年市容环境卫生投资CAGR约18.3%,排水CAGR约11.2%。2020年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9.3%,污水处理率达到95.1%,人均无害化垃圾处理量已接近城市水平。 县城燃气、集中供热等领域发展速度仍较缓慢,普及率距离城市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2020年县城集中供热区域面积占比仅为城市水平1/2左右,燃气普及率不足90%。上述基建领域补短板空间较大,仍需要进一步改造老旧设施,拓展覆盖范围,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3、县域交通设施、水利管网、园林绿地、安置住房均存在较大补短板空间 1)交通设施: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相对较低,存在较大补短板需求 县城的道路桥梁在2001-2015年得到着力发展,但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目前仍明显落后于城市和县城,可见建制镇在基础交通设施方面仍存在较大需求缺口。本次《意见》也强调了,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预计后续在建制镇交通设施方面,存在较大补短板的需求。 2)水利管网:水利管网和地下管廊建设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水利管网方面,近年来县城用水和污水处理方面发展速度较快。2020年,县城用水普及率达到96.7%,污水处理率达到95.1%,与城市水平接近。但结构来看,县城虽然供排水普及率已有较大提升,但12.5公里/平方公里的供水管道密度和9.6公里/平方公里的排水管道密度分别是城市水平的0.77倍和0.86倍(2020年),也存在补短板的需求。另外,建制镇水利管网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0建制镇供水覆盖率89.1%,污水处理率仅61.0%,均远低于城市和县城水平。 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县城人均地下综合管廊长度还远低于城市人均水平。县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可见未来市政公共设施的提档升级和更新改造也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 3)园林建设:属于县城基建重点方向,人均公园绿地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园林绿化投资属于近年来县城市政基建投资总量第二大的领域,但在2013年后与县城基建投资同步开始放缓。园林绿化投资增速在2008年后显著提升,2013年投资额达到587亿元,约为2007年的7.7倍,但2020年的投资额仅为568亿元,低于2013年水平。目前县城绿化覆盖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距离城市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但建制镇绿化覆盖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都相对较低,且近年来发展几乎停滞,具有相当大的增量投资空间。 4)安置住房:属于基建补短板重点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安置住房也是县域基建补短板的重点领域。我们在2020年发布的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中在各个区域选取部分样本县和县级市,将其2020年住房保障类公共财政支出的人均值与其所在的地级市(直辖市)和省份进行对比,可见县城住房保障的力度在当前阶段普遍弱于所对应的地级市及省份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预计县域城镇化建设将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都市圈发力 根据民政部数据,2020年底,我国有2844个县级区划,具体包括388个县级市、1312个县、117个自治县。县城城镇化建设的范围涵盖县级市、县、自治县。基于县域范围较广且发展态势不一,在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进度上,《意见》提出分类引导县城发展;要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组织实施上,示范地区先行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以此总结有效经验推广其他县城建设。 综上所述,预计县城城镇化示范区将作为先行地区率先获益政策推动。2020年5月,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以发展基础扎实、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较低为筛选条件,选择了120个县及县级市作为县城城镇化建设示范区。从结构上看,县占2/3、县级市数量占1/3;从分布上看,示范区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湖北、都市圈地区;从区位上看,81个示范区位于城市周边及都市圈范围,占总量的68%。预计县域城镇化建设将率先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都市圈发力。 三、空间测算:预计21-25年县域重点建设方向投资规模近1.5万亿 (一)空间测算:预计21-25年县域重点建设方向合计投资规模近1.5万亿 1、交通设施:预计21-25年总投资规模近万亿 《意见》提出到2025年,县城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考虑到县城当前基建投资较城市存有一定差距,据此,我们测算到2025年县城若与城市基建投资规模相当时的市场空间。城市人均道路桥梁投资额当前基数较大、波动幅度小,相关人均道路桥梁投资在2010年首次超过1500元规模后,近十年人均道路桥梁投资一直围绕1500元上下波动,近十年GAGR为-1.9%,近五年GAGR为-2.1%;因此,我们假设到2025年城市人均道路桥梁投资额为近五年的平均水平1455.3元。假设县城2025年人均道路桥梁投资额与城市持平、且以匀加速方式实现,则未来2021-2025年GAGR为10.5%;假设县城人口未来按照近五年复合增速发展,则2025年人口规模为16395.1万人;测算得2025年县城道路桥梁投资规模将超2300亿元,对应2021-2025年总投资规模约9746亿。 2、水利管网:预计21-25年总投资规模近600亿 2016-2020年城市人均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额近五年GAGR为8.1%;2020年县城人均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额仅为23.3元,约为同期城市规模的1/4,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假设城市人均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额维持8.1%的增速发展,2025年将达到人均124.6元;假设县城2025年人均地下综合管廊投资额与城市持平,以匀加速方式实现时,未来2021-2025年GAGR为39.8%;假设县城人口按近五年复合增速发展,则2025年人口规模为16395.1万人;测算得2025年县城地下综合管廊投资规模将超200亿元,对应2021-2025年总投资规模约578亿。 3、园林建设:预计21-25年总投资规模超3000亿 2006-2020年城市人均园林绿化投资近十五年GAGR为7.1%。假设城市人均园林绿化投资额维持7.1%的增速发展,2025年将达到人均427.2元;县城2025年人均园林绿化投资额与城市持平,匀加速发展时,2021-2025年GAGR为3.6%;县城人口以近五年复合增速发展时,测算得2025年县城园林绿化投资规模将超700亿元,对应2021-2025年总投资规模约3226亿。 4、安置住房:预计21-25年总投资规模超770亿 市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包括城市、县城当年投资完成额以及建制镇当年建设投入额,近五年县城市政投资占比情况基本处于回落状态,直至2020年示范县城的设立拉动占比提升至13.8%,我们保守估计未来县城市政投资占比为近五年的平均水平13.6%。2020年,国家一般公共支出细项住房保障支出中,棚户区改造支出922.6亿元,公有住房建设和维修改造支出30.9亿元,国家安置住房相关支出合计953.5亿元,假设未来以近十年GAGR 5.8%的增速发展,2025年将达到1266.8亿元,根据13.6%的占比,2025年预计超170亿元投向县城,对应2021-2025年总投资规模约770亿。 (二)投资建议:县域基建撬动万亿资金,投资机会多点开花 基于县域城镇基建在交通设施、水利管网、园林建设、安置住房方面存在短板弱项,且测算表明相关投资空间广阔,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相关领域龙头公司。交通设施领域,受益于县域规划通过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强化对外联结,央国企将更具动力释放业绩,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以及地方国企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安徽建工等。水利管网领域,县域供水、燃气等管网的建设升级将拉动相关消费建材的需求,管材行业建议重点关注伟星新材、东宏股份等,防水、涂料关注东方雨虹、三棵树、科顺股份等。园林建设领域,受益于县域生态建设、环境修复需求的提升,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东珠生态、绿茵生态等。安置住房领域,我们认为装配式装修有望受益,重点关注亚厦股份等。 四、风险提示 疫情扩散超预期,专项债资金到位不及预期,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 欢迎扫码创见小程序阅读全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5月26日发布的报告《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三):县域城镇基建投资怎么看?》 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王彬鹏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4年建筑工程研究经验,曾就职于招商证券,2019年5月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9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一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金牛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团队,2020年Wind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五名。 分析师:鲁星泽 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硕士。201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7年/2019年新财富评选房地产行业入围(第六名)/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2019年水晶球评选房地产行业第四名/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金牛奖评选房地产行业第一名团队成员;2019年金麒麟评选房地产行业第二名团队成员;2019年上证报评选房地产与建筑装饰行业第三名团队成员。 研究员:郭亚新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0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金牛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团队,2020年Wind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五名团队成员。 欢迎关注华创建筑建材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