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高光之下的阴影重重——美股2022年一季报扫描
(以下内容从兴业证券《【兴证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高光之下的阴影重重——美股2022年一季报扫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投资要点 —●●●●— 1、2022Q1,美股整体盈利能力处于历史高位,但隐忧开始呈现。截至5月20日,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共479家公司(占比95%)发布了最新财报(注:美股财报披露由上市公司自行决定,季报的长度、起止时间都不相同,为方便分析,我们把4月至今的最新财报统称为一季报),整体来看: 2022Q1标普500收入同比增速为14.2%,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盈利同比增速为9.1%。盈利增速环比下滑23个百分点,但主要系基数效应影响。毛利率为33.4%,净利率为12.4%,均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行业上,周期类业绩表现亮眼,可选消费和金融表现相对糟糕。从收入同比增速角度来看,能源(+61%)、原材料(+24%)、房地产(+21%)增速较高,而通信服务(+7.6%)、公用事业(+7.1%)、金融(-2.1%)表现较弱。盈利同比增速角度,能源盈利同比增长268.2%,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可选消费和金融盈利同比下滑,分别下降33.3%、19.9%。 从对标普500盈利同比增速贡献的角度来看,能源对盈利同比增速的贡献高达66.2%,其次为信息技术31.0%,第三为医疗保健30%;金融(-46.4%)、可选消费(-28.3%)拖累最大。 从预期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必需性消费超预期的公司比重较大。2022Q1标普500成分股中,73%的公司收入超预期,77%的公司盈利超预期。 2、2022Q1,美股行业间业绩分化明显。 2.1、周期类行业:2022Q1上游能源、原材料业绩出色,毛利率改善,盈利增速领先。1)能源业绩表现最突出,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高油价超预期。2)原材料业绩出色,受益于国际价格上涨,叠加需求旺盛拉动美国原材料销量攀升。3)工业业绩增速回落但仍在高位,毛利率、净利率回落较快。 2.2、消费类行业:美国一季度消费稳健,支撑必需消费与可选消费收入增速维持高位。1)医疗保健:新冠疫苗需求支撑行业业绩。2)必需消费:收入增速、盈利能力均为2011年以来的高位。3)可选消费:绝大多数行业净利润规模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可选消费的盈利逊色主要是受亚马逊拖累。4)由于供应链问题和通胀所造成的成本上涨,美股零售巨头盈利大幅下滑,引发股价大跌。2022Q1(自然年度),沃尔玛净利润同比下降25%,股价在业绩发布当日下跌11.38%;塔吉特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1.9%,股价暴跌24.93%。 2.3、TMT:收入增速持续回落,细分行业业绩趋势差异较大。1)信息技术盈利能力处于高位,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26%)是信息技术行业的主要拉动项,但通信服务盈利出现下滑,盈利下降1.7%,其中以Meta、谷歌为代表公司的互动媒体与服务行业盈利同比下降9.9%,是主要拖累。2)细分行业业绩分化明显:全球疫情后逐步开放,社交、游戏等居家经济降温;半导体、云计算行业景气持续。 2.4、大金融:房地产REITs业绩表现优异;金融业表现惨淡。1)房地产:标普500房地产行业以REITs为主,经济复苏使得出租率提高且高通胀之下,租金提升带来盈利高增长。2)金融行业:俄乌冲突之下,美国金融业提高了损失拨备金;资本市场波动加大,SPAC和IPO的数量与活跃度都大大放缓,投行业务大幅下滑等等。一季度金融行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1%,盈利同比下降19.9%。 3. 除了财报中的隐忧之外,针对下一个财报季,美股业绩指引整体向下。 截至 5 月 20 日,标普 500 成分股中共 88 家公司发布了 2022Q2EPS 指引, 其中,62 家公司给出了负面的 EPS 指引,26 家给出了正面的 EPS 指引。 根据 Factset 数据,二季度以来,标普 500 指数 2022Q2 EPS 被下修,截至 5 月 20 日,EPS 同比增速由 3 月的 6.2%下降至 5.3%。 风险提示: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 —●●●●— 报告正文 —●●●●— 1、2022Q1,美股整体盈利能力处于历史高位,但隐忧开始呈现 截至5月20日,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共479家公司(占比95%)发布了最新财报(注:美股财报披露由上市公司自行决定,季报的长度、起止时间都不相同,为方便分析,我们把4月至今的最新财报统称为一季报),整体来看: 2022Q1,标普500收入同比增速为14.2%,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盈利同比增速[1]为9.1%。盈利增速环比下滑23个百分点,但主要系基数效应影响[2]。毛利率为33.4%,净利率为12.4%,均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行业上,周期类业绩表现亮眼,可选消费和金融表现相对糟糕。从收入同比增速角度来看,能源(+61%)、原材料(+24%)、房地产(+21%)增速较高,而通信服务(+7.6%)、公用事业(+7.1%)、金融(-2.1%)表现较弱;盈利同比增速角度,能源盈利同比增长268.2%,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可选消费和金融盈利同比下滑,分别下降33.3%、19.9%。 从对标普500盈利同比增速贡献的角度来看,能源对盈利同比增速的贡献高达66.2%,其次为信息技术31.0%,第三为医疗保健30%;金融(-46.6%)、可选消费(-28.3%)拖累最大。 从预期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必需性消费超预期的公司比重较大。2022Q1标普500成分股中,73%的公司收入超预期,77%的公司盈利超预期。标普500各行业中,盈利好于预期的公司比重均超过50%,工业(90%)、必需性消费(85%)、信息技术(85%)比重排前列;而在收入预期中,电信服务不及预期的比例达到了65%,其余行业好于预期的比例均超过50%,信息技术(88%)、原材料(86%)、必需性消费行业(85%)收入好于预期的比重排前列。(括号内为行业中收入或盈利好于预期的比例) 注:[1]标普500指数收入、盈利同比增速是将已发布一季报的公司的实际业绩与尚未发布报告的公司的预测业绩相结合,计算得到。[2]盈利同比增速指的是EPS同比增速,下文同。 2、2022Q1,美股行业间业绩分化明显 2022Q1,美股主要行业盈利增速环比均有明显下滑,行业间分化明显。周期、房地产、公用事业等表现较佳;可选消费、金融拖累美股业绩表现。 2.1、周期类行业:2022Q1,上游能源、原材料业绩出色,毛利率改善,盈利增速领先 能源:业绩表现最突出,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高油价超预期。2022Q1,能源行业收入同比增长61.1%,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93%分位数水平)。毛利率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至20.3%,净利率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至11.9%,均接近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盈利(EPS)同比增速高达268.2%,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原材料:业绩出色,受益于国际价格上涨,叠加需求旺盛拉动美国原材料销量攀升。2022Q1,原材料收入同比增速为24.0%,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2011年以来的88%分位数水平。毛利率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至27.5%,净利率为13.0%,同样均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盈利保持高增速,达到42.2%,其中化工、金属及采矿业对盈利增速的贡献最大。 CF实业:公司是制作氮肥和磷肥产品的最大制造商和分销商之一。俄乌冲突影响全球化肥供给,推动化肥价格提升,叠加农产品价格高企的推动,全球化肥需求保持强劲。产品量价齐升推动公司在2022Q1盈利同比增速达到505.4%。 纽柯钢铁:公司表示,由于钢材价格上涨,业绩较去年有所增长,且在钢铁产品领域,该行业继续受益于非住宅建筑市场的强劲需求。 工业:业绩增速回落但仍在高位,毛利率、净利率回落较快。2022Q1,盈利同比增长34.0%,收入增速为12.5%,收入增速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但是2022Q1,工业盈利能力表现相对较差:毛利率为22.5%,环比下滑1.5pcts,处于2011年以来的10%分位数水平;净利率为7.0%,环比下滑1.7pcts,处于2011年以来的17.0%分位数水平。 2.2、消费行业:美国一季度消费稳健,支撑必需消费与可选消费收入增速维持高位 医疗保健:新冠疫苗需求支撑医疗保健行业业绩表现。2022Q1收入同比增加14.6%,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收入增速处于2011年以来的93%分位数水平,仅次于2021年Q2、Q3;盈利增速为16.1%。 盈利增长主要由生物技术(+20.74%)和药品(+31.1%)拉动,其中新冠疫苗公司Moderna盈利同比增长200.3%,辉瑞同比增长76.37%。(括号内为2022Q1盈利增速) 2011年以来,医疗保健毛利率水平整体呈下滑趋势,但净利率相对稳定且近年来略有提升。2022Q1,医疗保健毛利率为31.9%,净利率为8.9%,净利率处于2011年以来的78%分位数水平。 必需消费:收入增速、盈利能力均为2011年以来的高位:2022Q1,必需消费收入同比增长12.3%,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较2021Q4提升5.8个百分点,是标普500行业中收入增速环比提升幅度最大的行业之一。盈利同比增速为3.4%,环比略下降4.7个百分点。细分行业中,食品和主食零售、家居用品受通胀等因素影响,盈利同比分别下滑3.52%和3.49%。 整体来看,必需消费盈利能力达2011年以来的高位。2021Q1,必需消费毛利率同比提高2.23个百分点至29.6%,为2011年以来的80%分位数水平;净利率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至10.6%,是2011年以来的最大值;二者环比两个季度持续改善。 可选消费:绝大多数行业净利润规模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可选消费的盈利逊色主要是受亚马逊拖累。2022Q1,可选消费收入同比增速为13.3%,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仅次于2021年上半年水平。毛利率达到31%,同样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93%分位数水平),但受亚马逊净利润亏损拖累,净利率下滑至3.3%,是2011年以来的低位。因而2022Q1可选消费盈利同比下降33.3%,为标普500行业中盈利规模下滑幅度最大的行业。 亚马逊是可选消费盈利增速的最大拖累。亚马逊业绩整体符合预期,投资损失导致季度净亏损。随着疫情逐步开放及线下零售重新开业,电商增速放缓。公司22Q1实现营业收入1164亿美元(YoY+7%)。毛利润为499亿美元,毛利率为42.9%(同比+0.4pcts,环比+3.2pcts)。由于公司对Rivian Automotive的股权投资税前估值亏损76亿美元,净利润转盈为亏至-38亿美元,净利率为-3.3%(同比-10.8pcts, 环比-13.7pcts)。 除酒店、餐饮及休闲外,必需消费子行业净利润规模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相较于2020Q1(自2020Q2起,酒店、餐饮及休闲受疫情的影响更明显),2022Q1可选消费板块中酒店、餐饮及休闲仍有较大的恢复空间,酒店、餐饮及休闲净利润较2021Q1扭亏为盈,但较2020Q1仍下降95%。 由于供应链问题和通胀所造成的成本上涨,美股零售巨头盈利大幅下滑,引发股价大跌。2022Q1(自然年度),沃尔玛净利润同比下降25%,股价在业绩发布当日下跌11.38%;塔吉特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1.9%,股价暴跌24.93%。 2.3、TMT:收入增速持续回落,细分行业业绩趋势差异较大 信息技术盈利能力处于高位:2022Q1,信息技术收入同比增速为11.3%,处于2011年以来的80%分位数水平,盈利同比增速为13.0%,其中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26.0%)是信息技术行业的主要拉动项;毛利率为51.6%,净利率为24.3%,均为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通信服务盈利出现下滑:2022Q1,通信服务收入同比增速为7.6%,增速环比下滑3.8个百分点,处于2011年以来的34%分位数水平;盈利同比略微增长0.6%;其中以Meta、谷歌为代表公司的互动媒体与服务行业盈利同比下降9.9%,是主要拖累。毛利率为48.4%,处于2011年以来的95%分位数水平,净利率为15.8%,处于2011年以来的88%分位数水平。 细分行业业绩分化明显:(详情请参考兴业证券海外TMT团队《美股TMT板块业绩总结:居家经济降温,关注半导体云计算等长期赛道》) 全球疫情后逐步开放,居家经济降温。 1)社交:随着疫情逐步开放,广告主预算由线上迁移至线下。比如Meta(FB.O)1Q22营收279亿美元(YoY+7%,QoQ-17%),谷歌(GOOGL.O) 1Q22营收680亿(YoY+23%,QoQ-10%)。 2)游戏:随着全球疫情后逐步开放,增速放缓。比如动视暴雪(ATVI.O)1Q22营收14.8亿美元(YoY-22%, QoQ-18%)。 半导体维持高景气。 1)前端设备的订单维持饱满,尤其在40nm以下制程,但因物流及疫情因素影响交期。光刻机龙头阿斯麦因物流影响收入认列,一季度营收35亿欧元(YoY-19%,QoQ-29%)。检测设备大厂科天半导体1Q22营收23亿美元(YoY+26.9%,QoQ-2.7%)。对于成熟制程的刻蚀、清洗等环节,由于受到中国国产设备替代的影响,增速低于光刻或检测。比如沉积设备龙头拉姆研究(LAM Research)1Q22营收41亿美元,YoY+5.5%,QoQ-3.9%。 2)IC设计:下游需求分化,盈利空间受到压缩。①移动处理器龙头高通,由于在智能座舱与物联网等领域需求畅旺,1Q22营收112亿美元,YoY+41%,QoQ+4%。②而在PC与服务器领域,虽然PC行业需求平稳,但是超威(AMD.O)仍持续吸纳英特尔的市场份额。③市场高度关注的模拟芯片与MCU,虽然车用与功率应用需求稳健,但是受到消费电子以及国内物流的影响,行业下滑明显。行业龙头德州仪器在22Q1/22Q2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4.4%/-1.7%。 3)晶圆代工:客户长约保证稼动率,成熟制程需求出现分化。与芯片设计的需求雷同,高性能运算HPC、车用、功率仍是需求最强的领域。 云计算:美股云计算公司保持高速增长。龙头公司营收维持较快增速:微软FY22Q3(自然年22Q1)收入达到493.6亿美元(YoY+18.4%),净利润达到167.3亿美元,其中Azure营收增速达到46%。 2.4、大金融:房地产REITs业绩表现优异;金融业表现惨淡 房地产:标普500房地产行业以REITs为主,经济复苏使得出租率提高且高通胀之下,租金提升带来盈利高增长。2022Q1房地产行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1.1%,是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盈利同比增速达到23.3%。毛利率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至35.5%,净利率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21.6%,处于2011年以来的相对高位水平。 金融:一季度金融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俄乌冲突之下,美国金融业提高了损失拨备金;资本市场波动加大,SPAC和IPO的数量与活跃度都大大放缓,投行业务大幅下滑等等。叠加高基数因素影响,一季度金融行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1%,处于2011年以来的相对低位水平,是标普500行业中收入增速唯一负增长的行业。净利率同比下滑5.7个百分点至18.4%,盈利同比下降19.9%。细分行业来看,银行盈利同比下跌30.7%,消费金融同比下跌19.4%,资本市场同比下跌14.1%。 2.5、公用事业:2022Q1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2022Q1公用事业收入同比增速为7.1%,处于2011年以来的73%分位数水平。盈利增速高达26.8%,环比提升29.1pcts,是一季度标普500行业中盈利增速环比提升最大的行业。毛利率为27.2%,环比大幅提升7.5pcts,同比也有1.9个百分点的改善;净利率为13.7%,环比提升4.4pcts,同比提升1.1pcts。 3、除了财报中的隐忧之外,针对下一个财报季,美股业绩指引整体向下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升、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断收紧以及疫情扰动之下供应链问题的持续存在,美股上市公司对二季度和全年的增长预期大多下降。截至5月20日,标普500成分股中共88家公司发布了2022Q2EPS指引,其中,62家公司给出了负面的EPS指引,26家给出了正面的EPS指引。 根据Factset数据,二季度以来,标普500指数2022Q2 EPS被下修,由3月份的55.45美元下修至5月20日的54.94美元,增速由6.2%下降至5.3%;2022年全年EPS由225.4美元上调至227.2美元,盈利增速由9.4%提高至10.2%。2季度后期开始,随着投资者对于美国衰退的担忧可能更加明显,我们预期全年EPS增速会被下调。 4、风险提示 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 【兴证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Yesterday once more美股重现“2018年四季度”,也许更糟! 乍暖还寒,战略相持阶段有望展开——兴证海外2022年5月港股策略 港股业绩总结,几家欢喜几家愁 等待香港本地股5月下旬之后的布局机会 夏日寒流是长期投资的机遇——中国权益资产及海外市场春季策略(完整版) 夏日寒流是长期投资的机遇——中国权益资产及海外市场春季策略(精简版) 坚持对价值的信心,这是面对不确定性世界的底线思维——兴证海外2022年4月港股策略 再论优质央企的战略性配置价值 找寻自信的力量,港股回购持续升温——港股回购专题报告之二 “非理性下跌”及找寻“自信的力量” 游戏规则改变了,推倒能否重来?——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规则及最新进展 恐慌之后股市迎来短期修复期 游戏规则改变了,推倒能否重来?——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规则及最新进展 继续防守反击,业绩为矛——兴证海外2022年3月港股策略 从俄乌大宗商品供应和库存看俄乌局势影响 战争硝烟下的避险资产和防守反击策略——俄乌冲突的短期和中期影响点评 冷战初期高通胀及战争阴霾下的美股复盘 香港本地股如何应对疫情扰动?立足价值 防守反击——兴证海外2022年2月港股策略 美股短期底和中期底预测及美股波动对中国股市影响 美股大波动,港股缘何大涨? 优质央企港股的配置良机 港股曙光再现——兴证海外2022年1月港股策略 近期外资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投资?——外资跟踪系列之六 寻找自信的力量,港股回购历史新高 2022年海外流动性环境如何演绎?——写在12月FOMC会后 外资2022年投资中国会关心什么?——外资跟踪系列之五 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兴证海外2021年12月港股策略 找寻自信的力量——2022年中国权益市场(A+港股)年度投资策略 行情磨“底部”更磨人心——兴证海外2021年11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MSCI中国A50股指期货上线,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开放迈出重要一步 防守反击,投资时钟从“类滞胀”转向“衰退” 港股底部区域的反击——兴证海外2021年10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外资如何看待恒大事件第二辑——外资跟踪系列之四 从“限电”看双碳时代的趋势性机会 外资如何看待恒大事件?——外资跟踪系列之三 港股业绩靓丽,高景气方向有哪些?——2021H1港股中报总结 香港MSCI A50指数期货将吹响新征程的号角 2021年港股如何获得超额收益——兴证海外团队月度金股组合回顾 “磨底”阶段,回归投资本质 港股进入底部区域,逆境孕育机遇 外资如何看待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第二辑 短期太拥挤,科创长牛洗洗更健康 外资如何看待中国产业政策调整? 美长端利率大幅下行是MMT的折射 恒生指数2021年预测EPS增速低吗? 科创长牛起步阶段的颠簸 穿越风险的迷雾,拥抱高性价比的成长 ——兴证海外2021年7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Taper难改低利率,科创长牛刚起步 拥抱未来的核心资产——中国权益资产(A股+港股)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 6月做多不停歇 ——兴证海外2021年6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汇率双边波动是常态,单向思维不可取 黄金坑后行情献礼百年庆,科创板引领“未来核心资产”长牛 今年二季度是黄金的做多窗口期 五月不穷,逢低做多 ——兴证海外2021年5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政策支持职业教育,民办高教成长和确定性兼具 制造业减税再加码,寻找阿尔法 ——财政部制造业减税降费新举措点评 深度价值和超预期成长的哑铃式配置 ——兴证海外2021年4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美债之谜、抱团博弈及核心资产的价值真谛(缩减版) 初生牛犊遇到虎,倒春寒后换风格 ——兴证海外2021年3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炒作风歇,震荡不改港股牛市,趁机布局高性价比优质资产 ——港股上调印花税点评 趁海外震荡上车港股,战略成长+周期价值 “震”后加仓港股,风格聚焦盈利 大风起兮,港股稳行才能致远 钱潮向哪里“抱团”?不断追逐性价比更好的核心资产 “旧经济”价值重估和“新经济”成长阿尔法 ——兴业证券海外研究2021年度荐股思路 外部事件有惊无险,布局港股明年更好 做多中国,港股牛市——2021年度全球策略报告(简版) 策略角度看银行,价值重估刚起步 乘风破浪的中国制造业核心资产 守正出奇,布局港股好时机 美股2000年科网牛市如何走向泡沫破灭 港股已成为中国新经济的投资沃土——《恒指的未来》系列报告之三 恒指结构优化,攻守更兼备,配置机遇期来临——《恒指的未来》系列报告之二 从黄金王者归来,看周期核心资产重估 周期核心资产的价值重估 “核心资产牛市”进入“新”阶段 风格再平衡,“硬科技”的吸引力提升 香港金融中心的明天会更好 赢在未来——中国权益资产(A股港股)2020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 “5.20”收获反弹,敬畏不确定性 ——2020.05.21电话会议纪要整理 流动性盛宴一醉解千愁 ——疫情、联储、美股Faangs行情的启示 外因只是扰动,内因才是关键 ——中美贸易摩擦2018和2019年对中国股市影响对比及策略观点更新 冬天的太阳之油价都是浮云——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 全球反弹的补涨高潮临到中国资产 冬天的太阳之曲折反弹 冬天的太阳并不是复苏的春光 勇敢者的游戏和大智若愚者的机遇 黄金的配置良机归来,这是一个长逻辑 海外危机节奏:QE神话破灭后的股灾、反弹、衰退熊市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 乍暖还寒,海外危机露峥嵘 复盘08年,危机中的黄金 短期“倒春寒”,中期“避风港”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 “倒春寒”之后,仍是科技创新的春天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 西风冷,东风暖,顺风而行 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崛起 ——核心资产深度系列 全球资产荒与中国核心资产牛市新主角——中国权益资产2020年投资策略 两朵乌云和拨云见日——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核心资产牛市的大趋势及小波段 ——中国资本市场(A+H)投资策略报告(4月23日海外春季策略会PPT详细版) 春天的声音,春天的升因——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华山只有一条路,走出险境须激活资本市场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山不转,水转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螺蛳壳里做道场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一溪流水泛轻舟——中国权益资产2019年投资策略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高光之下的阴影重重——美股2022年一季报扫描》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2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FC HK执业证书编号:BIS749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 投资要点 —●●●●— 1、2022Q1,美股整体盈利能力处于历史高位,但隐忧开始呈现。截至5月20日,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共479家公司(占比95%)发布了最新财报(注:美股财报披露由上市公司自行决定,季报的长度、起止时间都不相同,为方便分析,我们把4月至今的最新财报统称为一季报),整体来看: 2022Q1标普500收入同比增速为14.2%,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盈利同比增速为9.1%。盈利增速环比下滑23个百分点,但主要系基数效应影响。毛利率为33.4%,净利率为12.4%,均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行业上,周期类业绩表现亮眼,可选消费和金融表现相对糟糕。从收入同比增速角度来看,能源(+61%)、原材料(+24%)、房地产(+21%)增速较高,而通信服务(+7.6%)、公用事业(+7.1%)、金融(-2.1%)表现较弱。盈利同比增速角度,能源盈利同比增长268.2%,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可选消费和金融盈利同比下滑,分别下降33.3%、19.9%。 从对标普500盈利同比增速贡献的角度来看,能源对盈利同比增速的贡献高达66.2%,其次为信息技术31.0%,第三为医疗保健30%;金融(-46.4%)、可选消费(-28.3%)拖累最大。 从预期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必需性消费超预期的公司比重较大。2022Q1标普500成分股中,73%的公司收入超预期,77%的公司盈利超预期。 2、2022Q1,美股行业间业绩分化明显。 2.1、周期类行业:2022Q1上游能源、原材料业绩出色,毛利率改善,盈利增速领先。1)能源业绩表现最突出,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高油价超预期。2)原材料业绩出色,受益于国际价格上涨,叠加需求旺盛拉动美国原材料销量攀升。3)工业业绩增速回落但仍在高位,毛利率、净利率回落较快。 2.2、消费类行业:美国一季度消费稳健,支撑必需消费与可选消费收入增速维持高位。1)医疗保健:新冠疫苗需求支撑行业业绩。2)必需消费:收入增速、盈利能力均为2011年以来的高位。3)可选消费:绝大多数行业净利润规模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可选消费的盈利逊色主要是受亚马逊拖累。4)由于供应链问题和通胀所造成的成本上涨,美股零售巨头盈利大幅下滑,引发股价大跌。2022Q1(自然年度),沃尔玛净利润同比下降25%,股价在业绩发布当日下跌11.38%;塔吉特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1.9%,股价暴跌24.93%。 2.3、TMT:收入增速持续回落,细分行业业绩趋势差异较大。1)信息技术盈利能力处于高位,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26%)是信息技术行业的主要拉动项,但通信服务盈利出现下滑,盈利下降1.7%,其中以Meta、谷歌为代表公司的互动媒体与服务行业盈利同比下降9.9%,是主要拖累。2)细分行业业绩分化明显:全球疫情后逐步开放,社交、游戏等居家经济降温;半导体、云计算行业景气持续。 2.4、大金融:房地产REITs业绩表现优异;金融业表现惨淡。1)房地产:标普500房地产行业以REITs为主,经济复苏使得出租率提高且高通胀之下,租金提升带来盈利高增长。2)金融行业:俄乌冲突之下,美国金融业提高了损失拨备金;资本市场波动加大,SPAC和IPO的数量与活跃度都大大放缓,投行业务大幅下滑等等。一季度金融行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1%,盈利同比下降19.9%。 3. 除了财报中的隐忧之外,针对下一个财报季,美股业绩指引整体向下。 截至 5 月 20 日,标普 500 成分股中共 88 家公司发布了 2022Q2EPS 指引, 其中,62 家公司给出了负面的 EPS 指引,26 家给出了正面的 EPS 指引。 根据 Factset 数据,二季度以来,标普 500 指数 2022Q2 EPS 被下修,截至 5 月 20 日,EPS 同比增速由 3 月的 6.2%下降至 5.3%。 风险提示: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 —●●●●— 报告正文 —●●●●— 1、2022Q1,美股整体盈利能力处于历史高位,但隐忧开始呈现 截至5月20日,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中,共479家公司(占比95%)发布了最新财报(注:美股财报披露由上市公司自行决定,季报的长度、起止时间都不相同,为方便分析,我们把4月至今的最新财报统称为一季报),整体来看: 2022Q1,标普500收入同比增速为14.2%,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盈利同比增速[1]为9.1%。盈利增速环比下滑23个百分点,但主要系基数效应影响[2]。毛利率为33.4%,净利率为12.4%,均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行业上,周期类业绩表现亮眼,可选消费和金融表现相对糟糕。从收入同比增速角度来看,能源(+61%)、原材料(+24%)、房地产(+21%)增速较高,而通信服务(+7.6%)、公用事业(+7.1%)、金融(-2.1%)表现较弱;盈利同比增速角度,能源盈利同比增长268.2%,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可选消费和金融盈利同比下滑,分别下降33.3%、19.9%。 从对标普500盈利同比增速贡献的角度来看,能源对盈利同比增速的贡献高达66.2%,其次为信息技术31.0%,第三为医疗保健30%;金融(-46.6%)、可选消费(-28.3%)拖累最大。 从预期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必需性消费超预期的公司比重较大。2022Q1标普500成分股中,73%的公司收入超预期,77%的公司盈利超预期。标普500各行业中,盈利好于预期的公司比重均超过50%,工业(90%)、必需性消费(85%)、信息技术(85%)比重排前列;而在收入预期中,电信服务不及预期的比例达到了65%,其余行业好于预期的比例均超过50%,信息技术(88%)、原材料(86%)、必需性消费行业(85%)收入好于预期的比重排前列。(括号内为行业中收入或盈利好于预期的比例) 注:[1]标普500指数收入、盈利同比增速是将已发布一季报的公司的实际业绩与尚未发布报告的公司的预测业绩相结合,计算得到。[2]盈利同比增速指的是EPS同比增速,下文同。 2、2022Q1,美股行业间业绩分化明显 2022Q1,美股主要行业盈利增速环比均有明显下滑,行业间分化明显。周期、房地产、公用事业等表现较佳;可选消费、金融拖累美股业绩表现。 2.1、周期类行业:2022Q1,上游能源、原材料业绩出色,毛利率改善,盈利增速领先 能源:业绩表现最突出,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高油价超预期。2022Q1,能源行业收入同比增长61.1%,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93%分位数水平)。毛利率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至20.3%,净利率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至11.9%,均接近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盈利(EPS)同比增速高达268.2%,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原材料:业绩出色,受益于国际价格上涨,叠加需求旺盛拉动美国原材料销量攀升。2022Q1,原材料收入同比增速为24.0%,环比下降3.6个百分点,但仍处于2011年以来的88%分位数水平。毛利率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至27.5%,净利率为13.0%,同样均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盈利保持高增速,达到42.2%,其中化工、金属及采矿业对盈利增速的贡献最大。 CF实业:公司是制作氮肥和磷肥产品的最大制造商和分销商之一。俄乌冲突影响全球化肥供给,推动化肥价格提升,叠加农产品价格高企的推动,全球化肥需求保持强劲。产品量价齐升推动公司在2022Q1盈利同比增速达到505.4%。 纽柯钢铁:公司表示,由于钢材价格上涨,业绩较去年有所增长,且在钢铁产品领域,该行业继续受益于非住宅建筑市场的强劲需求。 工业:业绩增速回落但仍在高位,毛利率、净利率回落较快。2022Q1,盈利同比增长34.0%,收入增速为12.5%,收入增速仍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但是2022Q1,工业盈利能力表现相对较差:毛利率为22.5%,环比下滑1.5pcts,处于2011年以来的10%分位数水平;净利率为7.0%,环比下滑1.7pcts,处于2011年以来的17.0%分位数水平。 2.2、消费行业:美国一季度消费稳健,支撑必需消费与可选消费收入增速维持高位 医疗保健:新冠疫苗需求支撑医疗保健行业业绩表现。2022Q1收入同比增加14.6%,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收入增速处于2011年以来的93%分位数水平,仅次于2021年Q2、Q3;盈利增速为16.1%。 盈利增长主要由生物技术(+20.74%)和药品(+31.1%)拉动,其中新冠疫苗公司Moderna盈利同比增长200.3%,辉瑞同比增长76.37%。(括号内为2022Q1盈利增速) 2011年以来,医疗保健毛利率水平整体呈下滑趋势,但净利率相对稳定且近年来略有提升。2022Q1,医疗保健毛利率为31.9%,净利率为8.9%,净利率处于2011年以来的78%分位数水平。 必需消费:收入增速、盈利能力均为2011年以来的高位:2022Q1,必需消费收入同比增长12.3%,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较2021Q4提升5.8个百分点,是标普500行业中收入增速环比提升幅度最大的行业之一。盈利同比增速为3.4%,环比略下降4.7个百分点。细分行业中,食品和主食零售、家居用品受通胀等因素影响,盈利同比分别下滑3.52%和3.49%。 整体来看,必需消费盈利能力达2011年以来的高位。2021Q1,必需消费毛利率同比提高2.23个百分点至29.6%,为2011年以来的80%分位数水平;净利率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至10.6%,是2011年以来的最大值;二者环比两个季度持续改善。 可选消费:绝大多数行业净利润规模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可选消费的盈利逊色主要是受亚马逊拖累。2022Q1,可选消费收入同比增速为13.3%,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仅次于2021年上半年水平。毛利率达到31%,同样处于2011年以来的高位(93%分位数水平),但受亚马逊净利润亏损拖累,净利率下滑至3.3%,是2011年以来的低位。因而2022Q1可选消费盈利同比下降33.3%,为标普500行业中盈利规模下滑幅度最大的行业。 亚马逊是可选消费盈利增速的最大拖累。亚马逊业绩整体符合预期,投资损失导致季度净亏损。随着疫情逐步开放及线下零售重新开业,电商增速放缓。公司22Q1实现营业收入1164亿美元(YoY+7%)。毛利润为499亿美元,毛利率为42.9%(同比+0.4pcts,环比+3.2pcts)。由于公司对Rivian Automotive的股权投资税前估值亏损76亿美元,净利润转盈为亏至-38亿美元,净利率为-3.3%(同比-10.8pcts, 环比-13.7pcts)。 除酒店、餐饮及休闲外,必需消费子行业净利润规模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相较于2020Q1(自2020Q2起,酒店、餐饮及休闲受疫情的影响更明显),2022Q1可选消费板块中酒店、餐饮及休闲仍有较大的恢复空间,酒店、餐饮及休闲净利润较2021Q1扭亏为盈,但较2020Q1仍下降95%。 由于供应链问题和通胀所造成的成本上涨,美股零售巨头盈利大幅下滑,引发股价大跌。2022Q1(自然年度),沃尔玛净利润同比下降25%,股价在业绩发布当日下跌11.38%;塔吉特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51.9%,股价暴跌24.93%。 2.3、TMT:收入增速持续回落,细分行业业绩趋势差异较大 信息技术盈利能力处于高位:2022Q1,信息技术收入同比增速为11.3%,处于2011年以来的80%分位数水平,盈利同比增速为13.0%,其中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26.0%)是信息技术行业的主要拉动项;毛利率为51.6%,净利率为24.3%,均为2011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通信服务盈利出现下滑:2022Q1,通信服务收入同比增速为7.6%,增速环比下滑3.8个百分点,处于2011年以来的34%分位数水平;盈利同比略微增长0.6%;其中以Meta、谷歌为代表公司的互动媒体与服务行业盈利同比下降9.9%,是主要拖累。毛利率为48.4%,处于2011年以来的95%分位数水平,净利率为15.8%,处于2011年以来的88%分位数水平。 细分行业业绩分化明显:(详情请参考兴业证券海外TMT团队《美股TMT板块业绩总结:居家经济降温,关注半导体云计算等长期赛道》) 全球疫情后逐步开放,居家经济降温。 1)社交:随着疫情逐步开放,广告主预算由线上迁移至线下。比如Meta(FB.O)1Q22营收279亿美元(YoY+7%,QoQ-17%),谷歌(GOOGL.O) 1Q22营收680亿(YoY+23%,QoQ-10%)。 2)游戏:随着全球疫情后逐步开放,增速放缓。比如动视暴雪(ATVI.O)1Q22营收14.8亿美元(YoY-22%, QoQ-18%)。 半导体维持高景气。 1)前端设备的订单维持饱满,尤其在40nm以下制程,但因物流及疫情因素影响交期。光刻机龙头阿斯麦因物流影响收入认列,一季度营收35亿欧元(YoY-19%,QoQ-29%)。检测设备大厂科天半导体1Q22营收23亿美元(YoY+26.9%,QoQ-2.7%)。对于成熟制程的刻蚀、清洗等环节,由于受到中国国产设备替代的影响,增速低于光刻或检测。比如沉积设备龙头拉姆研究(LAM Research)1Q22营收41亿美元,YoY+5.5%,QoQ-3.9%。 2)IC设计:下游需求分化,盈利空间受到压缩。①移动处理器龙头高通,由于在智能座舱与物联网等领域需求畅旺,1Q22营收112亿美元,YoY+41%,QoQ+4%。②而在PC与服务器领域,虽然PC行业需求平稳,但是超威(AMD.O)仍持续吸纳英特尔的市场份额。③市场高度关注的模拟芯片与MCU,虽然车用与功率应用需求稳健,但是受到消费电子以及国内物流的影响,行业下滑明显。行业龙头德州仪器在22Q1/22Q2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4.4%/-1.7%。 3)晶圆代工:客户长约保证稼动率,成熟制程需求出现分化。与芯片设计的需求雷同,高性能运算HPC、车用、功率仍是需求最强的领域。 云计算:美股云计算公司保持高速增长。龙头公司营收维持较快增速:微软FY22Q3(自然年22Q1)收入达到493.6亿美元(YoY+18.4%),净利润达到167.3亿美元,其中Azure营收增速达到46%。 2.4、大金融:房地产REITs业绩表现优异;金融业表现惨淡 房地产:标普500房地产行业以REITs为主,经济复苏使得出租率提高且高通胀之下,租金提升带来盈利高增长。2022Q1房地产行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1.1%,是2011年以来的最高值;盈利同比增速达到23.3%。毛利率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至35.5%,净利率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21.6%,处于2011年以来的相对高位水平。 金融:一季度金融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俄乌冲突之下,美国金融业提高了损失拨备金;资本市场波动加大,SPAC和IPO的数量与活跃度都大大放缓,投行业务大幅下滑等等。叠加高基数因素影响,一季度金融行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1%,处于2011年以来的相对低位水平,是标普500行业中收入增速唯一负增长的行业。净利率同比下滑5.7个百分点至18.4%,盈利同比下降19.9%。细分行业来看,银行盈利同比下跌30.7%,消费金融同比下跌19.4%,资本市场同比下跌14.1%。 2.5、公用事业:2022Q1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2022Q1公用事业收入同比增速为7.1%,处于2011年以来的73%分位数水平。盈利增速高达26.8%,环比提升29.1pcts,是一季度标普500行业中盈利增速环比提升最大的行业。毛利率为27.2%,环比大幅提升7.5pcts,同比也有1.9个百分点的改善;净利率为13.7%,环比提升4.4pcts,同比提升1.1pcts。 3、除了财报中的隐忧之外,针对下一个财报季,美股业绩指引整体向下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升、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断收紧以及疫情扰动之下供应链问题的持续存在,美股上市公司对二季度和全年的增长预期大多下降。截至5月20日,标普500成分股中共88家公司发布了2022Q2EPS指引,其中,62家公司给出了负面的EPS指引,26家给出了正面的EPS指引。 根据Factset数据,二季度以来,标普500指数2022Q2 EPS被下修,由3月份的55.45美元下修至5月20日的54.94美元,增速由6.2%下降至5.3%;2022年全年EPS由225.4美元上调至227.2美元,盈利增速由9.4%提高至10.2%。2季度后期开始,随着投资者对于美国衰退的担忧可能更加明显,我们预期全年EPS增速会被下调。 4、风险提示 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 【兴证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Yesterday once more美股重现“2018年四季度”,也许更糟! 乍暖还寒,战略相持阶段有望展开——兴证海外2022年5月港股策略 港股业绩总结,几家欢喜几家愁 等待香港本地股5月下旬之后的布局机会 夏日寒流是长期投资的机遇——中国权益资产及海外市场春季策略(完整版) 夏日寒流是长期投资的机遇——中国权益资产及海外市场春季策略(精简版) 坚持对价值的信心,这是面对不确定性世界的底线思维——兴证海外2022年4月港股策略 再论优质央企的战略性配置价值 找寻自信的力量,港股回购持续升温——港股回购专题报告之二 “非理性下跌”及找寻“自信的力量” 游戏规则改变了,推倒能否重来?——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规则及最新进展 恐慌之后股市迎来短期修复期 游戏规则改变了,推倒能否重来?——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规则及最新进展 继续防守反击,业绩为矛——兴证海外2022年3月港股策略 从俄乌大宗商品供应和库存看俄乌局势影响 战争硝烟下的避险资产和防守反击策略——俄乌冲突的短期和中期影响点评 冷战初期高通胀及战争阴霾下的美股复盘 香港本地股如何应对疫情扰动?立足价值 防守反击——兴证海外2022年2月港股策略 美股短期底和中期底预测及美股波动对中国股市影响 美股大波动,港股缘何大涨? 优质央企港股的配置良机 港股曙光再现——兴证海外2022年1月港股策略 近期外资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投资?——外资跟踪系列之六 寻找自信的力量,港股回购历史新高 2022年海外流动性环境如何演绎?——写在12月FOMC会后 外资2022年投资中国会关心什么?——外资跟踪系列之五 在失望之幽谷找寻黎明的曙光——兴证海外2021年12月港股策略 找寻自信的力量——2022年中国权益市场(A+港股)年度投资策略 行情磨“底部”更磨人心——兴证海外2021年11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MSCI中国A50股指期货上线,中国资本市场持续深化开放迈出重要一步 防守反击,投资时钟从“类滞胀”转向“衰退” 港股底部区域的反击——兴证海外2021年10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外资如何看待恒大事件第二辑——外资跟踪系列之四 从“限电”看双碳时代的趋势性机会 外资如何看待恒大事件?——外资跟踪系列之三 港股业绩靓丽,高景气方向有哪些?——2021H1港股中报总结 香港MSCI A50指数期货将吹响新征程的号角 2021年港股如何获得超额收益——兴证海外团队月度金股组合回顾 “磨底”阶段,回归投资本质 港股进入底部区域,逆境孕育机遇 外资如何看待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第二辑 短期太拥挤,科创长牛洗洗更健康 外资如何看待中国产业政策调整? 美长端利率大幅下行是MMT的折射 恒生指数2021年预测EPS增速低吗? 科创长牛起步阶段的颠簸 穿越风险的迷雾,拥抱高性价比的成长 ——兴证海外2021年7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Taper难改低利率,科创长牛刚起步 拥抱未来的核心资产——中国权益资产(A股+港股)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 6月做多不停歇 ——兴证海外2021年6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汇率双边波动是常态,单向思维不可取 黄金坑后行情献礼百年庆,科创板引领“未来核心资产”长牛 今年二季度是黄金的做多窗口期 五月不穷,逢低做多 ——兴证海外2021年5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政策支持职业教育,民办高教成长和确定性兼具 制造业减税再加码,寻找阿尔法 ——财政部制造业减税降费新举措点评 深度价值和超预期成长的哑铃式配置 ——兴证海外2021年4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美债之谜、抱团博弈及核心资产的价值真谛(缩减版) 初生牛犊遇到虎,倒春寒后换风格 ——兴证海外2021年3月港股策略及金股组合 炒作风歇,震荡不改港股牛市,趁机布局高性价比优质资产 ——港股上调印花税点评 趁海外震荡上车港股,战略成长+周期价值 “震”后加仓港股,风格聚焦盈利 大风起兮,港股稳行才能致远 钱潮向哪里“抱团”?不断追逐性价比更好的核心资产 “旧经济”价值重估和“新经济”成长阿尔法 ——兴业证券海外研究2021年度荐股思路 外部事件有惊无险,布局港股明年更好 做多中国,港股牛市——2021年度全球策略报告(简版) 策略角度看银行,价值重估刚起步 乘风破浪的中国制造业核心资产 守正出奇,布局港股好时机 美股2000年科网牛市如何走向泡沫破灭 港股已成为中国新经济的投资沃土——《恒指的未来》系列报告之三 恒指结构优化,攻守更兼备,配置机遇期来临——《恒指的未来》系列报告之二 从黄金王者归来,看周期核心资产重估 周期核心资产的价值重估 “核心资产牛市”进入“新”阶段 风格再平衡,“硬科技”的吸引力提升 香港金融中心的明天会更好 赢在未来——中国权益资产(A股港股)2020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 “5.20”收获反弹,敬畏不确定性 ——2020.05.21电话会议纪要整理 流动性盛宴一醉解千愁 ——疫情、联储、美股Faangs行情的启示 外因只是扰动,内因才是关键 ——中美贸易摩擦2018和2019年对中国股市影响对比及策略观点更新 冬天的太阳之油价都是浮云——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 全球反弹的补涨高潮临到中国资产 冬天的太阳之曲折反弹 冬天的太阳并不是复苏的春光 勇敢者的游戏和大智若愚者的机遇 黄金的配置良机归来,这是一个长逻辑 海外危机节奏:QE神话破灭后的股灾、反弹、衰退熊市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 乍暖还寒,海外危机露峥嵘 复盘08年,危机中的黄金 短期“倒春寒”,中期“避风港”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 “倒春寒”之后,仍是科技创新的春天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 西风冷,东风暖,顺风而行 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崛起 ——核心资产深度系列 全球资产荒与中国核心资产牛市新主角——中国权益资产2020年投资策略 两朵乌云和拨云见日——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核心资产牛市的大趋势及小波段 ——中国资本市场(A+H)投资策略报告(4月23日海外春季策略会PPT详细版) 春天的声音,春天的升因——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华山只有一条路,走出险境须激活资本市场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山不转,水转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螺蛳壳里做道场 ——中国权益资产投资策略报告 一溪流水泛轻舟——中国权益资产2019年投资策略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高光之下的阴影重重——美股2022年一季报扫描》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2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FC HK执业证书编号:BIS749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