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每日最强音】冲击不对等,突围靠投资——4月经济数据点评|宏观+建筑建材+电新(20220518)
(以下内容从华创证券《【华创·每日最强音】冲击不对等,突围靠投资——4月经济数据点评|宏观+建筑建材+电新(20220518)》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518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33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2/05/16 摘要: 4月经济数据点评:冲击不对等,突围靠投资 (一)4月经济:冲击幅度较大,但结构影响不对等 我们观察疫情对经济的结构影响,对消费影响较大,对投资影响较为轻微。4月,主要经济数据看,地产销售额(4月增速为-46.6%)<社零(4月增速为-11.1%)<服务业(4月增速为-6.1%)<工业生产(4月增速为-2.9%)<固定资产投资(4月增速为2.3%)<出口(4月增速为3.9%)。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4月为6.4%)>基建投资增速(4月为4.3%)>房地产投资增速(4月为-10.1%)。 不对等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疫情容易导致居民活动半径受限。导致消费,尤其是接触型消费受影响较大。二是疫情带来的物流堵点增多,带来的是快递不畅,网购承压。三是疫情对居民收入影响较大,且相比企业,难以直接获得政府的救助。导致消费能力承压。(例如4月,为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仅增值税留抵退税一项,就支持了8000亿以上)。 5月高频观察看,疫情与物流情况虽好于4月,但经济活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重点观察三个指标:1)上海的出行:目前上海地铁客运量依然为0附近,出行依然受限。2)快递情况:据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数据,5月截止至11日,同比增速为-26.7%,虽好于4月的-37%,但距离正常状态依然较远。3)货运流量方面,5月截止至11日,同比为-17%,好于4月的-27%。 (二)后续展望:突围靠投资 我们在中期策略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的投资函数以及发力可能。今年经济突围靠投资,投资中广义政府部门是旗手,基建与技改最具确定性。详见《【华创宏观】有形之手突围,中美风景互换——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基建,具体项目,我们梳理了“新”版1.6万亿;技改,重点关注两大方向,绿色化与数字化。 对于基建:三大先行指标看,依然有后劲 1)项目审批情况,截止至4月15日,项目审批核准金额是5200亿,去年上半年是2400亿;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今年1-4月增长28%,过去十年仅次于2012年。根据统计局,“下阶段,要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用好政府专项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3)1-4月,投资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9.7%,与2020年、2012年、2008年增速接近。 对于技改:上行迹象越发明朗 1)增速情况:1-4月,制造业企业看,技改投资增速为17%,而制造业整体的投资增速为12.2%,技改增速比制造业整体快4.8个百分点。而,2021年,技改增速为13.6%,与制造业整体增速接近(13.5%)。2)行业层面:技改的主力,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在加快。4月,化工行业投资增速上行至16.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上行至17.9%。 4月经济数据具体情况 详见正文。一些特别值得关注的信息包括:1)工增:外企压力较大。4月增速为-16.1%;汽车行业压力较大,4月增速为-31.8%;2)社零:网购增速首次转负,4月为-5.1%;3)地产:至暗时刻。销售面积,4月增速降至-38.8%;前4月,地产销售最差的是东北,其次是东部地区;4)制造业投资:医药、电子两大去年高景气行业,4月投资增速明显下行;5)就业:失业率进一步上行,大城市、年轻人失业率双双创2018年以来新高。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扩散。网购增速下行。地产持续回落。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冲击不对等,突围靠投资——4月经济数据点评》 华创建筑建材 2022/05/17 摘要: 2021年基建板块收入与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选取29家基建行业上市公司,包含中央国有企业9家,地方国有企业14家,民营企业6家,作为基建板块进行研究。2021年基建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1万亿元,同比+15.51%。从收入与业绩的匹配度来看,2021年是板块二者增速近几年来最为接近的一年,盈利质量略有提升。2022Q1基建表现延续,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6万亿元,同比+16.00%,归母净利润428.49亿元,同比+14.72%。分企业类型看,2021年基建央企增速稳定,基建国企分化明显,基建民企表现低于行业均值。2022Q1基建央企业绩提速,民营企业加速下滑。 盈利能力:净利率保持稳定,减值损失侵蚀利润。2021年基建板块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同比+0.04pct至11.02%,净利率同比-0.03pct至3.21%,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源自研发费率的提升以及减值损失增加。分企业类型来看,央企、国企净利率变化较小,民营企业毛利率逆势提升,但净利率表现相对毛利率较弱,主要系费率影响以及减值损失影响。2022Q1基建板块毛利率小幅下滑,同比-0.4pct至9.10%,我们认为可能与疫情影响收入结算以及原材料上涨有关,净利率同比-0.04pct至3.02%,基本持平。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承压,央企边际下滑明显。2021年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54.67亿元,同比减少1478.64亿元,2022Q1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577.22亿元,同比减少1066.64亿元,板块现金流持续承压,我们认为一方面系会计准则调整下,PPP项目投资由原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调整为“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另外,尽管收现比仍高于付现比,但收付现敞口的收窄也体现了建筑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资金压力在边际提升。我们计算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之比”这一指标,从绝对水平来看,民企>央企>国企,从边际变化来看,央企现金流恶化最为严重,其次是国企、民企。 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国企仍维持高位。2021年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5pct至74.71%,变化不大,同时延续了近几年的下降趋势,相对来看,国企负债率较高,在80%以上,央企和民企负债率接近,均在73%~75%之间;2022Q1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6pct至75.28%,主要系央企负债率小幅提升。 订单情况:Q1央企订单进一步提速。2021年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14.59万亿元,同比+13.51%;2022Q1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3.54万亿元,同比+15.67%。Q1订单表现与业绩表现相似,与2021全年相比,整体呈现“央企提速、国企降速、民企下滑”的趋势。 投资策略:稳增长持续发力,基建重任在肩,行业需求空间打开。基建央企历史表现稳健,抗风险能力较强,重点推荐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建议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部分国企受益于区域投资和当地竞争格局,以及自身的管理改善,弹性较大,重点推荐四川路桥,建议关注山东路桥、安徽建工。 风险提示:基建资金落实情况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建筑建材】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二):央企稳健,地方国企高增,民企承压——基建板块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综述》 华创电新 2022/05/17 摘要: 2022年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仍然强劲,短期扰动因素边际趋弱,长期渗透率提升趋势不改。22Q1国内/欧洲/美国销量分别为124.9/56.0/21.5万辆,淡季不淡,看好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000万辆(中国550万+欧洲270万+美国130万+其他50万),同比增长约50%。 产业链利润向上游倾斜,各细分领域盈利能力分化加剧。 1)动力电池:22Q1原材料高企背景下利润承压,22Q2或为短期经营拐点。2021年受下游电动车需求拉动,电池行业产销量同比大幅上升,行业整体规模效应扩大,利润显著提升;22Q1受到上游原材料涨价冲击叠加向下游顺价的不完全性及滞后性,电池板块盈利能力达到历史低点,我们预计随着22Q2材料价格企稳、价格顺畅传导,电池板块盈利能力有望边际回升。 2)正极材料:21Q4起上游原材料上涨周期下正极厂商显著受益于库存收益,22Q2起料将回归常态。21Q4起以碳酸锂、氢氧化锂为首的上游资源在高增需求的驱动下进入上涨周期,正极材料企业显著受益,单吨净利达到历史峰值,22Q1末产业链在疫情冲击下原材料价格高位企稳且略有下降,我们认为若维持此趋势22Q2正极厂商盈利能力将回归常态。 3)负极材料:石墨化供给持续偏紧,石墨化自供率提升逐步兑现,盈利能力支撑充分,全年量利确定性较强。由于能耗管控加码,石墨化等关键工序产能受限,行业整体供给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尽管针状焦等原材料在22Q1略有上涨,但头部负极企业在石墨化自供率边际提升及顺畅导价后,盈利能力保持优异,我们预计负极板块为2022全年量利确定性较高的细分赛道。 4)电解液:21年6F、添加剂、溶剂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驱动盈利能力提升,22Q1溶剂、添加剂价格开始回落,6F仍然坚挺,一体化布局为未来竞争关键。电解液的核心材料为六氟磷酸锂,由于上一周期六氟磷酸锂厂商扩产谨慎,21年及22年初产能释放不足,存在产能缺口,推动六氟磷酸锂价格和电解液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盈利弹性凸显。 5)锂电隔膜:马太效应增强,竞争格局优化,盈利水平稳中有升。隔膜环节技术壁垒高、设备供给有限,21年&22Q1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头部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6)铜箔及结构件:供需偏紧,21年铜箔及结构件营收高增,利润改善。 2022年建议关注以下三条主线: 1)关注周期属性弱、成长属性强、供需格局持续偏紧的负极、隔膜等相关标的:中科电气、璞泰来、杉杉股份、贝特瑞、星源材质、恩捷股份等; 2)关注盈利能力筑底,边际修复的动力电池环节相关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孚能科技、蔚蓝锂芯等; 3)关注受益于4680等新电池技术迭代的圆柱结构件、新型导电剂环节的相关标的:天奈科技、科达利、斯莱克等; 4)关注国产替代标的:黑猫股份、蔚蓝锂芯等。 风险提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等。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电新】电动车行业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总结:板块盈利分化显著,终端需求景气维系》 行业研究 【华创商社】2022年4月培育钻石数据点评:进口额环比下滑,出口需求稳定 【华创交运】航空行业2022年4月数据点评:疫情影响致4月航司整体冰点运营,近期建议重点关注上海主基地航司恢复节奏 【华创环保公用】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2022年第19期):可再生能源补贴再发500亿,看好后续火电业绩修复 公司研究 【华创交运】厦门象屿(600057)重大事项点评:拟定增引入招商局与山东港口两家实力战投,看好协同效应强化大宗供应链龙头能力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每日最强音0518 音频: 进度条 00:00 03:33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创见·华创证券机构客户服务平台 最新最全投研资讯一键即达! 重点推荐 华创宏观 2022/05/16 摘要: 4月经济数据点评:冲击不对等,突围靠投资 (一)4月经济:冲击幅度较大,但结构影响不对等 我们观察疫情对经济的结构影响,对消费影响较大,对投资影响较为轻微。4月,主要经济数据看,地产销售额(4月增速为-46.6%)<社零(4月增速为-11.1%)<服务业(4月增速为-6.1%)<工业生产(4月增速为-2.9%)<固定资产投资(4月增速为2.3%)<出口(4月增速为3.9%)。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增速(4月为6.4%)>基建投资增速(4月为4.3%)>房地产投资增速(4月为-10.1%)。 不对等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疫情容易导致居民活动半径受限。导致消费,尤其是接触型消费受影响较大。二是疫情带来的物流堵点增多,带来的是快递不畅,网购承压。三是疫情对居民收入影响较大,且相比企业,难以直接获得政府的救助。导致消费能力承压。(例如4月,为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仅增值税留抵退税一项,就支持了8000亿以上)。 5月高频观察看,疫情与物流情况虽好于4月,但经济活动尚未完全恢复正常。重点观察三个指标:1)上海的出行:目前上海地铁客运量依然为0附近,出行依然受限。2)快递情况:据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数据,5月截止至11日,同比增速为-26.7%,虽好于4月的-37%,但距离正常状态依然较远。3)货运流量方面,5月截止至11日,同比为-17%,好于4月的-27%。 (二)后续展望:突围靠投资 我们在中期策略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政府、企业、居民三大部门的投资函数以及发力可能。今年经济突围靠投资,投资中广义政府部门是旗手,基建与技改最具确定性。详见《【华创宏观】有形之手突围,中美风景互换——2022年中期策略报告》。基建,具体项目,我们梳理了“新”版1.6万亿;技改,重点关注两大方向,绿色化与数字化。 对于基建:三大先行指标看,依然有后劲 1)项目审批情况,截止至4月15日,项目审批核准金额是5200亿,去年上半年是2400亿;2)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今年1-4月增长28%,过去十年仅次于2012年。根据统计局,“下阶段,要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用好政府专项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3)1-4月,投资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9.7%,与2020年、2012年、2008年增速接近。 对于技改:上行迹象越发明朗 1)增速情况:1-4月,制造业企业看,技改投资增速为17%,而制造业整体的投资增速为12.2%,技改增速比制造业整体快4.8个百分点。而,2021年,技改增速为13.6%,与制造业整体增速接近(13.5%)。2)行业层面:技改的主力,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在加快。4月,化工行业投资增速上行至16.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上行至17.9%。 4月经济数据具体情况 详见正文。一些特别值得关注的信息包括:1)工增:外企压力较大。4月增速为-16.1%;汽车行业压力较大,4月增速为-31.8%;2)社零:网购增速首次转负,4月为-5.1%;3)地产:至暗时刻。销售面积,4月增速降至-38.8%;前4月,地产销售最差的是东北,其次是东部地区;4)制造业投资:医药、电子两大去年高景气行业,4月投资增速明显下行;5)就业:失业率进一步上行,大城市、年轻人失业率双双创2018年以来新高。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扩散。网购增速下行。地产持续回落。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宏观】冲击不对等,突围靠投资——4月经济数据点评》 华创建筑建材 2022/05/17 摘要: 2021年基建板块收入与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我们选取29家基建行业上市公司,包含中央国有企业9家,地方国有企业14家,民营企业6家,作为基建板块进行研究。2021年基建板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1万亿元,同比+15.51%。从收入与业绩的匹配度来看,2021年是板块二者增速近几年来最为接近的一年,盈利质量略有提升。2022Q1基建表现延续,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6万亿元,同比+16.00%,归母净利润428.49亿元,同比+14.72%。分企业类型看,2021年基建央企增速稳定,基建国企分化明显,基建民企表现低于行业均值。2022Q1基建央企业绩提速,民营企业加速下滑。 盈利能力:净利率保持稳定,减值损失侵蚀利润。2021年基建板块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毛利率同比+0.04pct至11.02%,净利率同比-0.03pct至3.21%,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源自研发费率的提升以及减值损失增加。分企业类型来看,央企、国企净利率变化较小,民营企业毛利率逆势提升,但净利率表现相对毛利率较弱,主要系费率影响以及减值损失影响。2022Q1基建板块毛利率小幅下滑,同比-0.4pct至9.10%,我们认为可能与疫情影响收入结算以及原材料上涨有关,净利率同比-0.04pct至3.02%,基本持平。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承压,央企边际下滑明显。2021年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54.67亿元,同比减少1478.64亿元,2022Q1基建板块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577.22亿元,同比减少1066.64亿元,板块现金流持续承压,我们认为一方面系会计准则调整下,PPP项目投资由原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调整为“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另外,尽管收现比仍高于付现比,但收付现敞口的收窄也体现了建筑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资金压力在边际提升。我们计算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归母净利润之比”这一指标,从绝对水平来看,民企>央企>国企,从边际变化来看,央企现金流恶化最为严重,其次是国企、民企。 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国企仍维持高位。2021年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5pct至74.71%,变化不大,同时延续了近几年的下降趋势,相对来看,国企负债率较高,在80%以上,央企和民企负债率接近,均在73%~75%之间;2022Q1基建板块的资产负债率同比+0.16pct至75.28%,主要系央企负债率小幅提升。 订单情况:Q1央企订单进一步提速。2021年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14.59万亿元,同比+13.51%;2022Q1基建板块新签订单合同额达3.54万亿元,同比+15.67%。Q1订单表现与业绩表现相似,与2021全年相比,整体呈现“央企提速、国企降速、民企下滑”的趋势。 投资策略:稳增长持续发力,基建重任在肩,行业需求空间打开。基建央企历史表现稳健,抗风险能力较强,重点推荐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建议关注中国电建、中国能建;部分国企受益于区域投资和当地竞争格局,以及自身的管理改善,弹性较大,重点推荐四川路桥,建议关注山东路桥、安徽建工。 风险提示:基建资金落实情况不及预期,疫情扩散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建筑建材】稳增长基建专题报告(二):央企稳健,地方国企高增,民企承压——基建板块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综述》 华创电新 2022/05/17 摘要: 2022年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仍然强劲,短期扰动因素边际趋弱,长期渗透率提升趋势不改。22Q1国内/欧洲/美国销量分别为124.9/56.0/21.5万辆,淡季不淡,看好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000万辆(中国550万+欧洲270万+美国130万+其他50万),同比增长约50%。 产业链利润向上游倾斜,各细分领域盈利能力分化加剧。 1)动力电池:22Q1原材料高企背景下利润承压,22Q2或为短期经营拐点。2021年受下游电动车需求拉动,电池行业产销量同比大幅上升,行业整体规模效应扩大,利润显著提升;22Q1受到上游原材料涨价冲击叠加向下游顺价的不完全性及滞后性,电池板块盈利能力达到历史低点,我们预计随着22Q2材料价格企稳、价格顺畅传导,电池板块盈利能力有望边际回升。 2)正极材料:21Q4起上游原材料上涨周期下正极厂商显著受益于库存收益,22Q2起料将回归常态。21Q4起以碳酸锂、氢氧化锂为首的上游资源在高增需求的驱动下进入上涨周期,正极材料企业显著受益,单吨净利达到历史峰值,22Q1末产业链在疫情冲击下原材料价格高位企稳且略有下降,我们认为若维持此趋势22Q2正极厂商盈利能力将回归常态。 3)负极材料:石墨化供给持续偏紧,石墨化自供率提升逐步兑现,盈利能力支撑充分,全年量利确定性较强。由于能耗管控加码,石墨化等关键工序产能受限,行业整体供给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尽管针状焦等原材料在22Q1略有上涨,但头部负极企业在石墨化自供率边际提升及顺畅导价后,盈利能力保持优异,我们预计负极板块为2022全年量利确定性较高的细分赛道。 4)电解液:21年6F、添加剂、溶剂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驱动盈利能力提升,22Q1溶剂、添加剂价格开始回落,6F仍然坚挺,一体化布局为未来竞争关键。电解液的核心材料为六氟磷酸锂,由于上一周期六氟磷酸锂厂商扩产谨慎,21年及22年初产能释放不足,存在产能缺口,推动六氟磷酸锂价格和电解液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盈利弹性凸显。 5)锂电隔膜:马太效应增强,竞争格局优化,盈利水平稳中有升。隔膜环节技术壁垒高、设备供给有限,21年&22Q1行业竞争格局持续优化,头部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6)铜箔及结构件:供需偏紧,21年铜箔及结构件营收高增,利润改善。 2022年建议关注以下三条主线: 1)关注周期属性弱、成长属性强、供需格局持续偏紧的负极、隔膜等相关标的:中科电气、璞泰来、杉杉股份、贝特瑞、星源材质、恩捷股份等; 2)关注盈利能力筑底,边际修复的动力电池环节相关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孚能科技、蔚蓝锂芯等; 3)关注受益于4680等新电池技术迭代的圆柱结构件、新型导电剂环节的相关标的:天奈科技、科达利、斯莱克等; 4)关注国产替代标的:黑猫股份、蔚蓝锂芯等。 风险提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等。 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华创电新】电动车行业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总结:板块盈利分化显著,终端需求景气维系》 行业研究 【华创商社】2022年4月培育钻石数据点评:进口额环比下滑,出口需求稳定 【华创交运】航空行业2022年4月数据点评:疫情影响致4月航司整体冰点运营,近期建议重点关注上海主基地航司恢复节奏 【华创环保公用】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2022年第19期):可再生能源补贴再发500亿,看好后续火电业绩修复 公司研究 【华创交运】厦门象屿(600057)重大事项点评:拟定增引入招商局与山东港口两家实力战投,看好协同效应强化大宗供应链龙头能力 月度金股 ∨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