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二):央企稳健,地方国企高增,民企承压——基建板块2021年报及2022一季报综述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二):央企稳健,地方国企高增,民企承压——基建板块2021年报及2022一季报综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2021年基建板块收入与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选取29家基建行业上市公司,包含中央国有企业9家,地方国有企业14家,民营企业6家,作为基建板块进行研究。2021年基建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1万亿元,同比+15.51%。从收入与业绩的匹配度来看,2021年是板块二者增速近几年来最为接近的一年,盈利质量略有提升。2022Q1基建表现延续,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6万亿元,同比+16.00%,归母净利润428.49亿元,同比+14.72%。分企业类型看,2021年基建央企增速稳定,基建国企分化明显,基建民企表现低于行业均值。2022Q1基建央企业绩提速,民营企业加速下滑。 盈利能力:净利率保持稳定,减值损失侵蚀利润。2021年基建板块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同比+0.04pct至11.02%,净利率同比-0.03pct至3.21%,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源自研发费率的提升以及减值损失增加。分企业类型来看,央企、国企净利率变化较小,民营企业毛利率逆势提升,但净利率表现相对毛利率较弱,主要系费率影响以及减值损失影响。2022Q1基建板块毛利率小幅下滑,同比-0.4pct至9.10%,我们认为可能与疫情影响收入结算以及原材料上涨有关,净利率同比-0.04pct至3.02%,基本持平。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承压,央企边际下滑明显。2021年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54.67亿元,同比减少1478.64亿元,2022Q1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577.22亿元,同比减少1066.64亿元,板块现金流持续承压,我们认为一方面系会计准则调整下,PPP项目投资由原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调整为“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另外,尽管收现比仍高于付现比,但收付现敞口的收窄也体现了建筑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资金压力在边际提升。我们计算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之比”这一指标,从绝对水平来看,民企>央企>国企,从边际变化来看,央企现金流恶化最为严重,其次是国企、民企。 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国企仍维持高位。2021年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5pct至74.71%,变化不大,同时延续了近几年的下降趋势,相对来看,国企负债率较高,在80%以上,央企和民企负债率接近,均在73%~75%之间;2022Q1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6pct至75.28%,主要系央企负债率小幅提升。 订单情况:Q1央企订单进一步提速。2021年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14.59万亿元,同比+13.51%;2022Q1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3.54万亿元,同比+15.67%。Q1订单表现与业绩表现相似,与2021全年相比,整体呈现“央企提速、国企降速、民企下滑”的趋势。 投资策略:稳增长持续发力,基建重任在肩,行业需求空间打开。基建央企历史表现稳健,抗风险能力较强,重点推荐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建议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部分国企受益于区域投资和当地竞争格局,以及自身的管理改善,弹性较大,重点推荐四川路桥,建议关注山东路桥、安徽建工。 风险提示:基建资金落实情况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目录 正文 一、收入与业绩:板块持续稳健,央企和部分国企表现较优 2021年基建板块收入与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选取29家基建行业上市公司,包含中央国有企业9家,地方国有企业14家,民营企业6家,作为基建板块进行研究。2021年基建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1万亿元,同比+15.51%。从收入与业绩的匹配度来看,2021年是板块二者增速近几年来最为接近的一年,盈利质量略有提升。 2022Q1基建表现延续,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6万亿元,同比+16.00%,归母净利润428.49亿元,同比+14.72%,考虑近几年Q1受疫情影响致基数波动较大,故我们计算了近四年的Q1复合增速,2018-2022Q1收入、业绩的CAGR各为17.79%、14.47%,即疫情并未改变板块稳健增长的趋势。 分企业类型看,2021年基建央企增速稳定,基建国企分化明显,基建民企表现低于行业均值。 1)基建央企:2021年9家基建央企合计实现收入6.16万亿,同比+14.51%,合计归母净利润1514亿,同比+12.75%,业绩增速与收入增速较为匹配,其中中国能建、中国化学业绩增速较高,均在20%以上,其他家增速大多在10%左右; 2)基建国企:2021年13家基建国企实现营收0.9万亿,同比+23.56%,归母净利润213亿,同比+28.58%,受区域投资、项目承接情况等因素影响,各家企业出现较明显的分化,如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宁波建工业绩增速均在50%左右及以上,而隧道股份、重庆建工、浙江交科、北新路桥等企业业绩则为同比微增或下滑; 3)基建民企:2021年6家基建民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62.91亿元,同比仅增4.67%,表现弱于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20.50亿元,同比+27.21%,业绩增速明显高于营收,主要系*ST围海的亏损较上年减少,6家民企中仅2家实现业绩正增长。 2022Q1基建央企业绩提速,民营企业加速下滑。 1)基建央企:2022Q1基建央企实现营业收入1.57万亿元,同比+17.9%,实现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17.05%,增速均较2021年有所提升,板块呈现提速趋势,我们认为可能与稳增长发力,一季度项目推进加快,以及央企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有关; 2)基建国企:2022Q1基建国企实现营业收入0.18万亿元,同比+3.96%;实现归母净利润37.26亿元,同比+14.38%,业绩增速明显高于营收,主要贡献来自于山东路桥、宁波建工、浙江交科等; 3)基建民企:6家民企2022Q1营业收入、业绩同比均下滑,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0.98亿元,同比-21.46%,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87.53%,我们认为板块业绩下滑可能与疫情影响工程进度和收入结算有关。 二、盈利能力:净利率保持稳定,减值损失侵蚀利润 2021年基建板块盈利能力稳定,民营企业毛利率改善明显。 2021年基建板块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同比+0.04pct至11.02%,净利率同比-0.03pct至3.21%,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源自研发费率的提升以及减值损失增加。2022Q1基建板块毛利率小幅下滑,同比-0.4pct至9.10%,我们认为可能与疫情影响收入结算以及原材料上涨有关,净利率同比-0.04pct至3.02%,基本持平。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毛利率同比-0.06pct至11.11%,净利率同比-0.05pct至3.29%;2022Q1基建央企毛利率同比-0.51pct至9.09%,净利率同比-0.06pct至3.12%;尽管近几年Q1的盈利水平在下滑,但全年看基本保持稳定。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毛利率同比+0.55pct至10.24%,净利率同比+0.13pct至2.56%,虽然板块企业的毛利率大多上行,但净利率同比提升的仅有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宁波建工、龙建股份、粤水电和上海建工6家,其他大多是受费用端以及减值损失增长影响;2022Q1基建国企毛利率同比-0.51pct至9.09%,净利率同比+0.28pct至2.26%,净利率提升的主要贡献来自浙江交科、北新路桥;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毛利率同比+4.53pct至14.78%,净利率同比+0.53pct至4.44%,民营企业毛利率逆势提升,其中*ST围海、腾达建设、龙元建设毛利率改善明显,同比提升幅度均在5个百分点以上,板块净利率表现相对毛利率较弱主要系费率影响以及减值损失影响;2022Q1基建民企毛利率同比+1.42pct至13.28%,净利率同比-5.16pct至1.14%。 基建央企与国企费用控制良好,基建民企费用增加较多。 2021年基建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0.04pct至5.99%,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0.02pct至0.39%,财务费用率同比-0.09pct至0.74%,管理费用率同比-0.11pct至2.27%,研发费用率同比+0.18pct至2.48%,22Q1也延续了去年全年的变化趋势,同比仅研发费率一项增长,对比来看,央企和国企的费用率较为稳定,民企的财务费率大幅提升。 2022Q1基建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0.04pct至5.00%,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0.03pct、-0.05pct、-0.27pct、+0.15pct至0.36%、0.81%、2.29%、1.55%。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期间费用率同比-0.08pct至5.84%,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0.01pct、-0.14pct、-0.11pct、+0.18pct,2022Q1基建央企期间费用率同比-0.08pct至4.88%。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期间费用率同比+0.06pct至6.05%,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0.05pct、+0.04pct、-0.11pct、+0.18pct;2022Q1基建国企期间费用率同比+0.06pct至5.83%。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期间费用率同比+2.81pct至8.03%,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0.08pct、+2.64pct、+0.16pct、+0.10pct;2022Q1基建民企期间费用率同比+2.81pct至9.67%,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3.55pct,财务费率继续提升,主要系成都路桥、龙元建设财务费用大幅增长。 2021年减值损失侵蚀板块利润,22Q1边际改善。 2021年基建板块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为-622.58亿元,比2020年损失扩大214.20亿元,受下游客户回款影响,板块减值损失明显增加,且央企、国企、民企都受到了较大影响;2022Q1基建板块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为-29.42亿元,比2021Q1扩大5.61亿元,变动幅度明显减小,边际上略有改善。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506.47亿元,比2020年扩大163.6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扩大7.92pct至33%;2022Q1基建央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31.99亿元,比2021Q1扩大4.87亿元。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107.07亿元,比2020年扩大47.6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扩大14.39pct至50%,影响最为严重;2022Q1基建国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1.68亿元,比2021Q1扩大0.89亿元。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9.04亿元,比2020年扩大2.8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扩大5.87pct至44%;2022Q1基建民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0.90亿元,比2021Q1增加0.16亿元,边际改善最为显著。 三、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承压,央企边际下滑明显 2021年及2022Q1基建板块现金流承压,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减少。 2021年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54.67亿元,同比减少1478.64亿元,2022Q1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577.22亿元,同比减少1066.64亿元,板块现金流持续承压,我们认为一方面系会计准则调整下,PPP项目投资由原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调整为“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另外,尽管收现比仍高于付现比,但收付现敞口的收窄也体现了建筑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资金压力在边际提升。我们计算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之比”这一指标,从绝对水平来看,民企>央企>国企,从边际变化来看,央企现金流恶化最为严重,其次是国企、民企。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42.40亿元,同比减少1389.6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降至36%;2022Q1基建央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119.53亿元,同比-1032.81亿元。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57亿元,同比减少84.9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降至2%;2022Q1基建国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46.64亿元,同比减少26.77亿元。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70亿元,同比减少4.0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降至38%;2022Q1基建民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1.04亿元,同比减少7.05亿元。 收付现敞口收窄,建筑企业资金压力加剧。 2021年基建板块的收现比为100.76%,同比-1.01pct,付现比为99.91%,同比+1.67pct,收付现敞口仅为0.85%,同比-2.68pct,其中央企、国企变化相对较小,民企大幅缩窄近11个百分点。2022Q1基建板块的收现比为100.74%,同比-8.02pct,付现比为122.17%,同比-2.64pct,收现比敞口为-21.43%,同比-5.39pct。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的收现比为102.63%,同比-0.60pct,付现比为101.78%,同比+2.27pct,收现比敞口为0.85%,同比-2.87pct;2022Q1收现比敞口为-21.07%,同比-5.93pct,资金压力呈现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的收现比为88.59%,同比-2.27pct,付现比为87.84%,同比-1.57pct,收现比敞口为0.75%,同比-0.69pct;2022Q1收现比敞口为-25.17%,同比-0.61pct,国企表现较为稳定。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的收现比为88.70%,同比-14.68pct,付现比为86.97%,同比-3.71pct,收现比敞口为1.74%,同比-10.98pct;2022Q1收现比敞口为-9.61%,同比-21.29pct,资金压力呈现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四、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国企仍维持高位 基建板块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国企负债率维持高位。 2021年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5pct至74.71%,变化不大,同时延续了近几年的下降趋势,相对来看,国企负债率较高,在80%以上,央企和民企负债率接近,均在73%~75%之间;2022Q1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6pct至75.28%,主要系央企负债率小幅提升。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的资产负债率为73.71%,同比-0.24pct;2022Q1基建央企的资产负债率为74.29%,同比+0.18pct。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民企的资产负债率为83.23%,同比-0.18pct,继续维持高位;2022Q1基建央企的资产负债率为82.46%,同比-0.39pct。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的资产负债率为74.10%,同比+0.18pct;2022Q1基建央企的资产负债率为72.89%,同比-0.11pct。 五、订单情况:Q1央企订单进一步提速 2021年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14.59万亿元,同比+13.51%;2022Q1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3.54万亿元,同比+15.67%。Q1订单表现与业绩表现相似,与2021全年相比,整体呈现“央企提速、国企降速、民企下滑”的趋势。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13.60万亿元,同比+12.82%;2022Q1基建央企新签合同额提速,同比+16.62%达到3.34万亿元,其中,中国中铁(+83.99%)、中国化学(+90.05%)增速较高。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9526.38亿元,同比+25.68%,其中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北新路桥、陕西建工增速较高,均在50%以上;2022Q1基建国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1889.91亿元,同比+3.80%,各家表现分化明显。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377.69亿元,同比-7.03%,主要系龙元建设订单下滑;2022Q1基建民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51.99亿元,同比-44.68%,5家民营企业均同比下滑超过20%。 六、风险提示 基建资金落实情况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欢迎扫码创见小程序阅读全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5月17日发布的报告《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二):央企稳健,地方国企高增,民企承压——基建板块2021年报及2022一季报综述》 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王彬鹏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4年建筑工程研究经验,曾就职于招商证券,2019年5月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9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一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金牛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团队,2020年Wind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五名。 分析师:鲁星泽 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硕士。201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7年/2019年新财富评选房地产行业入围(第六名)/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2019年水晶球评选房地产行业第四名/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金牛奖评选房地产行业第一名团队成员;2019年金麒麟评选房地产行业第二名团队成员;2019年上证报评选房地产与建筑装饰行业第三名团队成员。 研究员:郭亚新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0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金牛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团队,2020年Wind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五名团队成员。 欢迎关注华创建筑建材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2021年基建板块收入与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选取29家基建行业上市公司,包含中央国有企业9家,地方国有企业14家,民营企业6家,作为基建板块进行研究。2021年基建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1万亿元,同比+15.51%。从收入与业绩的匹配度来看,2021年是板块二者增速近几年来最为接近的一年,盈利质量略有提升。2022Q1基建表现延续,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6万亿元,同比+16.00%,归母净利润428.49亿元,同比+14.72%。分企业类型看,2021年基建央企增速稳定,基建国企分化明显,基建民企表现低于行业均值。2022Q1基建央企业绩提速,民营企业加速下滑。 盈利能力:净利率保持稳定,减值损失侵蚀利润。2021年基建板块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同比+0.04pct至11.02%,净利率同比-0.03pct至3.21%,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源自研发费率的提升以及减值损失增加。分企业类型来看,央企、国企净利率变化较小,民营企业毛利率逆势提升,但净利率表现相对毛利率较弱,主要系费率影响以及减值损失影响。2022Q1基建板块毛利率小幅下滑,同比-0.4pct至9.10%,我们认为可能与疫情影响收入结算以及原材料上涨有关,净利率同比-0.04pct至3.02%,基本持平。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承压,央企边际下滑明显。2021年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54.67亿元,同比减少1478.64亿元,2022Q1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577.22亿元,同比减少1066.64亿元,板块现金流持续承压,我们认为一方面系会计准则调整下,PPP项目投资由原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调整为“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另外,尽管收现比仍高于付现比,但收付现敞口的收窄也体现了建筑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资金压力在边际提升。我们计算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之比”这一指标,从绝对水平来看,民企>央企>国企,从边际变化来看,央企现金流恶化最为严重,其次是国企、民企。 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国企仍维持高位。2021年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5pct至74.71%,变化不大,同时延续了近几年的下降趋势,相对来看,国企负债率较高,在80%以上,央企和民企负债率接近,均在73%~75%之间;2022Q1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6pct至75.28%,主要系央企负债率小幅提升。 订单情况:Q1央企订单进一步提速。2021年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14.59万亿元,同比+13.51%;2022Q1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3.54万亿元,同比+15.67%。Q1订单表现与业绩表现相似,与2021全年相比,整体呈现“央企提速、国企降速、民企下滑”的趋势。 投资策略:稳增长持续发力,基建重任在肩,行业需求空间打开。基建央企历史表现稳健,抗风险能力较强,重点推荐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建议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部分国企受益于区域投资和当地竞争格局,以及自身的管理改善,弹性较大,重点推荐四川路桥,建议关注山东路桥、安徽建工。 风险提示:基建资金落实情况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目录 正文 一、收入与业绩:板块持续稳健,央企和部分国企表现较优 2021年基建板块收入与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选取29家基建行业上市公司,包含中央国有企业9家,地方国有企业14家,民营企业6家,作为基建板块进行研究。2021年基建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1万亿元,同比+15.51%。从收入与业绩的匹配度来看,2021年是板块二者增速近几年来最为接近的一年,盈利质量略有提升。 2022Q1基建表现延续,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6万亿元,同比+16.00%,归母净利润428.49亿元,同比+14.72%,考虑近几年Q1受疫情影响致基数波动较大,故我们计算了近四年的Q1复合增速,2018-2022Q1收入、业绩的CAGR各为17.79%、14.47%,即疫情并未改变板块稳健增长的趋势。 分企业类型看,2021年基建央企增速稳定,基建国企分化明显,基建民企表现低于行业均值。 1)基建央企:2021年9家基建央企合计实现收入6.16万亿,同比+14.51%,合计归母净利润1514亿,同比+12.75%,业绩增速与收入增速较为匹配,其中中国能建、中国化学业绩增速较高,均在20%以上,其他家增速大多在10%左右; 2)基建国企:2021年13家基建国企实现营收0.9万亿,同比+23.56%,归母净利润213亿,同比+28.58%,受区域投资、项目承接情况等因素影响,各家企业出现较明显的分化,如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宁波建工业绩增速均在50%左右及以上,而隧道股份、重庆建工、浙江交科、北新路桥等企业业绩则为同比微增或下滑; 3)基建民企:2021年6家基建民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62.91亿元,同比仅增4.67%,表现弱于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20.50亿元,同比+27.21%,业绩增速明显高于营收,主要系*ST围海的亏损较上年减少,6家民企中仅2家实现业绩正增长。 2022Q1基建央企业绩提速,民营企业加速下滑。 1)基建央企:2022Q1基建央企实现营业收入1.57万亿元,同比+17.9%,实现归母净利润390.3亿元,同比+17.05%,增速均较2021年有所提升,板块呈现提速趋势,我们认为可能与稳增长发力,一季度项目推进加快,以及央企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有关; 2)基建国企:2022Q1基建国企实现营业收入0.18万亿元,同比+3.96%;实现归母净利润37.26亿元,同比+14.38%,业绩增速明显高于营收,主要贡献来自于山东路桥、宁波建工、浙江交科等; 3)基建民企:6家民企2022Q1营业收入、业绩同比均下滑,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0.98亿元,同比-21.46%,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87.53%,我们认为板块业绩下滑可能与疫情影响工程进度和收入结算有关。 二、盈利能力:净利率保持稳定,减值损失侵蚀利润 2021年基建板块盈利能力稳定,民营企业毛利率改善明显。 2021年基建板块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同比+0.04pct至11.02%,净利率同比-0.03pct至3.21%,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源自研发费率的提升以及减值损失增加。2022Q1基建板块毛利率小幅下滑,同比-0.4pct至9.10%,我们认为可能与疫情影响收入结算以及原材料上涨有关,净利率同比-0.04pct至3.02%,基本持平。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毛利率同比-0.06pct至11.11%,净利率同比-0.05pct至3.29%;2022Q1基建央企毛利率同比-0.51pct至9.09%,净利率同比-0.06pct至3.12%;尽管近几年Q1的盈利水平在下滑,但全年看基本保持稳定。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毛利率同比+0.55pct至10.24%,净利率同比+0.13pct至2.56%,虽然板块企业的毛利率大多上行,但净利率同比提升的仅有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宁波建工、龙建股份、粤水电和上海建工6家,其他大多是受费用端以及减值损失增长影响;2022Q1基建国企毛利率同比-0.51pct至9.09%,净利率同比+0.28pct至2.26%,净利率提升的主要贡献来自浙江交科、北新路桥;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毛利率同比+4.53pct至14.78%,净利率同比+0.53pct至4.44%,民营企业毛利率逆势提升,其中*ST围海、腾达建设、龙元建设毛利率改善明显,同比提升幅度均在5个百分点以上,板块净利率表现相对毛利率较弱主要系费率影响以及减值损失影响;2022Q1基建民企毛利率同比+1.42pct至13.28%,净利率同比-5.16pct至1.14%。 基建央企与国企费用控制良好,基建民企费用增加较多。 2021年基建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0.04pct至5.99%,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0.02pct至0.39%,财务费用率同比-0.09pct至0.74%,管理费用率同比-0.11pct至2.27%,研发费用率同比+0.18pct至2.48%,22Q1也延续了去年全年的变化趋势,同比仅研发费率一项增长,对比来看,央企和国企的费用率较为稳定,民企的财务费率大幅提升。 2022Q1基建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0.04pct至5.00%,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0.03pct、-0.05pct、-0.27pct、+0.15pct至0.36%、0.81%、2.29%、1.55%。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期间费用率同比-0.08pct至5.84%,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0.01pct、-0.14pct、-0.11pct、+0.18pct,2022Q1基建央企期间费用率同比-0.08pct至4.88%。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期间费用率同比+0.06pct至6.05%,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0.05pct、+0.04pct、-0.11pct、+0.18pct;2022Q1基建国企期间费用率同比+0.06pct至5.83%。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期间费用率同比+2.81pct至8.03%,其中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0.08pct、+2.64pct、+0.16pct、+0.10pct;2022Q1基建民企期间费用率同比+2.81pct至9.67%,其中财务费用率同比+3.55pct,财务费率继续提升,主要系成都路桥、龙元建设财务费用大幅增长。 2021年减值损失侵蚀板块利润,22Q1边际改善。 2021年基建板块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为-622.58亿元,比2020年损失扩大214.20亿元,受下游客户回款影响,板块减值损失明显增加,且央企、国企、民企都受到了较大影响;2022Q1基建板块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合计为-29.42亿元,比2021Q1扩大5.61亿元,变动幅度明显减小,边际上略有改善。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506.47亿元,比2020年扩大163.6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扩大7.92pct至33%;2022Q1基建央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31.99亿元,比2021Q1扩大4.87亿元。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107.07亿元,比2020年扩大47.6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扩大14.39pct至50%,影响最为严重;2022Q1基建国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1.68亿元,比2021Q1扩大0.89亿元。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9.04亿元,比2020年扩大2.8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扩大5.87pct至44%;2022Q1基建民企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为+0.90亿元,比2021Q1增加0.16亿元,边际改善最为显著。 三、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承压,央企边际下滑明显 2021年及2022Q1基建板块现金流承压,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减少。 2021年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54.67亿元,同比减少1478.64亿元,2022Q1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577.22亿元,同比减少1066.64亿元,板块现金流持续承压,我们认为一方面系会计准则调整下,PPP项目投资由原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调整为“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另外,尽管收现比仍高于付现比,但收付现敞口的收窄也体现了建筑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资金压力在边际提升。我们计算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之比”这一指标,从绝对水平来看,民企>央企>国企,从边际变化来看,央企现金流恶化最为严重,其次是国企、民企。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42.40亿元,同比减少1389.6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降至36%;2022Q1基建央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119.53亿元,同比-1032.81亿元。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57亿元,同比减少84.9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降至2%;2022Q1基建国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46.64亿元,同比减少26.77亿元。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70亿元,同比减少4.01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降至38%;2022Q1基建民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1.04亿元,同比减少7.05亿元。 收付现敞口收窄,建筑企业资金压力加剧。 2021年基建板块的收现比为100.76%,同比-1.01pct,付现比为99.91%,同比+1.67pct,收付现敞口仅为0.85%,同比-2.68pct,其中央企、国企变化相对较小,民企大幅缩窄近11个百分点。2022Q1基建板块的收现比为100.74%,同比-8.02pct,付现比为122.17%,同比-2.64pct,收现比敞口为-21.43%,同比-5.39pct。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的收现比为102.63%,同比-0.60pct,付现比为101.78%,同比+2.27pct,收现比敞口为0.85%,同比-2.87pct;2022Q1收现比敞口为-21.07%,同比-5.93pct,资金压力呈现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的收现比为88.59%,同比-2.27pct,付现比为87.84%,同比-1.57pct,收现比敞口为0.75%,同比-0.69pct;2022Q1收现比敞口为-25.17%,同比-0.61pct,国企表现较为稳定。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的收现比为88.70%,同比-14.68pct,付现比为86.97%,同比-3.71pct,收现比敞口为1.74%,同比-10.98pct;2022Q1收现比敞口为-9.61%,同比-21.29pct,资金压力呈现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四、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国企仍维持高位 基建板块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国企负债率维持高位。 2021年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5pct至74.71%,变化不大,同时延续了近几年的下降趋势,相对来看,国企负债率较高,在80%以上,央企和民企负债率接近,均在73%~75%之间;2022Q1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6pct至75.28%,主要系央企负债率小幅提升。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的资产负债率为73.71%,同比-0.24pct;2022Q1基建央企的资产负债率为74.29%,同比+0.18pct。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民企的资产负债率为83.23%,同比-0.18pct,继续维持高位;2022Q1基建央企的资产负债率为82.46%,同比-0.39pct。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的资产负债率为74.10%,同比+0.18pct;2022Q1基建央企的资产负债率为72.89%,同比-0.11pct。 五、订单情况:Q1央企订单进一步提速 2021年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14.59万亿元,同比+13.51%;2022Q1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3.54万亿元,同比+15.67%。Q1订单表现与业绩表现相似,与2021全年相比,整体呈现“央企提速、国企降速、民企下滑”的趋势。 分企业类型来看: 1)基建央企:2021年基建央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13.60万亿元,同比+12.82%;2022Q1基建央企新签合同额提速,同比+16.62%达到3.34万亿元,其中,中国中铁(+83.99%)、中国化学(+90.05%)增速较高。 2)基建国企:2021年基建国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9526.38亿元,同比+25.68%,其中四川路桥、山东路桥、北新路桥、陕西建工增速较高,均在50%以上;2022Q1基建国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1889.91亿元,同比+3.80%,各家表现分化明显。 3)基建民企:2021年基建民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377.69亿元,同比-7.03%,主要系龙元建设订单下滑;2022Q1基建民企新签订单合同额为51.99亿元,同比-44.68%,5家民营企业均同比下滑超过20%。 六、风险提示 基建资金落实情况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欢迎扫码创见小程序阅读全文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5月17日发布的报告《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二):央企稳健,地方国企高增,民企承压——基建板块2021年报及2022一季报综述》 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王彬鹏 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4年建筑工程研究经验,曾就职于招商证券,2019年5月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9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一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金牛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团队,2020年Wind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五名。 分析师:鲁星泽 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硕士。201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2017年/2019年新财富评选房地产行业入围(第六名)/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2019年水晶球评选房地产行业第四名/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金牛奖评选房地产行业第一名团队成员;2019年金麒麟评选房地产行业第二名团队成员;2019年上证报评选房地产与建筑装饰行业第三名团队成员。 研究员:郭亚新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0年新浪金麒麟建筑行业新锐分析师第二名,2020年金牛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团队,2020年Wind建筑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五名团队成员。 欢迎关注华创建筑建材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