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通信|行业深度】她最黑暗的时候真的过去了

【国君通信|行业深度】她最黑暗的时候真的过去了

作者:微信公众号【程风信语】/ 发布时间:2020-09-19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通信|行业深度】她最黑暗的时候真的过去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加关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导语 市场对X联网络存在三大预期差:1.云会议不是疫情期间的昙花一现,而是办公模式转变的长期趋势,行业景气度大幅提升50%;2.海外市场需求边际修复明显,出货量呈现连续三个月环比改善;3.底部全面反转:通过对于其新品商务耳机行业三个月的深度研究,我们发现音频技术优势+宝利通竞争力大幅下降使得商务耳机必将打开公司全新成长天花板;SIP从低端走向高端,单品价值量提升3倍;国内外企业上云提速,国内外VCS销售额已经同比提升50%。商务耳机业务预计翻倍!!!围绕着大云办公习惯的改变:SIP、VCS、商务耳机三大业务支撑公司迎来全面的业务反转,预计全面超额完成股权激励目标! 摘要 商务耳机与消费类耳机区别在功能侧重而非价格。传统意义上认为商务类产品均定位高端,应具有更高的溢价;而事实上对于同样层次定位的商务耳机和消费类耳机在价格上并无显著差别。我们对比了同价位的缤特力、捷波朗、森海塞尔三个品牌的两类耳机发现,商务耳机主要针对通话场景,在降噪、佩戴方式、频率响应、麦克风个数等方面进行优化。商务耳机在注重耳机使用者体验的同时,也注重对通话另一端的体验,对麦克风的收音和降噪进行特别优化。 支持统一通信功能是商务耳机未来发展的方向。统一通信平台能够使各种通信手段相统一,实现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将是未来最常见的的办公通信方式。能够支持统一通信功能的商务耳机是人与统一通信平台进行音频信息交互最便利的方式,是实现真正统一通信的“最后一公里”。随着云通信模式逐渐成为统一通信的主导模式,未来能与如Microsoft、Zoom等具有成熟统一通信平台技术的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并进入其认证体系的商务耳机品牌将获得最大的机会。 寡头格局松动,商务耳机挑战者大有机会。目前商务耳机市场中,缤特力与捷波朗合计占有超过90%的市场份额,是行业主导者。然而缤特力业务增长乏力,其耳机板块营业收入已连续五个季度出现负增长。2020年二季度,受疫情对公司供需双方面打击,耳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同时,其收购宝利通的效果低于预期,原宝利通音频业务营业收入2020年二季度同比下降51.2%,疫情期间表现较差。统一通信功能的新趋势导向叠加行业巨头的困局给后来挑战者带来了巨大机遇。 投资建议:在统一通信领域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将在新一轮商务耳机竞争中具有更强竞争力。推荐标的:ZOOM(ZM.O)、AGORA 声网(API.O)、X联网络(300628.SZ);受益标的:Plantronics缤特力(PLT.N)、GN Store Nord A/S大北欧集团(0K9P.L)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加剧、全球就业率下降超预期 1. 商务耳机何以诠释“商务” 1.1. 商务耳机专为通话而生 商务耳机的主要应用情景是话务中心与办公室,主要用途是通信通话。消费类耳机的主要应用场景是音乐类场景和运动类场景。在轻度通话场景中,商务耳机的优势并不明显,而给消费者留下了商务耳机在功能上与消费类耳机并无不同的错误印象。实际上,商务耳机为了提升通话体验,在产品设计上与消费类耳机有很大区别。通过类比同一品牌同一价位的不同定位耳机,我们能够发现商务耳机具备以下特点: 1)商务耳机搭载的麦克风个数更多。对于通话性能的重视是商务耳机与消费类耳机最重要的区别,消费类耳机更注重“听”的体验,而商务耳机注重“听”与“说”的兼顾。提升麦克风个数是提升拾音质量的最直接方式,而其弊端则是会增加耳机的质量和体积。因此常见的消费类耳机通常只搭配1—2只麦克风而商务耳机一般搭载3—4个麦克风。 2)商务耳机注重听筒降噪的同时注重麦克风降噪。消费类耳机与商务耳机对于听筒降噪有着同样的需求,听筒降噪的水平一般与耳机定位无关而与价格相关性较大,主动降噪功能是高端耳机的标配,常见主动降噪技术有ANC,ENC,DSP,CVC等;而麦克风降噪提升的是使用者通话对象的体验,是商务耳机的特色。麦克风降噪技术能够同时降低风噪和音噪,提升整体通话体验。 3)商务耳机注重长时间佩戴体验,佩戴更舒适,重量更轻。相比于运动耳机注重剧烈运动下防脱落、音乐耳机注重包裹性带来高质量聆听体验,商务耳机更注重长时间佩戴时的体验,耳机选材多采用柔性材料。同时,减轻耳机重量是缓解长时间佩戴疲劳感的重要手段,因此商务耳机通常比消费类耳机更轻便。 4)商务耳机的频率响应范围更窄。商务耳机专为通话而设计,更窄的频率响应范围不仅能够把话音能量高度集中,真实还原声音;还能对其他频段进行强抑制,减少干扰信号。而对于消费类耳机,其更宽的频率响应能够保证高音和低音的准确还原。 5)单声道是商务耳机的独有设计。传统双声道蓝牙耳机虽然突破了终端和耳机间的线缆连接,但是仍然存在左右耳机间的有线连接。采用单声道能够摆脱左右耳机间线缆的束缚,更能满足在移动中的通信需求。然而单声道的弊端是无法产生立体声,因此以音乐功能为主打的消费类耳机从不采用单声道设计。然而,随着TWS技术的发展,TWS商务耳机能够同时满足移动通信需求和立体声需求,将成为比单耳道设计更优的解决方案。但是单耳道耳机仍然有着TWS耳机无法比及的价格优势,单耳道商务耳机和TWS商务耳机间应是长期共存关系而非替代关系。 1.2. 商务耳机相比消费类耳机不存在明显溢价 商务耳机注重功能区分,而非象征地位,相较消费类耳机并不存在明显溢价。“商务车”“商务座”等商务类产品因为象征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具有较高附加值;而商务耳机则更多强调其频繁通话的功能性需求而非象征地位,因此在价格上商务耳机与其他消费类耳机区别并不明显。我们选取缤特力与捷波朗在天猫旗舰店的全部53款在售蓝牙耳机产品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1)商务耳机单双耳道类型间价格差异大,单耳道耳机定价较低,多集中于500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双耳道商务耳机价格分散分布于500元以上价位。2)双耳道商务耳机与消费类耳机定价策略相近,既有20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亦有1000元以下的“亲民”版本。价格主要取决于耳机的抗噪、材料、音质等因素,而与商务定位没有显著关联。 商务耳机毛利率相比消费类耳机更高。通过比较缤特力与捷波朗的毛利率与其商务耳机销售占比我们发现:2015年之前,商务耳机销售占比的提升能够显著提升综合毛利率,由此推断商务耳机毛利率高于消费类耳机,毛利率水平约为60%以上。2015年以后商务耳机占比并不能显著提升毛利率是因为,此时商务耳机的销售增长主要由UC耳机贡献,而UC耳机毛利率低于其他商务耳机,从而拖累整体毛利率表现。随着UC耳机销售规模的扩大,规模效应将有效提升其毛利率,从而是商务耳机整体毛利率水平得以回升。 2.商务耳机新方向:支持统一通信功能 2.1. 统一通信平台将是未来商务耳机最主要的应用场景 根据Frost&Sullivan在2010对统一通信的界定,统一通信是指将电话、传真、数据传输、音视频会议、即时通信等不同的通信手段相统一,以实现让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获得数据、图像和声音的自由通信方式。疫情蔓延促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采用新的技术来支持员工在疫情期间保持高效工作,为UC市场的发展带来催化剂。按照2020年存量规模同比增长40%进行测算,中国统一通信市场规模2020年有望突破250亿人民币。 统一通信平台打通了终端与终端之间的信息隔阂,而UC商务耳机则打破了终端与人之间的信息隔阂。能够支持统一通信的商务耳机被称为UC商务耳机(UnifiedCommunication)。普通商务耳机能够支持和智能手机、PC相连接,而在统一通讯的生态下,桌面电话、会议主机也被纳入了通信范畴。除了会议场景下可以使用扬声器以外,其余场景都需要将终端连接耳机或手持终端进行通话。一款UC商务耳机能够通过与PC相连进而接受网络会议、固话、语音邮箱等其他通信信息,带给使用者在固话、手机、PC间无缝衔接的使用体验。可以说,UC商务耳机是统一通信平台的“最后一公里”。 2.2. 云通信模式将成为统一通信平台主要形式 未来云通信模式将成为统一通信的主流。统一通信平台有自建式和云通信两种部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企业自建式的统一通信系统,基于云端的模式下,企业不再需要购买昂贵的管理系统设备,只需要与统一通信服务提供商签订合约,按月支付使用费即可享受统一通信服务。该模式使得企业从过去的购买产品,转变为购买服务。这种云服务模式,在前期投入成本、维护费用、扩展性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帮助企业大幅削减开支。据Gartner预测2022年,云通信占全部统一通信平台的比例将达到79%。 疫情进一步拓展了云部署模式的应用范围。一方面在短期云通信平台可以服务于疫情联动沟通。例如2020年3月初,横跨五国的疫情防抗交流会在“云端”召开,国内多位权威防疫专家通过Yealink云视讯,实现了多国的通讯;另一方面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减少了公司培育用户习惯的时间和成本,使客户对云端统一通信平台接受程度日渐提升。微软Teams从2020年4月至5月日活人数增加2100万人。在习惯了微软Teams带来的通信与协作体验后,这部分新增用户极易成为微软Teams的长期客户。 2.3. 支持UC是商务耳机发展的大趋势 与云统一通信平台拥有更好交互体验的商务耳机将最具竞争力。结合统一通信平台将是商务耳机主要应用场景和云通信式统一通信平台将占据更大比例这两个结论,与云统一通信平台深度交融将是发展趋势。在当下的云平台竞争格局中,Cisco以其旗下Webex、Microsoft以其旗下的Teams和SkypeforBusiness稳定占据市场中超过半数的份额。Zoom份额高速增长,是云视频会议赛道新贵。目前,三家公司皆有其各自的统一通信认证体系。未来,过与Cisco、Microsoft、Zoom等云平台深度合作获得其认证与认可,将是商务耳机品牌取得更大市场份额的关键。 依托UC平台发展,商务耳机市场2022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8亿美元。未来拉动商务耳机市场增长主要有两大驱动点:1)新增UC平台客户带来UC耳机的需求,用户为了与UC平台获得更好的协作体验将会把未搭载UC功能的耳机更新为UC耳机,带来增量需求2)渗透率提升带来的采购需求,耳机对桌面电话的配套率目前仅有4-5%,而未来耳机对统一通信设备的配套率将接近100%。 3. 寡头格局松动,挑战者有望扩大份额 3.1. 缤特力与捷波朗:两个历史悠久的商务耳机专家 缤特力、捷波朗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2018年全球商务耳机市场规模约13亿美元。2018年缤特力商务耳机实现收入6.76亿美元;捷波朗实现总收入47.74亿丹麦克朗,以商务耳机销售占比70%,以2018年底丹麦克朗兑美元6.5105作为汇率进行计算,缤特力与捷波朗收入之和11.89亿美元,占市场总额91%。 缤特力与捷波朗在其本土市场均有明显领先优势。美国市场为缤特力贡献了约50%的收入;在美国市场中缤特力的销售额约是捷波朗的1.5倍,然而在2019年捷波朗在北美销售量同比增加28%,对缤特力的主场地位威胁加大。欧洲市场收入占捷波朗收入的45%,是捷波朗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并且捷波朗在欧洲市场的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18年增长22%,19年增长28%,使得捷波朗在欧洲市场对缤特力的领先地位愈加牢固。 3.1.1. 缤特力 缤特力成立于1961年,公司产品类型包括商务耳机(Enterprise)和消费类耳机(Consumer)。单声道商务耳机是公司历史最悠久且最主要的产品线,公司全部20款在售商务耳机产品中,17款皆为单耳道。公司最早于2008年便开始涉足UC耳机领域。目前公司中高端品类商务耳机全部搭载UC功能。目前,UC功能会给耳机带来约1000元的溢价。例如,Voyager5200搭载UC版本售价为1499,无UC版本售价为598;Voyager3200搭载UC版本售价为1499,无UC版本售价为398。 商务耳机驱动增长,消费类产品遇瓶颈。商务耳机是缤特力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约3/4。商务耳机的增长是驱动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年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6.07%。公司的消费类耳机新品层出,然而对营收贡献较小。公司消费类产品收入在2亿—2.5亿之间波动,新品的推出对收入边际上的改善不明显。2019年5月公司宣布,将寻求消费类耳机业务的替代方案(strategicalternatives)以专注在商务耳机领域的发展,目前已就游戏耳机板块的出售达成协议。 发力统一通信,收购宝利通(Polycom),成立博诣(Poly)。2018年7月,缤特力对宝利通的收购完成,耗费现金16.38亿美金和652万股Plantronics股票,形成12.63亿美元商誉。2019年3月,缤特力与宝利通联合发布了全新的公司名“Poly博诣”,旨在为人们提供随时随地协作办公的解决方案。博诣在未来将结合缤特力和宝利通各自的技术优势,探索更多统一通信与合作的解决方案。并购宝利通后,商务耳机业务仍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在最后一次对商务耳机进行单独披露的2019年四季度中,商务耳机收入占比32%。 3.1.2. 捷波朗 丹麦品牌捷波朗是成立近150年的大北欧集团(GNGroup)的一部分,是缤特力在商务耳机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商务耳机是捷波朗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收入比例约2/3。公司于2011年开始进入UC耳机领域,目前已在90%的财富100强企业部署了数以千计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和产品,是UC通信领域领导者。 捷波朗耳麦和免提电话可与10,000多款传统桌面电话配合使用;捷波朗与主流SIP电话和Web客户端均有密切合作: Microsoft:捷波朗与Microsoft密切合作,已通过“Goldcommunications”认证;JabraEvolve75是首款符合开放式办公室和室外使用要求并且经过认证的SkypeforBusiness耳机。 Cisco:捷波朗是首选的Cisco解决方案合作伙伴。捷波朗与Cisco密切合作,设计、开发和测试,并已获得了Cisco的认证和认可。 Avaya:捷波朗是“AvayaDevConnect认证技术”合作伙伴,这是AvayaDevConnect计划中的最高级别。 Unify:捷波朗是第一家与Circuit(Unify基于WebRTC的协作云)完全整合的专业耳机厂商。是最值得推荐的Circuit办公和移动耳机之一。 不同于缤特力产品线侧重于单耳道商务耳机,捷波朗的双耳道耳机品类更加丰富。捷波朗的商务耳机产品中,单耳道的Stealth系列和双耳道的Evolve系列搭载了UC功能。其中,Evolve75e有UC和MS两种版本可选,两种版本都能兼容主流统一通信平台,而MS版本能够支持MicrosoftSkypeforBusiness的即插即用功能。 3.2. 缤特力市场份额不断丢失 并购负效应显现,缤特力商务耳机收入大幅下滑。自2018年4季度与Polycom并表以来,缤特力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四季度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5%。主要原因系在同Polycom的整合中,失去了部分重要渠道经销商,使得商务耳机环比降幅达到22.5%,预计需要数个季度来修复经销商关系。疫情以来公司营收进一步下滑,2020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分别同比下滑15.6%和20.6%,经营状况处于低谷。 2019年缤特力耳机市场份额首次被捷波朗反超。自2018年一季度以来,大北欧集团(即捷波朗母公司)耳机业务保持20%以上快速增长,受益于疫情期间在家办公用品需求拉动,公司2020年二季度耳机业务同比增速高达33%。而缤特力由于毛利率较低,主动放弃游戏耳机业务,营收规模同比降幅较大,2020年二季度二级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19年二季度,大北集团耳机业务收入体量首次超越缤特力,并且快速扩大领先优势。缤特力的耳机市场份额正面临严峻挑战。 3.3. 行业有望洗牌,挑战者大有机会 目前两方面原因可能导致商务耳机行业重新洗牌:1)UC时代来临带来的设备更迭,未来UC技术更成熟的耳机品牌将更有可能胜出。2)行业龙头缤特力的自身业绩下滑给了追赶者以机会。我们认为,在这一背景下森海塞尔和其他一些在统一通信具有先发优势的通信设备企业将在商务耳机市场中抢夺更多份额。 森海塞尔:耳机制造匠人,商务耳机定位高端。德国品牌森海塞尔成立于1945年,是全球领先的耳机、扬声器、话筒和无线传输系统的制造商之一。森海塞尔的MBPRO系列和Presence系列是公司在UC耳机领域的旗舰产品,在继承一贯出色音质的基础上,两款耳机能够兼容主流统一通信平台和软件电话品牌,并通过SkypeforBusiness认证;MBPRO1售价约2300元,PresenceBusiness售价约1700,是高端商务人士的理想选择。森海塞尔在音质把控上的技术优势和其品牌价值所带来的用户粘性是森海塞尔在商务耳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4. 推荐标的与受益标的 4.1. 推荐标的 ZOOM(ZM.O): 公司SaaS模式优势凸显,规模效应推动三费比率大幅下降,净利率出现质变式提升。随着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公司SaaS模式边际成本递减的优势将充分体现。疫情根本上改变办公习惯,新增客户数远超预期。人们对视频会议的需求已由疫情期间的临时替代向永久性改变工作习惯转变。同时公司产品具有社交属性,老客户自身即是吸引新客户最好的广告,使得客户规模具有自我强化的特征,预计客户数量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AGORA声网(API.O): 公司现金流量由负转正,盈利能力得到确认。公司已走出前期亏损阶段,盈利周期已然展开。公司活跃用户数加速提升,用户付费意愿持续增强。2020年二季度单季新增活跃用户数同比提升152%,付费净扩张率提升至183%,用户数及付费额双双增长,量价齐升推动业绩高速增长。公司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发展空间仍旧巨大,未来实时音视频交互需求将渗透至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泛通信”时代。公司产品下游需求仍有巨大发掘空间。 X联网络(300628.SZ): 公司企业云通信切入步伐超预期,与微软合作进展加快。X联网络以 SIP 话机为基础,2018年已经在SIP话机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020年4月,公司推出USB头戴式耳机UH36,能够与微软Teams、Skype和SIP话机深度兼容;凭借公司产品的高性价比,配套优势和渠道复用优势,商务耳机业务发展空间广阔。 4.2. 受益标的 Plantronics缤特力(PLT.N): 公司是商务耳机老牌龙头,拥有近50年发展历史,品牌底蕴深厚。公司近期受渠道整合和疫情影响严重,营业收入出现大幅度下滑,净利润亏损程度加大。未来随着商务耳机行业整体景气度上行,公司有望走出低谷,重回增长轨道。 GN Store Nord A/S大北欧集团(0K9P.L): 大北欧集团旗下拥有Jabra捷波朗、Resound瑞声达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公司是全球创新耳麦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专业提供适合呼叫中心和办公室人群使用的各类有线耳麦、无线耳麦、蓝牙耳机。受益于疫情期间在家办公设备需求旺盛,公司2020年二季度耳机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人们办公观念发生长期性转变,统一通信产品将持续带动商务耳机需求。 5. 风险提示 5.1. 竞争格局加剧 苹果、三星、索尼等在消费耳机领域具有较大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均有能力参与进商务耳机行业的竞争。若商务耳机行业景气度出现明显上升,这些品牌商将很有可能推出更多商务耳机产品,增加行业竞争压力。 5.2. 全球就业率下降超预期 商务耳机用于商务场合,与就业率具有较强关联。疫情造成各国失业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若全球就业率复苏进程缓慢,则会对商务耳机下游需求造成较大影响。 6.推荐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本报告摘自已外发报告:商务耳机行业深度《依托统一通信,商务耳机格局重塑》。 成果回顾 (下拉获取更多) 1.通信行业周观点 2020.09.13 华为禁令将正式生效,以时间换空间 2020.09.06 当下通信板块的投资观点:三方面寻找Q4通信最佳配置方向 2020.09.05 通信行业2020年半年报梳理:Q2环比改善,光模块、IDC、卫星北斗表现亮眼 2020.08.30 工业互联网大会召开,毫米波产业加速(周观点0824-0830) 2020.08.23 运营商经营将持续改善,关注卫通赛道(周观点0817-0823) 2020.08.16 运营商拐点持续,Cat.1模组风头正劲(周观点0810-0816) 2020.08.09 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保持正增长,5G海外波折难逆格局趋势(周观点0803-0809) 2020.08.02 车联网标准体系指南发布,北斗三号正式开通(周观点0727-0802) 2020.07.26 5G用户蓬勃发展,关注5G后应用投资 2020.07.19 英国禁华为入场,波折难逆格局趋势 2020.07.12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报行情开启 2020.07.05 5G R16版本冻结,中报将至,布局通信高景气板块 2020.06.28 IDC龙头彰显长期投资价值,关注通信中报机会 2020.06.21 当下通信板块的投资观点 2020.06.14 北斗全球组网完成在即,通信行业业绩与主题共振 2020.06.07 业绩与主题共振,坚持三条主线 2020.05.31 腾讯5000亿加码新基建,广电5G整合再进一步 2020.05.24 两会引导新基建方向,实体名单升级 2020.05.17 美国对华为限制加码,对通信行业的影响分析 2020.05.10 关注两会方向指引,趋势产业“育树生花” 2020.05.04 围绕二季度高景气,关注流量及5G产业链 2020.04.26 5G大规模招采全落地,流量及物联需求旺盛 2020.04.19 当疫情走出阴霾的时候,Q2通信应该关注什么? 2020.04.12 “云视物”一季报亮眼,5G产业链开始大幅回暖 2020.04.05 移动5G集采落地,持续关注流量主线机会match 2020.03.29 运营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ICT产业上行可期match 2020.03.21 工信部数据验证流量高增长,中国移动投资开启5G盛宴 2020.03.15 详解“新基建”,后疫情下寻找全球核心竞争力 2020.03.08 招标开启拉开5G建设序幕,关注5G产业链、流量基建、应用三条主线 2020.03.01 疫情全球蔓延,远程云办公行情真的走完了吗? 2020.02.24 工信部加快5G发展进程,车联网等应用有望加速起航 2020.02.16 行业复工进度符合预期,WiFi6有望加速渗透 2020.02.09 流量及远程应用仍为主线,关注卫星互联网催化 2020.02.02 投资、流量、产能、工作模式四维度解析疫情对通信行业影响 2020.01.19 中兴通讯定增落地,关注2019年年报窗口期投资机会 2020.01.12 工信部明确SA行业标准,移动密集招采力争年内商用 2020.01.05 华为中兴5G发货量领先,联通eSIM试点扩展全国 2019.09.16 政府对5G建设予以多项鼓励政策,运营商竞争环境缓和 2.事件点评 2020.09.03 ZOOM:中国没有ZOOM,只有亿联 2020.09.02 会畅通讯:拐点已至,静候佳音 2020.09.01 科华恒盛:IDC业务稳步拓进,与腾讯合作落地变现 2020.08.31 科华恒盛:30而已,60可期 2020.08.30 和而泰:控制器业务高增长,汽车电子和芯片突破 2020.08.30 移为通信:疫情冲击逐步淡化,持续研发开拓新赛道 2020.08.28 中际旭创:电信数通双轮驱动,多点开花助力高增 2020.08.28 光环新网: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看好中长期资源储备优势 2020.08.27 爱施德:H1业绩超预期,供应链与新零售双驱发展 2020.08.26 光迅科技:产品结构升级,芯片自给率提升助力业绩超预期 2020.08.26 奥飞数据:毛利率提升显著,拟收购扩大环京布局 2020.08.26 数据港:业绩符合预期,机柜数和在建工程大幅增长 2020.08.24 声网:Q2业绩超预期,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2020.08.13 中国联通:盈利如期持续回升,新业务亟待增色 2020.08.12 科华恒盛:剥离非核心业务,全面辅佐腾讯布局IDC 2020.08.04 REITs试点机遇大于挑战,权属清晰和具有稳定现金流的IDC项目将率先受益 2020.08.02 广和通:业绩加速释放,增长动能十足 2020.08.02 光环新网:环比改善,零售型IDC龙头中长期逻辑不改 2020.08.01 爱施德:5G 换机风口已至,数字化赋能开启新篇章 2020.07.31 新易盛:产品毛利持续提升,扩产加快助力成长 2020.07.25 广和通:收购Sierra Wireless全球车载前装模块龙头,车载前装国际布局加速发展 2020.07.17 科华恒盛:IDC与UPS业务协同优势显著,得腾讯云十年期合约锁定业绩增长 2020.07.13 新易盛:业绩高增超预期,电信数通空间兑现 2020.07.09 中际旭创:业绩预告高增长,数通和电信双轮驱动 2020.06.07 上海3.6万机架用能指标落地,政策支持IDC发展更进一步 2020.06.03 ZOOM:业绩大幅超预期,预计将全面提价 2020.05.30 鹏博士:廊坊IDC辐射京津冀,200亿战投加速产业布局 2020.05.20 鹏博士:风险充分释放,轻装简行再焕新生 2020.05.18 ZOOM:研发人员扩充60%,业务高歌猛进 2020.05.15 会畅通讯:SaaS订单与付费转化率双升,业绩逐季释放可期 2020.05.14 会畅通讯:ZOOM中国全面提价,提升云视频公司付费转化率 2020.05.11 ZOOM:全资收购安全加密龙头,彻底打破安全质疑 2020.05.07 恒为科技:网络可视化前端龙头受益5G流量爆发,嵌入式国产化加速推进驱动业绩增长 2020.05.06 ZOOM:和甲骨文强强联合,溢价能力持续提升 2020.05.06 科华恒盛:技术同源优势凸显,UPS赋能数据中心驱动业绩成长 2020.05.05 淳中科技:业绩符合预期,“替存拓新”助增长 2020.05.05 鹏博士:轻资产重运营,数据中心双线重仓 2020.04.30 数据港:业绩符合预期,深度绑定阿里成长可持续性强 2020.04.28 和而泰:业绩符合预期,成长逻辑不改 2020.04.26 国脉科技:物联网业务稳步拓展,前瞻布局智慧健康 2020.04.25 中兴通讯:业绩符合预期,缓解掣肘加大研发 2020.04.24 中际旭创:业绩符合预期,受益数通和电信,高增长可期 2020.04.23 中国联通:新旧交替窗口期下,可见循序渐进的变化 2020.04.23 新易盛:业绩符合预期,立足电信以期数通 2020.04.22 数据港:阿里加码投资,深度绑定大客户未来率先受益 2020.04.21 新基建再加速,阿里加码2000亿投资,看好云计算产业链 2020.04.21 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产业链加速 2020.04.19 亿联网络:股权激励落地,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0.04.15 亿联网络:高质量年报搭配诚意满满的点评 2020.04.13 会畅通讯:付费转化率大幅提升,客户结构优化业绩逐季度体现 2020.04.12 亿联网络:内生增长强劲,产品感动天地 2020.04.10 中际旭创:业绩预告符合预期,数通+电信助力高增长 2020.04.10 新易盛:业绩符合预期,产品与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2020.04.09 和而泰:渗透与破局,保持核心优势 2020.03.31 海格通信:北斗+5G频中标,多重产业机遇已来 2020.03.29 中兴通讯:国内格局稳固,海外业务快速恢复 2020.03.25 中嘉博创:大额中标显龙头优势,业绩触底回升可期 2020.03.20 移动5G千亿投资出炉,产业链确定且有更高预期 2020.03.17 数据港:机柜投放加大,在建工程大幅增长,未来成长可期 2020.03.15 中际旭创:无惧短期波动,数通与5G驱动未来高速成长 2020.03.08 新易盛:拟定增募集资金,加码布局5G和数通高端模块 2020.03.06 科华恒盛:IDC新锐+UPS巨头,多年积淀蓄势待发 2020.03.05 苏州科达:千呼万唤始出来,转债发行助力底部反转 2020.03.01 苏州科达:底部反转,浴火重生? 2020.02.29 和而泰:八年连续增长,双核业务成长路径清晰 2020.02.27 会畅通讯:会当凌绝顶,畅览众山小! 2020.02.27 国脉科技:业务结构显著优化,“产学研”助提速超车 2020.02.26 亿联网络——发个业绩快报都要超预期? 2020.02.24 会畅通讯——天空是你发挥的极限 2020.02.15 中际旭创:拟收购增强低成本制造能力,以期提升电信市场竞争力 2020.01.27 会畅通讯:双师课堂全国布局加速,云视频硬件终端拓展海外市场 2020.01.24 二六三:业绩略超预期,子公司业务整合初显成效 2020.01.23 中际旭创: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加大400G投入 2020.01.20 新易盛:业绩超预期,5G建设+400G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2020.01.18 中兴通讯:非公开发行落地,助力5G产品保持优势 2020.01.14 亿联网络:业绩兑现打破疑虑,核心价值逐步凸显 2019.12.19 中国联通:行业竞争环境改善,业绩提升立竿见影 2019.11.15 中国联通:混改继续扩大深化,5G赋能实现价值重估 2019.05.12 中际旭创:业绩将步入回暖周期,400G及5G助力公司发展 3.行业研究 2020.08.15“手机门店版”盒马生鲜模式一触即发 2020.08.05 2020Q2北美云厂商:疫情之下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资本开支仍正增长 2020.07.24 2020Q2基金持仓专题:重仓占比环比下降,光通信个股加仓明显 2020.07.15 IDC乘风破浪的下半场,从资源禀赋向运维服务的转变 2020.06.28 卫星互联网按下加速键,剖析新赛道红利风口 2020.06.02 新基建升温,育树生花——构筑连接和算力,5G、IDC、新兴产业持续受益 2020.06.01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在即,全面国产化高空网络安全建设一触即发 2020.05.08 再获政策推进,NB-IoT产业加速 2020.05.06 疫情短期扰动不改长期趋势,5G和流量主线持续景气 2020.04.27 2020Q1基金持仓专题:从低配格局切入超配通道,进入仓位上升周期 2020.04.21 车联网:赛道加速,百舸争流 2020.04.17 流量繁荣新周期下的新基建投资机会 2020.04.02 移动5G集采落地,产业链开始加速 2020.03.27 市场最全的V2X车联网产业链梳理:新开一局,弯道超车 2020.03.26 腾讯会议国际版之殇——我们坚定不看好 2020.03.24 ZOOM股价没涨完,亿联外资没买完,会畅信创没做完,科达转债已搞完 2020.03.08 当下时点看通信板块的投资价值 2020.03.05 通信三大领域产业推进及国产化提速 2020.03.02 一图看懂广电及5G战略投资机会 2020.02.25 一图看懂华为移动服务HMS七大细分投资机会 2020.02.25 一图看懂5G新基建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0.02.25 一图看懂物联网应用及新兴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0.02.25 一图看懂云计算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0.02.25 一图看懂远程办公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0.02.18 再融资新规对通信行业影响几何? 2020.02.05 三大场景奠定高增基调,远程办公纵享千亿市场 2020.02.04 深度揭秘中美远程办公视讯习惯的异同 2020.02.03 2019Q4基金持仓:低配格局下的仓位调整期,未来有望再次进入提升周期 2020.02.02 远程视讯降本增效全面提速,有望撬动千亿级协同办公市场 2020.01.14 国君通信精品巨献——5G新应用云视频通信发展图鉴 2020.01.07 当下通信板块配置什么? 2019.11.04 通信行业2020年度投资策略:新代际,大变革,强可控 2019.09.10 二季度环比改善,无线侧、主设备、物联网增长亮眼 2019.08.27 曲折波动中前行,云计算资本开支回暖和5G浪潮来临有望拉动光模块厂商集体复苏 2019.08.06 主设备商专题:新的代际来临,主设备行业景气度提升 4.公司研究 2020.09.15 拓邦股份:稳中求进的智控龙头,开启智能物联新篇章 2020.09.14 梦网集团:5G消息元年,龙头起航 2020.08.09 爱施德:页数不多,全是干货 2020.08.01 爱施德:5G终端迎换机浪潮,分销零售现变革机遇 2020.07.18 中际旭创:数通龙头强者恒强,电信市场助力成长 2020.07.14 广和通:物联网模组行业急先锋,改变未来行业长期竞争格局 2020.06.23 光迅科技:高景气不惧短期扰动,自主创芯筑长期壁垒 2020.06.22 ZOOM:为什么至少还要再涨50% 2020.06.09 奥飞数据:“乘势而起”,蓄势待发的IDC新锐 2020.04.17 本周六亿联网络2019年报解读——会前必读宝典 2020.04.06 揭秘:亿联网络持续高增长八大未解之谜(上篇) 2020.04.06 一文读懂亿联网络过去的5年和未来的5年 2020.04.02 中兴通讯:好整以暇,新代际再突破 2020.03.29 亿联网络:一文读懂亿联网络过去的5年和未来的5年 2020.02.14 和而泰:智能控制龙头,核心芯片新贵 2020.01.31 苏州科达:政府加大远程办公投入力度,研发增加摩云视讯再起航 2020.01.30 二六三:远程办公渗透率加速,国内SaaS企业服务龙头优先受益 2020.01.29 会畅通讯:乘双师课堂东风,千亿级蓝海赛道有望拔得头筹 2019.11.24 中国联通:多重共振拐点至,风好正是扬帆时 2019.07.03 和而泰:以智能控制器为基石,自主可控射频芯片拓展空间 2019.05.28 中国联通:内生改善成效显著,代际更替迎接质变 2018.07.30 和而泰:稳中求进,从智能控制到平台的进击之路 2017.11.15 光迅科技:龙游浅底,从“芯”开始 5.科创板研究 2019.07.25 5G赋能科创时代:科创板通信板块标的剖析 2019.07.04 睿创微纳深度覆盖:红外成像领军者,核心技术酝酿发展潜力 2019.06.19 睿创微纳:率先注册生效,471页招股说明书(注册稿)要点梳理 2019.06.18 世纪空间:418页招股说明书要点梳理 2019.06.17 优刻得:481页招股说明书要点梳理 6.海外研究 2020.08.05 声网 Agora:专注RTE-PaaS终成正果,音视频需求爆发正当时 2020.08.05 Inphi:2020Q2业绩高于指引中点,5G和云业务需求正酣 2020.08.03 Microsoft:Azure 同比增长 47%,资本开支环比增长 49%,预计未来资本支出节奏与云收入增长匹配 2020.08.03 Google:Q2 云服务收入增长 43%,全年技术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同比持平,侧重对服务器的投入 2020.08.03 Amazon:疫情促进 AWS、广告、订阅和电商需求增长,Q2 营收和利润大超预期,AWS 营收同比增长29% 2020.08.03 Facebook:Q2 业绩超预期,比预期更早恢复数据中心建设工作,预期全年资本支出同比微增约为 160亿美元 2020.05.09 Amazon:Q1营收同增26%, AWS增长33%营收超百亿,计划未来新建9个数据区域和3个数据节点 2020.05.09 Facebook:Q1营收同比增长18%,疫情之下调整资本开支预期以提高利润率 2020.05.09 Microsoft:Azure同比增长59%,预计资本开支将连续增长以支持云业务高速扩张 2020.05.09 Google:Q1营收超预期,云服务大幅增长52%,疫情之下调整资本开支预期和节奏 2020.03.28 ZOOM:布局国内,腾讯你怕了吗? 2020.03.10 ZOOM:美股跌成这样了,就你逆势创新高? 2020.02.11 Fabrinet:FY2020Q2季度收入创纪录,400G及以上产品增长强劲,收入环比+31% 2020.02.11 Macom:电信市场对华为的销售下降,新产品和技术的发布带来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机会 2020.02.11 Inphi:数据中心驱动2019Q4营收超预期, 对PAM的上升空间表示乐观 2020.02.11 Lumentum: FY2020Q2 收入同比增长23%创历史新高, 因冠状病毒疫情下修下季度业绩指引 2020.02.06 Google:2019年云计算收入同比+53%,2020年将增加对技术型基础设施和办公设施的投资 2020.02.06 Microsoft:FY2020Q2业绩超预期,资本开支45亿美元,Azure增长62% 2020.02.06 Amazon:“一日配送”助力Q4营收增长超预期,资本开支40亿美元,AWS增长34% 联系方式 重要声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或进而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证券。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欢迎关注程风信语 获取更多通信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